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碳排放與碳足跡
包裝未來
2024-12-30

包裝印刷碳排放與碳足跡

疫情前後印刷產業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顛覆之後,印刷產業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大流行後最強烈的新興趨勢之一是對更可持續的印刷工藝的興趣。大流行之後所採取對環境責任的更廣泛重視互相一致,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印刷原始設備製造商和基材供應商,在其營銷材料中強調不同的環境認證,這將成為未來五年更重要的差異化因素。當中主要之變化,包括印刷基材的選擇、使用的耗材及對數位印刷生產的青睞。 全球暖化議題不容置身事外 在這些變革中,導致全球暖化的原因自20世紀中期以來,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及地球表面溫度不斷上升。溫室氣體主要來自化石能源的燃燒過程,如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來生產電力、驅動運輸工具和運行工業設備等過程。而砍伐樹木會減少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及吸收二氧化碳,間接增加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氣候變化的原因和影響,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造成全球氣候變化最主要原因,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75%以上,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近90%。 排放的溫室氣體包裹著地球,捕獲太陽的熱量,導致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現在全球變暖速度比有記錄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快。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變暖正在改變天氣模式,破壞自然正常平衡,這給人類和地球上所有其他形式的生命帶來許多風險。隨著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全球地表溫度也在上升,過去十年,有史以來最溫暖的十年,幾乎所有的陸地地區都正在經歷更多炎熱的天氣和熱浪。溫度升高會引發更多的高溫病,讓戶外工作更加困難,天氣越熱時,野火更容易燒起來並更快地蔓延,北極地區氣溫變暖的速度至少是全球平均水準的兩倍。目前全球各地因氣候異常,天然災害不斷,我們對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必須要確實防患未然,也是每個人責任。 ●全民淨零綠生活資訊平台(圖片來源╱環境部)  ●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居高不下,逐年創下歷史新高(圖片來源╱https://www.jiemian.com) 經濟部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 經濟部為了因應全球減碳,對產業也有許多方案來輔導企業來做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例如「113年經濟部中小型製造業(經常僱用員工10人以上)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現在即可在線上申請,以往經濟部的計劃案都必須申報後再到現場做簡報,審核通過後才有補助。計劃期間:113年10月1日至114年9月30日(總計12個月),補助金額:(1)中小型製造業智慧化低碳化升級轉型(9人以下),上限300萬(核定約100萬)/12個月。(2)中小型製造業智慧化低碳化升級轉型(10人以上),上限500萬(核定約200萬)/12個月。(3)以大帶小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上限為3,000萬(低碳)/114年10月底/1帶10家業者。該計劃補助目的與範疇,主要訴求低碳化,並有以下兩項說明: (一)碳排放減量╱運用最佳節能減碳或熱能回收利用技術,進行製程與相關設備改善或汰換,並導入碳盤查、碳足跡、精實及能源管理等碳管理機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進而提高申請業者碳管理能力。 (二)低碳技術導入╱導入新低碳製程技術,包含引進高能效或低碳排生產設備、轉用再回收或低碳原材料、使用碳捕捉封存或再利用技術(CCUS)或採取其他能資源整合技術等,降低生產作業碳排放量。 何謂碳排放及碳足跡的說明 由於台灣印刷產業都是中小企業,因此在討論過程中時常提到什麼是碳排放?什麼是碳足跡?針對兩者差異做說明。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也稱為溫室氣體足跡(Greenhouse Gas Footprint)指的是由個人、事件、機構、服務、地點或產品產生的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英文簡稱GHG)排放總量,以二氧化碳當量(CO2)表示。溫室氣體包含碳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經由燃燒化石燃料、土地清理、生產及耗用食品、製成品、材料、道路、建築物、運輸物流和其他服務而排放。(見表1) ●台灣碳足跡標籤標誌,可明示該產品整個生命週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圖片來源╱環境部官網)  凡走過必留痕跡,碳足跡不僅涵蓋能源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排放,還包括生產原物料、運輸物流、消費及最終廢棄物處理等多個過程。碳足跡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用來衡量某一行為或實體對全球變暖的潛在貢獻。碳足跡的計算通常遵循生命週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英文簡稱LCA)的原則,旨在提供一個全面來審視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透過量化,來評估這些對環境影響,從個人、企業乃至國家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責任和潛力。碳足跡通常以噸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位,可以用來衡量實體對溫室效應的影響,為實現減排提供基準。碳足跡名稱源自生態足跡概念,碳足跡通常以每年排放的噸數 (二氧化碳當量)表達。評估方式是根據地球每人的生態足跡所耗用的資源,需要幾個「地球」才足夠應付。碳足跡是生態足跡中的一部分,碳足跡僅衡量導致氣候變化的氣體排放,較生態足跡受更多的關注。 個人、國家或機構的碳足跡可依據其溫室氣體排放的數量做評估,碳排放生命週期評估係說明產品或服務,從原物料取得至生產、使用、生命終結之處理、回收再利用及最終處置,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的環境考量面與潛在環境衝擊,包括能源使用、資源的耗用、污染排放等。一旦知道碳足跡的數量,就可制定將其降低的策略,例如透過技術發展、能源效率改進、更完善的流程和產品管理、改採綠色公共或私人採購(GPP),歐盟基於永續消費與生產(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英文簡稱SCP)及永續產業政策(Sustainable Industrial Policy,英文稱SIP),2008年起積極倡導綠色公共採購(Green Public Procurement,英文簡稱GPP),旨為滿足政府採購需要的同時,可兼顧員工健康、社會福利與環境保護。歐盟期望透過推動政府部門的綠色採購,促進產品或服務的綠色創新,並擴大市場對這類產品或服務的需求與使用。 碳排放聚焦於排放源直接產出的碳排量,碳排放產出為直接和具體。主要是某一區域製造過程或活動中,直接向大氣中釋放溫室氣體量,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源於化石燃料的燃燒 (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活動及交通物流運輸等產出的氣體。碳排放是衡量某一地區、產業、製造場所或企業環境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透過監測和報告碳排放量,因此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減排政策與輔助專案,來協助企業與工廠有效評估自身的環保表現並採取相應的減排措施。人類任何活動隨時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各種燃油、燃氣、石蠟、煤炭、天然氣在使用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城市運轉、日常生活、交通物流運輸也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煮飯和叫外賣都會在生產和物流運輸過程中產生碳排放。所有過程活動人為或自然的都會產生二氧化碳,例如燒開水、煮飯、有機物在分解、發酵、腐爛、變質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碳排放有直接碳排放與間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或稱Scope範圍1碳排放)是由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場所直接產生的排放。現場燃燒燃料相關的排放,在個人層面,私家車或燃氣灶的排放屬於這一類。間接碳排放根據貿易數字計算,以消費為基礎的2017年國家暨區域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間接碳排放是來自過程的上游或下游的排放(或稱Scope範圍2或Scope範圍3排放)。上游間接碳排放的例子包括:材料或燃料的交通運輸所產生、在生產場所外使用的任何能源所產生、生產場所外產生的廢棄物(垃圾)所產生。下游間接碳排放的例子包括:任何報廢過程或處置所產生、產品和廢棄物的交通運輸所產生、與銷售產品相關的排放。Scope範圍2排放是與現場購入使用的電力、熱或蒸汽間接相關的排放。Scope範圍3排放是來自組織活動使用,但非由自身生產或控制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中的企業價值鏈(Scope範圍3)會計和報告標準可讓公司評估其整個價值鏈排放影響,以確定減排活動的重點。 ●2050淨零排放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齊心共創淨零世代、共建永續環境(圖片來源╱經濟部產發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  ●有關碳足跡及碳標籤的使用時程及說明(圖片來源╱網路) 減碳減塑為展出的核心理念 包裝印刷產業利用此時機,針對碳排放與碳足跡,工廠企業要永續經營,就應儘速開始做碳排盤查,利用此機會做減少碳排放的改善措施,防患未然,現在不做改善,未來還是要做。2024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TIGAX 24),即將於今年10月3~6日於台北世貿中心一樓B、D區舉行。 此次印聯文化事業在TIGAX 24展場,共有三個攤位(B209),除了展出所出版的雜誌及書籍外,現場將以循環經濟、企業永續經營與減碳、減塑為核心理念,探討未來包裝印刷的ESG與綠色印刷(含環保材料)、包裝印刷國際化、數位印刷與印刷業數位元轉型等三大主題。同時介紹最新的印刷環保材料、印刷技術、印刷產業趨勢與印刷標準,為台灣印刷業界提供具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交流平台,十分值得印刷業界、學者、專家、機材設備商一同參與,為減碳、減塑的核心理念及環保主題盡一份心力。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芬歐藍泰標籤推出碳行動產品組合
包裝未來
2024-05-04

