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
2023-12-18
台灣印刷業界男兒當再自強II
色彩管理與印刷標準化專業人員的培訓,對於印刷國際供應鏈服務是很重要的。而在2000年以前,筆者因工作的關係經常接觸印刷技術研究中心(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PTRI),當時的張中一總經理,特別關注印刷色彩管理及環保減廢的議題,而經過參考美國印藝技術基金會(Graphic Arts Technical Foundation,簡稱GATF)的架構,成功製作東方人熟悉的印刷色彩導表,可以來協助台灣印刷業者做好色彩管理。
Idealliance Taiwan成立緣由
而香港印刷科技研究中心(APTEC)成立於2000年5月,並於2007年7月成為Idealliance的大中華區獨家地區代表,以「印聯」(Idealliance China)為名,服務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同業,推動G7、GRACoL、SWOP等有關活動及印刷標準化,以及唯一負責簽發G7認可企業證書及審核區內G7認可專家暨專業人員申請者資歷。10年後直到2018年截止,經過APTEC驗證過的G7廠商約232家(不含台灣及海外區),不含台灣及海外的G7專家(Expert)認證人數約有222人,加上在大中華區推動G7色彩管理技術及課程,為印刷業有不可磨滅貢獻,這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見圖1)
對於香港印刷科技研究中心(APTEC),除了推動G7專家培訓、認證,也舉辦G7高峰會(SUMMIT)等活動外,也持續與國際印刷標準化相關組織,例如成為Fogra PSO夥伴關係、RIT代理PSA認證、參與ISO TC130委員會等,都有良好的互動,而台灣的印研中心,卻成為APTEC在台灣推廣G7認證的單位。
2018年,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經由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徐肇奕(Fred Hsu)執行長的協助下,在TIGAX 18台北國際印刷展的印刷傳播科技研討會中,邀請美國Idealliance執行長Mr. Tim Baechle、韓國Idealliance執行總監安蕙廷(Ms. Hye-Jeong Ahn)及時代雜誌亞太區技術總監Mr. Nelson Luk,分別就「Idealliance、G7 and BrandQ」、「韓國印刷標準化歷程」、「擁抱印刷標準化抉擇-印刷標準化的效益」等題目做專題演講。後來由於徐肇奕執行長的積極聯繫,加上他的專業與其在美國RIT(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印刷適性實驗室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此次印刷展研討會的機緣,也間接地促成Idealliance台灣機構的正式成立。(見圖2)
當時Idealliance Taiwan成立時,筆者有感而發寫了一篇「台灣印刷業界,男兒當自強」文章,除了恭喜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與美國Idealliance(國際數位企業聯盟)合作,正式在台灣成立Idealliance Taiwan辦事處外,也感嘆在TIGAX 18印刷展期間,台灣主辦「兩岸四地印刷同業交流聯誼會」,台灣沒有盡到地主應有的專業及體面,來辦好這交流聯誼論壇,這兩件事凸顯台灣印刷業,國際業務處理能力及經驗不足、產業發展願景模糊、印刷團體的組織結構脆弱。
文章結尾筆者有三個衷心期待:(1)期待台灣有更多的印刷企業通過印刷標準化認證,進而提升印刷品品質;(2)期待滿足回流台商的包裝及印刷品外銷品質需求,同時能帶動台灣印刷品的外銷機會;(3)期待培養更多的印刷標準化認證專家,除了提升台灣人力資源外,進而把印刷標準化服務業務發展到東南亞國家,這對東南亞的市場拓展是很有幫助的,這也符合政府的南向政策。期望這是台灣發展印刷標準化的里程碑(Hope it is a milestone for the industry to go further),這也是時代雜誌亞太區技術總監Mr. Nelson Luk演講帶來的鼓勵。5年時間過去了,我們來回顧這期間Idealliance Taiwan做了那些事。
●圖1:G7色彩管理技術可以提升印刷包裝供應鍵的實力
●圖2:追求色彩表現的再現性與符合標準,一直是印刷業界的期許,圖為數位、噴墨、平版印刷經過G7校正前後色彩比較
認識美國及台灣Idealliance
美國Idealliance(國際數位企業聯盟),創立於1966年,為非營利的數位傳播產業協會,也是國際性的數位圖文傳播與色彩影像智庫團隊。Idealliance總部設於美國Washington, D.C.,分佈全球共有11個區域辦事處,企業會員包含國際知名品牌商、印刷與包裝廠商、數位內容創作公司、創意設計公司、郵務快遞商與原物料供應商。藉由建立ISO標準、數位輸出流程、整合創新科技、工業技術研究分析、教育訓練課程、專業認證服務與企業稽核,Idealliance為全球的品牌商與生產商,提供一個知識與技術匯流平台。透過訂定數位輸出流程與色彩標準(GRACoL、SWOP、XCMYK、G7、BrandQ)、數位內容管理(PRISM)、郵務流程(Mail.dat、Mail.XML)及紙品規範(papiNet),Idealliance的專業服務改變圖文傳播產業,是ISO TC130標準委員會中貢獻最多的成員之一,並且是全球最重要的印刷認證機構。(見圖3、4)
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與美國Idealliance協會合作,正式在台灣成立Idealliance Taiwan辦事處,針對色彩管理技術與印刷標準認證,為印刷與包裝產業提供G7/BrandQ專家認證培訓,與G7 Master印刷廠認證服務,同時因為徐肇奕在美國RIT期間,曾替美國Idealliance負責G7 Master印刷廠認證中,具備印刷品認證檢測的專業經驗。Idealliance Taiwan的成立,將期盼台灣印刷與包裝產業,藉由色彩管理技術及專業人員的提升,以及G7 Master印刷廠認證,能夠加速與國際市場的無縫接軌,徐肇奕也擔任了Idealliance Taiwan的執行長(Managing Director)。
●圖3:認可G7色彩標準化認證的部分全球知名品牌商
●圖4:Idealliance國際數位企業聯盟全球11個區域辦公室據點
Idealliance Taiwan驅動G7
色彩標準化服務成果
一、G7國際專家認證
大多數的認證體系有球員、教練與裁判三種職務身份參與,以G7印刷認證體系為例,印刷企業為球員;G7 Expert認證專家相當於教練,印刷廠必須透過合格的G7 Expert專家,提供G7教育訓練,協助校正印刷設備色彩表現,並申請G7印刷廠認可審核;Idealliance的身份為裁判,負責審核印刷廠是否具備執行G7印刷校正的能力,印刷色彩表現是否符合G7所認可的規範。通過Idealliance審核的印刷廠,即可以成為G7 Master,以提供國際品牌商作為選取印刷配合廠商之參考。(見圖5)
2018年的年底,Idealliance Taiwan就在沈氏藝術印刷舉辦台灣第一次的G7專家認證培訓,迄今,分別在台灣各地共舉辦四場;其中2021年底,在台中財政部印刷廠,由徐肇奕執行長協同資深色管顧問郭世隆老師,使用張頁式平版印刷機搭配ISO 2846標準平版印刷油墨,實際演練G7印刷校正流程以達成最高階G7 Colorspace的印刷色彩標準;Idealliance G7 Expert認證專家教育訓練,為培訓G7 Expert的專業課程。而完成培訓及考核成績需要達到90%,以成為G7 Expert認證專家,其認證效期為時兩年,並需要在認證到期後90天內參加線上續證審核。
由Idealliance Taiwan官網資料,現在有經過台灣G7認證專家名單共約65位,其中在2018年底前已取得認證者有14位,2019年後所取得者有51位;在名單中印刷廠佔有36位、學校單位有13位、材料廠商有3位、設備廠商有6位、其他產業有7位。以這個名單分析,5年期間認證人數是過去12年的3.6倍,而且涵蓋到產學、設備、材料及其他相關行業,這對台灣在色彩管理國際標準、印刷品質管理水準的提升是很有貢獻的,其相關G7認可專家名單請參見表6。
●圖5:G7 Expert專家認證標章
二、G7 Master認可企業
印刷廠完成色彩管理生產作業與品質標準化後,可以減少印刷品質的失誤,提高生產效率與獲利。如果能夠進一步通過國際認證,不但有助於提升印刷廠的企業形象,更是拓展國際市場的捷徑。無數的國際知名品牌商皆指定G7為管理品牌形象的標準,全球目前已有超過2,000家G7 Master認可印刷企業。
印刷廠申請G7 Master認可企業審核,依其色彩管理與印刷品管能力,從入門到高階又分為三個級別:G7 Grayscale初級、G7 Targeted中級與G7 Colorspace高級。第一級初級為Grayscale,僅需要檢查G7 P2P導表中的灰平衡與灰階表現;第二級中級為Targeted,除了灰平衡與灰階表現之外,增加紙白、滿版色(CMYK與RGB)檢測;而第三級最高等級為Colorspace,除了檢測G7 P2P導表、紙白與滿版色,同時並增加ISO TC1617導表,進而達到印刷全色域的評量。 (見表7、圖8)
由G7 Master教育訓練手冊中,參與認可企業(印刷廠、出版商、代理商等),必須由G7認可專家進行認可審核,當然包括對企業的培訓,而所有認可的專家須由Idealliance培訓、審核及授權,方可為企業進行G7 Master認可。而課程內容包括以下:何謂G7、認識GRACoL、SWOP、CGATS.21、G7準則與益處V.S. TVI校正、G7校正方法、G7搭配ICC Profiles、驗證與容差、目標值與容差等,印刷規範含商業平版印刷的總體要求及應用、輪轉平版印刷規範、以中性灰定義灰階、廣色域CMYK等。
截至2023年10月底止,Idealliance台灣G7 Master認可企業共56家,其中在2018年10月前就已被認可的企業有19家,其他37家都是在2018年年底後陸續被G7 Master認可的企業。而這56家中,有13家是台灣海外企業,其中中國8家、泰國2家,菲律賓、日本及越南各1家。而就認可級別,第一級Grayscale有3家,第二級Tageted有26家,第三級Colorspace有27家。5年來,台灣G7認可企業比過去的10年間增加了2倍,而認可企業又擴展至東協的台商,這對台灣印刷企業在色彩標準化製程與品質提升是很有極大幫助的,相關認可企業名單請見表9。
●圖8:印刷廠申請G7 Master認可企業審核,依其色彩管理與印刷品管能力,分為G7 Grayscale初級、G7 Targeted中級、G7 Colorspace高級等三個級別標章
三、BrandQ色彩品管認證
BrandQ的意義來自Brand品牌+Quality品質,也是Idealliance最新的印刷品管培訓課程與認證服務,課程內容包含最新國際印刷色彩標準、品管實務,提高品牌商與印刷廠對於色彩品質認知的一致性。BrandQ協助印刷業了解品牌商的期望,並讓印刷企業與品牌商在相同的色彩語言與品管標準上,達成最有效溝通進而減少爭議,以提高生產效率與利潤的目的。(見圖10)
四、BrandQ專家認證
繼2018年12月台灣首次G7認證培訓,2019年7月Idealliance Taiwan在正美集團台北總部,舉辦台灣首次BrandQ認證專家培訓,聘請美國講師Mr. Ron Ellis專程來台,課程為期4天。第一天安排印刷色彩先修課程,為專家提升色彩基礎相關知識,後三天為BrandQ正式課程,包含色彩管理實務、印刷品管檢核與國際印刷標準認證等。報名學員共28位,包含台灣22位(興台印刷、愛克發、東明油墨、台灣曼羅蘭、正美印刷、裕華彩印、立華文創、力盛彩色印刷、正隆特殊印刷、鼎瀚科技、建樺群業、登華資訊)、中國大陸4位與香港2位。
BrandQ專家認證培訓有兩個不同身分,一為BrandQ供應鏈專家(Supply Chain Expert),這些認可專家跟G7認可專家一樣,是可以輔導及申請企業,依照企業認證檢核項目參與BrandQ印刷供應商企業認證。但另一種BrandQ Manager專家認可,是針對品牌商、設計師、印前或消費品(CPG、FMCG)、印刷與包裝等專業人士,協助相關企業有效地與供應鏈溝通並評估你的供應鏈,以了解諸如縮短週轉時間、加快上市速度、降低成本和提高品牌完整性等優勢,但BrandQ Manager認可專家,不涉及輔導及申請BrandQ供應鏈企業認證(Supply Chain Facility)相關事宜(見圖11)。而台灣現有BrandQ認可專家名單請參見表12。
●圖10:BrandQ色彩品管訓練及認證
●圖11:BrandQ專家認證標章
五、BrandQ印刷商企業認證
BrandQ是有效評估印刷供應商表現的一種企業認證,獲得BrandQ企業認證是供應商擁有高品質的表現。BrandQ企業認證審核兩項輸出設備,包含打樣與印刷生產設備,並需藉由BrandQ專家進行輔導與申請,認證有期效為一年。印刷企業的認證資料將登錄在Idealliance BrandQ全球資料庫中。Idealliance BrandQ企業認證包括三個項目:現場檢核、打樣檢核,與印刷檢核,其企業現場檢核項目包含項目見表13。
而打樣與印刷檢核內容,包括G7認可企業認證、打樣與印刷色彩品質第三方檢核、特別色檢核及檢核評估報告等。BrandQ印刷供應商認可企業,也必須可以選擇性的週期性檢核,內容包括G7所認可企業認證紀檢和評估報告,而現有BrandQ認證企業名單請參見表14。
