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X-Rite Pantone FOCA 認證培訓課程
2025-10-03

X-Rite Pantone FOCA 認證培訓課程

X-Rite Pantone FOCA 認證培訓課程

人與人之間對於顏色的感受並非相同,影響色彩感知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性別、年齡、種族、照明等。在設計與生產流程中,我們應該用眼睛對色嗎?如何量測色彩?並進行色差分析?傳達顏色可以非常主觀,而當顏色必須準確時,卻不符合主觀。

每天在執行色彩品質管控的專業人員,設計師從顯示器中看到的設計稿、品牌商確認量產前的標準打樣稿,到印刷供應商正式生產的印件,我們應該要看到相近的藍色。如何以量化的方式控制與檢核這個藍色,是生產流程中的重要課題。

 

FOCA 課程提供有系統地學習基礎色彩理論,課程內容集合視覺色彩感知原理、色彩度量、及國際標準等知識。本培訓課程將理論與實作結合,助於理解色彩度量的目的,透過數據進行色彩溝通,進而減少品牌商、印刷供應商、製造商和品管稽核人員之間色彩預期的問題。

 

2025場次限定內容:Esko 3D 包裝設計與材質模擬軟體演示

 

培訓日期與地點

日期:10/30~31(四~五),9am-5pm

地點:NTC 商貿中心(台中市西屯區市政北二路282號)

 

主辦單位:X-Rite Pantone

執行單位:興才文教基金會

 

課程詳細資訊請參考 https://www.gcf.org.tw/foca

課程諮詢請聯繫 Mika – mika.liu@gcf.org.tw

 

【 2025 TITAS 台北紡織展 × 臺灣聚益 】

【 2025 TITAS 台北紡織展 × 臺灣聚益 】

⠀⠀⠀⠀⠀⠀⠀⠀⠀⠀ 臺灣聚益已於今年10月14~16日 現身台北市南港展覽館一館,帶來全新升級的數位印花整合方案,展現高效、精準與創新的布料印製技術。本次展會中,以「綠色創新 × 智慧製造」為主題,展示兩款最新高速數位印花解決方案: ⠀⠀⠀⠀⠀⠀⠀⠀⠀ Acmetex 高速數位直噴棉布繪圖機---------- 搭載4顆日本高階噴頭與紅外線乾燥系統,棉布無需前處理,直噴棉布料,支援8色墨水配置,不僅能夠完美呈現棉布的細膩層次與飽滿色彩,更能靈活應對 中小批量製作與多樣化應用需求。 ⠀⠀⠀⠀⠀⠀⠀⠀⠀⠀ MODEL IH 數位高速熱昇華印花機------------ 配備 16 顆高精度工業級噴頭,每小時列印600米,實現超高速連續輸出,色彩鮮明穩定、轉印精準。 ⠀⠀⠀⠀⠀⠀⠀⠀⠀⠀ 可以提供紡織業更靈活的數位印花方案,無論是服裝設計、家用布飾或機能布料皆能精準呈現。讓我們一同探索紡織數位化的新時代!     相關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61575973329442/videos/pcb.122163280784865777/1168770851780396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FVuSkHvfQ/?mibextid=wwXIfr
2025-10-22
反轉世界:福田繁雄的視覺幻象典藏展

反轉世界:福田繁雄的視覺幻象典藏展

顛覆視覺的傳奇再現 - 他,是改寫視覺語言的傳奇 – 福田繁雄 時隔15年,設計大師的經典之作,將於高雄震撼登場!          與德國Gunter Rambo、美國Seymour Chwast並列為當代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大師。福田繁雄的作品,不只是圖像,而是思想與空間的解構、幽默與哲理的交錯。每一件設計,都在靜止中挑戰你的視覺神經,在「錯覺」與「現實」之間,讓人重新思考「看見」的意義。 本次展覽將於兩個展區同步展出,作品完全不同,精選福田繁雄超過百件大師原版海報與珍稀手稿,完整呈現他如何運用視覺錯視、幾何構成與符號語言,打造出震撼國際設計界的視覺幻象。這不只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場知覺與思維的洗禮。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段屬於世界設計黃金時代的精神記憶。 展覽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 至高館 展覽時間|2025年11月7日(星期五)至11月18日(星期二) 展覽主題|【關係】 開幕時間| 2025年11月7日(星期五)下午2點 【歡迎各界貴賓蒞臨現場 - 福田夫人亦會與會】 同步展出|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建工校區藝文中心/展覽主題:【一日狂想】 展覽時間| 2025年11月7日(星期五)-2026年1月15日(星期四) 本展覽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主辦,典藏原作原存於東方設計大學,隨校區整併後傳承東方設計的精神,由本校永續典藏與策劃展出,以承續這位世界級設計大師的創意精神,讓傳奇不滅。 ※ 東方不滅 ◆ 高科傳承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2EpT9xtmeTaNkS3w7  
2025-10-20
色彩革命進行式! 廣色域(ECG)技術重塑印刷包裝產業

色彩革命進行式! 廣色域(ECG)技術重塑印刷包裝產業

您的印刷品色彩夠鮮豔嗎?品質夠穩定嗎?廣色域技術提供突破性解決方案,超越傳統CMYK限制,實現更寬廣的色彩表現、更高的生產效率、更穩定的品質管控。 活動資訊 日期:2025年10月28日(二) 時間:09:00-17:00 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願景館R04 地址:40247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 362 號 費用:免費參加(含午餐茶點) 業界權威講者 ✓ 興台彩色印刷集團 - 陳政雄 董事長 ✓ X-Rite - 張波 資深技術講師 ✓ T-Lab 東煦色研所 - 卓訓群 總經理 ✓ GMG Color - 陳業 亞太地區技術銷售經理 ✓ 好玩事業有限公司 - 黃若琦 總經理 ✓ 正印科技有限公司 - 顏鼎晉 亞太區業務協理 從理論到實務,從技術到應用,完整掌握廣色域解決方案。 印刷、包裝、設計產業專業人士交流首選平台。 名額有限|立即報名   https://forms.gle/MguU7MMuKVqqq8du7
2025-10-17
AI驅動未來: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盛大登場,國際級「生命劇場」虛實互動技術震撼亮相!

AI驅動未來: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盛大登場,國際級「生命劇場」虛實互動技術震撼亮相!

圖說: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創博會)」於10月16日於世貿一館盛大登場。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於2025年10月16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揭幕,展期至10月18日。本屆TIE以「AI跨域創新 智慧驅動未來」為核心,集結19國、439家機構,總計展出1,110項尖端科技,目標將台灣打造為「國際研發交易樞紐平台」。 圖說: 展期間將舉辦多場主題研討會,促進技術交流,強化人才連結,為產業注入持續動能。   政府力挺AI :加速產業智慧轉型 在開幕典禮上,經濟部次長何晉滄指出,AI已是產業智慧轉型的核心力量,經濟部正全力推動百工百業AI轉型,加速產業升級。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則強調,AI與半導體並行發展是台灣再創「黃金與鑽石時代」的關鍵,鼓勵將「創新落地」以展現產業真正的價值。 圖說: 以「AI 串流百工百業生態系」為策展主題,「創新經濟館」彙集了台灣在半導體、通訊、健康、機械與能源等關鍵產業,透過 AI 驅動實現智慧升級的實力。   國際級亮點:大阪世博虛實互動技術在台獨家體驗 本屆TIE的「創新經濟館」不僅集結了半導體、智慧機械、精準健康等五大主題的最新研發成果,更為參觀者帶來了 國際級的沉浸式科技體驗 。 圖說:應用了「數位雙生」概念,打造出一座高達5.5米的壯觀「科技瀑布」   由技術司展出,並採用工研院研發的「大阪世博(生命劇場)-虛實互動展演技術」 ,打造了一座高達 5.5米 的高解析度大型多媒體互動顯示裝置。這項技術的亮點在於其 精準與高效。它能驅動超過 500 組顯示器與機械手臂 ,且能將控制誤差掌握在 低於 20 毫秒 。這套曾於2025大阪世博台灣館展出的頂尖互動裝置,讓台灣民眾不必遠赴國外,就能在台北親身體驗站在國際舞台上的台灣科研實力。   科研落地:合創數位科技專利技術展現應用價值 除了引領潮流的AI展演,博覽會同時致力於推動科研成果的商業化與落地應用。「發明競賽區」正是驗證專利技術應用實力的重要場域。 其中, 合創數位科技 成功將其擁有的專利技術,開發成多項市場化產品。包含多項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成為展場亮點。這些解決方案包括智慧電力及防災監測系統,智慧照明管理、及雲端電力計費管理系統,旨在透過即時數據監控和智慧化分析,協助城市精確掌握能源消耗,優化配置並提升使用效率。透過IoT技術,亦能增強城市電網的穩定性與韌性,確保城市基礎設施的穩定運行。 圖說:合創數位為參訪者介紹其創新產品之功能 這證明了TIE作為技術交易平台的功能,能有效協助企業將創新專利轉化為具體可見的商業價值與產業應用。 豐富論壇與國際媒合 強化全球鏈結 為期三天的展會期間,將舉辦超過40場專業論壇,議題涵蓋半導體、次世代通訊、量子科技等,並在10月17日舉行「2025 國際技術媒合會」,邀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企業與創投參與,加速台灣技術與國際市場接軌。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將持續至10月18日,邀請各界親臨現場,一同見證AI如何驅動產業升級,並感受國際級科技的無限魅力。   官網連結: https://tie.twtm.com.tw/zh-tw
2025-10-17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最新消息

