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工業局主辦 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 2020

金點設計獎台灣表現出眾

Winners of 2020 Best of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本刊編輯室
2021-01-31
金點設計獎台灣表現出眾

設計圈年度盛會「2020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已於去年12月11日在台北壹電視攝影棚舉行,並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今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近8千件作品參賽,經三個階段評選,最後選出24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3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及1件「年度特別獎-ConceptD創能無限獎」得主。本屆揭曉兩獎項之得獎作品,台灣囊括20件為最大贏家,而來自中國、香港、泰國、波蘭等國之作品亦表現亮眼。

探尋更永續的未來發展路徑

本屆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主要以「2020」為主題,象徵無預警的疫情帶來諸多衝擊與挑戰,卻也如同為全世界按下快速發展的暫停鍵,讓人們跳脫現狀,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探尋更永續的未來發展路徑。主視覺在2020四個數字輪廓中嵌入不同光影層次,呈現光亮的變化與動態感,象徵人類將在未知的探索中逐漸明朗,邁向嶄新的開始。

今年該獎首度移師專業攝影棚舉辦,以懸掛立方體六維度螢幕與演唱會等級的四面開放型舞台,打造超越往年的高規格典禮。此次更力邀新媒體藝術家跨界合作,包括光之藝術家張方禹、金獎音樂創作者韓承燁,聯手愛樂小提琴首席演奏家朱育佑及國際知名舞團B.DANCE丞舞製作團隊的精采演出,帶領與會者沉浸於聲光、科技互動與視覺的震撼。此外更加上愛裡.時氣味藝術團隊帶來的香氛設計,以及台北人氣餐酒館貓下去提供的獨特餐飲服務,齊心協力共同打造「五感」的饗宴。

今年決審形象影片,更邀請多位評審暢談疫情對生活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設計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挑戰等議題。影片運用現代人的螢幕畫面為敘事手法,創意結合時下直播、社群媒體、遠端會議、Google Map等元素,幽默呈現透過科技溝通的當代生活樣貌,讓人會心一笑。其中更融入今年多位海外評審以視訊參與訪談的畫面,反映疫情影響下人們互動的「新常態」。而典禮主持人也同樣精彩,今年不僅由「三金」主持常客黃子佼連莊擔綱,並邀請到全方位藝人Janet(謝怡芬)搭檔主持,兩人在現場展現絕佳默契。Janet雖然身懷六甲卻依然靈活優雅,與黃子佼的機智幽默相輔相成,獲得滿堂喝采。

今年受疫情影響,金點設計獎首度以實體評選搭配線上評選的方式,克服時差與地域限制,讓國內外評審跨海連線,共同完成初、複、決三階段評選。今年兩獎評審團陣容堅強,集結全球15地共85位評審,包括柴田文江、太刀川英輔、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頌雅.席佛(Sonja Schiefer)、傑拉爾.索托(Gerald Mark Soto)、楊國勝(Nathan Yong)、聶永真、孫怡、王千睿、周育如、徐震、劉德等海內外專家。經過評審團熱烈討論,兩類最後共選出31件符合表彰獎項精神、具有社會及產業典範意義的得獎作品。

循環永續社會設計備受矚目

今年金點設計獎共有83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24件脫穎而出,包括產品設計類4件、傳達設計類8件、空間設計類7件、整合設計類5件。其中有不少台灣知名設計公司及業者奪下大獎,例如華碩電腦、仙草影像、太研規劃設計、格式設計等,更有JYCStudio、圖亞圖創意等新生代設計團隊嶄露頭角。此外亦有不少公部門創新專案在列,包括由經濟部與交通部跨部會合作的「北花線公運美學計畫」、台灣電力公司「點亮十三層」、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的「串遊季」展覽等,以導入設計的創新成果榮獲年度大獎。

...