六、Idealliance台灣其他服務
5年來,Idealliance台灣除了辦理G7、BrandQ等色彩標準化培訓、專家及企業認證服務,在官網也提供國際色彩標準化相關活動資訊,這些包括專題研討會、設備廠商印刷校正實務課程、印刷標準化與色彩管理相關課程、生產標準指南、各種認證教育訓練等。也針對G7、BrandQ、標準化等提供專業內容,希望印刷及包裝相關從事業者,能從中解惑。徐肇奕執行長也正在翻譯由Eddy Hagen著作的品牌色彩溝通指南手冊(A Better Brand Color Guide, BBCG),並將逐步分享給大家,進而協助推動台灣色彩管理標準化。(見圖15)
此外,透過G7及BrandQ認可專家專業,對印刷生產設備校正、印刷製程標準化作業、印刷色彩控制及品質管理、生產人員培訓與正確作業觀念,公司品牌形象提升都有非常有幫助。5年來,台灣印刷業在印刷色彩標準化及管理大幅提升,與Idealliance台灣設立是大大有相關,與過去比較,想要G7認證,不用跑到北京或上海,其時間與費用大大的節省很多,而且在人員培訓、技術交流、疑難問題等都能及時得到明確的解決方案。
●圖15:Idealliance台灣在5年來,曾經辦理多場G7、BrandQ等色彩標準化培訓、專家及企業認證訓練服務,以及在官網提供專題研討會、印刷標準化與色彩管理相關課程、各種認證教育訓練等活動資訊
綠色風潮是未來關鍵競爭力
2021年底,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後的全球產業趨勢,包括減碳、管理碳排放、實踐淨零供應鏈,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都成為主流焦點。而如何以生態創新與跨界合作,來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發展綠色能源,以創新科技開發更多綠色產品、服務與技術,企業的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永續報告書及評級,也成為資本投資關鍵因素。(見圖16)
到2023短短的兩年內,超過140個國家明確宣示淨零排放目標,全球品牌商及國際供應鏈的綠色承諾及行動都全面啟動,具體作法含碳排淨零目標、再生能源使用、減塑等,都訂有明確的時間表,而政府制定更嚴格的綠色法規(碳排、減塑等)。其中,2020年歐盟就禁止一次性塑膠使用,2022年公布包裝法案,規定業者在2030年前要使用一定比例的重複包裝。台灣政府也不落人後,2023年2月公布網際網路購物包裝限制,7月後禁止使用PVC包材,8月起,八大場所禁提供聚乳酸(PLA)免洗餐具,2024年底將循環箱(袋)的使用比例目標達到2%,2026年則達到15%。
麥肯錫顧問公司,在2023年8月的全球包裝永續發展報告中提到,由消費者調查中發現,衛生和保存期限是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首要因素,而消費者對海洋垃圾的擔憂,在歐洲、日本和美國最為明顯,但全球消費者對包裝最永續發展的看法是不一致的。這包含消費者、品牌商及企業、政府的綠色風潮正席捲全球,勢不可擋,而印刷包裝業正處於風頭上,相關業者應該重視這些議題,共同探索及尋找解決方案,並採取行動來開創未來商業模式與價值,才能滿足國際印刷包裝供應鏈市場的需求,而相關的主要議題探討如下:
(一)綠色環保設計(Green Design)、可製造性設計(DFM)的服務思維╱是一種以符合經濟、社會及生態等永續經營的設計方法,基本上是實現輕量、減量的包裝,並把材料與製程綠色化、考慮材料循環使用(4R+1D)、節約能源及最少碳排、考慮生命週期,以及減少對於環境的污染之設計方案。
(二)邁向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之路╱這是改變我們資源使用方式,由取得(Take)資源、使用(Use)、到拋棄(Dispose)的線性經濟體系(Linear Economy),轉為零排放、零廢棄觀念,由生產(Make)、使用(Use)、再使用(Reuse)、再生產(Remake)、回收(Recycle)後,當資源再生產的循環經濟體系(Circular Economy)。而在這個體系之下,關注綠色資源的使用(如再生資源與能源)、綠色製程(無環境汙染、排放及最少資源使用等)、最佳服務(減量、易回收、再利用的設計)、最佳回收方式(可回收再使用材料、減塑、可裂解及可推肥塑料等)。
(三)節能減碳救地球╱近年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造成天災不斷,這原因來自溫室氣體排放讓氣候暖化所致。減碳及碳中和目標,減少石化燃料、發展綠色能源等已成為全球政府、品牌商及企業的共識與承諾,如何減碳、建立碳盤查體制、碳足跡管理、商品碳足跡標示及全球性的碳稅等,都將是產業及國家問題,及產業對外關鍵競爭力。
(四)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與永續發展╱每年發表ESG永續報告書,已是每家上市公司的例行業務,具體落實的做法包括提升全體同仁認識ESG的重要性、發表透明化企業資訊,讓企業關係人放心(客戶、投資者等)、有系統的推動與整合ESG,確保永續經營完整性、提升風險意識,已擬定策略、透過數位化管理,加深企業夥伴合作關係,實施碳排放盤查,建立碳足跡資訊,追求淨零碳排目標,這也是提升對外競爭力的手段。
台灣印刷業者男兒當再自強
1993年,印研中心剛成立時,就把環保議題當成關鍵議題推動,ISO 14000的環境管理認證,也在那時正式對外公布,30年過去了,新的環境管理議題正席捲全球,其中涉及循環經濟與低碳環境是最關鍵議題;就印刷包裝產業來言,由供應鏈品牌商的要求,綠色設計、環保新材料(可回收、可裂解及可堆肥等)、綠色製程、減塑、綠色能源(太陽能設施)、節能減碳、碳足跡管理、色彩與品質管理、雲端服務、ESG及其他認證、台灣+1供應鏈服務等都是關鍵項目。(見圖17)
但就這些新的環保議題,涉及的消費環境、品牌商的需求等都有差異,所以相關的解決方案是模糊且不一致的。而就現有印刷包裝業者的廠房設備、製程及專業人力,也都不能滿足品牌商對供應鏈服務的需求,這就必須依賴業者間的合作及異業聯盟,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這對亞洲所有的印刷包裝業者而言,都面臨到同樣的處境。
台灣現有的印刷包裝業者,五年來的色彩管理認證,已建立了良好的基礎,但未來要在國際供應鏈服務上,在綠色風潮環境中,積極的尋求相關的解決方案,建立各種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及認證,參與國際化市場與競爭,所以「台灣印刷包裝業者,男兒當再自強」。
●圖16: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普世價值(資料來源 ╱ 工業研究院簡報)
●圖17:台灣各種環保標章種類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包裝未來
2023-08-30
裕同包裝科技經營發展策略
該年5月25日,中華印刷科技學會舉辦一場「國際供應鏈遷移與台灣印刷包裝產業的發展趨勢」論壇,這是要讓台灣印刷包裝業者瞭解,供應鏈包裝服務是印刷包裝產業發展重要的關鍵。我們以中國印刷包裝品外銷額為例可發現,其由2019年的152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221億美元(+45.5%),增加最快速的是信封(+54%)、紙盒(+51%)、標籤(+77%)、其他紙及包裝品(+94%)、紙管(+58%)等品項,這都是供應鏈包裝產業服務的產品。而以2022年的資料顯示,這些品項外銷總額大約為152億美元,佔印刷包裝總外銷額221億美元的68.7%左右。
供應鏈遷移驅動印包業未來
再分析印刷包裝外銷額前30名的國家,增長超過50%者,包含美國(+52.7%)、越南(+112.1%)、新加坡(+74.6%)、馬來西亞(+129.3%)、日本(+106.1)、法國(+178.6%)、菲律賓(+96%)、印尼(+91.6%)、聯大公國(+77.5%)、印度(+112.6%)、義大利(+65%)、墨西哥(+51.4%)、俄羅斯(+80.3%)、西班牙(+241%)、台灣(+50.6%)等等,這些國家大部分都是過去5年來,國際供應鏈由中國外移的主要國家之一。
2018年起中美貿易的衝突,引發了貿易保護政策及關稅保護,COVID-19新冠疫情蔓延驅動斷鏈危機、美國技術出口管制讓供應鏈在地化成為趨勢,而俄烏戰爭更引發地緣衝突的風險,這些都加速國際供應鏈遷移的主要因素,目的地主要移至東南亞、墨西哥、南亞等,甚至回歸歐美、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國,這也引發國際供應鏈包裝服務業者的新機會。藉此也解釋過去四年的全球動盪時代,為何中國印刷包裝外銷還能呈現高幅增長的原因,而我們舉辦供應鏈包裝服務論壇,就是希望台灣業者能瞭解這趨勢,能關注及掌握這些供應鏈遷移的機會,以驅動印刷包裝產業未來的發展。
在1998~2002年期間,當掌握全球75%筆記型電腦生產的台灣業者,把約8,000萬至1億台的筆電產能全移至中國,加上其他資通產品及輕工產品都外移中國,台灣的包裝印刷在2002年後就開始衰退。以台灣造紙公會統計,2000年紙及紙板消費量約有510萬噸,2001年就衰退至451萬噸,到2022年的紙及紙板消費量僅約412萬噸,減幅約20%,這是受到供應鏈產業包裝需求不見得影響所至。單以一台筆電的包裝成本約8美元,一億台的筆電包裝品就是8億美元,這佔約台灣印刷包裝產值的25%,也顯示供應鏈包裝服務在印刷包裝產業的重要性。(見圖1)
1995年後的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也成就了全球供應鏈服務最大的印刷業包裝業者,而發展初期的主要業務也來自外移至中國的台灣資通業者,現為中國第二大的印刷包裝企業,它就是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公司。
●圖1:1998~2022年台灣造紙業生產及消費量(資料來源╱台灣造紙公會)
認識深圳裕同包裝科技公司
一、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簡介
根據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網站之介紹,其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深圳市,201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領先的高端品牌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於眾多財富500強的客戶和高端品牌。專業為消費電子、化妝品、食品、健康、菸草…等行業,提供有競爭力的包裝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並致力於持續為客戶提升品牌價值。
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彩盒、禮盒、說明書、不幹膠、紙盒、紙塑及智慧包裝、環保包裝、功能性包裝,同時也提供創意設計、創新研發、整合製造、自動化規模化生產、多區域營運及就近快捷配送等專業服務。裕同設計的作品多次榮獲德國紅點獎、iF設計獎、美國Mobius Awards廣告獎等獎項。(見圖2)
截至2021年止,裕同包裝科技擁有80家子公司、7家分公司,在華東、華南、華北、華中、西南、越南、印度、印尼、泰國等地設有生產基地,並在美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地設立了服務中心,為全球客戶提供就近服務。認證體系包含ISTA、CNAS (ISO 17025)實驗室認證、QC 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控制體系、色彩管理G7、ISO 14000環境管理體系、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認證。
裕同包裝科技的使命為專注印刷包裝市場、為客戶創造永恆價值、提供尖端產品和服務,經營理念為誠信、務實、高效、創新,核心價值為客戶導向、重視員工奉獻、創新創造、合作共贏。截至2022年底,全球員工約有21,831人,其中生產部門約16,614人、銷售部門約863人、財務部門約227人、行政部門約1,662人、研發及技術部門約2,465人,其中屬於總公司則約有4,089人。
●圖2: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印製的包裝相關產品(資料來源╱公司網站及公開資訊)
二、裕同包裝財務及經營資訊
以裕同包裝科技公司2022年之年報資料顯示,全年營業收入達163.6億人民幣,較2021年的149.4億元增加9.49%,也比較2011年的117.9億元增加38.8%;2022年稅前淨利約18.1億人民幣,淨利率約11.0%,較2021年淨利約12.2億增約48.4%,較2021年的11.47億元增57.3%。2016年裕同包裝在深圳上市,若比較過去10年的經營成果,營收增約5.3倍,毛利增約3.9倍,淨利增約3.9倍,而毛利率由2013年的30.1%降至2022年的23.3%,淨利率由14.1%降至11%。比起2021年中國印刷百強的淨利率7.96%,經營績效是高很多的,而比起台灣印刷包裝產業,這數字更是令人驚豔。(見表3)
