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的形狀,讓可口可樂標誌成為永恆經典
設計創意
2025-07-10

一個簡單的形狀,讓可口可樂標誌成為永恆經典

[圖:可口可樂公司]   如今,可口可樂擁有全球最具標誌性的品牌識別之一——甚至有一項2010年代的研究指出,「Coca-Cola」是世界上第二個最廣為人知的詞彙,僅次於「OK」。但如果沒有1969年那場被稱為「阿登計畫」(Project Arden)的重大設計改造,這個品牌的全球版圖可能完全不同。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計畫:改變可口可樂品牌識別的關鍵時刻 這段可口可樂歷史的關鍵時期,是由標準手冊出版社(Standards Manual)出版、由設計公司Order Design設計的新書《可口可樂品牌識別手冊》(Brand Identification Manuals for Coca-Cola)所聚焦。該書彙編了1969年至1979年間,可口可樂公司檔案館中的七份品牌手冊及數十份附加資料。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阿登計畫的記錄——這是一項由設計公司Lippincott & Margulies合夥人Walter Margulies主導的設計任務。當時可口可樂給予這個團隊一個艱巨的目標:為這家快速擴張的飲料公司打造一套統一的企業品牌系統。 阿登計畫的名字源自當時著名的伊麗莎白·阿登(Elizabeth Arden)美容沙龍,以其標誌性的消防車紅色大門聞名。阿登計畫的核心視覺系統——簡潔而多功能的阿登方塊(Arden Square),成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資產之一。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計畫如何鋪陳可口可樂的品牌路線 Margulies在阿登計畫的設計起點,並非試圖徹底改變品牌,而是著重於保留其最重要的特色。到了1969年,可口可樂的襯線字體標誌已深植消費者心中,品牌醒目的紅色也被Margulies形容為「高度激勵性的」。 過去幾年,標誌的呈現並不一致,視應用場景有不同版本,例如1940年代用於廣告的紅色圓形背景,1950年代則用於招牌和販賣機的弧形標籤。隨著全球擴展的目標,管理層意識到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至關重要。 Lippincott & Margulies團隊的目標是打造一套能同時提升可口可樂形象並保持品牌熟悉度的身份識別系統,且在包裝、產品與廣告中都能靈活應用。他們將可口可樂的身份簡化為數個核心設計元素,並制定明確的使用規範。 據Order Design合夥人Jesse Reed表示,阿登計畫的最終品牌系統包含不到六個設計元素。 [圖:可口可樂公司]   簡約主義:瑞士學派設計思維的影響 Reed表示,當時可口可樂合作的設計公司,如Lippincott & Margulies,深受瑞士設計學派影響,強調極簡主義與「減法」是最佳路徑。 阿登計畫保留了可口可樂的手寫標誌和品牌紅,但將過去的圓形背景換成方形,該方形還可延伸成矩形;並將Helvetica字體定為品牌主字體;同時創造了全新品牌元素——現在被稱為「動態絲帶」(Dynamic Ribbon)的流動白色帶狀設計,Reed形容它是整個品牌的「連結組織」。 這些變革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阿登方塊:一個紅色方塊內包含可口可樂襯線標誌、動態絲帶,以及用Helvetica字體寫成的「Enjoy」字樣。Lippincott & Margulies制定了嚴格規範,明確阿登方塊如何被延伸成不同尺寸的矩形,用於產品標籤、廣告、包裝,甚至車隊標誌。規範也列出「不允許」的使用範例,比如調換紅白色塊的位置,或加入新色彩。 Reed說:「過去標誌幾乎是自由漂浮的,但阿登方塊讓可口可樂可以模組化使用。它不是任意縮放,而是賦予混亂以秩序。」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方塊為何能成為經典? 