推薦文章

金點設計獎傳遞精彩設計
包裝未來
2022-01-27

金點設計獎傳遞精彩設計

設計界年度盛事「2021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已於該年12月4日晚間假台北壹電視攝影棚登場,並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本屆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收到來自全球28地、近8千件作品同場競技,作品百花齊放。經初、複、決審三階段評選,兩獎項評審團最終選出僅31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2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以及1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特別獎-遠雄特別獎」得主。此屆揭曉兩獎項之得獎作品,分別來自台灣、中國、香港、美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其中台灣一舉囊括25件,表現亮眼。 打造夢幻舞台傳遞精彩設計 本屆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首度由華語樂壇知名製作人陳鎮川首度跨界操刀,以「UPLOAD」為活動主題,藉由設計師上傳作品、公諸於世的關鍵動作,象徵每一件設計的完成與實現,都是期望為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同時也藉此傳達,金點設計獎如同上傳和下載的通道,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設計作品,並傳遞給更多人看見。主視覺由新銳設計師楊士慶,以主題「UPLOAD」文字,建構出充滿律動感的上升視覺意象,其中更蘊含了向上延伸的階梯式符碼,黑白對比極具想像張力。 此次典禮由陳鎮川帶領多次打造金曲獎典禮的一流製作團隊,與一眾優秀的台灣設計工作者,高規格營造令人耳目一新的年度盛會。典禮動態由參與過多位天王天后演唱會視覺設計及MV製作的導演邱煥升,與拾荒文化影像團隊聯手遞上目不暇給的視覺創意。現場舞台則由知名舞台設計師黎仕祺操刀,延伸主視覺概念,以六面層次錯落有致的多維度螢幕與LED燈帶,將舞台空間形塑成傳輸通道,並攜手燈光設計團隊Rokerfly Design,運用靈活的燈光佈局,體現上傳時的流動與速度感,讓設計者的優秀作品在此湧動、讓人欣賞。為營造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進場入口處更設有一座「光之甬道」,以不連續的燈帶設計形塑速度感,讓與會者猶如一個個數位碼般,準備傳輸進入超現實般的虛擬空間。 本次典禮節目內容也很有看頭,主持人由最懂設計圈的黃子佼連莊擔綱,並邀請到備受矚目的新生代雙語主持人李霈瑜(大霈)搭檔,兩人首次同台聯手,即以絕佳默契讓全場精彩不斷。開場表演由三度拿下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的桑布伊,以蒼勁動人的歌聲演唱「擁抱」,磅礡揭開典禮序幕。中場表演則邀請曾榮膺金曲歌后的魏如萱,帶來「你啊你啊」及「Have a nice day」等膾炙人口的歌曲,為全場設計人溫暖獻唱。此外,本屆典禮頒獎人除了重量級評審,更有驚喜彩蛋,特別邀請A-Lin、瘦子、9m88、LULU、艾怡良等關注與支持設計的知名藝人,擔任頒獎嘉賓,為得獎者遞上年度大獎榮耀。 本屆因應全球防疫,複、決審皆全面採線上評選,海內外評審克服時差跨海連線,共同評選出年度得獎作品。兩獎評審團集結來自荷蘭、英國、日本、台灣、泰國等14地共98位設計創意領域專家,創下歷年之最,包括Tom Dixon、佐藤卓、陳禧冠、Francine Houben、龔書章、謝榮雅、羅申駿、張清華、Luisa Bocchietto、Tnop Wangsillapakun、林小乙、石橋勝利、楊佳璋、韓世國、王耀邦、吳劍等人,集結設計、媒體及學術專業人士,陣容華麗。 ●仁舟蜂蠟保鮮布創新研製款(產品設計類)╱仁舟社會企業 ●循環設計展THE LOOP(整合設計類)╱春池玻璃實業公司 ●島嶼神話專輯黑膠版(傳達設計類)╱賴佳韋工作室 ●新一代設計展視覺識別(傳達設計類)╱永真急制設計工作室 得獎公部門創新成果受矚目 本屆金點設計獎共有2,706件佳作參賽,經決審評選,各類共115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僅31件作品在此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包括產品設計類8件、傳達設計類9件、空間設計類9件、整合設計類5件,並另頒發2件「年度特別獎」,表彰在社會設計及循環設計議題,對產業具有典範意義傑出作品。 本屆產品設計類有不少知名大廠參賽,包括華碩電腦、明基電通、美國惠普、日本Casio及Roland Corporation等,以因應當前趨勢的創新產品贏得大獎,展現設計實力。傳達設計類獲獎作品精彩,橫跨商業、教育與公益向度,包括日本設計師太刀川英輔與其事務所NOSIGNER發起的COVID-19防疫資訊網站「PANDAID」、仙草影像打造的田馥甄《一一》MV等;其中香港設計工作室Toby Ng Design,自2019年起已連三年拿到「年度最佳設計獎」殊榮,本屆以其為香港K11藝術購物中心打造的品牌識別「Uth KLUB」再度拿下大獎。 空間設計類獲獎作品類型多元,台灣作品不少舊空間新生案例出線,如柏成設計「不只是圖書館」、森林木人「Maker Space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奇清空間製作處以飛狗巴士車體改造的風格理髮廳「Agreeable Keep No.47」等;海外作品如泰國建築設計事務所Creative Crews的農場民宿「Ahsa Farmstay」及新加坡設計公司Formwerkz Architects打造現代四合院住宅「Cloister House」,也都各有精彩。整合設計類皆由台灣拿下大獎,從策展、校園環境改造到消防設備再設計,展現高度跨域整合力的特色。 在本屆得獎名單中,亦有不少公部門導入設計的創新成果在列,如教育領域有新北市教育局的「新北市國中聯絡簿美感再造計畫」、福砌設計有限公司參與教育部「學美·美學」校園改造計畫的「嘉北ARC音樂廳」等,深獲評審團青睞;吳氏設計公司、IF OFFICE參與經濟部工業局與內政部消防署跨部會合作的「公共消防設備再設計」,以跨領域設計合作為台灣公共設備優化升級,也榮獲年度大獎肯定。擔任決審評審的龔書章教授觀察,近年台灣愈來愈多公部門願意與設計專業合作,這次在各類別皆看到不錯成果,尤其不少是從品牌定位、視覺設計到空間場域,提出整合性規劃,也發展得越來越全面到位。 本屆「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得主,為選選研有限公司、坐設計事務所的「衛生所再設計」計畫,其針對新北市汐止區、鶯歌區衛生所的優化改造,獲得評審團好評,如決審評審JL DESIGN創辦人羅申駿即指出,整體設計不僅細緻考量易用性,也兼顧後續維運及不同場域的可複製性,確實為台灣公衛服務現場提出新的解方,深具標竿意義。「年度特別獎-循環設計」則由仁舟社會企業開發的「仁舟水源寶育樹盆」獲獎,擔任決審評審的英國工業設計大師Tom Dixon指出,其以低成本、低科技的設計,針對生長環境不良的植物養護,提出簡便有效、兼顧環保的解決方案,低調謙卑的設計精神值得鼓勵。 ●不只是圖書館(空間設計類)╱柏成設計  ●Maker Space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空間設計類)╱森林木人 ●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黑水虻教育養殖裝置(產品設計類)╱劉莎玟、吳聖堯 ●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特別獎-遠雄特別獎:都市雨水膜系統(空間設計類)╱賴翰宇 新穎創意與研究基礎兼具 本屆金點概念設計獎報名件數多達4,965件,經決審評選,有7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3件來自台灣及日本作品勝出,各可抱回新台幣40萬元獎金。決審評審丹麥設計倡議組織The Index Project執行長Liza Chong指出,本屆參賽作品中樂見許多年輕設計師投入社會環境、氣候變遷或未來醫療照護等議題,並提出充滿創造力解決方案,其中不少具備令人耳目一新創意,又能兼具紮實的研究基礎,令評審團備感驚喜。 本次3件獲獎作品,在設計概念上十分突出,獲得評審團一致好評。台灣設計師劉莎玟、吳聖堯的「黑水虻教育養殖裝置」,針對近年受到矚目的腐生昆蟲黑水虻產業,設計簡單易用、聰明整合流程的養殖裝置,概念創新又兼具生命教育意義。台灣設計師吳郁心的「急救充氣擔架」,整合緊急救護流程所需醫療器材,可在一分鐘內充氣展開為擔架,設計直覺易用,後續應用值得期待。日本設計師古川原百花的動畫作品「The Mark of Emi」,透過對青春期少女刻劃,以柔和筆觸、極簡留白,述說成長過程中對身體變化的迷茫與期待等複雜情感,簡單卻極富情感及渲染力。 此外,金點概念設計獎本屆與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聯名合作,辦理年度特別獎「遠雄特別獎」,鼓勵泛建築領域應用的創新概念設計。本次由台灣設計師賴翰宇的「都市雨水膜系統」,以整合於都市建築立面的集水及水循環系統設計,奪得大獎殊榮。擔任決審評審的日本設計大師佐藤卓表示,如何與水資源共存,是21世紀全世界都在面對的重要設計課題,他也期待設計師未來能更完善各方面研究,為都市水資源運用提出更有效解決方案。「遠雄特別獎」得主可獲新台幣20萬元獎金,並在頒獎典禮上由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楊舜欽親自授獎,給予新銳設計師肯定。 已邁入第40年的金點設計獎,每年吸引全球設計好手同場競技,參賽版圖逐年擴大,許多優秀作品,也不斷透過金點設計獎的平台走向世界,已是各地設計好手不容錯過的指標獎項。未來,金點設計獎也將持續為市場、產業及社會,提供優質的設計認證,提升大眾對設計價值與美學的認知,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品質。兩類獲獎資訊請上官網 www.goldenpin.org.tw 。
導入文創打開市場敲門磚
設計創意
2024-04-30