就原料成本佔銷售額比率分析,裕同包裝科技在2019年前都低於40%,但2021年增至48%,2022年約在46%,這顯示售價被砍或原料上漲因素,當然這會明顯地影響到毛利率的降低。而2022年的用人費率(包含直接人工、管銷研等用人費)約17%,這與過去的18~19%下降約2%,這應該是整體用人效率的提升,或經濟規模產生的效益所致,但裕同包裝科技一直在推動智慧及自動化工廠,這是否由這產生的效益,也是值得關注的。
再分析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過去10年資產負債表及風險評估,隨著業務擴大,應收款、庫存、庫定資產投資等都隨著業務擴增而比例增加,長短期負債與淨值的結構的變化也算正常,就公司的應收款、庫存及總資產產周轉效率分析變化不大;但公司在2016年上市後,確實強化了公司的財務資金流通性,也擴大資產及業務的規模,這使流動比率由2016年前的130%提高至150%左右,公司淨值率也增至50%以上,但總資產周轉率卻比上市前降低約20%。而2022年應收帳款週轉率僅2.69次,也就是約135天才收到貨款,這對公司資金壓力是有的。(見表4)
三、裕同業務結構與毛利率
由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年報資料顯示的業務結構,2022年的精品營業額約118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約72.2%,是2013年的6.7倍,年均增長約23.5%;包裝配套品營業額約28.4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約17.3%,是2019年的1.9倍,年均增長約25%;環保紙塑營業額約11.2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6.8%,是2019年的3.63倍,年均成長約54%;其他類產品約2.38億,佔約1.45%。營收中屬於紙製品約有158.4億人民幣(佔96.8%),非紙製品約5.18億人民幣(佔3.2%)。(見表5)
2019年後,裕同包裝科技年報改變產品結構的歸類及稱呼,以2019年報顯示,說明書的營業額約7.16億人民幣,佔當年營業額約7.27%,是2013年的2.29倍,年均增長率約15%;紙箱業務約9.4億人民幣,佔當年營業額約9.55%,是2013年的2.54倍,年均增長約17%;2019年不乾膠業務約2.1億人民幣,佔當年營業額的2.13%,是2013年的2.58倍,年均增長約17%。
裕同包裝科技於2019年改變於業績統計及歸屬,所以2022年之年報顯示,其國內營收佔約80.26%,出口佔約19.74%,但若以2017年年報顯示,國內銷售僅佔約33.4%,直接及間接出口額佔66.6%。而以2015年年報顯示,國內銷售佔33.91%,間接外銷佔24.02%,直接出口佔42.07%,以這些統計變化,2022年的國內業務佔比應還在50%以下,另外50%以上還是以國際供應鏈相關業務,這包括間接及直接出口、海外工廠營收都包含在內。
再來分析各產品的毛利率變化,裕同包裝2022年的平均毛利率約為23.75%,比較2019年前的30%以上的毛利率是降低很多的,這也是承接國際供應鏈業務的殘酷事實,以Apple公司為例,每年公佈新的供應廠商,也淘汰部分舊的供應商,同時要求年年降價。分析細部產品的毛利率,2022年精品盒約為23.99%,2019年則約30.5~35.9%之間,2022年包裝配套毛利率約21.58%,2019年則約28.3%,環保紙塑在2022年毛利約為23.08%,2019年則約為33.8%;而分析2019年的說明書毛利率約為39.42%,紙箱約為19.38%,不乾膠約28.11%,在那時價格都還是較高的毛利,2022年由於統計沒歸類,所以無法比降其降低的幅度。(見表6)
我們再由年報中資料,可以看到2022年的中國國內銷售毛利率約為22.8%,國外銷售業務約27.53%,看來外銷業務毛利率還是高於國內的。但2019年後把間接外銷都計入國內銷售,經比較過去資料,過去國內業務毛利是遠低國際供應鏈業務約15%,而2019年後,兩者的毛利率應該還有約7~10%的差距。
以2020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前5家客戶營業額共約62.9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約38.42%,而以2013年的前5家營業額卻佔當年銷售額的66.5%,可見其業務集中度是很高的,這也是經營的風險之一,如果其中一家丟失了,經營上就馬上會遇到困難。但分析2015年的前5名資料,第1名是鴻海富士康、第2名是和碩、第3名是華為、第4名是聯想、第5名是廣達,5家公司中有3家是台商,其佔當年營業額比率約50.1%。大家可以知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發展與台灣廠商之間的關聯緊密度,而台商中,昌碩科技、永豐餘紙業、鴻富錦公司都曾經是股東之一。(見表7)
裕同包裝科技經營發展策略
綜合網路媒體及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對外資訊,其主要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奠基階段(2002~2008年)
其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裕同包裝場,它抓住消費性電子遷移至中國代工的機會,2000年成為Sony公司新款遊戲機包裝供應商,2001年通過ISO 9001:2000認證,並成為富士康(Foxconn)合格供應商。就長期經營發展需要,2002年正式成立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以「製造+服務」商業模式專業經營消費類電子包裝業務,同時通過ISO 14000環保體系認證,營業額突破2,500萬美元,員工約2,000人。2003年推動ERP資訊管理系統,導入CTP直接製版設備,並成為任天堂、微軟(Microsoft)、三星電子(Samsung)、華碩(Asus)等企業合格包裝供應商。
2004年裕同包裝成為和碩及華為的合格供應商,並在蘇州設廠;2005年成為英特爾(Intel)、兄弟(Brother)合格供應商;2006年榮獲三星(Samsung)公司頒發最佳供應商獎項,並設立特種印刷包裝事業部,開發高檔菸酒包裝業務,其營業額達7.38億人民幣,獲利約7,237萬人民幣;2007年取得Asus及Sony綠色夥伴(GP)認證,營業額增至12.3億人民幣,淨利約1.2億人民幣,員工增至5,000人,且在煙台設廠;2008年通過HACCP食品安全體系及FSC-COC森林管理體系認證,在珠海設廠,內部組織改革,並成立日系客戶、IT大客戶、奢侈品等包裝印刷事業部,同年也成為廣達電腦的合格供應商,這期間,任天堂的Wii引領體感遊戲的風潮,在2006年成為裕同第一大客戶(營收佔50%以上)。
在這段期間,裕同包裝科技資本額由2002年的100萬人民幣,經過5次增資,到2006年9月已達到8,000萬人民幣,期間股東吳蘭蘭佔約90%,劉波則佔約10%,到第5次再增加王華均佔12.5%,吳、劉兩人減至78.75%及8.75%。2007年12月,裕同包裝科技將5.375%股權開始對外釋股,其價格以4.5倍至10.63倍面值溢價給14位新股東,2008年4月以10倍面值轉讓4.95%股權給昌碩科技,其條件是裕同包裝科技承諾2008年稅後淨利不低於1.2億元,資產淨值不低於4.1億元,但2009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股東吳蘭蘭退回3,104.64萬人民幣(含332.64萬元違約金)。
2002~2008年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股本增加80倍,估計淨值增加約400倍(4億人民幣),公司市值增約800倍(8億人民幣),營業額增7倍(2億增至14億人民幣,並開始為未來資本化作準備。這段時間目標客戶由遊戲機產業擴充至IT產業,並準備為移動通訊、菸酒化妝品等產業做準備,這以國際供應鏈大客戶為主的策略,快速壯大公司的規模;而提供完整產品(紙盒+說明書+標籤+紙箱)及服務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建立國際相關認證(ISO、FSC、HACCP等),而隨著目標客戶在各地設點,確實滿足國際客戶在中國投資的包裝需求;公司組織也因應市場及客戶需求而改變,以其做好專精服務與提高營銷效率,這些策略的成功,讓裕同包裝奠定中國高端包裝印刷的先驅者,2007年成為全國印刷私營企業之首。
●圖8:2015年底裕同包裝科技公司股權結構圖(資料來源╱裕同包裝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
二、轉型階段(2009~2015年)
2006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就提出以創新服務模式來強化客戶的滿意度,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除了把公司定位為高端品牌包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考慮資本化帶來的長期資金,以擴大全球性供應鏈服務的需求,而公司組織也需要全面調整,以因應長期發展之需求,這段期間,其轉型的做法如下:
(一)持續以投資或購併方式佈局國內據點,並開始全球化佈局╱2008年前,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就有規劃資本化上市佈局,以滿足公司發展資金需求,所以逐步分散股權,2009年後也開始清理過去沒全資的投資子公司,重新整理成為裕同包裝全資子公司,以利證管單位評估上市條件之要求;清理全資子公司股權,也經過幾次釋股及股東權益轉增資,直至2014年6月26日,股本增至3.6億人民幣,其中永豐餘在2009年曾經擁有裕同包裝公司3%股權。同年,鴻海富士康集團的鴻富錦公司也同價取得4.981%股權,但永豐餘在2011年又把股權轉讓給其他股東,當時轉讓價格計算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市值約13.3億人民幣,約為當初股本1.5億元的8.6倍。
根據裕同包裝科技公司2015年首次公開發行資料顯示,裕同包裝除了3家參股公司外,有4家佔比60~82%二級子公司,另有22全資二級子公司及3家三級子公司,5家分公司,這些公司中有些是透過購併,有些是與客戶策略合資但再買回,而各地區轉投資公司的做法,過去都跟隨客戶以提供當地生產服務目的而投資,但這段期間的投資策略,則以設計、材料、環保、技術、新市場開發為目標的對象購併,這也驅動新業務的發展(例如菸酒、化妝品等),也提供更完整的供應鏈服務(設計、新材料及環保解決方案等)。而這些投資公司中,香港裕同(2002年投資)過去扮演接單角色,現在則著重管理海外投資角色,越南廠是海外第一家,則扮演裕同包裝在全球化服務佈局的開端,其於2010年成立,100%由香港轉投資,這期間裕同包裝也在台灣、美國及英國設有服務及支援據點,但並未直接設立公司。(見圖8)
(二)掌握移動產業的爆發性增長,加速裕同包裝朝多元產品與多元客戶結構轉型╱即使富士康跟裕同包裝在2001年已有業務往來,但2008年前裕同包裝的主要業績先來自Sony及任天堂的遊戲機產業,任天堂佔到裕同包裝業績的50%,接著來自台灣和碩、廣達及三星的筆電等資訊產品,延續裕同包裝的高度業績增長,後續也包括華為、仁寶、緯創、海爾、惠普、衛寶等客戶,2007年iPhone手機開始對外銷售,讓富士康成為裕同包裝的第一大客戶。2006年裕同包裝營業額約7.39億人民幣,2007年暴增66.8%至12.32億人民幣,至2011年增至17.8億元,2015年再增至42.9億人民幣,其中富士康在2011年佔4.05億、到2014年業績增至15.8億元,2015年才為降至13.7億元人民幣。但由2007年後,富士康一直是裕同包裝的第一大客戶,而前5大客戶,在2009~2015年期間佔裕同包裝總營收的60%以上,這可看到富士康對裕同包裝的重要性,正隆紙業曾經是Apple的客戶,最後也由裕同包裝取代了。(見表9)
這些品牌客戶的交易,一部分是直接與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交易,例如華為、三星、聯想、海爾等;另一部分則為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間接客戶,例如任天堂、Sony、Dell、惠普等,公司是此類客戶認證的供應商。由於代工行業特點,公司的產品交付給客戶指定仁寶、富士康、捷普、緯創資通、和碩、廣達等知名代工企業代工。而這段期間,裕同包裝重組團隊,加速拓展菸酒、化妝品、食品包裝領域,其客戶包括紅塔集團、蘆洲老窖、古井貢、玫琳凱、雀巢等,這期間的多元產品轉型發展,對裕同包裝發展是很成功的。2013~2015年期間,其菸酒包裝業績每年增長都將近一倍以上。(見表10)
由2015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募股產建項目中,也可以看到在多元客戶與產品的發展是很明確的,其募股資金分別投資在深圳、蘇州與崑山、武漢及安徽豪州,其資金投入、目標客戶與產能規模詳見表11。