如今,距離「阿登方塊」(Arden Square)於1960年代末問世已近 60 年,可口可樂仍然使用幾乎一模一樣的品牌系統,僅在 2018 年導入自訂品牌字體等細節上做了微調。設計師 Jesse Reed 認為,這份一致性源自品牌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明確且不可動搖的規範。 「他們知道,一致性與重複是導入新品牌識別最強大的工具——這是最基本的完形心理學原則之一,」Reed 表示。「這整套識別系統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執行範例。他們從不妥協,也不輕易讓變體混入體系,這種堅持終究帶來了成果。」 阿登方塊及其各組成元素的長期使用,已深植人心——甚至只要看到特定的一種紅色,就能立刻聯想到可口可樂。這種視覺聯想,也為可口可樂帶來了天然的競爭優勢,尤其在許多對手「重塑品牌形象不下十次」的飲料產業中。 「在這個規模和體量下,[可口可樂] 是極少數從一開始就堅守品牌識別,直到今日依然不變的公司之一,」Reed 說。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Oceana 譴責可口可樂在可重複使用包裝上的失敗
永續發展
2024-08-31

Oceana 譴責可口可樂在可重複使用包裝上的失敗

根據the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Brand Audit,可口可樂已連續六年被認定為全球最大的塑膠污染企業。 可口可樂目前只使用 14% 的可重複使用包裝 可口可樂承諾在 2030 年實現 25% 的包裝可重複使用 Oceana 希望可口可樂承諾提高其費率並透露如何提高費率 根據 Oceana 最近發布的消息,可口可樂 報告稱 ,2023 年可重複使用包裝飲料銷量佔其飲料總量的比例仍為 14%,與 去年 持平。兩年前,該公司承諾在 2030 年實現 25% 的可重複使用包裝,比 2021 年的水準下降近 10 個百分點。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大多數最大的裝瓶商報告稱,從 2020 年到 2022 年,重複使用率下降了 2 個百分點,而且可重複使用包裝的飲料銷量下降,因此缺乏進展。 Oceana 呼籲可口可樂揭露其在 2030 年最後期限之前實現再利用目標的計畫。該環保組織強調了該公司最近在 2024 年巴黎奧運會上遇到的問題,即數百萬份飲料被從一次性塑膠瓶倒入可重複使用的杯子中,引發了廣泛的批評。 Oceana 高級副總裁 Matt Littlejohn 表示:「公司最近的'環境更新'中的數據清楚地表明,可口可樂無法實現其再利用目標,這對海洋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消息。他強調可口可樂需要概述如何在 2030 年實現 25% 的目標,並指出更多可重複使用的包裝將減少一次性塑膠廢物。 Oceana 估計,如果可口可樂兌現其承諾,該公司可以避免生產相當於超過 1000 億個 500 毫升的一次性塑膠瓶和杯子。根據全球水生塑膠污染率,可以防止約 850 至 147 億個塑膠瓶和杯子進入水道和海洋。根據“擺脫塑膠品牌審計”,可口可樂已連續六年被認定為全球最大的塑膠污染企業。 可口可樂的幾乎所有主要裝瓶商(佔該公司銷售額的近一半)報告的可重複使用包裝水平均低於其2022 年首次承諾的水平。的可再填充瓶裝瓶商可口可樂系統採用的目標低於首次做出承諾時報告的原始百分比份額。 可口可樂 FEMSA 負責 2023 年可口可樂全球可重複使用銷售額的近四分之一,報告稱其可重複使用份額從 2021 年的 34% 下降到 2023 年的 32%。 Arca Continental 2023 年佔可口可樂可重複使用銷售額的10% 以上,報告從2021 年的26% 下降到2023 年的22.7%。下降了一個百分點低於 2021 年的份額。 可口可樂希臘裝瓶公司(Coca-Cola HBC) 佔可口可樂2023 年可重複使用銷售額的5% 以上,該公司報告稱,其可重複使用份額從2021 年的13.6% 略有下降至2023 年的13.3% (不包括最近收購的公司)在埃及的業務。 全球最大的可口可樂產品裝瓶商可口可樂歐洲太平洋合作夥伴(CCEP) 報告稱,其可重複使用包裝的份額從2021 年的10.4% 略有增加到2023 年的11.4%。可重複使用包裝的比例。 可口可樂可重複使用包裝工作的停滯引發了人們對該公司能否實現 2030 年目標的擔憂。它強調需要製定明確且可行的計劃來應對這些挑戰。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world.com/  
