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o Pack 實作:機會存在…選擇你的道路
包裝未來
2025-08-25

Web to Pack 實作:機會存在…選擇你的道路

  背景 最早進入網路印刷行銷領域的一些方案是基於「受限設計」範本的解決方案,為印刷服務提供者提供了一種簡化個人化名片訂購流程的方法。這些解決方案從提供各種名片發展到提供更豐富的產品目錄,其中可能包括宣傳冊、廣告宣傳單等。 Vistaprint/Cimpress 曾經是、現在仍然是該領域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網路印刷包裝解決方案也遵循著類似的發展軌跡,它們通常(但並非總是)是受限設計的解決方案,或客製化產品目錄。 雖然包裝通常被視為單一的實體,但包裝類型繁多,每種包裝都包含許多子集。如今,Web-to-pack 解決方案適用於標籤、紙盒、軟包裝、包裝袋以及其他類型的容器。大多數銷售的 Web-to-pack 產品都是來自標籤或包裝類型庫的受限設計包裝產品。由於對 Web-to-pack 包裝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長,通用和更具體的應用模板和解決方案也在不斷發展。   任何 PSP 都可以設定 Web-to-Pack 服務嗎? 正如網路印刷一樣,網路包裝的可行性前景因市場和應用而異。如果您已經在生產包裝,並擁有必要的印刷和加工設備,那麼網路包裝將為您提供絕佳的成長機會。軟體解決方案包括託管和自託管選項,以及外包履行服務。 Packly 是一家按需網路包裝轉換公司,開發了自有軟體。如果您尚未準備好涉足包裝轉換領域,可以考慮聘請 Packly 或其他類似公司作為您品牌的履行服務提供者。您只需填寫訂單、上傳圖片,甚至可以使用 3D 檢視器查看成品。最終,這些方案的成功,如同網路印刷一樣,在於限制了設計和生產產品的多樣性。 © Pakly   實作 Web-to-Pack 如果您已經是包裝加工商,那麼網路直銷或網路商店將為許多人提供巨大的發展機會。無論是與加工商連接還是獨立經營,網路直銷網店都充當著各種數位和柔版印刷產品的交易引擎。它們涵蓋標籤、折疊紙盒、瓦楞紙和軟包裝的解決方案,並且持續擴展。與大多數網路印刷應用不同,線上訂購紙盒或軟包裝可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畢竟,紙盒的形狀和尺寸多種多樣,而軟包裝的尺寸、形狀和材質也各不相同。如果您不是包裝工程師,如何建立模板、模切輪廓以及最終的圖形以適應需求? 幾乎所有的 Web-to-pack 軟體解決方案都提供用於包裝盒佈局的圖案模板。大多數解決方案的流程都是從範本選單中選擇包裝盒外部的結構佈局圖案開始的。如果您有自己的設計並想在產品上使用,可以下載佈局模板並添加您的圖片,或者,您也可以將任何圖片直接上傳到應用程式中您選擇的結構設計中。 如果您上傳的設計尚未包含文本,您可以新增文字圖層,並選擇不同的字體、大小和顏色,然後將文字放置在您想要的任何位置。如果您想提供獨特的開啟體驗,甚至可以設計盒子的內部。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許多解決方案都提供聯繫專業設計師的方法。完成後,您可以透過互動式3D包裝視圖查看模型,只需單擊即可打開和關閉蓋子,並旋轉盒子以從各個角度查看。   Web-to-Pack 軟體 可用的解決方案不斷增長,因此以上只是一些可用的軟體解決方案類型的小樣本。幾乎所有這些解決方案都使用模板庫進行軟體包的開發、設計和訂購。   boxitnow Box It Now 是一款線上客製化紙匣製作軟體工具。他們將其軟體描述為「一款協作式 Web 應用程序,主要用於消費品開發週期中的新包裝開發」。 Box It Now 目前支援超過 150 種業界標準紙匣樣式,您可以根據產品需求選擇尺寸。消費品公司以及印刷廠和加工商均可透過包月訂閱模式使用該軟體。它還可以作為電子商務小部件使用,輕鬆整合到現有網站。 Box It Now 可匯出多種文件類型,包括:用於報價設計的規格表、顯示圖形在平面 CAD 設計圖上顯示效果的 PDF 列印卡、用於匯入 CAD 程式的 DXF 檔案、用於傳送至切割台進行樣品製作的 HPGLCAD、用於匯入其他設計應用程式進行精確設計流程的紙匣設計 DES 圖紙,以及可直接匯入 3D它還可以匯出高解析度 PDF 文件,可直接發送到專業印刷廠和模切機進行快速原型製作。   PrintNow 這家網路印刷軟體供應商還提供網路包裝功能。客戶可以透過系統選擇模板,並使用編輯工具建立包含各種選項和顏色的設計來製作包裝。這包括為印刷包裝供應商建立開源可重複使用的CAD模型。包裝完成後,客戶可以360度旋轉查看其作品。他們還提供許多可配置的應用程式運行方式控件,並提供企業API,以便與您現有的業務和生產系統整合。   Infigo Infigo 網路印刷軟體還新增了網路包裝 (Web-to-Pack) 支持,使您的客戶能夠在線上客製化和訂購客製化印刷包裝。在簡化使用者流程的同時,它也為主機提供了一種方式來控制客戶的設計控制層級。對於簡單的工作,整個流程可以完全自動化,從而減少需要手動輸入的接觸點數量。 Infigo 支援工具包,用於建立適用於標籤、軟包裝、折疊紙盒等產品的網路包裝 (Web-to-Pack) 解決方案。   設計與購買 Design 'N' Buy 提供網路印刷和網路包裝解決方案,可與您的網站集成,並實現線上體驗的自動化。 Design'N' Buy 的網頁包裝設計編輯器目前包含 50 多個設計模板,讓您可以輕鬆快速地為包裝建立圖稿,而無需耗費大量的印前編輯時間。   Canva Canva 作為包裝設計領域的新晉者,已開始與網路包裝印刷軟體供應商合作,目前提供標籤設計模板。鑑於其發展速度,我們期待看到他們在該領域取得更多發展。   計劃類型 幾乎所有這些解決方案都提供多種方案,讓您可以根據需求調整軟體成本。有些方案提供完整許可證,但大多數方案也提供每月訂閱。   Web-to-Pack 面臨的挑戰 包裝設計在吸引消費者、建立並強化品牌認知度和忠誠度方面始終發揮關鍵作用。然而,內容的數量,以及更重要的是內容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設計和生產工作流程不斷擴展,不再局限於單一受控流程,而是擴展到更分散和分散的流程,這一點仍然需要滿足。 其他挑戰包括全球包裝法規的不斷變化,這些法規可能會影響包裝尺寸、標誌、材料等。作為加工商,即使包裝盒是客戶設計的,您可能需要承擔這些責任。   總之 這些只是現有資源的一小部分,為了抓住 Web-to-pack 的巨大成長機遇,您需要了解這些資源。與當今許多其他設計應用一樣,人工智慧正在迅速融入許多(即使不是大多數)Web-to-pack 解決方案中,並且可能會簡化流程並緩解模板庫有限的一些限制。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Craighill 改進了鑰匙圈的使用者體驗
設計創意
2025-08-18