文章內容

編輯紀事-川普關稅政策的現實
經營管理
2025-10-16

編輯紀事-川普關稅政策的現實

以「美國優先」為核心,川普政府推動一系列關稅措施,包括對中國的25%懲罰性關稅、對鋼鐵與鋁產品實施全球性關稅,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改成美墨加協定(USMCA),並在今年8月7日起,開始對全球各國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此政策旨在縮減美國貿易逆差、振興美國製造業,但也引發全球貿易摩擦與供應鏈不確定性。 川普關稅政策促使全球供應鏈再度重組,其趨勢包括生產基地再度轉移、供應鏈呈現多元化,鼓勵投資美國製造或近岸外包,以降低關稅與物流風險,此舉雖能提升供應鏈韌性,但也增加成本與管理複雜度,台積電赴美投資就是範例。 對等關稅讓美國進口平均關稅,由2024年的2.3%將增至約18%,雖川普聲稱關稅未造成通膨,但供應鏈混亂讓企業成本增加,通膨壓力正在累積,也會影響就業及出口的競爭力,未來經濟成長可能降低,而是否能減少美國貿易逆差額,也待觀察。 川普關稅正破壞現有世界貿易組織(WTO)機制,加劇美國貿易夥伴及盟友緊張關係,削弱以美國的國際領導力,促使中國與歐盟、東南亞及第三世界的聯盟合作,增加地緣政治與全球秩序重組的風險。 台灣外交空間受限,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又高於日韓,面臨台幣升值及對等關稅高於日韓的多重擠壓,對全球經貿戰略秩序及定位,勢必重整與多元佈局,而美國製造業回流,引發生產自動化加速及供應鏈重置,這又是台灣企業的挑戰與機遇。 川普關稅政策是很現實的,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在動盪世界下,如何維持韌性。 Anchored in the “America First” principle,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has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tariff measures, including a 25% punitive tariff on Chinese goods, global tariffs on steel and aluminum, the replacement of NAFTA with the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 and the launch of “Reciprocal Tariffs”. Although intended to reduce the U.S. trade deficit and revitalize domestic manufacturing, these actions have also fueled global trade frictions and increased supply chain uncertainty. Trump’s tariff policy has accelerated the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Emerging trends include the relocation of production bases, diversification of sourcing strategies, and stronger incentives for reshoring to the U.S. or nearshoring to mitigate tariff and logistics risks. While these adjustments can enhance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they also raise operating costs and add managerial complexity. TSMC’s investment in U.S. manufacturing exemplifies this shift. With reciprocal tariffs in place, the average U.S. import tariff is projected to rise from 2.3% in 2024 to about 18%. Although Trump argues that tariffs have not contributed to inflation,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are raising business costs and adding to inflationary pressure. This environment may weaken employment, diminish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slow future economic growth. Whether the policy will meaningfully reduce the U.S. trade deficit remains uncertain. The policy also challenge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rules, straining relations with U.S. allies and trading partners while weakening America’s global leadership.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encourage closer cooperation among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Southeast Asia, and emerging economies--heightening geopolitical risks and accelerating the realignment of the global order. For Taiwan, the implications are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n 2024, its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S. exceeded that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 but the island now faces dual pressures: an appreciating NTD and higher reciprocal tariffs relative to its regional peers. These factors call for a strategic reassessment of Taiwan’s global trade position and a stronger push for market diversification. In addition, the reshoring of U.S. manufacturing--along with advances in automation and supply chain realignment--presents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enterprises in Taiwan. Trump’s tariff policy is highly pragmatic, and we must rethink how to maintain resilience in a turbulent world.
數位商務及數位印刷品牌日-2
數位應用
2025-10-22