芬歐藍泰標籤推出碳行動產品組合

UPM Raflatac推出碳行動塑料標籤產品組合,展示其對氣候行動倡議的承諾,幫助客戶降低包裝材料的碳足跡,推動走向低碳循環經濟的行動。 碳行動產品組合的第一批產品將面向EMEIA和美洲地區的客戶提供。未來將計劃推出更多產品,所有這些產品將著眼於支持多種循環經濟Rs(Reduced,Recycled或Renewable materials that enable Recycling or Reuse)。碳行動產品組合旨在應對整個價值鏈的影響,為印刷商和品牌所有者提供了實現範疇3排放減少的途徑。這是通過UPM Raflatac的Label Life服務的DEKRA驗證的LCA計算流程支持的。 這個新產品組合的推出利用了循環經濟原則的力量,提供可量化的減排效益,以賦予客戶和品牌減少包裝材料碳足跡的能力,同時不影響標籤的質量或性能。這標誌著公司超越基於化石燃料的材料的重要里程碑。 UPM Raflatac的食品和HPC、膜和特殊產品業務總監Katja Kivelä表示:“我們的碳行動產品組合的推出不僅僅是新產品的介紹;它是對可持續性和我們客戶成功的堅定承諾。通過提供能夠直接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和增強循環性的創新解決方案,我們賦予客戶和品牌採取具體步驟邁向低碳循環經濟的能力。”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如今只有15%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項目處於正軌。 2023年9月,UPM加入了聯合國全球契約向前快速倡議,加快這一進程。 聯合國全球契約向前快速倡議的目標是加速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包括氣候行動、生活工資、性別平等、水資源、金融和投資等五個行動領域。通過加入氣候行動倡議,UPM承諾根據1.5°C途徑設定符合科學的淨零排放減排目標,目標是到2030年將全球排放量減少一半,並最遲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對於UPM Raflatac來說,這意味著不僅要減少自身和供應鏈的排放量,還要致力於創新產品,如新的碳行動產品組合。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紙幣的碳足跡是多少?
永續發展
2024-04-28

