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輻射松價格走低20美元/噸,NBSK價格持平
紙張材料
2025-09-15

進口輻射松價格走低20美元/噸,NBSK價格持平

時間 : 2025 年 8 月 22 日 來源 : https://www.risi-china.com/article/705   據RISI中國網站報導,截至8月21日週四的一周內,主要供應商將進口輻射松價格下調20美元/噸,NBSK價格保持不變。 輻射松國內現貨價格較上週下跌 80 元 / 噸( 11.1 美元 / 噸)至 5,800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96 美元 / 噸。 進口輻射松價格的下跌不僅導致輻射松國內現貨價格下降,也影響了NBSK以及南美漂闊漿的國內現貨價格。  NBSK 國內現貨價格下降 70 元 / 噸至 5,643 元 / 噸。 除現貨價格下跌外,過去一週漂針漿期貨價格的波動也抑制了顧客對該漿種的購買熱情。 8月22日週五,上海期貨交易所漂針漿期貨主力合約SP2511收盤價較上週下跌192元/噸至5,092元/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613美元/噸。 面對需求疲軟,大多數供應商NBSK價格保持不變,旨在與合約客戶、主要終端用戶和大型貿易商完成8月交易。  截至週四,加拿大和北歐 NBSK 價格與前一周持平,為 680-700 美元 / 噸。 Fastmarkets 評估價因此繼續維持在 690 美元 / 噸。   闊葉漿方面, 週四, Suzano 宣布漂闊漿 9 月訂單價格上漲 20 美元 / 噸。此前,該公司已對 8 月訂單提漲 20 美元 / 噸。 8 月 22 日週五, PIX BHKP 中國指數月走低 0.11% 至 493.32 美元 / 噸,年減 20.74% 。 據中國生意社網站報導,8月23日漂白針葉漿(NBSK)中國現貨價約5816人民幣(約707美元),較8月初價跌約157人民幣(約19美元);同日漂白闊葉漿(BHK)現貨價約4133人民幣(503美援),比較8月月出價長約10元人民幣。 圖說:中國漂白長纖(NBSK)及短纖(BHK)近三月價格周波動圖 來源: https://www.100ppi.com/vane/detail-1053.html https://www.100ppi.com/vane/detail-958.html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保護美國人獲取紙本權益:PAPER 法案
包裝未來
2025-09-15

保護美國人獲取紙本權益:PAPER 法案

  印刷與郵件服務產業對數百萬仍偏好或需要紙本溝通的美國人而言依然至關重要。2025 年 7 月 17 日,眾議員 Mike Turner(俄亥俄州第 10 選區,共和黨)提出了 H.R. 4538《保護免於強制無紙化與電子化要求法案》(Protecting Against Paperless and Electronic Requirements, PAPER Act) ,旨在保障消費者獲得金融機構紙本帳單的選擇權。 PAPER 法案要求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必須為消費者提供每月紙本帳單的選項,並禁止將「僅限數位對帳單」作為客戶存取帳戶或服務的前提條件。此法案保護了個人獲取重要財務資訊的權利,以具體、可讀的形式傳達資訊。 印刷聯盟(PRINTING United Alliance)及其他支持 PAPER 法案的倡議者強調了「可及性與包容性」的重要性:確保缺乏科技設備或不具備數位技能的美國人不會因此遭受歧視。若取消紙本選項,數百萬人,包括年長者與居住於農村的消費者,可能因拒絕數位傳送而失去服務。因此,無論是否使用數位科技,都必須保留紙本選項,以確保所有人能夠獲得資訊與服務。 聯盟同時也主張:消費者應能免費或不受額外罰金地取得紙本溝通選項。雖然 PAPER 法案目前尚未涉及這一點,但我們鼓勵立法者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在法案中增列禁止因選擇紙本而收取任何費用或處罰的條款。 即便如此,PAPER 法案仍是具意義的立法行動,致力於確認消費者獲取紙本金融帳單的權利,並保障資訊存取的公平性與印刷需求。   對服務金融業的印刷業者意味著什麼 對於專門承印金融交易與法規文件的商業印刷業者(例如銀行對帳單、投資報告、合規通知等), H.R. 4538 帶來以下重要保障: 需求穩定化 :確保紙本金融溝通成為法定要求並持續存在,幫助印刷商維持印量與與金融機構的長期合約。 支持就業與成長 :印刷企業僱用技術熟練的員工,並投資於高容量、安全性強的輸出能力,以專門服務金融客戶。 強化印刷價值主張 :由於機構必須維持紙本選項,該法案凸顯高品質、安全且及時的印刷文件在多元溝通策略中的關鍵角色。 鼓勵創新 :金融文件的持續需求,讓印刷業者能持續投資於合規整合服務,例如可變數據印刷、安全郵寄與檔案保存解決方案。 PAPER 法案不僅是一項消費者權益議題,更是對印刷業者的一條支持之路,讓其持續以專業、精準與保密的方式交付關鍵金融文件。在快速數位化的世界中,這項立法再次肯定了「印刷」在溝通組合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 H.R. 4538 正由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審議。隨著法案推進,印刷聯盟將持續積極參與,敦促立法者支持這項關鍵措施,並強調金融文件印刷在建立消費者信任、確保公平存取與維護選擇權方面的核心角色。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漿價訊息: NBSK CIF中國價格維持不變
紙張材料
2025-09-15

漿價訊息: NBSK CIF中國價格維持不變

時間 : 2025 年 9 月 5 日 來源: https://www.risi-china.com/article/707 據RISI中國網站報導,消息人士稱,漂針漿國內現貨和期貨價格低位,疊加供應充足,持續抑制進口漂針漿成交量。 NBSK 國內現貨價格較上週走低 5 元 / 噸至 5,553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71 美元 / 噸。 9月5日週五, 上海期貨交易所漂針漿期貨主力合約 SP2511 收盤價 5,038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10 美元 / 噸。 多數供應商尚未報價,其中幾家供應商表示本月進口漂針漿價格堅挺。 週四,加拿大和北歐 NBSK 價格穩定在 680-700 美元 / 噸, Fastmarkets 評估價格維持在 690 美元 / 噸不變。   闊葉漿方面,面對供應商對南美漂闊漿連續兩輪20美元/噸的提漲,中國客戶普遍持懷疑態度,理由是中國市場供應充足且紙張和紙板價格不變。 在Suzano的帶動下,供應商8月底宣布對9月南美漂闊漿訂單進行第二輪提價,這進一步推動了針對8月訂單的首輪20美元/噸漲價的落地。 截至 9 月 4 日週四, Fastmarkets 對南美洲漂闊漿 8 月訂單的評估為 500-520 美元 / 噸,較 7 月上漲 10-20 美元 / 噸。 9 月 5 日週五, PIX BHKP 中國指數季增 0.06% 至 512.67 美元 / 噸,較去年同期下跌 10.75% 。   由卓創資訊分析中國漿紙價格的波動, 8 月底價比 7 月底, NBSK 每噸跌約 200 人民幣 (-6.24%) , BHK 每噸漲約 60 人民幣 (1.42%) ,瓦楞紙漲約 223 人民幣 (+8.83%) ,白卡每噸跌約 50 人民幣 (-1.25%) ,雙膠紙每噸跌約 176 人民幣 (-3.52%) ,銅版紙每噸跌約 320 人民幣 (-6.02%) ,生活用紙價基本持平。 表:近3個月中國漿紙現貨價的波動如下表:人民幣/噸 資料來源 : 卓創資訊網站整理
漿價訊息: NBSK CIF中國價格持平,南美漂闊漿價格上揚10-20美元/噸
紙張材料
2025-09-15

