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課程通知】包裝業必學的AI應用關鍵技術
2025-07-17

【課程通知】包裝業必學的AI應用關鍵技術

 

  • 「包裝業必學的AI應用關鍵技術」開課通知!(適用30人以下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協助方案)
  • AI工具已廣泛應用於資料搜尋、內容生成企業管理與創意設計,本課程由淺入深,協助包裝相關產業一次打通AI知識的任督二脈,全面掌握AI在管理與設計製程中的應用,善用AI開啟企業成長與轉型契機。
  • 本課程可申請30人以下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協助方案,輸入關鍵字「包裝」即可搜尋到線上報名資訊!
  • 無補助資格者亦可報名本課程,及早報名可享「舊生/早鳥限時回饋」 、 「揪團同行專案」優惠方案!
  • 上課時間:114年08月07日(四)、114年08月14日(四)09:30-16:30 (12小時,共2天)
  • 上課地點:亞東科技大學實習大樓4樓-422室電腦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58 號)
  • 報名專線 : 02-2999-0016 ext.165、177、178 陳小姐
  • 印研中心網路報名:https://reurl.cc/rEyrQy
  • 30人以下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協助方案網路報名:https://www.sme.gov.tw/30ai/subsidy/course/course.aspx

 

重要提醒:
報名步驟:1)先至印研中心報名本課程。2)符合30人以下數位轉型培力方案者這,進行申請補助補助程序。

每一企業最高補助上限為一位員工10,000元,一家企業最多可獲得10萬元的補助。除了必選印研的課程以外,也可加選其他網頁上的課程,但是1人超過10,000元額度的話,企業要自行吸收。參加廠商一定要有商業登記且為30人以下企業(29人以內)。個人工作室也要有商業登記喔。補助採"核實補助",根據選課的學費金額總數予以補助。如果只選6,000元的課程,就只會補助6,000元。

LMAI 論壇聚焦數位突破 Xeikon 指出中印量機會

LMAI 論壇聚焦數位突破 Xeikon 指出中印量機會

圖說 :  當富林特集團(Flint Group)全球副總裁 Hans Gerinckx 於 #LMAI2025 數位技術論壇發表演說時表示,僅靠標籤印刷商在效率上的提升,並不足以支撐數位設備的投資。他呼籲產業應致力於「創造新價值」,才能真正推動轉型。他介紹了富林特集團最新推出的「Titon」技術,該技術結合了 UV 油墨的耐久性與碳粉印刷的食品安全特性,打造出符合未來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Hans 指出,中印量數位印刷機市場如今已成為全球標籤成長的主要驅動力——速度更快、更具彈性,並能輕鬆整合混合式製程。然而,他強調:「你的第一台數位印刷機,從來不是插電即用。」選擇懂得印刷流程、工作流程與後加工的合作夥伴至關重要,否則將付出高昂的「學習代價」。   印度標籤製造商協會(LMAI) 主辦2025 數位印刷技術發展論壇 主題為「Emerging Beyond Boundaries」 聚焦突破界限與創新發展 Hans Gerinckx 賽康副總裁演講重點摘要 投資思維新方向 Xeikon Titon 技術突破 市場趨勢分析 合作夥伴選擇指南 對於正在考慮進入數位印刷市場的傳統印刷企業來說,中印量市場設備Xeikon往往是一個理想的切入點,因為它們提供了合理的投資門檻和足夠的技術能力,能夠滿足大多數客戶的需求。 圖說:Hans Gerinckx 副總裁在 LMAI 2025 的重要演講內容,這些觀點對於數位印刷技術的發展方向和投資決策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2025-07-17
✺2025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

✺2025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

¤ ᴘʀɪɴᴛ ᴛᴀɪᴡᴀɴ ¤ ¤ ᴅᴇsɪɢɴ ᴛᴀɪᴡᴀɴ ¤ |年 度 主 題 ⊕⊗◉| ⌖ 不在對位 ᴏᴜᴛ ᴏғ ʀᴇɢɪsᴛᴇʀ ⌖ 「對位」是印刷中確保畫面精準的關鍵技術,而「不在對位」意味著偏移或錯位。但在印刷設計展中,再譯成這些印刷記號,脫離輔助角色,走入畫面中心成為主角。讓「不在」不代表失誤或瑕疵,而是一種「跨域」的設計語言的轉化。 以嶄新的視角詮釋「印刷記號」,將其轉化為充滿生命力的圖像語言,亦呼應傳統印刷符號的再創造,如同藝術靜物畫中常見盛開的「花瓶」主題,象徵創意如何在嚴謹的技術框架中綻放出無限藝術可能。 在此主題下,印刷不再只是複製與再現,而是化身為創意表達的載體。每一個記號、線條,都蘊含著設計者的靈感與巧思。這些「印記」打破結構的秩序,轉化為節奏與構圖的一部分,成為畫面語彙中的自由聲部。 ✺主視覺設計✺ |仰角視覺整合| 深耕高雄的設計團隊,長期專注於品牌識別與視覺策略,擅長將在地文化與產業特色轉化為具有辨識度的設計語言。團隊在印刷設計領域經驗豐富,善於運用紙材、印刷技法與創新視覺融合,打造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主視覺。 ¤ 招商|→2025.07.31 ¤ 展覽|2025.10.17 → 10.20 ¤ 時間|10:00~17:00 假日~17:30 ¤ 地點|高雄駁二蓬萊B4倉庫 ____________________ (詳細資訊請點擊連結查看內文) ➪FB: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sWnmYFZF/?mibextid=wwXIfr ➪IG: https://instagram.com/print_design.tw?igshid=OGQ5ZDc2ODk2ZA%3D%3D&utm_source=qr
2025-07-17
【LED UV技術應用與未來發展】線上論壇