紙幣的碳足跡是多少?

根據歐洲央行發表的研究,一張紙幣的生產過程僅佔其環境足跡的一小部分,本身僅相當於8公里的汽車行駛里程。 歐洲中央銀行(ECB)公佈了一項關於歐元紙幣環境足跡的 研究 。報告顯示,歐元區居民人均紙幣支付的平均環境足跡為 101 個微點 (?Pt)。這相當於8公里的汽車行程,或歐洲人年度消費活動對環境影響總量的0.01%。相較之下,一年每週洗一次的棉質T恤的產量相當於行駛55公里。 這項生命週期評估 (LCA) 於 2019 年進行,考慮了歐元紙幣的所有活動,從原材料採購、生產、分銷和流通,一直到處置。它不涉及歐元紙幣和支付手段的其他功能,例如儲值、硬幣或電子支付。 ATM 機是紙幣環境足跡的最大貢獻者 歐元紙幣作為支付手段的環境足跡主要由自動提款機 (ATM) 的能源消耗構成,佔紙幣足跡的 37%。在途現金活動佔 35%,由國家中央銀行 (NCB) 處理的活動佔 10%。造紙業僅佔9%。 2004年以來實施的各項措施 自 2004 年首次對歐元紙幣進行生命週期分析以來,歐元體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紙幣更加環保,包括在 2023 年底前獨家使用可持續棉花、尋找保護性材料等。延長其使用壽命,並對不適合流通的紙幣和生產廢料實施新的處理方法(最終導致禁止填埋)。 更重要的是,2004 年至 2019 年間,ATM 製造商和銀行的環境足跡減少了 35%。 如今,為了進一步減少紙幣對環境的影響,歐洲央行正在研究處理紙幣廢物的替代方法,例如 回收 和再利用剩餘材料,並尋求改進印刷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和組件。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dustry.news/  
Finat,標籤產業產品碳足跡指南
永續發展
2024-04-28

Finat,標籤產業產品碳足跡指南

面對對產品碳足跡資訊不斷增長的需求, Finat正在啟動一個項目,為製造商和 標籤 客戶提供有關這些問題的清晰度和指導。 「在過去的一年裡,一些標籤加工商和國家標籤協會聯繫了Finat,以幫助他們回應標籤客戶的請求,希望提供有關其標籤和包裝對環境影響的數據。然而,對於不同的方法和定義存在許多誤解已經出現了。  歐洲標籤協會董事會成員 Alex Knott 解釋。 該貿易組織首先發布了一本小冊子和視頻,解釋了產品碳足跡(PCF)和生命週期評估(LCA)的基礎知識,前者側重於過程中的排放,後者遠遠超出了排放本身,以及這兩者之間的差異Labelexpo9 月 11 日至 14 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 接下來,Finat將發布針對目前標籤和包裝生產鏈中使用的現有計算方法的主要 研究 。這項研究基於 12 個月的工作,將於 2024 年第一季公佈。 最後,該協會還計劃編寫一份白皮書,以協調整個標籤價值鏈的 PCF/ACV 方法。該產品將於 2024 年 11 月 20 日至 22 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下一屆Finat技術研討會上進行展示。 「近年來,隨著新冠肺炎(covid 19) 的爆發,Finat 的董事會、委員會和員工投入了大量精力來重新思考我們的策略和結構,以應對我們行業未來面臨的挑戰。除了我們在社區網絡和在知識方面的典型優勢之外,  補充道總裁 Philippe VoetFinat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dustry.news/
可口可樂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創建由 100% 植物來源製成的瓶子原型
永續發展
2024-04-20

