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獲獎作品
設計創意
2024-06-28

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獲獎作品

由經濟部商業司主辦、中國生產力中心執行的「2021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TiGDA)」競賽活動,已於今年11月5日在台北101大樓獨一文創舉辦的頒獎典禮圓滿劃下句點。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屆競賽自4月20日起開放徵件,截至7月23日止共有63個國家或地區、5,327件作品參賽,作品件數創下競賽開辦以來的歷史新高,顯示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已經成為國際認可的創意設計競賽,備受全球平面設計師矚目。其不僅點亮全球設計動能,也大大展現設計產業美學實力。 參賽作品數量屢創歷史新高 「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國際評審團歷經一個月的嚴謹審查,共有221件作品入圍,取得10月7日最終決審的入場門票,角逐各項大獎,最後由日本籍設計師川尻竜一的作品「づち」榮獲全場大獎,作品以清新卻又帶有強烈視覺衝擊的手法表現媒體侵略性立場的影響力,引發觀者對資訊傳播不對等的社會議題之反思,深得國內外評審一致好評,展現出非凡的美學技巧與創意能量。 另外,本屆國內設計師亦展現不凡的美學涵養與視覺傳達能力,總計四類共獲得三件金獎、一件銅獎的肯定,展現臺灣不俗的設計創意能量。海報非特定主題類金獎為陳彥廷設計師的「Nature of Words」作品獲得,其以師法自然的元素重構風雲萬象,創意不俗;企業識別類金獎為羅慶陽設計師的「Non-Caffeine/無珈琲因」作品獲得,其以「無」字結合和漢文化成功傳遞品牌精神;活動識別類金獎為林翰祥、凃家暄、吳湘琳、徐淋琦等四位新銳設計師的「Going Down」作品獲得,藉由肢體線條的幻化成優美的幾何造型,突破傳統表現愛的關懷;企業識別類銅獎為黃瑋倫設計師的「IXI Design Co.」作品獲得,其以簡潔有力的設計詮釋建築內斂的空間美學與優雅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商業應用作品外,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暖化、網路暴力的客觀環境因素的反思,本屆競賽作品出現許多以關懷環境永續及人文社會議題,代表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除了鼓勵設計概念的創新創意外,也促使設計菁英反思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共同提出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解決之道,深具人文永續的創作價值。 網路直播全球關注見證榮耀 本屆在臺北101大樓獨一文創舉辦的頒獎典禮現場,可謂是群星璀璨的設計產業年度盛事,除了國內的得獎者之外,現場包括國際評審團、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莫斯科台北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台北代表處、墨西哥商務簽證文件暨文化辦事處、波蘭臺北辦事處、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中華平面設計協會、臺灣設計協會、設計產業專家及數十位設計界菁英與會共襄盛舉。囿於疫情影響下的入境規範,此次頒獎典禮,特別透過全球直播,讓無法親自到場參與的國外評審與入圍者也能身歷其境,共同見證獎項揭曉的榮譽時刻! 典禮安排星光採訪環節,邀請入圍設計師於典禮前接受專訪,暢談創作理念與感言,獎項揭曉時更邀請得獎者由星光紅毯上台受獎,展現主辦單位對得獎設計師與競賽的重視。競賽的得獎作品亦於現場公開展出,讓蒞臨的設計師可與同業嘉賓互動交流,同時亦有知名樂團表演,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國際設計盛典的隆重。 由設計力奠定國家品牌實力 經濟部商業司蘇文玲司長除了親臨現場頒發獎項,亦於頒獎致詞中表示:設計力被視為國家產業競爭力的實質展現,許多優秀國內外品牌的視覺傳達作品曾在此舞台嶄露頭角,並行銷全球,經濟部殷切期待國內企業可以與設計師強強聯手,運用設計創意傳達商品的品牌內涵,讓商品更有故事性,更能使消費者心儀,進而讓設計美學成為國人生活的共識。 因此,經濟部希望藉此賽事的開辦,鼓勵優秀設計人才從事商業服務設計及積極投入創作,讓臺灣本地的設計語彙可以接軌國際,開創具有自我特色的風格,提昇我國商業設計能量的知名度,進而促進設計美學成為引領產業品牌創意發展的動能,成就國家經濟並帶來可觀的產值,並建立臺灣傑出的品牌實力。 本屆2021年競賽共區分為兩大類別,分別為臺灣國際海報設計獎(Taiwan International Poster Design Award),以及特別強化商業價值應用之臺灣國際企業識別設計獎(Taiwan International CI Design Award),共計評選出209件優秀作品(26件得獎及183件優選作品),頒發獎項包含全場大獎、ICoD Excellence Award、JAGDA Excellence Award,以及A類特定主題(人文關懷、永續發展,含環境保護節能省碳)、B類非特定主題(商業、藝文、公益、推廣用途)、C類企業識別及D類活動識別等四類之金、銀、銅獎、新秀獎、評審特別獎及臺灣三大協會獎等,期望透過本競賽成為國際設計創意的交流平台,接軌國際,提升臺灣設計產業全球能見度,並促進本地設計產業的創新與創意發展。限於篇幅僅刊錄26件得獎作品及臺灣32件優選作品,詳細得獎名單請至官網http://tigda.org.tw查詢。 ●全場大獎:づち╱川尻竜一Ryuichi Kawajiri(日本) ●海報特定主題類金獎:動之濁、靜之澄系列2件╱時澄(中國) ●海報非特定主題類金獎:Nature of Words系列3件╱陳彥廷(台灣) ●海報非特定主題類銀獎:The Poster系列3件╱Fons Hickmann M23(德國) ●海報特定主題類銅獎:筆墨紙硯系列4件╱夏遠昭(中國) ●海報特定主題類銀獎:Uncomfortable Population Growth╱Alesya Emelianova(俄羅斯) ●海報非特定主題類銅獎:呼吸系列2件╱時澄(中國) ●企業識別類金獎:無珈琲因╱羅慶陽(台灣) ●活動識別類金獎:Going Down╱林翰祥、凃家暄、徐淋琦、吳湘琳(台灣) ●企業識別類銀獎:意難平╱蔡嘉桐(中國) ●活動識別類銀獎:口罩宣傳╱梁煒斯、蔡少玲、孫東欣(中國) ●活動識別類銅獎:“Pieces”Solo Photography Exhibition╱孫大旺(美國) ●企業識別類銅獎:IXI Design Co.╱黃瑋倫(台灣)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松山文創園區展出
設計創意
2024-06-22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松山文創園區展出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Italian Design Day)將於 6 月 15 日至 7 月 21 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3 展間舉行。本屆義大利設計日在台灣是由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ADI義大利工業設計協會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舉辦。 為期五週的全球義大利設計日活動,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CONNECTING CHOICES  Taiwanese Designers Meet Italian Design)為題,邀請 12 組台灣知名建築師、設計師作為引路人,共選出 35 件讓他們念念不忘,甚至是被觸發、被啟迪的義大利設計,分享給喜好設計工藝美學的台灣民眾一起深度認識義大利設計之美。 義大利經典設計塑造出全球嚮往的美好生活 本屆全球義大利設計日台灣展覽策展人、義大利建築師及設計師費德麗卡﹒薩拉(Federica Sala)提到,「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每一個決定,都是一種選擇。」因而在這個有如此豐富多樣選擇的世界與時代,更需要人們稍稍停下腳步,靜心欣賞義大利經典設計是如何透過迭代創意,最終塑造出如今全球嚮往的美好生活。於此同時,策展人薩拉也觀察到台灣設計能量的活躍,因此本展特邀台灣知名設計師們一同參與,包括吳宛真/孟繁中、沈志忠、林曉瑛、邱柏文、袁世賢、張淑征、張豐祥、許向罕、陳若婷、陸希傑、游麲、蔣友常(依姓氏筆劃排列)等 12 組建築師、設計師,以台灣設計師視角,挑選其最喜愛的義大利製造設計單品,並闡釋每件物品令他們魂牽夢縈的原因,以台灣民眾更熟悉的語彙認識義大利設計之美。 本屆展覽也獲得Andari Group安得利、Fuhaus丰巢、OSTI Lighting歐斯堤照明、STIMLIG、日晏家居、台灣設計研究院、明日家居MOT CASA、品硯美學廚電、栢悅國際、朕璽國際、清歡國際生活傢飾、維堤咖啡、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依筆劃多寡排列)等單位的大力相助,提供設計師們選出的經典義大利設計作品參與展出,讓傳說中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能親眼目睹並近距離觀察。如同世界級藝術品般,所有經典設計,都需要親眼目睹,才能真正感受其質地與設計之完美與獨創性。 萬中選一的設計,絕對經典中的經典 義大利知名設計浩瀚如海,要從中挑選出少數幾件參展,讓所有參展建築師、設計師天人交戰,但這也正是義大利設計值得一看之處,能從海量知名作品中精選再精選的,絕對是對設計界、甚至全世界生活帶來革命性發展的作品。 本展可親賭的經典作品包括OLUCE現代桌燈原型典範「Atollo」、完美義式濃縮咖啡必備的咖啡機La Marzocco、知名設計大師Achille Castiglioni和Pier Giacomo Castiglioni石破天驚的設計高腳椅「SELLA」與絕美拋物線落地燈「Arco」、義大利國寶級設計大師Enzo Mari經典之作「Putrella」、Cappellini以碳纖維棉繩打結製作的「Knotted Chair」、Magis給大人的玩具單椅「Spun Chair」、Kartell透明椅代表作「Louis Ghost」、歐洲光影大師Enzo Catellani藝術燈飾「Gold Moon」、帶起全球經典復古風潮的Smeg冰箱……來自20家經典義大利設計品牌、35件傳說中義大利夢幻設計,透過12組設計師的介紹,將帶給台灣最深度認識經典設計的一次絕佳機會。 台義交流,提昇雙邊設計能量擴大全球影響力 義大利設計不僅只在傳統營銷上增加其附加價值,更至關重要的策略性意義是展現「義大利製造品質」的價值,這也是義大利設計能在產品和市場之間建立良性關係且始終超群絕倫的關鍵。 品質將整個義大利設計鏈整合串連在一起:從專案到材料,從生產技術到最終產品,從設計師到消費者,從產品功能訴求到使用者身心健康,從技術創新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品質不再被視為奢華,而是一種永續和負責任的發展方式。 義大利設計啟迪並揭示了「義大利製造」的品質與其基本核心元素,而基於同樣的設計價值與理念,台義雙方從本屆義大利設計日多元講座與展覽活動開始。 本展將邀請策展人薩拉以「設計──你與世界溝通的新語言」為名進行專題講座,也邀請設計師許向罕、林曉瑛等人分享對義大利設計的觀察。歡迎所有對設計有興趣的民眾參與這場經典設計的盛會。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 Italian Design Day| 日期:2024年6月15日(六)~7月21日(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8:00(售票至17:30;每週一休館)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館03展間(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台灣活動官網: https://www.italiandesignday.tw/ 主辦單位: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台灣設計研究院、ADI義大利工業設計協會 參觀資訊 門票:50元(10人以上團體票40元/符合優待資格免費,請至售票處洽詢) 憑當日門票,可於營業時間內自由進出「台灣設計館」及「不只是圖書館」。 線上購票: https://reurl.cc/LWmX6y 實體購票: https://reurl.cc/kO1qrb   (請至設計點) 系列講座 講座1: 6月15日14:00 ~ 15:00策展人費德麗卡‧薩拉(Federica Sala)專題講座「設計──你與世界溝通的新語言」(Design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go/IT01 講座2: 6月22日14:30 ~ 16:30設計師林曉瑛、許向罕專題講座「在設計裡遇見義大利:一場創意對話」 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go/IT02 內容來源: https://www.tdri.org.tw/  
林一華的平面海報靈感來自台灣的海洋和山脈
設計創意
2024-06-22

林一華的平面海報靈感來自台灣的海洋和山脈

當談到她精美的圖形拼貼背後的創作過程時,林易華告訴我們:「我幾乎是無意識地創作,類似於自由寫作。這些顏色和圖案會自行出現。這些數位圖畫減少了她家風景的片段,並配有手繪書法和插圖。她說,平面設計師的地圖般的抽象和動態形狀的聚集是「我從自然中獲得的能量」的產物。 如果你仔細觀察,在易華令人賞心悅目的海報的小字裡,寫著寫給自然世界的小情書和默默的環保訊息。她的作品 《未來的海洋沒有魚》 以一條細線字體呼喊:“不要讓海洋生物成為神話”,隱藏在漂浮形式上方的藍色海洋中。 「環境保護往往不是一個有趣或有吸引力的話題,」設計師說。因此,她希望透過她的作品讓觀眾對大自然產生好奇,並鼓勵他們重新與大自然建立聯繫。她解釋道:「當你對大自然產生好奇時,你就會想要更接近它。當你靠近它的時候,你就會愛上它,然後你就會想保護它……我認為,與其向人們說教環保的重要性,不如讓他們陷入其中熱愛自然。 林一華:未來的海洋沒有魚(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依華:為花蓮祈福(版權所有©林依華,2024) 林易華:關於閃電的過程(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一華:突然下雨(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一華:夜夜太陽(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一華:島嶼歷險記(版權所有 © 018athome,2023) 林易華:火(版權所有©018athome,2023) 林一華:水下五公尺(版權所有 © 018athome, 2024) 林一華:阿育吠陀(版權所有 © 018athome,2024) 內容來源: https://www.itsnicethat.com/  
Birdie模仿「煤礦裡的金絲雀」來監測室內空氣品質
設計創意
2024-06-22

Birdie模仿「煤礦裡的金絲雀」來監測室內空氣品質

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機器的設計和使用都是由一般大眾以不隱藏其機制的方式進行的。例如,犁機中的旋轉刀片直觀地展示了鬆土播種的行為。農民仍然使用稻穀破碎機或 Dhenkis 來幫助加工稻米,其中間有一個長圓木支點,它說明了槓桿的機制——這些課程涵蓋了我們的理論物理書籍中的幾個章節。 人們可以說,工業設計、當代設計以及最近數位技術的衝擊以及隨之而來的「乾淨」介面的普及,使得為物理世界設計的物體變得相當平凡,沒有任何驚喜或魅力的元素。此外,他們在設計中迴避了機制的整合。導致特定輸出的過程現在通常隱藏在完美的簡約形式後面。流程整合和產品設計個人化的下降——可以模仿獨特的風格,暗示物體的功能,引起好奇心或充滿古怪的個性——已經使物體……可以說是無聊的。 Birdie® 創辦人 Andreas Kofoed Sørensen 和 Hans Høite Augustenborg圖片:拉斯穆斯·盧克曼與缺乏吸引力的設計相比,Birdie® — Fresh Air Monitor™ 的簡單配置以明亮的黃色脫穎而出。 Birdie® 是一款新鮮空氣監測器,由兒時好友 Andreas Kofoed Sørensen 和 Hans Høite Augustenborg 設計。兩人在 丹麥 哥本哈根 北部一個名為 Hellebæk 的小村莊長大,在 Augustenborg 想到為看不見的空氣品質問題創造一個可見的解決方案後,兩人創立了 Birdie® 公司。 乍一看,Birdie® 鼓勵用戶詢問其功能及其形式背後的靈感。有人可能會問,鳥類和我們附近的空氣品質這兩者是如何連結在一起的? 丹麥設計師 回答:「以前,礦工們在煤礦裡會帶著金絲雀來檢測有毒氣體。當小鳥暈倒的時候,就該出去了。 Birdie® 具有內建 CO2 感應器,其運作方式完全相同——只不過是在您的家中、辦公室或教室中。當空氣品質不好時,鳥兒就會掉下來,直到你打開窗戶,讓它復活。甚至原始設計的顏色也受到“煤礦裡的金絲雀”的啟發,它通常是黃色的。設計師也最終確定了這種顏色,因為它也與太陽、晴天和新鮮空氣有關,而這正是產品的全部意義。後來的設計迭代採用純粉色和藍色色調。 Birdie® 作品裝在風格精美、堅固的紙盒中圖:由 Birdie® 提供 Birdie® 效法煤礦中的金絲雀(礦工於 1911 年左右開始使用煤礦),旨在解決目前影響全球城市地區的問題。 「我們一生中 90% 的時間都在室內度過,空氣品質往往很差,這增加了氣喘、頭痛、疲勞和睡眠障礙的風險。專家建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經常通風,」新聞稿中提到。 Birdie® 放置在室內環境中圖片:穆尼爾·哈穆米 Birdie® 的直覺品質及其隨後以感知方式表達的輸出,有助於賦予產品一定的意識水平,從而使設計人性化。與透過閃爍光訊號、警報聲或電話通知進行通知的典型空氣品質監測儀相比,Birdie® 的溝通方式巧妙,不會產生令人困擾的緊迫感。這種低調的姿態也持續不斷地輕輕推動用戶採取行動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說明 Birdie® 機制的插圖圖:由 Birdie® 提供 除了新鮮空氣監測儀外,Birdie® 還包裝在一個盒子中,其中包括一個帶螺絲的壁掛支架和從 USB-C 到 USB-A 類型的充電線。電池可持續使用長達六個月,充電時間約三個半小時。每件產品設計用於監控最大 100 平方米的空間,理想情況下應懸掛在 1.5 - 2.5 公尺的高度。 Birdie® 由 回收塑膠 製成,也成功實現了創辦人保留和鼓勵 永續性 和永續實踐的總體目標。 Birdie® 包裝圖:由 Birdie® 提供 Birdie® 整合了來自瑞士 Sensirion 公司的非色散紅外線 (NDIR) 感測器。該感測器基於光聲 NDIR 感測原理以及 Sensirion 的 PASens® 和 CMOSens® 專利技術。當二氧化碳濃度高於 1,000 ppm 並持續超過 10 分鐘時,Birdie® 就會下降。當該水平降至 800 ppm 以下時,它會再次保持不變。根據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說法,Birdie® 等空氣監測器有助於改善健康和福祉,並提高專注力和生產力。 內容來源: https://www.stirpad.com/  
LAMY 新品發表傳遞夏日氣息
設計創意
2024-06-22

