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文創打開市場敲門磚
設計創意
2024-04-30

導入文創打開市場敲門磚

卅一、一畝知識田,一如陳年美酒,萬古流芳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一說出自明代大畫家董其昌,而我們唸書時已經加了個「勝」字,成為「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事實上此兩者可以互為佐證,不可偏廢任一個。 處於當今的網路時代,見世面-可以透由親臨現場及網路視頻達到世界觀;知識-也有各領域專家整理好精簡的內容,提供我們片面速讀;文字-更有多如繁星的貼圖,任我們隨心所欲的使用,於是再也不需費心造詞了!也因為方便,我們書也不看了,腦也荒廢了,心也浮了,最後只剩下了按鍵,還自鳴得意的高喊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不自覺地漸漸失去身為人的價值!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應該重新開始閱讀多元知識,耕耘自己的知識田,擴大自己腦中完整的資料庫,才能恢復與生俱來的思考、邏輯、想像力⋯⋯,在面對各種臨場交流、議題主張時,必能立即切入核心、掌握話題,發揮影響力。 筆者曾經以鼓勵大眾閱讀為題,設計過兩張海報,一張主題是「讀行俠」,畫面是一個小孩放著打開書的風箏,象徵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輔相成。一張是「XO書」,畫面以一瓶知名的XO酒瓶,裡面裝著線裝書,比喻我們中華文化,勝過頂級好酒,更能萬古流芳、愈陳愈香!閱讀的美好,正如享受一瓶陳年美酒,散發自信的芬芳。(見圖31) ●圖31:筆者以鼓勵大眾閱讀為主題所設計的「XO書」海報 卅二、古今中外千奇百怪的存錢筒,打不開才能存下第一筒金! 您還記得小時候自己擁有的第一個存錢筒嗎?當時稱為「撲滿」的,可能是紅色不透明的豬,存了多少銅板看不見,後來改成半透明材質,可以看到各式大小鎳幣堆疊的高度,並和姐弟們比賽看誰先裝滿,所以存得特別有動力。如果要把錢拿出來取出,得用刀子剖開,而往往因為不捨,直到念書缺錢時才下了決定,所以撲滿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小銀行,學習存錢的第一個階段。 比小豬撲滿更早的則是竹筒,兩個竹節斷開,在上蓋或竹身上切出3公分左右、依據可以投入錢幣直徑的最大縫隙,就是天然的存錢筒了。而每個竹筒取材不一,所以高、矮、粗、細可依各人需求目來選擇,後期的竹筒上則多加勵志或吉祥的文字。 從早期商業萌芽時代,銀行最常贈送的禮品就是一個復刻的小金庫存錢筒,擺在家裡既實用也是最直接的廣告;直到現代其熱度不減,仍然成為百貨公司、生活品牌等的年終熱門贈品。所以我們經歷了不倒翁、各式小鐵盒、動物造型等存錢筒,其底部都是可以打開的設計,因為方便隨時取用,所以錢永遠存不滿! 再看看我們天才祖先運用天然竹子,設計的竹節存錢筒,要用洪荒之力才剖得開取錢,所以是我們教育小孩守住錢財、並培養儲蓄概念的終極法寶!存錢筒,是溫古回味可以再度重生的長銷型文創!(見圖32) 卅三、此物最鑲思,它們都是鐵杵磨成針般的辛苦細工活兒而成 螺鈿漆器,是中國傳統漆器工藝的重要技法之一,使用經過研磨、裁切的貝殼薄片,依據紋飾設計圖稿,精細排列鑲嵌在漆器上,螺鈿漆器大約創始於北宋。所謂「螺鈿」是透過精心挑選的蚌殼、鮑魚殼、貝殼、夜光螺⋯等優質貝殼材,分別將其磨薄拋光加工成硬螺鈿片,或是透過泡製加工成軟螺鈿後,再剝離、裁切成纖細的點、線、片,然後一點一點地嵌貼於已經塗完大漆之木胎漆器上,最後經推光完成。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國漆,是中國獨創的工藝,故泛稱中國漆,是用一種天然樹脂提煉的塗料,以黑漆、紅漆、朱漆為基本漆色。一般而言,漆器因為塗層多、包覆性厚實,形成天然的保護層,所以內胎木材選料不太考究,靠塗漆來強化提升,一方面可節省成本。揚州漆器工藝聞名,中國江蘇「謝馥春」國妝品牌中最具代表的鴨蛋香粉盒,在商業量化及成本考量上,特別改木胎為塑料胎體,其上再做螺鈿鑲嵌,可以做為傳統工藝現實考量的示範參考。 螺鈿漆器大件器物如家具、屏風、櫃架,小物件如珠寶盒、鏡子、粉盒、飾品等,具有讓器物表面一如珠寶般散發著美麗的珍珠般光澤的器物價值。當我們欣賞黑色大漆上閃耀著五光十色、七彩斑爛、設計精巧的螺鈿漆器,背後其實藏著深奧的古人智慧與匠人們的巧奪天工。(見圖33) ●圖32:早期商業萌芽時代,銀行最常贈送的禮品就是一個復刻的小金庫存錢筒 ●圖33:設計精巧的螺鈿漆器 卅四、從中國大陸漂洋過海來的串錢牌,是支票的前身⋯⋯ 我們從電影中了解的,明清時期的「鏢局」,如同現今的保全運鈔公司;「錢莊」,在中國北方又稱之為銀號,主要是提供銀錢兌換。 明代中葉,幣制混亂,人們需要將市場上各種雜亂的錢幣兌換為官府發行的制錢,才能交易和流通,於是誕生了錢莊,就如同現在的銀行;後來,錢莊業務不斷擴大,除了貨幣兌換、傾熔銀錠、金銀買賣業務外,並經營信用放貸、匯兌存款等多元服務,於是晚清時形成新的「票號」行業,通稱票莊、匯票莊,當時各地之間的貿易發展快速,而人們隨身攜帶銀兩有所不便,於是票號便應運而生,專事銀兩的異地匯兌業務,人們只要將銀兩寄存到甲地票號中,到了乙地,便可以憑票去分號兌換,誠如現在的綜合型銀行。 三十年前筆者在古董市場中,分別挖到這6個串錢牌子,一面刻著「足卡錢貳伯文、信號」,另一面上段用毛筆寫著「五千參百五十一號」、下段刻上「光山莊」,厚度一邊毛筆寫下「失去不卜」,一邊寫或印類似騎縫章的圖騰作為防偽功能。錢牌頂端有一直徑5∼6mm圓洞,主要是把錢牌串起,方便攜帶保存。 從上述這幾個串錢牌分別看到三種等級,最高級的全用手工正反陽刻,中級的是把行號及面額陽刻在一面,普通的則是正反全用毛筆書寫,在歲月消逝下字跡已經模糊。錢莊是銀行的前身,銀票及支票的前身則是串錢牌,迄今留傳下來的應該很少,朋友們中是否有人收藏這種「串錢牌」呢?(見圖34) 卅五、五文弄墨,四放熱情!不同創意年代的創新接力棒⋯⋯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5月4日,迄今已101年。起源於1919年一群留過洋、思想開明的年輕學人帶領,反帝愛國、倡議白話文,宣揚追求「自由、民主、人道、科學」的精神。這是一次影響深遠、規模龐大的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等的開放至為關鍵。 2002年5月4日,筆者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之委託,設計五四運動代表人物書法展的宣傳。為了讓書法展出形象符合五四運動的創新性,筆者在畫面上鋪陳一個花瓶,結合胡適、魯迅、蔡元培、傅斯年等代表人物的書法拼成兩朵花,花瓶放上制式的主題,另立創新宣傳主軸「五文弄墨,四放熱情」,最後用一個筆架剪影,隱入基本資料。 於是這張對大眾而言甚為嚴肅的書法展海報,延續了五四創新的精神,展現兩個時代環境中共同的文化溫度。(見圖35) ●圖34:錢莊是銀行前身,銀票及支票前身則是串錢牌 ●圖35:筆者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之委託,設計五四運動代表人物書法展的宣傳海報 卅六、疫情之下,天無絕人之路-窮則變!且看桐花如何從谷底翻身? 每年四月,台灣客家地區的桐花紛紛大力綻放,熱情迎接春天的到來。同時每年於此期間,在客委會的挹注下,台灣客家地區都以桐花為名、盛大舉辦桐花祭節慶,帶動了龐大的商機!桐花祭,完全是台灣創造出來的商業行銷策略! 我們且看早期貧窮的客家山區,成片油桐樹的種植,主要利用生長快速的樹幹製成便宜的簡易傢具、火柴棒等生活用品,樹籽則是提煉油紙傘的防水塗料;四、五月間白色桐花成林開出,當白花落到地面如下雪般鋪滿山間及路面,因此又稱「五月雪」,充滿動人的浪漫療癒情懷⋯⋯。 筆者在2006∼2007年帶領十位專業設計師,親自下鄉調研、溝通,以桐花為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建立品牌並打造400項商品,為客家地區桐花商品佈局奠基,從此客家桐花祭成為地方創生標竿,我們把台灣最窮的地區翻轉致富! 白花,在華人社會雖有負面意涵,但我們針對年輕世代形塑成浪漫象徵,把許多不起眼的材料點土成金,並打造伴手禮加值後的親民價格,這是化劣勢為優勢的奇蹟!建議大家每年四∼五月期間,到苗栗山區賞桐花、吐納芬多精,欣賞桐花開落,放鬆緊繃的情緒!(見圖36) 卅七、您知道嗎?30年前中國大陸因為窮,而還魂1,000年前的古瓷片! 青花瓷的源頭從元代說、宋代說、到了唐代說才被確定,距今1,400年了!我們從出土的唐代和宋代青花瓷片看唐代青花瓷器物有碗、盤、壺、枕等;圖案紋飾有花葉、蔓草、蝴蝶、流雲、梅花、菱紋等;紋飾風格簡單粗放,青花呈色不一,有的淡雅有的較濃,濃者藍中透紫,並帶有結晶點;胎質粗松厚重,胎色灰白或白中泛黃,多施化妝土。 出土的瓷殘片,被聰明的工匠依著殘片造型,做成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金屬盒子,當盒蓋上鑲著來自1,000年前的古物,瓷靈似乎復活,與我們細說陳年往事⋯⋯。二、三十年前在中國北京、上海、蘇州一帶的路邊小店中,這些瓷片小盒總是讓筆者花費許多時間挑選,最後開心的帶著它們一起回台灣。看著盒上瓷片重新復活,並能和老靈魂們對話,更加尊敬改變它們命運的原創惜物者及工匠們,原來循環再生早已由他們真正實踐(見圖37)! ●圖36:筆者設計由手工打造的「客家桐花折扇」 ●圖36:筆者為三義ㄚ箱寶所設計的「野鳥書籤及野鳥標本箱」商品 ●圖36:筆者為台灣漆器所設計的「桐花戀人碗筷架組」商品 ● 圖36:筆者為邱垂昌總統米所設計的「玉璽禮袋」商品 ●圖37:出土的瓷殘片被聰明的工匠依著殘片造型,做成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金屬盒子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
設計創意
2021-01-31

