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紀事-川普關稅政策的現實
經營管理
2025-10-16

編輯紀事-川普關稅政策的現實

以「美國優先」為核心,川普政府推動一系列關稅措施,包括對中國的25%懲罰性關稅、對鋼鐵與鋁產品實施全球性關稅,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改成美墨加協定(USMCA),並在今年8月7日起,開始對全球各國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此政策旨在縮減美國貿易逆差、振興美國製造業,但也引發全球貿易摩擦與供應鏈不確定性。 川普關稅政策促使全球供應鏈再度重組,其趨勢包括生產基地再度轉移、供應鏈呈現多元化,鼓勵投資美國製造或近岸外包,以降低關稅與物流風險,此舉雖能提升供應鏈韌性,但也增加成本與管理複雜度,台積電赴美投資就是範例。 對等關稅讓美國進口平均關稅,由2024年的2.3%將增至約18%,雖川普聲稱關稅未造成通膨,但供應鏈混亂讓企業成本增加,通膨壓力正在累積,也會影響就業及出口的競爭力,未來經濟成長可能降低,而是否能減少美國貿易逆差額,也待觀察。 川普關稅正破壞現有世界貿易組織(WTO)機制,加劇美國貿易夥伴及盟友緊張關係,削弱以美國的國際領導力,促使中國與歐盟、東南亞及第三世界的聯盟合作,增加地緣政治與全球秩序重組的風險。 台灣外交空間受限,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又高於日韓,面臨台幣升值及對等關稅高於日韓的多重擠壓,對全球經貿戰略秩序及定位,勢必重整與多元佈局,而美國製造業回流,引發生產自動化加速及供應鏈重置,這又是台灣企業的挑戰與機遇。 川普關稅政策是很現實的,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在動盪世界下,如何維持韌性。 Anchored in the “America First” principle,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has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tariff measures, including a 25% punitive tariff on Chinese goods, global tariffs on steel and aluminum, the replacement of NAFTA with the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 and the launch of “Reciprocal Tariffs”. Although intended to reduce the U.S. trade deficit and revitalize domestic manufacturing, these actions have also fueled global trade frictions and increased supply chain uncertainty. Trump’s tariff policy has accelerated the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Emerging trends include the relocation of production bases, diversification of sourcing strategies, and stronger incentives for reshoring to the U.S. or nearshoring to mitigate tariff and logistics risks. While these adjustments can enhance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they also raise operating costs and add managerial complexity. TSMC’s investment in U.S. manufacturing exemplifies this shift. With reciprocal tariffs in place, the average U.S. import tariff is projected to rise from 2.3% in 2024 to about 18%. Although Trump argues that tariffs have not contributed to inflation,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are raising business costs and adding to inflationary pressure. This environment may weaken employment, diminish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slow future economic growth. Whether the policy will meaningfully reduce the U.S. trade deficit remains uncertain. The policy also challenge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rules, straining relations with U.S. allies and trading partners while weakening America’s global leadership.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encourage closer cooperation among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Southeast Asia, and emerging economies--heightening geopolitical risks and accelerating the realignment of the global order. For Taiwan, the implications are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n 2024, its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S. exceeded that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 but the island now faces dual pressures: an appreciating NTD and higher reciprocal tariffs relative to its regional peers. These factors call for a strategic reassessment of Taiwan’s global trade position and a stronger push for market diversification. In addition, the reshoring of U.S. manufacturing--along with advances in automation and supply chain realignment--presents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enterprises in Taiwan. Trump’s tariff policy is highly pragmatic, and we must rethink how to maintain resilience in a turbulent world.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面對數位飽和,印刷是否能再次在行銷計畫中找到定位?
包裝未來
2025-11-10

面對數位飽和,印刷是否能再次在行銷計畫中找到定位?

數位令人失望。SEO 已經力不從心,電子郵件頻頻進入垃圾信箱,線上廣告成本愈來愈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品牌正在重新評估紙張的角色。印刷是否能從策略的角度重回舞台?關鍵在於智慧定位。   全數位承諾的崩解 不必走遠:根據 2025 年 7 月發表的 Similarweb 研究,60% 到 70% 的 Google 搜尋結果甚至不會點擊到外部網站。Gartner 預測,到 2026 年底,完全依賴傳統 SEO 的品牌,流量將下降 40%–60%。內容不缺,但行銷回報無法匹配。因此,曾經能以低成本產生觀眾的 SEO 策略,如今正在消耗資源。 數位關係行銷也在崩解 即便是長期被認為成本低、效果佳的「關係型」手段,也逐漸失效。冷郵件尤其受影響,近期因 Google、Microsoft 與主要郵件服務加強反垃圾郵件過濾,越來越多商業訊息無法送達收件箱。 在社群媒體上,情況同樣不佳。擁有數千甚至數萬訂閱者的帳號也難以產生可見互動。貼文不被注意、互動下降、有機內容沉默,受眾變得慣性無反應。即便你曾以為已掌握顧客,直接接觸仍在減弱。 線上廣告愈發昂貴,但效果令人失望 廣告預算跟不上需求。不是缺乏投入,而是規則改變。廣告算法偏好容易點擊的對象:廣告只呈現給已認識品牌的人,或搜尋包含品牌名稱的用戶。這已不再是拓客,而是循環曝光。 同時,競爭日益激烈。每家公司在相同渠道、相同時間推送內容,活動雷同、格式重複、注意力分散。成本卻不斷上升:CPC、CPM、CPA 指標飛漲,而轉換率停滯不前。我們花更多錢,卻觸及更少人。 人工智慧又如何? AI 已成為新的資訊篩選器。使用者不必點擊,答案直接出現在搜尋結果,由 AI 模型生成。原創內容常被重複、摘要、稀釋……甚至不需回到原始來源。 受益的總是同樣的品牌,它們在學習資料庫中無所不在,其能見度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形成閉環。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新興品牌與獨立創作者逐漸消失在螢幕上。它們的內容少被引用,即使具價值,也難以被看到。AI 不會重新分配資源,而是壟斷它們。 觸感、實體與可信媒介 紙張沒變,但我們與它的關係不同了。在螢幕充斥的世界中,收到卡片、型錄或邀請函能帶來暫停的片刻。印刷抓住注意力,可以觸摸、保存與重讀。 紙媒也被視為更可靠的媒介。在機構或高端場景下,紙質出版物帶來更高信任感。 重點在於在正確時間傳遞正確內容。高品質紙張、細緻加工、原創格式——這些都是數位無法複製的元素。印刷因而成為一種獨立的傳播載體。 紙張不是孤立的島嶼 遠非數位與印刷的對立,「實體+數位(phygital)」策略正在生根。帶有音頻或視頻標籤的型錄、帶 QR Code 的傳單、附連結的折頁:紙張成為豐富數位體驗的入口。 其價值是雙重的。一方面,我們可以衡量紙媒觸發效果;另一方面,顧客可無縫從一個渠道移動到另一個,形成一致的全通路策略。 更精準的目標鎖定與細分 藉由可得的數據,紙媒成為精細調整的工具。「一刀切」時代已過。取而代之的是基於用戶輪廓、行為或地理區域的選擇性直郵活動。 整合數據行銷或地理行銷服務的印刷商,能增加策略價值,並為客戶提供量身打造、具體回報的活動。 環保媒介 紙張不再是森林的敵人。它可回收、生物可分解,且常具認證。整個生產鏈——油墨、短鏈供應、廢棄物管理——皆可追蹤與增值。 面對無形但真實的數位污染,這是一個有力論點。印刷商可將其轉化為優勢,前提是必須可見且有結構性的承諾。 從單純執行者到策略夥伴:必要的角色轉變 直到幾年前,印刷商接收檔案就開始生產,其餘(目標設定、創意、訊息、分發)由他人負責。那個時代已過,每個街角的傳播代理已不復存在,客戶對單一接觸點的期望更高。 如今,企業尋找的是能向前思考的夥伴,而非僅在後端生產的供應商。印刷專業人員不能僅「接單」。他們需理解整體行銷背景、提出正確問題並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哪種格式用於何種用途?哪種紙張傳達何種質感?何種加工水平對應定位?何時進行銷售行動? 這種諮詢角色不可即興而為。它需要全面理解客戶目標、製程限制、渠道使用及新技術可能性(個性化、印數位混合、可追蹤性等)。印刷商因此再次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合作夥伴,他不再只是賣印刷品,而是構建行銷活動、創想相關媒介、協助校準訊息,成為點子來源。而這個定位的一大優勢:重塑工作價值。不再只是「更便宜」或「更快」,而是「做得更好」,兼顧效率、品牌一致性與成本控制。 承擔這一角色的人將從人群中脫穎而出。不是作為分包商,而是作為共同駕駛者。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dustry.news/
DS Smith 與 Fantasy Forts 攜手打造永續遊戲組合包裝
包裝未來
2025-11-10

