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數位及移動技術的發展帶來全球資訊大爆發,也衝擊到出版、印刷、造紙等產業的發展,其轉折點都約在2004年。以台灣為例,出版業產值由2004年的800億元降至2020年的451億元(-44%),印刷業也由701億元降至631億元(-11%),造紙業產值則由1,507億元增至1,651億元,增幅9.5%,但單就文化用紙分析,產量就降約48.8%,產值則由2004年的197億元降至2020年的106.7億元,減少約45.9%。數位環境也影響到廣告消費結構的發展,2020年台灣廣告量約739億元,較2004年的546億元增長約35.4%,但2020年報紙及雜誌廣告量僅約25.8億元,較2004年的245億元減少約89.5%,這麼嚴重的衰退,當然影響到台灣出版業的發展,也嚴重影響到台灣出版印刷的發展。
全球出版行業的規模與發展,是與國家的國民所得與經濟規模(GDP)有密切的關係,以2019年的資料分析,美國出版業年營收約259億美元,占GDP比重0.1207%,日本出版業(包括圖書及雜誌收入)年營收約1.54萬億日元(約142億美元),占GDP比重0.2749%,德國出版業年營收約93億歐元(約104億美元),占GDP比重0.2701%,英國(含圖書及期刊收入)年營收約63億英鎊(約80.5億美元),占GDP比重0.2851%;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署資料,2019年出版行業年營收約1,911.5億人民幣(約277億美元),占中國當年度GDP總產值99.1萬億人民幣的0.1929%。而依台灣以財政部統計資料,2019年出版業年營收約513億台幣(16.7億美元),占台灣GDP總值5,961億美元的0.2849%,但依文化部統計,出版業若含批發及零售的銷售產值約1,055億台幣左右。
由2016至2019年各國出版業的統計,美國出版業年均營收增長率為-1.69%,日本為-1.94%,德國為0.29%,英國為9.34%,中國則年均增長約3.3%,台灣出版業營收則由2016年的497億台幣增至2019年的513億台幣,年均增長率約1.1%。而以2018年國際出版協會(IPA)的全球出版業前10大國家統計(見表1),大眾書約占65%,教育書約占35%;而大眾書的市場中,在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德國等國,電子書營收約占20%,這些國家的消費者透過線上購買約在40%左右,但其餘國家的電子書約占10%以下,線上消費也僅占約25%以下。
●圖2:2004∼2020年美國紙本書的銷售
2020年疫情全球出版業概述
2020年COVID-19肆虐全球經濟,封城、封關、商店、學校關閉期間,全球書店營收大幅降低,但居家隔離促使讀者閱讀率提升,線上銷售也大幅提升。根據歐洲及國際書商聯合會(WIBF)的調查報導,2020年全球圖書銷售,約60%的國家營收較2019年是衰退的,另外40%的國家則是增加的。其中美國增加10%、英國增加5%、德國減少2%、法國減少3%、義大利減少15%、西班牙減少11%、墨西哥減少12%、俄羅斯減少約40%、澳大利亞增加10%、巴西增加4%、印度減少4%、瑞典增加8%、挪威增加7%、芬蘭增加1%、捷克減少11%、南非減少18%、日本增加4.8%等,疫情衝擊讓全球出版業各有不同的境遇。
由美國出版協會(AAP)報告顯示,2020年美國圖書銷售增長約10%,其中紙本書增加約9.6%,數位書增加約15%,其中電子書成長約15.6%,有聲書增長約16.5%,但教育書則減少約8%,K-12教材銷售減少約19.6%;另外根據美國BookScan資料報導,2020年是美國過去10年內,紙本書(Print Book)賣最好的一年(見圖2)。
以美國出版協會(AAP)的5年來年度報告,2017年開始,美國線上圖書銷售已經超過傳統書店,以2019年比2015年數據,線上銷售增長約20%,但書店銷售卻減少約35.9%;大眾書還是美國出版業營收的大宗(約占65%以上),近幾年市場是增長的,但教育、專業書籍及教材類受數位化的影響,營收逐年下降;而紙本書仍是美國圖書的主要市場,2019年占大眾書74.7%,數位書營收占比約20%,2019年電子書營收比2018年減少約4.9%,比2015年更下滑30.8%,但2019年有聲書營收比2018卻增加15.9%,比2015年增加143.8%。
根據日本出版協會的資料,2020年出版業營收達1.6168兆日圓(約148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4.77%,其中紙本書約112.3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約1%,數位書營收約36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約28%,數位版書占比約24.3%,增長約4.4%,但其中90%為連載漫畫類電子出版物(31.4億美元)。而比起2016年的數位出版書,營收增加約106%,紙本書營收則減少約16.8%,總體來看日本過去5年來的閱讀率是下降的,電子書增加不是唯一的原因。