LAMY 新品發表傳遞夏日氣息

色彩繽紛的 LAMY 野生動物園,櫻花和椰林飄香,充滿夏日樂趣。 LAMY safari 為夏季做好準備,推出櫻花和椰林飄香雙色特別版,保證以充滿活力的設計輕鬆書寫、繪畫和設計。 兩種清新的色彩組合喚起了夏日的感覺,在假期結束後仍能持續很長時間。櫻花色將精緻的花朵粉紅色主體與對比鮮明的櫻桃紅色手柄和夾子相結合,使其成為引人注目的表現力。另一方面,椰林飄香混合了光芒四射的陽光黃色和充滿活力的綠松石色,讓人想起大海的顏色,為日常生活帶來一絲假期。 上圖:   Warren & Son 鼓勵顧客盡快購買限量版系列。 數量有限,因此零售商鼓勵顧客如果想要的話儘早購買, Warren & Son 在 Instagram 上發帖稱:“你看過 LAMY 的全新限量版夏季系列嗎?它們今天剛登陸商店,有兩種令人垂涎的顏色:果汁朗姆酒和櫻花色。我們的數量非常有限,所以如果您想要的話,請不要猶豫。 內容來源: https://www.stationerynews.net/  
利用設計連鎖早餐業再創新局
設計創意
2024-06-19

利用設計連鎖早餐業再創新局

你的一頓早餐,有多少人搶著服務?凌晨物流車送來新鮮的三明治和御飯糰,讓你可以一把抓了,迅速通過便利商店的結帳櫃檯,奔上公車;市場那家祖傳三代的豆漿店,永遠在夫妻鬥嘴之中,為你送上分毫不差的飯糰夾蛋和鹹豆漿加辣;街角那家漢堡店,可以不用開口,刷臉就能點餐,而且你的小孩在上學前,只願意吃他們家的蛋餅……。 台灣早餐業的紅海市場 以上這就是台灣早餐大戰紛亂的現場,一條街一百公尺內,有兩家便利商店、一家豆漿店、一家漢堡店、廣東粥、大腸麵線、水煎包、蔥抓餅…等,人們選擇早餐是依照腦內清單裡的慣性,在幾秒內決定要吃什麼,來應付繁忙的一天。而被選中的店家,如果出餐速度跟不上節奏,食物口味對不起價錢,很快就會在早餐大戰的戰場上,灰飛煙滅! 在競爭如此白熱化的早餐時段,有人說,早餐市場已經飽和了,客流量被瓜分是無可避免的現象,不少店家也因此延長營業的時間,從早餐做到午餐、甚至下午茶,就為了應付不斷上漲的店面租金、原物料價格、基本工資…等等管銷人事成本。可是,只是延長營業時間真的有用嗎?清晨七時出現的顧客和中午十二時出現的顧客,他們的飢餓程度不同、身分不同、路過的動向不同、踏進店裡的目的也大不相同。 一家在早上生意興隆的早餐店,過了中午就變得油膩而不可親近。早上熱切圍在店家冒著油煙煎檯,想最快搶到自己早餐的那些顧客,到了中午,卻無法將視線落在略帶汙漬的看板上,難道他們在一個上午就變心了?不,他們只是遵從自己的腦中清單上的慣性:這家店的樣貌,不足以列入午餐清單中。沒錯,戰場早就轉進午餐大戰,而這家早餐名店,甚至沒拿到進入午餐大戰的門票,只因為老闆也遵從了他經營早餐店的慣性,開店是速戰速決,不是留客閒嗑牙。 ●圖1:改造前的麥味登連鎖早餐店,30年的口碑品牌,有著光榮歷史,但也難免略顯雜亂與老態 為連鎖早餐店找新概念 筆著在接到「超秦集團」的邀約,為集團旗下的知名品牌“麥味登連鎖早餐店”進行店家形象改造時,不斷的在思考這件事:「究竟人們是為了什麼理由,拐進特定的一家早餐店?並且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只要在早餐時段接近這個街區,就非得進來朝聖一番,才算不枉此行」?為了找到強烈吸引顧客上門的核心概念,筆者和企業主及各部門的管理階層,透過無數次的會議和訪談,才逐漸撥開了迷障,宛如尋寶一樣,找到了這個金句「My Warm Day」。 「My Warm Day」這個諧音概念早就存在企業之中,只是一直沒有被突顯出來。用心經營連鎖早餐店的業主理所當然的認為:提供優良的食材,在一早為顧客迅速上餐,讓客人能趕得及上班、上課,這就是早餐店基本所應該做的事情。這樣的想法當然沒錯,但是如果我們換位思考:站在顧客的立場,能吃上一頓他心目中的美味早餐,不只是生理上的飽足,而是連情感上都同時被滿足了。My Warm Day,溫暖的一天,就是從一頓溫暖我心的早餐開始!「My Warm Day」完全符合這個核心概念,也正式成為麥味登的英文店名。 有了核心概念,筆者又進一步對企業主提問:「我們常會跟朋友說,我們到附近的XX咖啡館聊聊吧!但…你會願意邀請朋友到麥味登喝一杯咖啡嗎?」這問句引來業主的莞爾一笑,因為在過往麥味登的經營定位,就是「巷口那家早餐店」,在不同社區都可以看到它們連鎖店的身影,店家主打抓住社區常客的心,在時間緊迫的早晨,親切迅速的服務顧客,建立自己在街坊的口碑。可是,如果您有朋友來訪,想要在附近找一家店坐坐聊聊,麥味登應該不會出現在顧客腦內的清單上!畢竟在充滿油煙味的早餐店,和朋友喝一杯連鎖早餐店聖飲—大冰奶,這畫面恐怕不是很協調。招待朋友,好歹也該在一家乾淨明亮的咖啡店坐下來,好好喝杯咖啡,對彼此的情誼才會有所助益。(見圖1) 新的改變,從心出發 在筆者心中構思的麥味登店家新形象,早就先打破「只是早餐店」的迷思。面對早餐市場的挑戰與趨勢,延長營業時間並充分利用店租,以創造更大營收獲利,回到“形隨機能”這個設計思維的基本原則,那麼就該考慮讓麥味登成為一家「名符其實的早午餐或全日餐店」,新的定位「Cafe & Brunch」就這樣慢慢浮現!這家店裡有好喝又價格親民的咖啡,有除了漢堡、蛋餅之外的精緻餐點,適合中餐、下午茶,甚至晚餐享用。更重要的是,店內環境變得溫暖舒適,適合呼朋引伴一起來聊天閒坐,說到底就是要將改頭換面後的麥味登,擠進顧客腦內的午、晚餐清單裡。 為了實踐這個想法,集團裡負責餐點相關的部門全都動了起來,他們得要去研發出新穎且豐富的美食菜單、穩定的配方與烹調方式,找到合適的咖啡豆貨源,以及容易操作又能煮出美味的咖啡機。這個設計想法之所以能夠順利推進,還是要感謝企業主對於麥味登新形象設計案的重視。因為設計改造這件事,絕不僅是視覺外觀與空間裝修的變化,還要徹底從思維上做出改變。 筆者在進行這個設計改造案時,幾乎長達一年的時間,每週都與業主從董事長到各部門主管,進行各種品牌梳理與教育訓練,無非就是要把品牌行銷與設計思考的觀念,植入他們各自負責的領域中。未來在每一個環節規劃時,能有核心理念可以遵從,有設計元素可融入,這樣才能事半功倍的完成轉型升級大業!(見圖2) 店裝設計,形隨機能 在業主研發新餐點的同時,筆者也在思考如何將麥味登各連鎖店改頭換面。通常麥味登座落的位置,大部分位在社區街角和學校附近必經的上學路段,每家店的坪數大小也各有差異,加盟與直營的狀況更是大不相同。筆者在進行新型態店面外觀與店裝的設計時,要考量的因素,除了客源型態和店面大小,最重要的是得顧及加盟店家的改裝意願以及可負擔的預算。試想一個原本已經營不易的店家,還要加盟主再掏出大筆預算來改裝店面,實在太強人所難。但是如果能以原本就有的空間狀態,不做大規模重整,只做必要的裝修,“以裝飾取代裝潢”應該就可以大幅降低改裝費用,提高加盟店主配合總公司的意願,重新賦予店面新的形象與營運方式,也是加盟主為自己的投資,提升獲利的新嘗試。 再者,筆著在進行麥味登店裝改造時,是以整體形象去規劃各種設計的細節。像是將散發油煙的煎檯,移到後場廚房工作區,並做好完善的排煙設備,讓油煙不會瀰漫整家店,讓用餐座席區可以有一個乾淨清爽的空間。飲品製作區則留在收銀櫃檯後方,方便工作人員一結完帳,轉身後就能隨手方便製作飲品。 另外,無論早餐或午餐時段,外帶客人的比例都很高,外帶客一直都是主要營收來源,那為何我們卻沒善待外帶的客人?外帶等候區就是希望,客人在等待餐點時可以坐在椅子上稍作休息,拿到餐點後也有桌子可以整理隨身物品和餐點。筆者還設計了一個可以隨機移動的餐車,可以依照現場情況放置適當位子,讓店家可以擺些事先做好的三明治等餐點,趕時間的客人可以隨買隨帶,餐車又能快速收進店裡,不會占用太多空間。(見圖3、4、5、6、7) ●圖3:外觀店招的設計,以麥味登新標誌的綠色標準色為主,直招與騎樓柱面上的小燈箱,都採用綠底反白的設計 ●圖4:以最小坪數15∼20坪的店面為基礎設計,店面的格局可以分為點餐櫃檯、後場工作廚房、外帶等候區、用餐座席區等 ●圖5:每家店可依現況規劃外帶等候區 ●圖6:點餐櫃檯的基礎款式設計,背牆上可經常調整更新的價目表,櫃檯上方的黑色桌面,可以展示商品或文宣 ●圖7:從牆面裝飾到燈具、傢俱的設計,落實“以裝飾取代裝潢”的原則,大大降低改裝的費用 設計系統,因地制宜 筆者同時進一步依照店面座落的位置和客源型態,製作出三款基本店型的系統設計: 一、都會型 主要針對位在都會商業區公司行號林立的區域,主要客源是附近的上班族,來店用餐的目的,可能是商業午餐、業務洽談、公司聚餐…等,因此要顧及商業區客群喜歡的時尚感,空間使用的色調較為深沉,燈光設計較為溫暖柔和,散發一種穩重、時髦而優雅的氣氛。(見圖8、9) 二、學區型 以座落在學校附近,主要客源是附近的師生與家長,客人來店用餐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想要填飽肚子,和同學閒聊聚會,或是坐下來看書、寫寫報告…等。店內引入較多的光線,運用大片玻璃,讓空間較為開闊明亮的親切風格,吸引學生們呼朋引伴,常常來店內閒坐。(見圖10、11) 三、社區型 混合了都會型和學區型的特點,主要鎖定的客群都是住宅社區內活動的居民,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可以自家用餐或是親友聚會的場所。這樣的店面獲得許多年長客人的喜愛,新型態的麥味登變成符合他們與朋友聚會,超高CP值的好選擇。大家點一杯咖啡、幾樣點心,就能度過一段輕鬆愉快的美好時光。 應用系統,形象機能兼具 餐點和飲料的包裝,也要有統一系統化的設計。冷飲、熱飲、熱湯,八種不同盎司數的大中小杯,都有方便店員製作飲品時,快速辨識拿取的獨特圖樣設計。新設計的會議點心餐盒,商標印花的設計,可以淡化盛裝餐點時不小心碰觸的油漬,大大提升餐盒的衛生與質感。 另外,店內工作人員的服裝儀容,同樣可以透過設計,來達到提升整體形象的目的。短帽簷的工作帽與標準綠黑雙色的制服設計,兼顧工作衛生與美觀外,還可以讓工作人員看起來更加活潑有朝氣。(見圖12) ●圖8:麥味登都會型店裝形象實際施作完成的樣貌 ●圖9:都會型店裝的規劃設計,適合上班族攜帶筆電工作、業務洽談,光線較為昏暗的溫暖時尚風格 ●圖10:學區型店面外觀的規劃設計,為了能達到室內明亮的效果,在其周圍採用落地玻璃窗引進自然光線 進軍國際,開創獲利新局 台灣的早餐業紅海市場,其實面臨到一個台灣人口結構的致命問題-少子化,因為兒童一直都是早餐店非常重要的基礎客源!一早趕上課的學童讓家長汽機車再到早餐店門口,孩子匆忙跑進店裡買完早餐再跳上車的景象,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孩童早餐要吃好、吃飽又兼顧營養,當然是非常受到每一位家長所重視的。但是因為少子化,使得客單量減少,也就是說原本一個小家庭可能買四份早餐,現在可能只剩下兩到三份,學童少了、親子客少了,對店家來說,主要客源硬生生少了許多,再加上其他競爭對手瓜分客源,可以想見對店家的營業收入有多大的衝擊! 筆者在進行核心概念尋找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已經注意到麥味登面臨到的台灣少子化問題,因此在設計麥味登的新商標時,才會以國際人士可以辨認的英文「MWD」、「My Warm Day」來書寫。這背後的企圖就是將麥味登進一步定位成,能隨時進軍國際的餐飲品牌。少子化帶來的市場萎縮問題也許無法解決,但對企業集團而言,走出國際開拓新市場,才是讓品牌持續成長的正確道路。 現在的麥味登連鎖店在設計轉型升級之後,已經成功進軍了中國大陸、東南亞市場,拓展客源與收益,不再受限台灣市場規模。而海外店家的設計,業主更善用筆者為麥味登連鎖店的設計系統,往上疊加,做出適合各地民情風俗的店觀(見圖13)。2020年12月中,麥味登母公司揚秦國際正式掛牌興櫃,這也是筆者所非常樂見的美好成果,企業因導入設計思考品牌再造,因而翻倍成長,開創全新的獲利格局! ●圖11:學區型店裝空間較為明亮寬敞,面向馬路的長桌和高腳椅,適合單人用餐和讀書的客人 ●圖12:看似簡單的餐盒紙杯設計,其實暗藏了便利操作的機能 ●圖13:麥味登連鎖店在中國大陸的店家之一,開設在當地的高級住宅區,有寬敞的兩層樓,門口店招有如高級飯店的入口
心情調色盤設計競賽揭曉
設計創意
2024-06-18

