創立於1900年,具有120年歷史的日本凸版印刷公司(Toppan Printing),於2021年7月1日正式將該公司英文名稱改為凸版集團(Toppan Inc.),這家集通信、安全、包裝、裝飾材料和電子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改名是因應公司業務領域早已超越傳統印刷市場範圍,凸版集團總裁Hideharu Maro說:基於數位化和可持續轉型的關鍵概念,我們現在打算進一步推動凸版品牌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作為一個代表為各行各業和許多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多方面、端到端解決方案的集團,來因應全球社會面臨的挑戰。
成為創新社會價值全球性公司
1900年至1950年間,凸版印刷專注於印刷領域的發展,1950年至2000年期間,凸版印刷與大日本印刷成為全球前二名的綜合印刷公司(Comprehensive Printing),2000年凸版印刷提出21世紀願景(Vision 21),並加速數位業務的發展,2015年後,凸版印刷加速先進數位(DX)及可持續發展(SX)轉型,以發展全球業務、嶄新的市場領域與業務為目標,期盼將凸版集團成為創新社會價值(Social Value Creating)的全球性公司。
凸版集團現有的經營範圍大致可分成資訊與傳播(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生活與工業(Living &Industry)、電子(Electronics)等三大事業群。資訊與傳播事業群主要係包括安全(Security)、內容及行銷(Content &Marketing)、商業外包服務(BPO)等業務內容,生活與工業事業群則是包括包裝(Packaging)、裝飾材料(Decor Materials)、功能產品與能源(Functional Products & Energy)等業務內容,電子事業群包括半導體(Semiconductors)、面板(Display)等業務內容,相關細部的產品內容請詳見表1、圖2。
以最近該公司網站資料,凸版集團共有224家關係企業,海外有約38家企業,擁有約6,000個以上的國內外專利,每年申請超過1,000個專利,現有員工約52,401人及20,000家客戶。2020年度的營收為14,669億日圓(約132.5億美元),較2019年度減少約1.3%,但較大日本印刷營收多約9.8%,單就加上關係企業凸版表格公司(Toppan Forms)的2,182億日圓(19.7億美元)營收,合計營收超過152.2億美元,現是全球最大的印刷包裝集團;2020年度的營業利益為587.9億日圓,較2019年度減少約11.5%,稅前純益為1,300億日圓,較2019年度減少約3.6%,資產總額約23,635億日圓,淨資產約14,532億日圓,2021年度資本支出約608.6億日圓,相關財務資料請詳見表3。
2020年度,凸版印刷集團資訊與傳播事業群營收約8,782億日圓,較2019年度減少約3.29%,但營業利益減少約9.2%;生活與工業事業群營收約4,259億日圓,較2019年度增加約1.3%,營業利益減少約4.5%;電子事業群營收約1,837億日圓,較2019年增加約3.14%,營業利益則減少約1.6%。營收衰退產品大都屬於傳統事業,例如出版、商業、票據、禮券、資料處理等印刷業務,飲料、食品服務等包裝也受到疫情對旅遊限制而減少,裝飾材料也因房地產不景氣而減少,TFT-LCD則因市場衰退也減少,只有因疫情趨動無現金支付風潮讓信用卡業務增加,而海外市場因智慧政府(E-Government)系統及服務需求增加,外包服務則贏得政府專案而增加。營業利益增加主要是來自海外的安全相關業務與裝飾材料等生意,加上半導體景氣帶來的業務增加所致,相關財務資料請見表4。
綜觀凸版印刷集團各事業群的經營結構上,資訊與傳播部門占總營收及總營業利益的59%及56.3%,生活與工業則占約28.6%及30.5%,電子產品則占12.3%及13.2%。而在營業利率上,資訊與傳播由2019年的6.2%降至2020年的5.8%,生活與工業、電子產品都由6.9%降至6.5%,但調整內部交易額後,凸版印刷集團2020年的營業利潤率約僅4%,但較2019年的3.9%增加約0.1%。(見圖5)
●圖2:日本凸版印刷集團三大事業群的產品及服務項目
●圖5:2017至2020年凸版印刷營收及營業利益額趨勢表
凸版集團商業經營模式與策略
創立於1900年的凸版印刷,引進當時最先進的「電鑄凸版法」技術,在證券及包裝印刷等產業找到商機。1917年收購平版印刷無限公司,而進入印刷量產時代,1945年獲選為日本新鈔設計及日本大藏省管理工廠,1958年生產壁紙,後開始投入包裝相關產品,1960年開始電子遮罩的研發,1963年後發展國際業務,在香港及紐約設立公司,並與加拿大Moore成立合資公司(現為凸版表格),1970年開始電腦排版並開發「凸版TH凹版印刷工藝」,1973年成功研發液體用紙製容器,後研發「複合型全像投影」及「凸版影片製版系統」,1983年研發IC晶片卡,1994年展開網上購物實驗「日本網路出版」,1999年開始展開數位內容流通事業「Bitway」,2000年「凸版音樂廳」及「印刷博物館」對外開放。