漿價訊息: NBSK CIF中國價格持平,南美漂闊漿價格上揚10-20美元/噸

時間 : 2025 年 8 月 29 日 來源: https://www.risi-china.com/article/706   據RISI中國網站報導,根據買賣雙方消息,漂針漿國內現貨和期貨價格的下跌,明顯抑制了過去一週進口漂針漿的成交量。 消息人士指出,由於漂針漿(尤其是俄針)市場庫存過高,上海期貨交易所漂針漿期貨價格暴跌。  NBSK 國內現貨價格較上月降低 85 元 / 噸至 5,558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68 美元 / 噸 。 8月29日週五, 上海期貨交易所漂針漿期貨主力合約 SP2511 收盤價較上週走低 98 元 / 噸至 4,994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02 美元 / 噸。 本週,包括終端用戶和大型貿易商在內的幾位常規買家確認了8月NBSK訂單,價格較6月底持平。 8 月 28 日週四,加拿大和北歐 NBSK 價格繼續持平於 680-700 美元 / 噸。 Fastmarkets評估價因此仍維持在690美元/噸。   漂闊漿方面,在Suzano的帶動下,供應商對南美漂闊漿連續提漲兩輪,漲幅均為20美元/噸。 8月7日,Suzano首次宣布將8月訂單價格調高20美元/噸,其他南美供應商也跟進。 南美洲漂闊漿 7 月訂單評估價為 490-500 美元 / 噸。 由於漂闊漿市場供應充足,疊加下游需求平平,多數中國買家最初抵制漲價。 Fastmarkets經調查發現, 當時部分大客戶已與賣家達成交易,成交價在 500-510 美元 / 噸。 8月21日,Suzano通知中國客戶,9月訂單價格將再度調高20美元/噸。同時,歐洲和北美訂單價格將上調80美元/噸。 8月26日,巴西公牛也公佈漂闊漿漲價計畫。 據悉,在最新價格公佈後,更多中國買家達成了交易。本周成交價在510-520美元/噸。 截至 8 月 28 日,南美漂闊漿價格較上月上漲 10-20 美元 / 噸至 500-520 美元 / 噸。 8 月 29 日, PIX BHKP 中國指數季增 3.85% 至 512.36 美元 / 噸,年減 12.80% 。
色彩管理中的隱藏缺口
色彩管理
2025-09-15

色彩管理中的隱藏缺口

為什麼即使數值正確,印刷色彩仍會偏差 直說了吧——色彩管理通常有效……直到它失效。 你命中 LAB 目標,設定檔也調整到位,打樣通過。 但當你走進印刷間,抽出一張紙,卻覺得哪裡不對。 數據說沒問題。你的眼睛卻說不是。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們對數字過於信任了。 當今的色彩管理建立在精準基礎上——理由正當。但它常忽略一點: 色彩是感知 。而感知並不總能被設備捕捉。   即使是最佳的 LAB 匹配,也可能顯得蒼白 為什麼?因為這些數字無法解釋表面光澤、紙張質地,或在不同光源下的微妙光學變化。ICC 設定檔假設完美的 D50 光源與線性的油墨行為。但真實的印刷機並不是這樣。 至於 ΔE? 它只是一個數字。 它不在乎中性灰在暖色螢光燈下的效果,也不在乎某個鮮紅色是否讓品牌經理覺得「對味」。 我們依然像在實驗室裡那樣管理色彩。 但實際上不是。我們身處的是印刷廠——有濕度波動、基材變異,以及操作員必須高速做出現場決策。   問題更深層 以 CIE 標準觀察者為例——現代色彩科學的基礎。它來自 1931 年的一項實驗。這組數據產生了我們至今仍在使用的 LAB 與 XYZ。 但說實話:你的工作並不活在那種受控泡泡裡。 你面對的是光澤卡紙、瓦楞基材、品牌色要求,以及在各種現場光源下的視覺判斷。所以,當品牌紅看起來黯淡,或灰色偏暖時,你知道這不是幻覺——而是系統的侷限。   接下來是油墨問題 油墨不會每次都一樣。隨著壓力、速度、溫度的變化,黏性也會改變。套印的效果會因疊印順序與鋪墨方式不同而異。50% 青色疊印洋紅,和單獨一個色塊的行為不同。 網點增大並不是理論問題——它是物理現象。 當這種物理行為改變時,你的色彩就會偏移。但大多數工作流程並不測量套印或疊印的偏差,而只測量實地色塊。這遠遠不夠。   現在來談打樣 數位打樣可以非常有幫助——但也可能誤導。 大多 RIP 並不考慮專色的不透明度、實際的網點增益(TVI)、或真實的套印行為。它們呈現的是在亮白噴墨紙上的效果——而不是 SBS 卡紙或薄膜上的狀況。當你的專色疊印在印刷機上無法對上時,問題不在你的眼睛,而在於軟體裡預設的假設。 如果你的打樣系統沒有以真實油墨試樣與實際基材表現來校正,那它就不是在管理色彩——它只是在做估算。   未來的方向是什麼? 首先要接受:色彩管理不是一個核取方塊。它是一個系統。 而系統需要真實的數據。不僅是設備設定檔與 LAB 目標,而是反映你工廠裡、你的油墨、你的材料上色彩行為的輸入。 以下方法有幫助: 不止於 LAB,使用光譜數據並模擬印刷條件 用實際油墨試樣來校正打樣機,而不是預設值 監控套印與疊印,不只實地色塊 在打樣審核中模擬觀看環境 把色彩當作人類感知,而不僅是計算出的差值   結論 色彩科學沒有失敗。它只是止步於印刷間之外。 真正的控制點在這裡展開——在數字與細微差異的交會處,實際的色彩控制才開始。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It’s-a-me!」——慶祝馬力歐 40 年的工藝至上精神
設計創意
2025-09-15