心情調色盤設計競賽揭曉

由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所主辦的第二屆「C5取2心情調色盤」年度設計競賽結果已於日前出爐,並於今年3月2日舉行交流茶會暨頒獎典禮。本屆共計全台140名設計師、學生及熱愛設計的業餘人士報名,經七名評審及網路票選後,最終選出13件獲獎作品。社會組金獎由鄧志庭的「設計心」脫穎而出,學生組金獎則由雲林科技大學高嘉鴻的「吃飽飽心情好」嶄露頭角。 結合數位印刷與特殊色設計 第二屆C5取2設計競賽以「心情調色盤」為主題,除了承襲競賽主軸精神-結合數位印刷與特殊色設計,透過參賽者從五色中靈活運用兩種FUJIFILM特別色(金色、銀色、白色、透明色或粉紅色),並透過混合、疊印、漸層與CMYK四色融合適用。將日常生活所湧現的喜怒哀樂,藉由平面設計與數位印刷印出來,傳達兼具視覺意象與情感連結的創新設計。藉由一起玩轉特別色,讓設計迸出圖面! 本屆的評審團陣容集結印刷界及設計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分別為台灣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陳政雄、《設計印象雜誌》總編輯林榮松、瑜悅設計創辦人暨創意總監黃國瑜、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專技副教授鄭司維、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教授廖卿枝、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莊國民,以及主辦方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數位印刷事業處市場策略部徐立經理。評審團依據作品的創新、美感、色彩及完整度來評分,並結合近萬人次的線上投票結果,最終選出13件獲獎作品。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董事長勝田明典(後排左3)出席頒獎典禮與得獎者合影 獲獎作品完美呈現活動主題 此次設計競賽,所選出的13件獲獎作品,包括社會組前三名和兩件優選、學生組前三名及五件優選,分別為:(1)社會組金獎╱鄧志庭(設計心)。(2)社會組銀獎╱邱怡庭(排灣之戀)。(3)社會組銅獎╱莊郁淇(生活就只是一片那樣的小蛋糕Life Is A Piece of Cake)。(4)社會組優選╱林宜潔(How Do U Feel?)、林彥筑(8640 U)。(5)學生組金獎╱高嘉鴻(吃飽飽心情好)。(6)學生組銀獎╱蔡孟君(五彩斑斕的泡泡)。(7)學生組銅獎╱周依穎(黑色心情五)。(8)學生組優選╱李孟維(珍奶的未來搖滾)、黃齡誼(頭腦風暴)、戴安祺(你現在的情緒如何?)、呂家儀(富能量宇宙)、邱郁晴(Heart Goes Boom!!)。 其中社會組金獎為鄧志庭的「設計心」,一眼瞬間的驚艷,圖面也能感受到豐沛情緒。其創作說明:尖銳鉛筆刺穿心臟的意象跳脫圖面、吸引全場目光。獲獎者鄧志庭以自身經驗作為創作靈感,將設計人的創意想像化作繽紛色彩注入心臟、中間插著設計師賴以維生的鉛筆,儘管疼痛仍為創作夢想不停地跳動著。該作品以強烈對比的色彩應用及精細結構帶來視覺衝擊,充分展現情緒的拉扯,深獲評審青睞。 學生組金獎為高嘉鴻的「吃飽飽心情好」,繽紛色彩渲染歡樂情緒。其創作說明:「人生沒有甚麼煩惱是一頓飯不能解決的!」完美詮釋高嘉鴻樂觀的生活態度。熱愛美食的他,發揮無限想像,在天空畫滿花朵與美食,運用放射針毛狀的構圖、加上銀色和粉紅特別色,渲染出興奮愉快的氛圍,充分展現人生就是盡情地吃,為作品增添不少活力! 賦予作品多元彈性與附加價值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數位印刷事業處市場策略部徐立經理說明:「數位印刷在商業設計扮演著愈來愈吃重的角色,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旗艦機型Revoria Press PC1120除了能夠滿足精緻包裝、客製化少量多樣和即時交付的需求外,應用CMYK加上特別色印刷,更能為設計作品賦予更多元的彈性與附加價值」。 此次競賽所有得獎作品將於今年10月舉辦的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公開展出,以及擁有2024年FUJIFILM IPA創新印刷大獎(Innovation Print Awards)國際賽事的參賽機會。這次比賽不但鼓勵設計愛好者及從業人員善用數位科技來創作深具感染力的作品,藉此也讓設計師、印刷產業及一般消費者更加了解數位印刷的多元應用,在日常中更接近設計與創意。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 02-27319099 https://www.fujifilm.com/fbtw ●社會組金獎:設計心╱鄧志庭  ●社會組銀獎:排灣之戀╱邱怡庭  ●社會組銅獎:生活就只是一片那樣的小蛋糕(Life Is A Piece of Cake)╱莊郁淇  ●社會組優選:How Do U Feel?╱林宜潔 ●學生組銀獎:五彩斑斕的泡泡╱蔡孟君  ●學生組金獎:吃飽飽心情好╱高嘉鴻  ●社會組優選:8640 U╱林彥筑 ●學生組銅獎:黑色心情五╱周依穎  ●學生組優選:珍奶的未來搖滾╱李孟維  ●學生組優選:頭腦風暴╱黃齡誼 ●學生組優選:你現在的情緒如何?╱戴安祺  ●學生組優選:富能量宇宙╱呂家儀  ●學生組優選:Heart Goes Boom!!╱邱郁晴
雅詩蘭黛接近實現永續包裝目標
包裝未來
2024-06-14

雅詩蘭黛接近實現永續包裝目標

在北美,ELC 開發了一種閉環系統,將透過 Back-to-Mac 回收計劃收集的一些 MAC 標誌性黑色塑膠重新融入到新的化妝品包裝中。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自 1946 年以來,雅詩蘭黛公司一直是美容行業的中流砥柱,在其經營的香水、護髮、護膚和彩妝四大產品類別中,以其優雅、奢華和卓越品質而享譽全球。 ELC 擁​​有 20 多個品牌組合,業務遍及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推動永續發展的全球影響力方面處於有利地位。這是該公司在整個組織中承擔的責任,其對更永續包裝的承諾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0 年,ELC 圍繞可持續包裝闡明了其目標,指出到2025 年,按重量計算,其75% 至100% 的包裝將至少滿足其所謂的“5 R”之一:可回收、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可恢復的。此外,該公司還承諾在 2025 年將 PCR 的使用率增加到 25% 或更多,並在 2030 年將包裝中的原生塑膠用量減少到 50% 或更少。 雖然 ELC 的目標與許多快速消費品同行的目標類似,但進入奢侈品行業卻面臨著獨特的挑戰。儘管如此,透過使用可靠的 SKU 級數據以及創新的新興技術和策略,該公司距離 2025 年目標僅差幾個百分點。 平衡奢華、功能性和永續性 ELC 的品牌涵蓋廣泛的美容選擇,其中包括 Aerin 的精緻奢華香水、Clinique 的皮膚科醫生指導的護膚和化妝解決方案、Aveda 和 Origins 的植物性護髮和護膚產品,以及純素、 Smashbox 的無殘忍化妝品等18 款產品。但奢華伴隨著巨大的期望,尤其是那些想要同樣優質包裝的消費者。 「我們的業務涉及高端和奢華美容領域,在這些市場中,包裝是消費者主張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是消費者在商店或網路上看到它時最先被吸引的東西之一。 「它具有非常高的功能價值,特別是當您處理化妝或在臉上塗抹產品時。它對消費者來說具有非常高的奢侈品徽章價值。通常,消費者會珍惜該產品;例如,她從錢包裡拿出它,然後把它放在餐廳裡。她希望人們看到它。   雅詩蘭黛公司的香水、護髮、護膚和彩妝產品組合包括 23 個品牌。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在這個領域,在提供更永續的包裝的同時保持功能性和美觀性可能具有挑戰性。優質美容包裝通常包括壓花和箔等特殊印刷工藝(使其不可回收)、多種材料和組件(如睫毛膏和口紅包裝)以及無法透過傳統材料回收設施回收的小尺寸尺寸(MRF)。 PCR 在奢侈品包裝中的應用也很困難。由於採用機械回收過程,PCR 可能不具有與原始塑膠相同的機械或美觀特性,甚至與所包裝產品的材料相容性。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該公司表示,將永續性納入其包裝設計中是一項策略當務之急。 「這就是我們創造 5 盧比的原因,」彼得森說。 “我們希望為我們的品牌提供選擇,以探索推動永續包裝的不同方式。” 他補充道,值得注意的是,當 ELC 在 2020 年制定可持續包裝目標時,這些目標並不是由企業的「天上掉餡餅」願望所驅動的。相反,它們是根據現有 SKU 級別分析合作創建的。 「我們使用這些數據進行自上而下的分析,然後說:『好吧,我們目前的 5 盧比是多少?大約是 50%。然後,為了使用數據分析達到 75%,我們問自己,『有多少包裝可以使用玻璃?可以去儲值多少?我們可以合併多少百分比的可用 PCR 流?我們進行了自上而下的分析,認為透過這些幹預措施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客製化工具和培訓指南永續設計 截至 2023 年,71% 的 ELC 包裝符合 5 盧比標準。這項進步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在設計時考慮到 5 R 的新產品發布 (NPL)。 Peterson 表示,ELC 銷售額的 25% 至 30% 來自 12 個月內推出的不良貸款。 「當我們開發新產品和新包裝時,我們抓住機會納入 5 R 之一,而不必從頭開始設計所有包裝,」他解釋道。 為了幫助其包裝開發人員、行銷人員和採購團隊創建符合 5 R 的包裝,ELC 制定了包裝永續性指南,其中包含 ELC 定義概述、材料選擇指南和常見問題解答。它們也為增強包裝永續性的設計提供了方向。 指南中列出的優先事項包括盡可能減少和去除包裝、設計可重複使用和可再填充的包裝、建造設計可回收性、增加包裝中PCR 材料的數量,以及用生物塑料替代石油基塑料(如果生物塑膠可以)可回收,不會污染傳統的回收系統。 ELC 也為包裝開發團隊提供定期的正式和非正式培訓課程。此外,2022 年,它推出了客製化開發的工具來計算不同包裝的可持續性概況。 2023 年,該計算器得到了增強,納入了與包裝設計相關的潛在溫室氣體排放量。 「計算器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將新產品包開發工作與永續發展計畫同步,」彼得森說。 “對這些開發人員、設計師和工程師進行使用這些工具的培訓非常重要。” ELC 採取多種途徑實現可回收性 正如 Peterson 所說,將可回收、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可回收包裝從 50% 提高到 71% 涉及「大量繁重的工作」。鑑於 ELC 產品組合中品牌和包裝的廣泛範圍及其相應的挑戰,ELC 的包裝團隊不得不採用開箱即用/袋子/小袋/罐子/瓶子的思維。在此過程中,ELC 推出的一些封裝創新滿足了 5 盧比以上的要求。同樣,對於其中一些 5 盧比,ELC 採取了多種途徑來達到相同目標。 為了滿足可回收性以及包裝中更多 PCR 的需求,2021 年,ELC 將其最大的特許經營產品之一雅詩蘭黛高級夜間修復精華液從塑膠瓶轉變為玻璃瓶。正如彼得森解釋的那樣,現有的瓶子是由未在回收流中捕獲的塑膠製成的。這意味著該包裝不僅不符合ELC的可回收標準,而且由於難以回收,ELC也無法將PCR納入新的血清包裝中。   ELC 將其高級夜間修護精華液的包裝從塑膠改為玻璃,以便容器可以回收利用,同時增強其奢華外觀。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根據該公司 2021 年在 Facebook 上發布的帖子,改用可回收玻璃瓶來盛裝血清「每年可以節省數百萬個塑膠瓶」。它補充說,“如果我們將這些瓶子首尾相連,它們將延伸超過 2,000 公里/超過 1,000 英里!” 一些懷疑論者可能會爭辯說,從塑膠轉向玻璃可能更多的是消費者的看法,而不是溫室氣體排放(GHG)的實際減少。為了確保從一種材料轉向另一種材料不僅僅是裝飾門面,ELC 在更換包裝時會進行完整的生命週期分析 [ELC]。 「當我們的高級夜間修護精華液從塑膠轉向玻璃時,這是一個重大決定,」彼得森說。 「我們希望確保透過提高其可回收性,我們最終不會增加包裝的碳足跡。因此,我們使用外部方進行了非常詳細的生命週期評估,以驗證情況並非如此。然後我們就能夠推進該專案並決定走這條路。 此外,彼得森補充道,改用玻璃增強了包裝的美感,使其更加奢華。 ELC 追求可回收性的另一個途徑是使用紙張來生產一次性小袋和樣品包等物品,這些物品傳統上由多層柔性薄膜結構製成。 「因為我們提供高端美容產品,所以樣品是我們商業模式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彼得森說。 「消費者通常必須先體驗一種產品,然後他們就會愛上它併購買全尺寸的產品。因此,我們希望我們的一次性樣品更加可持續。 2022 年,ELC 護髮品牌 Aveda 自 1978 年成立以來一直是永續發展領域的先驅,推出了一款由帶有乙烯乙烯醇 (EVOH) 塗層的 紙製成的樣品包 。該包裝袋在歐洲和英國獲得路邊可回收認證; Aveda 仍在努力實現廣泛的可回收性,包括在美國。經同儕審查的 LCA 顯示,與業界常用的多層層壓結構相比,紙質包裝可減少 36% 至 68% 的用水量和 37% 至 64% 的排放量 [CO  2當量]。   ELC 品牌 Aveda 為其一次性樣品包創建了一種紙質包裝,可在歐洲和英國回收 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但對於美容和個人護理產品品牌來說,確保包裝可回收並不總是像改用新材料那麼「容易」。如果包裝太小,即使它是由可廣泛回收的材料製成的,由於當前分類技術的限制,它也不會被 MRF 捕獲。美容和個人護理包裝通常還包含由不同材料和不同尺寸製成的眾多組件。 認識到這些挑戰,ELC 於 1990 年成立了 Back-to-M  。  A  。  C 回收計劃( 請參閱下面的側邊欄 )有助於在循環經濟中為化妝品包裝創造一席之地。透過該計劃,包裝被拆解,那些可以回收的材料由專門從事難以回收物品的公司處理;餘下部分則用作廢棄物轉化能源。回到 M。  A  。  C 以及 ELC 品牌 Aveda、DECIEM、Bobbi Brown 和 Clinique 的其他回收計劃,勾選幾個 5 R 框;它們是可回收和可回收的,並成為回收材料的來源。 先進的回收技術與機械技術一起成為 PCR 的來源 在 ELC 的 5 R 中,最重要的干預措施之一是使用回收材料。在這一領域,Aveda 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據該公司稱,80%的Aveda高密度聚乙烯瓶至少使用80% PCR含量,超過85%的護膚和造型PET瓶和罐子含有100% PCR。在 2021 財年,Aveda 也推出了一款新型 350 mL 單一材料管,其中含有 65% PCR 聚丙烯,ELC 表示這是其迄今為止開發的單一材料管中百分比最高的。 然而,儘管 Aveda 在回收材料方面取得了成功,但 Peterson 解釋說,將機械回收的 PCR 融入美容包裝中可能會很棘手。 「透過機械回收,當你分解塑料,然後將它們磨碎,然後重新熔化並在成型過程中再次使用它們時,它們並不總是具有相同的機械或美學特性,甚至與我們的配方的材料相容性。 「我們必須對材料進行大量測試和分析,看看它們與我們的配方結合後的表現如何。 「有時候,回到我們這個被視為奢侈品的行業,美學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可能得到了我們需要的性能,但美學卻不在那裡。然後我們必須回到品牌並讓他們知道由於 PCR 的原因,包裝的顏色會有所不同。有些品牌對此表示同意,因為品牌背後的故事是圍繞著永續發展的。而其他品牌雖然希望可持續發展,但又不想犧牲奢華的外觀。 於後者品牌,ELC 找到了一種結合 PCR 的方法,同時仍提供與原始材料相同的美學特性和相同的功能。 2021 年,ELC 與化學公司 Eastman 簽署協議,開始在其包裝中使用其分子回收 Renew PET 樹脂( 請參閱下面的側邊欄 )。此後,ELC 也與 SABIC 合作,為其管材包裝採購經過認證的圓形聚烯烴。 「高級再生樹脂的令人興奮之處在於,理論上它們具有與原始塑料相同的特性,因此品質和性能幾乎沒有妥協,」彼得森說。 「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類似的事情。挑戰在於有些材料仍處於初級階段;它並不適用於所有樹脂類型。而且價格也比較貴。 根據 ELC 2023 年社會影響與永續發展報告中提供的指標,自 2021 年以來,該公司已將包裝中使用的 PCR 比例從 15% 增加到 19%。它還報告說,在同一時間範圍內,它已將 PCR 和/或可再生材料製成的包裝百分比從 38% 增加到 40%。就其包裝中的初榨石油含量而言,ELC 目前為 83%。 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包裝的興起 5 R 中的最後一個(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構成了 ELC 包裝的少數,但隨著工程師在開發 NPL 時開始利用此選項,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 2023 年 2 月,ELC 高級香水品牌 Le Labo 開始向美國和英國客戶提供其經典系列 50 毫升和 100 毫升淡香精瓶的線上續裝服務。它還允許消費者將空的 50 毫升、100 毫升和 500 毫升經典系列和城市獨家系列瓶子帶回其全球精選的幾家商店進行補充,並享受折扣。 另一個 ELC 香水品牌 Kilian Paris 也提供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的系統。該品牌表示,「Kilian Paris 對永續發展的承諾源於其奢華香水的概念。最喜歡的香水只需購買一次,並終身補充。因此,我們所有的香水瓶都可以無限次填充。 Kilian 補充裝可讓您補充標誌性的 50 毫升香水噴霧、30 毫升旅行套裝或水瓶。   香水品牌 Kilian Paris 提供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的包裝系統,其中包括優質可重複使用的瓶子,包裝中的再填充物經過輕量化以減少浪費。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根據 Kilian 介紹,補充瓶配備了防溢出機制,一旦瓶子裝滿,其分配器就會自動停止香水的輸送。此外,新的補充包已輕量化,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 ELC 在這一領域的最新創新是雅詩蘭黛 Revitalizing Supreme+ Moisturizer Youth Power Crème 的新型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包裝系統,這是一種使用煙彈補充裝的多成分包裝。 雅詩蘭黛:創新的燈塔 在永續發展與消費者期望和企業責任日益交織在一起的時代,ELC 成為創新和環境管理承諾的燈塔。透過 5 R(可回收、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可回收)所概括的戰略方法,ELC 不僅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而且在實現這些目標方面取得了切實的進展。 在奢華美容產業的複雜性中,包裝在消費者認知中發揮關鍵作用,ELC 利用強大的數據分析和尖端技術來推動永續的包裝解決方案。從雅詩蘭黛高級夜間修護精華液等標誌性產品到可回收玻璃瓶,再到一次性小袋的開創性紙質替代品,該公司在不影響產品質量或美觀的情況下,堅定地致力於減少環境足跡。 至關重要的是,ELC 的承諾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它深深植根於其業務結構中。透過將永續性融入其包裝開發流程的 DNA 中,從全面的生命週期分析到創新的材料採購合作夥伴關係,ELC 正在為美容行業開闢一條通往更永續的未來的道路。 隨著公司不斷突破界限並探索新的途徑,例如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的包裝系統的擴展,它證明了數據驅動的創新和戰略協作的變革力量。透過堅定不移地致力於 5 盧比及以上,ELC 不僅重新定義了美容領域的奢華,而且還為全球市場的環境責任樹立了新標準。  Back-to-MAC 讓復原成為可能 在雅詩蘭黛公司的 5 盧比中,「可回收」對於奢侈個人護理和美容產品製造商來說可能是最具挑戰性的之一。為了解決這些應用中傳統使用的小規格和多成分包裝的加工和回收困難,1990 年,ELC 品牌 MAC Cosmetics 率先推出了 Back-to-MAC 回收計劃之一。 Back-to MAC 讓消費者能夠將空的 MAC 化妝品包裝(包括眼影罐和口紅包裝)退回參與活動的 MAC 商店和網路。液體唇膏、亮粉和顏料、卸妝液、香水、刷子清潔劑和潔面乳、混合介質、壓克力顏料、指甲油和噴槍化妝品不符合退貨條件。 為了解決與這種包裝相關的各種挑戰,ELC 的計劃“考慮了運輸、裝卸和報廢處理等運營問題,以及客戶體驗、溝通和參與”,高級主管 Robert Peterson 說道。總經理. 為了幫助運行其項目,ELC 與世界各地的供應商合作。在歐盟,MAC 與 MBA Polymers 合作。在澳大利亞,它與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商  Close the Loop 的 合作已有十多年了。 2023 年 3 月,MAC 宣布也將與美國和加拿大的 Close the Loop 合作。   在北美,ELC 開發了一種閉環系統,將透過 Back-to-Mac 回收計劃收集的一些 MAC 標誌性黑色塑膠重新融入到新的化妝品包裝中。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該供應商表示:「我們的全球分支機構在處理回收化妝品包裝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雖然其他設施可能要求消費者清洗瓶子、容器和管子,但我們有設備可以為他們做到這一點。掃除障礙可以幫助更多消費者退回空貨,賦予他們新的生命。 空箱返回 MAC 後,將被運送到閉環設施,然後在那裡進行分類和處理。如果塑膠材料可以回收,它們會被切碎、清洗並重新造粒,然後用於生產新材料。同時,金屬被分離並送往金屬回收設施,玻璃在成為新玻璃之前被粉碎。無法回收的材料透過廢棄物轉化能源技術轉化為能源,實現零廢棄物掩埋解決方案。  雖然直接返回 MAC 進行新包裝的材料數量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消費者的參與度和退回的包裝類型,但在北美,ELC 開發了一個閉環系統,以重新融入 MAC 的一些標誌性黑色材料。塑膠製成新的MAC 化妝盒。 彼得森說:“這是時間、人力和專業知識的投資,是我們與供應商合作多年開發的計劃。” 2023 年,美國 太平洋沿岸地區 加工了超過 34 萬磅空 MAC 容器(相當於 930 萬支口紅)  分子回收有助於實現 PCR 目標 2021 年,雅詩蘭黛公司和伊士曼宣布了 一份全球諒解備忘錄 (MOU),根據該備忘錄,ELC 及其品牌組合將開始將伊士曼分子回收技術的回收材料融入其包裝中。 (分子回收是先進回收範疇內的技術之一。) 伊士曼的分子回收技術能夠將難以回收的聚酯材料分解成化學結構單元,用於新的 PET 產品和包裝。原料包括傳統上被送往垃圾掩埋場或焚化廠的材料,例如消費後回收的地毯纖維、綠色或混合顏色的瓶包、熱成型件以及其他廢聚酯。伊士曼表示,除了開闢 rPET 的新來源外,與原生塑膠生產相比,該技術還提供了更低的溫室氣體足跡,並且生產的塑膠與原生材料沒有區別。   伊士曼的分子回收技術能夠將難以回收的聚酯材料分解成化學結構單元,用於新的 PET 產品和包裝。 伊士曼的分子再生PET 樹脂產品組合包括Cristal Renew 和Tritan Renew,伊士曼表示,「它們展現了與原生聚合物相同的高品質和易加工性,滿足化妝品包裝要求的透明度、光澤、顏色相容性和耐用性,同時提供優質的再生材料」。 雅詩蘭黛公司全球包裝與工程高級副總裁羅伯特彼得森 (Robert Peterson)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減少包裝中的原始石油含量,以及世界各地針對塑膠減少的法規進一步鼓勵我們探索先進的回收利用技術。作為機械回收的補充解決方案。我們在 20 個相關品牌的產品組合中融入了來自多家供應商的先進回收材料。   倩碧的 Take the Day off 潔面膏的包裝採用了先進回收技術的 PCR 技術。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在過去幾年中,ELC 與 Eastman 和全球化學公司 SABIC 合作,將先進的回收 PCR 融入其包裝中。例如,倩碧 (Clinique) 的 Take the Day off 潔面膏和芭比布朗 (Bobbi Brown) 的豐盈潤唇膏等產品的包裝。 正如 Peterson 所解釋的那樣,使用機械或分子回收材料的決定取決於材料是否可用或與配方及其應用相容,以及材料是否符合 ELC 的品質和認證標準。對於那些像非處方藥一樣受到監管並需要食品級材料的化妝品,高級回收可提供符合這些規定的原始品質材料。 「供應商在我們的包裝可持續發展之旅中發揮關鍵作用,」彼得森說。 “伊士曼的回收技術和 Renew 產品組合是供應商合作的一個例子,有助於推進我們公司的包裝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保持我們品牌的優質產品的高品質美觀、安全和性能。”   可重複使用的玻璃罐、補充盒可減少流行保濕霜的溫室氣體排放 2022 年1 月,雅詩蘭黛公司為其Revitalizing Supreme+ Moisturizer Youth Power Crème 推出了升級版配方,其包裝滿足5 R 中的兩項要求(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同時保持產品完整性和ELC 消費者期望的奢華體驗。 雅詩蘭黛全球品牌包裝開發高級副總裁艾倫·哈夫金(Allan Hafkin) 表示:「該產品是雅詩蘭黛品牌領先的保濕霜之一,該品牌希望提高包裝的可持續性,同時考慮到整個產品生命週期。 該計畫的目標是創建一個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的系統,以減少包裝廢物並改善產品的整體環境影響。由此產生的包裝系統包括從塑膠罐轉變為具有多種材料蓋的可重複使用、可回收的玻璃罐,並開發了可將包裝重量減輕 90% 的塑膠補充盒。   雅詩蘭黛 Revitalizing Supreme+ Moisturizer Youth Power Crème 的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包裝包括可重複使用的玻璃罐和塑膠製成的再填充盒。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然而,實現這種包裝系統的道路存在一些障礙。哈夫金表示,主要問題之一是確保可再填充的煙彈與原始包裝一樣堅固。設計必須讓消費者能夠輕鬆更換煙彈,同時保持產品的奢華感。這需要對罐子頸部的尺寸、配合和技術控制進行細緻的關注,以確保商業執行中的功能性和穩健性。團隊還需要確保罐子和可再填充的煙彈能夠在所有公差範圍內無縫地協同工作。 另一個挑戰與產品的特殊性質有關—乳霜。 「對於 ELC 品牌組合中的任何產品,都必須滿足我們在安全、品質和性能方面的高標準,」Hafkin 說。 “在涉及可再填充包裝的系統中,我們需要確保消費者更換煙彈時包裝中的產品受到保護,特別是從安全角度來看。”   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系統的實施帶來了顯著的環境效益。生命週期評估 (LCA) 顯示,新的包裝方法減少了數千磅塑料,並導致相關排放和能源消耗減少至少 40%。   密碼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world.com/  
Figma 的新鍵盤讓設計師打造他們夢想的快捷方式
設計創意
2024-06-14