2000年後擴大電子事業發展及海外事業發展,2003年研發非接觸型IC卡,2004年開始生產全球首批第6代尺寸彩色濾光片,2005年與美國IBM公司簽訂共同開發尖端光罩合約,2006年與希臘政府簽訂提供「希臘身分證發行系統」合約,2007年獲選為「全球百家最具永續發展性企業」,並研發在全像投影中嵌入超精細文字的新技術,2008年與美國杜邦公司簽訂有關太陽能電池用背板合約,並擴大中國的印刷及包材業務投資,2011年成立電子書籍雲端商店;2012年起,研發可吸附放射性物質的沸石功能紙、數位電子看板、透明高度阻隔膜、高性能銅觸控式面板模組等,並推動商業模式變革,2015年發展線上學習、GPS內容等平台業務,2016年在美國設立海外首座透明阻隔膜,並推出液晶調光膜「LC MAGIC」及成為東奧運動會官方的合作夥伴,2020年起並加速數位與可持續發展(DX+SX)的經營轉型,做為創新未來凸版商業模式與發展的經營理念。
凸版集團未來的發展策略願景
持續開發全新業務及新產品,是凸版印刷120年來的發展信念,1900年至1950間,凸版成為綜合性印刷公司,包括紙箱、商業印刷、安全印務、出版印刷、軟性包裝等業務;1950年至2000年間,凸版印刷進入多角化,成為一家整合印刷(Integrated Printing)服務公司,成立規劃與設計部門,以網路及IT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及數位內容業務,產品擴大IC卡、數位內容傳播、裝潢材料及電子產品,1993年起並開始關注友善環境產品;2000年至2015年間,凸版集團擴大數位產品及國際市場業務,也參與國際環保議題倡議,主要解決方案包括數位內容行銷、電子書發行、建立第二代功能薄膜工廠、軟包複合材料、大型彩色濾光片及光罩廠新工廠等。
2016年起,凸版集團加速先進數位(DX)及可持續發展(SX)轉型的發展願景,以推進數位轉型新業務、擴大歐美及東南亞設廠,以及發展全球性業務並制定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目標(SDGs)。2020年也制定未來中長期發展規劃,以成為社會價值創新的集團公司,並實現到2023年營業利益增長至670億日圓的目標,而到2026年的長期目標為淨值報酬率(ROE)由2022年的2.3%提升至8%,而具體的策略包括重整產品組合(Portfolio)、強化管理基礎及擴張ESG倡議,相關的執行方案請詳見表6。
凸版集團全球多元化技術發展
凸版集團現在已是一家領先的全球多元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致力於在印刷、通信、安全、包裝、裝飾材料、電子和數位化轉型等領域,並提供可持續的綜合解決方案。這是由Erhoht凸版技術發展出安全印務、包裝及其他業務領域,後再發展出專精的多元印刷及處理技術,而應用在資訊處理、微細加工、表面處理、材料成型及市場解決方案上,而成為凸版五個獨立的核心技術,相關的技術融合流程見表7。
反應客戶及社會的需求,凸版集團將這些技術轉換成多元的綜合性印刷與資訊之解決方案,同時也結合海內外的大學、商業夥伴、創投公司及其他機構共同創新技術,而持續創造社會價值,這些新技術包括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資訊銀行(VRM)、虛擬人類、服務機器人、超級城市/智能城市、教育資訊及通訊科技、能源管理、健康數據管理、量子計算、防偽裝置、細胞培養、液體活檢(Liguidbiopay)、下一代光掩模、下一代半導體、封裝材料、調光膠片、下一代通信網絡、結合IoT的產品、裝飾材料技術、功能性感應器、再生電池、回收塑料、可持續包裝等等,而這些跨領域的未來全新技術,也讓凸版印刷公司因此改名為凸版集團,就此沒有印刷這兩字。
但凸版集團真正的未來創新措施,是來自於數位轉型(DX)與永續發展轉型(SX),2020年4月,凸版成立新的單位,以發展數位服務為核心的戰略概念,新措施包括擴展數位服務、營運整合業務模式、建立新系統、營運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以及培育具有DX技能的人才,並以「Erhowht-X」做為推動數位轉型的對外品牌倡議,而發展混和數位(Hybrid)業務方向,包括融合後端的新一代外包服務(BPO)的DX、迎合客戶需要的營銷DX、運用資料庫與綜合服務來支援物流業的DX、連結製造資訊到客戶端的DX及發展多元全球安全業務領域的DX,這些業務也成為凸版要達成到2026年的中長期目標的關鍵執行方案;而過去一年來,投資軟性包裝數位印刷、建立下一代DX業務如延展實境(XR)、數位分身、IoT通訊安全技術、量子安全雲端技術,也購入5G基站的執照,這些措施贏得外界的讚賞,2021年4月凸版得到DX營運商的認證,6月被選為2021年數位轉型股票公司(Stock DX)。
根據日本國內市場調查,2019年數位服務的市場規模約7,912億日圓,預計到了2030年,這市場規模將增至30,425億日圓,年均增長率約16%左右,這些服務內容來自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流程機器人(RPA)、5G、區塊鏈(Blockchain)等。凸版集團對新數位轉型業務的目標,是希望在2026年營銷收入可增加約5,000億日圓,而且營業利益可以達到該公司總營業額的30%,相關多元的數位服務內容請詳見表8。