「It’s-a-me!」——慶祝馬力歐 40 年的工藝至上精神

超級瑪利歐兄弟(版權所有 © Nintendo,1985)   四十年過去了,即使故事情節初看似乎簡單甚至重複,馬力歐仍歷久不衰。我們深入探討任天堂如何通過對設計與遊戲體驗的執著,讓這個系列長期保持新鮮與趣味,並贏得全球創作者的喜愛。   擁有超過 200 款遊戲的系列,其中 19 款單款銷量突破千萬,截至 2025 年累計銷量超過 8 億套。系列核心是一位意大利血統的水管工馬力歐,他的動作設計如同體操選手,由遊戲設計師(前工業設計師)宮本茂創造。 自從 NES(及後續街機版)《超級馬力歐兄弟》問世以來已經 40 年,馬力歐宇宙依然是任天堂硬體銷售的重要驅動力。 其故事設定極為直接:有強大的反派(大猩猩、帶尖刺殼和皮革束縛裝的烏龜、外星人、肥胖分身),有需要拯救的對象(公主、王國寶物,甚至自己的城堡),以及那個平凡又通用的英雄。 2011 年《Super Mario: How Nintendo Conquered America》一書中,Jeff Ryan 寫道:「馬力歐的獨特之處在於,他似乎看似沒有吸引力。其他熱門遊戲系列讓你體驗戰爭的刺激與恐怖、深度奇幻世界或職業運動,而馬力歐遊戲讓你扮演一個中年胖子跳到烏龜殼上。什麼?沒有超級英雄?沒有士兵?沒有巫師?這算是什麼低成本的願望實現?」 超級瑪利歐兄弟(版權所有 © Nintendo,1985)   玩家至上、工藝優先的設計理念 馬力歐之所以長青,在於任天堂採取了 以玩家為中心、工藝優先 的遊戲開發方法,結合視覺元素、軟硬體特性、細膩的使用者體驗(UX),並融入其他娛樂與敘事媒介的參考。 Buck Games 創意總監 Michael Highland 表示:「玩家感受到的優雅簡潔,其實是經過數十年的知識積累、迭代與精心打磨,目標都是為了達到最佳的參與感與愉悅感。」 馬力歐還突破了遊戲與娛樂界的界限,成為多個品牌廣告的靈感來源,包括 Cheerios(2015)、Domino’s Pizza(1992)、Got Milk(1996)、Kirin Lemon(《超級馬力歐世界》時期)、Kraft Mac & Cheese,以及 McDonald’s Arch Enemies(2015),還有非 CPG 廣告,如 Budget Direct(2021)、Canguro Scarpe(2016)、紐約 DMV(2025)等。 Kirin Lemon 與任天堂合作的平面廣告(版權所有 © Kirin,1991)   自然與遊樂場中的靈感 Jennifer deWinter 在 2015 年的宮本茂傳記中指出,宮本茂希望將童年經驗轉化為遊戲機制。「他在日本鄉村長大,像我們那代人一樣,常被趕出家門直到傍晚才能回家。因此他會進入森林、洞穴、遊樂場,這種在戶外的愉悅感完全融入了遊戲。」 無論場景如何變化,遊戲公式一直保持一致:從《超級馬力歐兄弟》的廣闊草原,到隧道、游泳、再到跳上雲端的關卡,呈現出遊樂場的樂趣。3D 時代到來後,宮本茂將馬力歐置於開放式沙盒關卡,鼓勵自由探索,同時保有敘事結構。「沙盒允許結構化遊戲與想像遊戲並存,而敘事結構提供了共享互動的方式,讓玩家有語言來討論彼此的遊戲體驗。」 超級瑪利歐兄弟 3(版權所有 © Nintendo,1988)   自我意識與敘事裝置 馬力歐遊戲中常包含打破第四面牆的元素,增加設計趣味性。Michael Highland 認為,隨著遊戲世界越來越詳細與沉浸,計分板、生命值與時間限制等系統可能破壞玩家沉浸感,除非在遊戲敘事中合理化。任天堂的解決方法是採用 分層現實感 ,讓遊戲彷彿自我意識表演。 例如,《超級馬力歐兄弟 3》(1988)被設計成舞台劇,《紙片馬力歐》(2000)則發生在書本世界,每場戰鬥都有觀眾,《超級馬力歐 64》(1996)有「攝影團隊」機制,呈現紀錄片感,《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2017)則像一場環遊王國的冒險,每個王國都有精心設計的旅遊手冊。 《馬力歐賽車 8》(2014)有遊戲內電視台,既是比賽贊助,也作為回放編輯機制的元元素。近期作品甚至將角色設計為創業者,開設甜點店或速食連鎖店。Yannick D 表示:「這些設計讓玩家更投入,你既是觀眾也是參與者,這讓你更深度融入遊戲。」 超級瑪利歐奧德賽(版權所有 © Nintendo,2017)   創新與使用者體驗 宮本茂與任天堂團隊在設計每款遊戲時,同時考慮軟體與硬體,催生視覺與 UX 創新。Lost in Cult 的 Abram Buehner 認為:「任天堂擅長用直觀的視覺與使用者體驗語言,即便是第一次拿控制器的人也能理解。」 例如,《超級馬力歐 64》將 3D 攝影機控制概念綁定角色,降低學習難度;Wii U 的「戰場迷霧」機制讓玩家透過手上的控制器看到比其他玩家更多的地圖資訊;《馬力歐繪圖》(1992)附滑鼠外設,不僅創作圖像、動畫甚至音樂,也啟發了後來的《超級馬力歐創作家》(2015)。 Jennifer deWinter 認為,這些設計帶來無窮創意與想像,並且能喚起玩家童年回憶:「懷舊總是關於童年。」   延續驚奇與美感 2023 至 2025 年間,馬力歐角色進行細微但重要的改造:變得更彈性、更卡通、更圓潤。Jennifer deWinter 指出,這與獨立遊戲革命與掌上遊戲興起有關,玩家對美學產生懷舊感。 《超級馬力歐兄弟 奇蹟》(2023)將經典橫向卷軸與迷幻元素結合,讓玩家在熟悉關卡中獲得前所未有的視覺驚喜。Abram Buehner 認為,任天堂給玩家提供的不是機制,而是 視覺創意與快樂瞬間 。 Yannick D 總結:「任天堂每代主機都能重新定義馬力歐的外觀與感受,但核心玩法與奇趣感始終不變。無論選擇何種美術風格,改變都與馬力歐身份一致,讓人覺得自然無違和。他是永恆的,這本身就是魔力。」   超級瑪利歐兄弟:奇蹟 (版權所有 © Nintendo,2023)   內容來源: https://www.itsnicethat.com/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自行車打造全新品牌形象,將「性能至上」放在首位
設計創意
2025-09-15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自行車打造全新品牌形象,將「性能至上」放在首位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Nopinz 是一家英國自行車品牌,專為競技選手打造,因對速度與性能的執著而聞名。品牌專精於空氣動力學賽衣以及專利創新技術,能有效降低風阻,為騎手提供關鍵優勢。 經過近十年的市場歷程,Nopinz 認為需要重新打造品牌形象,以更好地展現公司當下定位。他們選擇了倫敦品牌、設計與策略公司 Studio Blackburn,後者提供了全面的品牌改造方案。 品牌重塑有幾個核心目標:傳達 Nopinz 的技術優勢、重新定義品牌語氣,並打造能跟上品牌成長步伐的視覺形象。 Nopinz 董事 Colin Hatfield 表示:「我們的核心 DNA 就是:穿上我們的裝備,你會更快。我們希望慶祝這一點,這也是整個設計需求的核心驅動力。」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Hatfield 說明,品牌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設計,以提升騎手的空氣動力表現,尤其是在計時賽中,「這時只有你和時間賽跑,沒有任何風阻保護。」這種追求「讓騎手更快」的理念,正是 Nopinz 設計哲學的核心。 Nopinz 的產品設計旨在「切開空氣」,這種對性能與技術的堅持也影響了 Studio Blackburn 的創意決策,品牌名稱本身也啟發了設計方向。 Nopinz 這個名字源於品牌的一項突破性創新——專利口袋設計,能固定賽號而不需使用別針。 Hatfield 說:「品牌名中帶有負面詞彙有點奇怪。」團隊曾一度對名稱感到不確定,直到 Studio Blackburn 將「負面」轉化為正面、強而有力的品牌宣言。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Studio Blackburn 在品牌語言設計中,選擇刪去訊息中的某些詞(例如 For Weekend Warriors),以設定 Nopinz 的語氣。 Studio Blackburn 創辦人兼 CEO Paul Blackburn 表示:「刪去詞語的設計讓我們能同時傳遞訊息,並去掉與品牌無關的部分。這是一種最原始形式的品牌表達,非常具體且有意圖。透過明確定義 Nopinz 不是什麼,品牌便有效地確立了它的立場,使其與其他自行車品牌區隔開來。」 Hatfield 說:「我們一看到這個設計,就知道這是我們的方向,真是個 Eureka 時刻。」 這種品牌語言讓 Nopinz 可以直接表達自身立場,傳達自信感,這也體現在簡約的視覺系統上。為了象徵「減少風阻」,設計團隊採用精準且有力的字體,將 Displaay Type Foundry 的 Greed 客製字體應用於品牌字標,並在字體中融入斜線零(Ø)標誌。 正文排版則選用 Optimo Type Foundry 的 Basel Grotesk 單一字重。 Studio Blackburn 高級設計師 Will Cooper 表示:「我們只用一種字重,因為可以透過字體尺寸變化獲得層次,而無需使用多種字體。這也是為了極簡化,保持資訊精簡。」 Paul Blackburn 補充:「我們並不是為了極簡而極簡。我們會將元素簡化至最核心,再加以放大。這次設計也賦予品牌行為特性,象徵『無風阻』。品牌動態簡單優雅,迅速而緊迫,但從不過度。」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品牌重塑的另一亮點是引入專屬品牌色—— Nopinz Zone 5 ,介於紅色與橙色之間,為品牌注入活力。 Cooper 說:「在耐力訓練中,運動員會根據不同努力區域使用顏色標示。Zone 5 是最高強度的無氧區域,通常會用這種既非紅色也非橙色的顏色標示。」 Hatfield 補充:「在計時賽中,Zone 5 就是目標,大家一看就懂。」 整體品牌重塑已經在社群中引起共鳴,雖然更大規模的推廣還在籌備中,但初步反饋非常正面,Hatfield 表示:「大家對這個品牌非常有好感。」 品牌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部分原因在於它以受眾熟悉的語言對話,同時為品牌下一階段發展做好準備。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week.co.uk/category/news/
JKMM 建築師贏得芬蘭建築與設計博物館設計競賽
設計創意
2025-09-15