Figma 的新鍵盤讓設計師打造他們夢想的快捷方式

設計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但它也需要大量的死記硬背的肌肉記憶。設計師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嘗試各種方法來簡化完成工作所需的點擊和點擊操作。現在,Figma 正在尋求讓這些手指體操變得更加容易。 今天,Figma 推出 Figma Creator Micro,這是一款 12 鍵鍵盤,可讓 Figma 用戶為設計軟體編程多達 48 個不同的快捷鍵(Figma 週邊商店零售價為 139 美元)。 「它允許[用戶]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並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自訂它,」曾參與 Creator Micro 工作的 Figma 產品經理 Rob Bye 說。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設計工作流程。” [照片:Figma] 傳統鍵盤不是為設計或創意工作而設計的。早期的打字機有類似鋼琴的按鍵,而 QWERTY 鍵盤是標準化且故意無聊的。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愛好者們創建並定制了自己的機械鍵盤(2023 年有超過700 萬人訪問了r/MechanicalKeyboards subreddit),在亞馬遜上搜尋AdAdobe 程式的專用鍵盤往往會產生從灰色到灰色的選項頁面。  [照片:Figma] 過去,Figma 粉絲專門針對該程式創建了自己的鍵盤,例如一位設計師去年上傳到 YouTube 的六按鈕鍵盤。一位 Esty 賣家提供 Figma 快捷鍵鍵盤貼圖。 「我想你可以看到人們渴望為 Figma 製作客製化產品,」Bye 說。 Figma 的 Creator Micro 鍵盤是與加拿大模組化鍵盤生產商 Work Louder 合作的成果。 Work Louder 原型是在 Figma 創客週期間創建的,旨在幫助使用者更快建立肌肉記憶並為重複操作創建快捷方式。這可以透過各種機械鑰匙或透過轉動兩個旋轉編碼器之一來完成。使用者可以對 12 個按鍵進行 4 次自訂,並在每個設定之間切換以存取 Figma 150 個捷徑中最多 48 個的捷徑。 [照片:Figma] 鍵盤上的滾動按鈕可用於縮放或滑動文件上的圖層並重新排序,Bye 個人還使用一個旋鈕來進行撤消和重做。 「你可以非常快速地勾畫出一些東西,或者模擬一些東西並設計出來,然後你可以旋轉它,它會撤銷一切,」他說。 “與命令 z 不同,命令 z 可以更快地完成任務。”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想法:當人工智慧正在徹底改變資產創建和設計軟體時,鍵盤將權力重新交給設計師。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  
數位印刷會成為壁紙的主導技術嗎?
設計創意
2024-06-14

數位印刷會成為壁紙的主導技術嗎?

瓷磚的生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瓷磚最初是塗漆的,後來出現了絲網印刷。然而,在 1900 年代末,噴墨印刷開始取得進展,這主要是由於最低的印刷準備成本和庫存、能夠生產具有照相細節的獨特圖案以及定製圖案的能力。如今,噴墨在瓷磚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那麼,牆紙市場也會走同樣的路嗎?也許不會,但隨著數位印刷對於長期印刷變得更具成本效益,它將繼續佔據市場份額。 「對於短版牆面覆蓋物,例如客製化環境圖形、促銷牆面覆蓋物以及專業圖案和圖像壁紙,數位印刷是完美且占主導地位的解決方案,」 富士膠片油墨解決方案集團 行銷傳播經理Michael Bush說道。 「大量生產的壁紙通常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寬幅網上印刷。以與類比印刷相匹配的成本點實現所需的生產力對於數位印刷來說是一個挑戰。惠普大幅面產品組合全球總監 Oscar Vidal表示,數位印刷極有可能成為壁紙領域的主導技術。 Vidal 補充道:“數位印刷技術的進步,例如提高的印刷品質、更快的生產速度以及更廣泛的可印刷材料,已經使其成為該行業的有力競爭者。” 「此外,數位印刷還具有顯著的優勢,例如客製化選項、更快的周轉時間以及短期或個人化專案的成本效益,」Vidal 補充道。 “這些因素,加上數位印刷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表明它將繼續獲得市場份額,並最終成為壁紙領域的主導技術。” 愛普生美國公司  專業影像產品經理 David Lopez表示,他認為我們正在迅速邁向數位印刷將成為牆紙領域主導科技的未來。 洛佩茲說:“隨著技術進步不斷進步,數位印刷在生產超大作業方面將變得更快、更有效率,而現在仍然經常採用傳統印刷方法來生產。” “當今的客戶期望快速的周轉時間,作為製造商,設計可靠、高效的產品來幫助印刷店滿足客戶的期望非常重要。” 「目前,這個市場中有大量規模更大、產量更高的數位印表機,因此可以說『數位印刷』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這個領域的主導技術,」業務開發部 Kitt Jones共同創作經理Roland DGA說道。 「然而,垂直成長的空間始終存在,我認為未來的趨勢將是這些類型的『高印量』印表機與中短期數位印刷機的結合,」瓊斯補充道。 「當我說『中短期』時,請記住,每小時運行400 平方英尺或更多平方英尺仍然是大量生產,雖然使用多台印表機的數量會增加,但對於較大的印刷機來說,這仍然被認為是'短期'。 「對於這些較大的製造商來說,這將使他們能夠在更大的項目之外進行更短的印刷,甚至按需印刷——他們不必放棄任何工作,」瓊斯繼續說道。 「隨著牆紙的短版印刷和按需印刷在這個市場上變得越來越突出。我相信這種類型的產品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不僅是牆紙,而且在整個家居裝飾市場。 「對於希望從印刷中獲益的新行業專業人士來說,未來將是非常令人興奮的,設計師、建築師、酒店承包商、建築商和其他專業人士都會擁抱數位列印,並意識到控制、設計和多功能性如何優勢這一點。INX International Ink Co.數位部門副總裁 Paul Edwards認為這是一種可能性。 愛德華茲說:「隨著噴墨系統速度的提高,使用尺寸合適的單通道捲對捲印表機將是長時間運行的理想選擇。」「在某些時候,它可能會在除最長運行之外的所有運行中佔據主導地位。隨著平均運行長度的減少,可以達到平均運行長度和數位印刷速度的點,這將是噴墨開始佔據主導地位的轉折。 新技術 其中一項關鍵措施是 Roland DG 收購 Dimense。 「Roland DG 不斷尋求為其數位印刷、切割和 3D 製造產品線創造新的應用和市場,目標是改進和促進各種小批量高品質產品的按需生產,」瓊斯說。 「這包括服務利基市場的技術,例如室內設計垂直領域,預計流程將從類比轉向數位。 Jones 補充道,Roland DG 對 DIMENSE 的收購和 DG DIMENSE 的成立是透過擴大數位製造市場銷售來增強我們業務組合的更廣泛持續努力的一部分。 「Roland DG 一直是為標誌和圖形專業人士開發和製造創新數位產品的領導者。雖然服務這個市場仍然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但我們希望讓其他垂直行業熟悉我們的設備以及它們為各種應用提供的優勢——包括室內設計空間內的牆紙生產。 Dimensor S 結構印表機是基於 Roland DG 技術構建的,因此我們希望繼續推進這一合作夥伴關係,並幫助尋求擴大其產品供應和幫助市場開拓牆紙和立體打印的全新時代,這是完全有道理的。對設計和印刷過程的控制。 為了幫助我們更接近未來,設備製造商正在開發新的印刷機和油墨。 Lopez 表示,新型Epson SureColor R5070L 64 吋卷對捲樹脂印表機利用多用途樹脂墨水技術,能夠始終如一地生產專業品質的壁紙、織物、乙烯基、無塗層紙等,並具有一致、可重複的顏色。 「採用 2.6 英吋、用戶可更換的 PrecisionCore MicroTFP 列印頭與 Epson UltraChrome RS 樹脂墨水技術相結合,它可以產生高品質的防刮輸出,為立即層壓做好準備,」Lopez 說。 「它包括每種顏色3L 的墨水和一個熱插拔墨水系統,可在列印過程中自動從空墨水包切換到新墨水包,實現不間斷列印,並確保作業與作業和麵板之間顏色一致,以實現重複列印工作、牆面瓷磚應用、大型橫幅、牆壁展示等等,」洛佩茲補充道。 “SureColor R5070 配備三加熱器乾燥系統、4.3 吋觸控螢幕控制面板以及用於清潔印字頭和除塵的織物擦拭器系統,可跟上快節奏的列印店的步伐。” Vidal 表示:“HP Latex 技術及其產品組合旨在透過水性乳膠墨水提供更永續的牆紙印刷服務,這種墨水釋放的化學物質或氣味可忽略不計,並獲得 UL ECOLOGO 和 EPEAT 環境認證。” 「HP Latex 墨水俱有多項優勢,包括零有害空氣污染物 (HAP)、不易燃、不可燃和無味。此外,它們也不需要特殊通風,也不會釋放臭氧,非常適合飯店、餐廳、零售空間、醫院和家庭等各種環境。此外,這些墨水避免了有問題的反應性單體化學,確保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其他方面,HP Latex 技術的多功能性透過廣泛的基材選擇實現了創意自由,因為它幾乎可以在任何基材上進行列印,」Vidal 總結道。 “此外,它還可以保證長期的最高品質,並能夠在同一天交付項目,為壁紙市場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Jones 表示,Roland DGA 為該市場提供了多功能的產品和技術組合。 「在我們的 TrueVIS 系列中,有 LG 和 MG 系列 UV 捲對捲印表機/切割機,它們是生產牆紙以及許多其他應用的理想選擇,」瓊斯說。 「除了提供鮮豔的色彩和令人驚嘆的細節之外,這些印表機/切割機還使用戶能夠使用光澤和白色 UV 墨水將引人注目的紋理和尺寸效果融入到列印中。 「我們還提供 VersaOBJECT CO 系列平板和皮帶驅動混合 UV 列印機,可以直接在各種基材和 3D 物件上列印,」Jones 補充道。 「我們的頂級 TrueVIS 生態溶劑 VG3 和 SG3 系列寬幅印表機也可以生產充滿活力、細緻的壁紙。 Roland DG 還擁有 TrueVIS AP-640,這是一款樹脂墨水印表機,也是該市場的理想選擇,因為它提供了具有出色拉伸性和耐刮擦性的水性解決方案。此外,我們現在還提供 Dimensor S 結構印表機及其環保水性墨水和專門的無 PVC 介質,它們共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牆面覆蓋物,不僅在視覺上令人驚嘆,而且還具有觸覺吸引力。 內容來源: https://www.inkworldmagazine.com/  
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獲獎作品
設計創意
2024-06-28