(三)強化公司專業組織體制及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與競爭力╱在2016年規劃上市前,裕同包裝除了把銷售部門改成事業部的營銷組織,主要是可以針對目標客戶提供專業服務。而在總公司也建立功能組織,包括採購、行銷、設計、資訊、技術、品保、營運、財務、人資及生產中心,董事會也成立審計委員會、策略委員會、薪酬與績效考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透過專業組織來進行專業經營管理的需求。
傳統的包裝企業只依照客戶需求,提供即時性(JIT)的生產製造能力、做好品質管理及交期,但這是很容易陷入價格競爭及訂單不穩定的情況,裕同包裝科技則要轉型成提供完整的包裝解決方案者(Total Packaging Solution Provider),必須提供包含包裝結構、材料檢測、製程管理、倉儲物流、客戶服務等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並依各項認證的標準化及客戶需要時效來管理運作。所以在這段期間,裕同包裝科技才購併設計與材料公司來強化綜合性的服務能力,同時裕同包裝也關注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包裝設計也朝著往減量化、綠色化的3R+1D環保趨勢走。而且就人力成本提升、材料上漲,以自動化生產技術來提升效率,尤其在高端紙盒生產上,逐步實現上光、燙印、壓凹凸、模切、壓痕和糊盒等加工工藝的自動化,以適應多品牌、多元化及高質量的需求,這強化供應鏈管理及服務及競爭力。(見圖12)
在這段期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營業額由2008年的14億元增至2015年的43億元,年均增長約17.5%,淨利率也由約10%提高到史上最高的18%,而淨利額年均增長率約30%,2015年營業收入約42.9億,也榮登中國印刷企業百強第二名,而裕同包裝科技已體會到,「環保+科技+互聯網+文化」已是下一階段發展的策略口號。
●圖12: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整體解決方案(資料來源╱裕同招股說明書、東吳證券研究所)
三、全面發展(2016~2022年)
就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遊戲機在2010年市場就已經飽和,個人電腦在2011年達到高峰,筆電在2012年也達到飽和,蘋果智慧手機也在2015年達到最高峰,這也顯示2015年後的消費電子的包裝市場也將趨於飽和;而2018年的中美貿易衝突,2020年後爆發的COVID-19疫情及斷鏈危機,加上中美科技管制,都讓全球供應鏈加速由中國向外遷移。2016年上市的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面對這個艱難時刻,但其營業額卻由2015年的42.9億元增至2022年的163.6億元,年均增長約21%,而其淨利額也由2015年的7.89億元增至2022年的18.06億元,年均增長約12%,但其淨利率明顯的由2015年的18.4%降至2022年的11%,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整體經營正式進入全面發展時刻。而採取全球化供應鏈服務、多元化產品及市場服務、加速智慧化生產及環保包裝經營策略,以「綠色、環保、低碳」的印刷包裝來強化未來核心競爭力。
(一)全球化佈局策略╱2010年裕同包裝科技在越南成立第一個海外工廠,而由裕同包裝2022年年報資料,該公司已在全球建有50餘家生產基地和服務中心,其中在越南(北寧、平陽)、印度(班加羅爾、德里)、印尼和泰國(北欖)、馬來西亞等共建立7個生產基地,也在香港、美國和澳大利亞設立了服務中心和辦事處,同時在中國主要城市建立40餘家生產基地,以滿足供應鏈在地化服務的需求,而且迴避地緣政治帶來的供應不穩定性。而設計團隊分佈在深圳、上海、東莞、蘇州、成都、武漢、煙台、台灣、美國和越南等地,把設計能力涵蓋到市場調查、概念設計、平面設計、造型與體驗、結構設計、材料規劃、CMF工藝、工程實現、成本優化等服務內容。
截至2022年底,裕同包裝共有二級子公司45間,三級子公司30間及1家四級子公司,另外建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中國紙包裝印刷材料研發中心、廣東省綠色印刷與智慧包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深圳3D印刷技術工程實驗室、深圳納米智慧塗覆材料工程實驗室、深圳市新型綠色包裝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寶安區數位化及防偽印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8個工程研究中心;並已取得專利1,207項,其中發明專利109項、實用新型專利1,022項、外觀設計專利76項,其中在環保包裝、3D印刷、功能包裝材料、智慧製造和包裝物聯網等,擁有核心技術及自主智慧財產權。
全球化的佈局對裕同包裝科技還是有所成果的,由裕同包裝對外公開資料,出口營收由2019年的13.58億元人民幣(佔總營收13.6%),增至2022年的32.3億人民幣(佔總營收19.7%),年均增長率約31%,而國內營收年均增長僅約15%。(見表13)
(二)多元化產品及多元市場服務╱2022年裕同包裝年報提到,裕同包裝除了在消費性電子、白酒、菸草等行業有著較高的客戶市佔率外,在智慧硬體、大健康、化妝品、文創、高端食品和奢侈品等產業,也積累了一大批全球頂級和知名品牌客戶資源,以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優勢,解決客戶痛點,提升客戶滿意度;這多元化產品及市場服務策略,在過去10年間,裕同包裝科技也是促進業績持續成長的原因。
我們以前5大客戶營業總額來分析,2015年前,前5大營收佔總營額都超過60%,2017年首次降至54%,2019年降至39%,2021年降至30.31%,2022年又回升至38.42%;而就產品多元化分析,2015年前,非消費電子產品業績(菸酒包裝等)由2.2億元增至2015年的8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的16.5%),2016年後,將產品範圍擴大至菸標、環保包裝、禁塑材料、化妝品、5G運用服務(VR/AR/MR)、穿載裝置、智能家居等包裝業務,並提供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包括創新提案、設計、研發、工程開發、生產製造等一貫化之服務。
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陸續採取購併策略來佈局新業務開發,例如2017年收購武漢艾特紙塑,讓裕同進入菸標及禮盒菸包供應體系,而裕同包裝紙塑營業額,由2019年約3.08億元,增至2022年的11.17億人民幣,年均成長約54%;2018年購併江蘇德晉塑料包裝,大幅提升裕同包裝在化妝品包裝的技術,也擴展了化妝品高端品牌客戶市場;2021年購併深圳仁禾智能實業,擴展5G、VR及穿載相關產品業務,其他被購併企業如深圳華寶利是智能居家相關業務,蘇州明達塑膠是包材相關業務,這些讓裕同包裝的非紙製品營業額,由2021年的0.93億元增至2022年的5.18億人民幣,這些購併強化包裝產業在材料、產品及業務的協同綜效,對裕同未來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多元化發展是正確的方向,裕同包裝未來成長在非消費電子產品領域,而海外供應還會逐步取代國內消費電子業務;而環保包裝及材料、其他非產品的服務收入、菸酒、化妝品包裝業務,非紙包裝品業務等,都將是裕同包裝快速成長的領域。而產品的發展及服務方向,包含植物纖維作為包裝內托、外盒及環保一次性餐具等,軟材料為智慧穿戴設備及智慧家居的軟材料、軟包裝以及配套結構件,功能材料模切產品為緩衝墊片、減震泡棉、保護膜和防塵網布等,文化創意印刷產品為個性化訂製印刷產品、漢紙印刷產品和廣宣品等。
(三)核心競爭力的強化╱提供由創意設計、製程及物流等完整的供應鏈服務體系、落實當地化生產的即時服務、發揮裕同包裝品牌的影響力、以SAP ERP提供即時的資訊服務、優質的人員服務等,並擁有完整的ISO 9001質量管理、G7色彩管理、ISO 17025、ISO 10012認證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ISO 45001職業安全管理、FSSC 22000食品安全管理、ISO 5001能源管理、CSR社會責任審核、QC 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FSC-COC森林產銷監管、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等認證,也讓客戶安心,這都是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見圖14)
而面對全球新的經營環境,必須再落實可持續發展管理架構、願景與目標,ESG、節能減碳等思維必須推廣全公司及利益關係人,而環保及減塑材料做為發展重點,而因應人工及材料成本的高漲,自動化與智能化工廠的發展勢在必行。2022年許昌智能工廠全面投產,合肥及武漢工廠複製升級改造、成都、蘇州及湖南工廠陸續建設,裕同包裝科技也開發MES/WMS資訊管理系統來配合,這都提升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的品牌形象及競爭力;而標準化、自動化、資訊化和數位化改造,實現生產模式轉型,引領行業跨越式發展,讓湖南岳陽、武漢江夏、武漢東西湖及河南需昌等四大菸包製造基地,品質與效率大幅提升,菸包新市場取得明顯突破。
●圖14: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品牌客戶範例(資料來源╱裕同包裝公司網站)
裕同包裝科技的未來挑戰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約3.5%,但8.7%的通膨率讓全球大都是苦不堪言。而2022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約3%,裕同包裝科技在2022年營收比2021年增長了9.5%,這可是很好的成績;而IMF在7月剛公布的全球經濟預估,2023年經濟成長降至3%,通膨率則降至6.8%,同時也預估中國2023年經濟成長約5.2%,而中國政府公布該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約4.5%,第二季為6.3%,遠高於2022年。(見圖15)
根據裕同包裝科技所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財報,營收約29.1億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減少14.37%,其毛利率約23%,較2022年降0.3%,營業利潤率約8.3%,較2022年減少約2.9%,淨利額約1.81億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減少18.52%,淨利率約7.3%,較2022年的11%減少3.7%,比較中國經濟的增長,裕同包裝呈現的衰退是讓人很意外的。但根據研究公司IDC數據,2022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同比下降9.7%,第四季也呈現衰退狀況,即使5G網路推動這部份成長,但通膨讓市場還是不容樂觀。另外根據台灣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全球筆電較2022年衰退12%,也預估2023年全球桌機將下滑2.8%,只有伺服器在2023年全球市場小幅成長約2.9%,消費電子的不景氣加上產業不斷由中國大量外移,這對以消費電子包裝為主力的裕同包裝科技,短期是否持續成長將是很大的挑戰。(見圖16)
而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也面對成本增加及利潤下滑的挑戰,分析2015~2022年資料,原料佔營收比由2015年的37%增至2022年的46.3%,即使員工每人年均營收額由2015的30.38萬人民幣增至74.95萬元,但總用人費用率僅由2015年的19%降至2022年的16.5%;管理、銷售及研發費用佔營收比率,由2015年的12.3%,微降至2022年的12%,但2023年第一季卻又增加至14.7%,這就是在市場波動間,固定費用是很難快速降低,而經營獲利下降的幅度,就會比營收下降的幅度會更大。(見表17)
總結在短短20年內,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因國際供應鏈移至中國,因緣聚會而成為國際供應鏈包裝服務最大的贏家,但因應環境及市場的變遷,其未來的經營發展當然也值得大家關注。但值得台灣印刷業者思考的,裕同包裝的興起與台灣供應鏈業加工業者是有密切的關係,為何台灣業者沒有掌握到這份機緣。
●圖15:2022~2024年全球各地經濟增長率(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2023年7月報告)
●圖16:2013~2022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員工年營收(資料來源╱裕同包裝公開資訊整理)