Craighill 改進了鑰匙圈的使用者體驗

工業設計師應該注意現有物品的細節——尤其是那些讓我們感到煩惱的細節。布魯克林產品公司 Craighill 的 Rope Split Ring 解決了鑰匙圈的麻煩,它透過添加一個小拉環,讓一切變得與眾不同: 公司創辦人兼ID專家Hunter Craighill在這裡解釋了他的設計想法。像這樣的簡短解釋性影片——他同時也解釋了他們對製造流程的思考——應該成為ID課程的必修課。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1980年代的平面日落圖案,現在變成了燈具
設計創意
2025-08-18

1980年代的平面日落圖案,現在變成了燈具

在1980年代,描繪日落圖案時,流行用一個橘色球體(有時帶有漸變效果)和底部水平線條來呈現。這種圖案出現在州車牌、公司標誌和流行文化中。 這個平面趨勢在90年代逐漸淡出,但在2000年代又捲土重來。我們對所有復古事物的渴望催生了所謂的「synthwave」(合成器浪潮)和「outrun」(狂飆)美學,這些風格挖掘了80年代原始平面技術的線索。最初這帶有諷刺意味,但今天它被認為是徹頭徹尾的酷。T恤公司印製帶有這種圖案的復古風格T恤;數位藝術家出售該風格的剪貼畫變體;家居裝飾公司製作注入復古霓虹燈元素的壁畫。 Sumiko Custom Tees Craze Crafters Digital Bezoval 這個圖案變身為實際的3D產品只是時間問題;中國照明製造商 Simig 抓住了這個趨勢,推出了這款吊墜式的「日落燈」。雖然它近看和在白天看起來不太起眼… …但當環境光線和你與物體的距離都恰到好處時,效果就會非常顯著。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一棟倫敦住宅如何幫助塑造一項新的照明設計
設計創意
2025-08-04

一棟倫敦住宅如何幫助塑造一項新的照明設計

領先的曲線 :功能與形式在 Joe Armitage 的「現代主義」檯燈中融為一體(圖右)   經營一個設計工作室可能是充滿挑戰和孤獨的。你的作品靈感來源可以非常廣泛,從藝術到日常物品無所不包。對於設計師 Joe Armitage 來說,建築就是這樣一個靈感來源。「我的燈具設計卡住了,但與建築師 William Smalley 的一次討論幫助我完成了它,」Armitage 說。這兩位長期的朋友當時正在討論 Smalley 的項目—— 「倫敦現代主義」(London Modernism) ,一個位於英國首都西南部、經過翻新的中世紀庭院住宅。建築師認為,這棟住宅裡的一些細節或許能幫助 Armitage 完成他的設計。「在入口處有一張 Smalley 設計的長椅,」Armitage 說。「他問我:『為什麼不在檯燈底部也加上一個類似長椅的彎曲元素呢?這既實用,你還可以在上面放鑰匙或筆。』」   柔和的觸感 :Smalley 對倫敦中世紀庭院住宅的翻新(圖片來源:由 Joe Armitage 提供)   如果說 Smalley 建議中實用性與美學的結合還不足以讓人信服,那麼一次對該項目的拜訪向 Armitage 證明了這個彎曲元素將與燈具設計相得益彰。這最終成為了設計完成的起點。這個新增的元素也反映了 Smalley 的工作理念: 透過對細節的精確關注和豐富的材料選擇,將人放在其項目的核心 ,而「倫敦現代主義」中的那張長椅就是一個例證。「我們總喜歡在房屋入口處提供一個座位,讓來來往往的人可以脫掉濕鞋、繫鞋帶。在這個項目中,這張長椅就在前門旁邊,其相當長的長度上有一條用 非洲花梨木 雕刻而成的柔和彎曲的座椅,」Smalley 說。「在我們討論如何讓燈光更柔和、更具個人化的對話之後,Joe 的檯燈底座就從中汲取了靈感。」   這棟住宅和由此產生的燈具系列(名為「現代主義」)都使用了這些曲線來柔化空間。例如,在「倫敦現代主義」住宅中,一道彎曲的樓梯通向主臥室套房,這是 Smalley 在 Leslie Gooday 設計的原有單層中世紀住宅上加建的。樓梯的弧度緩和了通往臥室的旅程。Armitage 的系列包括一盞檯燈、兩盞壁燈和兩盞懸掛式頂燈。檯燈的彎曲底座引人去觸摸,而其獨特的 U 形燈罩則將柔和的光線投射到室內空間。   與 Smalley 的作品一樣,Armitage 的系列也以 豐富的材料 為特色:大多數燈具都採用胡桃木和黃銅部件,而燈罩則是由與一家瑞士工程公司密切合作開發的 PET 毛氈羊皮紙 製成。為了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這個燈具系列被(暫時)安裝在啟發它的「倫敦現代主義」住宅中(如圖),將燈具與啟發它的建築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內容來源: https://monocle.com/
口渴為即飲飲料帶來「Just Hard Squeezed」的鮮活反叛
設計創意
2025-07-31

口渴為即飲飲料帶來「Just Hard Squeezed」的鮮活反叛

  在日益飽和的即飲 (RTD) 飲料市場中,波士頓啤酒公司和設計工作室 Thirst 成功地創造出了一款清新的飲品。「Just Hard Squeezed」是一款硬果汁,它摒棄了時尚、氣泡和浮誇,轉而追求濃郁的風味、真正的水果,以及一個如其名稱般多汁的品牌世界。 乍看之下,「Just Hard Squeezed」的形象充滿大膽的色彩、富有表現力的字體和果肉般的插圖,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每個決策背後都有著策略性的規範。簡報內容簡潔而明確:擺脫無聊的日常,吸引注重品味的飲用者,並為這個充斥著碳酸飲料單一性的市場注入活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Thirst 將整個品牌圍繞著一個核心理念構建:「讓時刻更「多汁」 (Make Moments More Juicy)」。這個短語成為創意副總監 Glen Thorpe 所說的「品牌行為的準則」。他補充道:「這種思維模式塑造了所有的一切:它的表達方式、它的動態、它的呈現方式。這關乎於從每一個時刻中榨取最後一滴精華。」   在每一個接觸點,都顯現出一種即時感。品牌標誌被「擠壓」出來,卡通般的液滴從字體中噴湧而出。每種口味都透過這些液滴進行顏色編碼,為包裝提供了一個直觀的線索,既實用又有趣。 內部創作的插圖強化了這種活力,提升了以水果為主的個性,並為品牌增添了動感。同時,諸如受農產品區標籤啟發的貼紙等細節,則增添了一絲個性,而不會顯得矯揉造作。 Glen 表示:「我們將其視為一種風味設計。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像產品本身一樣充滿汁液感……調色板明亮而有目的性——取自新鮮水果攤,沒有任何人工成分。字體和圖標呈弧形、膨脹,充滿成熟感。即使是那些不顯眼的元素也帶有那種果肉般、富有表現力的特質。」   在視覺過度飽和的品類中,團隊深知他們必須在俏皮與衝擊力之間拿捏好分寸,避免落入俗套。正是這種克制賦予了「Just Hard Squeezed」清晰度。每個元素都有其作用,沒有任何東西只是為了裝飾。 Glen 說:「我們不斷精簡,直到每個元素都只做一件清晰的工作——不多也不少。如果某個元素沒有增加即時性,它就被淘汰了。這幫助我們保持了敏銳。」 視覺上,該形象借鑒了波普藝術和中世紀的編輯廣告——這並非噱頭,而是一種風格工具。這些參考為團隊提供了一種既有衝擊力又充滿態度的圖形語言,同時避免了即飲世界中過度使用的陳詞濫調。 Glen 解釋說:「我們傾向於波普藝術,因為它的態度感覺很對味——富有表現力、俏皮且直接。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建立風味和個性的方式,而不會倒退到陳舊的即飲慣例……我們並不是想走完全的復古風格——更多的是借鑒它的魅力、結構和活力,然後將其淨化並讓它得以呼吸。」 這種透氣性也體現在語氣上。訊息傳達中帶有輕鬆和輕浮感——這正是對飲料品牌中常見的過於嚴肅語氣的一種受歡迎的解藥。這是一個不試圖向你推銷一種生活方式,只為你帶來美好時光的品牌。   攝影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視覺效果旨在捕捉飲料的自然棲息地:與朋友一起、在動態中、未經修飾,而不是靜態、光鮮的產品照片。水果成為焦點,常常以有趣、略帶顛覆性的方式呈現——這是一種視覺提醒,表明這是一款由真正的果汁製成的飲品,而不僅僅是人工香料和虛假的承諾。 從標誌到生活方式,Thirst 在「Just Hard Squeezed」上的工作是平衡的典範。它不害怕發出聲音,但絕不只是為了喧嘩。它對自己的清晰度充滿信心,最重要的是,它兌現了其名稱中的承諾,從產品和品牌中榨取了每一滴潛力。 在一個擁擠的品類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但透過「Just Hard Squeezed」,Thirst 不僅找到了一條路,還開創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多汁」新道路。   內容來源: https://www.creativeboom.com/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四)
設計創意
2025-07-21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四)

