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D集結全球頂尖創意饗宴
設計創意
2024-06-05

D&AD集結全球頂尖創意饗宴

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及設計學系所主辦的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Design &Art Direction,簡稱D&AD)巡迴展台灣站邁入第三年,該展係由臺科大設計系副教授李根在及設計團隊三度操刀籌辦,並已於去年12月6~22日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大用工坊盛大展出。李根在副教授期待可以透過舉辦展覽加強台灣與國際的連結,為設計相關從業人員與學子提供更多了解國際創意趨勢與發展的管道,為台灣設計界帶來嶄新的啟發。 D&AD獎集結全球頂尖創意 「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D&AD)」,係由一群英國優秀設計師及廣告業界藝術指導於1962年所成立的專業團體,自1963年開始每年舉辦「英國D&AD獎(D&AD Awards)」,鼓勵新一代設計師不斷挑戰自我潛力,推動設計界多元發展與創造趨勢,至今已經舉辦59屆競賽展。D&AD獎對入選作品品質要求非常嚴格,每年僅有約5%作品獲得提名。在台灣,曾有台灣奧美、Bito、恆成紙業、李根在等傑出的本土團隊,獲得獎項青睞與肯定。2023年共有來自56個國家、將近1.1萬件作品參賽,每年獲獎作品除了會收錄在D&AD年鑑,還會於東京、巴黎、上海、墨爾本、台北等城市進行巡迴展出,讓獲獎者可跨越國界獲得更多曝光機會,全球設計從業人員也透過展覽汲取創意靈感與能量。 英國D&AD是全球創意廣告和設計界最具聲望的大獎之一,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設計團隊、插畫師和廣告人參與,其為各個領域都設立不同類別的獎項,包括黑鉛筆獎(Black Pencil)、黃鉛筆獎(Yellow Pencil)、石墨鉛筆獎(Graphite Pencil)、白鉛筆獎(White Pencil)、木鉛筆獎(Wood Pencil),分別代表最高榮譽、金獎、銀獎和銅獎,入選作品均是全球之巔。另外針對學生特設新血獎(New Blood Awards),透過特定主題,邀請參與學生針對主題創作來選出獲獎作品,鼓勵新一代設計師挑戰自我潛力,推動設計界的多元發展並創造全新趨勢。 ●2023英國D&AD台灣展海報系列 ●2023 英國D&AD台灣巡迴展的整體視覺規劃   D&AD國際巡迴展台灣站 2023年針對D&AD設計類得獎作品所舉辦巡迴展的台灣站,展出許多獲獎之各領域高品質作品,並附上相關介紹與設計理念,藉由展覽策劃增加實務經驗,並邀請經驗豐富的實務講師舉辦工作坊,讓參與學生同時吸收新知與開拓國際視野。該展不僅提升國內與國際設計的連結,並對國際設計、創意趨勢的認識,獲得來自各界熱烈的回應與好評。 此次活動視覺取自D&AD獎的獲獎獎座,也就是其中最具有指標性的「鉛筆」,作為本次展覽的設計主元素。並扣合四大標語:「Curious Vision」、「Elevate Insight」、「Diverse Angle」與「Broken Ceiling」,期許透過展覽的擾動,將觀展時的眼睛透過具象的表現,以及海報展現身為設計人所需具備的洞察、視野、願景來表達透過觀看D&AD展所獲得的多元眼界。 而在D&AD巡迴展系列活動中,也特別邀請到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和帝國理工學院的年輕藝術家邱馳,他以教學工作坊的形式分享自己多年身為創意工作者,在互動裝置藝術和設計創意領域上的探索經驗和心得歷程。希望透過教學互動,引導相關從業人員用不同角度發想設計創作,甚至突破創意與製作上的瓶頸,以培養更多元的設計觀點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為台灣設計開創嶄新視野 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李思穎主任強調,與臺科大設計系合作舉辦D&AD巡迴展是拓展通識中心藝文活動規模的重要機會,期待可以透過引入國際元素,豐富臺科大學生的藝術體驗,同時推動城南學院核心理念,例如:提升人文素養、文化創新、知識多元和共創協作等價值觀。 本屆D&AD台灣巡迴展希望透過引入國際設計指標組織的展覽,激發國內設計界對國際視野的不同角度思考,並透過專業人士、學生和設計愛好者一同參與,共同探索設計的無限可能性。本文也刊錄10套英國D&AD巡迴展台灣站2023年部分得獎作品,提供讀者參考欣賞。 ●59th Golden Horse Awards,獲獎公司:Bito ●Freedom Grams,獲獎公司:Serviceplan Germany ● Kin Seafood,獲獎公司:StudioBand ● Future Factory,獲獎公司:Dutchscot ●Peer Gynt,獲獎公司:TRY Design ●Life in the Beijing Opera,獲獎公司:China Worker Publishing House ●Ulysses 100 Stamp Series,獲獎公司:The Stone Twins ● Nation Brand for the Kingdom of Bhutan,獲獎公司:MMBP & Associates ●Big C Charters,獲獎公司:Mucho ●GDC Award 30 Years,獲獎公司:LiaoDesign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天龍房屋展現台灣人痛苦策展