永續發展
2023-12-18
台灣印刷業界男兒當再自強II
色彩管理與印刷標準化專業人員的培訓,對於印刷國際供應鏈服務是很重要的。而在2000年以前,筆者因工作的關係經常接觸印刷技術研究中心(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PTRI),當時的張中一總經理,特別關注印刷色彩管理及環保減廢的議題,而經過參考美國印藝技術基金會(Graphic Arts Technical Foundation,簡稱GATF)的架構,成功製作東方人熟悉的印刷色彩導表,可以來協助台灣印刷業者做好色彩管理。
Idealliance Taiwan成立緣由
而香港印刷科技研究中心(APTEC)成立於2000年5月,並於2007年7月成為Idealliance的大中華區獨家地區代表,以「印聯」(Idealliance China)為名,服務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同業,推動G7、GRACoL、SWOP等有關活動及印刷標準化,以及唯一負責簽發G7認可企業證書及審核區內G7認可專家暨專業人員申請者資歷。10年後直到2018年截止,經過APTEC驗證過的G7廠商約232家(不含台灣及海外區),不含台灣及海外的G7專家(Expert)認證人數約有222人,加上在大中華區推動G7色彩管理技術及課程,為印刷業有不可磨滅貢獻,這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見圖1)
對於香港印刷科技研究中心(APTEC),除了推動G7專家培訓、認證,也舉辦G7高峰會(SUMMIT)等活動外,也持續與國際印刷標準化相關組織,例如成為Fogra PSO夥伴關係、RIT代理PSA認證、參與ISO TC130委員會等,都有良好的互動,而台灣的印研中心,卻成為APTEC在台灣推廣G7認證的單位。
2018年,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經由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徐肇奕(Fred Hsu)執行長的協助下,在TIGAX 18台北國際印刷展的印刷傳播科技研討會中,邀請美國Idealliance執行長Mr. Tim Baechle、韓國Idealliance執行總監安蕙廷(Ms. Hye-Jeong Ahn)及時代雜誌亞太區技術總監Mr. Nelson Luk,分別就「Idealliance、G7 and BrandQ」、「韓國印刷標準化歷程」、「擁抱印刷標準化抉擇-印刷標準化的效益」等題目做專題演講。後來由於徐肇奕執行長的積極聯繫,加上他的專業與其在美國RIT(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印刷適性實驗室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此次印刷展研討會的機緣,也間接地促成Idealliance台灣機構的正式成立。(見圖2)
當時Idealliance Taiwan成立時,筆者有感而發寫了一篇「台灣印刷業界,男兒當自強」文章,除了恭喜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與美國Idealliance(國際數位企業聯盟)合作,正式在台灣成立Idealliance Taiwan辦事處外,也感嘆在TIGAX 18印刷展期間,台灣主辦「兩岸四地印刷同業交流聯誼會」,台灣沒有盡到地主應有的專業及體面,來辦好這交流聯誼論壇,這兩件事凸顯台灣印刷業,國際業務處理能力及經驗不足、產業發展願景模糊、印刷團體的組織結構脆弱。
文章結尾筆者有三個衷心期待:(1)期待台灣有更多的印刷企業通過印刷標準化認證,進而提升印刷品品質;(2)期待滿足回流台商的包裝及印刷品外銷品質需求,同時能帶動台灣印刷品的外銷機會;(3)期待培養更多的印刷標準化認證專家,除了提升台灣人力資源外,進而把印刷標準化服務業務發展到東南亞國家,這對東南亞的市場拓展是很有幫助的,這也符合政府的南向政策。期望這是台灣發展印刷標準化的里程碑(Hope it is a milestone for the industry to go further),這也是時代雜誌亞太區技術總監Mr. Nelson Luk演講帶來的鼓勵。5年時間過去了,我們來回顧這期間Idealliance Taiwan做了那些事。
●圖1:G7色彩管理技術可以提升印刷包裝供應鍵的實力
●圖2:追求色彩表現的再現性與符合標準,一直是印刷業界的期許,圖為數位、噴墨、平版印刷經過G7校正前後色彩比較
認識美國及台灣Idealliance
美國Idealliance(國際數位企業聯盟),創立於1966年,為非營利的數位傳播產業協會,也是國際性的數位圖文傳播與色彩影像智庫團隊。Idealliance總部設於美國Washington, D.C.,分佈全球共有11個區域辦事處,企業會員包含國際知名品牌商、印刷與包裝廠商、數位內容創作公司、創意設計公司、郵務快遞商與原物料供應商。藉由建立ISO標準、數位輸出流程、整合創新科技、工業技術研究分析、教育訓練課程、專業認證服務與企業稽核,Idealliance為全球的品牌商與生產商,提供一個知識與技術匯流平台。透過訂定數位輸出流程與色彩標準(GRACoL、SWOP、XCMYK、G7、BrandQ)、數位內容管理(PRISM)、郵務流程(Mail.dat、Mail.XML)及紙品規範(papiNet),Idealliance的專業服務改變圖文傳播產業,是ISO TC130標準委員會中貢獻最多的成員之一,並且是全球最重要的印刷認證機構。(見圖3、4)
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與美國Idealliance協會合作,正式在台灣成立Idealliance Taiwan辦事處,針對色彩管理技術與印刷標準認證,為印刷與包裝產業提供G7/BrandQ專家認證培訓,與G7 Master印刷廠認證服務,同時因為徐肇奕在美國RIT期間,曾替美國Idealliance負責G7 Master印刷廠認證中,具備印刷品認證檢測的專業經驗。Idealliance Taiwan的成立,將期盼台灣印刷與包裝產業,藉由色彩管理技術及專業人員的提升,以及G7 Master印刷廠認證,能夠加速與國際市場的無縫接軌,徐肇奕也擔任了Idealliance Taiwan的執行長(Managing Director)。
●圖3:認可G7色彩標準化認證的部分全球知名品牌商
●圖4:Idealliance國際數位企業聯盟全球11個區域辦公室據點
Idealliance Taiwan驅動G7
色彩標準化服務成果
一、G7國際專家認證
大多數的認證體系有球員、教練與裁判三種職務身份參與,以G7印刷認證體系為例,印刷企業為球員;G7 Expert認證專家相當於教練,印刷廠必須透過合格的G7 Expert專家,提供G7教育訓練,協助校正印刷設備色彩表現,並申請G7印刷廠認可審核;Idealliance的身份為裁判,負責審核印刷廠是否具備執行G7印刷校正的能力,印刷色彩表現是否符合G7所認可的規範。通過Idealliance審核的印刷廠,即可以成為G7 Master,以提供國際品牌商作為選取印刷配合廠商之參考。(見圖5)
2018年的年底,Idealliance Taiwan就在沈氏藝術印刷舉辦台灣第一次的G7專家認證培訓,迄今,分別在台灣各地共舉辦四場;其中2021年底,在台中財政部印刷廠,由徐肇奕執行長協同資深色管顧問郭世隆老師,使用張頁式平版印刷機搭配ISO 2846標準平版印刷油墨,實際演練G7印刷校正流程以達成最高階G7 Colorspace的印刷色彩標準;Idealliance G7 Expert認證專家教育訓練,為培訓G7 Expert的專業課程。而完成培訓及考核成績需要達到90%,以成為G7 Expert認證專家,其認證效期為時兩年,並需要在認證到期後90天內參加線上續證審核。
由Idealliance Taiwan官網資料,現在有經過台灣G7認證專家名單共約65位,其中在2018年底前已取得認證者有14位,2019年後所取得者有51位;在名單中印刷廠佔有36位、學校單位有13位、材料廠商有3位、設備廠商有6位、其他產業有7位。以這個名單分析,5年期間認證人數是過去12年的3.6倍,而且涵蓋到產學、設備、材料及其他相關行業,這對台灣在色彩管理國際標準、印刷品質管理水準的提升是很有貢獻的,其相關G7認可專家名單請參見表6。
●圖5:G7 Expert專家認證標章
二、G7 Master認可企業
印刷廠完成色彩管理生產作業與品質標準化後,可以減少印刷品質的失誤,提高生產效率與獲利。如果能夠進一步通過國際認證,不但有助於提升印刷廠的企業形象,更是拓展國際市場的捷徑。無數的國際知名品牌商皆指定G7為管理品牌形象的標準,全球目前已有超過2,000家G7 Master認可印刷企業。
印刷廠申請G7 Master認可企業審核,依其色彩管理與印刷品管能力,從入門到高階又分為三個級別:G7 Grayscale初級、G7 Targeted中級與G7 Colorspace高級。第一級初級為Grayscale,僅需要檢查G7 P2P導表中的灰平衡與灰階表現;第二級中級為Targeted,除了灰平衡與灰階表現之外,增加紙白、滿版色(CMYK與RGB)檢測;而第三級最高等級為Colorspace,除了檢測G7 P2P導表、紙白與滿版色,同時並增加ISO TC1617導表,進而達到印刷全色域的評量。 (見表7、圖8)
由G7 Master教育訓練手冊中,參與認可企業(印刷廠、出版商、代理商等),必須由G7認可專家進行認可審核,當然包括對企業的培訓,而所有認可的專家須由Idealliance培訓、審核及授權,方可為企業進行G7 Master認可。而課程內容包括以下:何謂G7、認識GRACoL、SWOP、CGATS.21、G7準則與益處V.S. TVI校正、G7校正方法、G7搭配ICC Profiles、驗證與容差、目標值與容差等,印刷規範含商業平版印刷的總體要求及應用、輪轉平版印刷規範、以中性灰定義灰階、廣色域CMYK等。
截至2023年10月底止,Idealliance台灣G7 Master認可企業共56家,其中在2018年10月前就已被認可的企業有19家,其他37家都是在2018年年底後陸續被G7 Master認可的企業。而這56家中,有13家是台灣海外企業,其中中國8家、泰國2家,菲律賓、日本及越南各1家。而就認可級別,第一級Grayscale有3家,第二級Tageted有26家,第三級Colorspace有27家。5年來,台灣G7認可企業比過去的10年間增加了2倍,而認可企業又擴展至東協的台商,這對台灣印刷企業在色彩標準化製程與品質提升是很有極大幫助的,相關認可企業名單請見表9。
●圖8:印刷廠申請G7 Master認可企業審核,依其色彩管理與印刷品管能力,分為G7 Grayscale初級、G7 Targeted中級、G7 Colorspace高級等三個級別標章
三、BrandQ色彩品管認證
BrandQ的意義來自Brand品牌+Quality品質,也是Idealliance最新的印刷品管培訓課程與認證服務,課程內容包含最新國際印刷色彩標準、品管實務,提高品牌商與印刷廠對於色彩品質認知的一致性。BrandQ協助印刷業了解品牌商的期望,並讓印刷企業與品牌商在相同的色彩語言與品管標準上,達成最有效溝通進而減少爭議,以提高生產效率與利潤的目的。(見圖10)
四、BrandQ專家認證
繼2018年12月台灣首次G7認證培訓,2019年7月Idealliance Taiwan在正美集團台北總部,舉辦台灣首次BrandQ認證專家培訓,聘請美國講師Mr. Ron Ellis專程來台,課程為期4天。第一天安排印刷色彩先修課程,為專家提升色彩基礎相關知識,後三天為BrandQ正式課程,包含色彩管理實務、印刷品管檢核與國際印刷標準認證等。報名學員共28位,包含台灣22位(興台印刷、愛克發、東明油墨、台灣曼羅蘭、正美印刷、裕華彩印、立華文創、力盛彩色印刷、正隆特殊印刷、鼎瀚科技、建樺群業、登華資訊)、中國大陸4位與香港2位。
BrandQ專家認證培訓有兩個不同身分,一為BrandQ供應鏈專家(Supply Chain Expert),這些認可專家跟G7認可專家一樣,是可以輔導及申請企業,依照企業認證檢核項目參與BrandQ印刷供應商企業認證。但另一種BrandQ Manager專家認可,是針對品牌商、設計師、印前或消費品(CPG、FMCG)、印刷與包裝等專業人士,協助相關企業有效地與供應鏈溝通並評估你的供應鏈,以了解諸如縮短週轉時間、加快上市速度、降低成本和提高品牌完整性等優勢,但BrandQ Manager認可專家,不涉及輔導及申請BrandQ供應鏈企業認證(Supply Chain Facility)相關事宜(見圖11)。而台灣現有BrandQ認可專家名單請參見表12。
●圖10:BrandQ色彩品管訓練及認證
●圖11:BrandQ專家認證標章
五、BrandQ印刷商企業認證
BrandQ是有效評估印刷供應商表現的一種企業認證,獲得BrandQ企業認證是供應商擁有高品質的表現。BrandQ企業認證審核兩項輸出設備,包含打樣與印刷生產設備,並需藉由BrandQ專家進行輔導與申請,認證有期效為一年。印刷企業的認證資料將登錄在Idealliance BrandQ全球資料庫中。Idealliance BrandQ企業認證包括三個項目:現場檢核、打樣檢核,與印刷檢核,其企業現場檢核項目包含項目見表13。
而打樣與印刷檢核內容,包括G7認可企業認證、打樣與印刷色彩品質第三方檢核、特別色檢核及檢核評估報告等。BrandQ印刷供應商認可企業,也必須可以選擇性的週期性檢核,內容包括G7所認可企業認證紀檢和評估報告,而現有BrandQ認證企業名單請參見表14。
六、Idealliance台灣其他服務