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

由高雄市廣告設計協會(KCA)主辦的「台灣創意之星」,從1997年開始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八屆。為了呼應KCA推動國際展為主軸的方向,第九屆「台灣創意之星」特別擴大舉辦,並與2019 C-IDEA國際設計獎一同合作,期待發掘更多具有潛力的設計明日之星。台灣展已於去年11月20∼30日在高雄師範大學116藝術中心展出,吸引不少參觀人潮。 本屆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擴大舉辦,係由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俄羅斯設計師協會、匈牙利美術與應用藝術家協會、韓國視覺資訊設計協會、匈牙利海報協會、西班牙巴塞隆納平面設計協會、波蘭華沙瑞特沃戛達美術館、土耳其工業設計師協會、北京設計學會視覺設計專委會、澳門海報設計協會等單位一起聯合辦理。期待以不同面向的跨界,引領全球新生代設計師走向世界。 而在去年11月21日於台灣高雄師範大學116藝術中心舉辦的開幕典禮上,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張芳榜於致詞中表示:這是KCA首次將賽事與國際接軌,也讓世界看見台灣能量的機會。希望透過賽事給予在地青年設計師一個良好的平台,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創意的空間。此次競賽中也特別提出文化重點,讓大家更能關注在地文化及特色觀點,期許在競賽中建立屬於我們的設計樣貌,成為下一個台灣耀眼之星。 2019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競賽類別包括六大類:(1)視覺傳達。(2)工業設計。(3)時尚設計。(4)建築景觀。(5)影像動畫。(6)智能互動等。自2019年11月開始徵件以來,經過五個月時間,總共收到來自台灣、中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義大利、波蘭、捷克、美國、荷蘭、土耳其、德國、瑞士、瑞典、西班牙、伊朗、新加坡、匈牙利、奧地利、印度、挪威、加拿大、法國、俄羅斯、澳門…等37個國家或地區、406個國際院校共計1,783件作品(每位參賽者限投一件作品),總報名參賽人數高達2,198人,收件成績相當耀眼。 透過C-IDEA設計獎組委會組織為期10天的第一輪初評,邀請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39名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和專家分組對不同類別的1,783件參賽作品進行嚴謹公正評審,評選出269件初評入選作品;去年3月底,再經過國際評審團做第二輪複評,共有105件作品脫穎而出。並於去年7月20日,邀請國際設計評委和知名專家在俄羅斯烏拉爾國家歷史博物館進行第三輪終評的評審工作,最後選出得獎作品。茲將73件獲獎作品刊錄於後,詳細得獎名單請至競賽官網www.cidea-union.com查詢。 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 07-5521782 https://www.facebook.com/KCA.FB
金點設計獎台灣表現出眾
設計創意
2021-01-31

