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印刷包裝產業蓬勃發展
企業訪談
2025-07-11

展現印刷包裝產業蓬勃發展

由中華民國印刷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印刷科技學會、設計印象雜誌組成的印刷包裝業產學聯盟組織,旨在促進產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討產業發展相關議題。該聯盟特別於去年12月4日下午三點參訪台中青水彩色印刷公司,透過現場實地考察,了解先進設備與技術,並探索未來印刷產業的趨勢與發展方向,青水彩色印刷董事長王昭明也表達誠摯歡迎,印刷包裝業產學聯盟相關人員的來訪。 參訪行程與研討會談重點 活動由中華民國印刷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福珍主持,他以中國市場為例,說明其龐大的生產規模,例如動輒生產五、六十萬本書籍的能力,並對比台灣印刷產業的現狀。設計印象雜誌發行人黃義盛提到,國際市場、可持續發展與數位轉型是產業必須要走的路,也分享中國2023年印刷品出口額高達220億美元的數據,並以伍合公司與捷比達公司為例,探討台灣印刷包裝產業如何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機遇與挑戰。 YFY捷比達公司總經理陳文福提出「印刷走入包裝是必然過程」的觀點,認為印刷工藝的技術延伸不僅滿足市場需求,更使包裝成為品牌核心價值的展現。隨著技術進步,印刷在包裝中的角色將更加多元化。至於從台灣設計、中國生產,進而到台灣設計、全球生產的趨勢,對未來的具體影響,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興台印刷陳政雄董事長、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理事長魏裕昌教授、正隆紙業副總經理林祥註、吳文雄前理事長等也分別對產業提發展提供一些看法;隨後再由Koenig & Bauer台灣科尼希鮑爾公司與光源企業介紹新設備相關的特點。光源企業董事長梁塗根先生指出,在環保趨勢下,將現有的UV燈調整為LED-UV是必然的趨勢。然而,全面改為LED-UV在現有設備、油墨特性等條件下,尚難以完全實現。 因此,未來傳統UV與LED-UV混合搭配設備將成為趨勢,目前青水印刷這台9色加雙上光印刷機即是採用此種混搭靈活運用的模式,根據不同的印件進行調整,以兼顧環保與需求,這是目前印刷廠需深思的重要課題。對談內容涵蓋設備整合概念、國內印刷概況、環保議題的市場轉變以及國際印刷市場趨勢,充分展現對印刷市場的期待與企圖心。 ●印刷包裝業產學聯盟成員齊聚一堂,進行一場難得的交流聚會  ●青水彩色印刷新添購全國唯一、德國KBA菊全9色加雙上光單張紙印刷機,搭配LED UV及傳統UV汞燈,為全國最多色最長的平版印刷機 青水彩色印刷公司概覽 青水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台中市清水區中山路539號之10,東臨中部國際機場,西靠台中港國際海港,又近一、三、四號國道,可謂享盡陸、海、空地利之便;該公司創業於1946年,至今已有78年歷史,傳承三代。現任負責人為王昭明董事長、員工人數約85名、廠地面積約2,450坪。公司Logo以鮮明的標準色(Cyan 100)設計,兩個雙圓形中間一條斜線代表紙張,外圍環抱,象徵印刷人專注的眼睛。公司自創立以來,不斷引進先進設備,並通過ISO 9001、G7、GMI及FSC等多項國際認證。 目前青水彩色印刷主要設備:(1)全台唯一KBA菊全9色加雙上光單張紙印刷機(搭配LED UV及傳統UV汞燈);(2)KBA菊全6色加上光印刷機;(3)Manroland菊全6色加上光印刷機;(4)Komori小森菊全4色印刷機(LED UV專用機)暨菊全雙面單咬口平版印刷機;(5)三菱菊全雙色印刷機;(6)Heidelberg海德堡單色印刷機;(7)Bobst博斯特全自動全清廢軋盒機1台;(8)Iijima日本飯島全自動清廢軋盒機1台;(9)財順平軋機4台;(10)糊盒機4台、自動品檢機1台及裱褙紙機2台、三面刀騎馬釘機1台、摺紙機4台;(11)壓光、上光設備數台;(12)德國SPS全自動UV.IR乾燥菊全網印機。 Koenig & Bauer RAPIDA系列印刷機以高效能和先進技術著稱,特別是在商業印刷和包裝印刷領域。其中,此次參訪行程的重點設備:RAPIDA 105型9色加雙上光印刷機具備以下特色: (一)高生產效率╱印刷機的印速可高達每小時16,500張,能夠滿足大量印刷需求。 (二)高自動化程度╱其配備全自動換版裝置、CIP3數據支援系統和精密的Ergotronic操縱台,提升操作便利性和生產效率。 (三)環保設計╱該印刷機可支援低酒精或無酒精印刷技術,符合現代環保要求,降低對環境的影響。KBA RAPIDA 105型9色加雙上光印刷機結合高速度、高品質和環保特性,是現代印刷企業提升競爭力的理想選擇。 ●青水彩色印刷公司董事長王昭明(右2)與部分參訪成員,在新添購的德國KBA菊全9色加雙上光單張紙印刷機前合影 青水彩印永續發展與榮譽 王昭明董事長致力於推動公司永續發展,積極採購先進設備並引進最新技術。2023~2024年,分別榮獲台中市第22屆金手獎與經濟部產發署第18屆金印獎,成為雙料得主。同時,引進全台首部RAPIDA 105型9色加雙上光印刷機,長達35米。柯尼希鮑爾(Koenig & Bauer)是歷史最悠久的印刷機製造商(超過200年),也是德國三大印刷機械公司之一,與海德堡和曼羅蘭公司齊名。 青水彩色印刷提供一條龍式生產服務,從大捲筒紙裁切單張、印前系統、印刷機群到後加工成型,完整工作流程充分滿足客戶需求。產品項目包括彩盒、書籍、紙袋、吊卡(牌)、海報、DM等,客戶群涵蓋國內知名飲料食品業、自行車業、藥廠、3C產業、健身休閒產業等多個領域。 此次參訪結合了技術、管理與市場的全面討論,從設備整合到國際市場趨勢的探討,充分展現印刷包裝產業的蓬勃發展。青水彩色印刷公司的專業與熱情,讓參訪者大開眼界,對產學合作的未來充滿期待。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
設計創意
2025-07-11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

為慶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創校70周年,該校攜手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及高雄市高師大獅子會,於去年11月25日~29日假高師大和平校區活動中心2樓展覽廳舉辦「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此次展覽以「環保永續與ESG」為核心議題,廣邀來自全球33個國家的設計師參與展覽,並精選70件極具創意與深度的海報設計作品,透過視覺語言詮釋永續發展理念,為校慶活動增添一場兼具全球視野與時代意義的文化盛宴。 展覽於去年11月27日舉辦開幕儀式,當日現場嘉賓雲集,包括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長王政彥、高雄市教育局局長吳立森、國際獅子會300E-5區總監陳明賢、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燦裕與董事凌錦慧、高師大獅子會會長孫偉哲、高師大視覺設計系主任廖坤鴻、策展人張芳榜,以及多位高師大校友設計師親臨支持,共同為展覽揭幕。