5年來,Idealliance台灣除了辦理G7、BrandQ等色彩標準化培訓、專家及企業認證服務,在官網也提供國際色彩標準化相關活動資訊,這些包括專題研討會、設備廠商印刷校正實務課程、印刷標準化與色彩管理相關課程、生產標準指南、各種認證教育訓練等。也針對G7、BrandQ、標準化等提供專業內容,希望印刷及包裝相關從事業者,能從中解惑。徐肇奕執行長也正在翻譯由Eddy Hagen著作的品牌色彩溝通指南手冊(A Better Brand Color Guide, BBCG),並將逐步分享給大家,進而協助推動台灣色彩管理標準化。(見圖15)
此外,透過G7及BrandQ認可專家專業,對印刷生產設備校正、印刷製程標準化作業、印刷色彩控制及品質管理、生產人員培訓與正確作業觀念,公司品牌形象提升都有非常有幫助。5年來,台灣印刷業在印刷色彩標準化及管理大幅提升,與Idealliance台灣設立是大大有相關,與過去比較,想要G7認證,不用跑到北京或上海,其時間與費用大大的節省很多,而且在人員培訓、技術交流、疑難問題等都能及時得到明確的解決方案。
●圖15:Idealliance台灣在5年來,曾經辦理多場G7、BrandQ等色彩標準化培訓、專家及企業認證訓練服務,以及在官網提供專題研討會、印刷標準化與色彩管理相關課程、各種認證教育訓練等活動資訊
綠色風潮是未來關鍵競爭力
2021年底,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後的全球產業趨勢,包括減碳、管理碳排放、實踐淨零供應鏈,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都成為主流焦點。而如何以生態創新與跨界合作,來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發展綠色能源,以創新科技開發更多綠色產品、服務與技術,企業的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永續報告書及評級,也成為資本投資關鍵因素。(見圖16)
到2023短短的兩年內,超過140個國家明確宣示淨零排放目標,全球品牌商及國際供應鏈的綠色承諾及行動都全面啟動,具體作法含碳排淨零目標、再生能源使用、減塑等,都訂有明確的時間表,而政府制定更嚴格的綠色法規(碳排、減塑等)。其中,2020年歐盟就禁止一次性塑膠使用,2022年公布包裝法案,規定業者在2030年前要使用一定比例的重複包裝。台灣政府也不落人後,2023年2月公布網際網路購物包裝限制,7月後禁止使用PVC包材,8月起,八大場所禁提供聚乳酸(PLA)免洗餐具,2024年底將循環箱(袋)的使用比例目標達到2%,2026年則達到15%。
麥肯錫顧問公司,在2023年8月的全球包裝永續發展報告中提到,由消費者調查中發現,衛生和保存期限是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首要因素,而消費者對海洋垃圾的擔憂,在歐洲、日本和美國最為明顯,但全球消費者對包裝最永續發展的看法是不一致的。這包含消費者、品牌商及企業、政府的綠色風潮正席捲全球,勢不可擋,而印刷包裝業正處於風頭上,相關業者應該重視這些議題,共同探索及尋找解決方案,並採取行動來開創未來商業模式與價值,才能滿足國際印刷包裝供應鏈市場的需求,而相關的主要議題探討如下:
(一)綠色環保設計(Green Design)、可製造性設計(DFM)的服務思維╱是一種以符合經濟、社會及生態等永續經營的設計方法,基本上是實現輕量、減量的包裝,並把材料與製程綠色化、考慮材料循環使用(4R+1D)、節約能源及最少碳排、考慮生命週期,以及減少對於環境的污染之設計方案。
(二)邁向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之路╱這是改變我們資源使用方式,由取得(Take)資源、使用(Use)、到拋棄(Dispose)的線性經濟體系(Linear Economy),轉為零排放、零廢棄觀念,由生產(Make)、使用(Use)、再使用(Reuse)、再生產(Remake)、回收(Recycle)後,當資源再生產的循環經濟體系(Circular Economy)。而在這個體系之下,關注綠色資源的使用(如再生資源與能源)、綠色製程(無環境汙染、排放及最少資源使用等)、最佳服務(減量、易回收、再利用的設計)、最佳回收方式(可回收再使用材料、減塑、可裂解及可推肥塑料等)。
(三)節能減碳救地球╱近年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造成天災不斷,這原因來自溫室氣體排放讓氣候暖化所致。減碳及碳中和目標,減少石化燃料、發展綠色能源等已成為全球政府、品牌商及企業的共識與承諾,如何減碳、建立碳盤查體制、碳足跡管理、商品碳足跡標示及全球性的碳稅等,都將是產業及國家問題,及產業對外關鍵競爭力。
(四)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與永續發展╱每年發表ESG永續報告書,已是每家上市公司的例行業務,具體落實的做法包括提升全體同仁認識ESG的重要性、發表透明化企業資訊,讓企業關係人放心(客戶、投資者等)、有系統的推動與整合ESG,確保永續經營完整性、提升風險意識,已擬定策略、透過數位化管理,加深企業夥伴合作關係,實施碳排放盤查,建立碳足跡資訊,追求淨零碳排目標,這也是提升對外競爭力的手段。
台灣印刷業者男兒當再自強
1993年,印研中心剛成立時,就把環保議題當成關鍵議題推動,ISO 14000的環境管理認證,也在那時正式對外公布,30年過去了,新的環境管理議題正席捲全球,其中涉及循環經濟與低碳環境是最關鍵議題;就印刷包裝產業來言,由供應鏈品牌商的要求,綠色設計、環保新材料(可回收、可裂解及可堆肥等)、綠色製程、減塑、綠色能源(太陽能設施)、節能減碳、碳足跡管理、色彩與品質管理、雲端服務、ESG及其他認證、台灣+1供應鏈服務等都是關鍵項目。(見圖17)
但就這些新的環保議題,涉及的消費環境、品牌商的需求等都有差異,所以相關的解決方案是模糊且不一致的。而就現有印刷包裝業者的廠房設備、製程及專業人力,也都不能滿足品牌商對供應鏈服務的需求,這就必須依賴業者間的合作及異業聯盟,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這對亞洲所有的印刷包裝業者而言,都面臨到同樣的處境。
台灣現有的印刷包裝業者,五年來的色彩管理認證,已建立了良好的基礎,但未來要在國際供應鏈服務上,在綠色風潮環境中,積極的尋求相關的解決方案,建立各種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及認證,參與國際化市場與競爭,所以「台灣印刷包裝業者,男兒當再自強」。
●圖16: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普世價值(資料來源 ╱ 工業研究院簡報)
●圖17:台灣各種環保標章種類
包裝未來
2023-08-30
裕同包裝科技經營發展策略
該年5月25日,中華印刷科技學會舉辦一場「國際供應鏈遷移與台灣印刷包裝產業的發展趨勢」論壇,這是要讓台灣印刷包裝業者瞭解,供應鏈包裝服務是印刷包裝產業發展重要的關鍵。我們以中國印刷包裝品外銷額為例可發現,其由2019年的152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221億美元(+45.5%),增加最快速的是信封(+54%)、紙盒(+51%)、標籤(+77%)、其他紙及包裝品(+94%)、紙管(+58%)等品項,這都是供應鏈包裝產業服務的產品。而以2022年的資料顯示,這些品項外銷總額大約為152億美元,佔印刷包裝總外銷額221億美元的68.7%左右。
供應鏈遷移驅動印包業未來
再分析印刷包裝外銷額前30名的國家,增長超過50%者,包含美國(+52.7%)、越南(+112.1%)、新加坡(+74.6%)、馬來西亞(+129.3%)、日本(+106.1)、法國(+178.6%)、菲律賓(+96%)、印尼(+91.6%)、聯大公國(+77.5%)、印度(+112.6%)、義大利(+65%)、墨西哥(+51.4%)、俄羅斯(+80.3%)、西班牙(+241%)、台灣(+50.6%)等等,這些國家大部分都是過去5年來,國際供應鏈由中國外移的主要國家之一。
2018年起中美貿易的衝突,引發了貿易保護政策及關稅保護,COVID-19新冠疫情蔓延驅動斷鏈危機、美國技術出口管制讓供應鏈在地化成為趨勢,而俄烏戰爭更引發地緣衝突的風險,這些都加速國際供應鏈遷移的主要因素,目的地主要移至東南亞、墨西哥、南亞等,甚至回歸歐美、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國,這也引發國際供應鏈包裝服務業者的新機會。藉此也解釋過去四年的全球動盪時代,為何中國印刷包裝外銷還能呈現高幅增長的原因,而我們舉辦供應鏈包裝服務論壇,就是希望台灣業者能瞭解這趨勢,能關注及掌握這些供應鏈遷移的機會,以驅動印刷包裝產業未來的發展。
在1998~2002年期間,當掌握全球75%筆記型電腦生產的台灣業者,把約8,000萬至1億台的筆電產能全移至中國,加上其他資通產品及輕工產品都外移中國,台灣的包裝印刷在2002年後就開始衰退。以台灣造紙公會統計,2000年紙及紙板消費量約有510萬噸,2001年就衰退至451萬噸,到2022年的紙及紙板消費量僅約412萬噸,減幅約20%,這是受到供應鏈產業包裝需求不見得影響所至。單以一台筆電的包裝成本約8美元,一億台的筆電包裝品就是8億美元,這佔約台灣印刷包裝產值的25%,也顯示供應鏈包裝服務在印刷包裝產業的重要性。(見圖1)
1995年後的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也成就了全球供應鏈服務最大的印刷業包裝業者,而發展初期的主要業務也來自外移至中國的台灣資通業者,現為中國第二大的印刷包裝企業,它就是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公司。
●圖1:1998~2022年台灣造紙業生產及消費量(資料來源╱台灣造紙公會)
認識深圳裕同包裝科技公司
一、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簡介
根據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網站之介紹,其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深圳市,201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領先的高端品牌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於眾多財富500強的客戶和高端品牌。專業為消費電子、化妝品、食品、健康、菸草…等行業,提供有競爭力的包裝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並致力於持續為客戶提升品牌價值。
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彩盒、禮盒、說明書、不幹膠、紙盒、紙塑及智慧包裝、環保包裝、功能性包裝,同時也提供創意設計、創新研發、整合製造、自動化規模化生產、多區域營運及就近快捷配送等專業服務。裕同設計的作品多次榮獲德國紅點獎、iF設計獎、美國Mobius Awards廣告獎等獎項。(見圖2)
截至2021年止,裕同包裝科技擁有80家子公司、7家分公司,在華東、華南、華北、華中、西南、越南、印度、印尼、泰國等地設有生產基地,並在美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地設立了服務中心,為全球客戶提供就近服務。認證體系包含ISTA、CNAS (ISO 17025)實驗室認證、QC 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控制體系、色彩管理G7、ISO 14000環境管理體系、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認證。
裕同包裝科技的使命為專注印刷包裝市場、為客戶創造永恆價值、提供尖端產品和服務,經營理念為誠信、務實、高效、創新,核心價值為客戶導向、重視員工奉獻、創新創造、合作共贏。截至2022年底,全球員工約有21,831人,其中生產部門約16,614人、銷售部門約863人、財務部門約227人、行政部門約1,662人、研發及技術部門約2,465人,其中屬於總公司則約有4,089人。
●圖2: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印製的包裝相關產品(資料來源╱公司網站及公開資訊)
二、裕同包裝財務及經營資訊
以裕同包裝科技公司2022年之年報資料顯示,全年營業收入達163.6億人民幣,較2021年的149.4億元增加9.49%,也比較2011年的117.9億元增加38.8%;2022年稅前淨利約18.1億人民幣,淨利率約11.0%,較2021年淨利約12.2億增約48.4%,較2021年的11.47億元增57.3%。2016年裕同包裝在深圳上市,若比較過去10年的經營成果,營收增約5.3倍,毛利增約3.9倍,淨利增約3.9倍,而毛利率由2013年的30.1%降至2022年的23.3%,淨利率由14.1%降至11%。比起2021年中國印刷百強的淨利率7.96%,經營績效是高很多的,而比起台灣印刷包裝產業,這數字更是令人驚豔。(見表3)