數位商務及數位印刷品牌日-2

九場演講助企業創新突破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2025數位商務與數位印刷品牌日」,協助企業掌握辦公商務與數位印刷趨勢、啟動轉型的實戰平台,透過邀請企業夥伴共襄盛舉,啟動數位營運的創新之旅,迎戰未來市場挑戰。此次活動除了聚焦趨勢與技術交流,更期待成為企業轉型與強化營運的實戰起點。本次活動涵蓋九場精彩演講,以下為內容重點摘要逐一分享,提供讀者們參考應用: 壹、AI PC助攻工作力進化 主講人╱賴以恆、林佩儀 由戴爾科技集團產品行銷經理賴以恆與區域產品行銷顧問林佩儀主講,本場聚焦於現代工作場所的AI PC解決方案。Dell推出多款系列產品,從基本款的Dell、強調生產力的Dell Pro到效能旗艦Dell Pro Max,以對應不同的工作需求。面對日益嚴峻的資安挑戰,Dell Trusted Workspace提供端到端防護,從供應鏈到BIOS、韌體與硬體層層守護,用SafeBIOS與遙測技術結合業界資安軟體,有效防堵漏洞與攻擊。 在硬體設計方面,Dell Pro筆電導入模組化USB-C埠與I/O板分離架構,提升維修效率與環保效益,並配備防塵網維持穩定性能。Dell Pro Max更針對創意設計、工程繪圖與AI應用提供高效能選擇,支援從影片剪輯到深度學習等各類負載。搭配線上選型工具與ISV認證查詢平台,協助企業精準配置最合適的工作站產品。 此外,Dell UltraSharp與Pro系列顯示器,也能夠提供色彩精準與協作效能,加上Dell Display and Peripheral Manager應用,整合會議控制、視訊置中、多螢幕分割與IT管理功能,全面提升工作體驗與效率。(見圖1) ●圖1:戴爾科技集團依應用負載推薦工作站型號,從入門到旗艦涵蓋繪圖設計、影像剪輯、3D建模與AI訓練等需求 貳、智慧管控,刷臉就行:更精確、安全人臉辨識科技方案 主講人╱吳梓凡、廖美惠 由華電聯網公司行銷經理吳梓凡與資深業務經理廖美惠主講,本場介紹在AI人臉辨識技術與智慧監控系統的應用與整合。講者說明FaceKey臉辨系統的架構、比較、企業需求與實際案例。 FaceKey的核心優勢為全方位AI驅動的人臉辨識系統,提供彈性、高效的方案,結合前端設備與精準引擎,打造直覺且安全的體驗。系統分為FaceKey Ultra與FaceKey Lite兩種,說明如下: (一)FaceKey Ultra╱其採用IPCam,具備有防偽辨識,資安升級,支援多人偵測,分點部署與集中控管,適用於門禁防護。一般FaceKey Ultra適合大型多場域及多人辨識,主要用於門禁、監控、訪客及IoT整合。 (二)FaceKey Lite╱其為一體機,整合事務機All-in-One,可支援多卡識別,資料地端儲存,後台遠端管理,快速部署即裝即用。而FaceKey Lite則適合單點部署,用於門禁、事務機及多卡辨識,以及管理集中且支援跨地點。(見圖2) 該系統具有99.8%的精準辨識率,支援活體偵測防止偽冒,同時可以辨識多人,適用於高人流及複雜之場景,可以設定異常條件即時通知管理端,確保安全無死角。系統彈性整合,方便企業快速導入並擴展。 在實際應用方面,製造業因員工較多,傳統門禁卡易導致排隊與遺失問題,導入FaceKey系統後,整合考勤與多人辨識技術,有效縮短尖峰排隊時間並降低安全風險,系統穩定且維護成本低,應用彈性提升。資訊業則針對庫房管控,導入臉+卡雙重驗證一體機,提升安全且符合ISO標準,減少卡片遺失與補辦負擔,系統穩定容易擴展。 這些案例充分展現FaceKey系統在多元產業的價值,滿足企業對安全、效率與靈活性的需求,推動智慧場域落地發展。 ●圖2:華電聯網FaceKey提供Ultra與Lite兩種部署模式,因應企業、工廠、學校、政府與IoT應用等不同場景,滿足多點門禁、訪客管理、身份驗證與安全管控需求   參、兼顧溝通效率與資安,商務溝通的新標配Line Works 主講人╱鄭詩姮 由台灣思佰公司鄭詩姮經理主講,本場講座聚焦Line Works如何協助企業在提升溝通效率的同時,兼顧資安與管理需求,成為新世代商務溝通的關鍵工具。 現今企業普遍使用Line作為即時通訊工具,但在管理與安全層面仍有許多挑戰。Line的產品分為三大類型:一般使用者熟悉的Line、企業版Line Works,以及面向品牌經營的Line官方帳號。Line Works是專為商務情境設計的工具,具備企業所需的權限控管、紀錄留存與後台支援,與Line相容卻功能升級。日本市場目前已有累積超過52萬家企業導入,包括日本生命、明治安田生命等大型企業,顯示其在實務應用上的高度信任與成效。 Line Works延續使用者熟悉的介面設計,降低員工學習門檻,並透過行事曆、公告、雲端硬碟、工作任務、聊天室與電子郵件等模組,支援企業內部多元溝通與協作需求。此外,管理者可以透過後台控管帳號權限與聊天紀錄,提升資訊透明度與可追溯性。講者也特別整理出多項的亮點功能,包含打卡、回報、檔案共享與自動通知等,有助於強化日常營運流程。(見圖3) 進階應用方面,Line Works可透過BOT串接外部系統,達成如排班提醒、自動派工、問卷整合等場景,大幅提升內外部流程效率。講者分享多個實際成功案例,展現Line Works作為企業數位轉型工具的可行性與擴充性。 ●圖3:Line Works功能一覽表,涵蓋聊天室、行事曆、打卡、公告、檔案共享等模組,滿足企業日常協作與管理所需,打造高效又安全的溝通環境 肆、敏捷協作、共創營運效能 主講人╱王輝華 由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數位事業推廣處處長王輝華主講,分享企業如何透過數位工具強化營運效能,並以實際案例呈現跨部門協作與流程優化的成果。 在數位商務應用方面,富士軟片資訊已協助多個產業落實數位化升級。連鎖餐飲業在人資作業中導入自動命名與歸檔系統,將每日新進員工建檔作業從過去約1小時縮短至15分鐘,顯著提升人事處理效率;營建產業部署工地人員進出管理Dashboard,即時掌握出勤與區域動線,強化工安管理;航運業則透過表單欄位規範與資料自動對應,優化提單流程,每月節省約16小時工時,並有效降低輸入錯誤率。這些實例皆證明數位化不僅是作業工具,更是提升企業敏捷與創新的關鍵支柱。(見圖4) 透過自動化邏輯與後端整合,富士軟片公司的解決方案亦可以連接ERP、CRM等外部系統,動態輸出個性化商業文件(例如出貨單、帳單、發票等),不僅僅簡化流程,亦可兼顧品牌溝通的彈性與精準行銷需求。 ●圖4:透過實務案例的分享,展示企業透過數位工具實現跨部門敏捷協作與營運流程優化,全面提升效率與管理彈性   伍、UOF雲端辦公室整合事務機,開啟智慧辦公新紀元 主講人╱高靜君 由一等一科技公司協銷部資深產品顧問高靜君主講,她分享了企業數位辦公轉型的核心工具與實際應用。由該公司所開發的「U-Office Force雲端辦公室解決方案」整合EIP企業資訊入口、BPM工作流程、DMS文件管理與行動應用APP,不僅僅支援多裝置操作,還提供即時推播與開放API串接功能。藉由No-Code/Low-Code表單工具與ISO文件管理支援,協助企業實現無紙化、數位化及內控合規。 面對企業內部紙本表單及大量文件管理的痛點,高靜君指出,紙本作業不僅佔用大量工時,更帶來資訊遺失與安全風險。研究顯示,紙本作業成本是數位文件的31倍,且平均佔用員工46%工時。透過表單數位化工具與完整文件生命週期管理,可以有效解決附件遺失、流程延遲與權限控管不足等問題,並加入動態浮水印防止未授權列印與下載。 她進一步介紹UOF與富士事務機的整合應用:企業可將文件掃描後自動命名並歸檔至UOF系統,並串接公告、流程與文件管理功能,實現從數位化邁向數位優化。整體流程響應時間快至0.5秒,提升組織內部協作的即時性與效率。(見圖5) ●圖5:從紙本到雲端,只要一機搞定!UOF雲端辦公室結合表單數位化、流程管理與文件控管,助企業快速升級智慧辦公,效率一鍵到位
探索特殊色的無限可能
設計創意
2025-10-22