設計創意
2022-09-14

天龍房屋展現台灣人痛苦策展

1989年的無殼蝸牛運動為台灣在解嚴後第一次大規模的社會運動,數萬人夜宿當年台北市最貴的忠孝東路上來抗議台灣的高房價問題,而這也誕生了像是以租房服務為主的公益團體「崔媽媽基金會」。以及後來在2014年發起的「巢運」台灣社會運動,其以「滅金權、爭公平」為號召,為台灣重要的社會運動組織,主要由專業者都市改革計畫(簡稱OURs)與崔媽媽基金會等19個相關社團所組織發起,並由OURs秘書長彭揚凱及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擔任發言人。 設計者在社運中可扮演角色 筆者因緣得以認識OURs秘書長彭揚凱,是因為大約在2016∼2017年於台科大研究所開課有關「設計與社會議題」相關的課題,期間有介紹台灣幾個重要的NGO團體負責人或是針對社會議題有主張的知名人士到班上做分享,例如廢死聯盟的林欣怡,公民教師黃益中等,這些社會議題讓身處同溫層的筆者與學生們都受益不少,這課程主要也是希望透過課程中不同觸角讓學生能夠對不同溫層,社會上的不同議題觀點或弱勢有更多的認識。曾在課堂上聆聽彭揚凱先生對於都市改革、房價議題等演講,而對台灣的高房價問題有更多的了解。而有「天龍房屋」的計畫則是因為收到OURs的募資計畫,筆者在了解台灣的非營利事業機構在倡議上與經費上的問題後,思考設計創意在社會運動中究竟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筆者帶著這個疑惑在一次聽完OURs房價相關議題,並在針對政策法令上的修法問題,尤其是建商面對囤房問題取得較好的市場價格在於已售出,但相關的法規卻針對此現象對於建商囤房行為無適切的法令可以制止;另外對於台灣越發高漲的貧富差距問題,擁有眾多房產的所有權者也因為在不缺錢的前提下,於市場景氣低迷情況仍高價出售租給大眾,但卻因為資本雄厚即便無法出租售的狀況仍保持高房價的狀況,也因此思考如何透過設計創意讓社會大眾知道台灣的房價問題,透過大眾反應的聲量讓政府單位能夠重視這方面問題,而且可以透過有效的立法,來達到抑制房價持續高漲。 2020年初,筆者收到OURs秘書長彭揚凱臉書上的私信,得知OURs正在進行募款相關工作,信件中提到OURs這幾年的作為倡議與即將展開的工作,當下的想法是筆者站在從事設計創意工作的角色下,能夠對他們在募款與倡議上有什麼樣的幫助,除了捐款之外,是否能有其他具體可行的方案可以幫忙協助? 台灣的高房價也導致房屋仲介行業興盛,在台北的房屋仲介公司的門市數量雖不及超商7-11多,但也達到四千多家門市的盛況,這在台北幾乎已經到了一條街上有數家房仲公司的狀況。但面對房價高漲,房屋公司門口所貼出的待售房屋的價錢,卻是一般受薪大眾遠遠無法承擔的。根據統計台灣的房價對普遍大眾來說,可能要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子,在這種低收入與高房價的環境下,年輕人普遍對於未來有著很悲觀的想法。「房屋世襲」變成年輕人之所以不用被房貸壓垮的原因,但那也僅僅限於家中祖父輩有房子可以世襲給後輩,對於家中以租房,甚至是中南部學生在台北求學後留在台北工作,最終可以買得起自己小窩的人變成極不可能之事。 ●利用「新醜風」作為視覺設計 ●天龍房屋的品牌識別形象規劃系列 天龍房屋誕生反諷房市濃厚 在面對全新的建案不斷的開發,房地產價格不斷飆高的情況下,一般人與房市之間的關係產生了一種非常可笑的斷裂,也因此想利用假房屋公司來作為反諷這種房市現象。而巢運的新年度計畫即是推動囤房稅的部分,主要是針對建商在蓋好房子後,必須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銷售,不能因為當下的房市價格不好而有囤房情形,等待房市價格變好後再出售這樣的狀況。在與巢運相關人士討論後,筆者個人提出透過設計假房屋仲介公司的想法,並得到巢運成員包含「OURs」與「崔媽媽基金會」一致的認同而開始展開計畫工作。 策展在過去十多年成了台灣在藝術設計上重要的關鍵字,也有設計師在媒體上提出現在是策展的年代云云等主張,藝術類型的策展在美術館、博物館,甚至在各地大大小小的文化中心、公私立畫廊等呈現;設計策展上也如火如荼的展開,從私人的台灣設計師週到縣市政府全心投入人力、物力的城市策展,來展現城市面貌等等。在思考這個透過假房仲來呈現台灣房市高漲的現狀,原來街頭林立的房屋公司在門面上張貼各種房屋物件的海報,這些高價毫不親民的房屋價格,對於領薪的老百姓來說是高不可攀、難以購買的夢想。 作為台灣人民怨第一名的房價問題,加上策展正為熱門項目,而房屋公司的裡外空間,門面的海報展現就如同作品般的被觀賞,空間內也可作為參觀者觀看與線上下演講所需要的設備,這個假房屋公司可來作為呈現台灣人痛苦策展的第一炮。 知名日本動漫畫《海賊王》中的名詞「天龍人」,天龍人在作品中是世界貴族,因為其血統而不用工作就享有各種特權,並歧視欺壓其他人民。後來天龍人就變成台灣人形容居住在台北市的有錢人,而這暱稱在網路文化中逐漸蔓延開成了台北人外號。