就原料成本佔銷售額比率分析,裕同包裝科技在2019年前都低於40%,但2021年增至48%,2022年約在46%,這顯示售價被砍或原料上漲因素,當然這會明顯地影響到毛利率的降低。而2022年的用人費率(包含直接人工、管銷研等用人費)約17%,這與過去的18~19%下降約2%,這應該是整體用人效率的提升,或經濟規模產生的效益所致,但裕同包裝科技一直在推動智慧及自動化工廠,這是否由這產生的效益,也是值得關注的。
再分析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過去10年資產負債表及風險評估,隨著業務擴大,應收款、庫存、庫定資產投資等都隨著業務擴增而比例增加,長短期負債與淨值的結構的變化也算正常,就公司的應收款、庫存及總資產產周轉效率分析變化不大;但公司在2016年上市後,確實強化了公司的財務資金流通性,也擴大資產及業務的規模,這使流動比率由2016年前的130%提高至150%左右,公司淨值率也增至50%以上,但總資產周轉率卻比上市前降低約20%。而2022年應收帳款週轉率僅2.69次,也就是約135天才收到貨款,這對公司資金壓力是有的。(見表4)
三、裕同業務結構與毛利率
由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年報資料顯示的業務結構,2022年的精品營業額約118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約72.2%,是2013年的6.7倍,年均增長約23.5%;包裝配套品營業額約28.4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約17.3%,是2019年的1.9倍,年均增長約25%;環保紙塑營業額約11.2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6.8%,是2019年的3.63倍,年均成長約54%;其他類產品約2.38億,佔約1.45%。營收中屬於紙製品約有158.4億人民幣(佔96.8%),非紙製品約5.18億人民幣(佔3.2%)。(見表5)
2019年後,裕同包裝科技年報改變產品結構的歸類及稱呼,以2019年報顯示,說明書的營業額約7.16億人民幣,佔當年營業額約7.27%,是2013年的2.29倍,年均增長率約15%;紙箱業務約9.4億人民幣,佔當年營業額約9.55%,是2013年的2.54倍,年均增長約17%;2019年不乾膠業務約2.1億人民幣,佔當年營業額的2.13%,是2013年的2.58倍,年均增長約17%。
裕同包裝科技於2019年改變於業績統計及歸屬,所以2022年之年報顯示,其國內營收佔約80.26%,出口佔約19.74%,但若以2017年年報顯示,國內銷售僅佔約33.4%,直接及間接出口額佔66.6%。而以2015年年報顯示,國內銷售佔33.91%,間接外銷佔24.02%,直接出口佔42.07%,以這些統計變化,2022年的國內業務佔比應還在50%以下,另外50%以上還是以國際供應鏈相關業務,這包括間接及直接出口、海外工廠營收都包含在內。
再來分析各產品的毛利率變化,裕同包裝2022年的平均毛利率約為23.75%,比較2019年前的30%以上的毛利率是降低很多的,這也是承接國際供應鏈業務的殘酷事實,以Apple公司為例,每年公佈新的供應廠商,也淘汰部分舊的供應商,同時要求年年降價。分析細部產品的毛利率,2022年精品盒約為23.99%,2019年則約30.5~35.9%之間,2022年包裝配套毛利率約21.58%,2019年則約28.3%,環保紙塑在2022年毛利約為23.08%,2019年則約為33.8%;而分析2019年的說明書毛利率約為39.42%,紙箱約為19.38%,不乾膠約28.11%,在那時價格都還是較高的毛利,2022年由於統計沒歸類,所以無法比降其降低的幅度。(見表6)
我們再由年報中資料,可以看到2022年的中國國內銷售毛利率約為22.8%,國外銷售業務約27.53%,看來外銷業務毛利率還是高於國內的。但2019年後把間接外銷都計入國內銷售,經比較過去資料,過去國內業務毛利是遠低國際供應鏈業務約15%,而2019年後,兩者的毛利率應該還有約7~10%的差距。
以2020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前5家客戶營業額共約62.9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約38.42%,而以2013年的前5家營業額卻佔當年銷售額的66.5%,可見其業務集中度是很高的,這也是經營的風險之一,如果其中一家丟失了,經營上就馬上會遇到困難。但分析2015年的前5名資料,第1名是鴻海富士康、第2名是和碩、第3名是華為、第4名是聯想、第5名是廣達,5家公司中有3家是台商,其佔當年營業額比率約50.1%。大家可以知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發展與台灣廠商之間的關聯緊密度,而台商中,昌碩科技、永豐餘紙業、鴻富錦公司都曾經是股東之一。(見表7)
裕同包裝科技經營發展策略
綜合網路媒體及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對外資訊,其主要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奠基階段(2002~2008年)
其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裕同包裝場,它抓住消費性電子遷移至中國代工的機會,2000年成為Sony公司新款遊戲機包裝供應商,2001年通過ISO 9001:2000認證,並成為富士康(Foxconn)合格供應商。就長期經營發展需要,2002年正式成立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以「製造+服務」商業模式專業經營消費類電子包裝業務,同時通過ISO 14000環保體系認證,營業額突破2,500萬美元,員工約2,000人。2003年推動ERP資訊管理系統,導入CTP直接製版設備,並成為任天堂、微軟(Microsoft)、三星電子(Samsung)、華碩(Asus)等企業合格包裝供應商。
2004年裕同包裝成為和碩及華為的合格供應商,並在蘇州設廠;2005年成為英特爾(Intel)、兄弟(Brother)合格供應商;2006年榮獲三星(Samsung)公司頒發最佳供應商獎項,並設立特種印刷包裝事業部,開發高檔菸酒包裝業務,其營業額達7.38億人民幣,獲利約7,237萬人民幣;2007年取得Asus及Sony綠色夥伴(GP)認證,營業額增至12.3億人民幣,淨利約1.2億人民幣,員工增至5,000人,且在煙台設廠;2008年通過HACCP食品安全體系及FSC-COC森林管理體系認證,在珠海設廠,內部組織改革,並成立日系客戶、IT大客戶、奢侈品等包裝印刷事業部,同年也成為廣達電腦的合格供應商,這期間,任天堂的Wii引領體感遊戲的風潮,在2006年成為裕同第一大客戶(營收佔50%以上)。
在這段期間,裕同包裝科技資本額由2002年的100萬人民幣,經過5次增資,到2006年9月已達到8,000萬人民幣,期間股東吳蘭蘭佔約90%,劉波則佔約10%,到第5次再增加王華均佔12.5%,吳、劉兩人減至78.75%及8.75%。2007年12月,裕同包裝科技將5.375%股權開始對外釋股,其價格以4.5倍至10.63倍面值溢價給14位新股東,2008年4月以10倍面值轉讓4.95%股權給昌碩科技,其條件是裕同包裝科技承諾2008年稅後淨利不低於1.2億元,資產淨值不低於4.1億元,但2009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股東吳蘭蘭退回3,104.64萬人民幣(含332.64萬元違約金)。
2002~2008年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股本增加80倍,估計淨值增加約400倍(4億人民幣),公司市值增約800倍(8億人民幣),營業額增7倍(2億增至14億人民幣,並開始為未來資本化作準備。這段時間目標客戶由遊戲機產業擴充至IT產業,並準備為移動通訊、菸酒化妝品等產業做準備,這以國際供應鏈大客戶為主的策略,快速壯大公司的規模;而提供完整產品(紙盒+說明書+標籤+紙箱)及服務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建立國際相關認證(ISO、FSC、HACCP等),而隨著目標客戶在各地設點,確實滿足國際客戶在中國投資的包裝需求;公司組織也因應市場及客戶需求而改變,以其做好專精服務與提高營銷效率,這些策略的成功,讓裕同包裝奠定中國高端包裝印刷的先驅者,2007年成為全國印刷私營企業之首。
●圖8:2015年底裕同包裝科技公司股權結構圖(資料來源╱裕同包裝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
二、轉型階段(2009~2015年)
2006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就提出以創新服務模式來強化客戶的滿意度,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除了把公司定位為高端品牌包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考慮資本化帶來的長期資金,以擴大全球性供應鏈服務的需求,而公司組織也需要全面調整,以因應長期發展之需求,這段期間,其轉型的做法如下:
(一)持續以投資或購併方式佈局國內據點,並開始全球化佈局╱2008年前,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就有規劃資本化上市佈局,以滿足公司發展資金需求,所以逐步分散股權,2009年後也開始清理過去沒全資的投資子公司,重新整理成為裕同包裝全資子公司,以利證管單位評估上市條件之要求;清理全資子公司股權,也經過幾次釋股及股東權益轉增資,直至2014年6月26日,股本增至3.6億人民幣,其中永豐餘在2009年曾經擁有裕同包裝公司3%股權。同年,鴻海富士康集團的鴻富錦公司也同價取得4.981%股權,但永豐餘在2011年又把股權轉讓給其他股東,當時轉讓價格計算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市值約13.3億人民幣,約為當初股本1.5億元的8.6倍。
根據裕同包裝科技公司2015年首次公開發行資料顯示,裕同包裝除了3家參股公司外,有4家佔比60~82%二級子公司,另有22全資二級子公司及3家三級子公司,5家分公司,這些公司中有些是透過購併,有些是與客戶策略合資但再買回,而各地區轉投資公司的做法,過去都跟隨客戶以提供當地生產服務目的而投資,但這段期間的投資策略,則以設計、材料、環保、技術、新市場開發為目標的對象購併,這也驅動新業務的發展(例如菸酒、化妝品等),也提供更完整的供應鏈服務(設計、新材料及環保解決方案等)。而這些投資公司中,香港裕同(2002年投資)過去扮演接單角色,現在則著重管理海外投資角色,越南廠是海外第一家,則扮演裕同包裝在全球化服務佈局的開端,其於2010年成立,100%由香港轉投資,這期間裕同包裝也在台灣、美國及英國設有服務及支援據點,但並未直接設立公司。(見圖8)
(二)掌握移動產業的爆發性增長,加速裕同包裝朝多元產品與多元客戶結構轉型╱即使富士康跟裕同包裝在2001年已有業務往來,但2008年前裕同包裝的主要業績先來自Sony及任天堂的遊戲機產業,任天堂佔到裕同包裝業績的50%,接著來自台灣和碩、廣達及三星的筆電等資訊產品,延續裕同包裝的高度業績增長,後續也包括華為、仁寶、緯創、海爾、惠普、衛寶等客戶,2007年iPhone手機開始對外銷售,讓富士康成為裕同包裝的第一大客戶。2006年裕同包裝營業額約7.39億人民幣,2007年暴增66.8%至12.32億人民幣,至2011年增至17.8億元,2015年再增至42.9億人民幣,其中富士康在2011年佔4.05億、到2014年業績增至15.8億元,2015年才為降至13.7億元人民幣。但由2007年後,富士康一直是裕同包裝的第一大客戶,而前5大客戶,在2009~2015年期間佔裕同包裝總營收的60%以上,這可看到富士康對裕同包裝的重要性,正隆紙業曾經是Apple的客戶,最後也由裕同包裝取代了。(見表9)
這些品牌客戶的交易,一部分是直接與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交易,例如華為、三星、聯想、海爾等;另一部分則為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間接客戶,例如任天堂、Sony、Dell、惠普等,公司是此類客戶認證的供應商。由於代工行業特點,公司的產品交付給客戶指定仁寶、富士康、捷普、緯創資通、和碩、廣達等知名代工企業代工。而這段期間,裕同包裝重組團隊,加速拓展菸酒、化妝品、食品包裝領域,其客戶包括紅塔集團、蘆洲老窖、古井貢、玫琳凱、雀巢等,這期間的多元產品轉型發展,對裕同包裝發展是很成功的。2013~2015年期間,其菸酒包裝業績每年增長都將近一倍以上。(見表10)
由2015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募股產建項目中,也可以看到在多元客戶與產品的發展是很明確的,其募股資金分別投資在深圳、蘇州與崑山、武漢及安徽豪州,其資金投入、目標客戶與產能規模詳見表11。