探索特殊色的無限可能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已於今年8月29日下午,假台北市Milk Bar by BKA舉辦2025第三屆「C5取2 無限創藝」年度平面設計競賽頒獎典禮暨座談會。此次競賽活動以「特殊色」為核心,展現數位印刷在設計領域的創意可能,也為品牌行銷提供全新的視覺語彙。上半場頒獎典禮與下半場座談會緊密結合,讓參與者不僅能夠感受設計新秀的創意活力,也能從專業角度理解特殊色在商業應用中的價值。 ●獲獎者合影留念,一同見證精彩時刻,左起依序為學生組優選吳政昂、學生組優選林資穎、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董事長勝田明典、清流影像總經理劉信言、學生組第一名林品妍、學生組第二名邱郁晴 創意新秀閃耀登場 活動由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行銷處處長徐艾怡致詞開場,她感謝所有參與者、合作夥伴及評審的熱情投入,並強調本次競賽不僅是對設計創意的表彰,也希望藉由特殊色技術,提供設計師更多突破傳統印刷的可能性。 緊接著,專業評審分享評選標準與對當前設計趨勢的觀察。五位評審團從色彩運用、創意表現及數位印刷技術整合度等多面向解析作品亮點,並提出對新生代設計者的建議與鼓勵。評審們普遍認為,特殊色的巧妙運用能讓設計作品在視覺與市場層面都更具吸引力,尤其在品牌行銷與限量包裝設計上具有加分效果。 本屆獎項由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董事長勝田明典頒發,社會組金獎由梁國靖的「面燃大士」作品獲得,作品透過金色與粉紅色展現張力與層次,構圖大膽、立體感十足,傳達負面能量的超渡意象。學生組金獎則由林品妍的「GlitchBloom」作品奪得,作品運用銀色與粉色描繪穿越時空的夢境,透過點、線與幾何結構打破未來及創造力邊界,營造強烈的空間感與突破性美學。 ●座談會活動合影,左起為凱西比設計創辦人George、卵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葉忠宜,以及主持人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數位印刷事業處產品行銷部經理簡瑄 ●(左)葉忠宜分享的設計案例展示,包含雙十國慶、新竹設計展與Taiwan Design Expo’20等,展現特殊色在品牌視覺上的應用與巧思 ●(右)George分享如何用特殊色玩出創意與話題,從多方案提案到Louis Vuitton×草間彌生聯名限定款、茶籽堂品牌案例,色彩讓品牌更吸睛  特殊色應用座談會 頒獎典禮後,活動進入下半場座談,主題為「打造品牌行銷利器!特殊色如何創造品牌價值與商業影響力」,邀請卵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葉忠宜與凱西比設計創辦人George分享特殊色在設計與商業應用的價值。葉忠宜首先介紹PCCS色彩配色概念及三色比例的運用,並以食品包裝案例說明特殊色在品牌記憶與情感連結上的作用,例如明治巧克力及SNICKER包裝的色彩調整及運用,不僅提升視覺吸引力,也強化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葉忠宜指出,顏色記憶點是品牌塑造的重要元素,而特殊色能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情感共鳴。 葉忠宜進一步分享多個設計案例,包括2018雙十國慶主視覺,運用螢光綠、橘、桃紅等特殊色引發社群討論與媒體報導;新竹「CHECKin新竹」設計展與 Taiwan Design Expo’20則透過特殊色提升現場視覺效果;聯合報500輯系列與Hygge肉桂捲禮盒,則透過非特殊色材質與印刷對比達到品牌辨識度。 George則從商業角度補充說明,設計需結合行銷與市場策略,特殊色可透過快閃包裝、限量DM、個人化色彩等方式快速測試市場反應,並帶動社群傳播效果。他分享觀察書店時會留意哪些顏色在書架上特別突出,進而作為設計靈感來源。在與客戶溝通時,他習慣以不同層次設計方案呈現,從保守到前衛,再到兼具創新與實用選擇,協助客戶更清楚比較並做出決策。在實際案例方面,George也提到Louis Vuitton與草間彌生合作推出聯名限定款,以及茶籽堂等品牌專案,說明特殊色如何在限量設計與品牌形象中發揮關鍵作用,成功吸引消費者注意並創造話題。  在數位印刷的應用上,與會者討論到數位印刷特殊色相比傳統特殊色的優勢:數位印刷能夠快速調整色彩組合,提升印刷靈活性;可以製作個人化或專屬色彩,提高產品差異化與市場辨識度;對品牌而言,不僅是視覺亮點,更可作為行銷策略的一部分,增加話題性與討論度。葉忠宜與George也指出,顏色常常是爆款設計的關鍵元素,能夠迅速吸引消費者目光並引發分享行為。未來特殊色的應用趨勢,包括金屬色、螢光色及透明色的新型搭配方式,客製化與個人化色彩的廣泛應用,以及與社群傳播與限量設計的結合,使色彩成為品牌故事的一部分。 ●左圖:社會組金獎梁國靖「面燃大士」作品 ●中圖:學生組金獎林品妍「GlitchBloom」作品 ●右圖:學生組兩件優選作品榮獲2025年Fujifilm IPA創新印刷大獎的「新銳設計師大獎」,分別為施宇捷「星結」、曾奕龍「makefaces」  色彩激盪創意無限 透過此次活動,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成功將設計創意、數位印刷技術與品牌行銷策略結合,呈現「無限創藝」精神。特殊色不僅提升作品視覺層次,也成為品牌表現力重要工具。活動不僅表彰設計新秀,也提供設計師、學生與品牌交流平台,讓每個色彩應用都充滿故事與可能性。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也將持續透過設計競賽的舉辦,持續打造一個設計與數位印刷的交流平台,鼓勵設計師運用數位印刷技術的特殊色與創新應用,展現突破框架、源源不絕的創意。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 02-27319099 https://www.fujifilm.com/fbtw
數位商務及數位印刷品牌日-1
數位應用
2025-10-22

數位商務及數位印刷品牌日-1

在企業邁向全面數位轉型的當下,「敏捷協作」與「營運效率」已經成為決勝市場的關鍵指標。由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舉辦的「2025數位商務與數位印刷品牌日」活動,已於今年7月15日在台北大直典華飯店、7月16日在新竹晶宴會館御豐館、7月17日在台中林皇宮、7月23日在高雄福華大飯店、7月24日在台南雅悅會館等地巡迴登場。今年全國北中南五天共舉辦七場,透過專業研討會與攤位展示,攜手企業打造以敏捷協作為核心的智慧營運新藍圖,總計吸引全台逾兩千人熱烈參與。 敏捷協作共創營運新效能 活動一開始由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董事長勝田明典代表致詞,他誠摯歡迎大家撥空參與此次品牌日,也感謝每位一起投入數位轉型的夥伴。今年以「敏捷協作,共創營運效能(Streamlining Your Agile Workflow)」為活動主題。主要談論的是運用數位工具,達成人與流程的無縫連結,讓不同崗位的人,都可有效發揮即戰力,更快、更順暢、更有彈性地完成工作,提升營運的效能。 勝田明典董事長表示在此次研討會論壇中,邀請許多來自雲端辦公、AI、RPA、自動化流程,甚至是數位簽名與協作平台的專家,從實務經驗出發,分享他們如何幫助企業打造真正高效的工作模式。而在攤位區中,大家可以看到富士軟片公司對於資安防護、身分驗證,到數位工作流程與自動化處理,以及台灣首次登場的Line聊天管理ÿ等等「營運痛點」的建議,富士軟片公司始終致力於在世界各地尋找可以信賴的最尖端解決方案。 其得到的結果是,不僅僅導入了富士軟片公司內部所開發的解決方案,也與來自美國、歐洲、日本、新加坡及台灣等多個國家的優秀科技企業協作,為台灣的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數位解決方案。希望能夠透過這些數位解決方案,協助各位打造真正高效、靈活且具韌性的企業。最後,勝田明典董事長也祝福大家能夠收穫滿滿,讓這一趟夏季數位轉型之旅,不虛此行。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舉辦「2025數位商務與數位印刷品牌日」活動,全台巡迴五天共七場,吸引超過兩千位業界人士參與,主要聚焦於敏捷協作與智慧營運應用,企業代表齊聚交流,見證數位轉型下敏捷與效率並進的嶄新營運模式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董事長勝田明典於品牌日開場致詞,強調以「敏捷協作」為核心,攜手國內外技術夥伴,打造高效、靈活、具韌性的營運模式 數位轉型驅動營運革新 在雲端科技、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流程快速發展的浪潮下,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營運挑戰:工具繁多但效率未必提升、跨部門溝通效率低落、數據分散難以統整等問題層出不窮。今年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以「敏捷協作、共創營運效能(Streamlining Your Agile Workflows)」為主題,強調企業應該以更流暢、整合的數位轉型藍圖,實現高效協作的核心策略,以因應快速變化與不確定性的廣大市場。 本次活動研討會邀請多位業界專家分享最前沿的數位應用實例,主題涵蓋從「AI PC助攻工作力進化」、「電子簽名的數位賦能之路」、「AI到AI Agent的智慧製造」、「No Code系統DIY」到「雲端辦公室整合」與「RPA流程自動化」等相關議題。內容橫跨辦公協作、資安控管、數位流程與智慧製造,針對不同行業需求提出具體解方,完整勾勒出企業營運的數位新未來。 六大展區數位辦公新體驗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打造六大主題展區,構築數位辦公全場景,讓與會者能夠實際感受科技應用的即戰力,包含: (一)數位工作流程區╱整合多功能事務機操作界面與後端系統(如文件管理系統),展出如何透過自動掃描歸檔、跨系統整合與彈性簽核流程,優化日常作業。 (二)身分驗證區╱將臉部辨識應用於設備控管及門禁系統,實現虛實整合的安全管理。 (三)資安防護區╱透過展示AWMS設備控管與文件資安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建構強韌的機敏文件與端點設備資安防線。現場同時展示IT Expert Services服務,協助IT人員缺乏的中小企業採購及管理資訊設備應用。 (四)數位簽署與溝通區╱透過雲端資料庫、電子簽名及商務溝通Line Works平台,提供直覺式的介面與雲端簽署體驗,提升跨部門的協作效率。 (五)AI自動化區╱藉著運用 RPA+AI+OCR技術,透過人與RPA機器人的協作,將RPA應用於辦公作業,以及製造業產線大數據管理,展現流程整合的全自動化能力。 (六)數位印刷區╱透過企業使用ApeosPro C810、量產型五色新機Revoria Press SC285S數位印刷設備,並結合PressReady印前自動化系統、變動性數據應用、後加工的郵簡機,進而展現高效率、客製化的多樣應用。 ●研討會活動邀請許多來自雲端辦公、AI、RPA、自動化流程,甚至是數位簽名與協作平台的專家,從實務經驗出發,分享他們如何幫助企業打造真正高效的工作模式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2025數位商務與數位印刷品牌日」活動形象,今年以「敏捷協作,共創營運效能」為活動主題
數位商務及數位印刷品牌日-3
數位應用
2025-10-22