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獲獎作品

由經濟部商業司主辦、中國生產力中心執行的「2021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TiGDA)」競賽活動,已於今年11月5日在台北101大樓獨一文創舉辦的頒獎典禮圓滿劃下句點。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屆競賽自4月20日起開放徵件,截至7月23日止共有63個國家或地區、5,327件作品參賽,作品件數創下競賽開辦以來的歷史新高,顯示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已經成為國際認可的創意設計競賽,備受全球平面設計師矚目。其不僅點亮全球設計動能,也大大展現設計產業美學實力。 參賽作品數量屢創歷史新高 「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國際評審團歷經一個月的嚴謹審查,共有221件作品入圍,取得10月7日最終決審的入場門票,角逐各項大獎,最後由日本籍設計師川尻竜一的作品「づち」榮獲全場大獎,作品以清新卻又帶有強烈視覺衝擊的手法表現媒體侵略性立場的影響力,引發觀者對資訊傳播不對等的社會議題之反思,深得國內外評審一致好評,展現出非凡的美學技巧與創意能量。 另外,本屆國內設計師亦展現不凡的美學涵養與視覺傳達能力,總計四類共獲得三件金獎、一件銅獎的肯定,展現臺灣不俗的設計創意能量。海報非特定主題類金獎為陳彥廷設計師的「Nature of Words」作品獲得,其以師法自然的元素重構風雲萬象,創意不俗;企業識別類金獎為羅慶陽設計師的「Non-Caffeine/無珈琲因」作品獲得,其以「無」字結合和漢文化成功傳遞品牌精神;活動識別類金獎為林翰祥、凃家暄、吳湘琳、徐淋琦等四位新銳設計師的「Going Down」作品獲得,藉由肢體線條的幻化成優美的幾何造型,突破傳統表現愛的關懷;企業識別類銅獎為黃瑋倫設計師的「IXI Design Co.」作品獲得,其以簡潔有力的設計詮釋建築內斂的空間美學與優雅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商業應用作品外,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暖化、網路暴力的客觀環境因素的反思,本屆競賽作品出現許多以關懷環境永續及人文社會議題,代表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除了鼓勵設計概念的創新創意外,也促使設計菁英反思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共同提出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解決之道,深具人文永續的創作價值。 網路直播全球關注見證榮耀 本屆在臺北101大樓獨一文創舉辦的頒獎典禮現場,可謂是群星璀璨的設計產業年度盛事,除了國內的得獎者之外,現場包括國際評審團、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莫斯科台北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台北代表處、墨西哥商務簽證文件暨文化辦事處、波蘭臺北辦事處、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中華平面設計協會、臺灣設計協會、設計產業專家及數十位設計界菁英與會共襄盛舉。囿於疫情影響下的入境規範,此次頒獎典禮,特別透過全球直播,讓無法親自到場參與的國外評審與入圍者也能身歷其境,共同見證獎項揭曉的榮譽時刻! 典禮安排星光採訪環節,邀請入圍設計師於典禮前接受專訪,暢談創作理念與感言,獎項揭曉時更邀請得獎者由星光紅毯上台受獎,展現主辦單位對得獎設計師與競賽的重視。競賽的得獎作品亦於現場公開展出,讓蒞臨的設計師可與同業嘉賓互動交流,同時亦有知名樂團表演,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國際設計盛典的隆重。 由設計力奠定國家品牌實力 經濟部商業司蘇文玲司長除了親臨現場頒發獎項,亦於頒獎致詞中表示:設計力被視為國家產業競爭力的實質展現,許多優秀國內外品牌的視覺傳達作品曾在此舞台嶄露頭角,並行銷全球,經濟部殷切期待國內企業可以與設計師強強聯手,運用設計創意傳達商品的品牌內涵,讓商品更有故事性,更能使消費者心儀,進而讓設計美學成為國人生活的共識。 因此,經濟部希望藉此賽事的開辦,鼓勵優秀設計人才從事商業服務設計及積極投入創作,讓臺灣本地的設計語彙可以接軌國際,開創具有自我特色的風格,提昇我國商業設計能量的知名度,進而促進設計美學成為引領產業品牌創意發展的動能,成就國家經濟並帶來可觀的產值,並建立臺灣傑出的品牌實力。 本屆2021年競賽共區分為兩大類別,分別為臺灣國際海報設計獎(Taiwan International Poster Design Award),以及特別強化商業價值應用之臺灣國際企業識別設計獎(Taiwan International CI Design Award),共計評選出209件優秀作品(26件得獎及183件優選作品),頒發獎項包含全場大獎、ICoD Excellence Award、JAGDA Excellence Award,以及A類特定主題(人文關懷、永續發展,含環境保護節能省碳)、B類非特定主題(商業、藝文、公益、推廣用途)、C類企業識別及D類活動識別等四類之金、銀、銅獎、新秀獎、評審特別獎及臺灣三大協會獎等,期望透過本競賽成為國際設計創意的交流平台,接軌國際,提升臺灣設計產業全球能見度,並促進本地設計產業的創新與創意發展。限於篇幅僅刊錄26件得獎作品及臺灣32件優選作品,詳細得獎名單請至官網http://tigda.org.tw查詢。 ●全場大獎:づち╱川尻竜一Ryuichi Kawajiri(日本) ●海報特定主題類金獎:動之濁、靜之澄系列2件╱時澄(中國) ●海報非特定主題類金獎:Nature of Words系列3件╱陳彥廷(台灣) ●海報非特定主題類銀獎:The Poster系列3件╱Fons Hickmann M23(德國) ●海報特定主題類銅獎:筆墨紙硯系列4件╱夏遠昭(中國) ●海報特定主題類銀獎:Uncomfortable Population Growth╱Alesya Emelianova(俄羅斯) ●海報非特定主題類銅獎:呼吸系列2件╱時澄(中國) ●企業識別類金獎:無珈琲因╱羅慶陽(台灣) ●活動識別類金獎:Going Down╱林翰祥、凃家暄、徐淋琦、吳湘琳(台灣) ●企業識別類銀獎:意難平╱蔡嘉桐(中國) ●活動識別類銀獎:口罩宣傳╱梁煒斯、蔡少玲、孫東欣(中國) ●活動識別類銅獎:“Pieces”Solo Photography Exhibition╱孫大旺(美國) ●企業識別類銅獎:IXI Design Co.╱黃瑋倫(台灣)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松山文創園區展出
設計創意
2024-06-22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松山文創園區展出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Italian Design Day)將於 6 月 15 日至 7 月 21 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3 展間舉行。本屆義大利設計日在台灣是由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ADI義大利工業設計協會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舉辦。 為期五週的全球義大利設計日活動,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CONNECTING CHOICES  Taiwanese Designers Meet Italian Design)為題,邀請 12 組台灣知名建築師、設計師作為引路人,共選出 35 件讓他們念念不忘,甚至是被觸發、被啟迪的義大利設計,分享給喜好設計工藝美學的台灣民眾一起深度認識義大利設計之美。 義大利經典設計塑造出全球嚮往的美好生活 本屆全球義大利設計日台灣展覽策展人、義大利建築師及設計師費德麗卡﹒薩拉(Federica Sala)提到,「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每一個決定,都是一種選擇。」因而在這個有如此豐富多樣選擇的世界與時代,更需要人們稍稍停下腳步,靜心欣賞義大利經典設計是如何透過迭代創意,最終塑造出如今全球嚮往的美好生活。於此同時,策展人薩拉也觀察到台灣設計能量的活躍,因此本展特邀台灣知名設計師們一同參與,包括吳宛真/孟繁中、沈志忠、林曉瑛、邱柏文、袁世賢、張淑征、張豐祥、許向罕、陳若婷、陸希傑、游麲、蔣友常(依姓氏筆劃排列)等 12 組建築師、設計師,以台灣設計師視角,挑選其最喜愛的義大利製造設計單品,並闡釋每件物品令他們魂牽夢縈的原因,以台灣民眾更熟悉的語彙認識義大利設計之美。 本屆展覽也獲得Andari Group安得利、Fuhaus丰巢、OSTI Lighting歐斯堤照明、STIMLIG、日晏家居、台灣設計研究院、明日家居MOT CASA、品硯美學廚電、栢悅國際、朕璽國際、清歡國際生活傢飾、維堤咖啡、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依筆劃多寡排列)等單位的大力相助,提供設計師們選出的經典義大利設計作品參與展出,讓傳說中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能親眼目睹並近距離觀察。如同世界級藝術品般,所有經典設計,都需要親眼目睹,才能真正感受其質地與設計之完美與獨創性。 萬中選一的設計,絕對經典中的經典 義大利知名設計浩瀚如海,要從中挑選出少數幾件參展,讓所有參展建築師、設計師天人交戰,但這也正是義大利設計值得一看之處,能從海量知名作品中精選再精選的,絕對是對設計界、甚至全世界生活帶來革命性發展的作品。 本展可親賭的經典作品包括OLUCE現代桌燈原型典範「Atollo」、完美義式濃縮咖啡必備的咖啡機La Marzocco、知名設計大師Achille Castiglioni和Pier Giacomo Castiglioni石破天驚的設計高腳椅「SELLA」與絕美拋物線落地燈「Arco」、義大利國寶級設計大師Enzo Mari經典之作「Putrella」、Cappellini以碳纖維棉繩打結製作的「Knotted Chair」、Magis給大人的玩具單椅「Spun Chair」、Kartell透明椅代表作「Louis Ghost」、歐洲光影大師Enzo Catellani藝術燈飾「Gold Moon」、帶起全球經典復古風潮的Smeg冰箱……來自20家經典義大利設計品牌、35件傳說中義大利夢幻設計,透過12組設計師的介紹,將帶給台灣最深度認識經典設計的一次絕佳機會。 台義交流,提昇雙邊設計能量擴大全球影響力 義大利設計不僅只在傳統營銷上增加其附加價值,更至關重要的策略性意義是展現「義大利製造品質」的價值,這也是義大利設計能在產品和市場之間建立良性關係且始終超群絕倫的關鍵。 品質將整個義大利設計鏈整合串連在一起:從專案到材料,從生產技術到最終產品,從設計師到消費者,從產品功能訴求到使用者身心健康,從技術創新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品質不再被視為奢華,而是一種永續和負責任的發展方式。 義大利設計啟迪並揭示了「義大利製造」的品質與其基本核心元素,而基於同樣的設計價值與理念,台義雙方從本屆義大利設計日多元講座與展覽活動開始。 本展將邀請策展人薩拉以「設計──你與世界溝通的新語言」為名進行專題講座,也邀請設計師許向罕、林曉瑛等人分享對義大利設計的觀察。歡迎所有對設計有興趣的民眾參與這場經典設計的盛會。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 Italian Design Day| 日期:2024年6月15日(六)~7月21日(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8:00(售票至17:30;每週一休館)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館03展間(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台灣活動官網: https://www.italiandesignday.tw/ 主辦單位: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台灣設計研究院、ADI義大利工業設計協會 參觀資訊 門票:50元(10人以上團體票40元/符合優待資格免費,請至售票處洽詢) 憑當日門票,可於營業時間內自由進出「台灣設計館」及「不只是圖書館」。 線上購票: https://reurl.cc/LWmX6y 實體購票: https://reurl.cc/kO1qrb   (請至設計點) 系列講座 講座1: 6月15日14:00 ~ 15:00策展人費德麗卡‧薩拉(Federica Sala)專題講座「設計──你與世界溝通的新語言」(Design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go/IT01 講座2: 6月22日14:30 ~ 16:30設計師林曉瑛、許向罕專題講座「在設計裡遇見義大利:一場創意對話」 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go/IT02 內容來源: https://www.tdri.org.tw/  
林一華的平面海報靈感來自台灣的海洋和山脈
設計創意
2024-06-22

林一華的平面海報靈感來自台灣的海洋和山脈

當談到她精美的圖形拼貼背後的創作過程時,林易華告訴我們:「我幾乎是無意識地創作,類似於自由寫作。這些顏色和圖案會自行出現。這些數位圖畫減少了她家風景的片段,並配有手繪書法和插圖。她說,平面設計師的地圖般的抽象和動態形狀的聚集是「我從自然中獲得的能量」的產物。 如果你仔細觀察,在易華令人賞心悅目的海報的小字裡,寫著寫給自然世界的小情書和默默的環保訊息。她的作品 《未來的海洋沒有魚》 以一條細線字體呼喊:“不要讓海洋生物成為神話”,隱藏在漂浮形式上方的藍色海洋中。 「環境保護往往不是一個有趣或有吸引力的話題,」設計師說。因此,她希望透過她的作品讓觀眾對大自然產生好奇,並鼓勵他們重新與大自然建立聯繫。她解釋道:「當你對大自然產生好奇時,你就會想要更接近它。當你靠近它的時候,你就會愛上它,然後你就會想保護它……我認為,與其向人們說教環保的重要性,不如讓他們陷入其中熱愛自然。 林一華:未來的海洋沒有魚(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依華:為花蓮祈福(版權所有©林依華,2024) 林易華:關於閃電的過程(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一華:突然下雨(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一華:夜夜太陽(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一華:島嶼歷險記(版權所有 © 018athome,2023) 林易華:火(版權所有©018athome,2023) 林一華:水下五公尺(版權所有 © 018athome, 2024) 林一華:阿育吠陀(版權所有 © 018athome,2024) 內容來源: https://www.itsnicethat.com/  
Birdie模仿「煤礦裡的金絲雀」來監測室內空氣品質
設計創意
2024-06-22

Birdie模仿「煤礦裡的金絲雀」來監測室內空氣品質

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機器的設計和使用都是由一般大眾以不隱藏其機制的方式進行的。例如,犁機中的旋轉刀片直觀地展示了鬆土播種的行為。農民仍然使用稻穀破碎機或 Dhenkis 來幫助加工稻米,其中間有一個長圓木支點,它說明了槓桿的機制——這些課程涵蓋了我們的理論物理書籍中的幾個章節。 人們可以說,工業設計、當代設計以及最近數位技術的衝擊以及隨之而來的「乾淨」介面的普及,使得為物理世界設計的物體變得相當平凡,沒有任何驚喜或魅力的元素。此外,他們在設計中迴避了機制的整合。導致特定輸出的過程現在通常隱藏在完美的簡約形式後面。流程整合和產品設計個人化的下降——可以模仿獨特的風格,暗示物體的功能,引起好奇心或充滿古怪的個性——已經使物體……可以說是無聊的。 Birdie® 創辦人 Andreas Kofoed Sørensen 和 Hans Høite Augustenborg圖片:拉斯穆斯·盧克曼與缺乏吸引力的設計相比,Birdie® — Fresh Air Monitor™ 的簡單配置以明亮的黃色脫穎而出。 Birdie® 是一款新鮮空氣監測器,由兒時好友 Andreas Kofoed Sørensen 和 Hans Høite Augustenborg 設計。兩人在 丹麥 哥本哈根 北部一個名為 Hellebæk 的小村莊長大,在 Augustenborg 想到為看不見的空氣品質問題創造一個可見的解決方案後,兩人創立了 Birdie® 公司。 乍一看,Birdie® 鼓勵用戶詢問其功能及其形式背後的靈感。有人可能會問,鳥類和我們附近的空氣品質這兩者是如何連結在一起的? 丹麥設計師 回答:「以前,礦工們在煤礦裡會帶著金絲雀來檢測有毒氣體。當小鳥暈倒的時候,就該出去了。 Birdie® 具有內建 CO2 感應器,其運作方式完全相同——只不過是在您的家中、辦公室或教室中。當空氣品質不好時,鳥兒就會掉下來,直到你打開窗戶,讓它復活。甚至原始設計的顏色也受到“煤礦裡的金絲雀”的啟發,它通常是黃色的。設計師也最終確定了這種顏色,因為它也與太陽、晴天和新鮮空氣有關,而這正是產品的全部意義。後來的設計迭代採用純粉色和藍色色調。 Birdie® 作品裝在風格精美、堅固的紙盒中圖:由 Birdie® 提供 Birdie® 效法煤礦中的金絲雀(礦工於 1911 年左右開始使用煤礦),旨在解決目前影響全球城市地區的問題。 「我們一生中 90% 的時間都在室內度過,空氣品質往往很差,這增加了氣喘、頭痛、疲勞和睡眠障礙的風險。專家建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經常通風,」新聞稿中提到。 Birdie® 放置在室內環境中圖片:穆尼爾·哈穆米 Birdie® 的直覺品質及其隨後以感知方式表達的輸出,有助於賦予產品一定的意識水平,從而使設計人性化。與透過閃爍光訊號、警報聲或電話通知進行通知的典型空氣品質監測儀相比,Birdie® 的溝通方式巧妙,不會產生令人困擾的緊迫感。這種低調的姿態也持續不斷地輕輕推動用戶採取行動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說明 Birdie® 機制的插圖圖:由 Birdie® 提供 除了新鮮空氣監測儀外,Birdie® 還包裝在一個盒子中,其中包括一個帶螺絲的壁掛支架和從 USB-C 到 USB-A 類型的充電線。電池可持續使用長達六個月,充電時間約三個半小時。每件產品設計用於監控最大 100 平方米的空間,理想情況下應懸掛在 1.5 - 2.5 公尺的高度。 Birdie® 由 回收塑膠 製成,也成功實現了創辦人保留和鼓勵 永續性 和永續實踐的總體目標。 Birdie® 包裝圖:由 Birdie® 提供 Birdie® 整合了來自瑞士 Sensirion 公司的非色散紅外線 (NDIR) 感測器。該感測器基於光聲 NDIR 感測原理以及 Sensirion 的 PASens® 和 CMOSens® 專利技術。當二氧化碳濃度高於 1,000 ppm 並持續超過 10 分鐘時,Birdie® 就會下降。當該水平降至 800 ppm 以下時,它會再次保持不變。根據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說法,Birdie® 等空氣監測器有助於改善健康和福祉,並提高專注力和生產力。 內容來源: https://www.stirpad.com/  
LAMY 新品發表傳遞夏日氣息
設計創意
2024-06-22