【LED UV技術應用與未來發展】線上論壇

  我們誠摯邀請您參加【LED UV技術應用與未來發展】線上論壇,深入了解LED UV在印刷產業中的創新應用與實務經驗! 活動日期: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 時間:下午 14:00 - 14:30 形式:Microsoft Teams 線上參與 主講人:海德堡大中華區產品專家團隊 論壇亮點: POST LED UV固化系統介紹 LED UV印刷應用與成功案例分享 LED UV耗材選擇與成本效益解析 報名方式: 請洽海德堡各地業務 不容錯過的技術盛會,立即標記日曆,一起探索LED UV技術的無限可能!
2025-07-10
3D 包裝設計與印前色管 實戰課程

3D 包裝設計與印前色管 實戰課程

原日期因遇投票日,課程日期將調整為 9/4~5   兩天密集實作,提升包裝設計與印前色管專業 掌握包裝設計完整流程:AI 加速創意發想、包裝設計與 3D 模擬、專業完稿與色管一次到位   你將學到: - Adobe 生成式 AI 應用 - Esko Studio 3D 包裝設計實作 - 印前色管、四色與廣色域完稿實務 - G7 國際印刷標準與色彩檢驗實作   課程資訊: 時間|2025 年 9月 4~5日 9AM-5PM 地點|台中 嶺東科技大學 費用|NT$16,500/人(2人以上 9 折)   完課頒發修課證書,提供專業軟體試用授權 報名優惠碼 2025GABFB,贈送 1 年份《設計印象》雜誌 ( 6 期,價值1,200元) 點此報名| https://www.graphicarts2001.com/article.php?action=show&id=1428   主辦單位:設計印象雜誌 課程協力:展碁國際、esko 艾司科、力盛彩色印刷、Idealliance Taiwan   課程相關變動,以網頁公告資訊為主
2025-07-10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最新消息

文章內容

在Labubu之前,這些玩具風靡全球
設計創意
2025-07-17

在Labubu之前,這些玩具風靡全球

這張由泡泡瑪特提供的圖片展示了中國泡泡瑪特的毛絨玩具拉布布。 [圖:泡泡瑪特,美聯社]   Pop Mart(泡泡瑪特)大賺特賺。這家專門服務玩具收藏家和網紅的中國公司本週表示,預計今年上半年利潤將比去年同期增長至少350%,主要原因是其熱賣的絨毛玩具 Labubu。 Pop Mart 加入了少數能抓住潮流精神(zeitgeist)的公司行列,吸引數百萬買家,因為某些原因,他們非得得到當下的玩具或小玩意不可。 不過,什麼讓 Labubu 變成「必須擁有」的玩具,或者說,任何玩具成為爆款,這仍是玩具製造商多年來尚未完全解答的問題。 以下是多年來最受歡迎的玩具回顧:   Cabbage Patch Kids(娃娃娃娃) Cabbage Patch Kids 起初是有著胖嘟嘟臉蛋和毛線頭髮,並附有收養證書的娃娃。1980年代,這些娃娃非常熱門,家長們在商店外排長隊搶購。全盛時期全球銷量超過9,000萬隻。 這些娃娃由 Xavier Roberts 創造,最初由 Coleco 銷售。2004年它們被重新推出,並在80年代其他熱門玩具(如草莓短cake、Care Bears、忍者神龜)回歸熱潮中獲得成功。 位於美國喬治亞州克里夫蘭的 BabyLand General Hospital 有一間 Cabbage Patch Kids 博物館。這款娃娃在2023年入選美國國家玩具名人堂。   Beanie Baby(豆豆娃娃) Beanie Babies 在1990年代中期風靡一時。這些5美元的娃娃填充較少,讓擁抱感更佳,吊牌上印有可愛的名字,並有限量發行。 很多人收藏、交易這些玩具,希望隨著電商興起,價值持續上漲。這讓部分人賺了錢,而創辦人 Ty Warner 在三年內成為億萬富翁。 2014年,Warner因逃稅2500萬美元被調查,最終認罪但未入獄,接受兩年緩刑。   Tamagotchi(電子寵物) 想養寵物又不想負擔真正的責任?那就玩 Bandai 於1996年在日本推出的蛋形電子寵物 Tamagotchi 吧。90年代末至2000年代,這款玩具風靡全球。 使用者須按按鈕模擬餵食、訓斥和玩耍,若忽略照顧,Tamagotchi 會「死掉」。 2013年,Tamagotchi 轉型為手機App,複製了實體玩具的體驗。2023年5月,Tamagotchi 被列入世界電子遊戲名人堂。   Fidget Spinner(指尖陀螺) 2017年,3英寸大小的指尖陀螺席捲校園與辦公室。這玩具並非由大型公司推出,也未在節日季節熱賣或打電視廣告,而是在加油站、7-11等地銷售。 指尖陀螺已有多年歷史,最初用於自閉症或注意力障礙兒童幫助集中注意力,因社群媒體推廣才走紅。 由多家製造商生產,主要來自中國,宣稱幫助專注,但因過於吸引學生,許多學校禁止使用。   Labubu Labubu 是由藝術家兼插畫家 Kasing Lung 創作的怪獸角色,2015年首次以三本受北歐神話啟發的圖畫書亮相,形象是尖耳和尖牙的小怪獸。 2019年,Lung 與 Pop Mart 合作販售 Labubu 公仔,但直到2023年 Pop Mart 開始銷售 Labubu 毛絨玩具鑰匙圈,這些牙齒尖尖的怪獸才真正席捲市場,包括 Rihanna、金·卡戴珊和NBA球星 Dillon Brooks 等人手中都有。 K-pop 歌手 Blackpink 的 Lisa 在Instagram與TikTok上分享 Labubu,擁有超過1億粉絲,掀起了狂熱熱潮。 Labubu 也讓 Pop Mart 賺得盆滿缽滿。2024年公司收入翻倍,達到130.4億元人民幣(約18.1億美元),其中毛絨玩具收入暴增超過1200%,佔總收入約22%。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co-design
瑞士將在食品包裝上標示動物是否經歷痛苦程序
包裝未來
2025-07-17