數位商務及數位印刷品牌日-3

陸、數位轉型第一步,連阿嬤都會的系統DIY 主講人╱櫻井修平 由日商才望子公司台灣區經銷管理負責人櫻井修平主講,他此次分享聚焦企業數位轉型,首先釐清數位化與數位轉型的區別:數位化為紙本轉電子檔,或個人使用工具如Excel、ChatGPT等;而數位轉型則是利用數位工具全面改變企業組織管理、工作流程及客戶體驗,進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優化環境。 數位轉型推動可以分三步驟:確定目標與計畫、導入新資源及數位人才,最後培養數位人才並優化組織文化。過程中會遇到磨合期,需要保持耐心。 本場次所介紹的核心工具為「Kintone」,這是一款低代碼(Low-Code)平台,無需寫程式,透過圖形化介面快速開發應用程式,操作簡單且具彈性,可以擴充功能且易於維護更新。Kintone是日本市占率第一的協作平台,受到多家上市櫃企業青睞,支援拖拉式表單設計與外掛擴充,並能與其他系統串接。(見圖6) 製造業是Kintone的主要用戶,常見的應用案例包括生產線錯誤回報、機台狀態監視及產能監控與分配。生產線員工可以即時拍照並上報不良品,系統會自動統計並生成圖表;機台狀態與訂單管理集中呈現,支持快速出貨與精準分工。透過條碼掃描回報,總公司能即時掌握各加工廠狀況,實現高效管理。 ●圖6:Kintone低代碼開發平台,透過圖形化介面與拖拉式表單設計,快速打造企業應用並支援跨系統串接   柒、AI到AI Agent:RPA在工廠、智慧製造的數位轉型運用 主講人╱鄭永斌 由伊斯酷軟體科技公司創辦人暨技術長鄭永斌主講,他分享如何運用無程式碼工業RPA工具Robotiive,實現跨系統、跨設備的智慧自動化流程,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並加速數位轉型。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一種能夠模擬人類在各種軟體間操作行為的技術,透過Less Code或No Code介面,即便是非IT背景也能夠使用。RPA可以執行鍵盤輸入、資料讀寫、數據擷取與更新等相關任務,其協助企業簡化重複作業、大幅提升效率與準確性。 伊斯酷推出的Robotiive提供 End-to-End無程式碼RPA解決方案,內建RPA Studio編輯工具,讓使用者可視覺化建立並部署自動化流程,無須寫程式。此外,也整合多種常用模組,支援人資、財務、IT、營運等部門需求,並提供雲端與本地部署選項,靈活滿足企業環境。目前Robotiive 已經協助150家企業導入,其中 超過六成為台灣上市櫃公司,應用足跡擴及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 其實績涵蓋多種日常作業流程,例如:(1)財會與行政:自動收發發票、對帳、請款流程、報表彙整。(2)IT管理:資安檢查、應用程式監控、備份與還原、軟體部署。(3)人資與客服:履歷處理、自動建立帳號、績效與薪資管理。(4)供應鏈:庫存管理、訂單出入貨、物流報表與文件產出。講者舉例,Robotiive可從 Excel自動擷取資料填入ERP,或用OCR辨識發票、履歷內容,將資訊匯入系統並通知負責人員,有效節省作業時間。(見圖7) 在工業場域,Robotiive也可以應用於CAD/CAM設計數據處理、工程數值計算、影像辨識、機台監控、履歷追蹤、產線比對與中控操作等,甚至支援API串接與自動測試腳本建構。這使得其成為跨部門、跨產業應用的智慧化之自動化工具。 ● 圖7:Robotiive提供無程式碼RPA解決方案,協助相關企業實現跨部門流程自動化與數位轉型 捌、電子簽名的數位賦能之路:打造敏捷工作流程 主講人╱施信豪 由凱鈿行動科技公司合作夥伴經理施信豪主講,他表示電子簽章已逐漸成為企業日常營運不可或缺的一環,其涵蓋合約簽署、內部文件簽核、身分驗證與資安防護等用途。他並分享「點點簽(DottedSign)電子簽章」如何協助企業突破傳統合約管理痛點,並推動數位轉型。創立於2009年的凱鈿行動科技公司,其主要定位為數位賦能品牌,提供多元化的商業智能解決方案,包括數位文件管理、電子簽署和數據自動化決策整合等服務。而點點簽則是專注於電子簽章與工作流程優化,主要目標是協助企業;翻轉工作流程及實現數位轉型、降低人事及營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加速成交業務。 傳統紙本簽署流程常見延宕、歸檔追查困難、成本高及地點限制等問題。點點簽透過數位化方式加速流程,降低人力與營運成本。隨著《電子簽章法》三讀通過,合法合規的電子文件已具實體簽章效力,點點簽提供「電子簽章」與「數位簽章」兩種模式,兼顧便利與進階驗證需求。其核心優勢在於安全合規、流程管理與導入彈性。系統符合國際資安與隱私標準,提供加密與完整稽核紀錄;一站式平台能管理簽署、歸檔與進度追蹤,並支援SaaS、API串接與私有化部署等三種多元導入模式。(見圖8) 而在成功案例方面,奇美實業導入後將簽署效率由2~4週縮短至1~2天;麗臺科技在單據電子化後,倉儲出貨上節省了96%處理時間;日本APAMAN則是透過API整合,成功推動房地產業數位化。這些成果展現電子簽名在效率、安全與永續上的價值。 ●圖8:點點簽(DottedSign)電子簽章支援SaaS、API串接與私有化部署等三種多元導入模式,滿足不同企業的數位簽署需求   玖、讓數位力印出新獲利 主講人╱簡瑄、劉于瑄 由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數位印刷事業處產品行銷部經理簡瑄暨產品經理劉于瑄主講,她們分享如何透過數位自動化與特殊色技術,提升印刷產能與品質,創造全新獲利。根據調查資料顯示,企業投資特殊色彩的主要動因中,特定客戶需求占比最高,其次是應用的特殊需求與對樣品的印象,這反映出市場對差異化印刷的期待逐步提升。在商業應用方面,名片、型錄及票券是最經常運用特殊色的印刷品類,而金色、銀色與混合金屬色則是最受歡迎的特殊色選項。 特殊碳粉如白色、金色、銀色、粉紅色、紅色及透明色等,不僅能帶來超越傳統CMYK的視覺效果,也能提升印刷品的質感與獨特性。尤其是粉紅色碳粉,可用於改善膚色和淺色調區域的表現,拓展色域,讓列印成品更鮮豔生動。透明碳粉則可用於局部上光與防偽設計,打造吸睛的創意效果。(見圖9) ●圖9:數位自動化與特殊色技術如何提升印刷產能與品質,透過XMF PressReady等工具加速流程並降低錯誤,結合特殊碳粉如粉紅色與透明色,創造差異化視覺效果,幫助企業在市場中突顯競爭力與獲利能力 面對缺工潮與數位轉型挑戰,印刷流程的自動化與數位化成為關鍵,其中透過富士軟片的XMF PressReady等自動化印前流程工具,企業能有效提升檔案處理效率,縮短作業時間,降低錯誤率,並且加速產能。數位平台的導入,讓企業在營運管理、色彩創新與內容加值上都能領先市場,實現更高的經營效益。 同時一站式的IT服務管理,也為企業提供了全面支援,從設備採購、專業服務到遠端支援,解放人力資源,提升整體運營效率。這些技術與服務的結合,正在推動印刷產業邁向更智慧、更具競爭力的未來。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 02-27319099 https://www.fujifilm.com/fbtw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1
包裝未來
2025-10-21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1