而在命名房屋公司時,這個諷刺高房價時代的假房仲,當然要用諷刺的名字來彰顯整個企劃創意,於是「天龍房屋」由此誕生。 「天龍房屋」標準字的設計係仿照市面上知名房屋公司之設計手法,就如同一般台北街頭房屋公司的標準字體設計,而視覺識別形象的設計思考,「新醜風(New Ugly)」很快的就躍上腦中對房屋公司品牌視覺設計的風格。在反映台灣街頭的色彩文化被現實年輕人嘲諷為「中華民國美學」,這個沿襲戰後到現在的街頭視覺文化是人們生活中長期養成的視覺習慣,而受到日本設計影響的年輕設計師,對日本設計簡潔的視覺表現有強烈的學習與模仿,對於台灣現有在市面上的視覺則有很強烈的不滿。 但設計文化之所以產生與地理環境文化歷史都有關聯,也因此在思索天龍房屋的視覺形象時,新醜風很快的就浮現在腦海中,這些乍看大紅大綠的色彩在以中性色為主色調之溫帶國家中顯得突兀,但卻是熱帶國家最常見的色彩。新醜風就筆者個人的理解,就是透過這些看似不美的色彩調性轉換成具有美感形式的色彩,那些現代主義後所強調的文字大小比例關係,往往在處理文字上用極小的字級來顯現的美感,而在此文字有如標語般被極度放大,顛覆了原有的美感形式。 新醜風的設計風格引爆話題 天龍房屋雖然是一個虛構的房屋公司,但也是一個品牌的概念,以設計師做了不少企業、品牌、活動識別設計的角度來說,如何為這個假房屋公司設計品牌識別設計也是重點。在思考什麼樣的色彩造型能夠符合天龍房屋這具有反諷意味的品牌識別,搭配台灣現有市面上花花綠綠的各式街道色彩,被眾多網友嘲笑所謂中華民國美學的諷刺,而由大紅大綠的色彩所構成被網友稱為中華民國美學的設計,卻是近年來在亞洲引起年輕人注目所謂的新醜風(New Ugly)。 這種透過反現代主義後國際樣式的設計某種後現代風潮之影響,在文獻上回顧於90年代初在美國的平面設計領域,兩方面各有不同的角度在互相拉扯,一個是藉由Massimo Vignelli領導的美國設計師的傳統主義學校;另一方面則是如雜誌Emigre和Cranbrook藝術學院之間的衝突。現任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校設計研究所所長史蒂文.海勒(Steven Heller),在英國Ey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題目為「Cult of the Ugly」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提出新醜的概念。例如反現代主義形式的刻意拉長壓扁字型、去網格化的設計形式,利用各種手工、繪畫或是反機械化的設計方式⋯等等。 回顧過去十年台灣的設計熱潮,有關國際樣式、瑞士設計風格的設計師,作品不斷的被出版、展覽、介紹給台灣設計師,這在1960年代已經影響世界的設計風格,在台灣因為政治等相關因素,格式系統等一直遲到1980年代才慢慢地開始有些資訊進來台灣。在網路,媒體等推波助瀾下,瑞士設計、格式系統成為台灣設計在2010年後的主流,然而觀看歐洲的設計在經過1960年後的瑞士風格,走向反國際樣式等風潮是完全可以理解,只能說台灣與歐洲有不同的設計發展脈絡,差別在於現代設計起源於歐洲,現代設計早已經被定義,所以才會有先進與落後的差別。 「天龍房屋」的品牌識別形象選用新醜風作為設計視覺並不是在跟隨流行,而是藉由這個諷刺台灣房價的創意運用,來反台灣現在主流之國際樣式風格是為其主要目的。展店一個月的時間內共安排11場演講,演講者從政治人物來談所屬政黨的房屋政策,也有打贏惡房東官司的房客等內容。並在2020年10月開始在嘖嘖募資平台上開始起跑,在經過巢運成員及相關關注房價議題的大眾朋友們的支持下,2021年1月6號正式在台北市台電大樓捷運站羅斯福路附近開市。 天龍房屋開幕當天完全仿照台灣習俗文化中新公司開幕的狀況,燒香拜拜祈求順利等,出席來賓包含多位跨黨派重要立法委員外,同時新聞媒體記者數十位在現場報導。參與開幕關心房價的立法委員,也在開幕現場針對台灣當下的房價等相關議題做一說明,再透過巢運團體與創作者李根在副教授在導覽整個創作過程,並在多位立法委員在對房屋與租房政策的修法意見提出看法,最後由OURs秘書長彭揚凱致詞宣告天龍房屋的開幕。 經過一個月的展店後,在2月5日所有巢運團體與數位跨黨派的立法委員齊聚在立法院前,閉幕式中巢運將天龍房屋開幕一個月期間所蒐集到超過兩千份的問卷調查,為有效蒐集民眾在居住上的沉重心聲。這也是天龍房屋於計畫過程中邀請至現場參觀、關注居住議題的民眾所填寫的「居住現況調查問卷」,活動截至2021年2月4日為止,累計共收到1,990份有效填答。 透過上述的調查,我們可大致描繪以青年為主民眾的居住痛苦有:在高房價情形下,即使已達到一定收入,但仍對購屋感到困難乃至絕望,同時對囤房空屋現象深感不公,又即便勉強購屋也憂慮公設灌水問題。另一方面,採取租屋解決居住需求,則是苦於租金上漲與租屋黑市(房東普遍逃漏稅)、租屋權益(抵稅、設籍、糾紛)缺乏保障,政府補貼美意也常看得到吃不到。 巢運2.0啟動連結跨黨派力量 巢運自2014年推展迄今,見證諸如房地合一稅、社會住宅、租賃專法,乃至於2020年12月30日通過的實價登錄2.0等等改變。然而展望未來,居住正義倡議行動仍須持續往前推進,藉由「天龍房屋」閉幕記者會,宣示新一波「巢運2.0」正式啟動,並積極連結跨黨派的改革力量,搭配2022年及2024年大選時程推動兩大面向的制度改革: 一、推動房產稅制改革 (一)課徵囤房稅,引導空屋釋出╱主要目標為引導多屋者之空屋釋出進入租屋市場,連帶也促成餘屋去化,增加民眾租屋與購屋之供給。