導入文創打開市場敲門磚

卅一、一畝知識田,一如陳年美酒,萬古流芳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一說出自明代大畫家董其昌,而我們唸書時已經加了個「勝」字,成為「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事實上此兩者可以互為佐證,不可偏廢任一個。 處於當今的網路時代,見世面-可以透由親臨現場及網路視頻達到世界觀;知識-也有各領域專家整理好精簡的內容,提供我們片面速讀;文字-更有多如繁星的貼圖,任我們隨心所欲的使用,於是再也不需費心造詞了!也因為方便,我們書也不看了,腦也荒廢了,心也浮了,最後只剩下了按鍵,還自鳴得意的高喊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不自覺地漸漸失去身為人的價值!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應該重新開始閱讀多元知識,耕耘自己的知識田,擴大自己腦中完整的資料庫,才能恢復與生俱來的思考、邏輯、想像力⋯⋯,在面對各種臨場交流、議題主張時,必能立即切入核心、掌握話題,發揮影響力。 筆者曾經以鼓勵大眾閱讀為題,設計過兩張海報,一張主題是「讀行俠」,畫面是一個小孩放著打開書的風箏,象徵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輔相成。一張是「XO書」,畫面以一瓶知名的XO酒瓶,裡面裝著線裝書,比喻我們中華文化,勝過頂級好酒,更能萬古流芳、愈陳愈香!閱讀的美好,正如享受一瓶陳年美酒,散發自信的芬芳。(見圖31) ●圖31:筆者以鼓勵大眾閱讀為主題所設計的「XO書」海報 卅二、古今中外千奇百怪的存錢筒,打不開才能存下第一筒金! 您還記得小時候自己擁有的第一個存錢筒嗎?當時稱為「撲滿」的,可能是紅色不透明的豬,存了多少銅板看不見,後來改成半透明材質,可以看到各式大小鎳幣堆疊的高度,並和姐弟們比賽看誰先裝滿,所以存得特別有動力。如果要把錢拿出來取出,得用刀子剖開,而往往因為不捨,直到念書缺錢時才下了決定,所以撲滿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小銀行,學習存錢的第一個階段。 比小豬撲滿更早的則是竹筒,兩個竹節斷開,在上蓋或竹身上切出3公分左右、依據可以投入錢幣直徑的最大縫隙,就是天然的存錢筒了。而每個竹筒取材不一,所以高、矮、粗、細可依各人需求目來選擇,後期的竹筒上則多加勵志或吉祥的文字。 從早期商業萌芽時代,銀行最常贈送的禮品就是一個復刻的小金庫存錢筒,擺在家裡既實用也是最直接的廣告;直到現代其熱度不減,仍然成為百貨公司、生活品牌等的年終熱門贈品。所以我們經歷了不倒翁、各式小鐵盒、動物造型等存錢筒,其底部都是可以打開的設計,因為方便隨時取用,所以錢永遠存不滿! 再看看我們天才祖先運用天然竹子,設計的竹節存錢筒,要用洪荒之力才剖得開取錢,所以是我們教育小孩守住錢財、並培養儲蓄概念的終極法寶!存錢筒,是溫古回味可以再度重生的長銷型文創!(見圖32) 卅三、此物最鑲思,它們都是鐵杵磨成針般的辛苦細工活兒而成 螺鈿漆器,是中國傳統漆器工藝的重要技法之一,使用經過研磨、裁切的貝殼薄片,依據紋飾設計圖稿,精細排列鑲嵌在漆器上,螺鈿漆器大約創始於北宋。所謂「螺鈿」是透過精心挑選的蚌殼、鮑魚殼、貝殼、夜光螺⋯等優質貝殼材,分別將其磨薄拋光加工成硬螺鈿片,或是透過泡製加工成軟螺鈿後,再剝離、裁切成纖細的點、線、片,然後一點一點地嵌貼於已經塗完大漆之木胎漆器上,最後經推光完成。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國漆,是中國獨創的工藝,故泛稱中國漆,是用一種天然樹脂提煉的塗料,以黑漆、紅漆、朱漆為基本漆色。一般而言,漆器因為塗層多、包覆性厚實,形成天然的保護層,所以內胎木材選料不太考究,靠塗漆來強化提升,一方面可節省成本。揚州漆器工藝聞名,中國江蘇「謝馥春」國妝品牌中最具代表的鴨蛋香粉盒,在商業量化及成本考量上,特別改木胎為塑料胎體,其上再做螺鈿鑲嵌,可以做為傳統工藝現實考量的示範參考。 螺鈿漆器大件器物如家具、屏風、櫃架,小物件如珠寶盒、鏡子、粉盒、飾品等,具有讓器物表面一如珠寶般散發著美麗的珍珠般光澤的器物價值。當我們欣賞黑色大漆上閃耀著五光十色、七彩斑爛、設計精巧的螺鈿漆器,背後其實藏著深奧的古人智慧與匠人們的巧奪天工。(見圖33) ●圖32:早期商業萌芽時代,銀行最常贈送的禮品就是一個復刻的小金庫存錢筒 ●圖33:設計精巧的螺鈿漆器 卅四、從中國大陸漂洋過海來的串錢牌,是支票的前身⋯⋯ 我們從電影中了解的,明清時期的「鏢局」,如同現今的保全運鈔公司;「錢莊」,在中國北方又稱之為銀號,主要是提供銀錢兌換。 明代中葉,幣制混亂,人們需要將市場上各種雜亂的錢幣兌換為官府發行的制錢,才能交易和流通,於是誕生了錢莊,就如同現在的銀行;後來,錢莊業務不斷擴大,除了貨幣兌換、傾熔銀錠、金銀買賣業務外,並經營信用放貸、匯兌存款等多元服務,於是晚清時形成新的「票號」行業,通稱票莊、匯票莊,當時各地之間的貿易發展快速,而人們隨身攜帶銀兩有所不便,於是票號便應運而生,專事銀兩的異地匯兌業務,人們只要將銀兩寄存到甲地票號中,到了乙地,便可以憑票去分號兌換,誠如現在的綜合型銀行。 三十年前筆者在古董市場中,分別挖到這6個串錢牌子,一面刻著「足卡錢貳伯文、信號」,另一面上段用毛筆寫著「五千參百五十一號」、下段刻上「光山莊」,厚度一邊毛筆寫下「失去不卜」,一邊寫或印類似騎縫章的圖騰作為防偽功能。錢牌頂端有一直徑5∼6mm圓洞,主要是把錢牌串起,方便攜帶保存。 從上述這幾個串錢牌分別看到三種等級,最高級的全用手工正反陽刻,中級的是把行號及面額陽刻在一面,普通的則是正反全用毛筆書寫,在歲月消逝下字跡已經模糊。錢莊是銀行的前身,銀票及支票的前身則是串錢牌,迄今留傳下來的應該很少,朋友們中是否有人收藏這種「串錢牌」呢?(見圖34) 卅五、五文弄墨,四放熱情!不同創意年代的創新接力棒⋯⋯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5月4日,迄今已101年。起源於1919年一群留過洋、思想開明的年輕學人帶領,反帝愛國、倡議白話文,宣揚追求「自由、民主、人道、科學」的精神。這是一次影響深遠、規模龐大的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等的開放至為關鍵。 2002年5月4日,筆者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之委託,設計五四運動代表人物書法展的宣傳。為了讓書法展出形象符合五四運動的創新性,筆者在畫面上鋪陳一個花瓶,結合胡適、魯迅、蔡元培、傅斯年等代表人物的書法拼成兩朵花,花瓶放上制式的主題,另立創新宣傳主軸「五文弄墨,四放熱情」,最後用一個筆架剪影,隱入基本資料。 於是這張對大眾而言甚為嚴肅的書法展海報,延續了五四創新的精神,展現兩個時代環境中共同的文化溫度。(見圖35) ●圖34:錢莊是銀行前身,銀票及支票前身則是串錢牌 ●圖35:筆者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之委託,設計五四運動代表人物書法展的宣傳海報 卅六、疫情之下,天無絕人之路-窮則變!且看桐花如何從谷底翻身? 每年四月,台灣客家地區的桐花紛紛大力綻放,熱情迎接春天的到來。同時每年於此期間,在客委會的挹注下,台灣客家地區都以桐花為名、盛大舉辦桐花祭節慶,帶動了龐大的商機!桐花祭,完全是台灣創造出來的商業行銷策略! 我們且看早期貧窮的客家山區,成片油桐樹的種植,主要利用生長快速的樹幹製成便宜的簡易傢具、火柴棒等生活用品,樹籽則是提煉油紙傘的防水塗料;四、五月間白色桐花成林開出,當白花落到地面如下雪般鋪滿山間及路面,因此又稱「五月雪」,充滿動人的浪漫療癒情懷⋯⋯。 筆者在2006∼2007年帶領十位專業設計師,親自下鄉調研、溝通,以桐花為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建立品牌並打造400項商品,為客家地區桐花商品佈局奠基,從此客家桐花祭成為地方創生標竿,我們把台灣最窮的地區翻轉致富! 白花,在華人社會雖有負面意涵,但我們針對年輕世代形塑成浪漫象徵,把許多不起眼的材料點土成金,並打造伴手禮加值後的親民價格,這是化劣勢為優勢的奇蹟!建議大家每年四∼五月期間,到苗栗山區賞桐花、吐納芬多精,欣賞桐花開落,放鬆緊繃的情緒!(見圖36) 卅七、您知道嗎?30年前中國大陸因為窮,而還魂1,000年前的古瓷片! 青花瓷的源頭從元代說、宋代說、到了唐代說才被確定,距今1,400年了!我們從出土的唐代和宋代青花瓷片看唐代青花瓷器物有碗、盤、壺、枕等;圖案紋飾有花葉、蔓草、蝴蝶、流雲、梅花、菱紋等;紋飾風格簡單粗放,青花呈色不一,有的淡雅有的較濃,濃者藍中透紫,並帶有結晶點;胎質粗松厚重,胎色灰白或白中泛黃,多施化妝土。 出土的瓷殘片,被聰明的工匠依著殘片造型,做成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金屬盒子,當盒蓋上鑲著來自1,000年前的古物,瓷靈似乎復活,與我們細說陳年往事⋯⋯。二、三十年前在中國北京、上海、蘇州一帶的路邊小店中,這些瓷片小盒總是讓筆者花費許多時間挑選,最後開心的帶著它們一起回台灣。看著盒上瓷片重新復活,並能和老靈魂們對話,更加尊敬改變它們命運的原創惜物者及工匠們,原來循環再生早已由他們真正實踐(見圖37)! ●圖36:筆者設計由手工打造的「客家桐花折扇」 ●圖36:筆者為三義ㄚ箱寶所設計的「野鳥書籤及野鳥標本箱」商品 ●圖36:筆者為台灣漆器所設計的「桐花戀人碗筷架組」商品 ● 圖36:筆者為邱垂昌總統米所設計的「玉璽禮袋」商品 ●圖37:出土的瓷殘片被聰明的工匠依著殘片造型,做成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金屬盒子
金點設計獎表彰精彩傑作
設計創意
2024-02-15