同時吸引眾多設計界專家學者、環保倡議者及各界嘉賓共襄盛舉。此活動象徵高師大70年教育使命與全球永續責任的深度結合,也展現該校在推動環保議題上的前瞻視野及文化貢獻。 聚焦永續議題匯聚全球創意 此次展覽聚焦於當前全球關注的ESG永續議題,涵蓋環境保護、社會公平與良好治理等多元面向。主辦方邀請來自歐美、亞洲、非洲及大洋洲的國際知名設計師與新銳創作者,共同呈現兼具文化內涵與全球視角的海報設計作品。包括台灣、土耳其、中國、厄瓜多、加拿大、白俄羅斯、伊拉克、伊朗、匈牙利、印尼、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孟加拉、波蘭、阿根廷、法國、俄羅斯、保加利亞、美國、香港、埃及、烏克蘭、烏拉圭、烏茲別克、秘魯、馬來西亞、斯洛維尼亞、捷克、墨西哥、德國、澳洲、韓國及羅馬尼亞等33個國家。 展覽中,作品以多樣化的創作手法,表達對永續發展的深刻見解。韓國設計師、南首爾大學教授Byoung Il Sun博士的作品「Everything And I Are One」,借鑒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強調人與自然、宇宙之間不可分割的關聯性,展現韓國文化對生命共生的深邃理解。 而來自印尼,任教於泗水理工大學(ITS)視覺傳達設計系的Naufan Noordyanto教授,他的作品以扇形樹冠為設計主題,象徵印尼文化中實用與美學並存的傳統工藝,並傳遞對森林與自然資源的尊重。該設計巧妙呼應植樹降溫的永續概念,突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 另外,加拿大設計師Derwyn Goodall則以「Nature」(自然)與「Nurture」(培育)為核心主題,探索文化中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哲學觀點,並強調自然與培育之間密不可分。其作品引發觀眾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深層反思。 這些作品以獨特的文化視角詮釋永續發展的多重意義,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創意與思辨的視覺盛宴,也激發對環境、社會與未來的更多關注與對話。 ESG與教育是高師大未來願景 自1954年創校以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就秉持著「身正為範、學高為師」的核心精神,不僅致力於培育優秀教育人才,更積極推動文化創新與社會責任。近幾年來,該校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課程設計,鼓勵學生以創新思維回應全球挑戰,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與永續意識的專業人才。 在此次「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中,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與高雄市高師大獅子會提供重要支持,促成學校與國際設計界的深度合作。展覽以環保永續為主題,不僅展示全球頂尖設計師的創意作品,更搭建了文化交流與學術討論的平台。 高師大期望透過此類活動,啟發青年學子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反思,將創意與實踐相結合,轉化為推動永續發展的具體行動。這不僅彰顯高師大在教育使命上的承諾,更展示其在全球永續責任上的前瞻願景,為人類與地球的共同未來注入新希望。 創意擁抱永續設計啟發未來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作為高師大70周年校慶的重要篇章,完美融合教育、設計與永續理念,成為一場文化與創意的盛宴。藉由此展覽,高師大不僅向世界展示台灣設計的卓越實力,更以實際行動倡導全球攜手關注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 展覽作品以獨特視角與創新設計詮釋永續發展的深層意涵,激發觀眾對當代議題的關注與思考,期許共同感受設計如何傳遞永續精神,攜手邁向更加美好與和諧的未來。茲將70件海報作品完整刊錄,提供讀者欣賞。
潘亞建提升競爭力及創新發展
風雲人物
2025-07-11

潘亞建提升競爭力及創新發展

德國海德堡(Heidelberg)公司為全球具有領導地位的印刷器材銷售及製造商,今年適逢其創立175週年的光輝時刻,這代表著從德國一家小型鐘鑄造廠到全球印刷和包裝解決方案領導者的創新歷程。而成立邁向25週年的台灣海德堡國際公司此刻也迎來人事全新氣象,發布於去年11月1日起由潘亞建(Arkin Pariltan)擔任台灣海德堡新任總經理,其同時繼續擔任海德堡大中華區服務耗材零件總監,帶領台灣服務團隊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而在此雙重職位上,潘亞建總經理將負責台灣區的全面運營管理,並繼續領導海德堡大中華區的耗材及零件業務服務,致力於推動業務增長、提升市場競爭力及創新發展。時值新人新氣象,本刊特別專訪新任總經理潘亞建來談談公司的經營理念、核心價值、數位轉型過程、台灣市場布局、發展方向及未來展望。 Q1:談談個人進入海德堡公司之緣由及歷程。 A:我出生並成長於德國海德堡,因此海德堡這家公司在我居住的地區是一個知名的全球技術領導者。幸運的是,我在德國卡爾斯魯爾理工大學學習期間,有機會與海德堡公司合作撰寫我的畢業論文,這意味著我在大學時期就已經加入這家公司。由於我在海德堡公司非常正面的實習經歷,包括它的企業經營理念、設備產品和作為雇主的優秀表現,我決定畢業後加入這家公司。 海德堡公司給予我在不同部門發展的機會,包括產品管理、銷售和服務,並且包括在亞洲的海外項目。因此,可以總結我的背景是具備在全球環境中為客戶服務的專業知識,並累積豐富的國際管理經驗。潘亞建自2016年11月起,在海德堡大中華區擔任多個職位,包括服務耗材零件主管及董事會成員,負責中國、香港和台灣的技術服務與零件、耗材及應用,以確保這些關鍵部門的順利運作和持續增長。 ●Gallus One是一款革命性的數位標籤印刷機 ●適合大規模生產的Gallus Labelmaster標籤印刷機 Q2:台灣海德堡目前主要市場定位、經營理念、核心價值、服務內容與客層為何? A:海德堡公司致力於透過以客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來推動印刷的未來,作為印刷和包裝產業的全球領導者,我們以成為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堅定承諾而聞名。透過結合數十年的專業知識和尖端創新,海德堡正在推動印刷的數位化轉型,同時保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我們的理念圍繞著將客戶放在首位,確保每個解決方案和服務都能滿足現代印刷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海德堡旨在簡化操作、提高效率並開拓全新的成長機會,使客戶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成功。 