DS Smith 與 Fantasy Forts 攜手打造永續遊戲組合包裝

Fantasy Forts 的遊戲組合包於荷蘭當地生產。圖片來源:T. Schneider / Shutterstock.com   包裝公司 DS Smith 與荷蘭兒童 DIY 建構遊戲組合製造商 Fantasy Forts 合作,為其產品打造永續包裝與結構設計。 DS Smith 的專家團隊針對遊戲組合的設計與組成進行改良,著重於摺疊機構的最佳化、模切技術的改進,以及配件整合。 遊戲與包裝組件皆完全以可回收的瓦楞紙板製成,兼顧耐用性與製造的可擴展性。 重新設計的過程減少了材料用量,移除了瓦楞塑膠,並加入「卡榫系統」功能,讓遊戲組件可與家中家具及室內外環境靈活結合。 Fantasy Forts 的遊戲組合包在荷蘭當地生產,並於荷蘭社會工作組織(Social Work Netherlands, ESN)所管理的社會職場中組裝。 DS Smith Benelux 行銷與傳訊經理 Remko Berkhout 表示:「由於我們設計師具備技術專業,遊戲組合的瓦楞紙板元素不僅設計巧妙,且相當耐用,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它們必須能承受多種創意變化與不同使用環境。」 GlobalData Strategic Intelligence 美國關稅政策正在改變——你會被動應對,還是主動出擊? 別讓政策變化讓你措手不及。透過即時數據與專家分析,保持前瞻布局。 此次合作由 DS Smith PackRight Centre 促成,該中心隸屬於公司支援共創包裝解決方案的全球網絡,專為客戶需求量身設計。 Fantasy Forts 創辦人 Marco van den Berg 補充:「這個概念看似簡單,但在技術執行上卻需要大量思考。我們尋找的合作夥伴必須能將我們的創意願景轉化為一個永續、易於生產、且可規模化的產品。 『從第一天起,我們的新包裝就受到消費者——主要是家長——的熱烈好評,回饋非常出色。』」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
Ma Balise 提供可生物分解與可堆肥的 NFC 與 RFID 標籤
包裝未來
2025-11-10

Ma Balise 提供可生物分解與可堆肥的 NFC 與 RFID 標籤

在連網包裝日益普及的領域中,特別是在未來歐洲「數位產品護照(DPP)」推動下,RFID 與 NFC 標籤的使用壽命終結問題愈發不可忽視。比利時列日公司 Ma Balise 開發了 Ephem,一種可生物分解與可堆肥的解決方案,完全不含塑膠與金屬,針對奢侈品、化妝品與高端包裝市場。 Ma Balise 創辦人 Philippe Henin 表示,此創新直接回應了傳統標籤的技術與環境限制。「目前市面上的 RFID 或 NFC 標籤由七層不同材質組成,包括 PVC、PET、矽膠以及化學蝕刻天線。只有一層是紙,其餘在使用壽命結束後均不可回收。」CEO 如此總結。   僅四層的 RFID 或 NFC 標籤 這款可生物分解的 RFID 或 NFC 標籤僅由四層構成:FSC 認證紙背襯、以導電油墨印刷的天線、黏著層以及保護襯紙。天線不使用任何金屬,包括銅或鋁。天線以印刷方式製作,避免了化學蝕刻所需的大量酸性產品及不可回收金屬廢料。 Philippe Henin,Ma Balise 創辦人兼 CEO 這種結構簡化保證了產品的完整生物分解性,包括在家庭堆肥環境中。比利時公司宣稱產品可在 30 天內分解。該方案於 Benelux 與亞洲生產,並獲多個獨立機構認證:DIN CERTCO 認證生物分解性、TÜV Rheinland 認證可堆肥性,以及 PTS Paper 認證在紙與紙板回收通道中的可回收性。 Ma Balise 強調,此技術既能符合數位產品護照的法規要求,也滿足品牌在防偽與庫存管理上的日益期望,同時實現媒介在壽命終結時的清潔處理。 其首個客戶是一家國際素食化妝品牌,旨在為顧客提供增強的實體店體驗。其他化妝品品牌也已被說服,Ma Balise 目前正與奢侈品領域的一個主要品牌洽談,計畫以這些可生物分解標籤取代其傳統 RFID 標籤以滿足物流需求。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dustry.news/
後灣
設計創意
2025-11-10

後灣

Backbay 以 Aqua 重新定義礦泉水,推出乾淨、現代感的包裝系統,旨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產品採用獨特紙盒包裝,兼顧環保理念,傳達純淨感,為現代注重健康的飲用者提供自然礦物質、電解質與適宜 pH 值的清爽飲品,助力均衡生活。 Backbay Aqua 是印度少數盒裝水品牌之一,為乾淨且有意識的包裝樹立新標杆。透過從塑膠轉向可回收纖維紙盒,它推動可持續性,同時呼應減少浪費的文化責任。設計強調,即便是每天最簡單的喝水行為,也能帶來朝向更清潔、更負責任未來的意義改變。 團隊名單 創意總監:Shrey Doshi 副總監:Riya Roy 品牌經理:Aashni Shah 創意策略師:Abhinav Pahade 平面設計師:Diya Jain 3D 與動畫:Prem Mali 3D 與動畫:Nilesh Prajapati 文案:Aditya Tugnait   內容來源: https://packagingoftheworld.com/  
可靈活使用的 Penguin x MOEBE 書架
設計創意
2025-11-10

可靈活使用的 Penguin x MOEBE 書架

這是一個簡單卻執行精良的概念。這款書架由丹麥設計品牌 MOEBE 為出版社 Penguin 設計。 由不鏽鋼製成,可用作書擋、書架或翻頁支架。   提供三種顏色,或採自然金屬原色。 Penguin x MOEBE 書架為紀念 Penguin 成立 90 週年而推出,售價為 €57(約美金 $65)。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工業包裝廢棄物:隱藏的成本中心
包裝未來
2025-11-10