金點設計獎表彰精彩傑作

設計圈年度盛事「2023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已於去年12月1日晚間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盛大登場,並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本屆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收到來自全球23地、近8千件作品報名參賽,最後經決審階段,金點設計獎選出25件「年度最佳設計獎」、2件「年度特別獎」得主,分別來自台灣、中國、香港、日本、泰國、立陶宛等地。而金點概念設計獎,則由3組台灣年輕新銳團隊脫穎而出,抱回「年度最佳設計獎」及獎金。同時為表彰對台灣設計研究、推廣或實踐具有特殊貢獻者的「最佳設計成就獎」,本屆則由台灣建築師潘冀獲此殊榮,並於典禮上正式表揚。 頂尖團隊打造典禮嶄新面貌 本屆頒獎典禮,再度由華語樂壇知名製作人陳鎮川,帶領金馬、金曲獎典禮頂尖製作團隊,精心營造高規格典禮體驗。本次以「超能負荷」為主題,象徵當今設計師在面對愈加龐大複雜的種種挑戰下,不斷突破框架、超越自我的創新精神;由設計師楊士慶操刀的主視覺,則將此主題概念化身為一個形象酷炫逗趣的虛擬創作者角色,在金點設計獎的能量挹注下,爆發大腦中的超能創意。現場舞台則由參與過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場景製作設計、經手過台灣無數戲劇表演及演唱會舞台的設計師陳慧打造,她以六面螢幕展開扇形陣列,搭配新銳影像團隊圈外映像設計的層次豐富動態,巧妙創造出無限延展的趣味視覺效果,在流光溢彩的舞台創意中,讓入圍及得獎者的優秀作品精彩呈現。 此次主持人由台灣主持界的亮眼新星陳明珠擔綱,首度在大型典禮獨挑大樑的她,表現相當出彩,流利且轉換自如的中英雙語主持功力,更讓來自海外的嘉賓與得獎者賓至如歸。開場表演由知名創作歌手安溥,以「這世界如此美好」與「最好的時光」兩首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在溫暖歌聲中為典禮揭開序幕。中場表演則由鳳小岳帶來「風車」及「從今以後你自由了」兩首個人創作,展現他從演員跨足樂壇的超能舞台魅力。此外,本屆頒獎人除了有多位重量級金點獎評審擔任外,也另外邀請到知名藝人許哲珮、魏如昀、張景嵐、劉品言與音樂製作人王希文等嘉賓跨界共襄盛舉,共同見證揭曉年度大獎的榮耀時刻。 ●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產品設計類) ╱ 文曲星有限公司(台灣) ●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產品設計類) ╱ 陳品蓉(台灣) 得獎作品百花齊放實至名歸 2023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邀請來自台灣、中國、香港、法國、美國、英國、烏克蘭、泰國、印度、澳洲、日本、韓國、冰島、加拿大、越南、挪威、土耳其、立陶宛、荷蘭等19地共97位海內外設計及創意領域專家,組成陣容堅強的初、複、決審三階段評審團,共同發掘優秀的設計作品予以表揚。本屆親自來台參與決審的世界設計組織(WDO)理事長Thomas Garvey、日本知名設計師三宅一成、越南建築大師武仲義、挪威建築師事務所斯諾赫塔合夥人及亞太地區董事總經理Robert Greenwood等國際評審,皆對於金點設計獎參賽作品整體水準、國際性與多元性,給予高度評價。 本屆金點設計獎複審評選出552件作品獲得「金點設計獎標章」,再經過決審階段選出72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終選出25件得主,其中產品設計類9件、傳達設計類8件、空間設計類5件、整合設計類3件。在產品設計類,有不少台灣業者及設計公司囊獲大獎,展現優異的設計與製造實力,其中包括路力設計公司精緻優雅的「L系列家具」、塊樂方程式公司打造親子共玩的「Qbi STEM教育玩具-探索系列」、亞帝昇生醫科技公司為提升靜脈注射成功率開發的「3D靜脈定位儀」、BLKTEC適應全地形的創新自行車輪組「C1D」、台灣普特絲公司的「防霾紗網」等;台灣雀巢公司奈斯派索分公司與物外YSTUDIO合作的「完美鋁程精品置物盒」,則以運用設計為廢棄咖啡膠囊賦予新生的ESG實踐獲獎。中國則有深圳木衛智能科技公司的創新家用乾衣機「Morus 木衛Capsule 2」,以及上海蛋殼寵物用品公司美感與功能兼具的「pidan寵物新風出行箱」獲獎。而來自立陶宛的新創吉他品牌Lava Drops,也以設計工藝精湛的電吉他「Infinite Fretless Drop Electric Guitar」取得評審團青睞。 傳達設計類獲獎作品多元,包括白輻射影像本屆以「第三十四屆金曲獎視覺包裝」再度掄元;永真急制設計工作室的「田中央作品集」與和圃數位文創公司的「三個太陽」,則以技藝高超的出版品設計出線;包裝則有宏吉盒藝公司與三澤設計研究室台日合作的「HEMEL茶飲禮盒」,與誠食好日國際公司為特力屋設計的「台灣五嶽擴香系列」;六杉品牌設計公司為「花蓮美術館」打造的品牌識別,也以運用簡約語彙詮釋花蓮山海之美的獨特巧思一舉獲獎。曾多次在金點設計獎奪得大獎的香港設計工作室Toby Ng Design,這回以突破一般財經雜誌風格印象的「1611 Magazine」拔得殊榮;同樣來自香港的A hundred times,則以視覺巧妙轉化沉重議題的「監獄改革」書籍設計榮獲肯定。 此次空間設計類得獎作品也相當精彩,例如曉房子創意設計公司的「高雄市光武國小資源及垃圾集中場改造」、時境建築師事務所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歷史建築再利用」,皆以極為出色的公共空間改造之作獲獎。海外作品則有泰國IDIN Architects以體驗為核心設計的獨特咖啡店空間「NANA Coffee Roasters Bangna」、泰國Chat Architects為活化老漁村打造的海上廊亭「Angsila Oyster Scaffolding Pavillion」,以及日本o+h architects以共融式理念設計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榮獲大獎。在整合設計類,偶然設計的「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臺灣館-人人材料行」,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台灣設計設計台灣×22組台灣設計力」,皆為創意詮釋台灣設計與產業實力的策展之作,以精湛的跨域整合成果奪獎;發起自日本澀谷的公益計畫「SHIBUYA FONT」,以整合設計師、社福機構與企業力量的創新協作模式,與實踐多元包容的社會設計行動,深獲評審團肯定。 金點設計獎本屆亦頒發兩件「年度特別獎」,表彰對產業具有典範意義的傑出作品。一件為文曲星有限公司的「我寫的這一年-造字曆」,其透過輕鬆趣味的方式,讓人們在日常書寫儀式中創造出個人字型,以結合傳統與科技的設計巧思備受肯定,盼藉此鼓勵更多年輕新創團隊勇於實現創意。另一件得獎作品則為吳氏設計公司(無氏製作)的「臺東城市品牌加值計畫-設計導入公共政策」,其運用設計的洞察與策略,透過不同載體,為地方提出改變或創新的解方,以整體成果對於設計導入城市治理的示範意義獲頒特別獎殊榮。 ●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整合設計類) ╱ 吳氏設計有限公司(無氏製作)(台灣) 台灣設計新生代大放異彩 本屆金點概念設計獎競爭亦相當激烈,經複審階段選出38件標章得獎作品,再經決審階段評選,選出5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終由3件台灣作品奪得大獎,各可獲得新台幣40萬元獎金。決審評審Thomas Garvey表示,整體入圍作品水準很高、各具特色,對於參賽者們積極運用設計提出各種問題解方,或再現詮釋自身所在土地之美的創意,令他印象深刻。 本次3件獲獎作品,皆以新穎的設計創意,獲得評審團的高度肯定。陳品蓉的「衣著×再製×鞋」計畫,設計以採用單一材料即可製鞋的流程,並讓人們能親身參與手作,體驗資源循環利用的價值與可能。洪巧紜、林芳嬉的「樣山-臺灣山林點心」,以甜點形式萃取台灣山脈意象,創作概念獨特,視覺表現手法與整體美感亦相當出色。翁于晶、李如芸、柯欣廷、顏色凡、謝山未至夏的「輝金姑」,以極富藝術性的視覺風格,創意詮釋科普教育內容,從概念到設計手法等各方面,皆為優異之創作。 2023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完整得獎名單與作品介紹,歡迎至金點獎官網 www.goldenpin.org.tw 查詢。此外,年度得獎作品特展「2023金點設計展-超維增生」,現在正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盛大展出中,展期至2024年3月17日截止,歡迎有興趣者把握時間前往參觀,一睹獲得年度大獎的精彩之作! ●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傳達設計類) ╱ 洪巧紜、林芳嬉(台灣) ●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傳達設計類)╱翁于晶、李如芸、柯欣廷、顏色凡、謝山末至夏(台灣)
金點設計獎演繹經典設計
包裝未來
2023-02-20