日本2018年經濟產業省(METI)報告書提到,人力資源的2025數位懸崖問題,老人人口的增長,將對企業經營存在連續性的風險,但這也是凸版集團的機會,加強數位轉型也帶給凸版未來經營結構的變革,提升長期競爭力與發展。
凸版集團環保及社會責任政策
凸版集團在1992年就制定地球環境保護宣言,2000年起,凸版公司提出21世紀的願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與成為創造社會價值的公司,而推行可持續發展計劃時,凸版將遵循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的原則和ISO 28000國際組織社會責任標準的指導,2019年凸版制定並發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分別就「商業重要性」、「全公司重要性」與明確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同年,凸版也宣布將評估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與機遇,並對利益關係人披露相關資料。而2020年當世界面臨氣候變化、海洋塑料垃圾、COVID-19新冠肺炎大流行等帶來的危機,凸版深切體會到,關注社會未來可持續發展轉型(SX)的重要性。
凸版集團由總裁成立可持續發展而促進委員會,並成立SDGs推廣、ESG資訊披露及風險管理三個小組,來制定、協調及評估相關的業務推動,而凸版就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項目內容請詳見表9。
2020年11月,在商業行動上,凸版集團制定及宣布SDGs到2030年的9個目標(見表10),而在2021年1月,凸版集團又制定2050年的環境願景(Environmental Vision),這是一個更長期的環境保護政策,針對環境保護相關議題的倡議,例如氣候變遷及海洋塑膠垃圾等,同時關注減碳到碳中和、資源循環與零廢棄物理念、減少水浪費及提升水品質、防止汙染等議題及採取必要行動。
而因應全球20大工業國(G20)對氣候變遷的關注,尤其對氣候相關的金融披露(TCFD)問題,凸版集團於2019年5月也宣布,支持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的建議,將氣候變化對其業務活動的影響視為一個重要問題,同時評估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機遇,並向該公司的利益相關者披露相關信息。
實現可持續發展之目標不僅需要保護全球的環境,也相當重視凸版集團對關係人的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尤其對所有凸版員工的健康、安全和工作滿意度也至關重要。凸版將其員工視為重要的人力資產,並努力創造讓每個人都能滿意工作的環境,而創造多元多樣的企業文化,追求多樣性、包容性和消除性別歧視的人力資源,以享受工作滿足感及發揮其最大潛能,支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增強員工及其家人的健康,也制定了安全、健康和消防基本方針,主要是確保所有正式員工、合同員工和其他員工,了解安全高於一切來消除職業事故。
作為一家製造企業,凸版集團認識到其對環境影響的可持續生產的責任,凸版在SDGs制定前20多年就發表了《全球環境宣言》,此後一直積極推動到需要保護環境的企業活動。它還設定了減少環境影響和減緩全球變暖的目標數字,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最終垃圾掩埋場廢物量,海洋塑料和食物損失問題,現在也在國際上受到相當大的關注。凸版的其中一項努力是開發更環保的包裝,努力使其製造活動對環境無害,這些包括透明阻隔膜和紙基的飲料容器。
在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組織結構中,凸版集團總經理及經營階層必須對董事會負責外,凸版董事會成立提名報酬委員會、特別委員會、危機處理委員會等分別獨立掌管相關業務,另由3個外部董事組成審計監督委員會針對董事會及凸版內部經營單位進行稽核及審計事務,董事會同時聘請外部審計單位對經營部門做獨立稽核及審計。
而凸版集團的現有經營管理組織除了依事業單位職能設立外,總經理室另成立經營委員會、管理委員會,而管理委員會對投資與法律、可持續發展推廣都成立專責的組織,另再成立稽核辦公室、法規遵循部門及生態中心,負責督導現有凸版的各事業部、集團子公司及其他經營部門的相關業務,避免有違背凸版公司現有的企業理念、信條及行為準則。
解決社會問題是凸版DNA的一部分,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來創造社會價值是凸版集團長期發展的信念,每年凸版也出版一份可持續發展報告,內容包括環境(環境、氣候變遷、循環經濟、化學物管理、汙染控制、生物多樣化等議題)、社會(人權、員工健康與安全、多元化與包容性及人力開發,公平經營實踐、可持續採購、消費者產品與服務倡議、權益保護、社區參與和發展等議題)、治理(公司治理、風險管理、BCP/BCM等ESG的內容),這也贏得很多國際單位的肯定、認證及獎勵凸版在可持續發展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