可口可樂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創建由 100% 植物來源製成的瓶子原型
永續發展
2024-04-20

可口可樂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創建由 100% 植物來源製成的瓶子原型

可口可樂公司的永續包裝之旅跨越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推出了首款由100% 植物性塑膠製成的飲料瓶(不包括瓶蓋和標籤),該瓶採用可商業化的技術製造規模。原型瓶是在該公司的 PlantBottle™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由高達 30% 的植物材料製成的可回收 PET 塑膠瓶首次亮相十多年前問世的。原型瓶限量生產約 900 瓶。 「多年來,我們一直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開發正確的技術來製造 100% 植物成分的瓶子,旨在盡可能降低碳足跡,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已經達到了這些技術存在的程度,並且價值鏈中的參與者可以擴大規模。  PET 是世界上回收率最高的塑料,由兩種分子組成:約 30% 的單乙二醇 (MEG) 和 70% 的對苯二甲酸 (PTA)。最初的 PlantBottle™ 於 2009 年推出,含有來自甘蔗的 MEG,但迄今為止 PTA 一直來自油基來源。 PlantBottle™ 包裝的外觀、功能和回收方式與傳統 PET 相似,但對地球及其資源的影響更輕。 可口可樂的新型植物瓶原型採用 Virent 的新工藝,由植物性對二甲苯 (bPX) 製成,已轉化為植物性對苯二甲酸 (bPTA)。作為第一種以示範規模生產的 bPX 飲料包裝材料,這項新技術標誌著生物材料商業可行性的重大轉變。該瓶子的 bPX 是用玉米糖生產的,儘管該工藝使原料具有靈活性。 第二項突破性技術由可口可樂公司與長春美和科技共同擁有,它簡化了 bMEG 生產流程,並實現了原料的靈活性,這意味著可以使用更多類型的可再生材料。通常,bMEG 是透過將甘蔗或玉米轉化為生物乙醇作為中間體來生產的,隨後將其轉化為生物乙二醇。現在,糖源可以直接生產 MEG,使過程更加簡單。 UPM 是該技術的第一個被授權者,目前正在德國建造一座全面的商業設施,將來自鋸木廠和其他木材工業副產品的經認證、可持續來源的硬木原料轉化為 bMEG。這標誌著該技術商業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使用生物乙醇的固有挑戰是你正在與燃料競爭,」可口可樂公司包裝和永續發展全球研發總監 Dana Breed 說。 「我們需要一種下一代 MEG 解決方案來應對這項挑戰,但也需要一種可以使用林業廢棄物或農業副產品等第二代原料的解決方案。我們對植物基 PET 的目標是利用剩餘農產品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碳足跡,因此合作夥伴帶來的商業化技術組合非常適合這一策略。 2015 年,可口可樂在米蘭博覽會上推出了首款 100% 生物基 PlantBottle™ 原型,採用實驗室規模生產方法生產 bPX。然而,這種下一代 100% 植物性瓶子是採用新技術生產的,用於生產製造瓶子的生物化學品,並準備用於商業規模化。 自從推出 PlantBottle™ 以來,可口可樂已允許非競爭性公司在其產品中使用該技術和品牌——從亨氏番茄醬到福特 Fusion 混合動力汽車的織物內飾。 2018 年,該公司 向飲料業的競爭對手 更廣泛地開放了 PlantBottle™ IP,  以擴大需求並降低價格。 作為「無廢棄物世界」願景的一部分,可口可樂正在努力使其所有包裝更具永續性,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和可再生成分,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原始化石材料的使用。