根據倫敦出版協會報告,2020年英國出版業營收(書籍、期刊和版權/聯合版本)約64億英鎊(89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約2%,其中國內市場約25億英鎊(成長約4%),外銷約37億英鎊(+0%),外銷占總營收的57.8%;其中紙本書約占34億英鎊(-6%),數位版約30億英鎊(+12%),數位版已占總營收的46.9%;2020年出版業營收中,衰退最大的是教育類書籍約-21%,而33億英鎊營收的專業書籍,其數位版營收占約25億英鎊(75%)。
有異於國際書商聯合會的調查,德國出版業和書商協會指出,因疫情書店一年關閉三次、書展與新書發表會取消,但2020年德國出版業的營收仍達93億歐元(111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0.1%,這主要是實體書店強化網路服務,讓整體線上交易增加27.2%,遠高亞馬遜的7.2%,在線銷售額也占總營收的25%(26億美元);而在疫情期間,17%的德國人第一次以電話、網路向書店訂書,但實體書店營收仍高達46億美元(-9%),占整體營收的42%;而電子書下載量增加約16.2%,市場占比也由5%增至5.9%,但有聲書下載顯著成長約24.5%,電子書和有聲讀物的包月訂閱數量也顯著增長了28.4%。
歐洲出版聯合會的報告提到,疫情是加速有聲讀物與電子書的快速成長,挪威的有聲讀物就增長了14%(訂閱量增長了26%),電子書增長了3%,瑞典的印刷品銷售額增長4.1%,數位版銷售額增長22.7%,訂閱量增長25%;在芬蘭印刷品增長了2%,數位銷售額增長了37%;而西班牙電子書增112%,有聲書則增長約137%;義大利電子書增長約37%,有聲書增長約94%,而透過線上購書占比由2019年的27%增至43%。
2020年,綜合全球出版業市場變化的結論如下:
(一)疫情加速出版業數位轉型,這包括電子書再度快速增長,有聲書則高度增長,而實體書店擴大網上服務,以彌補疫情關店帶來的損失。
(二)疫情帶動消費者閱讀率上升,大部分國家的大眾讀物基本是增長的,這也帶動紙本書的增長。
(三)疫情讓教育相關書籍的營收大幅降低,而專業化的書籍的電子書比例也再度提高。
(四)大眾書集中,紙本書仍是主流,市場是恢復成長中,而線上購買通路銷售額也持續增長,有聲書的市場規模有機會超過電子書,這些趨勢讓出版業者必須加快數位轉型,而這也讓出版社大者恆大,也壟斷大部分暢銷書榜單。
國際出版商的經營發展策略
因應數位技術發展、消費行為變革、有聲書市場大爆發等市場環境變遷,加快數位轉型、跨區域出版業合作、IT新技術應用、異業結合、多型態產品融合、探討消費者需求、多通路與多元服務的融合發展等,都成為國際出版領導業者關注焦點;而疫情發生後的居家隔離,整合虛實通路、強化線上服務及行銷等數位轉型措施,來滿足消費者需求更是急迫,以下是近幾年來國際出版業者的經營發展策略趨勢。
一、以購併來擴大市場地位,整合資源並強化競爭力
在美國教育出版市場中,美國McGraw-Hill與Cengage Learning於2019年5月宣布合併,但合併案未獲政府同意,並在2020年5月終止;英國Pearson集團在2019年收購Lumerit教育公司和Smart Sparrow公司,同年Wiley也收購Knewton;這些購併案例,基本上都是整合資源、積極開發數位化產品、強化教育數位平台服務、多元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與語言教學等)、提升資料分析與個性化學習,為師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在大眾書籍方面,2020年11月Penguin Random購併Simon &Schuster,也購併拉美和西班牙的Alfaguara和Salamandra出版公司,而德國的Bertelsmann在2020年初收購英國Pearson擁有的Penguin Random的25%股份,而成為全球最大的出版公司;而法國的Hachette Book Group也一直持續對外購併,過去購併迪士尼的Hyperion出版公司,還跨界收購了Gigamic遊戲公司,2021年再收購美國的Workman Publishing等;連中國科技出版傳媒公司也購併法國EDP Sciences出版社,這些購併都在實現全球市場擴增,擴大多元服務(影視、遊戲、媒體信息服務等)、提升技術能力(語意、資料分析及數位能力等)與加快數位平台服務等。而在通路購併上,歐美也持續再發生,來強化了業務覆蓋面和銷售能力。
二、整合網上平台、提升服務內容、強化客戶體驗及行銷互動
疫情讓很多海外的印刷廠、書店、學校和文化教育設施關閉,導致英、美、德圖書中盤商陸續傳出破產,國際出版商也因而整合平台功能,建立與消費者直接溝通與互動,因而拓展直銷管道,而且提升平台技術,例如以人工智慧(AI)技術,提供個性化的文章推薦,以機器學習(ML)技術發現每個研究領域的趨勢性話題,引導研究人員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平台同時可提供線上展示、學術會議、線上教學與培訓,也以收集資料、大數據分析行銷與服務等。