工業包裝廢棄物:隱藏的成本中心

每一批倉儲出貨背後,都有一串不被注意的包裝流程,卻伴隨著巨大的財務與環境成本。 / 來源:Tricky_Shark via Shutterstock   關於包裝廢棄物的討論,大多集中在家庭回收,但真正沉重的成本其實發生在工廠、倉庫與物流中心。 工業包裝廢棄物——如棧板保鮮膜、綑帶、瓦楞箱、泡棉緩衝材、鐵桶與中型散裝容器(IBC)——常被忽視,但它會侵蝕利潤、拖慢作業,並推升範疇三(Scope 3)碳排放。 將其視為核心營運議題而非清潔任務,能在成本、安全與永續上快速創造效益。   成本與廢棄的來源 浪費從規格設定就開始了,遠早於棧板被包膜之前。 過度設計的外箱、不匹配的運輸包裝尺寸,以及「以防萬一」多加的膜層,這些錯誤都在成千上萬的出貨中被放大。進貨包裝通常依供應商的產線與棧板模式設計,而非考量收貨端的搬運或回收需求。 結果是:過大的紙箱、混合塑料、難以撕除的標籤與不必要的廢棄處理費。 美國關稅正在轉變——你會被動反應還是提前部署? 不要讓政策變動讓你措手不及。透過即時數據與專家分析,保持主動。 現場的工業包裝廢棄主要有三大來源: 第一是 拉伸膜(stretch film) :當貨物感覺不穩時,作業員傾向多繞幾圈,而不是解決根本問題——例如棧板設計、交錯堆疊方式或防滑層。 第二是 填充物與緩衝材(dunnage) :使用紙張、泡棉與氣墊,只是掩飾紙箱不合尺寸的問題,並產生混合材質的廢棄物。 第三是 綑帶與膠帶 :PET 綑帶、PVC 膠帶與紙標籤的混用,使分類困難,並降低回收收益。 當貨物倒塌時,隱藏的成本更為驚人。一個坍塌的棧板可能毀掉數十箱貨物,導致重工、重包與重送。為修復損壞所使用的額外包材與燃料,往往遠高於因使用「更薄材料」節省的幾公克重量。 出口路線的風險更高:濕度控制、長時間停放與多次轉運,讓團隊傾向使用「雙重保護」包裝,這容易變成過度包裝的習慣。 在收貨碼頭,分類品質決定材料是變成收益還是成本。透明 PE 膜若與印刷膜混合,或瓦楞紙打包中混入綑帶碎片,回收獎勵可能反變為處理費用。 許多工廠雖配有打包機與壓縮機,卻缺乏簡單明確的現場分類標準——在時間壓力下,錯誤的下腳料往往被丟進錯誤的桶中。   以系統思維設計,消除工業包裝廢棄物 減少 B2B 包裝廢棄物仰賴工程穩定性、材料簡化與封閉循環——即精實營運與循環經濟的結合。 標準化與適當尺寸設計 為進出貨品項建立包裝目錄:棧板尺寸、外箱規格與堆疊準則。 整合外箱尺寸可減少瓦楞紙邊料、降低填充需求並提升運輸效率。利用計算工具或軟體確保包裝適配產品。 許多企業發現,兩三種最佳化的外箱可取代十幾種不一致的包裝,提升揀貨效率與堆疊穩定性。 在包膜前先確保貨物穩定 從棧板堆疊設計著手:交錯堆疊、使用護角板與防滑墊,並測試抗壓與傾斜表現。以性能規格(在特定拉伸下的包覆力)定義拉伸膜,而非厚度。 穩定的包膜設定與預拉伸系統通常可減少 30–50% 的膜用量,並提升安全性。 對於重型或不規則貨物,棧板網或強化綑帶有時比多層膜更有效。   從一次性轉向可回收運輸包裝(RTP) 在路線固定的情況下,可重複使用的箱、籃、棧板與棧板箱可減少瓦楞紙浪費與產品損壞。 共享平台供應商可管理檢驗、清洗與庫存平衡。RFID 或 QR 碼可增加資產可視性——循環次數、遺失率、維修需求——讓財務團隊能以實際使用週期攤銷成本。 對液體與粉末而言,經清洗認證的再製鐵桶與 IBC 可取代一次性容器,並提升操作安全。   當重複使用不實際時,設計便於回收 保持一次性包裝的結構簡單且單一材質。 盡量使用透明 PE 膜;避免混合不同綑帶材質;減少污染紙纖維與塑料回收流程的重油墨印刷。 使用可水洗或可溶解的標籤,使紙箱與容器能乾淨分離。木製包材應與棧板修復與共享方案合作,以最大化重用率。   與供應商及第三方物流合作設計 多數工業包裝來自上游合作夥伴。 將包裝要求納入供應商品質協議:核准的外箱尺寸、棧板堆疊模式、膜性能、紙張等級、標籤類型與防潮規範。 鼓勵供應商回收棧板或箱體,並對符合要求的格式給予回饋。 在多客戶供應鏈中,統一可回收包裝格式以提高回程密度,減少空車返程。   規劃生產線物流路徑 當從切割到打包再到壓縮的流程被設計好時,浪費自然下降。將顏色標示的分類桶放在工作區旁,固定刀具以防綑帶散落,標示班次清潔區域。 壓縮機與打包機應設在員工易於使用的位置。 簡單的視覺提示——例如各類廢棄物可接受材料的照片——能幫助新人與臨時員工快速判斷。   建立商業案例、管理與數據系統 工業包裝廢棄問題不僅是材料問題,更是財務與數據管理的挑戰。 節省分散在不同預算項下——包裝、人工、損耗、運輸與處理費——因此必須整合來呈現全貌。   衡量關鍵指標 追蹤一組簡潔的週期性指標:每單位出貨的包裝成本、每棧板的膜用量、卡車空間利用率、每千件損壞率、分類純度(污染比例)、每噸回收獎勵金,以及掩埋/焚化支出。 對 RTP 系統,追蹤循環時間、遺失與維修率及利用率。這些數據揭示「廉價材料」實際帶來的隱藏成本。   以總成本為比較基準,而非單價 以「總到岸成本」比較方案:材料、人工、產線速度、包裝失效、運輸效率與廢棄處理。稍重但能避免損壞的包裝,整體成本可能更低。 對可回收系統,應納入資產週轉資金與清洗、調撥成本。以實際循環次數攤銷,避免過度樂觀的回收期。   對齊團隊與合作夥伴的激勵機制 採購評分應包含廢棄量、穩定性與可回收性,而非僅限價格。物流合約可獎勵交付品質與棧板穩定度,而不只是準時率。 對供應商,追蹤包裝一致性與可回收性。對共享 RTP 平台,可用績效型費用——低遺失率、高清潔度與快速循環——來獎勵良好表現。   為監管與可信度做好準備 延伸生產者責任(EPR)與盡職調查報告制度在多地日益嚴格。 即使法規對工業包裝與消費性包裝的規範不同,具備完整數據——重量、材料、重用次數與驗證去向——仍有助於合規與避免漂綠風險。 建立資產的基礎數位護照(唯一識別碼、循環次數、檢驗記錄、報廢原因),可在稽核中提供追溯與信任。   確保乾淨材料的實際去向 回收只有在打包品質高且承接商可靠時才有利可圖。與回收商協議 OCC、透明 PE 膜、PET 或 PP 綑帶及混塑料的規格,並定期回收污染回饋。 在量足夠時,現場壓縮與專車回收可提升獎勵並減少運輸碳排。 棧板木材應優先流向修復與重用,再考慮粉碎或生質能源用途。   投資人才與測試 包覆力、抗壓與抗震性能決定貨物能否安全抵達。 針對工程師、採購與倉儲主管的短期培訓可快速回本:如何設定包膜機、測試棧板堆疊、選擇綑帶並提前識別潛在問題。 鼓勵現場人員提出浪費熱點與改善試驗——他們最先看見問題,也常掌握最簡單的解法。   給作業人員的結論 工業包裝廢棄物是一個隱藏的成本中心,影響產品品質、安全與碳排放。 透過標準化規格、穩定貨載設計、導入可回收包裝、簡化一次性包材並建立明確的治理與指標,企業能同時獲得節省與韌性。 當包裝被視為營運設計的一部分,而非事後補救,浪費下降、卡車裝得更滿、損壞減少,損益表也隨之改善。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
日本監獄將改建為豪華飯店
設計創意
2025-11-10