可口可樂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創建由 100% 植物來源製成的瓶子原型

可口可樂公司的永續包裝之旅跨越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推出了首款由100% 植物性塑膠製成的飲料瓶(不包括瓶蓋和標籤),該瓶採用可商業化的技術製造規模。原型瓶是在該公司的 PlantBottle™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由高達 30% 的植物材料製成的可回收 PET 塑膠瓶首次亮相十多年前問世的。原型瓶限量生產約 900 瓶。 「多年來,我們一直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開發正確的技術來製造 100% 植物成分的瓶子,旨在盡可能降低碳足跡,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已經達到了這些技術存在的程度,並且價值鏈中的參與者可以擴大規模。  PET 是世界上回收率最高的塑料,由兩種分子組成:約 30% 的單乙二醇 (MEG) 和 70% 的對苯二甲酸 (PTA)。最初的 PlantBottle™ 於 2009 年推出,含有來自甘蔗的 MEG,但迄今為止 PTA 一直來自油基來源。 PlantBottle™ 包裝的外觀、功能和回收方式與傳統 PET 相似,但對地球及其資源的影響更輕。 可口可樂的新型植物瓶原型採用 Virent 的新工藝,由植物性對二甲苯 (bPX) 製成,已轉化為植物性對苯二甲酸 (bPTA)。作為第一種以示範規模生產的 bPX 飲料包裝材料,這項新技術標誌著生物材料商業可行性的重大轉變。該瓶子的 bPX 是用玉米糖生產的,儘管該工藝使原料具有靈活性。 第二項突破性技術由可口可樂公司與長春美和科技共同擁有,它簡化了 bMEG 生產流程,並實現了原料的靈活性,這意味著可以使用更多類型的可再生材料。通常,bMEG 是透過將甘蔗或玉米轉化為生物乙醇作為中間體來生產的,隨後將其轉化為生物乙二醇。現在,糖源可以直接生產 MEG,使過程更加簡單。 UPM 是該技術的第一個被授權者,目前正在德國建造一座全面的商業設施,將來自鋸木廠和其他木材工業副產品的經認證、可持續來源的硬木原料轉化為 bMEG。這標誌著該技術商業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使用生物乙醇的固有挑戰是你正在與燃料競爭,」可口可樂公司包裝和永續發展全球研發總監 Dana Breed 說。 「我們需要一種下一代 MEG 解決方案來應對這項挑戰,但也需要一種可以使用林業廢棄物或農業副產品等第二代原料的解決方案。我們對植物基 PET 的目標是利用剩餘農產品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碳足跡,因此合作夥伴帶來的商業化技術組合非常適合這一策略。 2015 年,可口可樂在米蘭博覽會上推出了首款 100% 生物基 PlantBottle™ 原型,採用實驗室規模生產方法生產 bPX。然而,這種下一代 100% 植物性瓶子是採用新技術生產的,用於生產製造瓶子的生物化學品,並準備用於商業規模化。 自從推出 PlantBottle™ 以來,可口可樂已允許非競爭性公司在其產品中使用該技術和品牌——從亨氏番茄醬到福特 Fusion 混合動力汽車的織物內飾。 2018 年,該公司 向飲料業的競爭對手 更廣泛地開放了 PlantBottle™ IP,  以擴大需求並降低價格。 作為「無廢棄物世界」願景的一部分,可口可樂正在努力使其所有包裝更具永續性,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和可再生成分,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原始化石材料的使用。該公司承諾到 2030 年回收相當於其銷售的每瓶飲料的回收量,因此其包裝最終不會成為廢物,舊瓶子也會被回收製成新瓶子;使其包裝 100% 可回收;並確保 50% 的包裝來自回收材料。 這項創新支持「世界無廢棄物」願景,特別是最近宣布的目標,即到2025 年減少300 萬噸來自石油的原始塑膠的使用。來實現20% 的減排目標。 在西歐和日本,可口可樂與其裝瓶合作夥伴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完全消除塑膠瓶中油基原生 PET 的使用,僅使用回收或可再生材料。雖然大多數塑膠包裝材料將來自機械回收材料,但仍需要一些「原始」材料來維持品質標準。這就是可口可樂投資並推動創新的原因,以增加再生技術和強化回收技術的原料供應。強化回收將以前使用的任何品質的 PET 塑料「升級回收」為高品質的食品級 PET。 Quan 表示:“我們正在採取重大措施,減少‘原生’石油基塑料的使用,努力實現循環經濟,並支持到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共同目標。” 「我們認為植物基塑膠未來將在我們的整體 PET 組合中發揮關鍵作用,支持我們減少碳足跡、減少對「原始」化石燃料的依賴以及增加 PET 收集以支持循環經濟的目標」。 我們致力於建立一個沒有浪費的世界 2018 年,我們啟動了「無廢棄物世界」計劃,作為過去努力的基礎,但也意識到我們需要走得更遠。在過去的三年裡,我們不僅透過這個全球計劃,而且在優先市場和世界各地的地方層面上努力實現新的關注水平。 「無廢棄物世界」旨在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向消費者提供產品以及採用何種類型的包裝。我們正在提高每種包裝類型的可持續性並推出新型包裝。無論我們使用哪種包裝,我們都在努力確保收集更多的包裝進行回收並轉化為新包裝。  我們正在取得進展,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內容來源: https://www.coca-colacompany.com
包裝印刷碳排放與碳足跡
包裝未來
2024-12-30