金點設計獎台灣表現出眾

設計圈年度盛會「2020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已於去年12月11日在台北壹電視攝影棚舉行,並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今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近8千件作品參賽,經三個階段評選,最後選出24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3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及1件「年度特別獎-ConceptD創能無限獎」得主。本屆揭曉兩獎項之得獎作品,台灣囊括20件為最大贏家,而來自中國、香港、泰國、波蘭等國之作品亦表現亮眼。 探尋更永續的未來發展路徑 本屆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主要以「2020」為主題,象徵無預警的疫情帶來諸多衝擊與挑戰,卻也如同為全世界按下快速發展的暫停鍵,讓人們跳脫現狀,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探尋更永續的未來發展路徑。主視覺在2020四個數字輪廓中嵌入不同光影層次,呈現光亮的變化與動態感,象徵人類將在未知的探索中逐漸明朗,邁向嶄新的開始。 今年該獎首度移師專業攝影棚舉辦,以懸掛立方體六維度螢幕與演唱會等級的四面開放型舞台,打造超越往年的高規格典禮。此次更力邀新媒體藝術家跨界合作,包括光之藝術家張方禹、金獎音樂創作者韓承燁,聯手愛樂小提琴首席演奏家朱育佑及國際知名舞團B.DANCE丞舞製作團隊的精采演出,帶領與會者沉浸於聲光、科技互動與視覺的震撼。此外更加上愛裡.時氣味藝術團隊帶來的香氛設計,以及台北人氣餐酒館貓下去提供的獨特餐飲服務,齊心協力共同打造「五感」的饗宴。 今年決審形象影片,更邀請多位評審暢談疫情對生活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設計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挑戰等議題。影片運用現代人的螢幕畫面為敘事手法,創意結合時下直播、社群媒體、遠端會議、Google Map等元素,幽默呈現透過科技溝通的當代生活樣貌,讓人會心一笑。其中更融入今年多位海外評審以視訊參與訪談的畫面,反映疫情影響下人們互動的「新常態」。而典禮主持人也同樣精彩,今年不僅由「三金」主持常客黃子佼連莊擔綱,並邀請到全方位藝人Janet(謝怡芬)搭檔主持,兩人在現場展現絕佳默契。Janet雖然身懷六甲卻依然靈活優雅,與黃子佼的機智幽默相輔相成,獲得滿堂喝采。 今年受疫情影響,金點設計獎首度以實體評選搭配線上評選的方式,克服時差與地域限制,讓國內外評審跨海連線,共同完成初、複、決三階段評選。今年兩獎評審團陣容堅強,集結全球15地共85位評審,包括柴田文江、太刀川英輔、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頌雅.席佛(Sonja Schiefer)、傑拉爾.索托(Gerald Mark Soto)、楊國勝(Nathan Yong)、聶永真、孫怡、王千睿、周育如、徐震、劉德等海內外專家。經過評審團熱烈討論,兩類最後共選出31件符合表彰獎項精神、具有社會及產業典範意義的得獎作品。 循環永續社會設計備受矚目 今年金點設計獎共有83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24件脫穎而出,包括產品設計類4件、傳達設計類8件、空間設計類7件、整合設計類5件。其中有不少台灣知名設計公司及業者奪下大獎,例如華碩電腦、仙草影像、太研規劃設計、格式設計等,更有JYCStudio、圖亞圖創意等新生代設計團隊嶄露頭角。此外亦有不少公部門創新專案在列,包括由經濟部與交通部跨部會合作的「北花線公運美學計畫」、台灣電力公司「點亮十三層」、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的「串遊季」展覽等,以導入設計的創新成果榮獲年度大獎。 在年度特別獎部分,「社會設計」有兩名得主,分別是台灣One-Forty移工教育文化協會的「好書伴計畫」,以及香港啟民創社的「學老社-從設計學習老齡」,皆是就當前社會重要議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的設計行動,深獲評審團青睞。「循環設計」則由來自泰國的新銳品牌GREEN DOT BLUE,以採用100%回收保特瓶製成、可循環再生的背包設計「ARTWORK TOMii」獲得殊榮。 擔任決審評審的日本知名設計師柴田文江表示,產品設計類整體水準很高,尤其台灣不少自行車不僅外型好看,更具技術層面突破,為這項產品帶來嶄新面貌,如達亞自行車獲獎的「DARE VSRu空力公路車」,將走線及電池完全內埋的獨特設計,令她印象深刻。芬蘭建築大師馬可.卡薩格蘭也對整體作品表現感到驚豔,認為亞洲設計相當突出,設計作品對市場或社會需求的觀察很敏銳,也有很好創新突破。 生態保育再生能源受到重視 本屆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有8件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3件作品勝出,各可獲新台幣40萬的高額獎金。擔任決選評審的新加坡設計師楊國勝提到,今年整體作品豐富多元,其中有許多台灣作品從自身文化及社會汲取靈感,提出創新解決方案,讓他相當驚豔,也期許未來參賽者更關注作品社會影響力,以更無畏的設計想像,為世界創造更多可能性。 今年3件得獎作品,皆以膽大心細的創意概念獲得評審團青睞。來自台灣的「森森喚」以猛禽圖像設計,將物種棲地、食物、人為影響等訊息融入其中,傳遞對台灣山林生態保育的訴求。另一件台灣作品「Cyclone Catcher」,則是將颱風強勁風力轉化成電力的大型颱風塔設計,將天然災害轉化為可用能源。香港的「YEZO」則利用自然景觀與實驗性設計方法,打造大自然中的庇護所,並結合木、石、水與光線等原始素材,期望可以減緩對生態之影響。此外,本屆與宏碁(Acer)首度聯名辦理「年度特別獎-ConceptD創能無限獎」。由台灣的玉川設計所,以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摩登鋒芒的新作「拳體」奪得大獎,得主將可獲得總市價高達新台幣30萬元的ConceptD系列商品。 即將邁入第40年的金點設計獎,自2014年轉型以來,每年吸引全球設計好手同場競技,作品百花齊放。許多優秀設計作品透過金點設計獎被世界看見,概念作品也能藉由金點概念設計獎獲得關注與資源,有機會讓夢想成真。今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收到來自27地、近8千件作品,參賽版圖逐年擴大、件數穩定成長,已是全球設計好手不容錯過的指標獎項。未來期待集結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好設計,進而帶動台灣各界更加重視設計的價值,同時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創意設計能量。兩類詳細獲獎資訊請上金點設計獎官網 www.goldenpin.org.tw 。
夢想取票機再現臺中舊火車站
設計創意
2021-01-31