LAMY 新品發表傳遞夏日氣息

色彩繽紛的 LAMY 野生動物園,櫻花和椰林飄香,充滿夏日樂趣。 LAMY safari 為夏季做好準備,推出櫻花和椰林飄香雙色特別版,保證以充滿活力的設計輕鬆書寫、繪畫和設計。 兩種清新的色彩組合喚起了夏日的感覺,在假期結束後仍能持續很長時間。櫻花色將精緻的花朵粉紅色主體與對比鮮明的櫻桃紅色手柄和夾子相結合,使其成為引人注目的表現力。另一方面,椰林飄香混合了光芒四射的陽光黃色和充滿活力的綠松石色,讓人想起大海的顏色,為日常生活帶來一絲假期。 上圖:   Warren & Son 鼓勵顧客盡快購買限量版系列。 數量有限,因此零售商鼓勵顧客如果想要的話儘早購買, Warren & Son 在 Instagram 上發帖稱:“你看過 LAMY 的全新限量版夏季系列嗎?它們今天剛登陸商店,有兩種令人垂涎的顏色:果汁朗姆酒和櫻花色。我們的數量非常有限,所以如果您想要的話,請不要猶豫。 內容來源: https://www.stationerynews.net/  
利用設計連鎖早餐業再創新局
設計創意
2024-06-19

利用設計連鎖早餐業再創新局

你的一頓早餐,有多少人搶著服務?凌晨物流車送來新鮮的三明治和御飯糰,讓你可以一把抓了,迅速通過便利商店的結帳櫃檯,奔上公車;市場那家祖傳三代的豆漿店,永遠在夫妻鬥嘴之中,為你送上分毫不差的飯糰夾蛋和鹹豆漿加辣;街角那家漢堡店,可以不用開口,刷臉就能點餐,而且你的小孩在上學前,只願意吃他們家的蛋餅……。 台灣早餐業的紅海市場 以上這就是台灣早餐大戰紛亂的現場,一條街一百公尺內,有兩家便利商店、一家豆漿店、一家漢堡店、廣東粥、大腸麵線、水煎包、蔥抓餅…等,人們選擇早餐是依照腦內清單裡的慣性,在幾秒內決定要吃什麼,來應付繁忙的一天。而被選中的店家,如果出餐速度跟不上節奏,食物口味對不起價錢,很快就會在早餐大戰的戰場上,灰飛煙滅! 在競爭如此白熱化的早餐時段,有人說,早餐市場已經飽和了,客流量被瓜分是無可避免的現象,不少店家也因此延長營業的時間,從早餐做到午餐、甚至下午茶,就為了應付不斷上漲的店面租金、原物料價格、基本工資…等等管銷人事成本。可是,只是延長營業時間真的有用嗎?清晨七時出現的顧客和中午十二時出現的顧客,他們的飢餓程度不同、身分不同、路過的動向不同、踏進店裡的目的也大不相同。 一家在早上生意興隆的早餐店,過了中午就變得油膩而不可親近。早上熱切圍在店家冒著油煙煎檯,想最快搶到自己早餐的那些顧客,到了中午,卻無法將視線落在略帶汙漬的看板上,難道他們在一個上午就變心了?不,他們只是遵從自己的腦中清單上的慣性:這家店的樣貌,不足以列入午餐清單中。沒錯,戰場早就轉進午餐大戰,而這家早餐名店,甚至沒拿到進入午餐大戰的門票,只因為老闆也遵從了他經營早餐店的慣性,開店是速戰速決,不是留客閒嗑牙。 ●圖1:改造前的麥味登連鎖早餐店,30年的口碑品牌,有著光榮歷史,但也難免略顯雜亂與老態 為連鎖早餐店找新概念 筆著在接到「超秦集團」的邀約,為集團旗下的知名品牌“麥味登連鎖早餐店”進行店家形象改造時,不斷的在思考這件事:「究竟人們是為了什麼理由,拐進特定的一家早餐店?並且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只要在早餐時段接近這個街區,就非得進來朝聖一番,才算不枉此行」?為了找到強烈吸引顧客上門的核心概念,筆者和企業主及各部門的管理階層,透過無數次的會議和訪談,才逐漸撥開了迷障,宛如尋寶一樣,找到了這個金句「My Warm Day」。 「My Warm Day」這個諧音概念早就存在企業之中,只是一直沒有被突顯出來。用心經營連鎖早餐店的業主理所當然的認為:提供優良的食材,在一早為顧客迅速上餐,讓客人能趕得及上班、上課,這就是早餐店基本所應該做的事情。這樣的想法當然沒錯,但是如果我們換位思考:站在顧客的立場,能吃上一頓他心目中的美味早餐,不只是生理上的飽足,而是連情感上都同時被滿足了。My Warm Day,溫暖的一天,就是從一頓溫暖我心的早餐開始!「My Warm Day」完全符合這個核心概念,也正式成為麥味登的英文店名。 有了核心概念,筆者又進一步對企業主提問:「我們常會跟朋友說,我們到附近的XX咖啡館聊聊吧!但…你會願意邀請朋友到麥味登喝一杯咖啡嗎?」這問句引來業主的莞爾一笑,因為在過往麥味登的經營定位,就是「巷口那家早餐店」,在不同社區都可以看到它們連鎖店的身影,店家主打抓住社區常客的心,在時間緊迫的早晨,親切迅速的服務顧客,建立自己在街坊的口碑。可是,如果您有朋友來訪,想要在附近找一家店坐坐聊聊,麥味登應該不會出現在顧客腦內的清單上!畢竟在充滿油煙味的早餐店,和朋友喝一杯連鎖早餐店聖飲—大冰奶,這畫面恐怕不是很協調。招待朋友,好歹也該在一家乾淨明亮的咖啡店坐下來,好好喝杯咖啡,對彼此的情誼才會有所助益。(見圖1) 新的改變,從心出發 在筆者心中構思的麥味登店家新形象,早就先打破「只是早餐店」的迷思。面對早餐市場的挑戰與趨勢,延長營業時間並充分利用店租,以創造更大營收獲利,回到“形隨機能”這個設計思維的基本原則,那麼就該考慮讓麥味登成為一家「名符其實的早午餐或全日餐店」,新的定位「Cafe & Brunch」就這樣慢慢浮現!這家店裡有好喝又價格親民的咖啡,有除了漢堡、蛋餅之外的精緻餐點,適合中餐、下午茶,甚至晚餐享用。更重要的是,店內環境變得溫暖舒適,適合呼朋引伴一起來聊天閒坐,說到底就是要將改頭換面後的麥味登,擠進顧客腦內的午、晚餐清單裡。 為了實踐這個想法,集團裡負責餐點相關的部門全都動了起來,他們得要去研發出新穎且豐富的美食菜單、穩定的配方與烹調方式,找到合適的咖啡豆貨源,以及容易操作又能煮出美味的咖啡機。這個設計想法之所以能夠順利推進,還是要感謝企業主對於麥味登新形象設計案的重視。因為設計改造這件事,絕不僅是視覺外觀與空間裝修的變化,還要徹底從思維上做出改變。 筆者在進行這個設計改造案時,幾乎長達一年的時間,每週都與業主從董事長到各部門主管,進行各種品牌梳理與教育訓練,無非就是要把品牌行銷與設計思考的觀念,植入他們各自負責的領域中。未來在每一個環節規劃時,能有核心理念可以遵從,有設計元素可融入,這樣才能事半功倍的完成轉型升級大業!(見圖2) 店裝設計,形隨機能 在業主研發新餐點的同時,筆者也在思考如何將麥味登各連鎖店改頭換面。通常麥味登座落的位置,大部分位在社區街角和學校附近必經的上學路段,每家店的坪數大小也各有差異,加盟與直營的狀況更是大不相同。筆者在進行新型態店面外觀與店裝的設計時,要考量的因素,除了客源型態和店面大小,最重要的是得顧及加盟店家的改裝意願以及可負擔的預算。試想一個原本已經營不易的店家,還要加盟主再掏出大筆預算來改裝店面,實在太強人所難。但是如果能以原本就有的空間狀態,不做大規模重整,只做必要的裝修,“以裝飾取代裝潢”應該就可以大幅降低改裝費用,提高加盟店主配合總公司的意願,重新賦予店面新的形象與營運方式,也是加盟主為自己的投資,提升獲利的新嘗試。 再者,筆著在進行麥味登店裝改造時,是以整體形象去規劃各種設計的細節。像是將散發油煙的煎檯,移到後場廚房工作區,並做好完善的排煙設備,讓油煙不會瀰漫整家店,讓用餐座席區可以有一個乾淨清爽的空間。飲品製作區則留在收銀櫃檯後方,方便工作人員一結完帳,轉身後就能隨手方便製作飲品。 另外,無論早餐或午餐時段,外帶客人的比例都很高,外帶客一直都是主要營收來源,那為何我們卻沒善待外帶的客人?外帶等候區就是希望,客人在等待餐點時可以坐在椅子上稍作休息,拿到餐點後也有桌子可以整理隨身物品和餐點。筆者還設計了一個可以隨機移動的餐車,可以依照現場情況放置適當位子,讓店家可以擺些事先做好的三明治等餐點,趕時間的客人可以隨買隨帶,餐車又能快速收進店裡,不會占用太多空間。(見圖3、4、5、6、7) ●圖3:外觀店招的設計,以麥味登新標誌的綠色標準色為主,直招與騎樓柱面上的小燈箱,都採用綠底反白的設計 ●圖4:以最小坪數15∼20坪的店面為基礎設計,店面的格局可以分為點餐櫃檯、後場工作廚房、外帶等候區、用餐座席區等 ●圖5:每家店可依現況規劃外帶等候區 ●圖6:點餐櫃檯的基礎款式設計,背牆上可經常調整更新的價目表,櫃檯上方的黑色桌面,可以展示商品或文宣 ●圖7:從牆面裝飾到燈具、傢俱的設計,落實“以裝飾取代裝潢”的原則,大大降低改裝的費用 設計系統,因地制宜 筆者同時進一步依照店面座落的位置和客源型態,製作出三款基本店型的系統設計: 一、都會型 主要針對位在都會商業區公司行號林立的區域,主要客源是附近的上班族,來店用餐的目的,可能是商業午餐、業務洽談、公司聚餐…等,因此要顧及商業區客群喜歡的時尚感,空間使用的色調較為深沉,燈光設計較為溫暖柔和,散發一種穩重、時髦而優雅的氣氛。(見圖8、9) 二、學區型 以座落在學校附近,主要客源是附近的師生與家長,客人來店用餐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想要填飽肚子,和同學閒聊聚會,或是坐下來看書、寫寫報告…等。店內引入較多的光線,運用大片玻璃,讓空間較為開闊明亮的親切風格,吸引學生們呼朋引伴,常常來店內閒坐。(見圖10、11) 三、社區型 混合了都會型和學區型的特點,主要鎖定的客群都是住宅社區內活動的居民,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可以自家用餐或是親友聚會的場所。這樣的店面獲得許多年長客人的喜愛,新型態的麥味登變成符合他們與朋友聚會,超高CP值的好選擇。大家點一杯咖啡、幾樣點心,就能度過一段輕鬆愉快的美好時光。 應用系統,形象機能兼具 餐點和飲料的包裝,也要有統一系統化的設計。冷飲、熱飲、熱湯,八種不同盎司數的大中小杯,都有方便店員製作飲品時,快速辨識拿取的獨特圖樣設計。新設計的會議點心餐盒,商標印花的設計,可以淡化盛裝餐點時不小心碰觸的油漬,大大提升餐盒的衛生與質感。 另外,店內工作人員的服裝儀容,同樣可以透過設計,來達到提升整體形象的目的。短帽簷的工作帽與標準綠黑雙色的制服設計,兼顧工作衛生與美觀外,還可以讓工作人員看起來更加活潑有朝氣。(見圖12) ●圖8:麥味登都會型店裝形象實際施作完成的樣貌 ●圖9:都會型店裝的規劃設計,適合上班族攜帶筆電工作、業務洽談,光線較為昏暗的溫暖時尚風格 ●圖10:學區型店面外觀的規劃設計,為了能達到室內明亮的效果,在其周圍採用落地玻璃窗引進自然光線 進軍國際,開創獲利新局 台灣的早餐業紅海市場,其實面臨到一個台灣人口結構的致命問題-少子化,因為兒童一直都是早餐店非常重要的基礎客源!一早趕上課的學童讓家長汽機車再到早餐店門口,孩子匆忙跑進店裡買完早餐再跳上車的景象,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孩童早餐要吃好、吃飽又兼顧營養,當然是非常受到每一位家長所重視的。但是因為少子化,使得客單量減少,也就是說原本一個小家庭可能買四份早餐,現在可能只剩下兩到三份,學童少了、親子客少了,對店家來說,主要客源硬生生少了許多,再加上其他競爭對手瓜分客源,可以想見對店家的營業收入有多大的衝擊! 筆者在進行核心概念尋找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已經注意到麥味登面臨到的台灣少子化問題,因此在設計麥味登的新商標時,才會以國際人士可以辨認的英文「MWD」、「My Warm Day」來書寫。這背後的企圖就是將麥味登進一步定位成,能隨時進軍國際的餐飲品牌。少子化帶來的市場萎縮問題也許無法解決,但對企業集團而言,走出國際開拓新市場,才是讓品牌持續成長的正確道路。 現在的麥味登連鎖店在設計轉型升級之後,已經成功進軍了中國大陸、東南亞市場,拓展客源與收益,不再受限台灣市場規模。而海外店家的設計,業主更善用筆者為麥味登連鎖店的設計系統,往上疊加,做出適合各地民情風俗的店觀(見圖13)。2020年12月中,麥味登母公司揚秦國際正式掛牌興櫃,這也是筆者所非常樂見的美好成果,企業因導入設計思考品牌再造,因而翻倍成長,開創全新的獲利格局! ●圖11:學區型店裝空間較為明亮寬敞,面向馬路的長桌和高腳椅,適合單人用餐和讀書的客人 ●圖12:看似簡單的餐盒紙杯設計,其實暗藏了便利操作的機能 ●圖13:麥味登連鎖店在中國大陸的店家之一,開設在當地的高級住宅區,有寬敞的兩層樓,門口店招有如高級飯店的入口
心情調色盤設計競賽揭曉
設計創意
2024-06-18