包裝印刷碳排放與碳足跡

疫情前後印刷產業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顛覆之後,印刷產業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大流行後最強烈的新興趨勢之一是對更可持續的印刷工藝的興趣。大流行之後所採取對環境責任的更廣泛重視互相一致,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印刷原始設備製造商和基材供應商,在其營銷材料中強調不同的環境認證,這將成為未來五年更重要的差異化因素。當中主要之變化,包括印刷基材的選擇、使用的耗材及對數位印刷生產的青睞。 全球暖化議題不容置身事外 在這些變革中,導致全球暖化的原因自20世紀中期以來,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及地球表面溫度不斷上升。溫室氣體主要來自化石能源的燃燒過程,如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來生產電力、驅動運輸工具和運行工業設備等過程。而砍伐樹木會減少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及吸收二氧化碳,間接增加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氣候變化的原因和影響,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造成全球氣候變化最主要原因,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75%以上,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近90%。 排放的溫室氣體包裹著地球,捕獲太陽的熱量,導致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現在全球變暖速度比有記錄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快。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變暖正在改變天氣模式,破壞自然正常平衡,這給人類和地球上所有其他形式的生命帶來許多風險。隨著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全球地表溫度也在上升,過去十年,有史以來最溫暖的十年,幾乎所有的陸地地區都正在經歷更多炎熱的天氣和熱浪。溫度升高會引發更多的高溫病,讓戶外工作更加困難,天氣越熱時,野火更容易燒起來並更快地蔓延,北極地區氣溫變暖的速度至少是全球平均水準的兩倍。目前全球各地因氣候異常,天然災害不斷,我們對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必須要確實防患未然,也是每個人責任。 ●全民淨零綠生活資訊平台(圖片來源╱環境部)  ●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居高不下,逐年創下歷史新高(圖片來源╱https://www.jiemian.com) 經濟部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 經濟部為了因應全球減碳,對產業也有許多方案來輔導企業來做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例如「113年經濟部中小型製造業(經常僱用員工10人以上)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現在即可在線上申請,以往經濟部的計劃案都必須申報後再到現場做簡報,審核通過後才有補助。計劃期間:113年10月1日至114年9月30日(總計12個月),補助金額:(1)中小型製造業智慧化低碳化升級轉型(9人以下),上限300萬(核定約100萬)/12個月。(2)中小型製造業智慧化低碳化升級轉型(10人以上),上限500萬(核定約200萬)/12個月。(3)以大帶小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上限為3,000萬(低碳)/114年10月底/1帶10家業者。該計劃補助目的與範疇,主要訴求低碳化,並有以下兩項說明: (一)碳排放減量╱運用最佳節能減碳或熱能回收利用技術,進行製程與相關設備改善或汰換,並導入碳盤查、碳足跡、精實及能源管理等碳管理機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進而提高申請業者碳管理能力。 (二)低碳技術導入╱導入新低碳製程技術,包含引進高能效或低碳排生產設備、轉用再回收或低碳原材料、使用碳捕捉封存或再利用技術(CCUS)或採取其他能資源整合技術等,降低生產作業碳排放量。 何謂碳排放及碳足跡的說明 由於台灣印刷產業都是中小企業,因此在討論過程中時常提到什麼是碳排放?什麼是碳足跡?針對兩者差異做說明。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也稱為溫室氣體足跡(Greenhouse Gas Footprint)指的是由個人、事件、機構、服務、地點或產品產生的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英文簡稱GHG)排放總量,以二氧化碳當量(CO2)表示。溫室氣體包含碳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經由燃燒化石燃料、土地清理、生產及耗用食品、製成品、材料、道路、建築物、運輸物流和其他服務而排放。(見表1) ●台灣碳足跡標籤標誌,可明示該產品整個生命週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圖片來源╱環境部官網)  凡走過必留痕跡,碳足跡不僅涵蓋能源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排放,還包括生產原物料、運輸物流、消費及最終廢棄物處理等多個過程。碳足跡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用來衡量某一行為或實體對全球變暖的潛在貢獻。碳足跡的計算通常遵循生命週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英文簡稱LCA)的原則,旨在提供一個全面來審視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透過量化,來評估這些對環境影響,從個人、企業乃至國家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責任和潛力。碳足跡通常以噸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位,可以用來衡量實體對溫室效應的影響,為實現減排提供基準。碳足跡名稱源自生態足跡概念,碳足跡通常以每年排放的噸數 (二氧化碳當量)表達。評估方式是根據地球每人的生態足跡所耗用的資源,需要幾個「地球」才足夠應付。碳足跡是生態足跡中的一部分,碳足跡僅衡量導致氣候變化的氣體排放,較生態足跡受更多的關注。 個人、國家或機構的碳足跡可依據其溫室氣體排放的數量做評估,碳排放生命週期評估係說明產品或服務,從原物料取得至生產、使用、生命終結之處理、回收再利用及最終處置,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的環境考量面與潛在環境衝擊,包括能源使用、資源的耗用、污染排放等。一旦知道碳足跡的數量,就可制定將其降低的策略,例如透過技術發展、能源效率改進、更完善的流程和產品管理、改採綠色公共或私人採購(GPP),歐盟基於永續消費與生產(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英文簡稱SCP)及永續產業政策(Sustainable Industrial Policy,英文稱SIP),2008年起積極倡導綠色公共採購(Green Public Procurement,英文簡稱GPP),旨為滿足政府採購需要的同時,可兼顧員工健康、社會福利與環境保護。歐盟期望透過推動政府部門的綠色採購,促進產品或服務的綠色創新,並擴大市場對這類產品或服務的需求與使用。 碳排放聚焦於排放源直接產出的碳排量,碳排放產出為直接和具體。主要是某一區域製造過程或活動中,直接向大氣中釋放溫室氣體量,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源於化石燃料的燃燒 (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活動及交通物流運輸等產出的氣體。碳排放是衡量某一地區、產業、製造場所或企業環境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透過監測和報告碳排放量,因此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減排政策與輔助專案,來協助企業與工廠有效評估自身的環保表現並採取相應的減排措施。人類任何活動隨時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各種燃油、燃氣、石蠟、煤炭、天然氣在使用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城市運轉、日常生活、交通物流運輸也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煮飯和叫外賣都會在生產和物流運輸過程中產生碳排放。所有過程活動人為或自然的都會產生二氧化碳,例如燒開水、煮飯、有機物在分解、發酵、腐爛、變質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碳排放有直接碳排放與間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或稱Scope範圍1碳排放)是由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場所直接產生的排放。現場燃燒燃料相關的排放,在個人層面,私家車或燃氣灶的排放屬於這一類。間接碳排放根據貿易數字計算,以消費為基礎的2017年國家暨區域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間接碳排放是來自過程的上游或下游的排放(或稱Scope範圍2或Scope範圍3排放)。上游間接碳排放的例子包括:材料或燃料的交通運輸所產生、在生產場所外使用的任何能源所產生、生產場所外產生的廢棄物(垃圾)所產生。下游間接碳排放的例子包括:任何報廢過程或處置所產生、產品和廢棄物的交通運輸所產生、與銷售產品相關的排放。Scope範圍2排放是與現場購入使用的電力、熱或蒸汽間接相關的排放。Scope範圍3排放是來自組織活動使用,但非由自身生產或控制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中的企業價值鏈(Scope範圍3)會計和報告標準可讓公司評估其整個價值鏈排放影響,以確定減排活動的重點。 ●2050淨零排放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齊心共創淨零世代、共建永續環境(圖片來源╱經濟部產發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  ●有關碳足跡及碳標籤的使用時程及說明(圖片來源╱網路) 減碳減塑為展出的核心理念 包裝印刷產業利用此時機,針對碳排放與碳足跡,工廠企業要永續經營,就應儘速開始做碳排盤查,利用此機會做減少碳排放的改善措施,防患未然,現在不做改善,未來還是要做。2024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TIGAX 24),即將於今年10月3~6日於台北世貿中心一樓B、D區舉行。 此次印聯文化事業在TIGAX 24展場,共有三個攤位(B209),除了展出所出版的雜誌及書籍外,現場將以循環經濟、企業永續經營與減碳、減塑為核心理念,探討未來包裝印刷的ESG與綠色印刷(含環保材料)、包裝印刷國際化、數位印刷與印刷業數位元轉型等三大主題。同時介紹最新的印刷環保材料、印刷技術、印刷產業趨勢與印刷標準,為台灣印刷業界提供具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交流平台,十分值得印刷業界、學者、專家、機材設備商一同參與,為減碳、減塑的核心理念及環保主題盡一份心力。
芬歐藍泰標籤推出碳行動產品組合
包裝未來
2024-05-04