夢想取票機再現臺中舊火車站

獲得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特色躍升計畫」師生共學拔尖亮點研究室補助成立之「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受臺中市文化局邀請參與「2020創意臺中」活動,其作品「夢想取票機」已於去年9月18日至27日假國定古蹟臺中車站舊站盛大展出。該作品透過生命中三個階段的成長經歷所代表的環境,呈現夢想的各種模樣,希望觀展民眾藉此能找回夢想的初衷,勇敢追夢喚醒心底「夢想不滅、青春不老」的種子。 設計共創 文化翻轉 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係由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侯純純副教授所主持,並邀請蕭家孟教授兼副校長與設計學院院長、商業設計系邱旭蓮助理教授、企管系林宜欣副教授與研究生團隊一同組成。研究室以「文化探索、設計提煉、地方共好」為核心理念,因此,此次受邀展出作品就是在秉持共創、共好、共享的成立初衷,展開策劃。 此項「2020創意臺中」活動由文化部及臺中市政府指導,並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策展,邀請臺中在地的藝術相關單位共同參展。總策展人藝術家張漢寧、陳仕剛,他們認為舊臺中火車站是臺中極富歷史意義的古蹟,這一個場域承載著許多臺中人在地回憶,更是許多外地人前往成功嶺當兵受訓乘車往返的聚散地,因此選定古蹟場域之後,以「舊回憶、新觀點」的精神做為整體策展主軸,展開一系列的活動規劃,並邀請當地產官學界一同參與展出。 有鑑於此,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師生團隊特別因地制宜,根據臺中車站舊站的場域特色,規劃「夢想取票機」主題展,以「夢想不滅、青春不老」為題,將臺中車站舊站近20年歷史現已報廢停用四年的自動售票機再賦予新生命。融入現地環境,從天花板到地板,將新舊融合文化翻轉,進行不同程度的策展改造,使一整排的區間車售票機,轉化成「夢想取票機」。 夢想初心 我的志願 該校的展區是以人生3個30年做為主軸策略,創意概念主要是受到文化部視覺設計耆老楊夏蕙老師的啟發,楊老師經常勉勵年輕人應該要為整個人生做全盤的規劃,他同時也是最佳的夢想實踐者。作品從0∼30歲的夢想萌芽,到31∼60歲的踏入社會,再到61∼90歲的退休生活,闡述不同時期的夢想演變。除了人生區間的分段之外,該團隊更認為早期台鐵車站是許多遊子圓夢、旅客旅行啟程的起點,結合購票搭車的概念,將舊式戶外自動售票機的場域與創意結合,引導參觀民眾思考,並鼓勵大家找回夢想的初衷,勇敢追夢。 第一區作品為「夢想探險號」,呈現0∼30歲夢想萌芽的階段,就是在我們人生中成長與求學的階段充滿熱血,對於夢想總是懷抱著天馬行空想法的時期。此區以作文稿紙、圖畫紙,張貼在室內的班級佈告欄上來呈現童年的記憶。為了更接近真實的呈現,特別邀請臺中的大綠地藝術工作室及極文創學堂一起完成這個區的展示作品,以「我的夢想」為創作主題,邀請老師帶著小朋友透過作文和圖畫描繪出未來夢想的樣子。童言童語童畫之間,都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及無懼的勇氣。 夢想故事 真空封存 第二區作品為「夢想公佈欄」,呈現31∼60歲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在這個時期人們為了找房子、找工作,在接踵而來的生活與生存壓力之下,漸漸將夢想擱置、封存了。結合過去張貼房屋出租、工作招募的戶外公佈欄,將觀看佈告欄後搜尋相關資訊的行為動作與過往旅客搜尋列車時刻表的情境做連結,在公布欄上呈現出夢想公告單,引導觀者搜尋夢想後,撕取下夢想公告單的票券,象徵決定重拾內心封存的夢想。 以廣告單形式呈現的「夢想公告單」內容,是透過各年齡層朋友一起來參與「未完成之夢想故事」活動中所搜集而來,除了搜集他們還沒實現的夢想故事,更將故事主角指定的夢想代表實體物品逐步蒐集,並以抽真空包裝的方式將夢想物件封存後呈現於公佈欄下方。在整理「夢想代表實體物品」的過程中有許多有趣的細節,例如:29歲的Yan希望能帶全家族出國旅行,她說:「從小被阿公阿嬤帶大,長大了跟爸爸不太熟,成長過程中很討厭媽媽,但帶他們旅行這件事卻一直擺在心底,沒有消失過」。這個夢想故事充滿了矛盾與深切的情感連結,她許下的夢想代表實體物品是「一張全家福」。於是研究室團隊成員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邀請設計學院的主任、老師、同事、同學等,一起在攝影棚拍攝,這也算是整件作品中的小彩蛋。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夢想公佈欄更接近生活,在公佈欄中除了仿招租廣告的夢想公告單,更有真實的政府防疫宣導等文宣張貼,以巧妙的方式將臺中市的政策做置入性的行銷宣導。 這30則夢想故事可歸納成8個類別,在廣告單中以文案提醒觀者「是否也有相同的夢想呢?是否已經被遺忘了?」並引導觀者低頭看下方被封存的夢想故事及代表物,每張公告單上都有不同的編號(這些編號其實就是故事主角的年紀),可對應查找下方收錄不同人的夢想故事包,喚起觀展者內心封存的小夢想。獲得觀者的共鳴後,他們可撕取貌似區間車票的夢想票根,希望這個小收藏,能夠達到時時提醒夢想不滅的初心。 夢想不滅 青春不老 第三區作品為「夢想取票機」,這是61∼90歲到了退休生活的時期。提醒觀者面對大多生活已經無憂的自己,反思過去因現實而放棄的夢想,是否還有做夢的勇氣與機會。此區保留了原本火車站的區間車售票機,並將夢想與站前自動售票機結合,上方顯示「夢想取票機搭乘須知」,呈現車種與到達站相呼應的說明,下方則依照「夢想公佈欄」的夢想故事分類,產生「車種」與「到達站」的按鈕,包含:技能滿點號→領域達人、樂活學習號→學習成長、暢遊環島號→環遊旅行、摘星逐夢號→創業逐夢、慢活養生號→健康生活、成就實踐號→理想工作、幸福滿載號→幸福情感、理想宅居號→夢想築居,以仿真台鐵原機台按鍵方式呈現,讓觀展者以為售票機台擬真出現的錯覺。 除此之外,該團隊更在此區結合理念相同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因為這些不老騎士的逐夢故事強烈的激勵我們,因此以爺爺奶奶騎著野狼125環台的故事,搭配阿姆斯壯登上月球的創舉,兩者的創意結合,傳遞「持續實踐夢想的爺爺奶奶,也能登上月球」!的信念。而該區更設置了「互動對話框」的方式與觀者進行互動,例如「她就是我的夢想」、「人生短短幾個秋」等趣味的內容,呼應到整個展區的精神,讓觀展者可以在此互動拍照打卡。 夢想圓滿 感恩滿滿 由人生3個30年為主軸的三個小展區,組成「夢想取票機」的這一件戶外作品,是由臺中科大商業設計系侯純純副教授、邱旭蓮助理教授、沈有騰兼任講師、曾婉郁設計總監及研究生劉昱均、陳姿廷、邱晏瑢、楊金諺、劉孟鈞一起完成,從創意工作坊啟動到成果展出,歷時兩個多月的籌備規劃與超低預算的製作,團隊成員都是秉持著「大家一起構築夢想」的共創信念來努力,這一個過程中,不分彼此沒有階層差異的提出各種不同想法與建議,只是為了更好。 侯純純老師表示:在執行這個展覽的過程中,其實每個成員手上都同時還有很多事情在忙,例如趕著修改畢業論文,或是其他產學專案等。但是幾次深夜突然有可以更好的想法提出來的時候,團隊成員沒有任何的不滿與抱怨,這是最感動與感謝的事。大家各自主動認領可以執行的項目,分頭找資源,溝通聯繫,只是為了更好。曾婉郁設計總監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準備進場佈置的前幾日,大家在研究室進行佈置品加工,當時就像個小型加工廠,一群人不分彼此互相幫忙,有的負責真空包裝、製作及裁切票券、將蒐集來的傳單做舊處理、各種切割填色等等,從過程到完成展覽一幕幕就像縮時攝影般,令人開心與感動。邱旭蓮老師說:從開始的會議溝通、想法討論到預備執行,當時身兼多項任務工作在身的大家,憑著設計熱血一頭就栽下去做,翻看爆滿記憶體的影像紀錄,每個鏡頭都有揮汗的美麗青春。 這次展出的成果並非只是研究室成員的努力,更有許多好夥伴協助圓夢,特別感謝各界共創夥伴,包含:大綠地藝術工作室王靜雯執行長(花花老師)及極文創學堂林怡洵老師、東興國小何昀諺同學、忠明國中何曼瑄同學、衛道中學黃瀚霆同學,還有三十位夢想故事家:淂、西瓜魚、肚肚、Ruby、烏特、阿丁、hsuan、Yellow、Chennn、陳姿廷、Yan、天涯斷腸人、君儀、蕨類植物同好人、等待有緣人、Lucy Huang、太陽國國王、炫、林兩杯、小青蛙、JK、小Ray、Fon、快樂獅子、邱秋心、iMac、莊麗琴、王美郁、小淑慧、Allen所提供的夢想故事。更有中華形象研究發展協會楊夏蕙顧問、林采霖顧問、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不老夢想125號陳姿婷館長,以及黃美英、蕭雪麗、楊璿羽、黃竫惠、陳婉甄在各方面協助, 以及臺中科大吳銜容副教授兼創意商品設計系主任、林承謙副教授兼商業設計系主任,一同為此次共創作品展出,提供無私協助。 夢想取票 即刻啟程 該團隊的用心與創意,深獲臺中市文化局的肯定,在整體展覽宣傳之餘,更針對「夢想取票機」的作品廣為宣傳及報導。值得一提的,這一份結合夢想公告單下方的「夢想車票」所開發的文創紀念套票組,獲得主持人黃子佼的青睞,在「佼心食堂」節目中特別介紹及大力推薦。黃子佼提到:在火車站做這種商品就特別特別的適合,上面的字更有意思了,比如說從現在開始,如果你想要學習成長、還是要創業築夢、環遊旅行,這是各方面的人生夢想的車票…展區就在門口的牆壁上售票亭,這裡做了這些你可以去拿自己想要的夢想車票,相當有意思。或許因為作品獲得大家的共鳴,夢想車票一下子就被撕完了。沈有騰老師說:趕工期間某天下午研究室因施工突然停電,施工大哥協助從整棟大樓唯一有電的廁所拉延長線到研究室,靠著唯一能運作的印表機,我們依賴窗外的光線,趕在太陽下山之前,補印被撕光光的夢想公告單。邱旭蓮老師補充說:紀錄當下每一位擦身而過的旅客、學生、上班族、老夫妻,甚至是流浪漢的回應,收集著滿滿的片刻,其實,看到夢想公告單上的車票被撕光光,也滿意外開心的,還趕緊加印、補貼。這次大家一起合力很累地完成策展,真的是很不錯的經驗啦! 透過師生共創的成果,讓學生與老師可以共同的學習,學生擁有無限的創意與能量,老師們有豐富的經驗與歷練,同時透過外部資源的協助,跨領域與跨時代的經驗傳承與合作,對於各方面都是很有收穫的。這次擔任主要聯繫窗口的研究生劉昱均說:第一次在團隊中擔任專案聯繫窗口,剛接到任務時覺得非常緊張,認為照著老師的指令執行就會是一個稱職的「窗口」。常等著老師告訴我下一步要做什麼,後來老師說我必須學習把自己的定位提升為一個專案管理者而不是工讀生或是助理,專案管理者需要把很多面向的問題都考慮評估進去,這對我的成長改變很大。很幸運背後有願意信任我的夥伴,才能一起面對問題、一起學習、一起進步,謝謝老師們總是給我們很多鼓勵和指導,而且耐心的引導我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共創」的力量和意義。同時陳姿廷同學也說:這次大家嘗試用保留火車站展場本身的歲月痕跡與特色的角度,把創意濃縮在有限的時間、預算、空間內,印象非常深刻而美好。邱晏瑢同學說:這是我做過最有趣的案子了!能跟喜歡的人一起工作,一起執行專案,真是幸福!。每一字都透露著大家對於這次共學、共創的豐富感受與體驗。 這次的作品「夢想取票機」,就是根植於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的理念,從文化探索、設計提煉、地方共好的角度展開,團隊結合場域文化特色,試著藉由一連串的視覺與文字,喚起觀展民眾反思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展覽作品本身透過生命中三個階段的成長經歷所代表的環境,呈現夢想的各種模樣,希望觀展民眾找回夢想的初衷,繼而勇敢追夢,讓「夢想取票機」引領人人回溯出那最心底的「夢想不滅、青春不老」的種子。聯絡資訊:臺中科大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 http://pmd-lab.nutc.edu.tw/ 。
導入文創打開市場敲門磚
設計創意
2024-04-30