心情調色盤設計競賽揭曉

由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所主辦的第二屆「C5取2心情調色盤」年度設計競賽結果已於日前出爐,並於今年3月2日舉行交流茶會暨頒獎典禮。本屆共計全台140名設計師、學生及熱愛設計的業餘人士報名,經七名評審及網路票選後,最終選出13件獲獎作品。社會組金獎由鄧志庭的「設計心」脫穎而出,學生組金獎則由雲林科技大學高嘉鴻的「吃飽飽心情好」嶄露頭角。 結合數位印刷與特殊色設計 第二屆C5取2設計競賽以「心情調色盤」為主題,除了承襲競賽主軸精神-結合數位印刷與特殊色設計,透過參賽者從五色中靈活運用兩種FUJIFILM特別色(金色、銀色、白色、透明色或粉紅色),並透過混合、疊印、漸層與CMYK四色融合適用。將日常生活所湧現的喜怒哀樂,藉由平面設計與數位印刷印出來,傳達兼具視覺意象與情感連結的創新設計。藉由一起玩轉特別色,讓設計迸出圖面! 本屆的評審團陣容集結印刷界及設計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分別為台灣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陳政雄、《設計印象雜誌》總編輯林榮松、瑜悅設計創辦人暨創意總監黃國瑜、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專技副教授鄭司維、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教授廖卿枝、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莊國民,以及主辦方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數位印刷事業處市場策略部徐立經理。評審團依據作品的創新、美感、色彩及完整度來評分,並結合近萬人次的線上投票結果,最終選出13件獲獎作品。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董事長勝田明典(後排左3)出席頒獎典禮與得獎者合影 獲獎作品完美呈現活動主題 此次設計競賽,所選出的13件獲獎作品,包括社會組前三名和兩件優選、學生組前三名及五件優選,分別為:(1)社會組金獎╱鄧志庭(設計心)。(2)社會組銀獎╱邱怡庭(排灣之戀)。(3)社會組銅獎╱莊郁淇(生活就只是一片那樣的小蛋糕Life Is A Piece of Cake)。(4)社會組優選╱林宜潔(How Do U Feel?)、林彥筑(8640 U)。(5)學生組金獎╱高嘉鴻(吃飽飽心情好)。(6)學生組銀獎╱蔡孟君(五彩斑斕的泡泡)。(7)學生組銅獎╱周依穎(黑色心情五)。(8)學生組優選╱李孟維(珍奶的未來搖滾)、黃齡誼(頭腦風暴)、戴安祺(你現在的情緒如何?)、呂家儀(富能量宇宙)、邱郁晴(Heart Goes Boom!!)。 其中社會組金獎為鄧志庭的「設計心」,一眼瞬間的驚艷,圖面也能感受到豐沛情緒。其創作說明:尖銳鉛筆刺穿心臟的意象跳脫圖面、吸引全場目光。獲獎者鄧志庭以自身經驗作為創作靈感,將設計人的創意想像化作繽紛色彩注入心臟、中間插著設計師賴以維生的鉛筆,儘管疼痛仍為創作夢想不停地跳動著。該作品以強烈對比的色彩應用及精細結構帶來視覺衝擊,充分展現情緒的拉扯,深獲評審青睞。 學生組金獎為高嘉鴻的「吃飽飽心情好」,繽紛色彩渲染歡樂情緒。其創作說明:「人生沒有甚麼煩惱是一頓飯不能解決的!」完美詮釋高嘉鴻樂觀的生活態度。熱愛美食的他,發揮無限想像,在天空畫滿花朵與美食,運用放射針毛狀的構圖、加上銀色和粉紅特別色,渲染出興奮愉快的氛圍,充分展現人生就是盡情地吃,為作品增添不少活力! 賦予作品多元彈性與附加價值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數位印刷事業處市場策略部徐立經理說明:「數位印刷在商業設計扮演著愈來愈吃重的角色,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旗艦機型Revoria Press PC1120除了能夠滿足精緻包裝、客製化少量多樣和即時交付的需求外,應用CMYK加上特別色印刷,更能為設計作品賦予更多元的彈性與附加價值」。 此次競賽所有得獎作品將於今年10月舉辦的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公開展出,以及擁有2024年FUJIFILM IPA創新印刷大獎(Innovation Print Awards)國際賽事的參賽機會。這次比賽不但鼓勵設計愛好者及從業人員善用數位科技來創作深具感染力的作品,藉此也讓設計師、印刷產業及一般消費者更加了解數位印刷的多元應用,在日常中更接近設計與創意。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 02-27319099 https://www.fujifilm.com/fbtw ●社會組金獎:設計心╱鄧志庭  ●社會組銀獎:排灣之戀╱邱怡庭  ●社會組銅獎:生活就只是一片那樣的小蛋糕(Life Is A Piece of Cake)╱莊郁淇  ●社會組優選:How Do U Feel?╱林宜潔 ●學生組銀獎:五彩斑斕的泡泡╱蔡孟君  ●學生組金獎:吃飽飽心情好╱高嘉鴻  ●社會組優選:8640 U╱林彥筑 ●學生組銅獎:黑色心情五╱周依穎  ●學生組優選:珍奶的未來搖滾╱李孟維  ●學生組優選:頭腦風暴╱黃齡誼 ●學生組優選:你現在的情緒如何?╱戴安祺  ●學生組優選:富能量宇宙╱呂家儀  ●學生組優選:Heart Goes Boom!!╱邱郁晴
雅詩蘭黛接近實現永續包裝目標
包裝未來
2024-06-14

雅詩蘭黛接近實現永續包裝目標

在北美,ELC 開發了一種閉環系統,將透過 Back-to-Mac 回收計劃收集的一些 MAC 標誌性黑色塑膠重新融入到新的化妝品包裝中。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自 1946 年以來,雅詩蘭黛公司一直是美容行業的中流砥柱,在其經營的香水、護髮、護膚和彩妝四大產品類別中,以其優雅、奢華和卓越品質而享譽全球。 ELC 擁​​有 20 多個品牌組合,業務遍及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推動永續發展的全球影響力方面處於有利地位。這是該公司在整個組織中承擔的責任,其對更永續包裝的承諾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0 年,ELC 圍繞可持續包裝闡明了其目標,指出到2025 年,按重量計算,其75% 至100% 的包裝將至少滿足其所謂的“5 R”之一:可回收、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可恢復的。此外,該公司還承諾在 2025 年將 PCR 的使用率增加到 25% 或更多,並在 2030 年將包裝中的原生塑膠用量減少到 50% 或更少。 雖然 ELC 的目標與許多快速消費品同行的目標類似,但進入奢侈品行業卻面臨著獨特的挑戰。儘管如此,透過使用可靠的 SKU 級數據以及創新的新興技術和策略,該公司距離 2025 年目標僅差幾個百分點。 平衡奢華、功能性和永續性 ELC 的品牌涵蓋廣泛的美容選擇,其中包括 Aerin 的精緻奢華香水、Clinique 的皮膚科醫生指導的護膚和化妝解決方案、Aveda 和 Origins 的植物性護髮和護膚產品,以及純素、 Smashbox 的無殘忍化妝品等18 款產品。但奢華伴隨著巨大的期望,尤其是那些想要同樣優質包裝的消費者。 「我們的業務涉及高端和奢華美容領域,在這些市場中,包裝是消費者主張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是消費者在商店或網路上看到它時最先被吸引的東西之一。 「它具有非常高的功能價值,特別是當您處理化妝或在臉上塗抹產品時。它對消費者來說具有非常高的奢侈品徽章價值。通常,消費者會珍惜該產品;例如,她從錢包裡拿出它,然後把它放在餐廳裡。她希望人們看到它。   雅詩蘭黛公司的香水、護髮、護膚和彩妝產品組合包括 23 個品牌。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在這個領域,在提供更永續的包裝的同時保持功能性和美觀性可能具有挑戰性。優質美容包裝通常包括壓花和箔等特殊印刷工藝(使其不可回收)、多種材料和組件(如睫毛膏和口紅包裝)以及無法透過傳統材料回收設施回收的小尺寸尺寸(MRF)。 PCR 在奢侈品包裝中的應用也很困難。由於採用機械回收過程,PCR 可能不具有與原始塑膠相同的機械或美觀特性,甚至與所包裝產品的材料相容性。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該公司表示,將永續性納入其包裝設計中是一項策略當務之急。 「這就是我們創造 5 盧比的原因,」彼得森說。 “我們希望為我們的品牌提供選擇,以探索推動永續包裝的不同方式。” 他補充道,值得注意的是,當 ELC 在 2020 年制定可持續包裝目標時,這些目標並不是由企業的「天上掉餡餅」願望所驅動的。相反,它們是根據現有 SKU 級別分析合作創建的。 「我們使用這些數據進行自上而下的分析,然後說:『好吧,我們目前的 5 盧比是多少?大約是 50%。然後,為了使用數據分析達到 75%,我們問自己,『有多少包裝可以使用玻璃?可以去儲值多少?我們可以合併多少百分比的可用 PCR 流?我們進行了自上而下的分析,認為透過這些幹預措施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客製化工具和培訓指南永續設計 截至 2023 年,71% 的 ELC 包裝符合 5 盧比標準。這項進步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在設計時考慮到 5 R 的新產品發布 (NPL)。 Peterson 表示,ELC 銷售額的 25% 至 30% 來自 12 個月內推出的不良貸款。 「當我們開發新產品和新包裝時,我們抓住機會納入 5 R 之一,而不必從頭開始設計所有包裝,」他解釋道。 為了幫助其包裝開發人員、行銷人員和採購團隊創建符合 5 R 的包裝,ELC 制定了包裝永續性指南,其中包含 ELC 定義概述、材料選擇指南和常見問題解答。它們也為增強包裝永續性的設計提供了方向。 指南中列出的優先事項包括盡可能減少和去除包裝、設計可重複使用和可再填充的包裝、建造設計可回收性、增加包裝中PCR 材料的數量,以及用生物塑料替代石油基塑料(如果生物塑膠可以)可回收,不會污染傳統的回收系統。 ELC 也為包裝開發團隊提供定期的正式和非正式培訓課程。此外,2022 年,它推出了客製化開發的工具來計算不同包裝的可持續性概況。 2023 年,該計算器得到了增強,納入了與包裝設計相關的潛在溫室氣體排放量。 「計算器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將新產品包開發工作與永續發展計畫同步,」彼得森說。 “對這些開發人員、設計師和工程師進行使用這些工具的培訓非常重要。” ELC 採取多種途徑實現可回收性 正如 Peterson 所說,將可回收、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可回收包裝從 50% 提高到 71% 涉及「大量繁重的工作」。鑑於 ELC 產品組合中品牌和包裝的廣泛範圍及其相應的挑戰,ELC 的包裝團隊不得不採用開箱即用/袋子/小袋/罐子/瓶子的思維。在此過程中,ELC 推出的一些封裝創新滿足了 5 盧比以上的要求。同樣,對於其中一些 5 盧比,ELC 採取了多種途徑來達到相同目標。 為了滿足可回收性以及包裝中更多 PCR 的需求,2021 年,ELC 將其最大的特許經營產品之一雅詩蘭黛高級夜間修復精華液從塑膠瓶轉變為玻璃瓶。正如彼得森解釋的那樣,現有的瓶子是由未在回收流中捕獲的塑膠製成的。這意味著該包裝不僅不符合ELC的可回收標準,而且由於難以回收,ELC也無法將PCR納入新的血清包裝中。   ELC 將其高級夜間修護精華液的包裝從塑膠改為玻璃,以便容器可以回收利用,同時增強其奢華外觀。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根據該公司 2021 年在 Facebook 上發布的帖子,改用可回收玻璃瓶來盛裝血清「每年可以節省數百萬個塑膠瓶」。它補充說,“如果我們將這些瓶子首尾相連,它們將延伸超過 2,000 公里/超過 1,000 英里!” 一些懷疑論者可能會爭辯說,從塑膠轉向玻璃可能更多的是消費者的看法,而不是溫室氣體排放(GHG)的實際減少。為了確保從一種材料轉向另一種材料不僅僅是裝飾門面,ELC 在更換包裝時會進行完整的生命週期分析 [ELC]。 「當我們的高級夜間修護精華液從塑膠轉向玻璃時,這是一個重大決定,」彼得森說。 「我們希望確保透過提高其可回收性,我們最終不會增加包裝的碳足跡。因此,我們使用外部方進行了非常詳細的生命週期評估,以驗證情況並非如此。然後我們就能夠推進該專案並決定走這條路。 此外,彼得森補充道,改用玻璃增強了包裝的美感,使其更加奢華。 ELC 追求可回收性的另一個途徑是使用紙張來生產一次性小袋和樣品包等物品,這些物品傳統上由多層柔性薄膜結構製成。 「因為我們提供高端美容產品,所以樣品是我們商業模式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彼得森說。 「消費者通常必須先體驗一種產品,然後他們就會愛上它併購買全尺寸的產品。因此,我們希望我們的一次性樣品更加可持續。 2022 年,ELC 護髮品牌 Aveda 自 1978 年成立以來一直是永續發展領域的先驅,推出了一款由帶有乙烯乙烯醇 (EVOH) 塗層的 紙製成的樣品包 。該包裝袋在歐洲和英國獲得路邊可回收認證; Aveda 仍在努力實現廣泛的可回收性,包括在美國。經同儕審查的 LCA 顯示,與業界常用的多層層壓結構相比,紙質包裝可減少 36% 至 68% 的用水量和 37% 至 64% 的排放量 [CO  2當量]。   ELC 品牌 Aveda 為其一次性樣品包創建了一種紙質包裝,可在歐洲和英國回收 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但對於美容和個人護理產品品牌來說,確保包裝可回收並不總是像改用新材料那麼「容易」。如果包裝太小,即使它是由可廣泛回收的材料製成的,由於當前分類技術的限制,它也不會被 MRF 捕獲。美容和個人護理包裝通常還包含由不同材料和不同尺寸製成的眾多組件。 認識到這些挑戰,ELC 於 1990 年成立了 Back-to-M  。  A  。  C 回收計劃( 請參閱下面的側邊欄 )有助於在循環經濟中為化妝品包裝創造一席之地。透過該計劃,包裝被拆解,那些可以回收的材料由專門從事難以回收物品的公司處理;餘下部分則用作廢棄物轉化能源。回到 M。  A  。  C 以及 ELC 品牌 Aveda、DECIEM、Bobbi Brown 和 Clinique 的其他回收計劃,勾選幾個 5 R 框;它們是可回收和可回收的,並成為回收材料的來源。 先進的回收技術與機械技術一起成為 PCR 的來源 在 ELC 的 5 R 中,最重要的干預措施之一是使用回收材料。在這一領域,Aveda 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據該公司稱,80%的Aveda高密度聚乙烯瓶至少使用80% PCR含量,超過85%的護膚和造型PET瓶和罐子含有100% PCR。在 2021 財年,Aveda 也推出了一款新型 350 mL 單一材料管,其中含有 65% PCR 聚丙烯,ELC 表示這是其迄今為止開發的單一材料管中百分比最高的。 然而,儘管 Aveda 在回收材料方面取得了成功,但 Peterson 解釋說,將機械回收的 PCR 融入美容包裝中可能會很棘手。 「透過機械回收,當你分解塑料,然後將它們磨碎,然後重新熔化並在成型過程中再次使用它們時,它們並不總是具有相同的機械或美學特性,甚至與我們的配方的材料相容性。 「我們必須對材料進行大量測試和分析,看看它們與我們的配方結合後的表現如何。 「有時候,回到我們這個被視為奢侈品的行業,美學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可能得到了我們需要的性能,但美學卻不在那裡。然後我們必須回到品牌並讓他們知道由於 PCR 的原因,包裝的顏色會有所不同。有些品牌對此表示同意,因為品牌背後的故事是圍繞著永續發展的。而其他品牌雖然希望可持續發展,但又不想犧牲奢華的外觀。 於後者品牌,ELC 找到了一種結合 PCR 的方法,同時仍提供與原始材料相同的美學特性和相同的功能。 2021 年,ELC 與化學公司 Eastman 簽署協議,開始在其包裝中使用其分子回收 Renew PET 樹脂( 請參閱下面的側邊欄 )。此後,ELC 也與 SABIC 合作,為其管材包裝採購經過認證的圓形聚烯烴。 「高級再生樹脂的令人興奮之處在於,理論上它們具有與原始塑料相同的特性,因此品質和性能幾乎沒有妥協,」彼得森說。 「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類似的事情。挑戰在於有些材料仍處於初級階段;它並不適用於所有樹脂類型。而且價格也比較貴。 根據 ELC 2023 年社會影響與永續發展報告中提供的指標,自 2021 年以來,該公司已將包裝中使用的 PCR 比例從 15% 增加到 19%。它還報告說,在同一時間範圍內,它已將 PCR 和/或可再生材料製成的包裝百分比從 38% 增加到 40%。就其包裝中的初榨石油含量而言,ELC 目前為 83%。 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包裝的興起 5 R 中的最後一個(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構成了 ELC 包裝的少數,但隨著工程師在開發 NPL 時開始利用此選項,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 2023 年 2 月,ELC 高級香水品牌 Le Labo 開始向美國和英國客戶提供其經典系列 50 毫升和 100 毫升淡香精瓶的線上續裝服務。它還允許消費者將空的 50 毫升、100 毫升和 500 毫升經典系列和城市獨家系列瓶子帶回其全球精選的幾家商店進行補充,並享受折扣。 另一個 ELC 香水品牌 Kilian Paris 也提供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的系統。該品牌表示,「Kilian Paris 對永續發展的承諾源於其奢華香水的概念。最喜歡的香水只需購買一次,並終身補充。因此,我們所有的香水瓶都可以無限次填充。 Kilian 補充裝可讓您補充標誌性的 50 毫升香水噴霧、30 毫升旅行套裝或水瓶。   香水品牌 Kilian Paris 提供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的包裝系統,其中包括優質可重複使用的瓶子,包裝中的再填充物經過輕量化以減少浪費。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根據 Kilian 介紹,補充瓶配備了防溢出機制,一旦瓶子裝滿,其分配器就會自動停止香水的輸送。此外,新的補充包已輕量化,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 ELC 在這一領域的最新創新是雅詩蘭黛 Revitalizing Supreme+ Moisturizer Youth Power Crème 的新型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包裝系統,這是一種使用煙彈補充裝的多成分包裝。 雅詩蘭黛:創新的燈塔 在永續發展與消費者期望和企業責任日益交織在一起的時代,ELC 成為創新和環境管理承諾的燈塔。透過 5 R(可回收、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可回收)所概括的戰略方法,ELC 不僅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而且在實現這些目標方面取得了切實的進展。 在奢華美容產業的複雜性中,包裝在消費者認知中發揮關鍵作用,ELC 利用強大的數據分析和尖端技術來推動永續的包裝解決方案。從雅詩蘭黛高級夜間修護精華液等標誌性產品到可回收玻璃瓶,再到一次性小袋的開創性紙質替代品,該公司在不影響產品質量或美觀的情況下,堅定地致力於減少環境足跡。 至關重要的是,ELC 的承諾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它深深植根於其業務結構中。透過將永續性融入其包裝開發流程的 DNA 中,從全面的生命週期分析到創新的材料採購合作夥伴關係,ELC 正在為美容行業開闢一條通往更永續的未來的道路。 隨著公司不斷突破界限並探索新的途徑,例如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的包裝系統的擴展,它證明了數據驅動的創新和戰略協作的變革力量。透過堅定不移地致力於 5 盧比及以上,ELC 不僅重新定義了美容領域的奢華,而且還為全球市場的環境責任樹立了新標準。  Back-to-MAC 讓復原成為可能 在雅詩蘭黛公司的 5 盧比中,「可回收」對於奢侈個人護理和美容產品製造商來說可能是最具挑戰性的之一。為了解決這些應用中傳統使用的小規格和多成分包裝的加工和回收困難,1990 年,ELC 品牌 MAC Cosmetics 率先推出了 Back-to-MAC 回收計劃之一。 Back-to MAC 讓消費者能夠將空的 MAC 化妝品包裝(包括眼影罐和口紅包裝)退回參與活動的 MAC 商店和網路。液體唇膏、亮粉和顏料、卸妝液、香水、刷子清潔劑和潔面乳、混合介質、壓克力顏料、指甲油和噴槍化妝品不符合退貨條件。 為了解決與這種包裝相關的各種挑戰,ELC 的計劃“考慮了運輸、裝卸和報廢處理等運營問題,以及客戶體驗、溝通和參與”,高級主管 Robert Peterson 說道。總經理. 為了幫助運行其項目,ELC 與世界各地的供應商合作。在歐盟,MAC 與 MBA Polymers 合作。在澳大利亞,它與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商  Close the Loop 的 合作已有十多年了。 2023 年 3 月,MAC 宣布也將與美國和加拿大的 Close the Loop 合作。   在北美,ELC 開發了一種閉環系統,將透過 Back-to-Mac 回收計劃收集的一些 MAC 標誌性黑色塑膠重新融入到新的化妝品包裝中。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該供應商表示:「我們的全球分支機構在處理回收化妝品包裝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雖然其他設施可能要求消費者清洗瓶子、容器和管子,但我們有設備可以為他們做到這一點。掃除障礙可以幫助更多消費者退回空貨,賦予他們新的生命。 空箱返回 MAC 後,將被運送到閉環設施,然後在那裡進行分類和處理。如果塑膠材料可以回收,它們會被切碎、清洗並重新造粒,然後用於生產新材料。同時,金屬被分離並送往金屬回收設施,玻璃在成為新玻璃之前被粉碎。無法回收的材料透過廢棄物轉化能源技術轉化為能源,實現零廢棄物掩埋解決方案。  雖然直接返回 MAC 進行新包裝的材料數量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消費者的參與度和退回的包裝類型,但在北美,ELC 開發了一個閉環系統,以重新融入 MAC 的一些標誌性黑色材料。塑膠製成新的MAC 化妝盒。 彼得森說:“這是時間、人力和專業知識的投資,是我們與供應商合作多年開發的計劃。” 2023 年,美國 太平洋沿岸地區 加工了超過 34 萬磅空 MAC 容器(相當於 930 萬支口紅)  分子回收有助於實現 PCR 目標 2021 年,雅詩蘭黛公司和伊士曼宣布了 一份全球諒解備忘錄 (MOU),根據該備忘錄,ELC 及其品牌組合將開始將伊士曼分子回收技術的回收材料融入其包裝中。 (分子回收是先進回收範疇內的技術之一。) 伊士曼的分子回收技術能夠將難以回收的聚酯材料分解成化學結構單元,用於新的 PET 產品和包裝。原料包括傳統上被送往垃圾掩埋場或焚化廠的材料,例如消費後回收的地毯纖維、綠色或混合顏色的瓶包、熱成型件以及其他廢聚酯。伊士曼表示,除了開闢 rPET 的新來源外,與原生塑膠生產相比,該技術還提供了更低的溫室氣體足跡,並且生產的塑膠與原生材料沒有區別。   伊士曼的分子回收技術能夠將難以回收的聚酯材料分解成化學結構單元,用於新的 PET 產品和包裝。 伊士曼的分子再生PET 樹脂產品組合包括Cristal Renew 和Tritan Renew,伊士曼表示,「它們展現了與原生聚合物相同的高品質和易加工性,滿足化妝品包裝要求的透明度、光澤、顏色相容性和耐用性,同時提供優質的再生材料」。 雅詩蘭黛公司全球包裝與工程高級副總裁羅伯特彼得森 (Robert Peterson)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減少包裝中的原始石油含量,以及世界各地針對塑膠減少的法規進一步鼓勵我們探索先進的回收利用技術。作為機械回收的補充解決方案。我們在 20 個相關品牌的產品組合中融入了來自多家供應商的先進回收材料。   倩碧的 Take the Day off 潔面膏的包裝採用了先進回收技術的 PCR 技術。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在過去幾年中,ELC 與 Eastman 和全球化學公司 SABIC 合作,將先進的回收 PCR 融入其包裝中。例如,倩碧 (Clinique) 的 Take the Day off 潔面膏和芭比布朗 (Bobbi Brown) 的豐盈潤唇膏等產品的包裝。 正如 Peterson 所解釋的那樣,使用機械或分子回收材料的決定取決於材料是否可用或與配方及其應用相容,以及材料是否符合 ELC 的品質和認證標準。對於那些像非處方藥一樣受到監管並需要食品級材料的化妝品,高級回收可提供符合這些規定的原始品質材料。 「供應商在我們的包裝可持續發展之旅中發揮關鍵作用,」彼得森說。 “伊士曼的回收技術和 Renew 產品組合是供應商合作的一個例子,有助於推進我們公司的包裝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保持我們品牌的優質產品的高品質美觀、安全和性能。”   可重複使用的玻璃罐、補充盒可減少流行保濕霜的溫室氣體排放 2022 年1 月,雅詩蘭黛公司為其Revitalizing Supreme+ Moisturizer Youth Power Crème 推出了升級版配方,其包裝滿足5 R 中的兩項要求(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同時保持產品完整性和ELC 消費者期望的奢華體驗。 雅詩蘭黛全球品牌包裝開發高級副總裁艾倫·哈夫金(Allan Hafkin) 表示:「該產品是雅詩蘭黛品牌領先的保濕霜之一,該品牌希望提高包裝的可持續性,同時考慮到整個產品生命週期。 該計畫的目標是創建一個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的系統,以減少包裝廢物並改善產品的整體環境影響。由此產生的包裝系統包括從塑膠罐轉變為具有多種材料蓋的可重複使用、可回收的玻璃罐,並開發了可將包裝重量減輕 90% 的塑膠補充盒。   雅詩蘭黛 Revitalizing Supreme+ Moisturizer Youth Power Crème 的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包裝包括可重複使用的玻璃罐和塑膠製成的再填充盒。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然而,實現這種包裝系統的道路存在一些障礙。哈夫金表示,主要問題之一是確保可再填充的煙彈與原始包裝一樣堅固。設計必須讓消費者能夠輕鬆更換煙彈,同時保持產品的奢華感。這需要對罐子頸部的尺寸、配合和技術控制進行細緻的關注,以確保商業執行中的功能性和穩健性。團隊還需要確保罐子和可再填充的煙彈能夠在所有公差範圍內無縫地協同工作。 另一個挑戰與產品的特殊性質有關—乳霜。 「對於 ELC 品牌組合中的任何產品,都必須滿足我們在安全、品質和性能方面的高標準,」Hafkin 說。 “在涉及可再填充包裝的系統中,我們需要確保消費者更換煙彈時包裝中的產品受到保護,特別是從安全角度來看。”   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系統的實施帶來了顯著的環境效益。生命週期評估 (LCA) 顯示,新的包裝方法減少了數千磅塑料,並導致相關排放和能源消耗減少至少 40%。   密碼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world.com/  
Figma 的新鍵盤讓設計師打造他們夢想的快捷方式
設計創意
2024-06-14