金點設計獎演繹經典設計

設計圈年度盛會「2022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已於去年12月2日晚間假台北市臺灣戲曲中心盛大舉辦,並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本屆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收到來自全球30地、近8千件作品同場競技,經初、複、決審三階段評選,兩獎項評審團最終選出34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2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及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另外最佳設計成就獎則由和碩聯合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童子賢榮獲。本次揭曉兩獎項得獎作品,分別來自台灣、中國、香港、日本、美國、泰國等地,其中台灣一舉囊括23項大獎,表現相當出眾。 ●(左) 產品設計類 年度最佳設計獎╱台灣  ●(右) 傳達設計類 年度最佳設計獎╱台灣 ● (左) 傳達設計類╱台灣  ● (右) 傳達設計類╱台灣 知名製作人陳鎮川跨界操刀 本屆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由多次打造金曲獎及金馬獎典禮的知名製作人陳鎮川跨界操刀,以「Thumb-Stopping Creative」為主題,象徵好的美學、動人的設計,即使在資訊量爆炸的當代,也能讓人為其思維及創意停下指尖,真切地動身思考與沉浸感受,也藉以期盼大家不再只以手指體驗一切,而能用心體察身邊的美好,進而動手創作。主視覺由新銳設計師楊士慶,從主題中的「手指」意象延伸,以指紋圖像結合金點獎「點針」的經典形象,創意拼貼出吸睛視覺,呼應動手創作的主題理念。 此次典禮陳鎮川率領一流製作團隊,與一眾優秀台灣設計工作者,從視覺、舞台空間到整體體驗,打造氛圍別於以往的金點獎頒獎典禮。典禮動態由知名動畫導演邱煥升與拾荒文化影像團隊,以幽默詼諧的動畫風格,生動詮釋主題概念及決審評選觀點。現場舞台則由台灣知名舞台設計師黎仕祺操刀,延伸主視覺的拼貼意象,以多面螢幕搭配不同陣型變化,產生舞台劇幕般的視覺效果與戲劇性,打破以往對舞台型態的制式化想像,更在意想不到的趣味變化中,精彩呈現入圍及得獎者優秀設計作品。 本次典禮節目內容也同樣精彩,主持人由主持界最挺、最懂設計圈的黃子佼連莊擔綱,與個性活潑直率的知名藝人Melody搭檔,兩人首次同台合作即發揮絕佳默契、火花不斷,讓整場典禮充滿歡笑。開場表演由音樂鬼才黃宣,帶來「Paradigm」與「Beanstalk」經典曲目,向設計創作者致意,以恣意奔放又極具個人魅力的演出,為典禮熱鬧揭開序幕。中場表演則由金曲新人王持修,帶來「用破碎的心修好破碎的心」及「根本不是我的對手」等膾炙人口的歌曲,以極富渲染力的空靈歌聲,為設計人溫暖獻唱。在緬懷設計人表演,則邀請到享譽國際的知名爵士鋼琴音樂家許郁瑛現場演奏,在沉靜而悠揚的動人琴聲中,向已故設計工作者追思緬懷。 此外,該年頒獎人首次以雙人組合驚喜登場,除了邀請張光民、莊淑芬、趙璽、馮宇等重量級金點獎評審擔任,更特別邀請金馬暨金鐘影后謝盈萱、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創作女王陳珊妮、知名藝人炎亞綸及孫盛希等嘉賓參與,碰撞出跨界火花,為得獎者遞上年度大獎榮耀。 金點設計獎照見產業未來趨勢 本屆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集結來自台灣、中國、義大利、澳洲、芬蘭、新加坡、泰國、巴西、美國、日本等全球17地共102位海內外設計及創意領域專家組成評審團,包括Werner Aisslinger、Richard Hutten、Luisa Bocchietto、色部義昭、藤本壯介、張光民、詹偉雄、陳禧冠、聶永真、馮宇、劉耕名、淦克萍、姚映佳、黃蘇雁、邱文傑、蘇重威、張鐵志、胡佑宗等華麗陣容,經過專業嚴謹的三階段評選,共同選出優秀設計作品加以表揚。 2022金點設計獎共有2,765件佳作參賽,經決審評選,各類別共118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其中34件作品獲此殊榮,包括產品設計類14件、傳達設計類9件、空間設計類10件、整合設計類1件,並從中頒發2件「年度特別獎」,表彰在社會設計及循環設計議題,對產業具有典範意義的傑出作品。 決審評審德國工業設計大師Werner Aisslinger表示,金點設計獎的評選過程專業流暢且民主,獎項規模及整體參賽作品水準,也令他感到驚豔。日本知名設計師色部義昭則提到,這次在眾多作品中,充分感受到許多設計者在社會議題及產業提升上付出的心血,例如將設計的觸角深入至困難的老舊空間改造,甚至是選舉、法庭等一般認為較為艱澀的公共領域,嘗試從中創造出新價值或促成更良性的溝通,相當難能可貴。唐草設計創辦人胡佑宗則指出,能在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進而獲得年度最佳設計獎,往往是能打破既有設計框架、不屈服於當前產業邏輯與遊戲規則,而勇於嘗試以新的方式突破或滿足更多樣需求,同時兼顧社會責任和議題探討,面面俱到的好設計。 ● (左) 產品設計類╱台灣  ● (右) 產品設計類╱台灣 ●(左)整合設計類╱台灣  ●(右)空間設計類╱台灣 循環永續公共設計備受矚目 本屆產品設計類得獎數為各類之最,作品類型創新多元,亦反映當前社會及產業創新趨勢。例如美國惠普(HP Inc.)