該公司承諾到 2030 年回收相當於其銷售的每瓶飲料的回收量,因此其包裝最終不會成為廢物,舊瓶子也會被回收製成新瓶子;使其包裝 100% 可回收;並確保 50% 的包裝來自回收材料。 這項創新支持「世界無廢棄物」願景,特別是最近宣布的目標,即到2025 年減少300 萬噸來自石油的原始塑膠的使用。來實現20% 的減排目標。 在西歐和日本,可口可樂與其裝瓶合作夥伴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完全消除塑膠瓶中油基原生 PET 的使用,僅使用回收或可再生材料。雖然大多數塑膠包裝材料將來自機械回收材料,但仍需要一些「原始」材料來維持品質標準。這就是可口可樂投資並推動創新的原因,以增加再生技術和強化回收技術的原料供應。強化回收將以前使用的任何品質的 PET 塑料「升級回收」為高品質的食品級 PET。 Quan 表示:“我們正在採取重大措施,減少‘原生’石油基塑料的使用,努力實現循環經濟,並支持到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共同目標。” 「我們認為植物基塑膠未來將在我們的整體 PET 組合中發揮關鍵作用,支持我們減少碳足跡、減少對「原始」化石燃料的依賴以及增加 PET 收集以支持循環經濟的目標」。 我們致力於建立一個沒有浪費的世界 2018 年,我們啟動了「無廢棄物世界」計劃,作為過去努力的基礎,但也意識到我們需要走得更遠。在過去的三年裡,我們不僅透過這個全球計劃,而且在優先市場和世界各地的地方層面上努力實現新的關注水平。 「無廢棄物世界」旨在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向消費者提供產品以及採用何種類型的包裝。我們正在提高每種包裝類型的可持續性並推出新型包裝。無論我們使用哪種包裝,我們都在努力確保收集更多的包裝進行回收並轉化為新包裝。  我們正在取得進展,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內容來源: https://www.coca-colacompany.com
一個簡單的形狀,讓可口可樂標誌成為永恆經典
設計創意
2025-07-10

一個簡單的形狀,讓可口可樂標誌成為永恆經典

[圖:可口可樂公司]   如今,可口可樂擁有全球最具標誌性的品牌識別之一——甚至有一項2010年代的研究指出,「Coca-Cola」是世界上第二個最廣為人知的詞彙,僅次於「OK」。但如果沒有1969年那場被稱為「阿登計畫」(Project Arden)的重大設計改造,這個品牌的全球版圖可能完全不同。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計畫:改變可口可樂品牌識別的關鍵時刻 這段可口可樂歷史的關鍵時期,是由標準手冊出版社(Standards Manual)出版、由設計公司Order Design設計的新書《可口可樂品牌識別手冊》(Brand Identification Manuals for Coca-Cola)所聚焦。該書彙編了1969年至1979年間,可口可樂公司檔案館中的七份品牌手冊及數十份附加資料。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阿登計畫的記錄——這是一項由設計公司Lippincott & Margulies合夥人Walter Margulies主導的設計任務。當時可口可樂給予這個團隊一個艱巨的目標:為這家快速擴張的飲料公司打造一套統一的企業品牌系統。 阿登計畫的名字源自當時著名的伊麗莎白·阿登(Elizabeth Arden)美容沙龍,以其標誌性的消防車紅色大門聞名。阿登計畫的核心視覺系統——簡潔而多功能的阿登方塊(Arden Square),成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資產之一。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計畫如何鋪陳可口可樂的品牌路線 Margulies在阿登計畫的設計起點,並非試圖徹底改變品牌,而是著重於保留其最重要的特色。到了1969年,可口可樂的襯線字體標誌已深植消費者心中,品牌醒目的紅色也被Margulies形容為「高度激勵性的」。 