Z世代(係指1997~2012年出生)的消費群,已逐漸成為全球的消費主力,他們對理念品牌的偏好,以及對環保、社會責任、多元文化等價值觀的重視,已讓綠色消費成為2025年的全球新趨勢。而氣候變遷與在全球資源逐漸短缺的背景下,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包裝產業作為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對產品保護與運輸有著重要的貢獻,其生產和設計過程中的碳排放與環境影響也逐漸受到社會與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對品牌商來言,更是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見圖1) 可持續發展議題備受關注 海洋生態污染及循環經濟,也是永續發展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2022年聯合國175個國家簽屬協議,在2024年完成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以減塑為目標,2024年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年會,即使焦點分歧在「減產」還是「回收」,但全球減塑的希望仍在。事實上在過去5年來,全球品牌客戶及供應鏈業者,都持續且積極的關注如何達成低碳經濟、解決塑膠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議題,這造成低碳永續材料,成為印刷包裝業者的關鍵競爭力,所以認識與選擇低碳永續材料,對印刷包裝業者的未來發展是相當重要的。(見圖2) 盤點國際品牌客戶的包裝目標,Dell電腦承諾2030年,超過50%的產品和100%包裝使用回收或可再生材料;惠普(HP)消除難以回收的材料、希望2023年40%的包裝循環利用率,至2030年可提升至75%;愛迪達(Adidas)的永續包裝目標,使用回收或已認證的材料、90%以上為回收材料及開發無塑料替代品等;SONOS 2025年永續包裝解決方案的目標,是全新包裝完全使用90%消費後回收材料(PCR),以及FSC認證纖維或是可回收植物纖維等。 ●圖1:Z世代是指1997~2012年出生的主力消費群,表格為各個世代的時間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2:綠色包裝設計與愛迪達永續發展高峰會(圖片來源╱捷比達簡報資料)  以紙代塑尋求可替代紙製品 針對紙製品包裝的減碳優勢,茲相關說明如下: 一、生物可降解性 紙製品具有天然的生物可降解性,這使得它在進入垃圾處理系統時,比塑膠和金屬材料對環境造成的負擔要小的多。即便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紙張能夠在自然環境中較快分解,所釋放的碳與其透過光合作用吸收的碳相互抵消,從而減少對大氣碳濃度的影響。(見圖3) 二、紙製包材實際應用與挑戰 在實際應用中,紙製包裝已經在多個行業中被廣泛採用,特別是在食品、零售和電商等領域。許多企業紛紛轉向使用紙袋、紙盒和紙質填充物來取代傳統的塑膠包裝,其不僅能夠減少碳排放,還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環保包裝的需求。 然而,儘管紙製包裝材料具有明顯的減碳優勢,但在推動其更大規模的應用時也面臨了一些挑戰。例如,紙張的強度和防水性相對於塑膠較為不足,這限制了其在某些應用場景中的使用。另外,原本使用塑料材才能夠達到例如抗刮或抗磨損的功能部分,當改為紙製產品時可能在效果上會沒有塑料材質來的好。但是隨著材料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慢慢的已經有越來越多廠家推出可以克服問題的材料。 中華紙漿以水性可分解專利塗層,達到防水、防油與可熱封合的特性,並於使用後可直接投入一般紙類回收再利用,使得產品達到減塑、減碳與減廢的三大目標。這些產品都通過食品安全與綠色環保的相關認證,這是解決淋膜紙無法回收的一種新包裝材料。(見圖4) ●圖3:紙製包材具有天然的生物可降解性(圖片來源╱捷比達簡報資料) ●圖4:中華紙漿為首家採用無PE淋膜包裝紙(左),以及首創環保新標準的綠色衛生紙包裝(圖片來源╱中華紙漿簡報資料)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3
印刷標準
2025-10-21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3

由中國印刷外銷額看國際市場 根據中國海關資料統計顯示,2024年中國印刷包裝品外銷額約206.4億美元,比較2023年的198.8億美元增加約3.8%,若包括2024年智能卡出口約18.4億美元(-1.2%),總共出口額約224.8億美元,比較2023年增加約3.4%。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紙盒(4819)大約有66.1億美元(+2.3%)、其他紙品(4823)約51.0億美元(+4.1%)、筆記本(4820)約24.9億美元(+4.7%)、標籤(4821)則大約13.9億美元(+10.9%)、書籍(4901+4903)大約有18.7億美元(+8.8%)、其他商業印刷品(4911)大約12.9億美元(-1.1%)。(見表11) 而出口超過1億美元者,包括壁紙(4814)約4.2億美元(-7.5%)、信封(4817)約3.1億美元-3.2%)、轉印紙(4908)約2.7億美元(+5.5%)、明信片(4909)4.6億美元(+3.3%)、月曆(4910)等約1.5億美元(-10.0%)。其中紙品(48類)約163.9億美元(3.5%)、印刷品(49類)共約42.5億美元(+5.0%),如果統計紙製包裝(4819)、紙製品(4820)、標籤(4821)、其他包裝製品(4823)等四類,出口額總額大約有156億元,佔總出口額大約75.5%,這比2023年的150億元增加了約4%。這些品項都與供應鏈的包裝有關,也是全球印刷品貿易的主力,而出口額的增加,肯定跟國際供應鏈在2023年清庫存已告一段落,但中國供應鏈的大舉外移,印刷品外銷再大幅增長是有限的。 就中國印刷品出口國家分析,2024年前25名國家外銷總額約165.2億美元,佔總外銷的79.42%,比較2023年,25國外銷總額增約2.99%,除了澳大利亞、香港、日本、新加坡、俄羅斯、印度是衰退外,其他國家全部呈現增長,增長幅度超過9%以上國家,包括越南、德國、泰國、菲律賓、印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墨西哥、西班牙及波蘭等。分析原因,還是供應鏈由中國往外遷移有關,包裝材料還是有中國供應,東南亞、墨西哥、波蘭、西班牙都是,但在印度,中國廠商都少受到牽制。 若比較2024年及2019年資料,印刷品總出口額增長了約41.2%,而增長率超過40%以上國家,包括越南、馬來西亞、日本、泰國、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印尼、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墨西哥、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印度及波蘭等國家。(見表12) 2024年中國印刷品外銷如果包括IC卡,則還要增加18.4億美元,比較2023年IC卡減約1.2%,合計印刷品總外銷額達到224.8億美元,比較2023年增約3.4%。而IC卡出口超過2500萬美元的地區分別為香港、德國、美國、越南、孟加拉、土耳其、南非、新加坡、日本、英國、印度、墨西哥、西班牙、法國、韓國、巴基斯坦、荷蘭、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印尼等地。 韌性台灣與印刷包裝業展望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及國內激烈黨爭,2024年台灣在國際多元的面向中展現韌性,包括晶片法案、AI發展及供應鏈遷移等,台灣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在台灣出生的NVIDIA黃仁勳、AMD的蘇姿丰、美超微的梁見後都成為全球風雲人物,而台灣供應鏈卻是他們稱霸的軍火庫,也讓台灣的經濟成長達10年來最高的4.3%。而在2024年國際體育賽事,由法國巴黎奧運的「麟洋配」、世界棒球12強(2024 WBSC Premier 12)等,都以團隊合作及信任為基礎,加上運動員的堅毅及求勝的決心,讓夢想成真。 2025年全球情緒會更加的不確定性,因為川普再度回歸、AI發展及碳有價時代,都將會大大影響全球政治、經濟及產業發展,而我們卻沒法用傳統思維去臆測。但2024年drupa展焦點主題,數位化與可持續發展是印刷包裝相關產業的未來之路,而國際供應鏈市場仍是印刷包裝企業發展的核心,要展現台灣印刷包裝企業的強大韌性,業者提供以下幾個方向給大家參考: (一)加快數位化轉型相關議題,包括平台經濟與數位服務機制、智慧工廠下的自動化製程與效率、人工智慧(AI)與印刷業的連結與應用、互動技術與消費者的連結等等。 (二)關注綠色設計、材料與綠色製程的發展與應用,加快企業對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的解決方案,以及盤點企業的因應可行方案與具體措施。 (三)以策略夥伴(合作或合併)的思維,來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及完整供應鏈服務內容,來拓展國際印刷品市場;建立台灣供應鏈相關產業的聯盟關係,以產業群聚觀念拓展國際印刷市場;尋找東協國家合作夥伴,滿足供應鏈客戶台灣+1的供應能力。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1
印刷標準
2025-10-21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1