四大主題展區展現深耕在地 此次展覽完整呈現台灣設計界導師林磐聳在CI設計、海報設計及藝術創作的傑出成果,以林磐聳長久以來的創作核心理念「就是愛,台灣」為名,現場超過2,000件展品,依策展脈絡呈現在370坪的展場空間,充分展現藝術家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及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更讓人看到台灣藝術家如何從這塊土地汲取養分、展現獨特風貌,進而將台灣意象與設計推上國際舞台,令人感動讚嘆。 該展聚焦四大主題展區,包含「台灣形象CI設計」、「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台灣意象藝術繪畫」及「我的台灣文創商品」,各區分別精選展示林磐聳自1985年所設計台灣企業及品牌形象、1991年以來台灣印象與國際邀請展等海報設計、1990年以來為中華郵政設計象徵國家名片的多套郵票、2007年起從世界各地郵寄回來共1,200張的「台灣家書」手繪明信片,以及「台灣練習曲」系列畫作百幅、手稿、出版品、立體創作、公共藝術作品和授權開發文創商品等。本展不僅僅是林磐聳創作生涯的完整回顧,也是藝術家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 林磐聳是台灣CI設計的重要推動者,更是享譽國際的設計師、設計教育家及創意無限的藝術家。他深具台灣地方情感與文化認同,從屏東故鄉出發,將自然、土地與文化元素融入創作中。他的作品不僅充滿對台灣的深厚情感,並藉由藝術與設計探索台灣獨特的地理、社會與文化內涵,傳遞對這片土地的敬意與熱愛,向世界展示台灣獨一無二的人文魅力。也期望透過林磐聳獨特的藝術視角,讓國內外遊客認識台灣藝術家如何在這塊土地上找到養分,走出屬於自己特色的一條路。在剩下近一個月的展期中,歡迎各界踴躍前來參與這場結合藝術設計與在地文化的豐美饗宴,一起來欣賞台灣藝術文化的多元與豐富,感受這片土地的美麗與活力。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二)
設計創意
2025-07-21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二)

還有此次專程從國外前來的貴賓:1988年漢城奧運會設計師及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設計委員會主席白金男、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設計師野老朝雄、韓國現代設計師協會會長柳允皓賢伉儷暨副會長李佳樺、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理事小川明生賢伉儷、香港設計創意總會秘書長劉小康賢伉儷、澳門設計師協會前會長朱焯信暨馮文偉、日本紀錄片導演小松孝英及拍攝團隊等人、來自美國聖荷西金張熙教授等人。 另外,溫世仁先生所創立的「看見台灣基金會」陳文堂執行長、Kris副執行長、鍾主民顧問、林聖忠顧問,中華郵政王婉如副主任委員及集郵處同仁、前台北房屋董事長葉條輝、經濟日報副社長周祖誠。以及台灣各個藝術與設計社團協會貴賓:台灣美術院院長蘇憲法、鐘有輝副院長、李振明副院長、林章湖院士、林雪卿院士等藝術家;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楊夏蕙、謝義鎗、楊宗魁、施令紅、林文彥、許和捷、陳秀真等歷任理事長;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游明龍、柯鴻圖、林俊良、吳介民等歷任理事長;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簡正宗、程湘如、章琦玫、王德明等歷任理事長;中華企業形象發展協會張百清、夏發凡等歷任理事長;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林宏澤、林國慶、洪世杰、張芳榜、李宏文等歷任理事長;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宛玲、高雄文化設計發展協會理事長孫政賢、台南市美術設計協會輔導理事長陳昭岑。 台灣各個藝術院校出席貴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李振明、林俊良、劉建成、莊連東等歷任院長,美術系孫翼華主任、設計系蘇文清主任,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徐秀菊院長、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創院院長陳俊宏、謝省民院長,東海大學藝術學院許和捷院長。另外還有林磐聳五十年前高中畢業同班同學,從屏東、高雄、嘉義、台北各地前來。以及林磐聳四十幾年前臺師大美術系同班同學,臺師大美術研究所同班同學韓國金大烈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前處長劉芳如等人。 ●展出人林磐聳與90幅「台灣練習曲」合影,林磐聳自2005年~2024年間,陸續以台灣島嶼圖像發想之作-「台灣練習曲」系列作品,林磐聳被譽為「台灣設計發光體」、「台灣設計界導師」,不但是國內設計文化推手,更是創作能量源源不絕的設計藝術家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三)
設計創意
2025-07-21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三)

就是愛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 在簡短介紹出席貴賓後,首先由策展人廖仁義代表致詞,他表達對林磐聳充滿「豐沛生命力」、「活潑創造力」、「熱情行動力」的藝術實踐感動,其創作與生命已經與台灣這塊土地連結,每一時刻無不在繪製台灣、寫下他對台灣的情感,並身體力行扛著台灣走向全世界。 展出人林磐聳也指出,展覽名稱「就是愛,台灣」,反過來是「台灣,就是愛」。台灣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這塊土地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孕育出多元的物種,土地之愛讓物種得以在此綿延不絕;這塊土地有來自不同的族群與文化,讓大家在此可以繁衍後代、生生不息;這塊土地追求自由的夢想、構築民主的樂園,讓大家可以百花怒放、和而不同;這塊土地最美的風景是人,土地上的人民愛自然、愛生命、愛人類,所以台灣就是一個愛的島嶼,因此本次展覽以「就是愛,台灣」作為題目,整體展覽就是以台灣島嶼作為主要圖像,演化成為明確的符號,透過藝術與設計的文化載體,期待這塊土地上的子民都能夠珍愛台灣,進而讓世界看見台灣。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致詞時表示,林磐聳作品能夠勇敢、恆常地敘述對台灣的深摯感情,在今天台灣社會更顯得珍貴。中正紀念堂這個特殊場域,同時承載著台灣不同階段歷史過程,也是民眾生活使用的空間,此次展覽除了有助中正紀念堂走向更開放、更貼近民眾,更重要的是讓大家能重新看到台灣及自己對台灣的感情。王時思感性地說,台灣是個值得我們驕傲、也能把我們連結在一起的地方,在這麼衝突而矛盾的環境中,就是因為這份對台灣的愛,大家仍然選擇站在一起,期許大家用愛來迎接2025新的一年。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特別感謝合辦單位創價美術館無償出借近80件典藏林磐聳作品。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表示,交通部及轄下單位長期與林磐聳合作積極把台灣帶到全世界,希望這股力量能持續擴散發揚。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則細數與林磐聳相識結緣及合作過程,對其熱愛台灣及其藝術能量深受感動。特地遠從韓國來台的設計界大老白金男相當佩服林磐聳源源不絕的藝術活力,同時感謝林磐聳夫人長年的奉獻犧牲。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一)
設計創意
2025-07-21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一)