(三)強化公司專業組織體制及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與競爭力╱在2016年規劃上市前,裕同包裝除了把銷售部門改成事業部的營銷組織,主要是可以針對目標客戶提供專業服務。而在總公司也建立功能組織,包括採購、行銷、設計、資訊、技術、品保、營運、財務、人資及生產中心,董事會也成立審計委員會、策略委員會、薪酬與績效考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透過專業組織來進行專業經營管理的需求。
傳統的包裝企業只依照客戶需求,提供即時性(JIT)的生產製造能力、做好品質管理及交期,但這是很容易陷入價格競爭及訂單不穩定的情況,裕同包裝科技則要轉型成提供完整的包裝解決方案者(Total Packaging Solution Provider),必須提供包含包裝結構、材料檢測、製程管理、倉儲物流、客戶服務等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並依各項認證的標準化及客戶需要時效來管理運作。所以在這段期間,裕同包裝科技才購併設計與材料公司來強化綜合性的服務能力,同時裕同包裝也關注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包裝設計也朝著往減量化、綠色化的3R+1D環保趨勢走。而且就人力成本提升、材料上漲,以自動化生產技術來提升效率,尤其在高端紙盒生產上,逐步實現上光、燙印、壓凹凸、模切、壓痕和糊盒等加工工藝的自動化,以適應多品牌、多元化及高質量的需求,這強化供應鏈管理及服務及競爭力。(見圖12)
在這段期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營業額由2008年的14億元增至2015年的43億元,年均增長約17.5%,淨利率也由約10%提高到史上最高的18%,而淨利額年均增長率約30%,2015年營業收入約42.9億,也榮登中國印刷企業百強第二名,而裕同包裝科技已體會到,「環保+科技+互聯網+文化」已是下一階段發展的策略口號。
●圖12: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整體解決方案(資料來源╱裕同招股說明書、東吳證券研究所)
三、全面發展(2016~2022年)
就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遊戲機在2010年市場就已經飽和,個人電腦在2011年達到高峰,筆電在2012年也達到飽和,蘋果智慧手機也在2015年達到最高峰,這也顯示2015年後的消費電子的包裝市場也將趨於飽和;而2018年的中美貿易衝突,2020年後爆發的COVID-19疫情及斷鏈危機,加上中美科技管制,都讓全球供應鏈加速由中國向外遷移。2016年上市的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面對這個艱難時刻,但其營業額卻由2015年的42.9億元增至2022年的163.6億元,年均增長約21%,而其淨利額也由2015年的7.89億元增至2022年的18.06億元,年均增長約12%,但其淨利率明顯的由2015年的18.4%降至2022年的11%,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整體經營正式進入全面發展時刻。而採取全球化供應鏈服務、多元化產品及市場服務、加速智慧化生產及環保包裝經營策略,以「綠色、環保、低碳」的印刷包裝來強化未來核心競爭力。
(一)全球化佈局策略╱2010年裕同包裝科技在越南成立第一個海外工廠,而由裕同包裝2022年年報資料,該公司已在全球建有50餘家生產基地和服務中心,其中在越南(北寧、平陽)、印度(班加羅爾、德里)、印尼和泰國(北欖)、馬來西亞等共建立7個生產基地,也在香港、美國和澳大利亞設立了服務中心和辦事處,同時在中國主要城市建立40餘家生產基地,以滿足供應鏈在地化服務的需求,而且迴避地緣政治帶來的供應不穩定性。而設計團隊分佈在深圳、上海、東莞、蘇州、成都、武漢、煙台、台灣、美國和越南等地,把設計能力涵蓋到市場調查、概念設計、平面設計、造型與體驗、結構設計、材料規劃、CMF工藝、工程實現、成本優化等服務內容。
截至2022年底,裕同包裝共有二級子公司45間,三級子公司30間及1家四級子公司,另外建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中國紙包裝印刷材料研發中心、廣東省綠色印刷與智慧包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深圳3D印刷技術工程實驗室、深圳納米智慧塗覆材料工程實驗室、深圳市新型綠色包裝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寶安區數位化及防偽印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8個工程研究中心;並已取得專利1,207項,其中發明專利109項、實用新型專利1,022項、外觀設計專利76項,其中在環保包裝、3D印刷、功能包裝材料、智慧製造和包裝物聯網等,擁有核心技術及自主智慧財產權。
全球化的佈局對裕同包裝科技還是有所成果的,由裕同包裝對外公開資料,出口營收由2019年的13.58億元人民幣(佔總營收13.6%),增至2022年的32.3億人民幣(佔總營收19.7%),年均增長率約31%,而國內營收年均增長僅約15%。(見表13)
(二)多元化產品及多元市場服務╱2022年裕同包裝年報提到,裕同包裝除了在消費性電子、白酒、菸草等行業有著較高的客戶市佔率外,在智慧硬體、大健康、化妝品、文創、高端食品和奢侈品等產業,也積累了一大批全球頂級和知名品牌客戶資源,以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優勢,解決客戶痛點,提升客戶滿意度;這多元化產品及市場服務策略,在過去10年間,裕同包裝科技也是促進業績持續成長的原因。
我們以前5大客戶營業總額來分析,2015年前,前5大營收佔總營額都超過60%,2017年首次降至54%,2019年降至39%,2021年降至30.31%,2022年又回升至38.42%;而就產品多元化分析,2015年前,非消費電子產品業績(菸酒包裝等)由2.2億元增至2015年的8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的16.5%),2016年後,將產品範圍擴大至菸標、環保包裝、禁塑材料、化妝品、5G運用服務(VR/AR/MR)、穿載裝置、智能家居等包裝業務,並提供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包括創新提案、設計、研發、工程開發、生產製造等一貫化之服務。
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陸續採取購併策略來佈局新業務開發,例如2017年收購武漢艾特紙塑,讓裕同進入菸標及禮盒菸包供應體系,而裕同包裝紙塑營業額,由2019年約3.08億元,增至2022年的11.17億人民幣,年均成長約54%;2018年購併江蘇德晉塑料包裝,大幅提升裕同包裝在化妝品包裝的技術,也擴展了化妝品高端品牌客戶市場;2021年購併深圳仁禾智能實業,擴展5G、VR及穿載相關產品業務,其他被購併企業如深圳華寶利是智能居家相關業務,蘇州明達塑膠是包材相關業務,這些讓裕同包裝的非紙製品營業額,由2021年的0.93億元增至2022年的5.18億人民幣,這些購併強化包裝產業在材料、產品及業務的協同綜效,對裕同未來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多元化發展是正確的方向,裕同包裝未來成長在非消費電子產品領域,而海外供應還會逐步取代國內消費電子業務;而環保包裝及材料、其他非產品的服務收入、菸酒、化妝品包裝業務,非紙包裝品業務等,都將是裕同包裝快速成長的領域。而產品的發展及服務方向,包含植物纖維作為包裝內托、外盒及環保一次性餐具等,軟材料為智慧穿戴設備及智慧家居的軟材料、軟包裝以及配套結構件,功能材料模切產品為緩衝墊片、減震泡棉、保護膜和防塵網布等,文化創意印刷產品為個性化訂製印刷產品、漢紙印刷產品和廣宣品等。
(三)核心競爭力的強化╱提供由創意設計、製程及物流等完整的供應鏈服務體系、落實當地化生產的即時服務、發揮裕同包裝品牌的影響力、以SAP ERP提供即時的資訊服務、優質的人員服務等,並擁有完整的ISO 9001質量管理、G7色彩管理、ISO 17025、ISO 10012認證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ISO 45001職業安全管理、FSSC 22000食品安全管理、ISO 5001能源管理、CSR社會責任審核、QC 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FSC-COC森林產銷監管、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等認證,也讓客戶安心,這都是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見圖14)
而面對全球新的經營環境,必須再落實可持續發展管理架構、願景與目標,ESG、節能減碳等思維必須推廣全公司及利益關係人,而環保及減塑材料做為發展重點,而因應人工及材料成本的高漲,自動化與智能化工廠的發展勢在必行。2022年許昌智能工廠全面投產,合肥及武漢工廠複製升級改造、成都、蘇州及湖南工廠陸續建設,裕同包裝科技也開發MES/WMS資訊管理系統來配合,這都提升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的品牌形象及競爭力;而標準化、自動化、資訊化和數位化改造,實現生產模式轉型,引領行業跨越式發展,讓湖南岳陽、武漢江夏、武漢東西湖及河南需昌等四大菸包製造基地,品質與效率大幅提升,菸包新市場取得明顯突破。
●圖14: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品牌客戶範例(資料來源╱裕同包裝公司網站)
裕同包裝科技的未來挑戰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約3.5%,但8.7%的通膨率讓全球大都是苦不堪言。而2022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約3%,裕同包裝科技在2022年營收比2021年增長了9.5%,這可是很好的成績;而IMF在7月剛公布的全球經濟預估,2023年經濟成長降至3%,通膨率則降至6.8%,同時也預估中國2023年經濟成長約5.2%,而中國政府公布該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約4.5%,第二季為6.3%,遠高於2022年。(見圖15)
根據裕同包裝科技所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財報,營收約29.1億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減少14.37%,其毛利率約23%,較2022年降0.3%,營業利潤率約8.3%,較2022年減少約2.9%,淨利額約1.81億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減少18.52%,淨利率約7.3%,較2022年的11%減少3.7%,比較中國經濟的增長,裕同包裝呈現的衰退是讓人很意外的。但根據研究公司IDC數據,2022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同比下降9.7%,第四季也呈現衰退狀況,即使5G網路推動這部份成長,但通膨讓市場還是不容樂觀。另外根據台灣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全球筆電較2022年衰退12%,也預估2023年全球桌機將下滑2.8%,只有伺服器在2023年全球市場小幅成長約2.9%,消費電子的不景氣加上產業不斷由中國大量外移,這對以消費電子包裝為主力的裕同包裝科技,短期是否持續成長將是很大的挑戰。(見圖16)
而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也面對成本增加及利潤下滑的挑戰,分析2015~2022年資料,原料佔營收比由2015年的37%增至2022年的46.3%,即使員工每人年均營收額由2015的30.38萬人民幣增至74.95萬元,但總用人費用率僅由2015年的19%降至2022年的16.5%;管理、銷售及研發費用佔營收比率,由2015年的12.3%,微降至2022年的12%,但2023年第一季卻又增加至14.7%,這就是在市場波動間,固定費用是很難快速降低,而經營獲利下降的幅度,就會比營收下降的幅度會更大。(見表17)
總結在短短20年內,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因國際供應鏈移至中國,因緣聚會而成為國際供應鏈包裝服務最大的贏家,但因應環境及市場的變遷,其未來的經營發展當然也值得大家關注。但值得台灣印刷業者思考的,裕同包裝的興起與台灣供應鏈業加工業者是有密切的關係,為何台灣業者沒有掌握到這份機緣。
●圖15:2022~2024年全球各地經濟增長率(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2023年7月報告)
●圖16:2013~2022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員工年營收(資料來源╱裕同包裝公開資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