海德堡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致力於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並與客戶密切合作,了解他們的特殊需求與挑戰,提供與客戶目標一致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全面性的支持是一個重要關鍵:從設備配置的初步諮詢到教育訓練、服務和維護,包括耗材和工作流程暨軟體解決方案,海德堡確保產品是全方位整合到客戶的工作流程中。 對於海德堡來說,數位化和印刷產業的轉型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海德堡一直處於數位化的前端,透過先進技術重新構想傳統印刷過程。隨著智能印刷車間概念的導入,海德堡將設備、軟體和服務整合到一個完全連接的生態系統中。我們的Prinect工作流程解決方案是一套全面性的軟體工具,優化從印前作業準備到印後的生產工作流程,提供即時數據分析和提高效率。此外,創新的遠程服務解決方案將支持最小化停機時間和快速支援。數位印刷解決方案,例如Versafire系列和現在的JetFire噴墨印刷機,實現了高度客製化的短版印刷,具有卓越的品質和速度。 海德堡的客戶群涵蓋廣泛的印刷應用,從商業印刷企業專注於使用單張紙平版印刷技術提供的高端產品行銷工具、書籍和小冊子,到使用數位設備進行短版印刷。對於包裝專家,我們以高質量和經過驗證的技術單張紙產品組合服務市場,例如CX或XL印刷機。此外,海德堡擴大其產品組合,重新定義折疊紙盒生產:海德堡Boardmaster是一種尖端的柔版印刷系統,專為高容量折疊紙盒生產而設計。其運行速度可達每分鐘600公尺,生產效率是傳統系統的兩倍,透過雙印刷單元實現不停機生產,無縫作業更換。先進的自動化,包括Intellimatch預印掃描儀,確保卓越的印刷質量並縮短準備時間。 「連續性」是海德堡的重點之一,使用水性油墨和在作業更換期間最小化被印材料浪費。其模組化設計提供了未來升級的靈活性,使其成為不斷增長的包裝市場中具有成本效益和環保的解決方案。除了商業和包裝領域從印前到印後加工的技術,海德堡還以其尖端技術進軍標籤領域。我們提供一個全面的標籤產品組合,旨在滿足現代標籤生產的多樣化需求,將先進技術與可持續性和效率相結合。 而這個產品組合的核心就是Gallus One,這是一款革命性的數位標籤印刷機,專為短版到中版印刷而設計。結合海德堡的成熟噴墨技術與無縫整合的Prinect工作流程,Gallus One提供了具有成本效益的高質量標籤生產,浪費最少,是尋求靈活性和可持續性的中小型標籤轉換商和品牌所有者的理想選擇。而對於大規模生產,Gallus Labelmaster提供無與倫比的多功能性,在柔版和複合應用中表現相當出色。它支持廣泛的被印材質和作業複雜性,是需要高生產力和可擴展性的企業強大解決方案。 透過將自己定位為共同成長的合作夥伴,海德堡繼續加強與客戶的關係,幫助他們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同時創造嶄新的效率和獲利水平。 ●(左圖)海德堡Speedmaster XL 106印刷機 ●(右圖)B3尺寸的Jetfire 50數位噴墨印刷機   Q3:海德堡公司向來在設備上追求精益求精,試著分享新款印刷設備上的革新功能,或是近期將有何新機型上市推出? A:在2024年5月舉行的Drupa展會上,海德堡宣布與佳能在單張紙噴墨印刷領域進行全球銷售和服務合作。海德堡將推出基於佳能單張紙噴墨打印機並結合其自身Prinect工作流程的B3數位噴墨印刷機Jetfire 50和未來的B2數位噴墨印刷機Jetfire 75。Jetfire 50生產速度可達到每小時9,120張,超過了許多現有B2噴墨印刷機的產能。B2的Jetfire 75具有更大的生產能力,預計將成為單張紙噴墨印刷市場中的重量級產品。 與佳能的合作旨在更好地滿足客戶對工業噴墨印刷設備的需求,這兩款設備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推出。海德堡的優勢在於Prinect工作流程及其強大管理和色彩控制能力。透過採用Prinect工作流程,數位印刷可與傳統平版印刷結合,發揮兩者優勢。 目前,印刷市場上還有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趨勢:訂單變得更加多樣化且數量更少。以前,平均訂單量為五到六千份,但現在可能只有兩到三千份。印刷公司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訂單切換和設備調整上。如果沒有合適的解決方案,這可能會導致印刷機的整體設備效率(OEE)下降,影響業務的獲利能力。有鑑於此,市場對平版印刷機的需求可以總結為兩個主要點:第一,高效率;第二,多樣化整合工藝以滿足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要求。通常,這兩點需要結合起來,意味著高效率必須滿足高附加價值產品的複雜生產工藝。 海德堡如何提供更好地滿足客戶和市場需求的產品?首先,透過最大化平張印刷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Speedmaster XL 106的印刷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21,000張,以及在Drupa 2024上展示高度自動化的CX 104印刷機,都是這一個努力的典範。透過採用最新的自動化和智能技術,新型號不僅比上一代速度更快,而且顯著減少準備時間,從而大大提高整體生產效率。 其次,透過幫助客戶簡化複雜問題,有效提高設備輸出效率。包裝印刷經常遇到特別色的問題,傳統上這個需要停機調整或更換油墨,這可能會導致大量時間浪費,尤其是在訂單變短的情況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海德堡在幾年前推出Multicolor特別色替代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使用七種基本顏色來模擬大多數的特別色,大大減少停機調整或更換油墨的時間。這一個解決方案在全球許多知名印刷公司及台灣的實踐驗證中表現出色,顯著提高了印刷機的輸出效率。 Q4:海德堡在數位轉型的創新過程中,有甚麼值得學習及驕傲的地方,在轉型過程中是否碰到甚麼困難,要如何因應及克服! A:海德堡在印刷產業的數位化轉型中一直是個先驅者,因其創新解決方案而獲得認可。我們以在遠程服務技術、先進軟體解決方案以及基於雲端的工作流程和客戶大數據資料庫網站方面的領先地位為榮。同時能夠無縫整合這些技術,使得印刷企業能夠提高效率和靈活性。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顯著且區域性的成就,是在大中華地區成立海德堡數位化事業部(HDU)。透過HDU,提供了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將設備數據整合到客戶的MES/MIS系統中,支持智能工廠的發展。這些定製解決方案使客戶能夠簡化操作並採用數據驅動的決策,幫助他們在日益數位化的世界中保持競爭力。 然而,這一個過程並非沒有挑戰。特別是在亞洲地區,一個主要的問題是客戶對設備連接性和數據整合的猶豫,這在歐洲和美國較為普遍。海德堡透過實施最高的IT標準和強大的安全協議來確保數據隱私和系統安全,解決了這一個問題。 