芬歐藍泰標籤推出碳行動產品組合

UPM Raflatac推出碳行動塑料標籤產品組合,展示其對氣候行動倡議的承諾,幫助客戶降低包裝材料的碳足跡,推動走向低碳循環經濟的行動。 碳行動產品組合的第一批產品將面向EMEIA和美洲地區的客戶提供。未來將計劃推出更多產品,所有這些產品將著眼於支持多種循環經濟Rs(Reduced,Recycled或Renewable materials that enable Recycling or Reuse)。碳行動產品組合旨在應對整個價值鏈的影響,為印刷商和品牌所有者提供了實現範疇3排放減少的途徑。這是通過UPM Raflatac的Label Life服務的DEKRA驗證的LCA計算流程支持的。 這個新產品組合的推出利用了循環經濟原則的力量,提供可量化的減排效益,以賦予客戶和品牌減少包裝材料碳足跡的能力,同時不影響標籤的質量或性能。這標誌著公司超越基於化石燃料的材料的重要里程碑。 UPM Raflatac的食品和HPC、膜和特殊產品業務總監Katja Kivelä表示:“我們的碳行動產品組合的推出不僅僅是新產品的介紹;它是對可持續性和我們客戶成功的堅定承諾。通過提供能夠直接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和增強循環性的創新解決方案,我們賦予客戶和品牌採取具體步驟邁向低碳循環經濟的能力。”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如今只有15%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項目處於正軌。 2023年9月,UPM加入了聯合國全球契約向前快速倡議,加快這一進程。 聯合國全球契約向前快速倡議的目標是加速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包括氣候行動、生活工資、性別平等、水資源、金融和投資等五個行動領域。通過加入氣候行動倡議,UPM承諾根據1.5°C途徑設定符合科學的淨零排放減排目標,目標是到2030年將全球排放量減少一半,並最遲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對於UPM Raflatac來說,這意味著不僅要減少自身和供應鏈的排放量,還要致力於創新產品,如新的碳行動產品組合。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紙幣的碳足跡是多少?
永續發展
2024-04-28