三、出版與數位技術融合是出版業經營發展策略
Deloitte在2019年預測,2020年全球有聲書(Audiobooks)的市場規模將增長25%,至35億美元,還預測全球播客市場將增長30%,達到11億美元,這比起媒體和娛樂整體增長率僅為4%的世界中,已成為出版業重要的產品形態;2019年有聲書佔全球大眾出版物的8.1%,而電子書僅約11.7%,美國和中國約佔其中的75%左右,估計有聲書營收在2022年可能將超過電子書。
而數位技術對出版業發展已是越來越重要,學術出版商積極地將AI、ML、圖像識別、語義標記、搜尋引擎優化等新技術融入出版流程中,出版商將資訊技術應用於投稿、尋找同行評議人、編輯和出版流程、資訊的提取及推薦閱讀文章等環節,便於科研人員從科研文章裡提取到更多關鍵的內容;各教育社也將新技術融入數位教材中,並發展數位平台,提供教學更多的個性化內容及服務,來滿足師生的需求;面對亞馬遜對出版、物流、零售、電子書、自出版等全產業鏈條的包圍,大眾出版商更需要發展數位平台及更多的數位解決方案,直接面對消費者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並取得更多消費體驗。
2020年台灣出版業現況及發展
一、2020年台灣出版業的發展趨勢
根據台灣財政部出版業營業額統計(見表3),2020年台灣出版業營收額約450.8億元,較2019年減少約12.1%,但出版家數約3,728家,較2019年反增49家,其中2020年數位出版營收僅約11.3億元,較2019年成長約23.1%,占相關出版業營收約2.7%;另外軟體出版營收約225億元,較2019年增加約24.4%,其中遊戲軟體約186億元,增加約27.6%。
新冠肺炎疫情確實重創出版行業,2020年新聞出版營收減少了約22.8%,雜誌期刊營收減少約17.1%,書籍出版減少約3.7%,其他出版則減少約12.3%,但遊戲軟體類出版營收則增加約24.4%,但數位出版卻成長約23.1%。再依台灣財政部統計,2020年書籍雜誌批發業營收約361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約6.2%,書籍雜誌零售業應收約201億元,較2019年減少了約1.9%。
以國家圖書館的「台灣圖書出版現況及趨勢報告」,2020年台灣新書出版總量35,041種(含電子書),較2019年減少1,769種(4.8%),是過去10年的最低點,申請ISBN之出版機構4,694家,也較2019年減少258家;就新書出版中,出版社占30,670種(87.5%),政府占3,290種(9.4%),個人出版占1,081種(3.1%),其中政府出版新書增約7.2%,但出版社新書出版減少了約6.1%。(見表4)
2020年新書出版35,041種中,語言/文學書局占約20.83%,社會科學占約15.99%,藝術占約15.53%,應用科學占15.21%,兒童文學占約7.86%,而史地/傳記占6%,哲學、宗教約在5%、自然科學約4.11%,由於疫情衝擊,「休閒旅遊」新書跌幅驚人(-70%),「心理勵志」出版量大躍升(+17%),而「漫畫書」、「兒童讀物」及「教科書」則連年成長。
二、2020年台灣電子書現況與趨勢
2020年台灣共有269家出版機構申請電子書ISBN,出版電子書2,038種,占全年新書出版總數的5.82%,較108年度增加447種,成長了約28.10%;其中,以一般出版社1,734種最多,占電子書全年申請總數之85.09%,較108年增加322種,政府機關出版電子書為200種(占9.81%),個人為104種(占5.10%);而電子書之檔案格式,其中以EPUB占約982種(48.2%),PDF占929種(45.6%),其他占127種(6.2%),而PDF格式則由2018年的18.96%增至2020年的45.6%。
電子書以書籍內容區分,語言/文學類(511種,占25.07%)最多,第二位至四位分別為應用科學(299種,占14.67%)、社會科學(282種,占13.84%)及哲學(190種,占9.32%);出版量成長最多為小說及心理勵志,分別增加128種(成長4.98%)及119種(成長5.43%),109年「心理勵志」的新書廣受歡迎,不論在紙本書與電子書的出版量都同步出現成長趨勢。
就近年來全球出版業成長最快的有聲書(Audiobook)及播客(Podcast),台灣目前沒有相關統計,但根據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副秘書長祝本堯表示,台灣出版業界正積極關注有聲書的市場,讀墨(Readmoo)電子書平台認為2020年是有聲書元年,其全年營收增加850%,品項數料增加486%,這的確給出版業帶來很大的振奮,但有聲書的製作成本太高,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出版業,如何尋求投入與回收的平衡是最糾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