Q5:世界正在快速轉變,ESG及綠色印刷成了重點關注議題,海德堡在設備及售後服務上如何讓客戶受惠,未來針對ESG及綠色印刷的發展方向及策略為何! A:可持續發展一直是備受國際關注的熱門話題,在全球和台灣都受到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國家對企業運營和發展的要求。對於海德堡來說,所有提供給客戶的解決方案,包括設備、耗材和工藝,都符合歐盟設定的最高可持續發展要求。這反映了海德堡作為一家國際公司的社會責任感,同時,我們透過提供全面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支持所有海德堡客戶的可持續發展努力。 ●在Drupa 24所展示高度自動化的Speedmaster CX 104印刷機 ●(左圖)海德堡上海青浦工廠外觀 ●(右圖)海德堡位在上海青浦工廠組裝產線 Q6:市面上同類型印刷設備品牌眾多,與其他設備相比,海德堡擁有那些獨特優勢?其售後服務與其他品牌有何不同? A:海德堡成為印刷領域全球市場領導者絕非偶然,我們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僅僅提供高品質的設備。正如之前提到的,我們強項在於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無縫整合從印前到印後加工的印刷機械、軟體和數位工作流程,並結合耗材、應用支持、服務和培訓。這意味著我們將自己定位為客戶的強大合作夥伴,支持他們生產高質量的印刷產品。 其他關鍵差異化因素,包括在大中華地區和亞洲市場的承諾和強大影響力。海德堡在上海青浦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不僅為大中華地區生產高品質CX 104印刷機,還為出口市場生產。此外,在大中華地區設有上海印刷媒體中心(PMC),為客戶和我們自己的服務工程師提供廣泛的培訓計劃。作為印刷卓越中心,還測試耗材,並為客戶提供應用支持,如測試印刷和印刷諮詢。這一個基礎設施,確保了我們能夠快速反應並交付一流的設備、零件及培訓、應用和技術支持。 最後,另一個顯著的差異化因素是海德堡全球服務網絡,這是產業中規模最大的。這個廣泛的網絡包括全球數千名服務專家,確保為我們客戶提供本地化、響應迅速的支援。海德堡的服務團隊利用先進的遠程診斷和預測性維護工具,最大限度地減少停機時間,確保設備的最大可靠性。透過我們在大中華地區的合作,可以確保提供最佳的遠程和現場技術支援。 總之,海德堡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全球最大的服務網絡、領先的數位技術及在青浦的強大製造足跡,使我們成為印刷廠的首選合作夥伴。雖然其他公司可能提供設備,但海德堡所提供的是通向長期成功的道路。 Q7:以經營者角度,對台灣現今及未來印刷市場現況的想法? A: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從我的角度來看,2024年台灣印刷市場似乎比往年更為平靜。然而,由於科技、半導體和先進製造等強勁產業推動的台灣經濟整體增長,為印刷產業提供巨大潛力。隨著這些產業的擴展,對包裝、行銷材料和專業印刷服務的需求可能會增加,為印刷產業提供與台灣經濟軌跡對齊的機會。 此外,美中之間的全球貿易動態,可能為台灣和台灣印刷公司提供獨特的機會。一種可能性是印刷產能轉移到台灣或台灣公司,並且有需求進一步擴展到東南亞國家,以利用關稅優勢。在這一個潛在發展中,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重點在於創新、數位化、可持續性、效率和質量。透過採用海德堡等公司提供的先進印刷技術,並整合智能生產工作流程,該產業可在這個動態經濟環境中為長期增長做好準備。 Q8:海德堡在台灣市場的發展及這些年的成就?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及應對策略為何?近期有無任何具體行銷計劃或活動? A:台灣一直是海德堡的重要市場,在過去取得了多項里程碑,包括安裝XL印刷機及來自上海青浦工廠的CX 104印刷機,實施MultiColor技術以及多次成功的Prinect工作流程安裝。台灣策略與海德堡的全球和大中華策略一致,當然是展示最先進的單張紙、數位和標籤技術。除了技術之外,還將更加注重透過上海青浦印刷媒體中心的教育訓練和數位化的數據透明度、整合和客戶大數據資料庫網站來支持台灣客戶。在技術支持方面,海德堡將開始更強大的遠程和數位支援模式,因為我們相信這是解決初步故障的最快方法。 此外,我們也將推動更多的大中華品牌POST(普仕),提供技術升級解決方案和具有卓越性價比的耗材,補充現有的海德堡解決方案。正如您所見到的,眼前有許多令人興奮的內容和工作。海德堡將於2025年5月在中國北京國際印刷展上展示所有這些“解決方案”。並邀請大家在“眼見為實”的口號下來我們攤位參觀,進一步討論和展示上述海德堡的解決方案。 台灣海德堡國際 02-82212308 www.heidelberg.com/tw/zh/ ●海德堡Multicolor印通特別色替代工作流程
晨鳴紙業財務危機的啟示
紙張材料
2025-07-11

晨鳴紙業財務危機的啟示

中國晨鳴集團官網上這樣寫著一段話:中國造紙行業龍頭企業,同時擁有A、B、H三種股票的上市公司;中國企業500強、全國輕工業十強。 晨鳴曾有紙中茅台美譽 有紙業前輩表示,在三十年前曾經交流過(晨鳴紙業創立於1958年),「管理水準不亞於台灣同業」是當時的印象。1997年B股上市,2000年A股上市,2001年則由第二代37歲的陳洪國接任董事長。2008年H股上市,目前最大股東為國有股份(壽光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所掌控的晨鳴控股公司,在2023年時的持股比率約27.69%。 晨鳴集團在2021年(含)之前,其經營績效表現不俗,在輝煌時期曾有「紙中茅台」之美譽。但這樣「強大」的企業,自2021年起未再分派股利,2023年首度出現虧損。最近十年的營收與淨利潤見圖1所示,近三年來營收、獲利每況愈下。 2024年11月19日晚間,晨鳴紙業發布震撼業界的公開資訊,指出至去年11月18日止,共有逾期債務本息金額合計18.2億元人民幣(以下單位同),以及共有65個銀行帳戶6,483萬元遭到凍結(因部份債權人就該等債務向法院提起訴訟並申請財產保全);另外晨鳴為子公司提供保證擔保的逾期金額也有5.7億元。而這個財務窟窿有多大?有無預警?其實早在2018年9月之時,《長江商報》就提到當時仍然獲利不錯的晨鳴「年內發債百億,資金缺口仍達300億」。 晨鳴暴雷之前(2024年11月8日),董事長陳洪國先行請辭、擔任副總的妻子提出退休,兩人全身而退。至暗時刻誰是白衣騎士(White Knight),各界好奇。根據報導,已由世紀陽光董事長王東興掌航晨鳴控股。至於晨鳴會不會是中國造紙業倒下的第一塊骨牌?只有時間能給答案。  ●晨鳴集團近十年的營收與淨利潤 其對業界有甚麼影響? 晨鳴公司通告中具體地說明深陷困境的遠因與近因:近年來造紙行業新增產能集中投放,短期供需矛盾突出,公司主要紙品價格,特別是白卡紙價格受到供需矛盾影響大幅下滑,獲利水平也持續走低,利潤轉虧;而在疊加部份金融機構壓縮貸款規模,才導致今天的處境。 以上所陳述的是事實。以主力產品為例,2017年晨鳴最風光時,白卡紙、道林紙(中國大陸稱為雙膠紙)、銅版紙,分別佔營收比重23%、21%、18%,毛利率各為30.9%、26.5%、30.7%。直到2023年時,營收比重各為21%、29%、15%,毛利率大幅下降,各為-3.6%、10.0%、13.7%。