導入文創打開市場敲門磚

卅一、一畝知識田,一如陳年美酒,萬古流芳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一說出自明代大畫家董其昌,而我們唸書時已經加了個「勝」字,成為「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事實上此兩者可以互為佐證,不可偏廢任一個。 處於當今的網路時代,見世面-可以透由親臨現場及網路視頻達到世界觀;知識-也有各領域專家整理好精簡的內容,提供我們片面速讀;文字-更有多如繁星的貼圖,任我們隨心所欲的使用,於是再也不需費心造詞了!也因為方便,我們書也不看了,腦也荒廢了,心也浮了,最後只剩下了按鍵,還自鳴得意的高喊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不自覺地漸漸失去身為人的價值!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應該重新開始閱讀多元知識,耕耘自己的知識田,擴大自己腦中完整的資料庫,才能恢復與生俱來的思考、邏輯、想像力⋯⋯,在面對各種臨場交流、議題主張時,必能立即切入核心、掌握話題,發揮影響力。 筆者曾經以鼓勵大眾閱讀為題,設計過兩張海報,一張主題是「讀行俠」,畫面是一個小孩放著打開書的風箏,象徵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輔相成。一張是「XO書」,畫面以一瓶知名的XO酒瓶,裡面裝著線裝書,比喻我們中華文化,勝過頂級好酒,更能萬古流芳、愈陳愈香!閱讀的美好,正如享受一瓶陳年美酒,散發自信的芬芳。(見圖31) ●圖31:筆者以鼓勵大眾閱讀為主題所設計的「XO書」海報 卅二、古今中外千奇百怪的存錢筒,打不開才能存下第一筒金! 您還記得小時候自己擁有的第一個存錢筒嗎?當時稱為「撲滿」的,可能是紅色不透明的豬,存了多少銅板看不見,後來改成半透明材質,可以看到各式大小鎳幣堆疊的高度,並和姐弟們比賽看誰先裝滿,所以存得特別有動力。如果要把錢拿出來取出,得用刀子剖開,而往往因為不捨,直到念書缺錢時才下了決定,所以撲滿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小銀行,學習存錢的第一個階段。 比小豬撲滿更早的則是竹筒,兩個竹節斷開,在上蓋或竹身上切出3公分左右、依據可以投入錢幣直徑的最大縫隙,就是天然的存錢筒了。而每個竹筒取材不一,所以高、矮、粗、細可依各人需求目來選擇,後期的竹筒上則多加勵志或吉祥的文字。 從早期商業萌芽時代,銀行最常贈送的禮品就是一個復刻的小金庫存錢筒,擺在家裡既實用也是最直接的廣告;直到現代其熱度不減,仍然成為百貨公司、生活品牌等的年終熱門贈品。所以我們經歷了不倒翁、各式小鐵盒、動物造型等存錢筒,其底部都是可以打開的設計,因為方便隨時取用,所以錢永遠存不滿! 再看看我們天才祖先運用天然竹子,設計的竹節存錢筒,要用洪荒之力才剖得開取錢,所以是我們教育小孩守住錢財、並培養儲蓄概念的終極法寶!存錢筒,是溫古回味可以再度重生的長銷型文創!(見圖32) 卅三、此物最鑲思,它們都是鐵杵磨成針般的辛苦細工活兒而成 螺鈿漆器,是中國傳統漆器工藝的重要技法之一,使用經過研磨、裁切的貝殼薄片,依據紋飾設計圖稿,精細排列鑲嵌在漆器上,螺鈿漆器大約創始於北宋。所謂「螺鈿」是透過精心挑選的蚌殼、鮑魚殼、貝殼、夜光螺⋯等優質貝殼材,分別將其磨薄拋光加工成硬螺鈿片,或是透過泡製加工成軟螺鈿後,再剝離、裁切成纖細的點、線、片,然後一點一點地嵌貼於已經塗完大漆之木胎漆器上,最後經推光完成。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國漆,是中國獨創的工藝,故泛稱中國漆,是用一種天然樹脂提煉的塗料,以黑漆、紅漆、朱漆為基本漆色。一般而言,漆器因為塗層多、包覆性厚實,形成天然的保護層,所以內胎木材選料不太考究,靠塗漆來強化提升,一方面可節省成本。揚州漆器工藝聞名,中國江蘇「謝馥春」國妝品牌中最具代表的鴨蛋香粉盒,在商業量化及成本考量上,特別改木胎為塑料胎體,其上再做螺鈿鑲嵌,可以做為傳統工藝現實考量的示範參考。 螺鈿漆器大件器物如家具、屏風、櫃架,小物件如珠寶盒、鏡子、粉盒、飾品等,具有讓器物表面一如珠寶般散發著美麗的珍珠般光澤的器物價值。當我們欣賞黑色大漆上閃耀著五光十色、七彩斑爛、設計精巧的螺鈿漆器,背後其實藏著深奧的古人智慧與匠人們的巧奪天工。(見圖33) ●圖32:早期商業萌芽時代,銀行最常贈送的禮品就是一個復刻的小金庫存錢筒 ●圖33:設計精巧的螺鈿漆器 卅四、從中國大陸漂洋過海來的串錢牌,是支票的前身⋯⋯ 我們從電影中了解的,明清時期的「鏢局」,如同現今的保全運鈔公司;「錢莊」,在中國北方又稱之為銀號,主要是提供銀錢兌換。 明代中葉,幣制混亂,人們需要將市場上各種雜亂的錢幣兌換為官府發行的制錢,才能交易和流通,於是誕生了錢莊,就如同現在的銀行;後來,錢莊業務不斷擴大,除了貨幣兌換、傾熔銀錠、金銀買賣業務外,並經營信用放貸、匯兌存款等多元服務,於是晚清時形成新的「票號」行業,通稱票莊、匯票莊,當時各地之間的貿易發展快速,而人們隨身攜帶銀兩有所不便,於是票號便應運而生,專事銀兩的異地匯兌業務,人們只要將銀兩寄存到甲地票號中,到了乙地,便可以憑票去分號兌換,誠如現在的綜合型銀行。 三十年前筆者在古董市場中,分別挖到這6個串錢牌子,一面刻著「足卡錢貳伯文、信號」,另一面上段用毛筆寫著「五千參百五十一號」、下段刻上「光山莊」,厚度一邊毛筆寫下「失去不卜」,一邊寫或印類似騎縫章的圖騰作為防偽功能。錢牌頂端有一直徑5∼6mm圓洞,主要是把錢牌串起,方便攜帶保存。 從上述這幾個串錢牌分別看到三種等級,最高級的全用手工正反陽刻,中級的是把行號及面額陽刻在一面,普通的則是正反全用毛筆書寫,在歲月消逝下字跡已經模糊。錢莊是銀行的前身,銀票及支票的前身則是串錢牌,迄今留傳下來的應該很少,朋友們中是否有人收藏這種「串錢牌」呢?(見圖34) 卅五、五文弄墨,四放熱情!不同創意年代的創新接力棒⋯⋯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5月4日,迄今已101年。起源於1919年一群留過洋、思想開明的年輕學人帶領,反帝愛國、倡議白話文,宣揚追求「自由、民主、人道、科學」的精神。這是一次影響深遠、規模龐大的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等的開放至為關鍵。 2002年5月4日,筆者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之委託,設計五四運動代表人物書法展的宣傳。為了讓書法展出形象符合五四運動的創新性,筆者在畫面上鋪陳一個花瓶,結合胡適、魯迅、蔡元培、傅斯年等代表人物的書法拼成兩朵花,花瓶放上制式的主題,另立創新宣傳主軸「五文弄墨,四放熱情」,最後用一個筆架剪影,隱入基本資料。 於是這張對大眾而言甚為嚴肅的書法展海報,延續了五四創新的精神,展現兩個時代環境中共同的文化溫度。(見圖35) ●圖34:錢莊是銀行前身,銀票及支票前身則是串錢牌 ●圖35:筆者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之委託,設計五四運動代表人物書法展的宣傳海報 卅六、疫情之下,天無絕人之路-窮則變!且看桐花如何從谷底翻身? 每年四月,台灣客家地區的桐花紛紛大力綻放,熱情迎接春天的到來。同時每年於此期間,在客委會的挹注下,台灣客家地區都以桐花為名、盛大舉辦桐花祭節慶,帶動了龐大的商機!桐花祭,完全是台灣創造出來的商業行銷策略! 我們且看早期貧窮的客家山區,成片油桐樹的種植,主要利用生長快速的樹幹製成便宜的簡易傢具、火柴棒等生活用品,樹籽則是提煉油紙傘的防水塗料;四、五月間白色桐花成林開出,當白花落到地面如下雪般鋪滿山間及路面,因此又稱「五月雪」,充滿動人的浪漫療癒情懷⋯⋯。 筆者在2006∼2007年帶領十位專業設計師,親自下鄉調研、溝通,以桐花為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建立品牌並打造400項商品,為客家地區桐花商品佈局奠基,從此客家桐花祭成為地方創生標竿,我們把台灣最窮的地區翻轉致富! 白花,在華人社會雖有負面意涵,但我們針對年輕世代形塑成浪漫象徵,把許多不起眼的材料點土成金,並打造伴手禮加值後的親民價格,這是化劣勢為優勢的奇蹟!建議大家每年四∼五月期間,到苗栗山區賞桐花、吐納芬多精,欣賞桐花開落,放鬆緊繃的情緒!(見圖36) 卅七、您知道嗎?30年前中國大陸因為窮,而還魂1,000年前的古瓷片! 青花瓷的源頭從元代說、宋代說、到了唐代說才被確定,距今1,400年了!我們從出土的唐代和宋代青花瓷片看唐代青花瓷器物有碗、盤、壺、枕等;圖案紋飾有花葉、蔓草、蝴蝶、流雲、梅花、菱紋等;紋飾風格簡單粗放,青花呈色不一,有的淡雅有的較濃,濃者藍中透紫,並帶有結晶點;胎質粗松厚重,胎色灰白或白中泛黃,多施化妝土。 出土的瓷殘片,被聰明的工匠依著殘片造型,做成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金屬盒子,當盒蓋上鑲著來自1,000年前的古物,瓷靈似乎復活,與我們細說陳年往事⋯⋯。二、三十年前在中國北京、上海、蘇州一帶的路邊小店中,這些瓷片小盒總是讓筆者花費許多時間挑選,最後開心的帶著它們一起回台灣。看著盒上瓷片重新復活,並能和老靈魂們對話,更加尊敬改變它們命運的原創惜物者及工匠們,原來循環再生早已由他們真正實踐(見圖37)! ●圖36:筆者設計由手工打造的「客家桐花折扇」 ●圖36:筆者為三義ㄚ箱寶所設計的「野鳥書籤及野鳥標本箱」商品 ●圖36:筆者為台灣漆器所設計的「桐花戀人碗筷架組」商品 ● 圖36:筆者為邱垂昌總統米所設計的「玉璽禮袋」商品 ●圖37:出土的瓷殘片被聰明的工匠依著殘片造型,做成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金屬盒子
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
設計創意
2021-01-31