日本監獄將改建為豪華飯店

如今人們常說,大家花錢追求的是體驗。如果你渴望體驗被關在明治時代的監獄,日本連鎖飯店 Hoshinoya 為你準備了特別驚喜。 「Hoshinoya 奈良監獄將成為日本首家利用前監獄改建的豪華飯店,此建築為重要文化財。」 「前奈良監獄是五大主要監獄之一,建於 1908 年,由明治政府規劃,旨在將日本監獄標準化至國際水平。」 「這棟具有標誌性的紅磚建築是現代建築,兼具高度歷史價值與優秀設計。我們提供入住這棟知名明治時代建築的奢華體驗,其歷史與文化背景享譽世界。」 如果你注意到樓層的鐵欄杆,這是為了讓看守可以同時監控當前樓層及下方樓層。 我猜房間也會進行翻新。 飯店預計明年開幕,房價每晚起 ¥17,820(約美金 $116)。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紅盾
設計創意
2025-11-10

紅盾

關於 Redshield Redshield 是以 FRAM 機油濾清器為基礎所創建的概念子品牌。此專案源自 UW-Stout 的 DES-410 課程,挑戰目標是打造完整的品牌識別系統。產品本身使用了三款現有的 FRAM 機油濾清器,並重新設計以符合 Redshield 的子品牌架構。Redshield 為每款濾清器命名,並採用更簡化的包裝圖像,以提升辨識度。 解決方案 Redshield 從歷史背景與性能特性出發,結合競品分析與現代設計趨勢,目標是在眾多汽車產品包裝中脫穎而出。FRAM 現有濾清器的資訊與版面過於繁雜,Redshield 旨在簡化並整理內容。Redshield 濾清器採用顏色系統、圖像處理、圖示與資訊架構,將三款產品統一呈現,達到整合而清晰的效果。 Ignition :基本濾清器,最常見類型(以 TG3506 表示)。 Torque :重型濾清器,適用於卡車與設備(以 XG2 表示)。 Redline :高性能賽車濾清器,專為耐久與高性能設計(以 HP18 表示)。 成果 Redshield 將三款原本複雜且資訊繁雜的 FRAM 機油濾清器包裝整合到同一子品牌下,專注於資訊版面、命名、簡化圖像及統一包裝設計。三款產品之間形成互相聯結的統一品牌形象。   內容來源: https://packagingoftheworld.com/
府中 15 全新特展《感覺器 OFF/ON》:7 組新世代藝術家共創,解鎖超感官體驗!
設計創意
2025-11-10

府中 15 全新特展《感覺器 OFF/ON》:7 組新世代藝術家共創,解鎖超感官體驗!

府中 15 推出全新特展《感覺器 OFF/ON》,邀請 7 組新世代藝術創作者,透過影像、聲音與互動裝置,引領觀眾重新喚醒在數位訊號轟炸下逐漸麻痺的感官。日常中短影音與社群訊息不斷湧入,我們的感官似乎進入待機模式,對身體感受與情緒反應愈發模糊。 本次《感覺器 OFF/ON—超感官影像體驗展》,結合影像、聲音裝置與互動新媒體,帶領觀眾按下感官重啟鍵,重新察覺那些被數位環境格式化的感受。   展覽概念:四層樓的感官旅程 作為動態影像藝術推廣的重要據點,府中 15 長期關注當代影像與影視文化發展。這次展覽以數位世代的影音使用與感官疲乏為出發點,結合藝術家與創作團隊的多元視角,涵蓋影像、聲音、互動科技與社群文化,引導觀眾重新思考數位環境下的感官真實性。 展覽動線跨越四層樓,分別對應四大主題:「虛實邊界 登入中」、「感官系統 重啟中」、「情緒訊號 解碼中」、「身分模組 運算中」,帶領觀眾從接收訊號、表達情緒到形塑自我的完整過程。 重點作品與體驗 謝昕妮《Here - Now - Position 過去,現在,現在》 :結合昭和電視、CRT 顯像管與當代螢幕等跨世代視覺媒介,搭配即時投影,營造觀看與被觀看交錯的場景,重新審視自電視問世以來感官如何被影像與訊號系統塑造。 黃郁文╳陳凱育《府中 ASMR》 :三樓黑暗廊道中的視聽饗宴,透過街道、市場、巷弄錄製的聲音,打造無配樂的城市聲音旅程,觀眾在半封閉空間中靜靜聆聽,重新建立與日常聲音的連結。 吳修銘《彩虹舞台》 :互動裝置將觀眾的聲音轉化為動態色彩畫面,即時演算感官訊號,將聽覺體驗轉譯為視覺語言。 《社群語彙遊樂場》 :四樓展區以互動遊戲呈現表情符號、迷因、貼圖等社群文化語彙,觀眾在遊戲過程中思考這些視覺訊號如何協助情感表達,又在何時遮蔽感受深度。 林立《Emo 集》 :以 emoji 拼圖式語彙創造未來視覺語言世界,探索社群平台上情緒如何被快速轉譯為標準化視覺符號。 陽春麵研究舍《Inter net - Labeling me》 :公開藝術家自拍照與歷年搜尋紀錄,觀眾可參與標註,體驗數據標籤過程,思考數位時代身份如何被定義與簡化。 吳修銘《試鏡館》 :參照 Andy Warhol 的試鏡概念,觀眾可自由上場,聲音與影像即時演算生成身份樣貌,每一次社群表達、設定與選擇都是演算法下對自我的運算與編碼。   活動資訊 《感覺器 OFF/ON—超感官影像體驗展》展出至 2026 年 3 月 1 日,週末活動包括 AI 感官音樂創作、角色扮演、聲光互動裝置工作坊,以及專場導覽與靜音派對。邀請觀眾在被訊號包圍的日常中,於府中 15 暫時重啟感官,重新認識感覺、情緒與身份。 展覽期間:2025/10/03 - 2026/03/01 開放時間:9:30 - 17:00 地點:新北市板橋區府中路 15 號 更多資訊請洽府中 15 官網   內容來源: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
編輯紀事-川普關稅政策的現實
經營管理
2025-10-16