備受期待矚目的「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已於今年1月15日至3月10日假台北市中正紀念堂一樓第二、三展覽廳盛大開展,並在1月17日下午三點舉行開幕典禮,場面熱鬧隆重。展覽集結來自美國、日本、韓國、香港、澳門及台灣文化界、藝術界、設計界近300位出席共襄盛舉,可說是亞洲藝術與設計的盛會,也展現出林磐聳多年來穿梭國際所累積的人脈資源,將台灣的人文風景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非凡價值。 開幕貴賓雲集看見台灣價值 開幕典禮整個展場以台灣島嶼造形,作為藝術與設計為文化載體,期待讓世界看見台灣。活動會場滿滿人潮、嘉賓雲集,出席貴賓有: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周雅菁、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交通部觀光署國際組組長黃易成、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展出人林磐聳、策展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廖仁義、外交部NGO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辦公室執行長陳剛毅、行政院文建會前主委暨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交通部前部長暨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葉匡時、財政部前次長暨匯宏顧問公司董事長楊子江、經濟部前次長暨前駐新加坡大使謝發達、行政院前政務委員暨台藝大前校長黃光男教授、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嘉義縣文化局前局長許有仁、嘉義市文化局前局長盧怡君、國家文藝獎及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廖修平與李敏勇,以及此次合辦單位創價美術館洪玉柱副理事長、林志銳副館長等人。 ●主辦單位、策展人、展出人及出席貴賓代表開幕剪綵活動,由右至左依序為金張熙、陳文堂、謝發達、陳殿禮、黃光男、李敏勇、馮文偉、洪玉柱、陳郁秀、張惠珠、周雅菁、王時思、林磐聳、廖仁義、林國顯、陳剛毅、白金男、柳允皓、野老朝雄、小川明生、劉小康、朱焯信、葉匡時、楊子江、廖修平、楊夏蕙、金大烈、陳俊宏   ●於中正紀念堂舉行的「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開幕出席貴賓合影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
設計創意
2025-07-11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

為慶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創校70周年,該校攜手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及高雄市高師大獅子會,於去年11月25日~29日假高師大和平校區活動中心2樓展覽廳舉辦「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此次展覽以「環保永續與ESG」為核心議題,廣邀來自全球33個國家的設計師參與展覽,並精選70件極具創意與深度的海報設計作品,透過視覺語言詮釋永續發展理念,為校慶活動增添一場兼具全球視野與時代意義的文化盛宴。 展覽於去年11月27日舉辦開幕儀式,當日現場嘉賓雲集,包括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長王政彥、高雄市教育局局長吳立森、國際獅子會300E-5區總監陳明賢、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燦裕與董事凌錦慧、高師大獅子會會長孫偉哲、高師大視覺設計系主任廖坤鴻、策展人張芳榜,以及多位高師大校友設計師親臨支持,共同為展覽揭幕。同時吸引眾多設計界專家學者、環保倡議者及各界嘉賓共襄盛舉。此活動象徵高師大70年教育使命與全球永續責任的深度結合,也展現該校在推動環保議題上的前瞻視野及文化貢獻。 聚焦永續議題匯聚全球創意 此次展覽聚焦於當前全球關注的ESG永續議題,涵蓋環境保護、社會公平與良好治理等多元面向。主辦方邀請來自歐美、亞洲、非洲及大洋洲的國際知名設計師與新銳創作者,共同呈現兼具文化內涵與全球視角的海報設計作品。包括台灣、土耳其、中國、厄瓜多、加拿大、白俄羅斯、伊拉克、伊朗、匈牙利、印尼、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孟加拉、波蘭、阿根廷、法國、俄羅斯、保加利亞、美國、香港、埃及、烏克蘭、烏拉圭、烏茲別克、秘魯、馬來西亞、斯洛維尼亞、捷克、墨西哥、德國、澳洲、韓國及羅馬尼亞等33個國家。 展覽中,作品以多樣化的創作手法,表達對永續發展的深刻見解。韓國設計師、南首爾大學教授Byoung Il Sun博士的作品「Everything And I Are One」,借鑒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強調人與自然、宇宙之間不可分割的關聯性,展現韓國文化對生命共生的深邃理解。 而來自印尼,任教於泗水理工大學(ITS)視覺傳達設計系的Naufan Noordyanto教授,他的作品以扇形樹冠為設計主題,象徵印尼文化中實用與美學並存的傳統工藝,並傳遞對森林與自然資源的尊重。該設計巧妙呼應植樹降溫的永續概念,突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 另外,加拿大設計師Derwyn Goodall則以「Nature」(自然)與「Nurture」(培育)為核心主題,探索文化中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哲學觀點,並強調自然與培育之間密不可分。其作品引發觀眾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深層反思。 這些作品以獨特的文化視角詮釋永續發展的多重意義,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創意與思辨的視覺盛宴,也激發對環境、社會與未來的更多關注與對話。 ESG與教育是高師大未來願景 自1954年創校以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就秉持著「身正為範、學高為師」的核心精神,不僅致力於培育優秀教育人才,更積極推動文化創新與社會責任。近幾年來,該校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課程設計,鼓勵學生以創新思維回應全球挑戰,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與永續意識的專業人才。 在此次「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中,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與高雄市高師大獅子會提供重要支持,促成學校與國際設計界的深度合作。展覽以環保永續為主題,不僅展示全球頂尖設計師的創意作品,更搭建了文化交流與學術討論的平台。 高師大期望透過此類活動,啟發青年學子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反思,將創意與實踐相結合,轉化為推動永續發展的具體行動。這不僅彰顯高師大在教育使命上的承諾,更展示其在全球永續責任上的前瞻願景,為人類與地球的共同未來注入新希望。 創意擁抱永續設計啟發未來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作為高師大70周年校慶的重要篇章,完美融合教育、設計與永續理念,成為一場文化與創意的盛宴。藉由此展覽,高師大不僅向世界展示台灣設計的卓越實力,更以實際行動倡導全球攜手關注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 展覽作品以獨特視角與創新設計詮釋永續發展的深層意涵,激發觀眾對當代議題的關注與思考,期許共同感受設計如何傳遞永續精神,攜手邁向更加美好與和諧的未來。茲將70件海報作品完整刊錄,提供讀者欣賞。
Web to Pack 實作:機會存在…選擇你的道路
包裝未來
2025-08-25