Figma 的新鍵盤讓設計師打造他們夢想的快捷方式

設計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但它也需要大量的死記硬背的肌肉記憶。設計師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嘗試各種方法來簡化完成工作所需的點擊和點擊操作。現在,Figma 正在尋求讓這些手指體操變得更加容易。 今天,Figma 推出 Figma Creator Micro,這是一款 12 鍵鍵盤,可讓 Figma 用戶為設計軟體編程多達 48 個不同的快捷鍵(Figma 週邊商店零售價為 139 美元)。 「它允許[用戶]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並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自訂它,」曾參與 Creator Micro 工作的 Figma 產品經理 Rob Bye 說。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設計工作流程。” [照片:Figma] 傳統鍵盤不是為設計或創意工作而設計的。早期的打字機有類似鋼琴的按鍵,而 QWERTY 鍵盤是標準化且故意無聊的。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愛好者們創建並定制了自己的機械鍵盤(2023 年有超過700 萬人訪問了r/MechanicalKeyboards subreddit),在亞馬遜上搜尋AdAdobe 程式的專用鍵盤往往會產生從灰色到灰色的選項頁面。  [照片:Figma] 過去,Figma 粉絲專門針對該程式創建了自己的鍵盤,例如一位設計師去年上傳到 YouTube 的六按鈕鍵盤。一位 Esty 賣家提供 Figma 快捷鍵鍵盤貼圖。 「我想你可以看到人們渴望為 Figma 製作客製化產品,」Bye 說。 Figma 的 Creator Micro 鍵盤是與加拿大模組化鍵盤生產商 Work Louder 合作的成果。 Work Louder 原型是在 Figma 創客週期間創建的,旨在幫助使用者更快建立肌肉記憶並為重複操作創建快捷方式。這可以透過各種機械鑰匙或透過轉動兩個旋轉編碼器之一來完成。使用者可以對 12 個按鍵進行 4 次自訂,並在每個設定之間切換以存取 Figma 150 個捷徑中最多 48 個的捷徑。 [照片:Figma] 鍵盤上的滾動按鈕可用於縮放或滑動文件上的圖層並重新排序,Bye 個人還使用一個旋鈕來進行撤消和重做。 「你可以非常快速地勾畫出一些東西,或者模擬一些東西並設計出來,然後你可以旋轉它,它會撤銷一切,」他說。 “與命令 z 不同,命令 z 可以更快地完成任務。”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想法:當人工智慧正在徹底改變資產創建和設計軟體時,鍵盤將權力重新交給設計師。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  
數位印刷會成為壁紙的主導技術嗎?
設計創意
2024-06-14

數位印刷會成為壁紙的主導技術嗎?

瓷磚的生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瓷磚最初是塗漆的,後來出現了絲網印刷。然而,在 1900 年代末,噴墨印刷開始取得進展,這主要是由於最低的印刷準備成本和庫存、能夠生產具有照相細節的獨特圖案以及定製圖案的能力。如今,噴墨在瓷磚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那麼,牆紙市場也會走同樣的路嗎?也許不會,但隨著數位印刷對於長期印刷變得更具成本效益,它將繼續佔據市場份額。 「對於短版牆面覆蓋物,例如客製化環境圖形、促銷牆面覆蓋物以及專業圖案和圖像壁紙,數位印刷是完美且占主導地位的解決方案,」 富士膠片油墨解決方案集團 行銷傳播經理Michael Bush說道。 「大量生產的壁紙通常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寬幅網上印刷。以與類比印刷相匹配的成本點實現所需的生產力對於數位印刷來說是一個挑戰。惠普大幅面產品組合全球總監 Oscar Vidal表示,數位印刷極有可能成為壁紙領域的主導技術。 Vidal 補充道:“數位印刷技術的進步,例如提高的印刷品質、更快的生產速度以及更廣泛的可印刷材料,已經使其成為該行業的有力競爭者。” 「此外,數位印刷還具有顯著的優勢,例如客製化選項、更快的周轉時間以及短期或個人化專案的成本效益,」Vidal 補充道。 “這些因素,加上數位印刷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表明它將繼續獲得市場份額,並最終成為壁紙領域的主導技術。” 愛普生美國公司  專業影像產品經理 David Lopez表示,他認為我們正在迅速邁向數位印刷將成為牆紙領域主導科技的未來。 洛佩茲說:“隨著技術進步不斷進步,數位印刷在生產超大作業方面將變得更快、更有效率,而現在仍然經常採用傳統印刷方法來生產。” “當今的客戶期望快速的周轉時間,作為製造商,設計可靠、高效的產品來幫助印刷店滿足客戶的期望非常重要。” 「目前,這個市場中有大量規模更大、產量更高的數位印表機,因此可以說『數位印刷』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這個領域的主導技術,」業務開發部 Kitt Jones共同創作經理Roland DGA說道。 「然而,垂直成長的空間始終存在,我認為未來的趨勢將是這些類型的『高印量』印表機與中短期數位印刷機的結合,」瓊斯補充道。 「當我說『中短期』時,請記住,每小時運行400 平方英尺或更多平方英尺仍然是大量生產,雖然使用多台印表機的數量會增加,但對於較大的印刷機來說,這仍然被認為是'短期'。 「對於這些較大的製造商來說,這將使他們能夠在更大的項目之外進行更短的印刷,甚至按需印刷——他們不必放棄任何工作,」瓊斯繼續說道。 「隨著牆紙的短版印刷和按需印刷在這個市場上變得越來越突出。我相信這種類型的產品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不僅是牆紙,而且在整個家居裝飾市場。 「對於希望從印刷中獲益的新行業專業人士來說,未來將是非常令人興奮的,設計師、建築師、酒店承包商、建築商和其他專業人士都會擁抱數位列印,並意識到控制、設計和多功能性如何優勢這一點。INX International Ink Co.數位部門副總裁 Paul Edwards認為這是一種可能性。 愛德華茲說:「隨著噴墨系統速度的提高,使用尺寸合適的單通道捲對捲印表機將是長時間運行的理想選擇。」「在某些時候,它可能會在除最長運行之外的所有運行中佔據主導地位。隨著平均運行長度的減少,可以達到平均運行長度和數位印刷速度的點,這將是噴墨開始佔據主導地位的轉折。 新技術 其中一項關鍵措施是 Roland DG 收購 Dimense。 「Roland DG 不斷尋求為其數位印刷、切割和 3D 製造產品線創造新的應用和市場,目標是改進和促進各種小批量高品質產品的按需生產,」瓊斯說。 「這包括服務利基市場的技術,例如室內設計垂直領域,預計流程將從類比轉向數位。 Jones 補充道,Roland DG 對 DIMENSE 的收購和 DG DIMENSE 的成立是透過擴大數位製造市場銷售來增強我們業務組合的更廣泛持續努力的一部分。 「Roland DG 一直是為標誌和圖形專業人士開發和製造創新數位產品的領導者。雖然服務這個市場仍然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但我們希望讓其他垂直行業熟悉我們的設備以及它們為各種應用提供的優勢——包括室內設計空間內的牆紙生產。 Dimensor S 結構印表機是基於 Roland DG 技術構建的,因此我們希望繼續推進這一合作夥伴關係,並幫助尋求擴大其產品供應和幫助市場開拓牆紙和立體打印的全新時代,這是完全有道理的。對設計和印刷過程的控制。 為了幫助我們更接近未來,設備製造商正在開發新的印刷機和油墨。 Lopez 表示,新型Epson SureColor R5070L 64 吋卷對捲樹脂印表機利用多用途樹脂墨水技術,能夠始終如一地生產專業品質的壁紙、織物、乙烯基、無塗層紙等,並具有一致、可重複的顏色。 「採用 2.6 英吋、用戶可更換的 PrecisionCore MicroTFP 列印頭與 Epson UltraChrome RS 樹脂墨水技術相結合,它可以產生高品質的防刮輸出,為立即層壓做好準備,」Lopez 說。 「它包括每種顏色3L 的墨水和一個熱插拔墨水系統,可在列印過程中自動從空墨水包切換到新墨水包,實現不間斷列印,並確保作業與作業和麵板之間顏色一致,以實現重複列印工作、牆面瓷磚應用、大型橫幅、牆壁展示等等,」洛佩茲補充道。 “SureColor R5070 配備三加熱器乾燥系統、4.3 吋觸控螢幕控制面板以及用於清潔印字頭和除塵的織物擦拭器系統,可跟上快節奏的列印店的步伐。” Vidal 表示:“HP Latex 技術及其產品組合旨在透過水性乳膠墨水提供更永續的牆紙印刷服務,這種墨水釋放的化學物質或氣味可忽略不計,並獲得 UL ECOLOGO 和 EPEAT 環境認證。” 「HP Latex 墨水俱有多項優勢,包括零有害空氣污染物 (HAP)、不易燃、不可燃和無味。此外,它們也不需要特殊通風,也不會釋放臭氧,非常適合飯店、餐廳、零售空間、醫院和家庭等各種環境。此外,這些墨水避免了有問題的反應性單體化學,確保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其他方面,HP Latex 技術的多功能性透過廣泛的基材選擇實現了創意自由,因為它幾乎可以在任何基材上進行列印,」Vidal 總結道。 “此外,它還可以保證長期的最高品質,並能夠在同一天交付項目,為壁紙市場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Jones 表示,Roland DGA 為該市場提供了多功能的產品和技術組合。 「在我們的 TrueVIS 系列中,有 LG 和 MG 系列 UV 捲對捲印表機/切割機,它們是生產牆紙以及許多其他應用的理想選擇,」瓊斯說。 「除了提供鮮豔的色彩和令人驚嘆的細節之外,這些印表機/切割機還使用戶能夠使用光澤和白色 UV 墨水將引人注目的紋理和尺寸效果融入到列印中。 「我們還提供 VersaOBJECT CO 系列平板和皮帶驅動混合 UV 列印機,可以直接在各種基材和 3D 物件上列印,」Jones 補充道。 「我們的頂級 TrueVIS 生態溶劑 VG3 和 SG3 系列寬幅印表機也可以生產充滿活力、細緻的壁紙。 Roland DG 還擁有 TrueVIS AP-640,這是一款樹脂墨水印表機,也是該市場的理想選擇,因為它提供了具有出色拉伸性和耐刮擦性的水性解決方案。此外,我們現在還提供 Dimensor S 結構印表機及其環保水性墨水和專門的無 PVC 介質,它們共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牆面覆蓋物,不僅在視覺上令人驚嘆,而且還具有觸覺吸引力。 內容來源: https://www.inkworldmagaz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