JKMM 建築師贏得芬蘭建築與設計博物館設計競賽

芬蘭新建築與設計博物館將成為赫爾辛基的地標性濱水項目 JKMM 建築師贏得國際競賽,將設計芬蘭全新的建築與設計博物館,該項目位於赫爾辛基歷史悠久的南港濱水區。此次競賽吸引了 624 份匿名提交作品(可參考 designboom 的先前報導),JKMM 的勝出提案在競賽中以「Kumma」為代號,旨在為市場廣場及瑞典堡 UNESCO 緩衝區附近的重要地段注入文化活力,為城市提供新的文化核心。博物館預計於 2030 年開幕,將整合芬蘭兩大設計機構,收藏超過 90 萬件文物。 JKMM 建築師創始合夥人兼首席設計師 Samuli Miettinen 表示:「我希望新建築與設計博物館的規劃與實現,能展示如何以負責任且精湛的方式建造新事物。建築與設計是深具人性—它們源於夢想與渴望,並在我們共同體驗和生活的場所中賦予意義。」   全球競賽爭奪赫爾辛基新文化地標 競賽於 2024 年 4 月啟動,吸引來自全球的參賽作品,其中約 20% 來自芬蘭,義大利、美國、法國與英國也有強勢代表。由 Mikko Aho 主持的評審團選中位於赫爾辛基的 JKMM,其作品能與港口城市景觀融合,同時保持明確的公共存在感。勝出設計以雕塑般的再生磚使用、強烈的城市露台設計,以及在設計發展過程中兼具宏偉與親和力的潛力而脫穎而出。 第二名由葡萄牙/比利時的 Cossement Cardoso 獲得,作品名為《City, Sea and Sky》,瑞士工作室 Lopes Brenna 獲得第三名,作品為《Moby》。芬蘭建築師團隊與法國 Atelier Orda 也獲得肯定,前者以《Tyrsky》獲第四名,後者的《TAU》獲購買選項獎。   南港場地與城市轉型 JKMM 設計的博物館將興建在南港一處空置碼頭地塊上,這是一個象徵性地點,位於赫爾辛基歷史中心與海港之間。周邊地標包括阿爾瓦·阿爾托的標誌性「糖立方」、城市的東正教與路德宗大教堂,以及艾斯普拉納公園。該項目是港口再生策略的一部分,旨在將港口轉型為文化與公共區域,並由芬蘭政府及赫爾辛基市提供資金支持。 完成後,10,050 平方米的建築將提供靈活且包容的公共中心空間,包括展覽廳、設計圖書館及對公眾開放的露台。博物館將吸引本地居民與國際訪客,使其成為探索建築與設計如何影響日常生活的場所。   2027 年開工,2030 年開幕 博物館的核心使命是「民主化設計工具」。除了展示像 Aino 與 Alvar Aalto、Eero Aarnio、Maija Isola 以及 Eliel 與 Eero Saarinen 等設計師的物件、信件、模型與照片外,博物館還提供公眾學習平台。展覽將探討設計在當代全球挑戰中的角色。高規格巡迴展、教育工作坊以及參與性活動,將使設計技能在不同社群中更加可及與相關。 可持續性是競賽簡報的關鍵要求,赫爾辛基目標於 2030 年實現碳中和。JKMM 的設計方案整合氣候智慧解決方案,並因其生態與社會響應能力而獲讚賞。每份參賽作品皆經過 KONE Finland 的人流分析,並由用戶群參與的公開工作坊影響評估過程。評審團表示,「Kumma」展現出作為未來博物館建築的韌性與社會包容性範例的潛力。 建設預計於 2027 年開始,開幕定於 2030 年底。作為可持續且包容設計的未來基準,新博物館將彰顯芬蘭全球設計卓越的聲譽,並為赫爾辛基在波羅的海沿岸增添新的公共地標。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
STAHLS’ Fulfill ONE:按需印刷的未來已經到來
永續發展
2025-09-15

STAHLS’ Fulfill ONE:按需印刷的未來已經到來

美國密西根州 Chesterfield —— 全球熱轉印創新領導者 STAHLS’ 正式發表 STAHLS’ Fulfill ONE (SF-1) ,這是首座同類首創的履行中心,將徹底改變客製化服裝與硬質商品產業。透過結合最先進的裝飾技術與革命性的 Fulfill Engine™ 軟體平台,這一尖端設施帶來前所未有的速度、永續性與精準度,為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 POD)樹立全新黃金標準。   顛覆按需印刷產業 POD 是服裝與促銷產品客製化成長最快的領域。能夠在需要時,精準生產所需的數量,不僅消除浪費、減少庫存,更使履行流程前所未有地精簡。STAHLS’ Fulfill ONE 站在這場轉型的最前線,為企業帶來無縫、科技驅動的解決方案,加速成長與創新。   顛覆性技術與無縫執行 這場革命的核心是 STAHLS’ Fulfill Engine™ —— 新一代軟體平台,連結品牌、企業與電商平台,並串聯龐大的裝飾商與生產設施網絡。它不只是自動化,而是一個完整整合的生態系統,提供: 前所未有的多樣性,整合多種裝飾技術,包括單件全彩印刷服裝、各式補丁(皮革、刺繡等)、UV DTF 客製飲品器皿、雷射雕刻,甚至網路到印刷的包裝與插頁。 客製化印刷壁紙與包裝紙。 即時追蹤與自動化,確保高效的訂單管理與快速履行。 全新裝飾工藝的實驗平台,例如 LIQUID 3D™ —— 業界首款可隨需印製的 3D 浮雕標章,僅於 SF-1 提供。 極速出貨,多數訂單能在 48 小時內完成生產並寄送。 SF-1 不只是革新 POD,而是為未來的客製化產業訂下新節奏。   永續時尚革命 時尚產業正處於臨界點。全球每年產生約 9200 萬噸紡織廢棄物 ,換算下來每天約 25.2 萬噸衣物廢棄 。這些廢棄來源於過度生產、消費者丟棄與滯銷庫存,其中大量最終流向掩埋場或焚化爐。服裝產業更貢獻了 全球 10% 的碳排放 。永續早已不是選項,而是必要。 STAHLS’ Fulfill ONE 以零庫存、隨需生產模式對抗浪費與過度生產。每一件產品皆有其用途,確保不會造成浪費。永續是這項創新的核心,包括: 採用環保油墨,降低環境影響。 回收與再利用材料,打造循環式生產模式。 節能的生產流程,將碳足跡降到最低。 藉由只生產真正需要的產品,STAHLS’ 正在顛覆品牌對永續的理解,並為道德且高效的生產方式樹立新標竿。   創新傳承,無限可能 自 1932 年在底特律創立以來, STAHLS’ 一直以熱轉印技術創新聞名。位於密西根州 Chesterfield 的新設施不僅是履行中心,更是產業樞紐,讓頂尖品牌、製造商、裝飾商與供應商齊聚一堂,共同探索生產的未來。 該據點同時將作為現場創新實驗室,展示最新裝飾技術、舉辦獨家產品測試,並展出業界領導製造商的次世代設備。   全球視野,未來展望 STAHLS’ Fulfill ONE 只是起點。隨著 2025 年 9 月全面啟用,STAHLS’ 已著眼於全球擴展。 STAHLS’ Fulfill ONE EU 將於明年啟動,為歐洲與更多地區帶來永續、隨需履行的未來。 在創新、永續與效率的推動下, STAHLS’ Fulfill ONE 不僅是一座設施,更代表著按需印刷的未來。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服務
2025-09-15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全球貿易局勢中,企業正尋找各種途徑來應對日漸升高的貿易壁壘與關稅。然而,在這些策略中,一種名為「 洗產地 」的灰色操作模式,正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 這不僅是企業為規避高額關稅所採取的應急之舉,更是一場深藏於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風險遊戲。它考驗著各國的貿易法規,也衝擊著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洗產地」的運作手法、背後隱藏的巨大風險,以及這股暗流對亞洲製造業所帶來的警示與挑戰。   「洗產地」的運作模式 1. 轉口不加工: 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式。商品從甲國出口到第三國,在沒有任何實質加工的情況下,直接以第三國的名義重新出口到最終目的地。 2. 簡單加工: 企業將商品運到第三國,只進行如組裝、包裝或簡單的製程,以試圖滿足該國的「原產地規則」(通常要求一定比例的附加價值)。然而,這些簡單的步驟並不具備改變商品本質的「實質轉型」,因此仍被視為違規。 3. 更換標籤: 這是最直接的欺騙行為。在沒有任何加工或轉運的情況下,僅僅更換產品的標籤、包裝或文件,將產地資訊從原始國家改為其他國家。   「洗產地」的風險與衝擊 企業風險: 一旦被查獲,企業將面臨巨額罰款、商品被扣押、甚至被列入黑名單,從而失去客戶與市場。 國家風險: 對於作為轉口國的第三國而言,雖然可能獲得短期的轉口利益,但若被美國或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認定為「洗產地」的幫兇,該國的整體出口商品都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甚至制裁。 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洗產地」破壞了公平的貿易秩序,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它迫使各國政府加強貿易監管,使得全球供應鏈的運作變得更加複雜與困難。   台灣製造業的因應之道 「洗產地」現象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對台灣這樣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而言,更是一大警訊。企業應避免走「灰色地帶」,而是應該思考如何透過 技術升級、品牌建立 與 分散式生產 來強化自身競爭力。 與其冒險違規,不如重新審視並調整供應鏈布局,如將部分生產線移往第三國,並進行 實質性的製造投資 ,以確保產品的原產地證明合乎國際規範。這不僅是為了規避風險,更是為了在全球貿易新格局中,找到穩固且長期的成長路徑。   內容來源:  https://crossing.cw.com.tw/
進口輻射松價格走低20美元/噸,NBSK價格持平
紙張材料
2025-09-15