對此時代力量黨團、台灣民眾黨黨團,以及國民黨個別立委皆已提出「囤房稅」修法版本,巢運也將積極配合倡議,爭取及早修訂通過。 (二)租賃所得稅改革,落實租屋實價登錄╱主要目標是住宅租賃行為「全面納管」,進而整合當前的實價登錄系統。房東端可透過分離課稅與大赦條款,鼓勵房東誠實申報;房客端則將租金支出列為特別扣除額,進一步保障租客的法定權益。 二、保障居住消費權益 (一)推動建物、公設分離計價╱主要目標乃為了導正公設浮濫與不當虛坪灌水弊端,維護購屋的消費權益。然而為避免虛坪計價與實坪計價,因「登記與否」對既有房產持有人及購屋市場造成過大衝擊,採取主建物、附屬建物、公設分離計價機制,讓民眾明確瞭解不同「效用」空間之對應「價格」資訊,做為消費與否之依據之關連。 (二)租賃專法增訂罰則與調處機制╱目標在真正落實租賃專法「應約定不得約定事項」規範,保障租賃雙方權益。於租賃專法針對違反「應約定不得約定事項」增訂罰則,並強化既有調處機制的強制力及有效性,有效降低租賃糾紛機率及處理成本。 在經過天龍房屋展店一個月的時間內,巢運成員串連多數立法委員與市議員等,並在2021年2月份天龍房屋暫時結束營業後,2021年4月份傳來通過房市合一稅、5月份則是台北市議會通過囤房稅等好消息。 在階段性的目標達到後,天龍房屋對於巢運團體在倡議修法上所具備的功能,OURs研究員廖庭輝指出:天龍房屋的展出形式,讓原本一些不會關注居住議題的人走進來關注,也讓我們透過市場調查去抓出這群人更在意的議題,以便安排為優先倡議項目。至於立法過程上的差異,由於影響因素頗為複雜,跟外在房價高漲情勢、國會生態、行政院推案意願等都有影響,後續成效結果就比較難以評估了。 ●天龍房屋開幕活動儀式 ●天龍房屋活動閉幕式 藉由創意引發議題達成任務 創意多半吸睛,在社會輿論與媒體報導的數量上會有優勢。例如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相較於80年代其他運動,也是走幽默與創意風格,也帶起很多討論,但最終力道要滲入改革進程,還是有一個轉換率的問題。 筆者只能說「天龍房屋」這場行動是有用的策展,包括上述所提到的作用,也讓我們跟台北市議員有更多事前聯繫,對於後續尋找市議員談合作推動台北市囤房稅有幫助,在開拓群眾、聯繫政治人物、社會輿論增加等意義上,天龍房屋都成功達成了任務。後續未來再推動公設分離計價、囤房稅時,也會持續拿出天龍房屋的調查出來當佐證。但這個幫助有多大,或是有沒有辦法想像一個沒有天龍房屋的世界裡面,會不會還是推案順利,就不太有辦法去評估。 上述文字是OURs研究員廖庭輝針對天龍房屋在倡議上所扮演的角色所提出的,站在設計師的角色最終還是無法避免要回到設計的反思:歐洲的包浩斯設計思想在經過二次大戰後,大批的歐洲設計師、包浩斯教育成員移居到美國後,持續地將包浩斯設計思想帶入美國的設計思想中,但也因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社會對原有的包浩斯設計有些路線上的修正,尤其是設計在商業上所扮演的角色等。 受到美日設計影響的台灣設計發展,「設計」作為服務的一環中,大概是台灣在設計專業發展中被定位的部分,但設計的可能性很多元化,在為商業解決問題只是設計功能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在社會議題、環境保護議題上能夠透過設計來達到目的,則是設計功能更多元的部分。當然對平面設計師來說,從二十世紀歐洲設計師透過創作海報來作為表達社會、政治議題等方面的想法,海報是平面設計師所喜歡與擅長使用的媒介,但在80年代後,工具簡化、媒體更多元,2000年後網路大行其道,對平面設計師來說可使用的媒介是更為多元,以目的性來說,平面設計師有更多媒介的選擇與可能,甚至可以串連多種媒介來作為表達對事物的觀點與想法。天龍房屋這個跨域單純平面設計領域,牽涉到創意、廣告、行銷與社會議題,與NGO團體合作的結合,最終也達到倡議的目的。 當代設計所強調的是跨領域的部分,不是強調與其他領域的合作,而是透過不同領域的融合在原本的設計專業中;平面設計所要強調的不再只是形式表面視覺所謂的風格,因為在人工智能介入設計工作後,在平面設計領域所產生的影響在於視覺建構越來越容易,如何擴展平面設計的邊界與深度,變成當代平面設計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天龍房屋在創意領域獲得甚多重要獎項,包含以下幾個:(1)龍璽創意獎-公益類金獎、設計類銀獎、戶外類銀獎。(2)中國4A創意獎-整合創意行銷類銀獎。(3)2022倫敦國際獎華文創意競賽-市場時效銅獎。(4)台灣4A獎-最佳環境媒體創新獎銀獎、最佳媒體創新運用獎銅獎、最佳整合行銷溝通創意獎佳作、最佳公益廣告獎佳作。(5)時報創意獎-公益類佳作。(6)2021香港環球設計大獎評審獎。 ●本案創意總監:李根在,團隊:謝宗宜、杜浩瑋、江佳芸 ●參考資料:(1)巢運要開房仲?!募資籌備「天龍房屋」實體空間,為世代居住困境發聲https://ours.org.tw/2020/12/16/celestialdradonshouse/。(2)天龍房屋正式開幕:居住議題結合藝術行動、跨黨派推動居住改革https://ours.org.tw/2021/01/06/celestialdradonshouseopen/。(3)天龍房屋圓滿落幕:民團串連跨黨派委員,「巢運2.0」正式啟動,https://ours.org.tw/2021/02/05/celestialdradonshouse2/。