的「HP Presence」、和碩聯合科技的「Kaigio-Cam 360智能視訊會議機」,為因應後疫情時代遠距協作溝通需求漸增所開發的視訊會議解決方案,以軟硬體的精湛整合及設計工藝獲得評審好評。在得獎作品中,台灣科技大廠華碩電腦的可撓式變形筆電「ASUS Zenbook 17 Fold OLED UX9702」及緯創資通的「變形智能電動車」,也分別在筆電產品及智慧輔具的創新上,以優異的設計研發製造實力贏得大獎;日本日立(Hitachi, Ltd.)與台鐵合作,為台灣設計的EMU3000型城際列車,也以難度頗高的大型工程設計成果獲獎。此外,該年評審團也選出多件融入循環永續思維的創新之作,例如日本刀具大廠貝印株式會社開發的全紙柄一次性刮鬍刀「PAPER RAZOR」、台灣新創團隊好說設計的回收漁網製「Hibāng友漁循環眼鏡」、柏成設計與日本皮革商及皮件品牌合作利用神戶和牛廢皮打造美感獨具的「Bloom椅子」,以及挑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一舉奪得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循環設計)雙料肯定的「貝殼鈣循環洗衣精」等,期盼藉此以鼓勵更多設計師及業者投注心力於永續發展的目標上面。 傳達設計類得獎作品多樣,橫跨藝術、公共及商業等眾多向度。台灣設計團隊表現突出,如平面室設計工作室、轉轉設計的「選舉美學-公投公報再設計」,在法規等重重限制下,以資訊設計改善選舉溝通的制式媒介,讓更多人願意了解、進而參與民主,一舉獲得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的雙料殊榮。霧室善用廢棄材料打造的「2021新北市地方自願檢視報告」、白輻射影像操刀的「原視新聞節目包裝」、MixCode Studio活靈活現的「GOGORO VIVA MIX」品牌動畫等,皆為各類別出類拔萃之作。此次來自香港的設計團隊亦有豐富的斬獲,例如for&st以「城電建築工程品牌識別系統」及「&The Overprint Series」拿下兩項大獎;香港平面設計師姚國豪(Yiu Kwok Ho)為三聯書店設計的「保育黃霑限定生產紀念套裝」、Makkaihang Design的「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等,皆以過人的設計技藝奪下大獎。 空間設計類得獎作品也相當精彩,如在商業空間方面,柏成設計改造老舊台鐵莒光號的「鳴日廚房」創造觀光服務新機會、日本設計事務所Koizumi Studio與吳氏設計及彡苗空間實驗台日合作的「能作台灣品牌概念店」,皆為出眾之作。公共設施或空間獲獎者,包括顛覆傳統納骨塔印象的新竹市「永恆之丘」、以建築語言詮釋書法之美的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活絡嘉義市舊監日式宿舍群的「實驗木場」,以及打造環保節能又善用資源的未來住宅「沙崙智慧綠能循環集合住宅園區」等。海外作品部分,日本文具家具品牌KOKUYO翻新舊大樓創造新時代辦公空間「THE CAMPUS」、香港建築設計團隊One Bite DesignStudio Limited改造老舊天台運動場的「Siu Hei Court PlaySpace」、泰國建築事務所EKAR Architects的人寵共居新型態住宅「Dog/Human」,也都各有精彩。在整合設計類,則由格式設計展策從品牌重塑打造結合大眾休憩與生態教育的「陽明實驗山屋」獲得大獎殊榮。 台灣年輕世代創意大放異彩 本屆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收到5,114件作品參賽,經決審評選,最後僅8件搶進最後階段、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堪稱千中選一,競爭極為激烈,最終則由3件台灣作品奪得大獎,各可抱回新台幣40萬元高額獎金。決審評審荷蘭家居及室內設計大師Richard Hutten指出,整體參賽作品水準很高,大多數概念設計提案也非常完善成熟,能感受到年輕設計師的用心及創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總處長彭學致則表示,本次3件「年度最佳設計獎」得獎作品,不僅以別出心裁的創意獲得評審團青睞,更展現了年輕世代的價值主張,值得鼓勵表揚。 何奕劭的「課本‧課本‧音樂盒-給兒童的開源音樂教具」,結合電腦編程、美勞及音樂課程,設計出一款可用簡易素材打造出音樂教具的系統性教程,跳脫傳統教育框架的學習方案,令人耳目一新,也展現年輕世代對於未來教育朝向跨領域、探索性學習的創新期待。李彥霆、吳承澤、汪佳慧、李元浩的「TOFU」,以各種外型及食材配搭的視覺創意,顛覆大眾對於豆腐的既定印象,也讓人在最熟悉的日常食材中,看見嶄新的飲食趣味,大膽創意深獲評審好評。吳昇儒的動畫作品「byebye.」,訴說主角在自我沉浸與依賴,及與外界交流過程中掙扎的成長故事,框格聯想與手法極富創意,更為關照自我及找尋自身定位的生命議題,提供了新穎的觀看角度,在眾多傳達類作品中獨樹一格。 擁有40多年歷史的金點設計獎,不僅是台灣設計界及產業不容錯過的指標性獎項,自2014年轉型國際化以來,每年更吸引全球設計好手爭相報名參賽,國際參賽版圖逐年擴大。眾多優秀設計作品,不斷透過金點設計獎的平台走向國際,概念性作品也因此獲得更多關注與資源挹注,而有機會讓「概念成真」。未來,金點設計獎也將持續為市場、產業及社會,提供優質的設計認證,提升大眾對於設計價值與美學的認知,共創良好的產業生態與生活品質。茲將兩類37件得獎作品刊錄,獲獎資訊請上官網 www.goldenpin.org.tw 。 
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
設計創意
2021-01-31