瑞士將在食品包裝上標示動物是否經歷痛苦程序

此舉回應了公眾對動物福利日益增長的關注,並使瑞士成為歐洲食品道德標籤領域的領導者。 / 圖片來源:Jakgapong Pengjank/Shutterstock   動物福利標示成為強制規定 新法令於2025年5月下旬生效,適用於在瑞士販售的肉類、蛋品、乳製品與鵝肝,不論是本地生產還是進口商品。 這項變革源自瑞士聯邦委員會對《食品標示與廣告條例》的修訂,要求包裝上明確註明當動物在無麻醉情況下經歷特定畜牧操作時,必須揭露資訊。 這些操作包括閹割、修喙與去角等,雖常見於各類畜牧業,如今皆需依法揭露,讓消費者得知產品背後的動物處遇狀況。 此舉是為了回應社會對食品產業動物福利透明度的要求,也讓瑞士的食品標示制度更貼近歐洲其他國家的道德食品趨勢。   標示範圍與執行方式 新規範涵蓋新鮮與加工食品,包括起司、優格、冷盤與即食料理等。 食品企業必須驗證並揭露其供應鏈中的動物福利狀況;進口商品亦需遵守新規,零售商與進口商需負責提供正確文件與標示。 瑞士聯邦食品安全與獸醫局(FSVO)負責監督執行,並已展開零售巡查與抽查行動。 若產品標示錯誤或缺乏必要揭露,將可能面臨罰款或被下架處分。   消費者壓力促成標示改革 此項標示要求源自長期以來來自消費者、動物權組織與道德農業倡議者的壓力。 瑞士近年多項民調顯示,多數消費者支持食品包裝上提供更多有關動物待遇的資訊。 透過標示動物是否經歷無麻醉的痛苦操作,該制度旨在讓消費者能更有意識地做出選擇。 政府官員表示,期望新規也能促使食品生產者減少此類操作,或在可行情況下使用麻醉。   瑞士政策變革引發國際關注 瑞士的政策轉變也引發國際關注,歐洲各地動物保護團體認為這可作為提升透明度的示範制度。 雖然歐盟目前尚未實施類似的強制標示,但瑞士制度可能成為未來歐盟推動道德標示政策的參考依據。 隨著法令推行,產業與消費者團體將密切觀察其對購買行為與畜牧實務的影響。 目前,瑞士超市貨架已開始展現出更多關於食品背後故事的透明資訊。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
科技如何改變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方式
包裝未來
2025-07-17

科技如何改變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方式

從智慧分類和化學回收到可生物降解材料和廢物能源轉化,技術進步正在推動包裝廢棄物管理走向更清潔、更循環的未來。 / 圖片來源:Nordroden via Shutterstock   包裝廢棄物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環境挑戰之一。隨著消費擴大與電商蓬勃發展,每天產生的包裝廢棄物量也隨之攀升。 因此,有效的包裝廢棄物管理技術,對於降低環境破壞、節省資源與推動循環經濟變得至關重要。 本文將探討主導未來包裝廢棄物管理的關鍵創新與作法,協助讀者了解科技如何轉變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與再利用流程。   創新的分選與回收系統 包裝廢棄物管理的一大難題,在於材料的複雜性。許多包裝結合了紙張、塑膠、金屬與黏著劑,使分離變得困難。 先進的分選技術 正是突破這項挑戰的關鍵。 現代回收中心愈來愈多地使用自動化分選系統,透過光學掃描器、近紅外線(NIR)感測器與人工智慧,精準識別並分離各種包裝廢棄物。 這些技術可辨識不同種類的塑膠,如PET、HDPE與PP,並分離以往難以有效回收的混合材料。 搭載機器學習演算法的 機械手臂 ,更進一步提升分選線的效率,能辨認包裝形狀與材質,加快處理速度並提升回收材料的純度。 這不僅提升了回收率,也降低了材料污染,改善再生產品的品質。 此外, 化學回收技術 也逐漸受到重視。與傳統的機械回收不同,化學回收能將塑膠分解為分子基礎,重新製成性質接近原始塑膠的新材料。 這類技術可以處理混合或受污染的包裝廢棄物,拓展了可回收的材料範圍。   生物可分解與可堆肥包裝解方 隨著對包裝廢棄物環境衝擊的關注升高, 生物可分解與可堆肥包裝材料 的開發腳步也加快。這些創新材料設計上可在使用後自然分解,減少對廢棄物管理系統的負擔。 生物可分解包裝通常使用天然高分子,如澱粉、纖維素或聚乳酸(PLA)製成,在特定條件下可分解。 而 可堆肥包裝 則更進一步,在工業堆肥設施中可完全分解為無毒物質。 儘管這些材料提供傳統塑膠的可行替代方案,但其環境效益高度依賴正確的 收運與處理基礎建設 。 若這類包裝最終進入掩埋場或被亂丟,分解速度可能變慢甚至無法分解,反而無法達成原本的環保目的。 為配合這些新材料,技術支援也同步發展,例如 智慧標示系統 ,能引導消費者與回收單位正確處理包裝。數位標籤與QR碼可顯示該包裝是否可堆肥、可回收或需要特殊處理。 這有助於減少回收流中的污染,並確保可堆肥材料進入正確處理通路。 整合生物可分解材料至包裝回收系統中,正展現出一種設計導向的轉變,使包裝能自然融入循環流程,降低對掩埋的依賴。   廢棄物轉能源與循環經濟整合 廢棄物轉能源(WTE)技術 ,為那些無法回收或堆肥的包裝廢棄物提供實用解方。透過焚化、熱解或氣化等方式,將廢棄物轉換為可用能源(如電力或熱能)。 現代WTE設施設計上致力於 降低有害排放、提升能源回收效率 ,作為掩埋處理的永續替代方案。 這類技術可從包裝廢棄物中提取剩餘價值,減少掩埋量,同時支援城市能源需求。 同時,許多企業與地方政府也正將包裝廢棄物管理 納入更宏觀的循環經濟架構中 。循環經濟的核心理念是盡可能延長資源使用週期,設計上即考量重複使用、維修與回收。 數位追蹤技術(如區塊鏈與物聯網感測器)被應用於 強化包裝供應鏈的可追溯性與透明度 ,確保廢棄物被正確回收、分選與再利用。 此外, 生產者延伸責任(EPR)制度 也發揮重要作用,要求品牌商與製造商承擔其產品包裝於生命週期末端的財務或實體責任。 這類制度促使廠商設計更易回收的包裝,並投入資金研發更高效的廢棄物管理技術。 將WTE技術與循環經濟理念結合,能形成多層次策略,有效減少環境衝擊、節省原料並推動包裝產業的永續發展。   展望未來 包裝廢棄物管理的未來,將依賴於 先進的分選與回收技術 、 創新的可分解材料 ,以及 整合循環經濟與轉能源系統 。 這些發展不僅讓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負擔降低,更將其轉化為推動永續創新的機會與動能。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
NBSK CIF中國持平於690美元/噸
紙張材料
2025-07-17