Web to Pack 實作:機會存在…選擇你的道路

  背景 最早進入網路印刷行銷領域的一些方案是基於「受限設計」範本的解決方案,為印刷服務提供者提供了一種簡化個人化名片訂購流程的方法。這些解決方案從提供各種名片發展到提供更豐富的產品目錄,其中可能包括宣傳冊、廣告宣傳單等。 Vistaprint/Cimpress 曾經是、現在仍然是該領域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網路印刷包裝解決方案也遵循著類似的發展軌跡,它們通常(但並非總是)是受限設計的解決方案,或客製化產品目錄。 雖然包裝通常被視為單一的實體,但包裝類型繁多,每種包裝都包含許多子集。如今,Web-to-pack 解決方案適用於標籤、紙盒、軟包裝、包裝袋以及其他類型的容器。大多數銷售的 Web-to-pack 產品都是來自標籤或包裝類型庫的受限設計包裝產品。由於對 Web-to-pack 包裝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長,通用和更具體的應用模板和解決方案也在不斷發展。   任何 PSP 都可以設定 Web-to-Pack 服務嗎? 正如網路印刷一樣,網路包裝的可行性前景因市場和應用而異。如果您已經在生產包裝,並擁有必要的印刷和加工設備,那麼網路包裝將為您提供絕佳的成長機會。軟體解決方案包括託管和自託管選項,以及外包履行服務。 Packly 是一家按需網路包裝轉換公司,開發了自有軟體。如果您尚未準備好涉足包裝轉換領域,可以考慮聘請 Packly 或其他類似公司作為您品牌的履行服務提供者。您只需填寫訂單、上傳圖片,甚至可以使用 3D 檢視器查看成品。最終,這些方案的成功,如同網路印刷一樣,在於限制了設計和生產產品的多樣性。 © Pakly   實作 Web-to-Pack 如果您已經是包裝加工商,那麼網路直銷或網路商店將為許多人提供巨大的發展機會。無論是與加工商連接還是獨立經營,網路直銷網店都充當著各種數位和柔版印刷產品的交易引擎。它們涵蓋標籤、折疊紙盒、瓦楞紙和軟包裝的解決方案,並且持續擴展。與大多數網路印刷應用不同,線上訂購紙盒或軟包裝可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畢竟,紙盒的形狀和尺寸多種多樣,而軟包裝的尺寸、形狀和材質也各不相同。如果您不是包裝工程師,如何建立模板、模切輪廓以及最終的圖形以適應需求? 幾乎所有的 Web-to-pack 軟體解決方案都提供用於包裝盒佈局的圖案模板。大多數解決方案的流程都是從範本選單中選擇包裝盒外部的結構佈局圖案開始的。如果您有自己的設計並想在產品上使用,可以下載佈局模板並添加您的圖片,或者,您也可以將任何圖片直接上傳到應用程式中您選擇的結構設計中。 如果您上傳的設計尚未包含文本,您可以新增文字圖層,並選擇不同的字體、大小和顏色,然後將文字放置在您想要的任何位置。如果您想提供獨特的開啟體驗,甚至可以設計盒子的內部。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許多解決方案都提供聯繫專業設計師的方法。完成後,您可以透過互動式3D包裝視圖查看模型,只需單擊即可打開和關閉蓋子,並旋轉盒子以從各個角度查看。   Web-to-Pack 軟體 可用的解決方案不斷增長,因此以上只是一些可用的軟體解決方案類型的小樣本。幾乎所有這些解決方案都使用模板庫進行軟體包的開發、設計和訂購。   boxitnow Box It Now 是一款線上客製化紙匣製作軟體工具。他們將其軟體描述為「一款協作式 Web 應用程序,主要用於消費品開發週期中的新包裝開發」。 Box It Now 目前支援超過 150 種業界標準紙匣樣式,您可以根據產品需求選擇尺寸。消費品公司以及印刷廠和加工商均可透過包月訂閱模式使用該軟體。它還可以作為電子商務小部件使用,輕鬆整合到現有網站。 Box It Now 可匯出多種文件類型,包括:用於報價設計的規格表、顯示圖形在平面 CAD 設計圖上顯示效果的 PDF 列印卡、用於匯入 CAD 程式的 DXF 檔案、用於傳送至切割台進行樣品製作的 HPGLCAD、用於匯入其他設計應用程式進行精確設計流程的紙匣設計 DES 圖紙,以及可直接匯入 3D它還可以匯出高解析度 PDF 文件,可直接發送到專業印刷廠和模切機進行快速原型製作。   PrintNow 這家網路印刷軟體供應商還提供網路包裝功能。客戶可以透過系統選擇模板,並使用編輯工具建立包含各種選項和顏色的設計來製作包裝。這包括為印刷包裝供應商建立開源可重複使用的CAD模型。包裝完成後,客戶可以360度旋轉查看其作品。他們還提供許多可配置的應用程式運行方式控件,並提供企業API,以便與您現有的業務和生產系統整合。   Infigo Infigo 網路印刷軟體還新增了網路包裝 (Web-to-Pack) 支持,使您的客戶能夠在線上客製化和訂購客製化印刷包裝。在簡化使用者流程的同時,它也為主機提供了一種方式來控制客戶的設計控制層級。對於簡單的工作,整個流程可以完全自動化,從而減少需要手動輸入的接觸點數量。 Infigo 支援工具包,用於建立適用於標籤、軟包裝、折疊紙盒等產品的網路包裝 (Web-to-Pack) 解決方案。   設計與購買 Design 'N' Buy 提供網路印刷和網路包裝解決方案,可與您的網站集成,並實現線上體驗的自動化。 Design'N' Buy 的網頁包裝設計編輯器目前包含 50 多個設計模板,讓您可以輕鬆快速地為包裝建立圖稿,而無需耗費大量的印前編輯時間。   Canva Canva 作為包裝設計領域的新晉者,已開始與網路包裝印刷軟體供應商合作,目前提供標籤設計模板。鑑於其發展速度,我們期待看到他們在該領域取得更多發展。   計劃類型 幾乎所有這些解決方案都提供多種方案,讓您可以根據需求調整軟體成本。有些方案提供完整許可證,但大多數方案也提供每月訂閱。   Web-to-Pack 面臨的挑戰 包裝設計在吸引消費者、建立並強化品牌認知度和忠誠度方面始終發揮關鍵作用。然而,內容的數量,以及更重要的是內容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設計和生產工作流程不斷擴展,不再局限於單一受控流程,而是擴展到更分散和分散的流程,這一點仍然需要滿足。 其他挑戰包括全球包裝法規的不斷變化,這些法規可能會影響包裝尺寸、標誌、材料等。作為加工商,即使包裝盒是客戶設計的,您可能需要承擔這些責任。   總之 這些只是現有資源的一小部分,為了抓住 Web-to-pack 的巨大成長機遇,您需要了解這些資源。與當今許多其他設計應用一樣,人工智慧正在迅速融入許多(即使不是大多數)Web-to-pack 解決方案中,並且可能會簡化流程並緩解模板庫有限的一些限制。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Craighill 改進了鑰匙圈的使用者體驗
設計創意
2025-08-18