其中白卡紙的毛利率由三成以上惡化為負值。(見圖2) 公告披露日,晨鳴停機產能每年有703萬噸,約佔總產能的71.7%。影響月度漿紙產量約58萬噸、紙銷量約35萬噸。有報導指出,2024年中國白卡紙的供應量為1,565萬噸,晨鳴的產能為220萬噸,佔14%。在供過於求之下,白衣騎士的算盤是一噸產能也不能丟,一段時日後又整軍再發,還是永久關停部分沒有競爭力的紙機,就看其智慧了。 台灣2023年白卡紙,根據造紙公會統計資料,「白紙板」品項包含塗佈白紙板(灰銅、白銅)、非塗佈白紙板((沒有塗佈的灰銅、白銅)、全白紙板(全木漿生產的銅西、單銅T)的產量是22.7萬噸,外銷7.4萬噸,進口11.8萬噸,進口紙占消費量的比重高達44%,因此進口紙的售價壓抑台灣在地業者(廣源、永豐餘、正隆)的議價空間有多大自不待言,但台灣進口以韓、日為大宗,晨鳴的停產目前對台灣的影響應當有限。 這給企業的啟示是甚麼? 昨日的因,今天的果。晨鳴自述的遠因與近因,並未觸及核心,那就是晨鳴「長期以來,透過高槓桿來支持擴張(多角化經營)和產能提升」的發展策略。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餘波不斷下,多數企業縮減投資規模,紙業大廠如玖龍、理文也不例外,但是晨鳴逆勢擴張,欲搶占先機。宣布了200億元的鉅額投資規模,包含45萬噸的文化用紙、80萬噸的銅版紙、60萬噸的塗佈白牛卡紙、70萬噸的木漿。在此之前,晨鳴紙業的負債比率還為不到50%(49.47%),此後就不斷攀升,到2014年之後,均維持在70%以上,這代表晨鳴紙業的財務費用負擔相當可觀。 2022、2023年晨鳴的利息費用仍維持20億上下,約佔營收的7%左右。在2017年高毛利、高獲利時期,當然負擔得起,但本業轉差,副業遇難,就付不起利息和本金了;「借新債還舊債」的手法最終無以為繼。所謂「借錢還債,窟窿常在」,個人理財不宜,同樣也適用於企業,而這個窟窿晨鳴是有機會填平的。 2017年,晨鳴的財務費用高達24.96億元,其中利息的支出扣除利息收入、利息資本化,達到20.6億元,但當年度晨鳴產銷量創下歷史新高,獲利也水漲船高,達到37.69億元。然而,晨鳴並沒有藉機改善財務結構,減少負債,反而花費17.14億元收購地產公司的股權及債權。 晨鳴的多角化與產能擴充是同步進行的,在2012年涉足採礦業、2014年融資租賃、2017年房地產。甚至也插足塑料、酒店、旅遊(山東御景大酒店)等。這些多角化項目,某段時間或有亮點,但整體、長期而言,晨鳴身受其害。例如2017年中國的房地產還不錯,決策在當時看來是對的,但2020年之後,就開始走向「泡沫化」!今年三月,晨鳴賣出酒店股權時,宣布「專注於核心製漿造紙業務」。 日本稻盛和夫是這樣看企業多角化經營的:「切忌跳空、另闢戰場,而要連結既存經營資源,發揮加乘效果」。日本經營之聖這一席話,是當頭棒喝。  ●晨鳴集團主力產品近幾年毛利率消長 核心競爭力的定義 晨鳴自認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2024年中期報告)有七大優勢:(1)漿紙一體化;(2)規模;(3)產業佈局;(4)技術裝備;(5)科研創新;(6)團隊管理;(7)環保治理。如果依照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不易被競爭對手仿效、並能帶來超額利潤的獨特能力」的嚴格定義,上述說法很容易被挑戰。 首先,規模優勢它是相對的,如果你的競爭對手也有相近的規模,你的優勢(規模化帶來的成本優勢和議價能力)就不存在了。產業布局是指在中國華北、華中、華南等主要省分均有生產基地,這與競爭力無關宏旨,僅僅代表商機,有機會做當地的生意,但還是要面對競爭。 其次,晨鳴號稱是產品品種最多的公司,涵蓋文化紙、銅版紙、白卡紙、複印紙、工業用紙、特種紙、生活紙等七個系列200多個品種,但紙業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多元產品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未必因此大大增強。再說,市場競爭還是要依個別紙種來看,某一紙種有競爭力,不代表就能外溢、延伸到另一紙種。多不代表強,大也未必等於強,N個弱加總還是弱。 晨鳴在財務危機爆發之前,也曾經自述有資金優勢,即融資能力,這也許是其他同業未必有的條件。但另一方面,如果因為資金容易取得,導致經營管理階層對於投資效益(報酬率)的輕忽,或因此不思改善財務結構,那麼資金就像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使用得當則有利,不當則有害)。因此,企業如何定義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一門大學問,也值得我們省思。 最後,晨鳴的報告中提到,從行業格局來看,中國造紙行業的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2022年,中國造紙行業CR10(前十大)佔比約為45%,相較於美國的90%,仍有較大集中的空間」。言下之意,產能擴充還有很大的空間,是走在對的方向。然而,美國有不少大廠是在需求成長有限或不景氣之時,透過購併來壯大自己的,整體產能並沒有因此增加,給市場帶來衝擊,甚至藉此集中機會,淘汰部分沒有競爭力的設備;這個和內捲式的擴充產能是截然不同的。 晨鳴指出,近年造紙業新增產能集中投放,短期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它是受害者,但換個角度來看,它不也是加害者? ●參考資料:(1)晨鳴集團官網(http://www.chenmingpaper.com/):投資者關係/公司公告。(2)騰訊網(https://news.qq.com/rain/a/20241120A046LM00?suid=&media_id=)債務逾期18億、65個帳戶遭凍結!「紙茅」晨鳴紙業突發暴雷,股價一字跌停。(3)新浪財經網(https://finance.sina.cn/stock/ssgs//detail-ihiixzkm3750284.d.html)晨鳴紙業成長驟降,年內發債百億資金缺口仍達300億(2018.09.03)。(4)禁聞網(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baitai/20241128/2121716.html)董事長兩口子不幹了,至暗時刻誰是白衣騎士(2024.11.28)。(5)鉅亨網新聞中心https://news.cnyes.com/news/print/2917853:晨鳴紙業逆勢擴張欲搶佔先機(2009.07.08)。(6)天下雜誌出版社:稻盛和夫高收益企業(暢銷紀念版)(2024.02.29)。 ●晨鳴紙業號稱是產品品種最多的公司,涵蓋文化紙、銅版紙、白卡紙、複印紙、工業用紙、特種紙、生活紙等七個系列200多個品種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報告及趨勢
數位應用
2025-07-11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報告及趨勢