NBSK CIF中國持平於690美元/噸

時間:2025年 07 月 04 日 來源: https://www.risi-china.com/article/698 據RISI中國報導,根據供應商和客戶消息,過去一周,儘管紙漿期貨和現貨市場表現均有所改善,但進口NBSK交易依舊低迷。 7月4日週五,上期所漂針漿期貨主力合約SP2509收盤價為5,080元/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612美元/噸。 NBSK國內現貨價格較上週上漲12元/噸至5,710元/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686美元/噸。 截至週四,加拿大和北歐NBSK均為680-700美元/噸。 Fastmarkets評估價因此穩定在690美元/噸。   據悉,供應商南美漂闊漿6月訂單價格持穩500-510美元/噸。 客戶在與賣家談判時要求降價,稱歐洲漂闊漿售價為470-480美元/噸,但賣家報價堅挺。 根據Fastmarkets調查,南美洲漂闊漿現貨價格較上週上漲16元/噸至4,032元/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479美元/噸。   有消息稱,由於預期價格下跌,部分客戶減少了6月南美漂闊漿採購量,該漿種成交價多在500美元/噸左右。 7月4日週五,PIX BHKP中國指數較上季小幅走低0.30%至503.01美元/噸,較去年同期下跌32.16%。 另據中國生意社網站報導,7/5日中國漂長纖NBSK現貨價每噸約5950人民幣(約721美元),較6/25降約50人民幣(約6美元),而漂短纖(BHK)每噸現貨價約4050人民幣(約491美元),較6/25日降約15人民幣,而近3個月的中國漂白漿現貨價週波動圖如下:   來源 : https://www.100ppi.com/vane/detail-1053.html https://www.100ppi.com/vane/detail-958.html
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但它的 logo 讓人困惑
設計創意
2025-07-17