紙幣的碳足跡是多少?

根據歐洲央行發表的研究,一張紙幣的生產過程僅佔其環境足跡的一小部分,本身僅相當於8公里的汽車行駛里程。 歐洲中央銀行(ECB)公佈了一項關於歐元紙幣環境足跡的 研究 。報告顯示,歐元區居民人均紙幣支付的平均環境足跡為 101 個微點 (?Pt)。這相當於8公里的汽車行程,或歐洲人年度消費活動對環境影響總量的0.01%。相較之下,一年每週洗一次的棉質T恤的產量相當於行駛55公里。 這項生命週期評估 (LCA) 於 2019 年進行,考慮了歐元紙幣的所有活動,從原材料採購、生產、分銷和流通,一直到處置。它不涉及歐元紙幣和支付手段的其他功能,例如儲值、硬幣或電子支付。 ATM 機是紙幣環境足跡的最大貢獻者 歐元紙幣作為支付手段的環境足跡主要由自動提款機 (ATM) 的能源消耗構成,佔紙幣足跡的 37%。在途現金活動佔 35%,由國家中央銀行 (NCB) 處理的活動佔 10%。造紙業僅佔9%。 2004年以來實施的各項措施 自 2004 年首次對歐元紙幣進行生命週期分析以來,歐元體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紙幣更加環保,包括在 2023 年底前獨家使用可持續棉花、尋找保護性材料等。延長其使用壽命,並對不適合流通的紙幣和生產廢料實施新的處理方法(最終導致禁止填埋)。 更重要的是,2004 年至 2019 年間,ATM 製造商和銀行的環境足跡減少了 35%。 如今,為了進一步減少紙幣對環境的影響,歐洲央行正在研究處理紙幣廢物的替代方法,例如 回收 和再利用剩餘材料,並尋求改進印刷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和組件。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dustry.news/  
Finat,標籤產業產品碳足跡指南
永續發展
2024-04-28

Finat,標籤產業產品碳足跡指南

面對對產品碳足跡資訊不斷增長的需求, Finat正在啟動一個項目,為製造商和 標籤 客戶提供有關這些問題的清晰度和指導。 「在過去的一年裡,一些標籤加工商和國家標籤協會聯繫了Finat,以幫助他們回應標籤客戶的請求,希望提供有關其標籤和包裝對環境影響的數據。然而,對於不同的方法和定義存在許多誤解已經出現了。  歐洲標籤協會董事會成員 Alex Knott 解釋。 該貿易組織首先發布了一本小冊子和視頻,解釋了產品碳足跡(PCF)和生命週期評估(LCA)的基礎知識,前者側重於過程中的排放,後者遠遠超出了排放本身,以及這兩者之間的差異Labelexpo9 月 11 日至 14 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 接下來,Finat將發布針對目前標籤和包裝生產鏈中使用的現有計算方法的主要 研究 。這項研究基於 12 個月的工作,將於 2024 年第一季公佈。 最後,該協會還計劃編寫一份白皮書,以協調整個標籤價值鏈的 PCF/ACV 方法。該產品將於 2024 年 11 月 20 日至 22 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下一屆Finat技術研討會上進行展示。 「近年來,隨著新冠肺炎(covid 19) 的爆發,Finat 的董事會、委員會和員工投入了大量精力來重新思考我們的策略和結構,以應對我們行業未來面臨的挑戰。除了我們在社區網絡和在知識方面的典型優勢之外,  補充道總裁 Philippe VoetFinat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dustry.news/
可口可樂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創建由 100% 植物來源製成的瓶子原型
永續發展
2024-04-20