進口輻射松價格走低20美元/噸,NBSK價格持平

時間 : 2025 年 8 月 22 日 來源 : https://www.risi-china.com/article/705   據RISI中國網站報導,截至8月21日週四的一周內,主要供應商將進口輻射松價格下調20美元/噸,NBSK價格保持不變。 輻射松國內現貨價格較上週下跌 80 元 / 噸( 11.1 美元 / 噸)至 5,800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96 美元 / 噸。 進口輻射松價格的下跌不僅導致輻射松國內現貨價格下降,也影響了NBSK以及南美漂闊漿的國內現貨價格。  NBSK 國內現貨價格下降 70 元 / 噸至 5,643 元 / 噸。 除現貨價格下跌外,過去一週漂針漿期貨價格的波動也抑制了顧客對該漿種的購買熱情。 8月22日週五,上海期貨交易所漂針漿期貨主力合約SP2511收盤價較上週下跌192元/噸至5,092元/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613美元/噸。 面對需求疲軟,大多數供應商NBSK價格保持不變,旨在與合約客戶、主要終端用戶和大型貿易商完成8月交易。  截至週四,加拿大和北歐 NBSK 價格與前一周持平,為 680-700 美元 / 噸。 Fastmarkets 評估價因此繼續維持在 690 美元 / 噸。   闊葉漿方面, 週四, Suzano 宣布漂闊漿 9 月訂單價格上漲 20 美元 / 噸。此前,該公司已對 8 月訂單提漲 20 美元 / 噸。 8 月 22 日週五, PIX BHKP 中國指數月走低 0.11% 至 493.32 美元 / 噸,年減 20.74% 。 據中國生意社網站報導,8月23日漂白針葉漿(NBSK)中國現貨價約5816人民幣(約707美元),較8月初價跌約157人民幣(約19美元);同日漂白闊葉漿(BHK)現貨價約4133人民幣(503美援),比較8月月出價長約10元人民幣。 圖說:中國漂白長纖(NBSK)及短纖(BHK)近三月價格周波動圖 來源: https://www.100ppi.com/vane/detail-1053.html https://www.100ppi.com/vane/detail-958.html
保護美國人獲取紙本權益:PAPER 法案
包裝未來
2025-09-15

保護美國人獲取紙本權益:PAPER 法案

  印刷與郵件服務產業對數百萬仍偏好或需要紙本溝通的美國人而言依然至關重要。2025 年 7 月 17 日,眾議員 Mike Turner(俄亥俄州第 10 選區,共和黨)提出了 H.R. 4538《保護免於強制無紙化與電子化要求法案》(Protecting Against Paperless and Electronic Requirements, PAPER Act) ,旨在保障消費者獲得金融機構紙本帳單的選擇權。 PAPER 法案要求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必須為消費者提供每月紙本帳單的選項,並禁止將「僅限數位對帳單」作為客戶存取帳戶或服務的前提條件。此法案保護了個人獲取重要財務資訊的權利,以具體、可讀的形式傳達資訊。 印刷聯盟(PRINTING United Alliance)及其他支持 PAPER 法案的倡議者強調了「可及性與包容性」的重要性:確保缺乏科技設備或不具備數位技能的美國人不會因此遭受歧視。若取消紙本選項,數百萬人,包括年長者與居住於農村的消費者,可能因拒絕數位傳送而失去服務。因此,無論是否使用數位科技,都必須保留紙本選項,以確保所有人能夠獲得資訊與服務。 聯盟同時也主張:消費者應能免費或不受額外罰金地取得紙本溝通選項。雖然 PAPER 法案目前尚未涉及這一點,但我們鼓勵立法者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在法案中增列禁止因選擇紙本而收取任何費用或處罰的條款。 即便如此,PAPER 法案仍是具意義的立法行動,致力於確認消費者獲取紙本金融帳單的權利,並保障資訊存取的公平性與印刷需求。   對服務金融業的印刷業者意味著什麼 對於專門承印金融交易與法規文件的商業印刷業者(例如銀行對帳單、投資報告、合規通知等), H.R. 4538 帶來以下重要保障: 需求穩定化 :確保紙本金融溝通成為法定要求並持續存在,幫助印刷商維持印量與與金融機構的長期合約。 支持就業與成長 :印刷企業僱用技術熟練的員工,並投資於高容量、安全性強的輸出能力,以專門服務金融客戶。 強化印刷價值主張 :由於機構必須維持紙本選項,該法案凸顯高品質、安全且及時的印刷文件在多元溝通策略中的關鍵角色。 鼓勵創新 :金融文件的持續需求,讓印刷業者能持續投資於合規整合服務,例如可變數據印刷、安全郵寄與檔案保存解決方案。 PAPER 法案不僅是一項消費者權益議題,更是對印刷業者的一條支持之路,讓其持續以專業、精準與保密的方式交付關鍵金融文件。在快速數位化的世界中,這項立法再次肯定了「印刷」在溝通組合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 H.R. 4538 正由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審議。隨著法案推進,印刷聯盟將持續積極參與,敦促立法者支持這項關鍵措施,並強調金融文件印刷在建立消費者信任、確保公平存取與維護選擇權方面的核心角色。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漿價訊息: NBSK CIF中國價格維持不變
紙張材料
2025-09-15

漿價訊息: NBSK CIF中國價格維持不變

時間 : 2025 年 9 月 5 日 來源: https://www.risi-china.com/article/707 據RISI中國網站報導,消息人士稱,漂針漿國內現貨和期貨價格低位,疊加供應充足,持續抑制進口漂針漿成交量。 NBSK 國內現貨價格較上週走低 5 元 / 噸至 5,553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71 美元 / 噸。 9月5日週五, 上海期貨交易所漂針漿期貨主力合約 SP2511 收盤價 5,038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10 美元 / 噸。 多數供應商尚未報價,其中幾家供應商表示本月進口漂針漿價格堅挺。 週四,加拿大和北歐 NBSK 價格穩定在 680-700 美元 / 噸, Fastmarkets 評估價格維持在 690 美元 / 噸不變。   闊葉漿方面,面對供應商對南美漂闊漿連續兩輪20美元/噸的提漲,中國客戶普遍持懷疑態度,理由是中國市場供應充足且紙張和紙板價格不變。 在Suzano的帶動下,供應商8月底宣布對9月南美漂闊漿訂單進行第二輪提價,這進一步推動了針對8月訂單的首輪20美元/噸漲價的落地。 截至 9 月 4 日週四, Fastmarkets 對南美洲漂闊漿 8 月訂單的評估為 500-520 美元 / 噸,較 7 月上漲 10-20 美元 / 噸。 9 月 5 日週五, PIX BHKP 中國指數季增 0.06% 至 512.67 美元 / 噸,較去年同期下跌 10.75% 。   由卓創資訊分析中國漿紙價格的波動, 8 月底價比 7 月底, NBSK 每噸跌約 200 人民幣 (-6.24%) , BHK 每噸漲約 60 人民幣 (1.42%) ,瓦楞紙漲約 223 人民幣 (+8.83%) ,白卡每噸跌約 50 人民幣 (-1.25%) ,雙膠紙每噸跌約 176 人民幣 (-3.52%) ,銅版紙每噸跌約 320 人民幣 (-6.02%) ,生活用紙價基本持平。 表:近3個月中國漿紙現貨價的波動如下表:人民幣/噸 資料來源 : 卓創資訊網站整理
漿價訊息: NBSK CIF中國價格持平,南美漂闊漿價格上揚10-20美元/噸
紙張材料
2025-09-15