D&AD集結全球頂尖創意饗宴
設計創意
2024-06-05

D&AD集結全球頂尖創意饗宴

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及設計學系所主辦的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Design &Art Direction,簡稱D&AD)巡迴展台灣站邁入第三年,該展係由臺科大設計系副教授李根在及設計團隊三度操刀籌辦,並已於去年12月6~22日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大用工坊盛大展出。李根在副教授期待可以透過舉辦展覽加強台灣與國際的連結,為設計相關從業人員與學子提供更多了解國際創意趨勢與發展的管道,為台灣設計界帶來嶄新的啟發。 D&AD獎集結全球頂尖創意 「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D&AD)」,係由一群英國優秀設計師及廣告業界藝術指導於1962年所成立的專業團體,自1963年開始每年舉辦「英國D&AD獎(D&AD Awards)」,鼓勵新一代設計師不斷挑戰自我潛力,推動設計界多元發展與創造趨勢,至今已經舉辦59屆競賽展。D&AD獎對入選作品品質要求非常嚴格,每年僅有約5%作品獲得提名。在台灣,曾有台灣奧美、Bito、恆成紙業、李根在等傑出的本土團隊,獲得獎項青睞與肯定。2023年共有來自56個國家、將近1.1萬件作品參賽,每年獲獎作品除了會收錄在D&AD年鑑,還會於東京、巴黎、上海、墨爾本、台北等城市進行巡迴展出,讓獲獎者可跨越國界獲得更多曝光機會,全球設計從業人員也透過展覽汲取創意靈感與能量。 英國D&AD是全球創意廣告和設計界最具聲望的大獎之一,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設計團隊、插畫師和廣告人參與,其為各個領域都設立不同類別的獎項,包括黑鉛筆獎(Black Pencil)、黃鉛筆獎(Yellow Pencil)、石墨鉛筆獎(Graphite Pencil)、白鉛筆獎(White Pencil)、木鉛筆獎(Wood Pencil),分別代表最高榮譽、金獎、銀獎和銅獎,入選作品均是全球之巔。另外針對學生特設新血獎(New Blood Awards),透過特定主題,邀請參與學生針對主題創作來選出獲獎作品,鼓勵新一代設計師挑戰自我潛力,推動設計界的多元發展並創造全新趨勢。 ●2023英國D&AD台灣展海報系列 ●2023 英國D&AD台灣巡迴展的整體視覺規劃   D&AD國際巡迴展台灣站 2023年針對D&AD設計類得獎作品所舉辦巡迴展的台灣站,展出許多獲獎之各領域高品質作品,並附上相關介紹與設計理念,藉由展覽策劃增加實務經驗,並邀請經驗豐富的實務講師舉辦工作坊,讓參與學生同時吸收新知與開拓國際視野。該展不僅提升國內與國際設計的連結,並對國際設計、創意趨勢的認識,獲得來自各界熱烈的回應與好評。 此次活動視覺取自D&AD獎的獲獎獎座,也就是其中最具有指標性的「鉛筆」,作為本次展覽的設計主元素。並扣合四大標語:「Curious Vision」、「Elevate Insight」、「Diverse Angle」與「Broken Ceiling」,期許透過展覽的擾動,將觀展時的眼睛透過具象的表現,以及海報展現身為設計人所需具備的洞察、視野、願景來表達透過觀看D&AD展所獲得的多元眼界。 而在D&AD巡迴展系列活動中,也特別邀請到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和帝國理工學院的年輕藝術家邱馳,他以教學工作坊的形式分享自己多年身為創意工作者,在互動裝置藝術和設計創意領域上的探索經驗和心得歷程。希望透過教學互動,引導相關從業人員用不同角度發想設計創作,甚至突破創意與製作上的瓶頸,以培養更多元的設計觀點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為台灣設計開創嶄新視野 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李思穎主任強調,與臺科大設計系合作舉辦D&AD巡迴展是拓展通識中心藝文活動規模的重要機會,期待可以透過引入國際元素,豐富臺科大學生的藝術體驗,同時推動城南學院核心理念,例如:提升人文素養、文化創新、知識多元和共創協作等價值觀。 本屆D&AD台灣巡迴展希望透過引入國際設計指標組織的展覽,激發國內設計界對國際視野的不同角度思考,並透過專業人士、學生和設計愛好者一同參與,共同探索設計的無限可能性。本文也刊錄10套英國D&AD巡迴展台灣站2023年部分得獎作品,提供讀者參考欣賞。 ●59th Golden Horse Awards,獲獎公司:Bito ●Freedom Grams,獲獎公司:Serviceplan Germany ● Kin Seafood,獲獎公司:StudioBand ● Future Factory,獲獎公司:Dutchscot ●Peer Gynt,獲獎公司:TRY Design ●Life in the Beijing Opera,獲獎公司:China Worker Publishing House ●Ulysses 100 Stamp Series,獲獎公司:The Stone Twins ● Nation Brand for the Kingdom of Bhutan,獲獎公司:MMBP & Associates ●Big C Charters,獲獎公司:Mucho ●GDC Award 30 Years,獲獎公司:LiaoDesign