編輯紀事-川普關稅政策的現實

以「美國優先」為核心,川普政府推動一系列關稅措施,包括對中國的25%懲罰性關稅、對鋼鐵與鋁產品實施全球性關稅,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改成美墨加協定(USMCA),並在今年8月7日起,開始對全球各國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此政策旨在縮減美國貿易逆差、振興美國製造業,但也引發全球貿易摩擦與供應鏈不確定性。 川普關稅政策促使全球供應鏈再度重組,其趨勢包括生產基地再度轉移、供應鏈呈現多元化,鼓勵投資美國製造或近岸外包,以降低關稅與物流風險,此舉雖能提升供應鏈韌性,但也增加成本與管理複雜度,台積電赴美投資就是範例。 對等關稅讓美國進口平均關稅,由2024年的2.3%將增至約18%,雖川普聲稱關稅未造成通膨,但供應鏈混亂讓企業成本增加,通膨壓力正在累積,也會影響就業及出口的競爭力,未來經濟成長可能降低,而是否能減少美國貿易逆差額,也待觀察。 川普關稅正破壞現有世界貿易組織(WTO)機制,加劇美國貿易夥伴及盟友緊張關係,削弱以美國的國際領導力,促使中國與歐盟、東南亞及第三世界的聯盟合作,增加地緣政治與全球秩序重組的風險。 台灣外交空間受限,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又高於日韓,面臨台幣升值及對等關稅高於日韓的多重擠壓,對全球經貿戰略秩序及定位,勢必重整與多元佈局,而美國製造業回流,引發生產自動化加速及供應鏈重置,這又是台灣企業的挑戰與機遇。 川普關稅政策是很現實的,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在動盪世界下,如何維持韌性。 Anchored in the “America First” principle,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has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tariff measures, including a 25% punitive tariff on Chinese goods, global tariffs on steel and aluminum, the replacement of NAFTA with the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 and the launch of “Reciprocal Tariffs”. Although intended to reduce the U.S. trade deficit and revitalize domestic manufacturing, these actions have also fueled global trade frictions and increased supply chain uncertainty. Trump’s tariff policy has accelerated the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Emerging trends include the relocation of production bases, diversification of sourcing strategies, and stronger incentives for reshoring to the U.S. or nearshoring to mitigate tariff and logistics risks. While these adjustments can enhance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they also raise operating costs and add managerial complexity. TSMC’s investment in U.S. manufacturing exemplifies this shift. With reciprocal tariffs in place, the average U.S. import tariff is projected to rise from 2.3% in 2024 to about 18%. Although Trump argues that tariffs have not contributed to inflation,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are raising business costs and adding to inflationary pressure. This environment may weaken employment, diminish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slow future economic growth. Whether the policy will meaningfully reduce the U.S. trade deficit remains uncertain. The policy also challenge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rules, straining relations with U.S. allies and trading partners while weakening America’s global leadership.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encourage closer cooperation among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Southeast Asia, and emerging economies--heightening geopolitical risks and accelerating the realignment of the global order. For Taiwan, the implications are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n 2024, its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S. exceeded that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 but the island now faces dual pressures: an appreciating NTD and higher reciprocal tariffs relative to its regional peers. These factors call for a strategic reassessment of Taiwan’s global trade position and a stronger push for market diversification. In addition, the reshoring of U.S. manufacturing--along with advances in automation and supply chain realignment--presents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enterprises in Taiwan. Trump’s tariff policy is highly pragmatic, and we must rethink how to maintain resilience in a turbulent world.
面對數位飽和,印刷是否能再次在行銷計畫中找到定位?
包裝未來
2025-11-10

面對數位飽和,印刷是否能再次在行銷計畫中找到定位?

數位令人失望。SEO 已經力不從心,電子郵件頻頻進入垃圾信箱,線上廣告成本愈來愈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品牌正在重新評估紙張的角色。印刷是否能從策略的角度重回舞台?關鍵在於智慧定位。   全數位承諾的崩解 不必走遠:根據 2025 年 7 月發表的 Similarweb 研究,60% 到 70% 的 Google 搜尋結果甚至不會點擊到外部網站。Gartner 預測,到 2026 年底,完全依賴傳統 SEO 的品牌,流量將下降 40%–60%。內容不缺,但行銷回報無法匹配。因此,曾經能以低成本產生觀眾的 SEO 策略,如今正在消耗資源。 數位關係行銷也在崩解 即便是長期被認為成本低、效果佳的「關係型」手段,也逐漸失效。冷郵件尤其受影響,近期因 Google、Microsoft 與主要郵件服務加強反垃圾郵件過濾,越來越多商業訊息無法送達收件箱。 在社群媒體上,情況同樣不佳。擁有數千甚至數萬訂閱者的帳號也難以產生可見互動。貼文不被注意、互動下降、有機內容沉默,受眾變得慣性無反應。即便你曾以為已掌握顧客,直接接觸仍在減弱。 線上廣告愈發昂貴,但效果令人失望 廣告預算跟不上需求。不是缺乏投入,而是規則改變。廣告算法偏好容易點擊的對象:廣告只呈現給已認識品牌的人,或搜尋包含品牌名稱的用戶。這已不再是拓客,而是循環曝光。 同時,競爭日益激烈。每家公司在相同渠道、相同時間推送內容,活動雷同、格式重複、注意力分散。成本卻不斷上升:CPC、CPM、CPA 指標飛漲,而轉換率停滯不前。我們花更多錢,卻觸及更少人。 人工智慧又如何? AI 已成為新的資訊篩選器。使用者不必點擊,答案直接出現在搜尋結果,由 AI 模型生成。原創內容常被重複、摘要、稀釋……甚至不需回到原始來源。 受益的總是同樣的品牌,它們在學習資料庫中無所不在,其能見度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形成閉環。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新興品牌與獨立創作者逐漸消失在螢幕上。它們的內容少被引用,即使具價值,也難以被看到。AI 不會重新分配資源,而是壟斷它們。 觸感、實體與可信媒介 紙張沒變,但我們與它的關係不同了。在螢幕充斥的世界中,收到卡片、型錄或邀請函能帶來暫停的片刻。印刷抓住注意力,可以觸摸、保存與重讀。 紙媒也被視為更可靠的媒介。在機構或高端場景下,紙質出版物帶來更高信任感。 重點在於在正確時間傳遞正確內容。高品質紙張、細緻加工、原創格式——這些都是數位無法複製的元素。印刷因而成為一種獨立的傳播載體。 紙張不是孤立的島嶼 遠非數位與印刷的對立,「實體+數位(phygital)」策略正在生根。帶有音頻或視頻標籤的型錄、帶 QR Code 的傳單、附連結的折頁:紙張成為豐富數位體驗的入口。 其價值是雙重的。一方面,我們可以衡量紙媒觸發效果;另一方面,顧客可無縫從一個渠道移動到另一個,形成一致的全通路策略。 更精準的目標鎖定與細分 藉由可得的數據,紙媒成為精細調整的工具。「一刀切」時代已過。取而代之的是基於用戶輪廓、行為或地理區域的選擇性直郵活動。 整合數據行銷或地理行銷服務的印刷商,能增加策略價值,並為客戶提供量身打造、具體回報的活動。 環保媒介 紙張不再是森林的敵人。它可回收、生物可分解,且常具認證。整個生產鏈——油墨、短鏈供應、廢棄物管理——皆可追蹤與增值。 面對無形但真實的數位污染,這是一個有力論點。印刷商可將其轉化為優勢,前提是必須可見且有結構性的承諾。 從單純執行者到策略夥伴:必要的角色轉變 直到幾年前,印刷商接收檔案就開始生產,其餘(目標設定、創意、訊息、分發)由他人負責。那個時代已過,每個街角的傳播代理已不復存在,客戶對單一接觸點的期望更高。 如今,企業尋找的是能向前思考的夥伴,而非僅在後端生產的供應商。印刷專業人員不能僅「接單」。他們需理解整體行銷背景、提出正確問題並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哪種格式用於何種用途?哪種紙張傳達何種質感?何種加工水平對應定位?何時進行銷售行動? 這種諮詢角色不可即興而為。它需要全面理解客戶目標、製程限制、渠道使用及新技術可能性(個性化、印數位混合、可追蹤性等)。印刷商因此再次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合作夥伴,他不再只是賣印刷品,而是構建行銷活動、創想相關媒介、協助校準訊息,成為點子來源。而這個定位的一大優勢:重塑工作價值。不再只是「更便宜」或「更快」,而是「做得更好」,兼顧效率、品牌一致性與成本控制。 承擔這一角色的人將從人群中脫穎而出。不是作為分包商,而是作為共同駕駛者。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dustry.news/
DS Smith 與 Fantasy Forts 攜手打造永續遊戲組合包裝
包裝未來
2025-11-10