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但它的 logo 讓人困惑

[圖片:麗貝卡·諾布爾/彭博社/蓋蒂圖片社]   雖然比起許多科技巨頭知名度稍低,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無疑是一家舉足輕重的企業。其市值超過 1 兆美元,在全球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九,而它在晶片軍備競賽中的戰略重要性,更讓《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Nicholas Kristof 將其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 3 月 3 日星期一,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 (TSMC) 位於鳳凰城的製造工廠。 [圖:Rebecca Noble/Bloomberg/Getty Images]   因此,當 TSMC 最近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北部的沙漠中建起龐大的新晶圓廠(半導體業者稱為「fab」)時,亞利桑那州民或許預期會在建築外觀上看到一個設計洗練的 logo。結果,很多人對那個 TSMC 標誌感到困惑:它是填字遊戲?迪斯可球?羽毛球拍?還是像擋住蚊蟲的紗窗? [圖:台積電]   事實上,這個 logo 是在 1988 年(TSMC 成立一年後)亮相的,根據 TSMC 的商標申請文件,這是「一種風格化的半導體晶圓設計」。晶圓是一種薄而圓的矽片,會被切割成矩形晶粒(dies),用來製作電腦晶片。logo 底部那塊平坦區域,稱為「平邊」(flat),在製造過程中用於定位晶圓的方向。 第一欄:整合設備技術公司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1982 年;Wacker MSCE,1986 年。第二欄:整合設備技術公司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1998 年;Zoran Corporation,1983 年;Cirrus Logic,1996 年;SemiTex,1999 年。第三欄:矽谷工程委員會 (Silicon Valley Engineering Council),1990 年;國家安全局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1990 年。 [圖:作者提供]   logo 上的黑色小方塊,看起來代表了晶圓圖上的「不良晶粒」(defective dies),也就是那些無法使用的部分。這種設計元素看起來很奇怪,但在 1980 年代的晶圓類 logo 中似乎是一種慣例。1981 年,聖荷西的半導體製造商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的 logo 就出現了兩個這樣的瑕疵晶粒。而當該公司在 90 年代反轉了 logo 的配色時,結果卻變成整塊晶圓幾乎都是瑕疵晶粒,這樣的暗示他們自己意識到了嗎? 台積電 1988 年的標誌(左)和 2001 年的更新標誌(右)[圖:作者提供]   TSMC 則採取了相反策略,他們在 2001 年稍微修改了標誌,減少黑色方塊的數量,並提升整體可讀性。不過除此之外,這個 logo 基本上維持不變。而坦白說,在 2025 年的今天,它實在不夠好。不僅晶圓的象徵意義對現代大眾來說難以理解,整體設計在現今標準下顯得過於繁瑣、生硬又過時,也符合 TSMC 整體品牌形象中一貫的「無趣如蘇打餅乾」。 除了選擇用產品作為最直觀的圖形設計方式,該公司連命名方式也採用了如今已被業界拋棄的「簡單描述式」命名策略。如果這種方式仍然流行,我們今天可能會看到 Apple 名為「北加州電腦公司」,Amazon 則變成「西雅圖線上書店股份有限公司」。 過去,像 TSMC 這樣非面向消費者的公司,對於品牌名稱與 logo 並不在意。當時普遍認為,這類品牌元素只是抓住消費者目光的華麗裝飾,對於 B2B(企業對企業)交易來說無關緊要。經濟史學家 Mira Wilkins 在 1992 年一篇論文中寫道:「大多數產業組織經濟學家認為品牌名稱對最終消費者銷售非常重要。但他們認為以利潤為導向的企業比個人更聰明,因此在與生產者溝通中不需要商標。」 但這種觀念正在式微。現代經濟學家逐漸拋棄「人類理性完美」的長期假設,連最保守的 B2B 公司也該開始重視品牌形象。特別是當 TSMC 身陷地緣政治漩渦、處於全球鎂光燈下時,它呈現在世界面前的「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現在,是時候讓那張老舊晶圓下台一鞠躬了。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co-design
紐約市魚販將屠夫紙變成保育行動的號召
設計創意
2025-07-17

紐約市魚販將屠夫紙變成保育行動的號召

距離紐約市海岸約一百英里外,有一處水下峽谷——哈德遜峽谷,這裡生態豐富,魚群繁多。海鳥盤旋,鯨魚、鯊魚、海豚、海龜和魚群聚集在此。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希望將哈德遜峽谷指定為國家海洋保護區,這個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授予的稱號,可以防止企業在海床開採石油、天然氣及礦物,破壞這片生態多樣性的區域。 WCS不僅想保護瀕危物種,也希望保護你餐桌上的魚類。由廣告公司McKinney打造的新宣傳活動,呼籲海鮮愛好者簽署請願書,要求NOAA保護哈德遜峽谷——這裡是紐約市及周邊海鮮市場的重要魚源。 WCS執行長Christine Osekoski表示:「我們是在保護那裡的物種、牠們的健康,也是在保護我們水域的經濟活力。」 為了讓消費者在購買及享用海鮮時就能了解保育重要性,McKinney採用一種「類比優先」的方式,將請願書印在包裹海鮮的屠夫紙上。 McKinney創意總監Omid Amidi說:「有什麼比把真正的訴求、資訊和請願書,直接放在你吃的東西上更有力的呢?」 為了製作吸睛的屠夫紙設計,McKinney團隊使用日本傳統印刷技術「魚拓」(gyotaku),用藍色墨水刷過哈德遜峽谷的各種海洋生物,像是黑鱸魚、扇貝和螃蟹,將它們的形象壓印在紙上。 這些魚拓印花搭配哈德遜峽谷的地圖、請願書內容及QR碼,方便民眾掃碼簽名。整體設計以藍色和紅色的對比色調,並用醒目的標語如「停止游移,保護峽谷」和「先救扇貝,再煎它們」,致敬昔日紐約魚市場的店面設計風格。這張紙不再是傳統的普通棕色屠夫紙,而是一張承載重要信息的藝術品。 [圖:哈德遜峽谷供圖]   Omid Amidi說:「這設計不只是讓你停下腳步,雖然它是一張輕薄的紙,但卻承載著我們所有的努力和關懷。」 除此之外,McKinney還設計了魚市場的櫥窗貼紙、櫃台卡片,以及在紐約水族館展示的告示牌,還有支持活動的當地魚販影片。 這個活動在聯合國世界海洋日後一天,也就是6月9日啟動。紐約地區已有六家海鮮市場參與,分別是Mt. Kisco Seafood、Greenpoint Fish and Lobster、Metro Seafood、Mermaid’s Garden Sustainable Seafood、Marty’s Gourmet Seafood和Chelsea Markets的Lobster Place。 Chelsea Markets的烹飪總監David Seigal說:「我們的忠實客戶很重視永續,但也有不少顧客想知道他們的食物從哪裡來,我認為這群人最有興趣。」 Osekoski說,有市場已經要求補充更多請願紙,因為越來越多人看到設計並簽署請願。這是哈德遜峽谷成為國家海洋保護區的重要一步。NOAA即將發布指定草案,並邀請公眾意見,最後才會決定是否將該區域正式設為保護區。WCS希望請願書能收集到2.5萬份簽名,目前已達三分之一。 身為熱愛釣魚者的Seigal說:「我們其實是和大自然做生意,任何對大自然的威脅,至少也是對我們生意的威脅,甚至是人類生存的威脅。」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
Philippe Starck 設計的 Bon Jour Unplugged 桌燈華麗再進化
設計創意
2025-07-17