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

由高雄市廣告設計協會(KCA)主辦的「台灣創意之星」,從1997年開始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八屆。為了呼應KCA推動國際展為主軸的方向,第九屆「台灣創意之星」特別擴大舉辦,並與2019 C-IDEA國際設計獎一同合作,期待發掘更多具有潛力的設計明日之星。台灣展已於去年11月20∼30日在高雄師範大學116藝術中心展出,吸引不少參觀人潮。 本屆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擴大舉辦,係由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俄羅斯設計師協會、匈牙利美術與應用藝術家協會、韓國視覺資訊設計協會、匈牙利海報協會、西班牙巴塞隆納平面設計協會、波蘭華沙瑞特沃戛達美術館、土耳其工業設計師協會、北京設計學會視覺設計專委會、澳門海報設計協會等單位一起聯合辦理。期待以不同面向的跨界,引領全球新生代設計師走向世界。 而在去年11月21日於台灣高雄師範大學116藝術中心舉辦的開幕典禮上,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張芳榜於致詞中表示:這是KCA首次將賽事與國際接軌,也讓世界看見台灣能量的機會。希望透過賽事給予在地青年設計師一個良好的平台,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創意的空間。此次競賽中也特別提出文化重點,讓大家更能關注在地文化及特色觀點,期許在競賽中建立屬於我們的設計樣貌,成為下一個台灣耀眼之星。 2019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競賽類別包括六大類:(1)視覺傳達。(2)工業設計。(3)時尚設計。(4)建築景觀。(5)影像動畫。(6)智能互動等。自2019年11月開始徵件以來,經過五個月時間,總共收到來自台灣、中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義大利、波蘭、捷克、美國、荷蘭、土耳其、德國、瑞士、瑞典、西班牙、伊朗、新加坡、匈牙利、奧地利、印度、挪威、加拿大、法國、俄羅斯、澳門…等37個國家或地區、406個國際院校共計1,783件作品(每位參賽者限投一件作品),總報名參賽人數高達2,198人,收件成績相當耀眼。 透過C-IDEA設計獎組委會組織為期10天的第一輪初評,邀請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39名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和專家分組對不同類別的1,783件參賽作品進行嚴謹公正評審,評選出269件初評入選作品;去年3月底,再經過國際評審團做第二輪複評,共有105件作品脫穎而出。並於去年7月20日,邀請國際設計評委和知名專家在俄羅斯烏拉爾國家歷史博物館進行第三輪終評的評審工作,最後選出得獎作品。茲將73件獲獎作品刊錄於後,詳細得獎名單請至競賽官網www.cidea-union.com查詢。 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 07-5521782 https://www.facebook.com/KCA.FB
金點設計獎台灣表現出眾
設計創意
2021-01-31