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

由高雄市廣告設計協會(KCA)主辦的「台灣創意之星」,從1997年開始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八屆。為了呼應KCA推動國際展為主軸的方向,第九屆「台灣創意之星」特別擴大舉辦,並與2019 C-IDEA國際設計獎一同合作,期待發掘更多具有潛力的設計明日之星。台灣展已於去年11月20∼30日在高雄師範大學116藝術中心展出,吸引不少參觀人潮。 本屆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擴大舉辦,係由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俄羅斯設計師協會、匈牙利美術與應用藝術家協會、韓國視覺資訊設計協會、匈牙利海報協會、西班牙巴塞隆納平面設計協會、波蘭華沙瑞特沃戛達美術館、土耳其工業設計師協會、北京設計學會視覺設計專委會、澳門海報設計協會等單位一起聯合辦理。期待以不同面向的跨界,引領全球新生代設計師走向世界。 而在去年11月21日於台灣高雄師範大學116藝術中心舉辦的開幕典禮上,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張芳榜於致詞中表示:這是KCA首次將賽事與國際接軌,也讓世界看見台灣能量的機會。希望透過賽事給予在地青年設計師一個良好的平台,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創意的空間。此次競賽中也特別提出文化重點,讓大家更能關注在地文化及特色觀點,期許在競賽中建立屬於我們的設計樣貌,成為下一個台灣耀眼之星。 2019台灣創意之星C-IDEA設計獎競賽類別包括六大類:(1)視覺傳達。(2)工業設計。(3)時尚設計。(4)建築景觀。(5)影像動畫。(6)智能互動等。自2019年11月開始徵件以來,經過五個月時間,總共收到來自台灣、中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義大利、波蘭、捷克、美國、荷蘭、土耳其、德國、瑞士、瑞典、西班牙、伊朗、新加坡、匈牙利、奧地利、印度、挪威、加拿大、法國、俄羅斯、澳門…等37個國家或地區、406個國際院校共計1,783件作品(每位參賽者限投一件作品),總報名參賽人數高達2,198人,收件成績相當耀眼。 透過C-IDEA設計獎組委會組織為期10天的第一輪初評,邀請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39名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和專家分組對不同類別的1,783件參賽作品進行嚴謹公正評審,評選出269件初評入選作品;去年3月底,再經過國際評審團做第二輪複評,共有105件作品脫穎而出。並於去年7月20日,邀請國際設計評委和知名專家在俄羅斯烏拉爾國家歷史博物館進行第三輪終評的評審工作,最後選出得獎作品。茲將73件獲獎作品刊錄於後,詳細得獎名單請至競賽官網www.cidea-union.com查詢。 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 07-5521782 https://www.facebook.com/KCA.FB
金點設計獎台灣表現出眾
設計創意
2021-01-31

