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與圖2完成尺寸為17公分×23公分
**另外也推薦設計師可以參考圖1與圖2是很棒的設計書籍,作者王炳南老師是以設計師的角度來談印刷實務相關知識,非常實務性有用的印刷參考書籍。
從事印刷教學中偶然發現書籍某個尺寸的學問?
不知道大家拿到一本書時會知道它的開數嗎?我們在市面上常看到書籍尺寸有菊八開、16開、菊16開、32開、12開及菊12開等。在近幾年教學中想以實務工作經驗讓同學可以理解一本書籍從設計、落版規劃(含成本分析)、印前的拼版與印版輸出、印刷顏色(正反版與輪轉方式)及印後加工印製流程介紹。
課堂上以實際的樣書做講解分析,期中考試只出一題讓同學自由作答,考試題目如下:
拿一本實際印刷品填寫以下資料:
印刷品尺寸、頁數、紙張種類(厚度)、顏色(色數)、裝訂方式、有哪些印後加工?
(數量:1,000本)回答以下問題:
印刷品開數?
多少張紙?
多少印版?
多少印工?(色令)
裝訂台數?
落版規劃?
摺一台小台紙並填寫頁序?
某一次的考試中,有1/3的同學帶來的書籍的完成尺寸是17公分×23公分,以前沒有用心的分析會以印刷常用的紙張尺寸31”×43”或25”×35”去分析,結果會判定成16開(19公分×26公分)計算(以為浪費紙張而以)。但思考一下出版社不可能長年累積浪費才對,我們就以特規的尺寸重新計算及演示,發現一項重要資訊,原來17公分×23公分是符合市面上最多印刷機的尺寸規格(印刷紙張最大尺寸28”×40”,72公分×102公分),經計算後加印刷咬口、印刷導表、十字規線等剛剛符合印刷機的印製最大尺寸。17公分×23公分這個尺寸與19公分×26公分比較可以節省一半的版數,印刷台數也少一半,裝訂台也少一半。(但也要有一些規範,如紙張的厚度不宜太厚(不超過100磅)因摺紙超過四摺時要注意品質。
經過這樣的經驗,我們都會告訴設計師在規劃設計時挑這個尺寸17公分×23公分是最佳的尺寸選擇,但隨著時代的演變實體書籍的印製量減少,而慢慢也會以數位印刷機的方式來印製書籍,這時候規劃也會因設備尺寸而改變。(近來同學常問我,原設計菊8開出血的印刷品數位印刷機為什麼會留白邊?這是機器的限制,規劃時用比較的紙印或裁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