Craighill 改進了鑰匙圈的使用者體驗

工業設計師應該注意現有物品的細節——尤其是那些讓我們感到煩惱的細節。布魯克林產品公司 Craighill 的 Rope Split Ring 解決了鑰匙圈的麻煩,它透過添加一個小拉環,讓一切變得與眾不同: 公司創辦人兼ID專家Hunter Craighill在這裡解釋了他的設計想法。像這樣的簡短解釋性影片——他同時也解釋了他們對製造流程的思考——應該成為ID課程的必修課。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1980年代的平面日落圖案,現在變成了燈具
設計創意
2025-08-18

1980年代的平面日落圖案,現在變成了燈具

在1980年代,描繪日落圖案時,流行用一個橘色球體(有時帶有漸變效果)和底部水平線條來呈現。這種圖案出現在州車牌、公司標誌和流行文化中。 這個平面趨勢在90年代逐漸淡出,但在2000年代又捲土重來。我們對所有復古事物的渴望催生了所謂的「synthwave」(合成器浪潮)和「outrun」(狂飆)美學,這些風格挖掘了80年代原始平面技術的線索。最初這帶有諷刺意味,但今天它被認為是徹頭徹尾的酷。T恤公司印製帶有這種圖案的復古風格T恤;數位藝術家出售該風格的剪貼畫變體;家居裝飾公司製作注入復古霓虹燈元素的壁畫。 Sumiko Custom Tees Craze Crafters Digital Bezoval 這個圖案變身為實際的3D產品只是時間問題;中國照明製造商 Simig 抓住了這個趨勢,推出了這款吊墜式的「日落燈」。雖然它近看和在白天看起來不太起眼… …但當環境光線和你與物體的距離都恰到好處時,效果就會非常顯著。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一棟倫敦住宅如何幫助塑造一項新的照明設計
設計創意
2025-08-04

一棟倫敦住宅如何幫助塑造一項新的照明設計

領先的曲線 :功能與形式在 Joe Armitage 的「現代主義」檯燈中融為一體(圖右)   經營一個設計工作室可能是充滿挑戰和孤獨的。你的作品靈感來源可以非常廣泛,從藝術到日常物品無所不包。對於設計師 Joe Armitage 來說,建築就是這樣一個靈感來源。「我的燈具設計卡住了,但與建築師 William Smalley 的一次討論幫助我完成了它,」Armitage 說。這兩位長期的朋友當時正在討論 Smalley 的項目—— 「倫敦現代主義」(London Modernism) ,一個位於英國首都西南部、經過翻新的中世紀庭院住宅。建築師認為,這棟住宅裡的一些細節或許能幫助 Armitage 完成他的設計。「在入口處有一張 Smalley 設計的長椅,」Armitage 說。「他問我:『為什麼不在檯燈底部也加上一個類似長椅的彎曲元素呢?這既實用,你還可以在上面放鑰匙或筆。』」   柔和的觸感 :Smalley 對倫敦中世紀庭院住宅的翻新(圖片來源:由 Joe Armitage 提供)   如果說 Smalley 建議中實用性與美學的結合還不足以讓人信服,那麼一次對該項目的拜訪向 Armitage 證明了這個彎曲元素將與燈具設計相得益彰。這最終成為了設計完成的起點。這個新增的元素也反映了 Smalley 的工作理念: 透過對細節的精確關注和豐富的材料選擇,將人放在其項目的核心 ,而「倫敦現代主義」中的那張長椅就是一個例證。「我們總喜歡在房屋入口處提供一個座位,讓來來往往的人可以脫掉濕鞋、繫鞋帶。在這個項目中,這張長椅就在前門旁邊,其相當長的長度上有一條用 非洲花梨木 雕刻而成的柔和彎曲的座椅,」Smalley 說。「在我們討論如何讓燈光更柔和、更具個人化的對話之後,Joe 的檯燈底座就從中汲取了靈感。」   這棟住宅和由此產生的燈具系列(名為「現代主義」)都使用了這些曲線來柔化空間。例如,在「倫敦現代主義」住宅中,一道彎曲的樓梯通向主臥室套房,這是 Smalley 在 Leslie Gooday 設計的原有單層中世紀住宅上加建的。樓梯的弧度緩和了通往臥室的旅程。Armitage 的系列包括一盞檯燈、兩盞壁燈和兩盞懸掛式頂燈。檯燈的彎曲底座引人去觸摸,而其獨特的 U 形燈罩則將柔和的光線投射到室內空間。   與 Smalley 的作品一樣,Armitage 的系列也以 豐富的材料 為特色:大多數燈具都採用胡桃木和黃銅部件,而燈罩則是由與一家瑞士工程公司密切合作開發的 PET 毛氈羊皮紙 製成。為了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這個燈具系列被(暫時)安裝在啟發它的「倫敦現代主義」住宅中(如圖),將燈具與啟發它的建築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內容來源: https://monocle.com/
口渴為即飲飲料帶來「Just Hard Squeezed」的鮮活反叛
設計創意
2025-07-31

口渴為即飲飲料帶來「Just Hard Squeezed」的鮮活反叛

  在日益飽和的即飲 (RTD) 飲料市場中,波士頓啤酒公司和設計工作室 Thirst 成功地創造出了一款清新的飲品。「Just Hard Squeezed」是一款硬果汁,它摒棄了時尚、氣泡和浮誇,轉而追求濃郁的風味、真正的水果,以及一個如其名稱般多汁的品牌世界。 乍看之下,「Just Hard Squeezed」的形象充滿大膽的色彩、富有表現力的字體和果肉般的插圖,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每個決策背後都有著策略性的規範。簡報內容簡潔而明確:擺脫無聊的日常,吸引注重品味的飲用者,並為這個充斥著碳酸飲料單一性的市場注入活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Thirst 將整個品牌圍繞著一個核心理念構建:「讓時刻更「多汁」 (Make Moments More Juicy)」。這個短語成為創意副總監 Glen Thorpe 所說的「品牌行為的準則」。他補充道:「這種思維模式塑造了所有的一切:它的表達方式、它的動態、它的呈現方式。這關乎於從每一個時刻中榨取最後一滴精華。」   在每一個接觸點,都顯現出一種即時感。品牌標誌被「擠壓」出來,卡通般的液滴從字體中噴湧而出。每種口味都透過這些液滴進行顏色編碼,為包裝提供了一個直觀的線索,既實用又有趣。 內部創作的插圖強化了這種活力,提升了以水果為主的個性,並為品牌增添了動感。同時,諸如受農產品區標籤啟發的貼紙等細節,則增添了一絲個性,而不會顯得矯揉造作。 Glen 表示:「我們將其視為一種風味設計。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像產品本身一樣充滿汁液感……調色板明亮而有目的性——取自新鮮水果攤,沒有任何人工成分。字體和圖標呈弧形、膨脹,充滿成熟感。即使是那些不顯眼的元素也帶有那種果肉般、富有表現力的特質。」   在視覺過度飽和的品類中,團隊深知他們必須在俏皮與衝擊力之間拿捏好分寸,避免落入俗套。正是這種克制賦予了「Just Hard Squeezed」清晰度。每個元素都有其作用,沒有任何東西只是為了裝飾。 Glen 說:「我們不斷精簡,直到每個元素都只做一件清晰的工作——不多也不少。如果某個元素沒有增加即時性,它就被淘汰了。這幫助我們保持了敏銳。」 視覺上,該形象借鑒了波普藝術和中世紀的編輯廣告——這並非噱頭,而是一種風格工具。這些參考為團隊提供了一種既有衝擊力又充滿態度的圖形語言,同時避免了即飲世界中過度使用的陳詞濫調。 Glen 解釋說:「我們傾向於波普藝術,因為它的態度感覺很對味——富有表現力、俏皮且直接。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建立風味和個性的方式,而不會倒退到陳舊的即飲慣例……我們並不是想走完全的復古風格——更多的是借鑒它的魅力、結構和活力,然後將其淨化並讓它得以呼吸。」 這種透氣性也體現在語氣上。訊息傳達中帶有輕鬆和輕浮感——這正是對飲料品牌中常見的過於嚴肅語氣的一種受歡迎的解藥。這是一個不試圖向你推銷一種生活方式,只為你帶來美好時光的品牌。   攝影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視覺效果旨在捕捉飲料的自然棲息地:與朋友一起、在動態中、未經修飾,而不是靜態、光鮮的產品照片。水果成為焦點,常常以有趣、略帶顛覆性的方式呈現——這是一種視覺提醒,表明這是一款由真正的果汁製成的飲品,而不僅僅是人工香料和虛假的承諾。 從標誌到生活方式,Thirst 在「Just Hard Squeezed」上的工作是平衡的典範。它不害怕發出聲音,但絕不只是為了喧嘩。它對自己的清晰度充滿信心,最重要的是,它兌現了其名稱中的承諾,從產品和品牌中榨取了每一滴潛力。 在一個擁擠的品類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但透過「Just Hard Squeezed」,Thirst 不僅找到了一條路,還開創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多汁」新道路。   內容來源: https://www.creativeboom.com/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四)
設計創意
2025-07-21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四)