2024年全球共有76個國家舉辦大選,影響超過世界一半的人口,讓全球變局擴大不確定性,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川普總統重回執政,包括全球政治及貿易體制、石油與再生能源、減碳與減塑、移民及對外援助等政策變革,都將衝擊全球。而台灣賴清德總統當選,但立法院民進黨淪為少數,一年來的黨爭引起社會不少紛亂,這讓社會分裂會越來越對立,如2024年12月美國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選出年度字為Polarization(兩極分化),就顯示社會的不安定趨勢。 逆全球化時代的加速來臨 2024年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再度擴大,逆全球化時代加速來臨,但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與運用的發展卻超乎預期,也擴大在智能手機、無人駕駛、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家居設備、生物工程、數據中心等行業的應用與快速發展,AI龍頭輝達(NVIDIA)與台積電更是獨享鋒頭,張忠謀曾提到,台灣無論在地緣政治、逆全球化或AI發展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2024年的國際運動賽事,台灣在巴黎奧運的「麟洋配」拿下史上羽球男雙的奧運連霸金牌,中華隊(Team Taiwan)在第三屆的世界棒球12強(2024 WBSC Premier 12)賽,取得首座冠軍,這讓台灣的韌性(Resilient Taiwan)能在國際多元面向中展現,讓國人熱血與感動。 2024年再度成為有史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暖化與循環經濟,仍是2024年全球永續發展很關鍵的兩個議題,2025年起,國際碳稅法正式生效,例如歐盟的碳邊境稅(CBAM)、台灣碳費、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CCA)等等,所以未來碳權、碳稅將是商品成本的重要一環,而碳管理則是全球性競爭的核心業務。而在循環經濟上,歐盟的無毀林產品監管(EUDR)法規及各國減塑新規定、包裝及包裝廢棄物規章(PPWD)及生產商責任計畫(PRS)等都將在2024及2026年中試行及生效,減塑也將成為全球關鍵競爭力,而強化綠色設計、使用可持續和可降解材料、提高資源與能源效率,再生能源與碳足跡管理等,都將是企業相當迫切的議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全球經濟成長將從2023年的3.3%,放緩至2024年的3.2%和2025年的3.2%,遠低於歷史(2000~2019年)3.8%的平均值。另外根據S&P Global預測,2024年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4.51%,低於2023年的5.67%,2025年再降至3.41%。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除了美國外,全球都呈現不同程度的降低,據聯合國報告也提到,2024年全球平均薪資上漲約2.8%,這都顯示通膨在可控制內,但勞動成本仍在提高,服務業通膨問題仍在。總結全球成長將保持穩定但仍乏力,利率因而逐漸下滑,全球AI卻帶來大量的投資,但地緣政治及極端氣候帶來的風險仍在,這也讓全球經濟表現在風浪中更凸顯韌性。 根據財政部以美元統計,台灣2024年出口額年增率約9.9%,這受惠於高效能運算及AI的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年增率增約18.2%,而進口年增率約12.2%;另外2024年的製造業生產年增率約11.93%,失業率大約3.3%,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2.18%,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約1.35%,這讓台灣2024年的GDP年增長大約4.27%,比起全球、歐美、其他四小龍等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都高。 展望2025年,川普回歸將影響全球的不確性,面對全球關稅戰加劇與逆全球化、AI落地應用的關鍵時刻,碳稅上路與綠色通膨來臨等議題,中經院預測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約3.22%。 2024台灣紙業及印刷包裝產值 一、紙、紙品加工、印刷業產值 根據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資料,2024年台灣紙及紙板業總產值約726億台幣,較2023年的762億元減少約4.7%,其中文化用紙產值減少約9.1%,紙板產值減少約6.6%,生活用紙則增加約1.9%;紙加工產值約1,040億元,較2023年增約2.1%,其中瓦楞紙箱約556億元(-0.9%)、其他紙容器約231億元(+0.3%)、其他紙加工約253億元(+11.5%)。另印刷品產值約844億元,較2023年減少約3%,其中印刷產值約728億元(-3.1%),印刷輔助約115億元(-2.5%)。 若以2024年產值比2011年,紙業衰退約10.7%,紙加工業增約28.7%,衛生類減少約30.1%,紙及加工類則增約6.2%;印刷業合計減約6.8%,其中印刷減約4.3%,但印刷輔助類減少約20.4%。這些資料與業者的直接感覺是一樣的,國內造紙業是明顯的衰退,進口紙的市佔率逐漸增加,其中文化用紙衰退44%,紙板衰退約11.6%,只有衛生紙增加約62.2%,但瓦楞紙箱增加28.5%,其他紙容器增加114.7%,紙尿布減少約47.2%;印刷業中,印刷增約0.1%,但印刷輔助減少約31.6%,讓整體印刷業減少約8.1%。(見表1、圖2) 就台灣產業產值規模來分析,2024年的造紙業約726億元,印刷業約844億元,而包裝業大約1,040億元,印刷包裝業合計大約1,884億元。 ●圖2:2001~2024年台灣造紙、印刷及包裝產業產值趨勢,單位為百萬台幣(資料來源╱經濟部最新版的統計資料庫整理) 二、紙業、紙品加工、印刷業及出版行業市場規模 另外,以財政部營利事業家數及營業額統計資料,印刷包裝產業的市場規模如下:(見表3) (一)2024年造紙業的營業額約678億元,較2023年減約1.4%;紙品加工業營業額約1,327億元,較2023年增約3.6%;印刷業營業額約1,067億元(未含製版),較2023年增約2.0%;出版業營業額約465億元,較2023年增加5.6%;若以印刷包裝行業來看,2024年營業額約2,006億元,較2023年增加約3.5%。 (二)就造紙業市場規模分析,2024年紙漿、文化用紙及其他紙張是衰退的,但衛生紙加工卻增7.7%,包裝紙及紙版營業額微微增長,若比較2018年營業額,紙業市場規模減少約5.9%,紙漿及其他紙張類都減少超過10%,但包裝紙增長約415%,紙板也增長約56.9%。 (三)就2024年台灣紙品加工業市場規模分析,瓦楞紙箱營業額約388億元,較2023年降0.3%;紙袋約57.6億元(+4.6%)、其他紙容器業約592億元(+6.0%)、其他紙製品約263億元(+3.6%)、電腦報表紙約27.3億元(+7.6%);另外非紙品加工營業額約78.6億元(+4.2%),其中衛生紙加工約68.8億元(+7.7%)。 (四)2024年未含製版印刷業營業額,印刷業約1,067億元(+2.0%),其中印刷佔954億元(+2.0%),印刷輔助約113億元(+1.8%)。另外2024年製版業營業額約805億元(+8.5%),但此統計應非印刷業,所以未計入。 (五)紙品加工中,除了瓦楞紙箱外,其他是紙袋、紙盒、紙杯盤及其他包裝印刷,所以真正的印刷包裝行業營業額約2,006億元,較2023年增約3.5%。 (六)以出版業分析,2024年含數位出版總營業額約465億元(+5.6%),其中新聞出版約62.4億元(+6.2%)、雜誌出版約160.6億元(-0.5%)、書籍出版約217.7億元(+10.3%)、其他出版約24.4元(+%),所以2024年對出版業而言是個好年冬。 (七)再分析2024年出版業營收,傳統出版約445.4億元(+5.6%),佔出版業營收的95.8%,數位出版約19.7億元(+24.1%),但僅佔4.2%;若比較2018年營收,總出版業僅增長1.2%,傳統出版業則減少1.7%,但數位出版業則增加203.8%。 (八)就各產業的廠商規摸分析,2024年造紙業廠商約291家(-10家),每家年營業額約2.3億元;紙加工業廠商約2,466家(-10家),每家年營業額約5,400萬元;瓦楞紙箱廠商有約458家(+10家)、每家年營業額約8,500萬元;印刷業者有約7,498家(-54家),每家年均營業額才1,400萬元;出版業者有約3,790家(+21家),每家營業額約1,200萬元。 (九)總結2024年台灣造紙業的營收是微幅衰退的(-1.4%),另外紙品加工業的營收是增長的(+3.6%),印刷業也有微幅的增長(+2.0%),而出版業的增長則是較明顯的(+5.6%)。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2
印刷標準
2025-10-21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2