DS Smith 與 Fantasy Forts 攜手打造永續遊戲組合包裝

Fantasy Forts 的遊戲組合包於荷蘭當地生產。圖片來源:T. Schneider / Shutterstock.com   包裝公司 DS Smith 與荷蘭兒童 DIY 建構遊戲組合製造商 Fantasy Forts 合作,為其產品打造永續包裝與結構設計。 DS Smith 的專家團隊針對遊戲組合的設計與組成進行改良,著重於摺疊機構的最佳化、模切技術的改進,以及配件整合。 遊戲與包裝組件皆完全以可回收的瓦楞紙板製成,兼顧耐用性與製造的可擴展性。 重新設計的過程減少了材料用量,移除了瓦楞塑膠,並加入「卡榫系統」功能,讓遊戲組件可與家中家具及室內外環境靈活結合。 Fantasy Forts 的遊戲組合包在荷蘭當地生產,並於荷蘭社會工作組織(Social Work Netherlands, ESN)所管理的社會職場中組裝。 DS Smith Benelux 行銷與傳訊經理 Remko Berkhout 表示:「由於我們設計師具備技術專業,遊戲組合的瓦楞紙板元素不僅設計巧妙,且相當耐用,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它們必須能承受多種創意變化與不同使用環境。」 GlobalData Strategic Intelligence 美國關稅政策正在改變——你會被動應對,還是主動出擊? 別讓政策變化讓你措手不及。透過即時數據與專家分析,保持前瞻布局。 此次合作由 DS Smith PackRight Centre 促成,該中心隸屬於公司支援共創包裝解決方案的全球網絡,專為客戶需求量身設計。 Fantasy Forts 創辦人 Marco van den Berg 補充:「這個概念看似簡單,但在技術執行上卻需要大量思考。我們尋找的合作夥伴必須能將我們的創意願景轉化為一個永續、易於生產、且可規模化的產品。 『從第一天起,我們的新包裝就受到消費者——主要是家長——的熱烈好評,回饋非常出色。』」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
Ma Balise 提供可生物分解與可堆肥的 NFC 與 RFID 標籤
包裝未來
2025-11-10

Ma Balise 提供可生物分解與可堆肥的 NFC 與 RFID 標籤

在連網包裝日益普及的領域中,特別是在未來歐洲「數位產品護照(DPP)」推動下,RFID 與 NFC 標籤的使用壽命終結問題愈發不可忽視。比利時列日公司 Ma Balise 開發了 Ephem,一種可生物分解與可堆肥的解決方案,完全不含塑膠與金屬,針對奢侈品、化妝品與高端包裝市場。 Ma Balise 創辦人 Philippe Henin 表示,此創新直接回應了傳統標籤的技術與環境限制。「目前市面上的 RFID 或 NFC 標籤由七層不同材質組成,包括 PVC、PET、矽膠以及化學蝕刻天線。只有一層是紙,其餘在使用壽命結束後均不可回收。」CEO 如此總結。   僅四層的 RFID 或 NFC 標籤 這款可生物分解的 RFID 或 NFC 標籤僅由四層構成:FSC 認證紙背襯、以導電油墨印刷的天線、黏著層以及保護襯紙。天線不使用任何金屬,包括銅或鋁。天線以印刷方式製作,避免了化學蝕刻所需的大量酸性產品及不可回收金屬廢料。 Philippe Henin,Ma Balise 創辦人兼 CEO 這種結構簡化保證了產品的完整生物分解性,包括在家庭堆肥環境中。比利時公司宣稱產品可在 30 天內分解。該方案於 Benelux 與亞洲生產,並獲多個獨立機構認證:DIN CERTCO 認證生物分解性、TÜV Rheinland 認證可堆肥性,以及 PTS Paper 認證在紙與紙板回收通道中的可回收性。 Ma Balise 強調,此技術既能符合數位產品護照的法規要求,也滿足品牌在防偽與庫存管理上的日益期望,同時實現媒介在壽命終結時的清潔處理。 其首個客戶是一家國際素食化妝品牌,旨在為顧客提供增強的實體店體驗。其他化妝品品牌也已被說服,Ma Balise 目前正與奢侈品領域的一個主要品牌洽談,計畫以這些可生物分解標籤取代其傳統 RFID 標籤以滿足物流需求。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dustry.news/
後灣
設計創意
2025-11-10

後灣

Backbay 以 Aqua 重新定義礦泉水,推出乾淨、現代感的包裝系統,旨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產品採用獨特紙盒包裝,兼顧環保理念,傳達純淨感,為現代注重健康的飲用者提供自然礦物質、電解質與適宜 pH 值的清爽飲品,助力均衡生活。 Backbay Aqua 是印度少數盒裝水品牌之一,為乾淨且有意識的包裝樹立新標杆。透過從塑膠轉向可回收纖維紙盒,它推動可持續性,同時呼應減少浪費的文化責任。設計強調,即便是每天最簡單的喝水行為,也能帶來朝向更清潔、更負責任未來的意義改變。 團隊名單 創意總監:Shrey Doshi 副總監:Riya Roy 品牌經理:Aashni Shah 創意策略師:Abhinav Pahade 平面設計師:Diya Jain 3D 與動畫:Prem Mali 3D 與動畫:Nilesh Prajapati 文案:Aditya Tugnait   內容來源: https://packagingoftheworld.com/  
可靈活使用的 Penguin x MOEBE 書架
設計創意
2025-11-10

可靈活使用的 Penguin x MOEBE 書架

這是一個簡單卻執行精良的概念。這款書架由丹麥設計品牌 MOEBE 為出版社 Penguin 設計。 由不鏽鋼製成,可用作書擋、書架或翻頁支架。   提供三種顏色,或採自然金屬原色。 Penguin x MOEBE 書架為紀念 Penguin 成立 90 週年而推出,售價為 €57(約美金 $65)。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工業包裝廢棄物:隱藏的成本中心
包裝未來
2025-11-10