四大主題展區展現深耕在地 此次展覽完整呈現台灣設計界導師林磐聳在CI設計、海報設計及藝術創作的傑出成果,以林磐聳長久以來的創作核心理念「就是愛,台灣」為名,現場超過2,000件展品,依策展脈絡呈現在370坪的展場空間,充分展現藝術家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及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更讓人看到台灣藝術家如何從這塊土地汲取養分、展現獨特風貌,進而將台灣意象與設計推上國際舞台,令人感動讚嘆。 該展聚焦四大主題展區,包含「台灣形象CI設計」、「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台灣意象藝術繪畫」及「我的台灣文創商品」,各區分別精選展示林磐聳自1985年所設計台灣企業及品牌形象、1991年以來台灣印象與國際邀請展等海報設計、1990年以來為中華郵政設計象徵國家名片的多套郵票、2007年起從世界各地郵寄回來共1,200張的「台灣家書」手繪明信片,以及「台灣練習曲」系列畫作百幅、手稿、出版品、立體創作、公共藝術作品和授權開發文創商品等。本展不僅僅是林磐聳創作生涯的完整回顧,也是藝術家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 林磐聳是台灣CI設計的重要推動者,更是享譽國際的設計師、設計教育家及創意無限的藝術家。他深具台灣地方情感與文化認同,從屏東故鄉出發,將自然、土地與文化元素融入創作中。他的作品不僅充滿對台灣的深厚情感,並藉由藝術與設計探索台灣獨特的地理、社會與文化內涵,傳遞對這片土地的敬意與熱愛,向世界展示台灣獨一無二的人文魅力。也期望透過林磐聳獨特的藝術視角,讓國內外遊客認識台灣藝術家如何在這塊土地上找到養分,走出屬於自己特色的一條路。在剩下近一個月的展期中,歡迎各界踴躍前來參與這場結合藝術設計與在地文化的豐美饗宴,一起來欣賞台灣藝術文化的多元與豐富,感受這片土地的美麗與活力。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二)
設計創意
2025-07-21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二)

還有此次專程從國外前來的貴賓:1988年漢城奧運會設計師及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設計委員會主席白金男、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設計師野老朝雄、韓國現代設計師協會會長柳允皓賢伉儷暨副會長李佳樺、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理事小川明生賢伉儷、香港設計創意總會秘書長劉小康賢伉儷、澳門設計師協會前會長朱焯信暨馮文偉、日本紀錄片導演小松孝英及拍攝團隊等人、來自美國聖荷西金張熙教授等人。 另外,溫世仁先生所創立的「看見台灣基金會」陳文堂執行長、Kris副執行長、鍾主民顧問、林聖忠顧問,中華郵政王婉如副主任委員及集郵處同仁、前台北房屋董事長葉條輝、經濟日報副社長周祖誠。以及台灣各個藝術與設計社團協會貴賓:台灣美術院院長蘇憲法、鐘有輝副院長、李振明副院長、林章湖院士、林雪卿院士等藝術家;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楊夏蕙、謝義鎗、楊宗魁、施令紅、林文彥、許和捷、陳秀真等歷任理事長;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游明龍、柯鴻圖、林俊良、吳介民等歷任理事長;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簡正宗、程湘如、章琦玫、王德明等歷任理事長;中華企業形象發展協會張百清、夏發凡等歷任理事長;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林宏澤、林國慶、洪世杰、張芳榜、李宏文等歷任理事長;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宛玲、高雄文化設計發展協會理事長孫政賢、台南市美術設計協會輔導理事長陳昭岑。 台灣各個藝術院校出席貴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李振明、林俊良、劉建成、莊連東等歷任院長,美術系孫翼華主任、設計系蘇文清主任,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徐秀菊院長、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創院院長陳俊宏、謝省民院長,東海大學藝術學院許和捷院長。另外還有林磐聳五十年前高中畢業同班同學,從屏東、高雄、嘉義、台北各地前來。以及林磐聳四十幾年前臺師大美術系同班同學,臺師大美術研究所同班同學韓國金大烈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前處長劉芳如等人。 ●展出人林磐聳與90幅「台灣練習曲」合影,林磐聳自2005年~2024年間,陸續以台灣島嶼圖像發想之作-「台灣練習曲」系列作品,林磐聳被譽為「台灣設計發光體」、「台灣設計界導師」,不但是國內設計文化推手,更是創作能量源源不絕的設計藝術家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三)
設計創意
2025-07-21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三)

就是愛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 在簡短介紹出席貴賓後,首先由策展人廖仁義代表致詞,他表達對林磐聳充滿「豐沛生命力」、「活潑創造力」、「熱情行動力」的藝術實踐感動,其創作與生命已經與台灣這塊土地連結,每一時刻無不在繪製台灣、寫下他對台灣的情感,並身體力行扛著台灣走向全世界。 展出人林磐聳也指出,展覽名稱「就是愛,台灣」,反過來是「台灣,就是愛」。台灣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這塊土地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孕育出多元的物種,土地之愛讓物種得以在此綿延不絕;這塊土地有來自不同的族群與文化,讓大家在此可以繁衍後代、生生不息;這塊土地追求自由的夢想、構築民主的樂園,讓大家可以百花怒放、和而不同;這塊土地最美的風景是人,土地上的人民愛自然、愛生命、愛人類,所以台灣就是一個愛的島嶼,因此本次展覽以「就是愛,台灣」作為題目,整體展覽就是以台灣島嶼作為主要圖像,演化成為明確的符號,透過藝術與設計的文化載體,期待這塊土地上的子民都能夠珍愛台灣,進而讓世界看見台灣。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致詞時表示,林磐聳作品能夠勇敢、恆常地敘述對台灣的深摯感情,在今天台灣社會更顯得珍貴。中正紀念堂這個特殊場域,同時承載著台灣不同階段歷史過程,也是民眾生活使用的空間,此次展覽除了有助中正紀念堂走向更開放、更貼近民眾,更重要的是讓大家能重新看到台灣及自己對台灣的感情。王時思感性地說,台灣是個值得我們驕傲、也能把我們連結在一起的地方,在這麼衝突而矛盾的環境中,就是因為這份對台灣的愛,大家仍然選擇站在一起,期許大家用愛來迎接2025新的一年。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特別感謝合辦單位創價美術館無償出借近80件典藏林磐聳作品。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表示,交通部及轄下單位長期與林磐聳合作積極把台灣帶到全世界,希望這股力量能持續擴散發揚。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則細數與林磐聳相識結緣及合作過程,對其熱愛台灣及其藝術能量深受感動。特地遠從韓國來台的設計界大老白金男相當佩服林磐聳源源不絕的藝術活力,同時感謝林磐聳夫人長年的奉獻犧牲。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一)
設計創意
2025-07-21