漿價訊息: NBSK CIF中國價格持平,南美漂闊漿價格上揚10-20美元/噸

時間 : 2025 年 8 月 29 日 來源: https://www.risi-china.com/article/706   據RISI中國網站報導,根據買賣雙方消息,漂針漿國內現貨和期貨價格的下跌,明顯抑制了過去一週進口漂針漿的成交量。 消息人士指出,由於漂針漿(尤其是俄針)市場庫存過高,上海期貨交易所漂針漿期貨價格暴跌。  NBSK 國內現貨價格較上月降低 85 元 / 噸至 5,558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68 美元 / 噸 。 8月29日週五, 上海期貨交易所漂針漿期貨主力合約 SP2511 收盤價較上週走低 98 元 / 噸至 4,994 元 / 噸,扣除增值稅和物流成本後為 602 美元 / 噸。 本週,包括終端用戶和大型貿易商在內的幾位常規買家確認了8月NBSK訂單,價格較6月底持平。 8 月 28 日週四,加拿大和北歐 NBSK 價格繼續持平於 680-700 美元 / 噸。 Fastmarkets評估價因此仍維持在690美元/噸。   漂闊漿方面,在Suzano的帶動下,供應商對南美漂闊漿連續提漲兩輪,漲幅均為20美元/噸。 8月7日,Suzano首次宣布將8月訂單價格調高20美元/噸,其他南美供應商也跟進。 南美洲漂闊漿 7 月訂單評估價為 490-500 美元 / 噸。 由於漂闊漿市場供應充足,疊加下游需求平平,多數中國買家最初抵制漲價。 Fastmarkets經調查發現, 當時部分大客戶已與賣家達成交易,成交價在 500-510 美元 / 噸。 8月21日,Suzano通知中國客戶,9月訂單價格將再度調高20美元/噸。同時,歐洲和北美訂單價格將上調80美元/噸。 8月26日,巴西公牛也公佈漂闊漿漲價計畫。 據悉,在最新價格公佈後,更多中國買家達成了交易。本周成交價在510-520美元/噸。 截至 8 月 28 日,南美漂闊漿價格較上月上漲 10-20 美元 / 噸至 500-520 美元 / 噸。 8 月 29 日, PIX BHKP 中國指數季增 3.85% 至 512.36 美元 / 噸,年減 12.80% 。
色彩管理中的隱藏缺口
色彩管理
2025-09-15

色彩管理中的隱藏缺口

為什麼即使數值正確,印刷色彩仍會偏差 直說了吧——色彩管理通常有效……直到它失效。 你命中 LAB 目標,設定檔也調整到位,打樣通過。 但當你走進印刷間,抽出一張紙,卻覺得哪裡不對。 數據說沒問題。你的眼睛卻說不是。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們對數字過於信任了。 當今的色彩管理建立在精準基礎上——理由正當。但它常忽略一點: 色彩是感知 。而感知並不總能被設備捕捉。   即使是最佳的 LAB 匹配,也可能顯得蒼白 為什麼?因為這些數字無法解釋表面光澤、紙張質地,或在不同光源下的微妙光學變化。ICC 設定檔假設完美的 D50 光源與線性的油墨行為。但真實的印刷機並不是這樣。 至於 ΔE? 它只是一個數字。 它不在乎中性灰在暖色螢光燈下的效果,也不在乎某個鮮紅色是否讓品牌經理覺得「對味」。 我們依然像在實驗室裡那樣管理色彩。 但實際上不是。我們身處的是印刷廠——有濕度波動、基材變異,以及操作員必須高速做出現場決策。   問題更深層 以 CIE 標準觀察者為例——現代色彩科學的基礎。它來自 1931 年的一項實驗。這組數據產生了我們至今仍在使用的 LAB 與 XYZ。 但說實話:你的工作並不活在那種受控泡泡裡。 你面對的是光澤卡紙、瓦楞基材、品牌色要求,以及在各種現場光源下的視覺判斷。所以,當品牌紅看起來黯淡,或灰色偏暖時,你知道這不是幻覺——而是系統的侷限。   接下來是油墨問題 油墨不會每次都一樣。隨著壓力、速度、溫度的變化,黏性也會改變。套印的效果會因疊印順序與鋪墨方式不同而異。50% 青色疊印洋紅,和單獨一個色塊的行為不同。 網點增大並不是理論問題——它是物理現象。 當這種物理行為改變時,你的色彩就會偏移。但大多數工作流程並不測量套印或疊印的偏差,而只測量實地色塊。這遠遠不夠。   現在來談打樣 數位打樣可以非常有幫助——但也可能誤導。 大多 RIP 並不考慮專色的不透明度、實際的網點增益(TVI)、或真實的套印行為。它們呈現的是在亮白噴墨紙上的效果——而不是 SBS 卡紙或薄膜上的狀況。當你的專色疊印在印刷機上無法對上時,問題不在你的眼睛,而在於軟體裡預設的假設。 如果你的打樣系統沒有以真實油墨試樣與實際基材表現來校正,那它就不是在管理色彩——它只是在做估算。   未來的方向是什麼? 首先要接受:色彩管理不是一個核取方塊。它是一個系統。 而系統需要真實的數據。不僅是設備設定檔與 LAB 目標,而是反映你工廠裡、你的油墨、你的材料上色彩行為的輸入。 以下方法有幫助: 不止於 LAB,使用光譜數據並模擬印刷條件 用實際油墨試樣來校正打樣機,而不是預設值 監控套印與疊印,不只實地色塊 在打樣審核中模擬觀看環境 把色彩當作人類感知,而不僅是計算出的差值   結論 色彩科學沒有失敗。它只是止步於印刷間之外。 真正的控制點在這裡展開——在數字與細微差異的交會處,實際的色彩控制才開始。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It’s-a-me!」——慶祝馬力歐 40 年的工藝至上精神
設計創意
2025-09-15