可口可樂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創建由 100% 植物來源製成的瓶子原型

可口可樂公司的永續包裝之旅跨越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推出了首款由100% 植物性塑膠製成的飲料瓶(不包括瓶蓋和標籤),該瓶採用可商業化的技術製造規模。原型瓶是在該公司的 PlantBottle™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由高達 30% 的植物材料製成的可回收 PET 塑膠瓶首次亮相十多年前問世的。原型瓶限量生產約 900 瓶。 「多年來,我們一直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開發正確的技術來製造 100% 植物成分的瓶子,旨在盡可能降低碳足跡,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已經達到了這些技術存在的程度,並且價值鏈中的參與者可以擴大規模。  PET 是世界上回收率最高的塑料,由兩種分子組成:約 30% 的單乙二醇 (MEG) 和 70% 的對苯二甲酸 (PTA)。最初的 PlantBottle™ 於 2009 年推出,含有來自甘蔗的 MEG,但迄今為止 PTA 一直來自油基來源。 PlantBottle™ 包裝的外觀、功能和回收方式與傳統 PET 相似,但對地球及其資源的影響更輕。 可口可樂的新型植物瓶原型採用 Virent 的新工藝,由植物性對二甲苯 (bPX) 製成,已轉化為植物性對苯二甲酸 (bPTA)。作為第一種以示範規模生產的 bPX 飲料包裝材料,這項新技術標誌著生物材料商業可行性的重大轉變。該瓶子的 bPX 是用玉米糖生產的,儘管該工藝使原料具有靈活性。 第二項突破性技術由可口可樂公司與長春美和科技共同擁有,它簡化了 bMEG 生產流程,並實現了原料的靈活性,這意味著可以使用更多類型的可再生材料。通常,bMEG 是透過將甘蔗或玉米轉化為生物乙醇作為中間體來生產的,隨後將其轉化為生物乙二醇。現在,糖源可以直接生產 MEG,使過程更加簡單。 UPM 是該技術的第一個被授權者,目前正在德國建造一座全面的商業設施,將來自鋸木廠和其他木材工業副產品的經認證、可持續來源的硬木原料轉化為 bMEG。這標誌著該技術商業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使用生物乙醇的固有挑戰是你正在與燃料競爭,」可口可樂公司包裝和永續發展全球研發總監 Dana Breed 說。 「我們需要一種下一代 MEG 解決方案來應對這項挑戰,但也需要一種可以使用林業廢棄物或農業副產品等第二代原料的解決方案。我們對植物基 PET 的目標是利用剩餘農產品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碳足跡,因此合作夥伴帶來的商業化技術組合非常適合這一策略。 2015 年,可口可樂在米蘭博覽會上推出了首款 100% 生物基 PlantBottle™ 原型,採用實驗室規模生產方法生產 bPX。然而,這種下一代 100% 植物性瓶子是採用新技術生產的,用於生產製造瓶子的生物化學品,並準備用於商業規模化。 自從推出 PlantBottle™ 以來,可口可樂已允許非競爭性公司在其產品中使用該技術和品牌——從亨氏番茄醬到福特 Fusion 混合動力汽車的織物內飾。 2018 年,該公司 向飲料業的競爭對手 更廣泛地開放了 PlantBottle™ IP,  以擴大需求並降低價格。 作為「無廢棄物世界」願景的一部分,可口可樂正在努力使其所有包裝更具永續性,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和可再生成分,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原始化石材料的使用。該公司承諾到 2030 年回收相當於其銷售的每瓶飲料的回收量,因此其包裝最終不會成為廢物,舊瓶子也會被回收製成新瓶子;使其包裝 100% 可回收;並確保 50% 的包裝來自回收材料。 這項創新支持「世界無廢棄物」願景,特別是最近宣布的目標,即到2025 年減少300 萬噸來自石油的原始塑膠的使用。來實現20% 的減排目標。 在西歐和日本,可口可樂與其裝瓶合作夥伴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完全消除塑膠瓶中油基原生 PET 的使用,僅使用回收或可再生材料。雖然大多數塑膠包裝材料將來自機械回收材料,但仍需要一些「原始」材料來維持品質標準。這就是可口可樂投資並推動創新的原因,以增加再生技術和強化回收技術的原料供應。強化回收將以前使用的任何品質的 PET 塑料「升級回收」為高品質的食品級 PET。 Quan 表示:“我們正在採取重大措施,減少‘原生’石油基塑料的使用,努力實現循環經濟,並支持到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共同目標。” 「我們認為植物基塑膠未來將在我們的整體 PET 組合中發揮關鍵作用,支持我們減少碳足跡、減少對「原始」化石燃料的依賴以及增加 PET 收集以支持循環經濟的目標」。 我們致力於建立一個沒有浪費的世界 2018 年,我們啟動了「無廢棄物世界」計劃,作為過去努力的基礎,但也意識到我們需要走得更遠。在過去的三年裡,我們不僅透過這個全球計劃,而且在優先市場和世界各地的地方層面上努力實現新的關注水平。 「無廢棄物世界」旨在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向消費者提供產品以及採用何種類型的包裝。我們正在提高每種包裝類型的可持續性並推出新型包裝。無論我們使用哪種包裝,我們都在努力確保收集更多的包裝進行回收並轉化為新包裝。  我們正在取得進展,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內容來源: https://www.coca-colacompan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