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第二任期如何重塑包裝產業
包裝未來
2025-11-10

川普第二任期如何重塑包裝產業

美國的貿易政策與放寬監管正影響金屬罐製造商、包裝加工商和快速消費品品牌在包裝選擇、投資及永續發展上的決策。/ 來源:Lightspring via Shutterstock   在川普總統第二任期內,關稅正重新塑造全球包裝產業,目前美國已對所有進口品加徵 10% 的通用關稅,並進一步提高鋼與鋁的進口稅。 這些措施,加上外國的報復性關稅,正在推高包裝成本,使原料採購更加困難,並加劇罐裝、鋁箔、紙盒與塑膠等產品的供應鏈不確定性。 分析師估計,2025 年的關稅浪潮正在壓抑美國的經濟成長與貿易,也間接影響全球包裝需求。   關稅推高成本並擾亂供應鏈 白宮於 2025 年初恢復並擴大第 232 條金屬關稅,隨後又對所有進口品徵收 10% 的「基礎關稅」,對主要貿易夥伴則採更高的互惠稅率。 用於飲料罐、瓶蓋與鋁箔的鋁和鋼,如今需繳更高關稅,這一變化已反映在包裝價格與採購策略中。 採購商表示,他們為了趕在關稅生效前下單「提前備貨」,之後又急於尋找新的替代供應商——這種行為增加了倉儲成本,也使進口價格波動加劇。   GlobalData Strategic Intelligence 美國關稅正在轉變——你會被動反應還是提前部署? 不要讓政策變動讓你措手不及。透過即時數據與專家分析,保持主動。 投資銀行與政策研究單位指出,目前的關稅政策與外國反制正在削弱出口並放慢經濟成長,進而推升食品與家庭用品的價格壓力。 中國在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後,已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並採取反制,同時稀土出口管制與其他貿易摩擦也讓智慧包裝所需的機械、油墨與電子零件面臨更多風險。 隨著 2025 年關稅覆蓋範圍擴大,銀行機構也上調了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評估。   放寬監管改變環保與標示規範 與此同時,華府正著手撤銷多項聯邦層級的環境法規。 美國環保署(EPA)提議放寬電力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限制,並重新審視其他氣候政策,這是影響能源與製造業的更廣泛去監管化行動的一部分。 對包裝產業而言,聯邦監管放鬆雖可降低部分合規成本,但也加劇了與各州及國際市場之間的政策落差。後者正在加強對回收性、塑膠與碳排放的限制。 食品與消費品標示規範也在變動。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更新了標示合規的檢查指引,並提議取消多項過時的產品定義標準——這些變化可能影響包裝文案、設計週期與進口檢查。 出口至美國的品牌應密切追蹤這些變化,同時注意各州的規定,以避免重新印刷與重新貼標的成本。   對價格、投資與永續的影響 對鋁製飲料罐與食品罐而言,更高的進口稅提高了原料成本,部分產量可能因此轉向塑膠瓶,因為塑膠在生命週期成本上較低。多家大型飲料公司已公開表示正在考慮這種轉變。 但這種趨勢與品牌在回收性與再生材料使用上的承諾相衝突,因為金屬是最容易回收的包裝材質之一。 跨材質來看,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正影響資本支出。包裝加工商雖可受惠於美國國內生產的補貼與更穩定的價格環境,但長期的貿易摩擦通常會削弱市場能見度,並推高設備與樹脂成本。 獨立評估指出,目前的關稅與反制措施預計將使 2025 至 2026 年美國經濟成長減少約 0.5 個百分點,可能導致運輸包裝與非必需消費品包裝需求下降。 對全球包裝管理者而言,目前的首要任務包括: 分散鋼、鋁、紙與樹脂的採購來源; 模擬不同關稅情境(通用與特定夥伴國); 調整永續發展策略,以應對美國聯邦與州法規之間的差異,以及歐洲與亞洲更嚴格的要求。 簡而言之,放寬監管雖可減輕部分合規壓力,但 2025 年包裝產業的主要挑戰仍是:由於美國大規模關稅與各國反制所導致的成本上升與規劃不確定性。 在變動的關稅環境中前行,需要即時數據與領先市場的分析。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川普第二任期如何重塑包裝產業
包裝未來
2025-11-10