未來幾年印刷市場規模將呈現穩定成長,預計到2028年將以4.3%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成長至4,435.6億美元。而在預測期內的預期成長,可能與永續印刷實踐的採用、電子商務包裝的演變、智慧包裝的整合、遠端工作的影響及日益成長的健康和安全問題有關。預測期內預計的顯著趨勢包括:3D列印的進步、數位列印的興起、將個人化涵蓋列印、擴增實境(AR)的整合、智慧列印解決方案的出現,以及混合列印技術的興起等等。 全球商業印刷的趨勢和預測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的未來可能包括包裝、廣告和出版市場的機會,預計到了2030年,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將達到5,411億美元,2024年~2030年複合年成長率為2.5%。該市場主要促進因素是全球公司和企業對廣告的需求不斷成長,以及在促銷策略中擴大使用客製化行銷訊息。 印刷廣告是商業印刷的基石,對於尋求全面目標市場的企業,尤其是針對零售企業極為重要。印刷廣告有著獨特的優勢,這意味著客戶的產品可以進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廣告,廣告的投放時間與出版物本身一樣長效。這種長壽及其有效性,正在推動對印刷廣告不斷成長的需求。 根據Zenith的數據資料,全球的廣告支出在2020年經歷了重大的挫折,下降約4%,這主要是由於COVID-19新冠肺炎的爆發。然而,隨著包裝、出版和廣告等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擴張,廣告支出在隔年大幅反彈。根據資料,到2024年,該產業已出現復甦,支出成長達到7.6%左右。 印刷技術的進步徹底改變了包裝的方面,當前的包裝趨勢強調數位印刷的快速採用、智慧技術的整合及先進印刷技術的利用。這些進步在提高包裝的視覺吸引力和功能性,以及實現永續性目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目標與產業更廣泛的環保意識運動相一致。在技術進步和不斷變化的客戶偏好之推動下,商業印刷不斷的發展。廣告已經顯著成長,以創造具有視覺吸引力的設計,因為透過引人注目且資訊豐富的包裝,來區分品牌已成為在商店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傳統名片已逐漸轉成電子化名片,藉由即時通訊軟體方式進行交換及傳遞,更多的名片內容已開始加入QR Code讓傳統名片有加入互動的機會 ●數位印刷有機會在有效的製程設計中與傳統印刷版式相互應用,使其達到降低成本與經濟規模的機會 數位轉型正在各產業快速推進 目前,「數位轉型」正在各產業快速推進。以目錄、書籍、門票、直郵等為代表的商業印刷世界也不例外。平版印刷具有印刷品質穩定的優點,適合大量印刷。另一方面,數位印刷是根據數位資料直接列印到紙張上。由於不需要印版,因此可以輕鬆實現可變列印(用於每頁都有不同內容的直郵/發票)和按需列印(僅在需要時列印所需的內容)。儘管無紙印刷趨勢不斷發展,印刷絕對量減少,但數位印刷仍持續增長,因為它滿足多樣化的印刷需求,例如增加小批量產品的數量。 隨著數位資訊傳遞的增加,商業印刷廠商正在實施數位技術來提高包裝的印刷品質。快速反應的QR碼,已經成為產品包裝上的基本或主流印刷方式,可以用智慧型手機掃描以顯示附加資料,例如產品資訊或促銷內容。而藥品、菸草、酒精飲料等包裝和標籤印刷的需求,正在迅速的成長。這種需求的成長,是由於企業需要遵守不斷變化的政府法規並打擊仿冒品。 加工商和零售商之間圍繞包裝的合作不斷加強,從而開發吸引客戶的創新方法。網路購物和創造個人化體驗進一步推動包裝領域的商業印刷市場。例如,根據中國商務部(MOFCOM)的數據,網路購物市場零售額為15.3兆人民幣(約2.13兆美元)。因此,許多包裝企業正在投資商業印刷解決方案,推動市場成長。 印刷市場的成長,預計將受到造紙業強勁表現的推動。紙張是一種主要由纖維素纖維組成的薄型材料,作為印刷工業的主要介質發揮重要作用。它是複製文字、圖像和圖形的基礎,是印刷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商業印刷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24年為9,100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2兆美元,在預測期內(2024~2029年)複合年成長率為2.38%。商業印刷產業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網路和行動連線的快速崛起。這項變革正在重塑企業和個人溝通和存取資訊的方式。 (一)根據Lucintel的預測,由於數位印刷的經濟性和靈活性,印刷技術類別預計將在預測期內實現最高成長。 (二)從應用程式來看,由於對標籤、吊牌和軟包裝印刷的需求不斷增加,包裝將繼續成為最大的細分市場。 (三)從地區來看,由於數位技術等印刷產業的創新,預計亞太地區將在預測期內實現最高成長,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 (四)商業印刷產業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網路和行動連線的快速崛起,這項變革正在重塑企業和個人溝通和存取資訊的方式。因此,企業正專注於生產更有針對性和更頻繁的印刷產品,特別是在消費者興趣濃厚的領域。 (五)商業印刷業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並逐漸走向永續實踐。印刷業越來越重視環境因素,並採取各種環保措施。 (六)隨著永續性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注意力轉向商務用噴墨產品。這些產品消耗的電力更少,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更少,因此不會排放碳粉粉塵,空氣更乾淨。許多企業正在投資噴墨印表機,以增強其產品供應、個人化包裝、幫助客戶宣傳其品牌並應對季節性需求。 商業印刷市場所面臨的挑戰 (一)成本壓力╱資源、材料、技術和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可能限制利潤率。成本控制是商業印刷商在價格、品質和交付方面,保持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二)法規遵循╱環境和安全法規及合規性問題難以執行,合規成本可能是一項額外費用,而不是生產力的提升。 (三)市場競爭╱從事商業印刷的企業將面臨激烈的競爭,這可能會侵蝕獲利和市場佔有率。競爭的動態使得每個參與者都必須追求創新,並為其產品和服務付加更多價值。 (四)勞動力短缺╱歷來依賴勞動力的印刷業正在經歷變革。機器設計、數位化和電腦化的進步提高了生產力,並使成長與直接勞動力脫鉤。 (五)原料成本上漲╱此項措施令許多市場參與者望而卻步,這些原料包括紙張、墨水和各種化學物質等。 ●數位印刷推動印刷業的成長,其以卓越品質、效率和客製化而聞名,可實現更快的印刷時間、更快的周轉時間和個人化內容 ●平版印刷在特定細分市場中繼續增長,例如高端包裝(如藝術印刷、包裝印刷和特殊印刷)及個性化印刷等領域 商業印刷市場策略性成長機遇 由於關鍵應用、新興技術和消費者需求變化,商業印刷市場呈現多種策略成長機會與選擇。 (一)數位印刷的擴展╱成長機會來自對數位印刷技術的投資,這些技術可以縮短生產計劃並實現客製化。數位印刷是短版印刷和客製化印刷的理想選擇,使其成為當今快節奏商業環境的完美解決方案。 (二)永續印刷實踐╱採用永續印刷實踐具有巨大成長潛力,透過採取綠色環保墨水、可回收材料、碳足跡盤查和節能營運,企業可透過環保議題提高競爭力並提高市場服務率,它也滿足消費者對環保解決方案的需求。 (三)電子商務整合╱投入電子商務可以擴大目標客戶群並簡化訂單履行,從而提供成長機會。線上銷售可以透過將訂單處理和客戶互動整合到一個系統中來提高效率和客戶體驗,因此ERP的建置將需要更完整及靈活。 (四)包裝創新╱隨著需求的持續成長,尤其是零售和電子商務產業的需求,包裝應用具有很大的成長潛力。透過開拓創新的包裝技術和解決方案,企業可以開拓嶄新的商機和新市場。 (五)3D列印應用╱可開發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高度自訂產品,這一個趨勢可以透過為商務用印表機,創建新應用程式和開拓全新市場來推動成長。快速提供高附加價值、高性能陶瓷,同時還可以提出為所需形狀提供附加功能的提案,縮短交貨時間也是很有吸引力。 (六)更加自動化╱人力短缺及生產的多樣性,是一個相悖的議題。越多樣性的工作環境及流程,理應提高人員的數量,但全球性的印刷產業缺工,將導致印刷供應商不得不藉由更自動化的設備,來促使工作排程的順暢。 (七)客製化需求╱對獨特、個人化印刷產品日益成長的需求,進而推動了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在科技的幫助下,個人化數位印刷變得更快、更準確。 (八)市場擴張╱擴展到新的地區和非傳統市場(例如包裝和3D列印),為商業印表機創造更多機會,這些發展也為市場帶來嶄新的前景和商機。 總的來說,這些成長機會響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促進創新並擴大商業印刷產業的市場範圍。技術變革、經濟因素、法規及其他力量和挑戰,影響商業印刷服務需求的成長。而這些促進因素和挑戰在技術、市場動態和業務實踐方面定義商業印刷市場格局,此格局的變化端看印刷供應商,願意投入多少資金及業務內容的調整而有不同變化。 亞太區將佔據主要市場佔有率 (一)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正在經歷快速經濟成長。例如,根據統計部估計,印度2024會計年度第三季GDP成長8.4%。這比2023會計年度同季4.3%的成長顯著成長。財政部公佈2024會計年度實際 GDP成長率為7.6%。製造業和服務業第三季也出現成長,此需求相對帶動印刷業的服務量能。 (二)高成長推動╱這種高成長推動了嚴重依賴印刷的產業,例如零售、廣告、教育和製造業等。而且業務的擴展直接推動商業印刷產業的發展,對行銷材料、包裝和文件的需求不斷增加,印刷業在高品質、多樣性服務、快速服務等議題下,同時也加速全新設備的投資。 (三)經濟發展╱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導致消費者支出增加,進而推動了對印刷產品的需求。零售商需要更多的包裝和標籤,廣告商需要更多的促銷資料,教育機構需要更多的教科書和學習材料,製造商需要更多的文件和產品標籤。各部門的這種相互關聯的成長,強調了商業印刷市場在支持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 (四)技術創新╱特別是數位印刷,推動了印刷業的成長。數位印刷向來以卓越的品質、效率和客製化而聞名,可實現更快的印刷時間、更快的周轉時間和個人化內容,這些功能對各種規模的企業都有吸引力。 (五)技術轉變╱這種技術轉變,不僅可以提高印刷公司的業務能力,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尋求這些先進的服務,也逐漸擴大了基本客群。許多主要企業正在透過新產品發布、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和區域擴張來擴大其產品組合,進一步提高亞太商業印刷市場的價值。 2025全球平版印刷現狀及發展 2025年全球平版印刷狀況,根據已有的趨勢和訊息,整理已確認的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一)市場需求變化╱平版印刷在商業印刷和出版品印刷領域仍然佔據重要地位,但隨著印製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已產生波動及選項。企業主或內容提供者會根據需求的變化,調整其印刷製作方式。 (二)環保和可持續性╱隨著全球對環保的關注增加,平版印刷產業可能會更加注重使用環保材料和可再生資源。預計會有更多企業採用環保材料、無毒油墨和節能設備,以減少對環境影響。這將會促使更多企業採用環保油墨和無毒材料,同時為應付新材質而開發出更適合的製程。 (三)技術進步╱平版印刷技術的不斷創新,例如更高效的印刷機和自動化流程,這會提高生產效率和印刷質量、降低成本、並提升印刷質量。但此生產速度已達設備上的物理極限,在印刷速度的極限上,也需同時確認客戶對高質量印刷的需求。 (四)市場細分╱平版印刷可能會在特定細分市場中繼續增長,例如高端包裝(如藝術印刷、包裝印刷和特殊印刷)及個性化印刷等。這些領域對印刷品質和創新設計的需求較高,企業將更加注重提供訂製化和高質量的產品,以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 (五)全球化與本地化╱雖然全球化趨勢仍然存在,但許多企業也在尋求本地化生產,以減少運輸成本和時間,這可能會影響平版印刷的生產和分銷模式。 (六)競爭加劇╱隨著數位印刷和其他印刷技術的崛起,平版印刷產業已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印刷供應商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以保持市場競爭力。 (七)數位化轉型加速╱隨著數位印刷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平版印刷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導致許多企業可能會逐步轉向數位印刷,以滿足個性化和小批量生產的需求。 (八)智能化和數據驅動╱隨著工業4.0的推進,平版印刷產業可能會越來越多地採用智能化技術和數據分析,以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浪費。 (九)市場競爭加劇╱隨著全新技術的出現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平版印刷產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以保持競爭力。 ●參考資料:https://www.gii.tw/report/tbrc1435505-printing-global-market-report.html。
次級包裝在新供應鏈中的角色
包裝未來
2025-07-10

次級包裝在新供應鏈中的角色