工業包裝廢棄物:隱藏的成本中心

每一批倉儲出貨背後,都有一串不被注意的包裝流程,卻伴隨著巨大的財務與環境成本。 / 來源:Tricky_Shark via Shutterstock   關於包裝廢棄物的討論,大多集中在家庭回收,但真正沉重的成本其實發生在工廠、倉庫與物流中心。 工業包裝廢棄物——如棧板保鮮膜、綑帶、瓦楞箱、泡棉緩衝材、鐵桶與中型散裝容器(IBC)——常被忽視,但它會侵蝕利潤、拖慢作業,並推升範疇三(Scope 3)碳排放。 將其視為核心營運議題而非清潔任務,能在成本、安全與永續上快速創造效益。   成本與廢棄的來源 浪費從規格設定就開始了,遠早於棧板被包膜之前。 過度設計的外箱、不匹配的運輸包裝尺寸,以及「以防萬一」多加的膜層,這些錯誤都在成千上萬的出貨中被放大。進貨包裝通常依供應商的產線與棧板模式設計,而非考量收貨端的搬運或回收需求。 結果是:過大的紙箱、混合塑料、難以撕除的標籤與不必要的廢棄處理費。 美國關稅正在轉變——你會被動反應還是提前部署? 不要讓政策變動讓你措手不及。透過即時數據與專家分析,保持主動。 現場的工業包裝廢棄主要有三大來源: 第一是 拉伸膜(stretch film) :當貨物感覺不穩時,作業員傾向多繞幾圈,而不是解決根本問題——例如棧板設計、交錯堆疊方式或防滑層。 第二是 填充物與緩衝材(dunnage) :使用紙張、泡棉與氣墊,只是掩飾紙箱不合尺寸的問題,並產生混合材質的廢棄物。 第三是 綑帶與膠帶 :PET 綑帶、PVC 膠帶與紙標籤的混用,使分類困難,並降低回收收益。 當貨物倒塌時,隱藏的成本更為驚人。一個坍塌的棧板可能毀掉數十箱貨物,導致重工、重包與重送。為修復損壞所使用的額外包材與燃料,往往遠高於因使用「更薄材料」節省的幾公克重量。 出口路線的風險更高:濕度控制、長時間停放與多次轉運,讓團隊傾向使用「雙重保護」包裝,這容易變成過度包裝的習慣。 在收貨碼頭,分類品質決定材料是變成收益還是成本。透明 PE 膜若與印刷膜混合,或瓦楞紙打包中混入綑帶碎片,回收獎勵可能反變為處理費用。 許多工廠雖配有打包機與壓縮機,卻缺乏簡單明確的現場分類標準——在時間壓力下,錯誤的下腳料往往被丟進錯誤的桶中。   以系統思維設計,消除工業包裝廢棄物 減少 B2B 包裝廢棄物仰賴工程穩定性、材料簡化與封閉循環——即精實營運與循環經濟的結合。 標準化與適當尺寸設計 為進出貨品項建立包裝目錄:棧板尺寸、外箱規格與堆疊準則。 整合外箱尺寸可減少瓦楞紙邊料、降低填充需求並提升運輸效率。利用計算工具或軟體確保包裝適配產品。 許多企業發現,兩三種最佳化的外箱可取代十幾種不一致的包裝,提升揀貨效率與堆疊穩定性。 在包膜前先確保貨物穩定 從棧板堆疊設計著手:交錯堆疊、使用護角板與防滑墊,並測試抗壓與傾斜表現。以性能規格(在特定拉伸下的包覆力)定義拉伸膜,而非厚度。 穩定的包膜設定與預拉伸系統通常可減少 30–50% 的膜用量,並提升安全性。 對於重型或不規則貨物,棧板網或強化綑帶有時比多層膜更有效。   從一次性轉向可回收運輸包裝(RTP) 在路線固定的情況下,可重複使用的箱、籃、棧板與棧板箱可減少瓦楞紙浪費與產品損壞。 共享平台供應商可管理檢驗、清洗與庫存平衡。RFID 或 QR 碼可增加資產可視性——循環次數、遺失率、維修需求——讓財務團隊能以實際使用週期攤銷成本。 對液體與粉末而言,經清洗認證的再製鐵桶與 IBC 可取代一次性容器,並提升操作安全。   當重複使用不實際時,設計便於回收 保持一次性包裝的結構簡單且單一材質。 盡量使用透明 PE 膜;避免混合不同綑帶材質;減少污染紙纖維與塑料回收流程的重油墨印刷。 使用可水洗或可溶解的標籤,使紙箱與容器能乾淨分離。木製包材應與棧板修復與共享方案合作,以最大化重用率。   與供應商及第三方物流合作設計 多數工業包裝來自上游合作夥伴。 將包裝要求納入供應商品質協議:核准的外箱尺寸、棧板堆疊模式、膜性能、紙張等級、標籤類型與防潮規範。 鼓勵供應商回收棧板或箱體,並對符合要求的格式給予回饋。 在多客戶供應鏈中,統一可回收包裝格式以提高回程密度,減少空車返程。   規劃生產線物流路徑 當從切割到打包再到壓縮的流程被設計好時,浪費自然下降。將顏色標示的分類桶放在工作區旁,固定刀具以防綑帶散落,標示班次清潔區域。 壓縮機與打包機應設在員工易於使用的位置。 簡單的視覺提示——例如各類廢棄物可接受材料的照片——能幫助新人與臨時員工快速判斷。   建立商業案例、管理與數據系統 工業包裝廢棄問題不僅是材料問題,更是財務與數據管理的挑戰。 節省分散在不同預算項下——包裝、人工、損耗、運輸與處理費——因此必須整合來呈現全貌。   衡量關鍵指標 追蹤一組簡潔的週期性指標:每單位出貨的包裝成本、每棧板的膜用量、卡車空間利用率、每千件損壞率、分類純度(污染比例)、每噸回收獎勵金,以及掩埋/焚化支出。 對 RTP 系統,追蹤循環時間、遺失與維修率及利用率。這些數據揭示「廉價材料」實際帶來的隱藏成本。   以總成本為比較基準,而非單價 以「總到岸成本」比較方案:材料、人工、產線速度、包裝失效、運輸效率與廢棄處理。稍重但能避免損壞的包裝,整體成本可能更低。 對可回收系統,應納入資產週轉資金與清洗、調撥成本。以實際循環次數攤銷,避免過度樂觀的回收期。   對齊團隊與合作夥伴的激勵機制 採購評分應包含廢棄量、穩定性與可回收性,而非僅限價格。物流合約可獎勵交付品質與棧板穩定度,而不只是準時率。 對供應商,追蹤包裝一致性與可回收性。對共享 RTP 平台,可用績效型費用——低遺失率、高清潔度與快速循環——來獎勵良好表現。   為監管與可信度做好準備 延伸生產者責任(EPR)與盡職調查報告制度在多地日益嚴格。 即使法規對工業包裝與消費性包裝的規範不同,具備完整數據——重量、材料、重用次數與驗證去向——仍有助於合規與避免漂綠風險。 建立資產的基礎數位護照(唯一識別碼、循環次數、檢驗記錄、報廢原因),可在稽核中提供追溯與信任。   確保乾淨材料的實際去向 回收只有在打包品質高且承接商可靠時才有利可圖。與回收商協議 OCC、透明 PE 膜、PET 或 PP 綑帶及混塑料的規格,並定期回收污染回饋。 在量足夠時,現場壓縮與專車回收可提升獎勵並減少運輸碳排。 棧板木材應優先流向修復與重用,再考慮粉碎或生質能源用途。   投資人才與測試 包覆力、抗壓與抗震性能決定貨物能否安全抵達。 針對工程師、採購與倉儲主管的短期培訓可快速回本:如何設定包膜機、測試棧板堆疊、選擇綑帶並提前識別潛在問題。 鼓勵現場人員提出浪費熱點與改善試驗——他們最先看見問題,也常掌握最簡單的解法。   給作業人員的結論 工業包裝廢棄物是一個隱藏的成本中心,影響產品品質、安全與碳排放。 透過標準化規格、穩定貨載設計、導入可回收包裝、簡化一次性包材並建立明確的治理與指標,企業能同時獲得節省與韌性。 當包裝被視為營運設計的一部分,而非事後補救,浪費下降、卡車裝得更滿、損壞減少,損益表也隨之改善。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
日本監獄將改建為豪華飯店
設計創意
2025-11-10