過去幾年,標誌的呈現並不一致,視應用場景有不同版本,例如1940年代用於廣告的紅色圓形背景,1950年代則用於招牌和販賣機的弧形標籤。隨著全球擴展的目標,管理層意識到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至關重要。 Lippincott & Margulies團隊的目標是打造一套能同時提升可口可樂形象並保持品牌熟悉度的身份識別系統,且在包裝、產品與廣告中都能靈活應用。他們將可口可樂的身份簡化為數個核心設計元素,並制定明確的使用規範。 據Order Design合夥人Jesse Reed表示,阿登計畫的最終品牌系統包含不到六個設計元素。 [圖:可口可樂公司]   簡約主義:瑞士學派設計思維的影響 Reed表示,當時可口可樂合作的設計公司,如Lippincott & Margulies,深受瑞士設計學派影響,強調極簡主義與「減法」是最佳路徑。 阿登計畫保留了可口可樂的手寫標誌和品牌紅,但將過去的圓形背景換成方形,該方形還可延伸成矩形;並將Helvetica字體定為品牌主字體;同時創造了全新品牌元素——現在被稱為「動態絲帶」(Dynamic Ribbon)的流動白色帶狀設計,Reed形容它是整個品牌的「連結組織」。 這些變革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阿登方塊:一個紅色方塊內包含可口可樂襯線標誌、動態絲帶,以及用Helvetica字體寫成的「Enjoy」字樣。Lippincott & Margulies制定了嚴格規範,明確阿登方塊如何被延伸成不同尺寸的矩形,用於產品標籤、廣告、包裝,甚至車隊標誌。規範也列出「不允許」的使用範例,比如調換紅白色塊的位置,或加入新色彩。 Reed說:「過去標誌幾乎是自由漂浮的,但阿登方塊讓可口可樂可以模組化使用。它不是任意縮放,而是賦予混亂以秩序。」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方塊為何能成為經典? 如今,距離「阿登方塊」(Arden Square)於1960年代末問世已近 60 年,可口可樂仍然使用幾乎一模一樣的品牌系統,僅在 2018 年導入自訂品牌字體等細節上做了微調。設計師 Jesse Reed 認為,這份一致性源自品牌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明確且不可動搖的規範。 「他們知道,一致性與重複是導入新品牌識別最強大的工具——這是最基本的完形心理學原則之一,」Reed 表示。「這整套識別系統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執行範例。他們從不妥協,也不輕易讓變體混入體系,這種堅持終究帶來了成果。」 阿登方塊及其各組成元素的長期使用,已深植人心——甚至只要看到特定的一種紅色,就能立刻聯想到可口可樂。這種視覺聯想,也為可口可樂帶來了天然的競爭優勢,尤其在許多對手「重塑品牌形象不下十次」的飲料產業中。 「在這個規模和體量下,[可口可樂] 是極少數從一開始就堅守品牌識別,直到今日依然不變的公司之一,」Reed 說。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
Oceana 譴責可口可樂在可重複使用包裝上的失敗
永續發展
2024-08-31

Oceana 譴責可口可樂在可重複使用包裝上的失敗

根據the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Brand Audit,可口可樂已連續六年被認定為全球最大的塑膠污染企業。 可口可樂目前只使用 14% 的可重複使用包裝 可口可樂承諾在 2030 年實現 25% 的包裝可重複使用 Oceana 希望可口可樂承諾提高其費率並透露如何提高費率 根據 Oceana 最近發布的消息,可口可樂 報告稱 ,2023 年可重複使用包裝飲料銷量佔其飲料總量的比例仍為 14%,與 去年 持平。兩年前,該公司承諾在 2030 年實現 25% 的可重複使用包裝,比 2021 年的水準下降近 10 個百分點。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大多數最大的裝瓶商報告稱,從 2020 年到 2022 年,重複使用率下降了 2 個百分點,而且可重複使用包裝的飲料銷量下降,因此缺乏進展。 