天龍房屋展現台灣人痛苦策展
設計創意
2022-09-14

天龍房屋展現台灣人痛苦策展

1989年的無殼蝸牛運動為台灣在解嚴後第一次大規模的社會運動,數萬人夜宿當年台北市最貴的忠孝東路上來抗議台灣的高房價問題,而這也誕生了像是以租房服務為主的公益團體「崔媽媽基金會」。以及後來在2014年發起的「巢運」台灣社會運動,其以「滅金權、爭公平」為號召,為台灣重要的社會運動組織,主要由專業者都市改革計畫(簡稱OURs)與崔媽媽基金會等19個相關社團所組織發起,並由OURs秘書長彭揚凱及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擔任發言人。 設計者在社運中可扮演角色 筆者因緣得以認識OURs秘書長彭揚凱,是因為大約在2016∼2017年於台科大研究所開課有關「設計與社會議題」相關的課題,期間有介紹台灣幾個重要的NGO團體負責人或是針對社會議題有主張的知名人士到班上做分享,例如廢死聯盟的林欣怡,公民教師黃益中等,這些社會議題讓身處同溫層的筆者與學生們都受益不少,這課程主要也是希望透過課程中不同觸角讓學生能夠對不同溫層,社會上的不同議題觀點或弱勢有更多的認識。曾在課堂上聆聽彭揚凱先生對於都市改革、房價議題等演講,而對台灣的高房價問題有更多的了解。而有「天龍房屋」的計畫則是因為收到OURs的募資計畫,筆者在了解台灣的非營利事業機構在倡議上與經費上的問題後,思考設計創意在社會運動中究竟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筆者帶著這個疑惑在一次聽完OURs房價相關議題,並在針對政策法令上的修法問題,尤其是建商面對囤房問題取得較好的市場價格在於已售出,但相關的法規卻針對此現象對於建商囤房行為無適切的法令可以制止;另外對於台灣越發高漲的貧富差距問題,擁有眾多房產的所有權者也因為在不缺錢的前提下,於市場景氣低迷情況仍高價出售租給大眾,但卻因為資本雄厚即便無法出租售的狀況仍保持高房價的狀況,也因此思考如何透過設計創意讓社會大眾知道台灣的房價問題,透過大眾反應的聲量讓政府單位能夠重視這方面問題,而且可以透過有效的立法,來達到抑制房價持續高漲。 2020年初,筆者收到OURs秘書長彭揚凱臉書上的私信,得知OURs正在進行募款相關工作,信件中提到OURs這幾年的作為倡議與即將展開的工作,當下的想法是筆者站在從事設計創意工作的角色下,能夠對他們在募款與倡議上有什麼樣的幫助,除了捐款之外,是否能有其他具體可行的方案可以幫忙協助? 台灣的高房價也導致房屋仲介行業興盛,在台北的房屋仲介公司的門市數量雖不及超商7-11多,但也達到四千多家門市的盛況,這在台北幾乎已經到了一條街上有數家房仲公司的狀況。但面對房價高漲,房屋公司門口所貼出的待售房屋的價錢,卻是一般受薪大眾遠遠無法承擔的。根據統計台灣的房價對普遍大眾來說,可能要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子,在這種低收入與高房價的環境下,年輕人普遍對於未來有著很悲觀的想法。「房屋世襲」變成年輕人之所以不用被房貸壓垮的原因,但那也僅僅限於家中祖父輩有房子可以世襲給後輩,對於家中以租房,甚至是中南部學生在台北求學後留在台北工作,最終可以買得起自己小窩的人變成極不可能之事。 ●利用「新醜風」作為視覺設計 ●天龍房屋的品牌識別形象規劃系列 天龍房屋誕生反諷房市濃厚 在面對全新的建案不斷的開發,房地產價格不斷飆高的情況下,一般人與房市之間的關係產生了一種非常可笑的斷裂,也因此想利用假房屋公司來作為反諷這種房市現象。而巢運的新年度計畫即是推動囤房稅的部分,主要是針對建商在蓋好房子後,必須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銷售,不能因為當下的房市價格不好而有囤房情形,等待房市價格變好後再出售這樣的狀況。在與巢運相關人士討論後,筆者個人提出透過設計假房屋仲介公司的想法,並得到巢運成員包含「OURs」與「崔媽媽基金會」一致的認同而開始展開計畫工作。 策展在過去十多年成了台灣在藝術設計上重要的關鍵字,也有設計師在媒體上提出現在是策展的年代云云等主張,藝術類型的策展在美術館、博物館,甚至在各地大大小小的文化中心、公私立畫廊等呈現;設計策展上也如火如荼的展開,從私人的台灣設計師週到縣市政府全心投入人力、物力的城市策展,來展現城市面貌等等。在思考這個透過假房仲來呈現台灣房市高漲的現狀,原來街頭林立的房屋公司在門面上張貼各種房屋物件的海報,這些高價毫不親民的房屋價格,對於領薪的老百姓來說是高不可攀、難以購買的夢想。 作為台灣人民怨第一名的房價問題,加上策展正為熱門項目,而房屋公司的裡外空間,門面的海報展現就如同作品般的被觀賞,空間內也可作為參觀者觀看與線上下演講所需要的設備,這個假房屋公司可來作為呈現台灣人痛苦策展的第一炮。 知名日本動漫畫《海賊王》中的名詞「天龍人」,天龍人在作品中是世界貴族,因為其血統而不用工作就享有各種特權,並歧視欺壓其他人民。後來天龍人就變成台灣人形容居住在台北市的有錢人,而這暱稱在網路文化中逐漸蔓延開成了台北人外號。而在命名房屋公司時,這個諷刺高房價時代的假房仲,當然要用諷刺的名字來彰顯整個企劃創意,於是「天龍房屋」由此誕生。 