金點設計獎台灣表現出眾

設計圈年度盛會「2020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已於去年12月11日在台北壹電視攝影棚舉行,並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今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近8千件作品參賽,經三個階段評選,最後選出24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3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及1件「年度特別獎-ConceptD創能無限獎」得主。本屆揭曉兩獎項之得獎作品,台灣囊括20件為最大贏家,而來自中國、香港、泰國、波蘭等國之作品亦表現亮眼。 探尋更永續的未來發展路徑 本屆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主要以「2020」為主題,象徵無預警的疫情帶來諸多衝擊與挑戰,卻也如同為全世界按下快速發展的暫停鍵,讓人們跳脫現狀,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探尋更永續的未來發展路徑。主視覺在2020四個數字輪廓中嵌入不同光影層次,呈現光亮的變化與動態感,象徵人類將在未知的探索中逐漸明朗,邁向嶄新的開始。 今年該獎首度移師專業攝影棚舉辦,以懸掛立方體六維度螢幕與演唱會等級的四面開放型舞台,打造超越往年的高規格典禮。此次更力邀新媒體藝術家跨界合作,包括光之藝術家張方禹、金獎音樂創作者韓承燁,聯手愛樂小提琴首席演奏家朱育佑及國際知名舞團B.DANCE丞舞製作團隊的精采演出,帶領與會者沉浸於聲光、科技互動與視覺的震撼。此外更加上愛裡.時氣味藝術團隊帶來的香氛設計,以及台北人氣餐酒館貓下去提供的獨特餐飲服務,齊心協力共同打造「五感」的饗宴。 今年決審形象影片,更邀請多位評審暢談疫情對生活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設計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挑戰等議題。影片運用現代人的螢幕畫面為敘事手法,創意結合時下直播、社群媒體、遠端會議、Google Map等元素,幽默呈現透過科技溝通的當代生活樣貌,讓人會心一笑。其中更融入今年多位海外評審以視訊參與訪談的畫面,反映疫情影響下人們互動的「新常態」。而典禮主持人也同樣精彩,今年不僅由「三金」主持常客黃子佼連莊擔綱,並邀請到全方位藝人Janet(謝怡芬)搭檔主持,兩人在現場展現絕佳默契。Janet雖然身懷六甲卻依然靈活優雅,與黃子佼的機智幽默相輔相成,獲得滿堂喝采。 今年受疫情影響,金點設計獎首度以實體評選搭配線上評選的方式,克服時差與地域限制,讓國內外評審跨海連線,共同完成初、複、決三階段評選。今年兩獎評審團陣容堅強,集結全球15地共85位評審,包括柴田文江、太刀川英輔、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頌雅.席佛(Sonja Schiefer)、傑拉爾.索托(Gerald Mark Soto)、楊國勝(Nathan Yong)、聶永真、孫怡、王千睿、周育如、徐震、劉德等海內外專家。經過評審團熱烈討論,兩類最後共選出31件符合表彰獎項精神、具有社會及產業典範意義的得獎作品。 循環永續社會設計備受矚目 今年金點設計獎共有83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24件脫穎而出,包括產品設計類4件、傳達設計類8件、空間設計類7件、整合設計類5件。其中有不少台灣知名設計公司及業者奪下大獎,例如華碩電腦、仙草影像、太研規劃設計、格式設計等,更有JYCStudio、圖亞圖創意等新生代設計團隊嶄露頭角。此外亦有不少公部門創新專案在列,包括由經濟部與交通部跨部會合作的「北花線公運美學計畫」、台灣電力公司「點亮十三層」、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的「串遊季」展覽等,以導入設計的創新成果榮獲年度大獎。 在年度特別獎部分,「社會設計」有兩名得主,分別是台灣One-Forty移工教育文化協會的「好書伴計畫」,以及香港啟民創社的「學老社-從設計學習老齡」,皆是就當前社會重要議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的設計行動,深獲評審團青睞。「循環設計」則由來自泰國的新銳品牌GREEN DOT BLUE,以採用100%回收保特瓶製成、可循環再生的背包設計「ARTWORK TOMii」獲得殊榮。 擔任決審評審的日本知名設計師柴田文江表示,產品設計類整體水準很高,尤其台灣不少自行車不僅外型好看,更具技術層面突破,為這項產品帶來嶄新面貌,如達亞自行車獲獎的「DARE VSRu空力公路車」,將走線及電池完全內埋的獨特設計,令她印象深刻。芬蘭建築大師馬可.卡薩格蘭也對整體作品表現感到驚豔,認為亞洲設計相當突出,設計作品對市場或社會需求的觀察很敏銳,也有很好創新突破。 生態保育再生能源受到重視 本屆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有8件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3件作品勝出,各可獲新台幣40萬的高額獎金。擔任決選評審的新加坡設計師楊國勝提到,今年整體作品豐富多元,其中有許多台灣作品從自身文化及社會汲取靈感,提出創新解決方案,讓他相當驚豔,也期許未來參賽者更關注作品社會影響力,以更無畏的設計想像,為世界創造更多可能性。 今年3件得獎作品,皆以膽大心細的創意概念獲得評審團青睞。來自台灣的「森森喚」以猛禽圖像設計,將物種棲地、食物、人為影響等訊息融入其中,傳遞對台灣山林生態保育的訴求。另一件台灣作品「Cyclone Catcher」,則是將颱風強勁風力轉化成電力的大型颱風塔設計,將天然災害轉化為可用能源。香港的「YEZO」則利用自然景觀與實驗性設計方法,打造大自然中的庇護所,並結合木、石、水與光線等原始素材,期望可以減緩對生態之影響。此外,本屆與宏碁(Acer)首度聯名辦理「年度特別獎-ConceptD創能無限獎」。由台灣的玉川設計所,以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摩登鋒芒的新作「拳體」奪得大獎,得主將可獲得總市價高達新台幣30萬元的ConceptD系列商品。 即將邁入第40年的金點設計獎,自2014年轉型以來,每年吸引全球設計好手同場競技,作品百花齊放。許多優秀設計作品透過金點設計獎被世界看見,概念作品也能藉由金點概念設計獎獲得關注與資源,有機會讓夢想成真。今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收到來自27地、近8千件作品,參賽版圖逐年擴大、件數穩定成長,已是全球設計好手不容錯過的指標獎項。未來期待集結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好設計,進而帶動台灣各界更加重視設計的價值,同時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創意設計能量。兩類詳細獲獎資訊請上金點設計獎官網 www.goldenpin.org.tw 。
夢想取票機再現臺中舊火車站
設計創意
2021-01-31