川普第二任期如何重塑包裝產業

美國的貿易政策與放寬監管正影響金屬罐製造商、包裝加工商和快速消費品品牌在包裝選擇、投資及永續發展上的決策。/ 來源:Lightspring via Shutterstock   在川普總統第二任期內,關稅正重新塑造全球包裝產業,目前美國已對所有進口品加徵 10% 的通用關稅,並進一步提高鋼與鋁的進口稅。 這些措施,加上外國的報復性關稅,正在推高包裝成本,使原料採購更加困難,並加劇罐裝、鋁箔、紙盒與塑膠等產品的供應鏈不確定性。 分析師估計,2025 年的關稅浪潮正在壓抑美國的經濟成長與貿易,也間接影響全球包裝需求。   關稅推高成本並擾亂供應鏈 白宮於 2025 年初恢復並擴大第 232 條金屬關稅,隨後又對所有進口品徵收 10% 的「基礎關稅」,對主要貿易夥伴則採更高的互惠稅率。 用於飲料罐、瓶蓋與鋁箔的鋁和鋼,如今需繳更高關稅,這一變化已反映在包裝價格與採購策略中。 採購商表示,他們為了趕在關稅生效前下單「提前備貨」,之後又急於尋找新的替代供應商——這種行為增加了倉儲成本,也使進口價格波動加劇。   GlobalData Strategic Intelligence 美國關稅正在轉變——你會被動反應還是提前部署? 不要讓政策變動讓你措手不及。透過即時數據與專家分析,保持主動。 投資銀行與政策研究單位指出,目前的關稅政策與外國反制正在削弱出口並放慢經濟成長,進而推升食品與家庭用品的價格壓力。 中國在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後,已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並採取反制,同時稀土出口管制與其他貿易摩擦也讓智慧包裝所需的機械、油墨與電子零件面臨更多風險。 隨著 2025 年關稅覆蓋範圍擴大,銀行機構也上調了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評估。   放寬監管改變環保與標示規範 與此同時,華府正著手撤銷多項聯邦層級的環境法規。 美國環保署(EPA)提議放寬電力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限制,並重新審視其他氣候政策,這是影響能源與製造業的更廣泛去監管化行動的一部分。 對包裝產業而言,聯邦監管放鬆雖可降低部分合規成本,但也加劇了與各州及國際市場之間的政策落差。後者正在加強對回收性、塑膠與碳排放的限制。 食品與消費品標示規範也在變動。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更新了標示合規的檢查指引,並提議取消多項過時的產品定義標準——這些變化可能影響包裝文案、設計週期與進口檢查。 出口至美國的品牌應密切追蹤這些變化,同時注意各州的規定,以避免重新印刷與重新貼標的成本。   對價格、投資與永續的影響 對鋁製飲料罐與食品罐而言,更高的進口稅提高了原料成本,部分產量可能因此轉向塑膠瓶,因為塑膠在生命週期成本上較低。多家大型飲料公司已公開表示正在考慮這種轉變。 但這種趨勢與品牌在回收性與再生材料使用上的承諾相衝突,因為金屬是最容易回收的包裝材質之一。 跨材質來看,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正影響資本支出。包裝加工商雖可受惠於美國國內生產的補貼與更穩定的價格環境,但長期的貿易摩擦通常會削弱市場能見度,並推高設備與樹脂成本。 獨立評估指出,目前的關稅與反制措施預計將使 2025 至 2026 年美國經濟成長減少約 0.5 個百分點,可能導致運輸包裝與非必需消費品包裝需求下降。 對全球包裝管理者而言,目前的首要任務包括: 分散鋼、鋁、紙與樹脂的採購來源; 模擬不同關稅情境(通用與特定夥伴國); 調整永續發展策略,以應對美國聯邦與州法規之間的差異,以及歐洲與亞洲更嚴格的要求。 簡而言之,放寬監管雖可減輕部分合規壓力,但 2025 年包裝產業的主要挑戰仍是:由於美國大規模關稅與各國反制所導致的成本上升與規劃不確定性。 在變動的關稅環境中前行,需要即時數據與領先市場的分析。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