「It’s-a-me!」——慶祝馬力歐 40 年的工藝至上精神

超級瑪利歐兄弟(版權所有 © Nintendo,1985)   四十年過去了,即使故事情節初看似乎簡單甚至重複,馬力歐仍歷久不衰。我們深入探討任天堂如何通過對設計與遊戲體驗的執著,讓這個系列長期保持新鮮與趣味,並贏得全球創作者的喜愛。   擁有超過 200 款遊戲的系列,其中 19 款單款銷量突破千萬,截至 2025 年累計銷量超過 8 億套。系列核心是一位意大利血統的水管工馬力歐,他的動作設計如同體操選手,由遊戲設計師(前工業設計師)宮本茂創造。 自從 NES(及後續街機版)《超級馬力歐兄弟》問世以來已經 40 年,馬力歐宇宙依然是任天堂硬體銷售的重要驅動力。 其故事設定極為直接:有強大的反派(大猩猩、帶尖刺殼和皮革束縛裝的烏龜、外星人、肥胖分身),有需要拯救的對象(公主、王國寶物,甚至自己的城堡),以及那個平凡又通用的英雄。 2011 年《Super Mario: How Nintendo Conquered America》一書中,Jeff Ryan 寫道:「馬力歐的獨特之處在於,他似乎看似沒有吸引力。其他熱門遊戲系列讓你體驗戰爭的刺激與恐怖、深度奇幻世界或職業運動,而馬力歐遊戲讓你扮演一個中年胖子跳到烏龜殼上。什麼?沒有超級英雄?沒有士兵?沒有巫師?這算是什麼低成本的願望實現?」 超級瑪利歐兄弟(版權所有 © Nintendo,1985)   玩家至上、工藝優先的設計理念 馬力歐之所以長青,在於任天堂採取了 以玩家為中心、工藝優先 的遊戲開發方法,結合視覺元素、軟硬體特性、細膩的使用者體驗(UX),並融入其他娛樂與敘事媒介的參考。 Buck Games 創意總監 Michael Highland 表示:「玩家感受到的優雅簡潔,其實是經過數十年的知識積累、迭代與精心打磨,目標都是為了達到最佳的參與感與愉悅感。」 馬力歐還突破了遊戲與娛樂界的界限,成為多個品牌廣告的靈感來源,包括 Cheerios(2015)、Domino’s Pizza(1992)、Got Milk(1996)、Kirin Lemon(《超級馬力歐世界》時期)、Kraft Mac & Cheese,以及 McDonald’s Arch Enemies(2015),還有非 CPG 廣告,如 Budget Direct(2021)、Canguro Scarpe(2016)、紐約 DMV(2025)等。 Kirin Lemon 與任天堂合作的平面廣告(版權所有 © Kirin,1991)   自然與遊樂場中的靈感 Jennifer deWinter 在 2015 年的宮本茂傳記中指出,宮本茂希望將童年經驗轉化為遊戲機制。「他在日本鄉村長大,像我們那代人一樣,常被趕出家門直到傍晚才能回家。因此他會進入森林、洞穴、遊樂場,這種在戶外的愉悅感完全融入了遊戲。」 無論場景如何變化,遊戲公式一直保持一致:從《超級馬力歐兄弟》的廣闊草原,到隧道、游泳、再到跳上雲端的關卡,呈現出遊樂場的樂趣。3D 時代到來後,宮本茂將馬力歐置於開放式沙盒關卡,鼓勵自由探索,同時保有敘事結構。「沙盒允許結構化遊戲與想像遊戲並存,而敘事結構提供了共享互動的方式,讓玩家有語言來討論彼此的遊戲體驗。」 超級瑪利歐兄弟 3(版權所有 © Nintendo,1988)   自我意識與敘事裝置 馬力歐遊戲中常包含打破第四面牆的元素,增加設計趣味性。Michael Highland 認為,隨著遊戲世界越來越詳細與沉浸,計分板、生命值與時間限制等系統可能破壞玩家沉浸感,除非在遊戲敘事中合理化。任天堂的解決方法是採用 分層現實感 ,讓遊戲彷彿自我意識表演。 例如,《超級馬力歐兄弟 3》(1988)被設計成舞台劇,《紙片馬力歐》(2000)則發生在書本世界,每場戰鬥都有觀眾,《超級馬力歐 64》(1996)有「攝影團隊」機制,呈現紀錄片感,《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2017)則像一場環遊王國的冒險,每個王國都有精心設計的旅遊手冊。 《馬力歐賽車 8》(2014)有遊戲內電視台,既是比賽贊助,也作為回放編輯機制的元元素。近期作品甚至將角色設計為創業者,開設甜點店或速食連鎖店。Yannick D 表示:「這些設計讓玩家更投入,你既是觀眾也是參與者,這讓你更深度融入遊戲。」 超級瑪利歐奧德賽(版權所有 © Nintendo,2017)   創新與使用者體驗 宮本茂與任天堂團隊在設計每款遊戲時,同時考慮軟體與硬體,催生視覺與 UX 創新。Lost in Cult 的 Abram Buehner 認為:「任天堂擅長用直觀的視覺與使用者體驗語言,即便是第一次拿控制器的人也能理解。」 例如,《超級馬力歐 64》將 3D 攝影機控制概念綁定角色,降低學習難度;Wii U 的「戰場迷霧」機制讓玩家透過手上的控制器看到比其他玩家更多的地圖資訊;《馬力歐繪圖》(1992)附滑鼠外設,不僅創作圖像、動畫甚至音樂,也啟發了後來的《超級馬力歐創作家》(2015)。 Jennifer deWinter 認為,這些設計帶來無窮創意與想像,並且能喚起玩家童年回憶:「懷舊總是關於童年。」   延續驚奇與美感 2023 至 2025 年間,馬力歐角色進行細微但重要的改造:變得更彈性、更卡通、更圓潤。Jennifer deWinter 指出,這與獨立遊戲革命與掌上遊戲興起有關,玩家對美學產生懷舊感。 《超級馬力歐兄弟 奇蹟》(2023)將經典橫向卷軸與迷幻元素結合,讓玩家在熟悉關卡中獲得前所未有的視覺驚喜。Abram Buehner 認為,任天堂給玩家提供的不是機制,而是 視覺創意與快樂瞬間 。 Yannick D 總結:「任天堂每代主機都能重新定義馬力歐的外觀與感受,但核心玩法與奇趣感始終不變。無論選擇何種美術風格,改變都與馬力歐身份一致,讓人覺得自然無違和。他是永恆的,這本身就是魔力。」   超級瑪利歐兄弟:奇蹟 (版權所有 © Nintendo,2023)   內容來源: https://www.itsnicethat.com/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自行車打造全新品牌形象,將「性能至上」放在首位
設計創意
2025-09-15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自行車打造全新品牌形象,將「性能至上」放在首位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Nopinz 是一家英國自行車品牌,專為競技選手打造,因對速度與性能的執著而聞名。品牌專精於空氣動力學賽衣以及專利創新技術,能有效降低風阻,為騎手提供關鍵優勢。 經過近十年的市場歷程,Nopinz 認為需要重新打造品牌形象,以更好地展現公司當下定位。他們選擇了倫敦品牌、設計與策略公司 Studio Blackburn,後者提供了全面的品牌改造方案。 品牌重塑有幾個核心目標:傳達 Nopinz 的技術優勢、重新定義品牌語氣,並打造能跟上品牌成長步伐的視覺形象。 Nopinz 董事 Colin Hatfield 表示:「我們的核心 DNA 就是:穿上我們的裝備,你會更快。我們希望慶祝這一點,這也是整個設計需求的核心驅動力。」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Hatfield 說明,品牌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設計,以提升騎手的空氣動力表現,尤其是在計時賽中,「這時只有你和時間賽跑,沒有任何風阻保護。」這種追求「讓騎手更快」的理念,正是 Nopinz 設計哲學的核心。 Nopinz 的產品設計旨在「切開空氣」,這種對性能與技術的堅持也影響了 Studio Blackburn 的創意決策,品牌名稱本身也啟發了設計方向。 Nopinz 這個名字源於品牌的一項突破性創新——專利口袋設計,能固定賽號而不需使用別針。 Hatfield 說:「品牌名中帶有負面詞彙有點奇怪。」團隊曾一度對名稱感到不確定,直到 Studio Blackburn 將「負面」轉化為正面、強而有力的品牌宣言。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Studio Blackburn 在品牌語言設計中,選擇刪去訊息中的某些詞(例如 For Weekend Warriors),以設定 Nopinz 的語氣。 Studio Blackburn 創辦人兼 CEO Paul Blackburn 表示:「刪去詞語的設計讓我們能同時傳遞訊息,並去掉與品牌無關的部分。這是一種最原始形式的品牌表達,非常具體且有意圖。透過明確定義 Nopinz 不是什麼,品牌便有效地確立了它的立場,使其與其他自行車品牌區隔開來。」 Hatfield 說:「我們一看到這個設計,就知道這是我們的方向,真是個 Eureka 時刻。」 這種品牌語言讓 Nopinz 可以直接表達自身立場,傳達自信感,這也體現在簡約的視覺系統上。為了象徵「減少風阻」,設計團隊採用精準且有力的字體,將 Displaay Type Foundry 的 Greed 客製字體應用於品牌字標,並在字體中融入斜線零(Ø)標誌。 正文排版則選用 Optimo Type Foundry 的 Basel Grotesk 單一字重。 Studio Blackburn 高級設計師 Will Cooper 表示:「我們只用一種字重,因為可以透過字體尺寸變化獲得層次,而無需使用多種字體。這也是為了極簡化,保持資訊精簡。」 Paul Blackburn 補充:「我們並不是為了極簡而極簡。我們會將元素簡化至最核心,再加以放大。這次設計也賦予品牌行為特性,象徵『無風阻』。品牌動態簡單優雅,迅速而緊迫,但從不過度。」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品牌重塑的另一亮點是引入專屬品牌色—— Nopinz Zone 5 ,介於紅色與橙色之間,為品牌注入活力。 Cooper 說:「在耐力訓練中,運動員會根據不同努力區域使用顏色標示。Zone 5 是最高強度的無氧區域,通常會用這種既非紅色也非橙色的顏色標示。」 Hatfield 補充:「在計時賽中,Zone 5 就是目標,大家一看就懂。」 整體品牌重塑已經在社群中引起共鳴,雖然更大規模的推廣還在籌備中,但初步反饋非常正面,Hatfield 表示:「大家對這個品牌非常有好感。」 品牌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部分原因在於它以受眾熟悉的語言對話,同時為品牌下一階段發展做好準備。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Studio Blackburn 為 Nopinz 進行品牌重塑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week.co.uk/category/news/
JKMM 建築師贏得芬蘭建築與設計博物館設計競賽
設計創意
2025-09-15