日本監獄將改建為豪華飯店

如今人們常說,大家花錢追求的是體驗。如果你渴望體驗被關在明治時代的監獄,日本連鎖飯店 Hoshinoya 為你準備了特別驚喜。 「Hoshinoya 奈良監獄將成為日本首家利用前監獄改建的豪華飯店,此建築為重要文化財。」 「前奈良監獄是五大主要監獄之一,建於 1908 年,由明治政府規劃,旨在將日本監獄標準化至國際水平。」 「這棟具有標誌性的紅磚建築是現代建築,兼具高度歷史價值與優秀設計。我們提供入住這棟知名明治時代建築的奢華體驗,其歷史與文化背景享譽世界。」 如果你注意到樓層的鐵欄杆,這是為了讓看守可以同時監控當前樓層及下方樓層。 我猜房間也會進行翻新。 飯店預計明年開幕,房價每晚起 ¥17,820(約美金 $116)。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紅盾
設計創意
2025-11-10

紅盾

關於 Redshield Redshield 是以 FRAM 機油濾清器為基礎所創建的概念子品牌。此專案源自 UW-Stout 的 DES-410 課程,挑戰目標是打造完整的品牌識別系統。產品本身使用了三款現有的 FRAM 機油濾清器,並重新設計以符合 Redshield 的子品牌架構。Redshield 為每款濾清器命名,並採用更簡化的包裝圖像,以提升辨識度。 解決方案 Redshield 從歷史背景與性能特性出發,結合競品分析與現代設計趨勢,目標是在眾多汽車產品包裝中脫穎而出。FRAM 現有濾清器的資訊與版面過於繁雜,Redshield 旨在簡化並整理內容。Redshield 濾清器採用顏色系統、圖像處理、圖示與資訊架構,將三款產品統一呈現,達到整合而清晰的效果。 Ignition :基本濾清器,最常見類型(以 TG3506 表示)。 Torque :重型濾清器,適用於卡車與設備(以 XG2 表示)。 Redline :高性能賽車濾清器,專為耐久與高性能設計(以 HP18 表示)。 成果 Redshield 將三款原本複雜且資訊繁雜的 FRAM 機油濾清器包裝整合到同一子品牌下,專注於資訊版面、命名、簡化圖像及統一包裝設計。三款產品之間形成互相聯結的統一品牌形象。   內容來源: https://packagingoftheworld.com/
府中 15 全新特展《感覺器 OFF/ON》:7 組新世代藝術家共創,解鎖超感官體驗!
設計創意
2025-11-10

府中 15 全新特展《感覺器 OFF/ON》:7 組新世代藝術家共創,解鎖超感官體驗!

府中 15 推出全新特展《感覺器 OFF/ON》,邀請 7 組新世代藝術創作者,透過影像、聲音與互動裝置,引領觀眾重新喚醒在數位訊號轟炸下逐漸麻痺的感官。日常中短影音與社群訊息不斷湧入,我們的感官似乎進入待機模式,對身體感受與情緒反應愈發模糊。 本次《感覺器 OFF/ON—超感官影像體驗展》,結合影像、聲音裝置與互動新媒體,帶領觀眾按下感官重啟鍵,重新察覺那些被數位環境格式化的感受。   展覽概念:四層樓的感官旅程 作為動態影像藝術推廣的重要據點,府中 15 長期關注當代影像與影視文化發展。這次展覽以數位世代的影音使用與感官疲乏為出發點,結合藝術家與創作團隊的多元視角,涵蓋影像、聲音、互動科技與社群文化,引導觀眾重新思考數位環境下的感官真實性。 展覽動線跨越四層樓,分別對應四大主題:「虛實邊界 登入中」、「感官系統 重啟中」、「情緒訊號 解碼中」、「身分模組 運算中」,帶領觀眾從接收訊號、表達情緒到形塑自我的完整過程。 重點作品與體驗 謝昕妮《Here - Now - Position 過去,現在,現在》 :結合昭和電視、CRT 顯像管與當代螢幕等跨世代視覺媒介,搭配即時投影,營造觀看與被觀看交錯的場景,重新審視自電視問世以來感官如何被影像與訊號系統塑造。 黃郁文╳陳凱育《府中 ASMR》 :三樓黑暗廊道中的視聽饗宴,透過街道、市場、巷弄錄製的聲音,打造無配樂的城市聲音旅程,觀眾在半封閉空間中靜靜聆聽,重新建立與日常聲音的連結。 吳修銘《彩虹舞台》 :互動裝置將觀眾的聲音轉化為動態色彩畫面,即時演算感官訊號,將聽覺體驗轉譯為視覺語言。 《社群語彙遊樂場》 :四樓展區以互動遊戲呈現表情符號、迷因、貼圖等社群文化語彙,觀眾在遊戲過程中思考這些視覺訊號如何協助情感表達,又在何時遮蔽感受深度。 林立《Emo 集》 :以 emoji 拼圖式語彙創造未來視覺語言世界,探索社群平台上情緒如何被快速轉譯為標準化視覺符號。 陽春麵研究舍《Inter net - Labeling me》 :公開藝術家自拍照與歷年搜尋紀錄,觀眾可參與標註,體驗數據標籤過程,思考數位時代身份如何被定義與簡化。 吳修銘《試鏡館》 :參照 Andy Warhol 的試鏡概念,觀眾可自由上場,聲音與影像即時演算生成身份樣貌,每一次社群表達、設定與選擇都是演算法下對自我的運算與編碼。   活動資訊 《感覺器 OFF/ON—超感官影像體驗展》展出至 2026 年 3 月 1 日,週末活動包括 AI 感官音樂創作、角色扮演、聲光互動裝置工作坊,以及專場導覽與靜音派對。邀請觀眾在被訊號包圍的日常中,於府中 15 暫時重啟感官,重新認識感覺、情緒與身份。 展覽期間:2025/10/03 - 2026/03/01 開放時間:9:30 - 17:00 地點:新北市板橋區府中路 15 號 更多資訊請洽府中 15 官網   內容來源: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