Oceana 呼籲可口可樂揭露其在 2030 年最後期限之前實現再利用目標的計畫。該環保組織強調了該公司最近在 2024 年巴黎奧運會上遇到的問題,即數百萬份飲料被從一次性塑膠瓶倒入可重複使用的杯子中,引發了廣泛的批評。 Oceana 高級副總裁 Matt Littlejohn 表示:「公司最近的'環境更新'中的數據清楚地表明,可口可樂無法實現其再利用目標,這對海洋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消息。他強調可口可樂需要概述如何在 2030 年實現 25% 的目標,並指出更多可重複使用的包裝將減少一次性塑膠廢物。 Oceana 估計,如果可口可樂兌現其承諾,該公司可以避免生產相當於超過 1000 億個 500 毫升的一次性塑膠瓶和杯子。根據全球水生塑膠污染率,可以防止約 850 至 147 億個塑膠瓶和杯子進入水道和海洋。根據“擺脫塑膠品牌審計”,可口可樂已連續六年被認定為全球最大的塑膠污染企業。 可口可樂的幾乎所有主要裝瓶商(佔該公司銷售額的近一半)報告的可重複使用包裝水平均低於其2022 年首次承諾的水平。的可再填充瓶裝瓶商可口可樂系統採用的目標低於首次做出承諾時報告的原始百分比份額。 可口可樂 FEMSA 負責 2023 年可口可樂全球可重複使用銷售額的近四分之一,報告稱其可重複使用份額從 2021 年的 34% 下降到 2023 年的 32%。 Arca Continental 2023 年佔可口可樂可重複使用銷售額的10% 以上,報告從2021 年的26% 下降到2023 年的22.7%。下降了一個百分點低於 2021 年的份額。 可口可樂希臘裝瓶公司(Coca-Cola HBC) 佔可口可樂2023 年可重複使用銷售額的5% 以上,該公司報告稱,其可重複使用份額從2021 年的13.6% 略有下降至2023 年的13.3% (不包括最近收購的公司)在埃及的業務。 全球最大的可口可樂產品裝瓶商可口可樂歐洲太平洋合作夥伴(CCEP) 報告稱,其可重複使用包裝的份額從2021 年的10.4% 略有增加到2023 年的11.4%。可重複使用包裝的比例。 可口可樂可重複使用包裝工作的停滯引發了人們對該公司能否實現 2030 年目標的擔憂。它強調需要製定明確且可行的計劃來應對這些挑戰。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world.com/  
可口可樂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創建由 100% 植物來源製成的瓶子原型
永續發展
2024-04-20

可口可樂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創建由 100% 植物來源製成的瓶子原型

可口可樂公司的永續包裝之旅跨越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推出了首款由100% 植物性塑膠製成的飲料瓶(不包括瓶蓋和標籤),該瓶採用可商業化的技術製造規模。原型瓶是在該公司的 PlantBottle™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由高達 30% 的植物材料製成的可回收 PET 塑膠瓶首次亮相十多年前問世的。原型瓶限量生產約 900 瓶。 「多年來,我們一直與技術合作夥伴合作,開發正確的技術來製造 100% 植物成分的瓶子,旨在盡可能降低碳足跡,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已經達到了這些技術存在的程度,並且價值鏈中的參與者可以擴大規模。  PET 是世界上回收率最高的塑料,由兩種分子組成:約 30% 的單乙二醇 (MEG) 和 70% 的對苯二甲酸 (PTA)。最初的 PlantBottle™ 於 2009 年推出,含有來自甘蔗的 MEG,但迄今為止 PTA 一直來自油基來源。 PlantBottle™ 包裝的外觀、功能和回收方式與傳統 PET 相似,但對地球及其資源的影響更輕。 可口可樂的新型植物瓶原型採用 Virent 的新工藝,由植物性對二甲苯 (bPX) 製成,已轉化為植物性對苯二甲酸 (bPTA)。作為第一種以示範規模生產的 bPX 飲料包裝材料,這項新技術標誌著生物材料商業可行性的重大轉變。