JKMM 建築師贏得芬蘭建築與設計博物館設計競賽

芬蘭新建築與設計博物館將成為赫爾辛基的地標性濱水項目 JKMM 建築師贏得國際競賽,將設計芬蘭全新的建築與設計博物館,該項目位於赫爾辛基歷史悠久的南港濱水區。此次競賽吸引了 624 份匿名提交作品(可參考 designboom 的先前報導),JKMM 的勝出提案在競賽中以「Kumma」為代號,旨在為市場廣場及瑞典堡 UNESCO 緩衝區附近的重要地段注入文化活力,為城市提供新的文化核心。博物館預計於 2030 年開幕,將整合芬蘭兩大設計機構,收藏超過 90 萬件文物。 JKMM 建築師創始合夥人兼首席設計師 Samuli Miettinen 表示:「我希望新建築與設計博物館的規劃與實現,能展示如何以負責任且精湛的方式建造新事物。建築與設計是深具人性—它們源於夢想與渴望,並在我們共同體驗和生活的場所中賦予意義。」   全球競賽爭奪赫爾辛基新文化地標 競賽於 2024 年 4 月啟動,吸引來自全球的參賽作品,其中約 20% 來自芬蘭,義大利、美國、法國與英國也有強勢代表。由 Mikko Aho 主持的評審團選中位於赫爾辛基的 JKMM,其作品能與港口城市景觀融合,同時保持明確的公共存在感。勝出設計以雕塑般的再生磚使用、強烈的城市露台設計,以及在設計發展過程中兼具宏偉與親和力的潛力而脫穎而出。 第二名由葡萄牙/比利時的 Cossement Cardoso 獲得,作品名為《City, Sea and Sky》,瑞士工作室 Lopes Brenna 獲得第三名,作品為《Moby》。芬蘭建築師團隊與法國 Atelier Orda 也獲得肯定,前者以《Tyrsky》獲第四名,後者的《TAU》獲購買選項獎。   南港場地與城市轉型 JKMM 設計的博物館將興建在南港一處空置碼頭地塊上,這是一個象徵性地點,位於赫爾辛基歷史中心與海港之間。周邊地標包括阿爾瓦·阿爾托的標誌性「糖立方」、城市的東正教與路德宗大教堂,以及艾斯普拉納公園。該項目是港口再生策略的一部分,旨在將港口轉型為文化與公共區域,並由芬蘭政府及赫爾辛基市提供資金支持。 完成後,10,050 平方米的建築將提供靈活且包容的公共中心空間,包括展覽廳、設計圖書館及對公眾開放的露台。博物館將吸引本地居民與國際訪客,使其成為探索建築與設計如何影響日常生活的場所。   2027 年開工,2030 年開幕 博物館的核心使命是「民主化設計工具」。除了展示像 Aino 與 Alvar Aalto、Eero Aarnio、Maija Isola 以及 Eliel 與 Eero Saarinen 等設計師的物件、信件、模型與照片外,博物館還提供公眾學習平台。展覽將探討設計在當代全球挑戰中的角色。高規格巡迴展、教育工作坊以及參與性活動,將使設計技能在不同社群中更加可及與相關。 可持續性是競賽簡報的關鍵要求,赫爾辛基目標於 2030 年實現碳中和。JKMM 的設計方案整合氣候智慧解決方案,並因其生態與社會響應能力而獲讚賞。每份參賽作品皆經過 KONE Finland 的人流分析,並由用戶群參與的公開工作坊影響評估過程。評審團表示,「Kumma」展現出作為未來博物館建築的韌性與社會包容性範例的潛力。 建設預計於 2027 年開始,開幕定於 2030 年底。作為可持續且包容設計的未來基準,新博物館將彰顯芬蘭全球設計卓越的聲譽,並為赫爾辛基在波羅的海沿岸增添新的公共地標。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
STAHLS’ Fulfill ONE:按需印刷的未來已經到來
永續發展
2025-09-15

STAHLS’ Fulfill ONE:按需印刷的未來已經到來

美國密西根州 Chesterfield —— 全球熱轉印創新領導者 STAHLS’ 正式發表 STAHLS’ Fulfill ONE (SF-1) ,這是首座同類首創的履行中心,將徹底改變客製化服裝與硬質商品產業。透過結合最先進的裝飾技術與革命性的 Fulfill Engine™ 軟體平台,這一尖端設施帶來前所未有的速度、永續性與精準度,為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 POD)樹立全新黃金標準。   顛覆按需印刷產業 POD 是服裝與促銷產品客製化成長最快的領域。能夠在需要時,精準生產所需的數量,不僅消除浪費、減少庫存,更使履行流程前所未有地精簡。STAHLS’ Fulfill ONE 站在這場轉型的最前線,為企業帶來無縫、科技驅動的解決方案,加速成長與創新。   顛覆性技術與無縫執行 這場革命的核心是 STAHLS’ Fulfill Engine™ —— 新一代軟體平台,連結品牌、企業與電商平台,並串聯龐大的裝飾商與生產設施網絡。它不只是自動化,而是一個完整整合的生態系統,提供: 前所未有的多樣性,整合多種裝飾技術,包括單件全彩印刷服裝、各式補丁(皮革、刺繡等)、UV DTF 客製飲品器皿、雷射雕刻,甚至網路到印刷的包裝與插頁。 客製化印刷壁紙與包裝紙。 即時追蹤與自動化,確保高效的訂單管理與快速履行。 全新裝飾工藝的實驗平台,例如 LIQUID 3D™ —— 業界首款可隨需印製的 3D 浮雕標章,僅於 SF-1 提供。 極速出貨,多數訂單能在 48 小時內完成生產並寄送。 SF-1 不只是革新 POD,而是為未來的客製化產業訂下新節奏。   永續時尚革命 時尚產業正處於臨界點。全球每年產生約 9200 萬噸紡織廢棄物 ,換算下來每天約 25.2 萬噸衣物廢棄 。這些廢棄來源於過度生產、消費者丟棄與滯銷庫存,其中大量最終流向掩埋場或焚化爐。服裝產業更貢獻了 全球 10% 的碳排放 。永續早已不是選項,而是必要。 STAHLS’ Fulfill ONE 以零庫存、隨需生產模式對抗浪費與過度生產。每一件產品皆有其用途,確保不會造成浪費。永續是這項創新的核心,包括: 採用環保油墨,降低環境影響。 回收與再利用材料,打造循環式生產模式。 節能的生產流程,將碳足跡降到最低。 藉由只生產真正需要的產品,STAHLS’ 正在顛覆品牌對永續的理解,並為道德且高效的生產方式樹立新標竿。   創新傳承,無限可能 自 1932 年在底特律創立以來, STAHLS’ 一直以熱轉印技術創新聞名。位於密西根州 Chesterfield 的新設施不僅是履行中心,更是產業樞紐,讓頂尖品牌、製造商、裝飾商與供應商齊聚一堂,共同探索生產的未來。 該據點同時將作為現場創新實驗室,展示最新裝飾技術、舉辦獨家產品測試,並展出業界領導製造商的次世代設備。   全球視野,未來展望 STAHLS’ Fulfill ONE 只是起點。隨著 2025 年 9 月全面啟用,STAHLS’ 已著眼於全球擴展。 STAHLS’ Fulfill ONE EU 將於明年啟動,為歐洲與更多地區帶來永續、隨需履行的未來。 在創新、永續與效率的推動下, STAHLS’ Fulfill ONE 不僅是一座設施,更代表著按需印刷的未來。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服務
2025-09-15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全球貿易局勢中,企業正尋找各種途徑來應對日漸升高的貿易壁壘與關稅。然而,在這些策略中,一種名為「 洗產地 」的灰色操作模式,正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 這不僅是企業為規避高額關稅所採取的應急之舉,更是一場深藏於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風險遊戲。它考驗著各國的貿易法規,也衝擊著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洗產地」的運作手法、背後隱藏的巨大風險,以及這股暗流對亞洲製造業所帶來的警示與挑戰。   「洗產地」的運作模式 1. 轉口不加工: 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式。商品從甲國出口到第三國,在沒有任何實質加工的情況下,直接以第三國的名義重新出口到最終目的地。 2. 簡單加工: 企業將商品運到第三國,只進行如組裝、包裝或簡單的製程,以試圖滿足該國的「原產地規則」(通常要求一定比例的附加價值)。然而,這些簡單的步驟並不具備改變商品本質的「實質轉型」,因此仍被視為違規。 3. 更換標籤: 這是最直接的欺騙行為。在沒有任何加工或轉運的情況下,僅僅更換產品的標籤、包裝或文件,將產地資訊從原始國家改為其他國家。   「洗產地」的風險與衝擊 企業風險: 一旦被查獲,企業將面臨巨額罰款、商品被扣押、甚至被列入黑名單,從而失去客戶與市場。 國家風險: 對於作為轉口國的第三國而言,雖然可能獲得短期的轉口利益,但若被美國或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認定為「洗產地」的幫兇,該國的整體出口商品都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甚至制裁。 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洗產地」破壞了公平的貿易秩序,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它迫使各國政府加強貿易監管,使得全球供應鏈的運作變得更加複雜與困難。   台灣製造業的因應之道 「洗產地」現象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對台灣這樣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而言,更是一大警訊。企業應避免走「灰色地帶」,而是應該思考如何透過 技術升級、品牌建立 與 分散式生產 來強化自身競爭力。 與其冒險違規,不如重新審視並調整供應鏈布局,如將部分生產線移往第三國,並進行 實質性的製造投資 ,以確保產品的原產地證明合乎國際規範。這不僅是為了規避風險,更是為了在全球貿易新格局中,找到穩固且長期的成長路徑。   內容來源:  https://crossing.cw.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