「天龍房屋」標準字的設計係仿照市面上知名房屋公司之設計手法,就如同一般台北街頭房屋公司的標準字體設計,而視覺識別形象的設計思考,「新醜風(New Ugly)」很快的就躍上腦中對房屋公司品牌視覺設計的風格。在反映台灣街頭的色彩文化被現實年輕人嘲諷為「中華民國美學」,這個沿襲戰後到現在的街頭視覺文化是人們生活中長期養成的視覺習慣,而受到日本設計影響的年輕設計師,對日本設計簡潔的視覺表現有強烈的學習與模仿,對於台灣現有在市面上的視覺則有很強烈的不滿。 但設計文化之所以產生與地理環境文化歷史都有關聯,也因此在思索天龍房屋的視覺形象時,新醜風很快的就浮現在腦海中,這些乍看大紅大綠的色彩在以中性色為主色調之溫帶國家中顯得突兀,但卻是熱帶國家最常見的色彩。新醜風就筆者個人的理解,就是透過這些看似不美的色彩調性轉換成具有美感形式的色彩,那些現代主義後所強調的文字大小比例關係,往往在處理文字上用極小的字級來顯現的美感,而在此文字有如標語般被極度放大,顛覆了原有的美感形式。 新醜風的設計風格引爆話題 天龍房屋雖然是一個虛構的房屋公司,但也是一個品牌的概念,以設計師做了不少企業、品牌、活動識別設計的角度來說,如何為這個假房屋公司設計品牌識別設計也是重點。在思考什麼樣的色彩造型能夠符合天龍房屋這具有反諷意味的品牌識別,搭配台灣現有市面上花花綠綠的各式街道色彩,被眾多網友嘲笑所謂中華民國美學的諷刺,而由大紅大綠的色彩所構成被網友稱為中華民國美學的設計,卻是近年來在亞洲引起年輕人注目所謂的新醜風(New Ugly)。 這種透過反現代主義後國際樣式的設計某種後現代風潮之影響,在文獻上回顧於90年代初在美國的平面設計領域,兩方面各有不同的角度在互相拉扯,一個是藉由Massimo Vignelli領導的美國設計師的傳統主義學校;另一方面則是如雜誌Emigre和Cranbrook藝術學院之間的衝突。現任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校設計研究所所長史蒂文.海勒(Steven Heller),在英國Ey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題目為「Cult of the Ugly」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提出新醜的概念。例如反現代主義形式的刻意拉長壓扁字型、去網格化的設計形式,利用各種手工、繪畫或是反機械化的設計方式⋯等等。 回顧過去十年台灣的設計熱潮,有關國際樣式、瑞士設計風格的設計師,作品不斷的被出版、展覽、介紹給台灣設計師,這在1960年代已經影響世界的設計風格,在台灣因為政治等相關因素,格式系統等一直遲到1980年代才慢慢地開始有些資訊進來台灣。在網路,媒體等推波助瀾下,瑞士設計、格式系統成為台灣設計在2010年後的主流,然而觀看歐洲的設計在經過1960年後的瑞士風格,走向反國際樣式等風潮是完全可以理解,只能說台灣與歐洲有不同的設計發展脈絡,差別在於現代設計起源於歐洲,現代設計早已經被定義,所以才會有先進與落後的差別。 「天龍房屋」的品牌識別形象選用新醜風作為設計視覺並不是在跟隨流行,而是藉由這個諷刺台灣房價的創意運用,來反台灣現在主流之國際樣式風格是為其主要目的。展店一個月的時間內共安排11場演講,演講者從政治人物來談所屬政黨的房屋政策,也有打贏惡房東官司的房客等內容。並在2020年10月開始在嘖嘖募資平台上開始起跑,在經過巢運成員及相關關注房價議題的大眾朋友們的支持下,2021年1月6號正式在台北市台電大樓捷運站羅斯福路附近開市。 天龍房屋開幕當天完全仿照台灣習俗文化中新公司開幕的狀況,燒香拜拜祈求順利等,出席來賓包含多位跨黨派重要立法委員外,同時新聞媒體記者數十位在現場報導。參與開幕關心房價的立法委員,也在開幕現場針對台灣當下的房價等相關議題做一說明,再透過巢運團體與創作者李根在副教授在導覽整個創作過程,並在多位立法委員在對房屋與租房政策的修法意見提出看法,最後由OURs秘書長彭揚凱致詞宣告天龍房屋的開幕。 經過一個月的展店後,在2月5日所有巢運團體與數位跨黨派的立法委員齊聚在立法院前,閉幕式中巢運將天龍房屋開幕一個月期間所蒐集到超過兩千份的問卷調查,為有效蒐集民眾在居住上的沉重心聲。這也是天龍房屋於計畫過程中邀請至現場參觀、關注居住議題的民眾所填寫的「居住現況調查問卷」,活動截至2021年2月4日為止,累計共收到1,990份有效填答。 透過上述的調查,我們可大致描繪以青年為主民眾的居住痛苦有:在高房價情形下,即使已達到一定收入,但仍對購屋感到困難乃至絕望,同時對囤房空屋現象深感不公,又即便勉強購屋也憂慮公設灌水問題。另一方面,採取租屋解決居住需求,則是苦於租金上漲與租屋黑市(房東普遍逃漏稅)、租屋權益(抵稅、設籍、糾紛)缺乏保障,政府補貼美意也常看得到吃不到。 巢運2.0啟動連結跨黨派力量 巢運自2014年推展迄今,見證諸如房地合一稅、社會住宅、租賃專法,乃至於2020年12月30日通過的實價登錄2.0等等改變。然而展望未來,居住正義倡議行動仍須持續往前推進,藉由「天龍房屋」閉幕記者會,宣示新一波「巢運2.0」正式啟動,並積極連結跨黨派的改革力量,搭配2022年及2024年大選時程推動兩大面向的制度改革: 一、推動房產稅制改革 (一)課徵囤房稅,引導空屋釋出╱主要目標為引導多屋者之空屋釋出進入租屋市場,連帶也促成餘屋去化,增加民眾租屋與購屋之供給。對此時代力量黨團、台灣民眾黨黨團,以及國民黨個別立委皆已提出「囤房稅」修法版本,巢運也將積極配合倡議,爭取及早修訂通過。 (二)租賃所得稅改革,落實租屋實價登錄╱主要目標是住宅租賃行為「全面納管」,進而整合當前的實價登錄系統。房東端可透過分離課稅與大赦條款,鼓勵房東誠實申報;房客端則將租金支出列為特別扣除額,進一步保障租客的法定權益。 二、保障居住消費權益 (一)推動建物、公設分離計價╱主要目標乃為了導正公設浮濫與不當虛坪灌水弊端,維護購屋的消費權益。然而為避免虛坪計價與實坪計價,因「登記與否」對既有房產持有人及購屋市場造成過大衝擊,採取主建物、附屬建物、公設分離計價機制,讓民眾明確瞭解不同「效用」空間之對應「價格」資訊,做為消費與否之依據之關連。 (二)租賃專法增訂罰則與調處機制╱目標在真正落實租賃專法「應約定不得約定事項」規範,保障租賃雙方權益。於租賃專法針對違反「應約定不得約定事項」增訂罰則,並強化既有調處機制的強制力及有效性,有效降低租賃糾紛機率及處理成本。 在經過天龍房屋展店一個月的時間內,巢運成員串連多數立法委員與市議員等,並在2021年2月份天龍房屋暫時結束營業後,2021年4月份傳來通過房市合一稅、5月份則是台北市議會通過囤房稅等好消息。 在階段性的目標達到後,天龍房屋對於巢運團體在倡議修法上所具備的功能,OURs研究員廖庭輝指出:天龍房屋的展出形式,讓原本一些不會關注居住議題的人走進來關注,也讓我們透過市場調查去抓出這群人更在意的議題,以便安排為優先倡議項目。至於立法過程上的差異,由於影響因素頗為複雜,跟外在房價高漲情勢、國會生態、行政院推案意願等都有影響,後續成效結果就比較難以評估了。 ●天龍房屋開幕活動儀式 ●天龍房屋活動閉幕式 藉由創意引發議題達成任務 創意多半吸睛,在社會輿論與媒體報導的數量上會有優勢。例如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相較於80年代其他運動,也是走幽默與創意風格,也帶起很多討論,但最終力道要滲入改革進程,還是有一個轉換率的問題。 筆者只能說「天龍房屋」這場行動是有用的策展,包括上述所提到的作用,也讓我們跟台北市議員有更多事前聯繫,對於後續尋找市議員談合作推動台北市囤房稅有幫助,在開拓群眾、聯繫政治人物、社會輿論增加等意義上,天龍房屋都成功達成了任務。後續未來再推動公設分離計價、囤房稅時,也會持續拿出天龍房屋的調查出來當佐證。但這個幫助有多大,或是有沒有辦法想像一個沒有天龍房屋的世界裡面,會不會還是推案順利,就不太有辦法去評估。 上述文字是OURs研究員廖庭輝針對天龍房屋在倡議上所扮演的角色所提出的,站在設計師的角色最終還是無法避免要回到設計的反思:歐洲的包浩斯設計思想在經過二次大戰後,大批的歐洲設計師、包浩斯教育成員移居到美國後,持續地將包浩斯設計思想帶入美國的設計思想中,但也因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社會對原有的包浩斯設計有些路線上的修正,尤其是設計在商業上所扮演的角色等。 受到美日設計影響的台灣設計發展,「設計」作為服務的一環中,大概是台灣在設計專業發展中被定位的部分,但設計的可能性很多元化,在為商業解決問題只是設計功能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在社會議題、環境保護議題上能夠透過設計來達到目的,則是設計功能更多元的部分。當然對平面設計師來說,從二十世紀歐洲設計師透過創作海報來作為表達社會、政治議題等方面的想法,海報是平面設計師所喜歡與擅長使用的媒介,但在80年代後,工具簡化、媒體更多元,2000年後網路大行其道,對平面設計師來說可使用的媒介是更為多元,以目的性來說,平面設計師有更多媒介的選擇與可能,甚至可以串連多種媒介來作為表達對事物的觀點與想法。天龍房屋這個跨域單純平面設計領域,牽涉到創意、廣告、行銷與社會議題,與NGO團體合作的結合,最終也達到倡議的目的。 當代設計所強調的是跨領域的部分,不是強調與其他領域的合作,而是透過不同領域的融合在原本的設計專業中;平面設計所要強調的不再只是形式表面視覺所謂的風格,因為在人工智能介入設計工作後,在平面設計領域所產生的影響在於視覺建構越來越容易,如何擴展平面設計的邊界與深度,變成當代平面設計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天龍房屋在創意領域獲得甚多重要獎項,包含以下幾個:(1)龍璽創意獎-公益類金獎、設計類銀獎、戶外類銀獎。(2)中國4A創意獎-整合創意行銷類銀獎。(3)2022倫敦國際獎華文創意競賽-市場時效銅獎。(4)台灣4A獎-最佳環境媒體創新獎銀獎、最佳媒體創新運用獎銅獎、最佳整合行銷溝通創意獎佳作、最佳公益廣告獎佳作。(5)時報創意獎-公益類佳作。(6)2021香港環球設計大獎評審獎。 ●本案創意總監:李根在,團隊:謝宗宜、杜浩瑋、江佳芸 ●參考資料:(1)巢運要開房仲?!募資籌備「天龍房屋」實體空間,為世代居住困境發聲https://ours.org.tw/2020/12/16/celestialdradonshouse/。(2)天龍房屋正式開幕:居住議題結合藝術行動、跨黨派推動居住改革https://ours.org.tw/2021/01/06/celestialdradonshouseopen/。(3)天龍房屋圓滿落幕:民團串連跨黨派委員,「巢運2.0」正式啟動,https://ours.org.tw/2021/02/05/celestialdradonshous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