金點設計獎台灣表現出眾

設計圈年度盛會「2020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已於去年12月11日在台北壹電視攝影棚舉行,並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今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近8千件作品參賽,經三個階段評選,最後選出24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3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及1件「年度特別獎-ConceptD創能無限獎」得主。本屆揭曉兩獎項之得獎作品,台灣囊括20件為最大贏家,而來自中國、香港、泰國、波蘭等國之作品亦表現亮眼。 探尋更永續的未來發展路徑 本屆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主要以「2020」為主題,象徵無預警的疫情帶來諸多衝擊與挑戰,卻也如同為全世界按下快速發展的暫停鍵,讓人們跳脫現狀,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探尋更永續的未來發展路徑。主視覺在2020四個數字輪廓中嵌入不同光影層次,呈現光亮的變化與動態感,象徵人類將在未知的探索中逐漸明朗,邁向嶄新的開始。 今年該獎首度移師專業攝影棚舉辦,以懸掛立方體六維度螢幕與演唱會等級的四面開放型舞台,打造超越往年的高規格典禮。此次更力邀新媒體藝術家跨界合作,包括光之藝術家張方禹、金獎音樂創作者韓承燁,聯手愛樂小提琴首席演奏家朱育佑及國際知名舞團B.DANCE丞舞製作團隊的精采演出,帶領與會者沉浸於聲光、科技互動與視覺的震撼。此外更加上愛裡.時氣味藝術團隊帶來的香氛設計,以及台北人氣餐酒館貓下去提供的獨特餐飲服務,齊心協力共同打造「五感」的饗宴。 今年決審形象影片,更邀請多位評審暢談疫情對生活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設計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挑戰等議題。影片運用現代人的螢幕畫面為敘事手法,創意結合時下直播、社群媒體、遠端會議、Google Map等元素,幽默呈現透過科技溝通的當代生活樣貌,讓人會心一笑。其中更融入今年多位海外評審以視訊參與訪談的畫面,反映疫情影響下人們互動的「新常態」。而典禮主持人也同樣精彩,今年不僅由「三金」主持常客黃子佼連莊擔綱,並邀請到全方位藝人Janet(謝怡芬)搭檔主持,兩人在現場展現絕佳默契。Janet雖然身懷六甲卻依然靈活優雅,與黃子佼的機智幽默相輔相成,獲得滿堂喝采。 今年受疫情影響,金點設計獎首度以實體評選搭配線上評選的方式,克服時差與地域限制,讓國內外評審跨海連線,共同完成初、複、決三階段評選。今年兩獎評審團陣容堅強,集結全球15地共85位評審,包括柴田文江、太刀川英輔、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頌雅.席佛(Sonja Schiefer)、傑拉爾.索托(Gerald Mark Soto)、楊國勝(Nathan Yong)、聶永真、孫怡、王千睿、周育如、徐震、劉德等海內外專家。經過評審團熱烈討論,兩類最後共選出31件符合表彰獎項精神、具有社會及產業典範意義的得獎作品。 循環永續社會設計備受矚目 今年金點設計獎共有83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24件脫穎而出,包括產品設計類4件、傳達設計類8件、空間設計類7件、整合設計類5件。其中有不少台灣知名設計公司及業者奪下大獎,例如華碩電腦、仙草影像、太研規劃設計、格式設計等,更有JYCStudio、圖亞圖創意等新生代設計團隊嶄露頭角。此外亦有不少公部門創新專案在列,包括由經濟部與交通部跨部會合作的「北花線公運美學計畫」、台灣電力公司「點亮十三層」、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的「串遊季」展覽等,以導入設計的創新成果榮獲年度大獎。 在年度特別獎部分,「社會設計」有兩名得主,分別是台灣One-Forty移工教育文化協會的「好書伴計畫」,以及香港啟民創社的「學老社-從設計學習老齡」,皆是就當前社會重要議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的設計行動,深獲評審團青睞。「循環設計」則由來自泰國的新銳品牌GREEN DOT BLUE,以採用100%回收保特瓶製成、可循環再生的背包設計「ARTWORK TOMii」獲得殊榮。 擔任決審評審的日本知名設計師柴田文江表示,產品設計類整體水準很高,尤其台灣不少自行車不僅外型好看,更具技術層面突破,為這項產品帶來嶄新面貌,如達亞自行車獲獎的「DARE VSRu空力公路車」,將走線及電池完全內埋的獨特設計,令她印象深刻。芬蘭建築大師馬可.卡薩格蘭也對整體作品表現感到驚豔,認為亞洲設計相當突出,設計作品對市場或社會需求的觀察很敏銳,也有很好創新突破。 生態保育再生能源受到重視 本屆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有8件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3件作品勝出,各可獲新台幣40萬的高額獎金。擔任決選評審的新加坡設計師楊國勝提到,今年整體作品豐富多元,其中有許多台灣作品從自身文化及社會汲取靈感,提出創新解決方案,讓他相當驚豔,也期許未來參賽者更關注作品社會影響力,以更無畏的設計想像,為世界創造更多可能性。 今年3件得獎作品,皆以膽大心細的創意概念獲得評審團青睞。來自台灣的「森森喚」以猛禽圖像設計,將物種棲地、食物、人為影響等訊息融入其中,傳遞對台灣山林生態保育的訴求。另一件台灣作品「Cyclone Catcher」,則是將颱風強勁風力轉化成電力的大型颱風塔設計,將天然災害轉化為可用能源。香港的「YEZO」則利用自然景觀與實驗性設計方法,打造大自然中的庇護所,並結合木、石、水與光線等原始素材,期望可以減緩對生態之影響。此外,本屆與宏碁(Acer)首度聯名辦理「年度特別獎-ConceptD創能無限獎」。由台灣的玉川設計所,以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摩登鋒芒的新作「拳體」奪得大獎,得主將可獲得總市價高達新台幣30萬元的ConceptD系列商品。 即將邁入第40年的金點設計獎,自2014年轉型以來,每年吸引全球設計好手同場競技,作品百花齊放。許多優秀設計作品透過金點設計獎被世界看見,概念作品也能藉由金點概念設計獎獲得關注與資源,有機會讓夢想成真。今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收到來自27地、近8千件作品,參賽版圖逐年擴大、件數穩定成長,已是全球設計好手不容錯過的指標獎項。未來期待集結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好設計,進而帶動台灣各界更加重視設計的價值,同時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創意設計能量。兩類詳細獲獎資訊請上金點設計獎官網 www.goldenpin.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