該瓶子的 bPX 是用玉米糖生產的,儘管該工藝使原料具有靈活性。 第二項突破性技術由可口可樂公司與長春美和科技共同擁有,它簡化了 bMEG 生產流程,並實現了原料的靈活性,這意味著可以使用更多類型的可再生材料。通常,bMEG 是透過將甘蔗或玉米轉化為生物乙醇作為中間體來生產的,隨後將其轉化為生物乙二醇。現在,糖源可以直接生產 MEG,使過程更加簡單。 UPM 是該技術的第一個被授權者,目前正在德國建造一座全面的商業設施,將來自鋸木廠和其他木材工業副產品的經認證、可持續來源的硬木原料轉化為 bMEG。這標誌著該技術商業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使用生物乙醇的固有挑戰是你正在與燃料競爭,」可口可樂公司包裝和永續發展全球研發總監 Dana Breed 說。 「我們需要一種下一代 MEG 解決方案來應對這項挑戰,但也需要一種可以使用林業廢棄物或農業副產品等第二代原料的解決方案。我們對植物基 PET 的目標是利用剩餘農產品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碳足跡,因此合作夥伴帶來的商業化技術組合非常適合這一策略。 2015 年,可口可樂在米蘭博覽會上推出了首款 100% 生物基 PlantBottle™ 原型,採用實驗室規模生產方法生產 bPX。然而,這種下一代 100% 植物性瓶子是採用新技術生產的,用於生產製造瓶子的生物化學品,並準備用於商業規模化。 自從推出 PlantBottle™ 以來,可口可樂已允許非競爭性公司在其產品中使用該技術和品牌——從亨氏番茄醬到福特 Fusion 混合動力汽車的織物內飾。 2018 年,該公司 向飲料業的競爭對手 更廣泛地開放了 PlantBottle™ IP,  以擴大需求並降低價格。 作為「無廢棄物世界」願景的一部分,可口可樂正在努力使其所有包裝更具永續性,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和可再生成分,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原始化石材料的使用。該公司承諾到 2030 年回收相當於其銷售的每瓶飲料的回收量,因此其包裝最終不會成為廢物,舊瓶子也會被回收製成新瓶子;使其包裝 100% 可回收;並確保 50% 的包裝來自回收材料。 這項創新支持「世界無廢棄物」願景,特別是最近宣布的目標,即到2025 年減少300 萬噸來自石油的原始塑膠的使用。來實現20% 的減排目標。 在西歐和日本,可口可樂與其裝瓶合作夥伴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完全消除塑膠瓶中油基原生 PET 的使用,僅使用回收或可再生材料。雖然大多數塑膠包裝材料將來自機械回收材料,但仍需要一些「原始」材料來維持品質標準。這就是可口可樂投資並推動創新的原因,以增加再生技術和強化回收技術的原料供應。強化回收將以前使用的任何品質的 PET 塑料「升級回收」為高品質的食品級 PET。 Quan 表示:“我們正在採取重大措施,減少‘原生’石油基塑料的使用,努力實現循環經濟,並支持到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共同目標。” 「我們認為植物基塑膠未來將在我們的整體 PET 組合中發揮關鍵作用,支持我們減少碳足跡、減少對「原始」化石燃料的依賴以及增加 PET 收集以支持循環經濟的目標」。 我們致力於建立一個沒有浪費的世界 2018 年,我們啟動了「無廢棄物世界」計劃,作為過去努力的基礎,但也意識到我們需要走得更遠。在過去的三年裡,我們不僅透過這個全球計劃,而且在優先市場和世界各地的地方層面上努力實現新的關注水平。 「無廢棄物世界」旨在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向消費者提供產品以及採用何種類型的包裝。我們正在提高每種包裝類型的可持續性並推出新型包裝。無論我們使用哪種包裝,我們都在努力確保收集更多的包裝進行回收並轉化為新包裝。  我們正在取得進展,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內容來源: https://www.coca-colacompan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