Philippe Starck 設計的 Bon Jour Unplugged 桌燈華麗再進化

可愛、無線,現在比以往更加輕巧便攜,Philippe Starck 為 Flos 設計的 Bon Jour Unplugged 2025 年紀念版桌燈 ,在原有設計基礎上,融入技術升級與全新色彩選擇。這款燈是他 2015 年作品的再詮釋,慶祝 Bon Jour 問世 10 週年,不僅保留原始的簡約、優雅與魅力,也在內外全面升級。燈具搭載獨家的 Color Tune 色溫技術,可依情境調整從溫暖光暈到清亮白光的變化。 “是個希望的夥伴,提供更溫暖、持久的光,照亮未來的每一天。” — Philippe Starck Starck 表示,這盞燈保有低調的優雅,而新的配色更為感性與歡愉。這次新推出的主體色包含: Almost White、Faded Blue、Fresh Mint、French Rose、Stormy Grey、Black Chrome、Copper、Chrome 。簡化選色壓力,讓燈罩(crown)的風格個性更加突顯。以往 Bon Jour Unplugged 的透明冠蓋為選購配件,現在於十週年版中已標配。當然,燈罩也可以拆卸使用——但這樣就少了點樂趣。若想客製化風格,還可額外選配四種擴散燈罩: Amber(琥珀)、Fumée(煙燻灰)、Fabric(布面)、Rattan(藤編) ,打造更豐富的視覺層次。 這款全新 Bon Jour Unplugged 完全無線,兼具方便性與優雅外型。以耐用的 ABS 與 PMMA 材料製成,內建可充式鋰電池,並支援 Qi 無線充電 ,可直接放在標準感應式充電盤上,不需電線即可補電,也可使用 USB-C 線充電。單次充飽電後,燈具可提供最長 6 小時 的連續照明。 這次一大升級亮點,就是搭載全新 Color Tune 色溫調節技術 ,使用者只需長按燈上的光學感應器,即可在 2200K 的超溫暖光 與 3000K 的明亮白光 間直覺調整。無論是想營造氣氛,或需要清晰照明作業,都能輕鬆切換。燈光亮度也提供四段選擇: 3%、30%、70%、100% ,皆可透過同一個觸控感應操作。 燈具的每個零組件,從電池、充電模組到燈源本體,皆可透過 Flos 官網取得備品更換。在這個維修受限、產品快速淘汰的時代,這樣的可維修設計,無疑為過度消費文化帶來一絲喘息。 設計大師 Philippe Starck 一直相信:「 物件應該先實用,再談美感 」。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博物館,創作多達數萬件。他擁有標誌性的有機風格與直接率性的創作觀,持續挑戰設計界中不自覺的習以為常。他曾說: “若一個設計沒有願景、沒有對人的關懷或愛,那它根本沒有存在的正當性。”   Flos 燈飾品牌自 1962 年創立以來,不斷在高端燈光與先進照明系統領域創新。1963 年由 Sergio Gandini 接手經營,他打破商業與想像力的對立,提倡「設計思維實驗室」的概念。在當時尚屬前衛,如今 Flos 已成為與設計師合作最密切的品牌之一,歷年合作對象包括 Konstantin Grcic、Philippe Starck、Achille Castiglioni 等頂尖設計師。 Philippe Starck 與 Bon Jour Unplugged 燈 照片:Marco Cella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take-5-murano-pendants-colorful-bookends-more/
瓶蓋與封口:包裝中不為人知的關鍵英雄
包裝未來
2025-07-17

瓶蓋與封口:包裝中不為人知的關鍵英雄

儘管常常不被注意,瓶蓋與封口卻是包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肩負著保護產品、提升使用便利性,以及塑造品牌識別的關鍵任務。 從飲料、食品到藥品與化妝品,這些小而重要的組件確保產品能以最佳狀態送達消費者手中。 深入了解瓶蓋與封口的角色與重要性,有助於認識它們對於安全性、永續性與整體顧客體驗的深遠影響。   保護產品品質與安全性 每一個瓶蓋與封口最核心的功能就是 保護 。它們是防止污染、洩漏與變質的第一道防線。密合的封口可形成氣密屏障,阻隔濕氣、氧氣與其他可能損害產品品質的外部因子。 這對於易腐壞的商品(如乳製品、果汁或藥品)尤其關鍵,因為即便是輕微的空氣或細菌接觸,也可能影響產品的安全性與功效。 具備 防拆設計 的封口,能顯示產品是否曾被開封或改動,進一步強化消費者信任,這在食品與藥品等領域格外重要。 防兒童開啟 的瓶蓋設計也能有效防止兒童誤食有害物質,符合嚴格的法規要求,並保障使用者安全。 對製造商而言,合適的瓶蓋與封口能防止運輸或儲存過程中發生洩漏與浪費,延長保存期限,有利於零售與消費端降低損耗、提高供應穩定性。   提升消費便利性與品牌吸引力 瓶蓋與封口的功能不僅限於保護,它們還直接影響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易開設計,如翻蓋、運動瓶蓋、螺旋蓋等,提供了便利性,進而促進回購與品牌忠誠度。 具備控制出量功能的設計(如按壓式或噴霧式瓶頭)讓消費者能更有效率地使用產品,減少浪費。 瓶蓋與封口也是 品牌差異化 的重要元素。它們提供觸覺與視覺上的使用體驗,有助於產品在貨架上脫穎而出。 透過形狀、材質觸感與顏色的客製設計,可強化品牌識別,吸引目標族群。例如,精品化妝品常採用優雅精緻的瓶蓋設計,以彰顯其高端質感。 如今,包裝產業越來越重視那些兼具功能性與美感的使用者導向封口設計。從符合人體工學到單手操作的創新設計,都顯示出瓶蓋與封口在提升日常使用便利性與品牌形象方面的重要貢獻。   支援包裝的永續發展與創新 永續已成為包裝產業的重要目標,而瓶蓋與封口也不例外。這些傳統上多以塑膠製成的組件,如今正朝向 環保材料與減量設計 發展,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製造商正積極開發更輕量的封口設計,在不犧牲耐用性的前提下減少材料用量。使用生質塑膠、回收聚合物與植物來源材料,正逐漸取代傳統塑膠。 有些設計則使瓶蓋與瓶身易於分離,方便回收作業,提升整體回收效率。 可重複填充與再利用 的包裝系統,更仰賴耐用且密封良好的瓶蓋與封口,以確保多次使用時的產品完整性。這樣的設計鼓勵消費者延長包裝壽命、減少浪費。 創新技術如 智慧瓶蓋 ,內建感測器可追蹤新鮮度或使用情況,為消費者帶來互動體驗,也推動更有責任的消費行為。 隨著法規收緊與消費者意識提升,包裝製造商需更加重視永續性,持續投入更環保的瓶蓋與封口設計與生產方式。   未來展望 瓶蓋與封口是包裝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件,對產品安全、消費體驗、品牌識別與環境永續性皆具關鍵影響。 它們的角色遠不止於封住容器而已,更是保護品質、提升便利性與實現環保目標的重要媒介。 隨著包裝技術不斷演進,創新與高品質的瓶蓋與封口將成為品牌與製造商競爭的關鍵焦點。 認識它們的價值,正是理解日常包裝解決方案背後那份複雜與智慧的第一步。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
台北包裝展聚焦智慧永續
包裝未來
2025-07-17