夢想取票機再現臺中舊火車站

獲得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特色躍升計畫」師生共學拔尖亮點研究室補助成立之「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受臺中市文化局邀請參與「2020創意臺中」活動,其作品「夢想取票機」已於去年9月18日至27日假國定古蹟臺中車站舊站盛大展出。該作品透過生命中三個階段的成長經歷所代表的環境,呈現夢想的各種模樣,希望觀展民眾藉此能找回夢想的初衷,勇敢追夢喚醒心底「夢想不滅、青春不老」的種子。 設計共創 文化翻轉 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係由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侯純純副教授所主持,並邀請蕭家孟教授兼副校長與設計學院院長、商業設計系邱旭蓮助理教授、企管系林宜欣副教授與研究生團隊一同組成。研究室以「文化探索、設計提煉、地方共好」為核心理念,因此,此次受邀展出作品就是在秉持共創、共好、共享的成立初衷,展開策劃。 此項「2020創意臺中」活動由文化部及臺中市政府指導,並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策展,邀請臺中在地的藝術相關單位共同參展。總策展人藝術家張漢寧、陳仕剛,他們認為舊臺中火車站是臺中極富歷史意義的古蹟,這一個場域承載著許多臺中人在地回憶,更是許多外地人前往成功嶺當兵受訓乘車往返的聚散地,因此選定古蹟場域之後,以「舊回憶、新觀點」的精神做為整體策展主軸,展開一系列的活動規劃,並邀請當地產官學界一同參與展出。 有鑑於此,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師生團隊特別因地制宜,根據臺中車站舊站的場域特色,規劃「夢想取票機」主題展,以「夢想不滅、青春不老」為題,將臺中車站舊站近20年歷史現已報廢停用四年的自動售票機再賦予新生命。融入現地環境,從天花板到地板,將新舊融合文化翻轉,進行不同程度的策展改造,使一整排的區間車售票機,轉化成「夢想取票機」。 夢想初心 我的志願 該校的展區是以人生3個30年做為主軸策略,創意概念主要是受到文化部視覺設計耆老楊夏蕙老師的啟發,楊老師經常勉勵年輕人應該要為整個人生做全盤的規劃,他同時也是最佳的夢想實踐者。作品從0∼30歲的夢想萌芽,到31∼60歲的踏入社會,再到61∼90歲的退休生活,闡述不同時期的夢想演變。除了人生區間的分段之外,該團隊更認為早期台鐵車站是許多遊子圓夢、旅客旅行啟程的起點,結合購票搭車的概念,將舊式戶外自動售票機的場域與創意結合,引導參觀民眾思考,並鼓勵大家找回夢想的初衷,勇敢追夢。 第一區作品為「夢想探險號」,呈現0∼30歲夢想萌芽的階段,就是在我們人生中成長與求學的階段充滿熱血,對於夢想總是懷抱著天馬行空想法的時期。此區以作文稿紙、圖畫紙,張貼在室內的班級佈告欄上來呈現童年的記憶。為了更接近真實的呈現,特別邀請臺中的大綠地藝術工作室及極文創學堂一起完成這個區的展示作品,以「我的夢想」為創作主題,邀請老師帶著小朋友透過作文和圖畫描繪出未來夢想的樣子。童言童語童畫之間,都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及無懼的勇氣。 夢想故事 真空封存 第二區作品為「夢想公佈欄」,呈現31∼60歲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在這個時期人們為了找房子、找工作,在接踵而來的生活與生存壓力之下,漸漸將夢想擱置、封存了。結合過去張貼房屋出租、工作招募的戶外公佈欄,將觀看佈告欄後搜尋相關資訊的行為動作與過往旅客搜尋列車時刻表的情境做連結,在公布欄上呈現出夢想公告單,引導觀者搜尋夢想後,撕取下夢想公告單的票券,象徵決定重拾內心封存的夢想。 以廣告單形式呈現的「夢想公告單」內容,是透過各年齡層朋友一起來參與「未完成之夢想故事」活動中所搜集而來,除了搜集他們還沒實現的夢想故事,更將故事主角指定的夢想代表實體物品逐步蒐集,並以抽真空包裝的方式將夢想物件封存後呈現於公佈欄下方。在整理「夢想代表實體物品」的過程中有許多有趣的細節,例如:29歲的Yan希望能帶全家族出國旅行,她說:「從小被阿公阿嬤帶大,長大了跟爸爸不太熟,成長過程中很討厭媽媽,但帶他們旅行這件事卻一直擺在心底,沒有消失過」。這個夢想故事充滿了矛盾與深切的情感連結,她許下的夢想代表實體物品是「一張全家福」。於是研究室團隊成員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邀請設計學院的主任、老師、同事、同學等,一起在攝影棚拍攝,這也算是整件作品中的小彩蛋。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夢想公佈欄更接近生活,在公佈欄中除了仿招租廣告的夢想公告單,更有真實的政府防疫宣導等文宣張貼,以巧妙的方式將臺中市的政策做置入性的行銷宣導。 這30則夢想故事可歸納成8個類別,在廣告單中以文案提醒觀者「是否也有相同的夢想呢?是否已經被遺忘了?」並引導觀者低頭看下方被封存的夢想故事及代表物,每張公告單上都有不同的編號(這些編號其實就是故事主角的年紀),可對應查找下方收錄不同人的夢想故事包,喚起觀展者內心封存的小夢想。獲得觀者的共鳴後,他們可撕取貌似區間車票的夢想票根,希望這個小收藏,能夠達到時時提醒夢想不滅的初心。 夢想不滅 青春不老 第三區作品為「夢想取票機」,這是61∼90歲到了退休生活的時期。提醒觀者面對大多生活已經無憂的自己,反思過去因現實而放棄的夢想,是否還有做夢的勇氣與機會。此區保留了原本火車站的區間車售票機,並將夢想與站前自動售票機結合,上方顯示「夢想取票機搭乘須知」,呈現車種與到達站相呼應的說明,下方則依照「夢想公佈欄」的夢想故事分類,產生「車種」與「到達站」的按鈕,包含:技能滿點號→領域達人、樂活學習號→學習成長、暢遊環島號→環遊旅行、摘星逐夢號→創業逐夢、慢活養生號→健康生活、成就實踐號→理想工作、幸福滿載號→幸福情感、理想宅居號→夢想築居,以仿真台鐵原機台按鍵方式呈現,讓觀展者以為售票機台擬真出現的錯覺。 除此之外,該團隊更在此區結合理念相同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因為這些不老騎士的逐夢故事強烈的激勵我們,因此以爺爺奶奶騎著野狼125環台的故事,搭配阿姆斯壯登上月球的創舉,兩者的創意結合,傳遞「持續實踐夢想的爺爺奶奶,也能登上月球」!的信念。而該區更設置了「互動對話框」的方式與觀者進行互動,例如「她就是我的夢想」、「人生短短幾個秋」等趣味的內容,呼應到整個展區的精神,讓觀展者可以在此互動拍照打卡。 夢想圓滿 感恩滿滿 由人生3個30年為主軸的三個小展區,組成「夢想取票機」的這一件戶外作品,是由臺中科大商業設計系侯純純副教授、邱旭蓮助理教授、沈有騰兼任講師、曾婉郁設計總監及研究生劉昱均、陳姿廷、邱晏瑢、楊金諺、劉孟鈞一起完成,從創意工作坊啟動到成果展出,歷時兩個多月的籌備規劃與超低預算的製作,團隊成員都是秉持著「大家一起構築夢想」的共創信念來努力,這一個過程中,不分彼此沒有階層差異的提出各種不同想法與建議,只是為了更好。 侯純純老師表示:在執行這個展覽的過程中,其實每個成員手上都同時還有很多事情在忙,例如趕著修改畢業論文,或是其他產學專案等。但是幾次深夜突然有可以更好的想法提出來的時候,團隊成員沒有任何的不滿與抱怨,這是最感動與感謝的事。大家各自主動認領可以執行的項目,分頭找資源,溝通聯繫,只是為了更好。曾婉郁設計總監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準備進場佈置的前幾日,大家在研究室進行佈置品加工,當時就像個小型加工廠,一群人不分彼此互相幫忙,有的負責真空包裝、製作及裁切票券、將蒐集來的傳單做舊處理、各種切割填色等等,從過程到完成展覽一幕幕就像縮時攝影般,令人開心與感動。邱旭蓮老師說:從開始的會議溝通、想法討論到預備執行,當時身兼多項任務工作在身的大家,憑著設計熱血一頭就栽下去做,翻看爆滿記憶體的影像紀錄,每個鏡頭都有揮汗的美麗青春。 這次展出的成果並非只是研究室成員的努力,更有許多好夥伴協助圓夢,特別感謝各界共創夥伴,包含:大綠地藝術工作室王靜雯執行長(花花老師)及極文創學堂林怡洵老師、東興國小何昀諺同學、忠明國中何曼瑄同學、衛道中學黃瀚霆同學,還有三十位夢想故事家:淂、西瓜魚、肚肚、Ruby、烏特、阿丁、hsuan、Yellow、Chennn、陳姿廷、Yan、天涯斷腸人、君儀、蕨類植物同好人、等待有緣人、Lucy Huang、太陽國國王、炫、林兩杯、小青蛙、JK、小Ray、Fon、快樂獅子、邱秋心、iMac、莊麗琴、王美郁、小淑慧、Allen所提供的夢想故事。更有中華形象研究發展協會楊夏蕙顧問、林采霖顧問、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不老夢想125號陳姿婷館長,以及黃美英、蕭雪麗、楊璿羽、黃竫惠、陳婉甄在各方面協助, 以及臺中科大吳銜容副教授兼創意商品設計系主任、林承謙副教授兼商業設計系主任,一同為此次共創作品展出,提供無私協助。 夢想取票 即刻啟程 該團隊的用心與創意,深獲臺中市文化局的肯定,在整體展覽宣傳之餘,更針對「夢想取票機」的作品廣為宣傳及報導。值得一提的,這一份結合夢想公告單下方的「夢想車票」所開發的文創紀念套票組,獲得主持人黃子佼的青睞,在「佼心食堂」節目中特別介紹及大力推薦。黃子佼提到:在火車站做這種商品就特別特別的適合,上面的字更有意思了,比如說從現在開始,如果你想要學習成長、還是要創業築夢、環遊旅行,這是各方面的人生夢想的車票…展區就在門口的牆壁上售票亭,這裡做了這些你可以去拿自己想要的夢想車票,相當有意思。或許因為作品獲得大家的共鳴,夢想車票一下子就被撕完了。沈有騰老師說:趕工期間某天下午研究室因施工突然停電,施工大哥協助從整棟大樓唯一有電的廁所拉延長線到研究室,靠著唯一能運作的印表機,我們依賴窗外的光線,趕在太陽下山之前,補印被撕光光的夢想公告單。邱旭蓮老師補充說:紀錄當下每一位擦身而過的旅客、學生、上班族、老夫妻,甚至是流浪漢的回應,收集著滿滿的片刻,其實,看到夢想公告單上的車票被撕光光,也滿意外開心的,還趕緊加印、補貼。這次大家一起合力很累地完成策展,真的是很不錯的經驗啦! 透過師生共創的成果,讓學生與老師可以共同的學習,學生擁有無限的創意與能量,老師們有豐富的經驗與歷練,同時透過外部資源的協助,跨領域與跨時代的經驗傳承與合作,對於各方面都是很有收穫的。這次擔任主要聯繫窗口的研究生劉昱均說:第一次在團隊中擔任專案聯繫窗口,剛接到任務時覺得非常緊張,認為照著老師的指令執行就會是一個稱職的「窗口」。常等著老師告訴我下一步要做什麼,後來老師說我必須學習把自己的定位提升為一個專案管理者而不是工讀生或是助理,專案管理者需要把很多面向的問題都考慮評估進去,這對我的成長改變很大。很幸運背後有願意信任我的夥伴,才能一起面對問題、一起學習、一起進步,謝謝老師們總是給我們很多鼓勵和指導,而且耐心的引導我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共創」的力量和意義。同時陳姿廷同學也說:這次大家嘗試用保留火車站展場本身的歲月痕跡與特色的角度,把創意濃縮在有限的時間、預算、空間內,印象非常深刻而美好。邱晏瑢同學說:這是我做過最有趣的案子了!能跟喜歡的人一起工作,一起執行專案,真是幸福!。每一字都透露著大家對於這次共學、共創的豐富感受與體驗。 這次的作品「夢想取票機」,就是根植於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的理念,從文化探索、設計提煉、地方共好的角度展開,團隊結合場域文化特色,試著藉由一連串的視覺與文字,喚起觀展民眾反思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展覽作品本身透過生命中三個階段的成長經歷所代表的環境,呈現夢想的各種模樣,希望觀展民眾找回夢想的初衷,繼而勇敢追夢,讓「夢想取票機」引領人人回溯出那最心底的「夢想不滅、青春不老」的種子。聯絡資訊:臺中科大地方共創設計研究室 http://pmd-lab.nutc.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