就是愛台灣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一)

備受期待矚目的「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已於今年1月15日至3月10日假台北市中正紀念堂一樓第二、三展覽廳盛大開展,並在1月17日下午三點舉行開幕典禮,場面熱鬧隆重。展覽集結來自美國、日本、韓國、香港、澳門及台灣文化界、藝術界、設計界近300位出席共襄盛舉,可說是亞洲藝術與設計的盛會,也展現出林磐聳多年來穿梭國際所累積的人脈資源,將台灣的人文風景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非凡價值。 開幕貴賓雲集看見台灣價值 開幕典禮整個展場以台灣島嶼造形,作為藝術與設計為文化載體,期待讓世界看見台灣。活動會場滿滿人潮、嘉賓雲集,出席貴賓有: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周雅菁、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交通部觀光署國際組組長黃易成、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展出人林磐聳、策展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廖仁義、外交部NGO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辦公室執行長陳剛毅、行政院文建會前主委暨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交通部前部長暨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葉匡時、財政部前次長暨匯宏顧問公司董事長楊子江、經濟部前次長暨前駐新加坡大使謝發達、行政院前政務委員暨台藝大前校長黃光男教授、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嘉義縣文化局前局長許有仁、嘉義市文化局前局長盧怡君、國家文藝獎及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廖修平與李敏勇,以及此次合辦單位創價美術館洪玉柱副理事長、林志銳副館長等人。 ●主辦單位、策展人、展出人及出席貴賓代表開幕剪綵活動,由右至左依序為金張熙、陳文堂、謝發達、陳殿禮、黃光男、李敏勇、馮文偉、洪玉柱、陳郁秀、張惠珠、周雅菁、王時思、林磐聳、廖仁義、林國顯、陳剛毅、白金男、柳允皓、野老朝雄、小川明生、劉小康、朱焯信、葉匡時、楊子江、廖修平、楊夏蕙、金大烈、陳俊宏   ●於中正紀念堂舉行的「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開幕出席貴賓合影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
設計創意
2025-07-11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

為慶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創校70周年,該校攜手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及高雄市高師大獅子會,於去年11月25日~29日假高師大和平校區活動中心2樓展覽廳舉辦「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此次展覽以「環保永續與ESG」為核心議題,廣邀來自全球33個國家的設計師參與展覽,並精選70件極具創意與深度的海報設計作品,透過視覺語言詮釋永續發展理念,為校慶活動增添一場兼具全球視野與時代意義的文化盛宴。 展覽於去年11月27日舉辦開幕儀式,當日現場嘉賓雲集,包括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長王政彥、高雄市教育局局長吳立森、國際獅子會300E-5區總監陳明賢、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燦裕與董事凌錦慧、高師大獅子會會長孫偉哲、高師大視覺設計系主任廖坤鴻、策展人張芳榜,以及多位高師大校友設計師親臨支持,共同為展覽揭幕。同時吸引眾多設計界專家學者、環保倡議者及各界嘉賓共襄盛舉。此活動象徵高師大70年教育使命與全球永續責任的深度結合,也展現該校在推動環保議題上的前瞻視野及文化貢獻。 聚焦永續議題匯聚全球創意 此次展覽聚焦於當前全球關注的ESG永續議題,涵蓋環境保護、社會公平與良好治理等多元面向。主辦方邀請來自歐美、亞洲、非洲及大洋洲的國際知名設計師與新銳創作者,共同呈現兼具文化內涵與全球視角的海報設計作品。包括台灣、土耳其、中國、厄瓜多、加拿大、白俄羅斯、伊拉克、伊朗、匈牙利、印尼、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孟加拉、波蘭、阿根廷、法國、俄羅斯、保加利亞、美國、香港、埃及、烏克蘭、烏拉圭、烏茲別克、秘魯、馬來西亞、斯洛維尼亞、捷克、墨西哥、德國、澳洲、韓國及羅馬尼亞等33個國家。 展覽中,作品以多樣化的創作手法,表達對永續發展的深刻見解。韓國設計師、南首爾大學教授Byoung Il Sun博士的作品「Everything And I Are One」,借鑒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強調人與自然、宇宙之間不可分割的關聯性,展現韓國文化對生命共生的深邃理解。 而來自印尼,任教於泗水理工大學(ITS)視覺傳達設計系的Naufan Noordyanto教授,他的作品以扇形樹冠為設計主題,象徵印尼文化中實用與美學並存的傳統工藝,並傳遞對森林與自然資源的尊重。該設計巧妙呼應植樹降溫的永續概念,突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 另外,加拿大設計師Derwyn Goodall則以「Nature」(自然)與「Nurture」(培育)為核心主題,探索文化中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哲學觀點,並強調自然與培育之間密不可分。其作品引發觀眾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深層反思。 這些作品以獨特的文化視角詮釋永續發展的多重意義,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創意與思辨的視覺盛宴,也激發對環境、社會與未來的更多關注與對話。 ESG與教育是高師大未來願景 自1954年創校以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就秉持著「身正為範、學高為師」的核心精神,不僅致力於培育優秀教育人才,更積極推動文化創新與社會責任。近幾年來,該校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課程設計,鼓勵學生以創新思維回應全球挑戰,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與永續意識的專業人才。 在此次「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中,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與高雄市高師大獅子會提供重要支持,促成學校與國際設計界的深度合作。展覽以環保永續為主題,不僅展示全球頂尖設計師的創意作品,更搭建了文化交流與學術討論的平台。 高師大期望透過此類活動,啟發青年學子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反思,將創意與實踐相結合,轉化為推動永續發展的具體行動。這不僅彰顯高師大在教育使命上的承諾,更展示其在全球永續責任上的前瞻願景,為人類與地球的共同未來注入新希望。 創意擁抱永續設計啟發未來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作為高師大70周年校慶的重要篇章,完美融合教育、設計與永續理念,成為一場文化與創意的盛宴。藉由此展覽,高師大不僅向世界展示台灣設計的卓越實力,更以實際行動倡導全球攜手關注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 展覽作品以獨特視角與創新設計詮釋永續發展的深層意涵,激發觀眾對當代議題的關注與思考,期許共同感受設計如何傳遞永續精神,攜手邁向更加美好與和諧的未來。茲將70件海報作品完整刊錄,提供讀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