台北包裝展聚焦智慧永續

2025年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主視覺展現智慧與永續意象,呼應綠色包裝趨勢。(圖片來源/貿協提供)   每盛夏時節,台北南港展覽館再度匯聚產業目光,一年一度的包裝盛會如期登場。隨著市場變化與技術發展加速,包裝不再只是產品的外在包覆,而是連結品牌價值、物流效率、永續發展與創新應用的核心元素。 展會現場集結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廠商與解決方案,提供產業鏈上下游難得的交流契機,也讓與會者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趨勢與技術動態,激盪出更多合作可能與創新火花。 本文將聚焦於本屆展覽本身的特色亮點,並介紹三家參展廠商,藉此觀察包裝產業如何在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下,持續推動價值升級與未來發展。 四展聯辦推動包裝產業未來 2025年6月25日至28日,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本屆展會以「精準營養」與「綠色智慧」為主題,並與食品加工機械展、生技製藥設備展及清真產品展聯合舉辦,形成涵蓋包裝、食品、製藥及清真產品的四展聯辦盛會。 包裝工業展作為產業鏈重要環節,聚焦包裝材料、印刷設備、自動化系統及綠色解決方案,吸引全球專業買主與技術廠商參與。展覽全面展示台灣包裝產業的創新技術與環保實力,協助品牌與製造商優化包裝設計及生產流程,應對永續發展與數位轉型挑戰。 本屆展會規模再創新高,吸引超過1,700家企業、4,500個攤位,展出智慧包裝機械、數位印刷設備、可堆肥與回收材質包材等前沿應用,成為產業技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廠商同時聚焦綠色包裝與智能製造,推動產業升級並提升國際競爭力。 此次四展聯辦整合從原料、包裝、加工到終端應用的完整供應鏈,促進跨界合作與商機媒合,為台灣製造業打造接軌國際的新動能。 左圖:2025年7月28日,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盛大開幕,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前排左4)、農業部農業科技司司長李虹曦(前排左3)、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署長劉威亷(前排右4)等貴賓齊聚,共同舉杯慶祝,見證這場亞洲食品產業盛會的正式啟動,展現產業融合傳統與創新科技、邁向綠色永續的決心。(圖片來源/貿協提供)   參展廠商介紹與產品展示 一、XEIKON (賽康) 成立於比利時、深耕數位印刷超過三十年的 Xeikon,長年致力於提供高品質、可持續的包裝與標籤印刷解決方案。其產品線涵蓋乾式碳粉數位印刷與水性噴墨技術,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日用品及藥品等產業,具備短版彈性、高解析輸出及食安合規等優勢。在本屆「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中,Xeikon 延續其對於「數位印刷 × 永續生產」的發展主軸,展出內容聚焦於以下幾大方向: ( 一) 少量多樣的高變化包裝需求 /透過即時可變資料印刷(VDP)技術,支援行銷活動與個人化包裝策略; ( 二) 食品級環保印刷技術 /如 TITON™ 水性墨水系統,無需塗佈即可列印於多種軟包裝材料,符合歐盟食安與碳中和標準; ( 三) 整合式工作流程管理平台 /以 X‑800 工作流程系統串聯前端設計與後段加工,強化效率與一致性。 ( 四) 永續導向的耗材與設備設計 /導入能源管理模組、乾式碳粉可回收再利用等技術,協助品牌實踐 ESG 承諾。 比利時數位印刷品牌 Xeikon 於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展示多樣化包裝應用與永續印刷技術,助力品牌實踐個人化行銷與 ESG 目標。 / 右圖:(由左至右)福茂大勤精密設備事業處資深經理黃瓊堯、資深協理廖學一與本刊數位總監邱迪先於展會現場合影。   二、天成包裝(TIANCHERNG ) 創立於1985年的天成機械,專注於後段包裝的整體應用與自動化整合。此次展覽中,天成以「智慧 × 環保 × 彈性生產」為主軸,展出多款貼近產業轉型需求的設備,從自動裝箱到雲端包裝管理、真空搬運與省力協作,提供完整的包裝後段解決方案。展出亮點包括: ( 一) 自動開箱與裝箱成型機 /因應電商物流「少量多樣、即時配送」的趨勢,天成展出可對應各式物流小箱(如10號、11號箱)的自動開箱機種。這類設備廣泛應用於電商、3C、零售品項的打包流程,協助品牌與物流業者提升作業效率、減少人力依賴。 ( 二) 客製化包裝測試與固流檢測設備 /天成長年投入於包裝結構測試與開發,特別是針對不規則、多合一產品(如耳機、手機等)的防震與固定測試。本次展出多種測試模組,結合實體設備與模擬軟體,協助企業優化包裝安全與美觀。 ( 三)EMS 雲端包裝資訊管理系統 /配合當代智慧製造發展,天成導入雲端資訊流管理,讓訂單、製程與出貨紀錄可即時串接,支援品牌商與物流平台進行生產透明化管理與客製化履歷查詢。 ( 四) 真空省力搬運設備(TAWI/UNIPULSE 系統) /面對高齡與缺工問題,天成展出來自歐洲與日本的真空搬運設備,能有效支援重物如外箱、棧板、成品的省力搬運,減少作業員的負擔與工安風險。此系統可與包裝線整合,實現半自動化或協作式產線規劃。 ( 五) 裹包、收縮、輸送與疊棧全系列包裝設備 /包含收縮機、封口機、輸送帶與疊棧裝置等,可依產線需求模組化整合,從單機到整線建構皆可彈性調整。 天成強調, 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一次性導入全自動化 。他們提供多樣彈性模組與半自動方案,特別鼓勵「二度就業者」配合省力設備進行生產協作,既解決缺工困境,也提升社會包容性與產能效益。在邁向綠色製造的道路上,天成透過設備、流程與人力協調的平衡,為品牌商與代工企業提供穩定且具前瞻性的後段包裝策略。 左圖:  天成包裝以「智慧 × 環保 × 彈性生產」為主軸,於本屆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展示從自動開箱、真空搬運到雲端管理等多項整合解決方案,協助產業提升包裝效率與永續韌性。 / 右圖: 天成展出來自歐洲與日本的真空省力搬運設備(TAWI/UNIPULSE 系統),可整合至包裝產線,有效支援重物搬運,減輕人力負擔並降低工安風險。 三、BENISON (本源興) 成立於1983年的朋億企業,長期專注於包裝印刷材料的研發與銷售,為台灣包裝產業提供高品質的膠膜、軟包材與複合材料此次展會帶來多項包裝與自動化設備解決方案,涵蓋熱收縮膜材料及高速自動套標機等產品,服務食品、飲料、個人護理及化學產品等多個行業需求。主要展出項目包括:(圖一) ( 一)LG-150 自動體標套標機 /一款高速自動套標機,最高處理速度可達每分鐘250瓶,具備從薄膜裝載到熱收縮的全自動化流程,適用於多種瓶型與材質。此機台能有效提升包裝效率並降低人工成本,特別適合食品飲料、保健品、化妝品等需要防竄改標籤的產品包裝。 ( 二) 間歇式臥式裝盒機(CHS-120 ) /採用三軸伺服控制系統,支援訂單客製化,最高可達60盒/分鐘的包裝速度。主要用於自動裝盒作業,適合食品、日用品及醫藥品的多樣包裝需求。 ( 三) 迷你型橫式包裝機(PSA-200NS / PSA-200WS ) /PSA-200NS為非收縮型迷你橫式包裝機,PSA-200WS為收縮型機型,靈活應對不同包裝需求。常用於小型食品、藥品及化妝品等產品的快速包裝。 ( 四)PET 熱收縮膜 /環保可回收材料,具高透明度與光澤度,能有效提升產品的貨架吸引力,廣泛應用於飲料瓶、化妝品容器及藥品包裝,符合全球永續發展趨勢。 ( 五)POF 熱收縮膜(單卷中心折疊) /高效靈活的包裝材料,涵蓋捲材與袋裝兩種規格,適用於食品、3C電子產品、玩具及文具等多元產業。支援多色印刷,強化品牌視覺識別,適合促銷包裝及組合包裝。 透過這些多元產品,朋億企業展示其從包裝材料到自動化設備的整合能力,為客戶提供高效、環保且智慧化的包裝解決方案。 BENISON(本源興)展出多款包裝與自動化設備,涵蓋高速套標機、臥式裝盒機與熱收縮膜等材料與機台,展現其整合包材與設備的專業實力。   從展場看見產業轉型節奏 台北國際包裝展展示了包裝產業正邁向自動化、永續與數位化的三大核心趨勢。透過豐富的展覽內容與技術交流,為業界提供跨領域的對話與合作平台。參展廠商帶來的創新解決方案,不僅回應市場需求,也引領產業走向更高效、環保與智慧的未來。鼓勵所有從業者親臨現場,深入了解最新技術與趨勢,掌握下一波市場機會,共同推動包裝產業的持續進化與成長。 左圖: 日本不二精機株式會社展出多款食品加工設備,現場展示高效自動化技術,吸引眾多買主參觀洽詢。 / 右圖: 百城機械現場展示小籠包成型機,並開放試吃體驗,吸引觀眾駐足試機,展現食品加工與體驗行銷結合的特色。  德恩食品機械展出的包餡機具備高穩定與自動化優勢,支援多種餡料與成型規格,提升食品產線彈性與品質一致性。   2025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現場呈現自動化機台、模組整合與綠色材料等應用方案,展現產業朝向智慧製造與永續轉型的實踐力。 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匯聚亞洲食品產業先進技術與創新產品,從原料、加工到包裝全鏈條展示最新趨勢與永續解決方案,現場氣氛熱絡,吸引眾多業者與買主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