三、2024年漿價紙價的波動 根據國際市場諮詢公司RISI中國報導,2024年12月底漂白長纖(NBSK)CIF中國價格每噸約770美元,比較2023年同期漲約3.4%,而漂白短纖(BHKP)CIF中國價格每噸約545.4美元,比較2023年同期跌約16.6%。分析全年資料,NBSK最高價是在4在月份,每噸價約825美元,BHKP最高價是在6月份,每噸最高價約741美元。而2024年的NBSK平均價格約771美元,比較2023年均價漲約1.55%,BHKP每噸均價約635美元,比較2022年漲約1.7%左右。(見表4) 另外以2024年台灣進口統計分析,台灣造紙原料中,製漿木片價持平(-1.6%),廢紙大漲了約20.9%,進口漂白長纖(NBKP)每噸跌約5.3%,但漂白短纖(LBKP)每噸漲約13.7%。就紙價波動基本是跌的,道林紙跌了約10.7%、銅版紙跌了約7.7%、牛皮紙則跌了約6.1%、紙板跌了約2.2%、生活用紙原紙跌了約7.5%,這基本反應原料跌價及中國市場供過於求所致。(見表5) 2024台灣印刷包裝進出口統計 依據台灣經濟部產銷統計,2024年紙及紙板業產值約726.3億元,紙加工業約1,040億元,衛生品(紙尿布及衛生棉)約84.3億元、印刷業約878億元。另外內銷值紙業約553.2億元,外銷值約211.1億元;紙加工業內銷值約907.7億元,外銷值約159.4億元;衛生品內銷值約125.4億元,外銷值約10.4億元;印刷品內銷值約756.8億元,外銷值117.5億元。2024年紙業及紙加工業內銷值是持平,但紙加工外銷值則卻大幅增長約50.9%,這跟中美貿易爭議下,中國紙品因關稅沒法外銷而轉單台灣所致。(見表6) 一、2024年印刷品出口統計分析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分析,2024年紙品(48類)、印刷品(49類)及IC卡總出口約7.94億美元,較2023年的7.65億美元增約3.7%。其中紙品(48類)出口約4.15億美元,較2023年的4.23億美元減約1.9%;印刷品(49類)約2.65億美元,較2023年的2,57億美元增約2.9%;IC卡出口約1.13億美元,較2023年的8,461萬美元增加34.2%。(見表7) 分析細部品項,衰退較多的是出版印刷減少約1,290萬美元(-9.6%)、紙品加工減少約536萬美元(-2.3%),但工業印刷增加約1,709萬美元(+18.2%)、IC卡增加約2,897萬美元(+34.2%),其他品項增減不大。2024年台灣的進出口是明顯增長的,尤其是資通品及電子零組件出口增長最多,也帶動包裝品的出口增加。而2023年由於清庫存因素,出口是明顯的衰退,讓印刷品的出口較2022年衰退約15%。 再分析2024年台灣印刷品出口地區,以北美的2.69億美元(佔33.9%)與東協的1.45億美元(佔18.2%)是兩個最大市場。接著是中國約0.89億美元(佔11.3%)、日本約0.65億美元(佔8.2%)、歐洲區約0.48億美元(佔6.0%)、其他區約0.81億美元(佔10.2%)、香港約0.54億美元(佔6.9%)及紐澳約0.42億美元(佔5.4%)。比較2023年,其他區外銷增長約36.36%最多,其次是美國區增約12.57%,再來是東協外銷增長約3.95%,而衰退最多的歐洲的-27.6%,這跟俄烏戰爭及經濟不佳是有關的,而日本、紐澳、中國都呈現約5%的出口衰退。(見表8) 就個別產品的外銷市場地區分析,台灣是繁體書全球出版中心,但主要外銷市場在中國、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而我們製作的兒童書則以日本為主;商業印刷(說明書等)跟供應鏈有關,市場以中國、美國及東協為主;紙品加工則是傳統的印刷市場,以美、歐、日、紐澳等地市場;工業印刷主要是轉印紙,市場以東協及其他地區為主;包裝及標籤印刷市場則以美國及東協為主;IC卡現以東協及美國為主,中國與歐洲也有市場需求,台灣還有些國際競爭力。 二、2024年印刷品進口統計分析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分析,2024年台灣進口紙品、印刷品及IC卡共6.48億美元,較2023年的6.02億美元減少增約7.7%。其中紙品(48類)進口約4.35億美元,較2023年的4.0億美元減少約8.6%;印刷品(49類)約1.53億美元,較2023年的1.48億美元減少約3.3%;IC卡進口約5,999萬美元,較2023年的5,334萬美元增加12.5%。(見表9) 分析進口細品項,2024年最多的是紙品加工約2.23美元(佔34.4%),比較2023年增約8.8%,其次為包裝印刷約1.69億美元(佔26.2%),比較2023年增約7.2%;出版印刷進口額約7,506萬美元(佔11.6%),較2023年減少約5.6%;商業印刷約6,290萬美元(佔9.7%),較2023年增約10.3%;智能卡約5,999萬美元    (佔9.3%),較2023年增約12.5%;標籤印刷進口額約3,619萬美元(佔5.6%),較2023年增約13.5%。 分析2018~2024年的台灣進口印刷品項,年約有2.5%的增長趨勢,其中主要是來自紙品加工增幅最大(年增約10%)、標籤印刷年增約5%、包裝印刷進口年增率約4%。綜合此統計分析,紙品項(48類)進口是年年增長,印刷類(49類)則是減少的。 再分析2024年台灣印刷相關產品進口國家,中國以2.45億美元位居第1(佔37.9%),比較20232年增約17.5%;東協第2約1.98億美元(佔30.6%),比較2023年增加1.4%;美國第3約6,184萬美元(佔約9.5%),比較2023年增約3.9%;歐洲第4約5,384萬美元(佔約8.3%),比較2023年減約2.2%;日本第5約5,111萬美元(佔7.9%),比較2023年減少約1.1%。(見表10) 就產品細項分析,出版印刷進口區以美、歐及日本較多,商業印刷則以美國、中國、東協進口較多,紙品加工來自東協佔約50%、中國約35%,包裝印刷主要來自中國與東協共佔約85%,標籤印刷主要來自中國佔約有65%。綜合台灣印刷品進口趨勢,供應鏈還是核心的關鍵因素,而中國與東協國家現在是主要供應鏈的核心區域,而台灣印刷品進口,來自這兩地還是會持續增加,這是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