次級包裝是將多個產品包裝在一起的盒子或包裹——像是一箱果汁盒——讓搬運、存放或銷售變得更方便。 圖片來源:ML Robinson/Shutterstock   曾經被視為僅用於運輸保護的次級包裝,正悄悄發生變革。 隨著全球供應鏈日益複雜和消費者期待提升,這層位於主包裝與外部運輸包材之間的中間包裝層,已成為具戰略意義的重要環節。 從成本效率、品牌塑造,到永續與自動化,次級包裝在簡化物流和滿足現代商務日益演變的需求上,扮演關鍵角色。   滿足效率與自動化需求 現今的供應鏈以速度與精準為驅動。在普遍採用自動化的倉庫與配送中心,次級包裝必須與機器人系統、輸送帶和掃描設備無縫銜接。 統一性與可靠性成為必須:包裝箱必須設計成容易被自動揀選系統操作,並符合棧板化與存放標準。 標準化箱型尺寸、條碼可視性與易開封設計,已成為次級包裝設計的必要元素。 這些元素有助減少人工作業、降低人工成本與減少揀貨錯誤。對大型零售商與電商巨頭來說,次級包裝不僅是產品保護,更是提升營運效率的關鍵。 此外,次級包裝也逐漸針對逆向物流進行優化。 隨著退貨成為消費者旅程中的常態,尤其在線上購物中,能承受雙向運輸且不損害產品完整性或增加額外作業成本的包裝需求攀升。   永續推動不妥協性能 永續包裝已非選項,而是期待。在法規趨嚴與消費者覺醒的雙重壓力下,企業重新思考如何在不犧牲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次級包裝支持環保目標。 此挑戰促使包裝設計師以創新思維審視回收性、減材與再利用策略。 瓦楞紙板仍是次級包裝的主流材料,但製造商正著力降低重量與體積,以減少碳足跡。包括使用更輕薄的紙板材質或移除塑膠包膜的輕量化策略日益普及。 同時,更多採用可回收材質與單一材質(mono-material)設計,以利消費後的分揀與處理。 「零售即用包裝」(Retail-ready packaging, RRP)與「貨架即用包裝」(Shelf-ready packaging, SRP)提供了永續雙贏解方,這些次級包裝設計可直接從運輸轉為陳列,減少浪費與搬運。 隨著零售商日益重視效率與永續,智慧且環保的次級包裝解決方案需求穩定成長。 可重複使用的次級包裝,如塑膠箱與摺疊箱,也在閉環系統中受到關注,尤其在生鮮及醫藥物流領域。 儘管初期投資較高,但長期環境與經濟效益讓此模式成為部分產業具吸引力的方案。   強化品牌識別與顧客體驗 主包裝通常承載品牌訊息,但次級包裝已不再隱形。隨著開箱體驗日益重要——特別是在社群媒體與電商時代——次級包裝成為品牌的微妙但有力的觸點。 印刷品牌箱、客製化內襯與巧妙設計的內部結構,能提升產品的感知價值,確保商品完好送達。 對於直銷消費者品牌而言,次級包裝可能是消費者接觸產品的第一個實體接觸點,是整體消費體驗的重要一環。 在零售環境中,使用 RRP 與 SRP 的次級包裝往往具雙重功能:保護貨品同時兼具陳列用途,節省店鋪作業時間與人力,並確保各店面品牌形象一致。 安全性特徵也是新興趨勢。隨著高價值與敏感商品(如電子產品、化妝品與藥品)出貨增加,次級包裝須具備防拆封標籤、QR Code 或 RFID 技術。 這些功能提升追蹤能力,建立消費者對防偽的信任,應對假冒產品的風險。   展望未來 次級包裝市場將隨著供應鏈採用新技術、消費行為變化及氣候壓力持續演進。 客製化、自動化與永續將成為創新主軸,而數據驅動的設計與更智慧的材料將重新定義包裝的功能。 對製造商、品牌商與物流業者來說,次級包裝已非事後考量,而是戰略資產——連結產品保護、營運效率、品牌形象與永續目標,對現代商務至關重要。 想在競爭激烈的包裝市場中領先,必須超越盒子本身,認知次級包裝在供應鏈中扮演的深遠角色。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
數位包裝印刷市場2030年將接近370億美元:Smithers研究報告
包裝未來
2025-07-10

數位包裝印刷市場2030年將接近370億美元:Smithers研究報告

根據英國研究機構Smithers的新研究,全球數位包裝及標籤印刷市場在2025年市值達到220億美元,佔當年所有包裝印刷市場的4.1%。預計到2030年,該比例將提升至5.8%,市場規模將達到369億美元。 數位印刷的成長速度遠超過主流的類比印刷方法。數位技術在標籤印刷中已廣泛應用,隨著噴墨印刷的可擴展性和多功能性日益提升,越來越多大型印刷機被設計用來印刷折盒、瓦楞紙箱以及柔性紙張和薄膜基材。報告指出,印刷轉換商正在上游的訂單處理、設計、審核和印前作業,以及下游的後加工和物流環節進行重大改進,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和零售商利用數位印刷生產的優勢,市場正快速擴大。 該研究針對2020至2030年間,數位印刷用於標籤與包裝製造的使用情況進行預測。報告涵蓋使用數位印刷技術(電攝印刷或噴墨印刷)生產的標籤與包裝,包括瓦楞紙箱、紙盒、柔性包裝、硬塑料和金屬容器。這是一個全球市場,使用者遍布世界各地,報告同時呈現主要國家和區域市場的情況。 照片來源:Gopak。   內容來源: https://convertingquarterly.com/
Orior 推出 One Domino Square 頂樓公寓,提升愛爾蘭工藝水平
設計創意
2025-07-10

Orior 推出 One Domino Square 頂樓公寓,提升愛爾蘭工藝水平

  翡翠島似乎一夜之間就成為當代收藏品領域的中心力量,但自本世紀初以來,全球藝術家和歷史學家見證了這一結構性轉變的緩慢推進。總部位於紐裡的設計品牌 Orior 持續重塑大眾對愛爾蘭創意貢獻的認知——其特點是工作室工藝(即家具)的主導地位——此前,這一領域被其歐洲鄰國所掩蓋。 Orior 的最新力作,將其神秘的美學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這套頂層公寓位於由 Selldorf Architects設計的布魯克林地標 One Domino Square 公寓項目的三套頂層公寓之一。雖然室內設計並非 Orior 的典型做法,但此次合作為 Orior 及其工匠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讓他們能夠在一個綜合的住宅環境中展示其獨特的風格。 Orior 品牌總監 Jordan Trinci-Lyne 表示:“我們兩個團隊都致力於打造將高端設計與輕鬆宜居融為一體的空間。對於這套頂層公寓,我們的願景是設計一個既散發著精緻氣息,又保留著溫馨宜人、雋永溫暖的家。” 每間複式公寓均包含三間寬敞的臥室、三間半豪華浴室和兩間專屬起居空間,其中一間與寬敞的私人露台無縫銜接,可欣賞令人驚嘆的壯麗景色。這套通風良好的住宅營造出一種高聳的氛圍,Orior 利用其眾多作品的宏偉比例、恢弘氣勢和工業風優雅,打造出這套住宅的基調——將原本浮誇的室內陳設換成低調而不失奢華的風格。 作為品味與才華的傳遞者,品牌充分利用其創意網絡,匯集最優質的室內裝潢、皮革、石材和金屬,打造出傳家寶級的家居用品,並採用重新設計的飾面和定制服務,專為 One Domino Square 的住戶打造。精心的策劃提升了公寓的特色,將室內建築與標誌性的愛爾蘭紋理、色彩和材料完美融合。 每個區域都擁有獨立的配色方案,確保在更大的佈局中營造獨特的體驗,而主空間則確立了整體的視覺韻律。客廳、餐廳和廚房區域在保持各自個性的同時,也呈現出美學與空間的和諧統一。天然大理石、石灰石、柔和的圈形呢和天鵝絨的成熟低調,在整個房間中交相輝映。溫暖的木質材料與奢華的織物交相輝映,凸顯了其豐富的觸感,其中包括凱蒂·安·麥圭根定制的地毯,以及來自 Blue Green Works 和 Bocci的 燈具。 材料工藝的交響樂在整個公寓中迴盪:來自愛爾蘭的當地綠色大理石和該國璀璨的水晶,經過回收和提煉,製成邊緣柔和的圓形;手工挑選的石灰石;青銅和黃銅的手工觸感更加精緻;實心橡木讓人聯想到其本土木材;以及性能內飾,展示了 Orior 產品在室內和室外環境中的多功能性。 精選家具與全新飾面和訂製家具融合,例如靈感源自Eli Chair的弧形吧台凳,專為頂層公寓打造,進一步提升了項目的特色。 Nero Table等經典家具以胡桃木和愛爾蘭石灰石重新演繹,煥發新生;Eli Chair則以白色圈圈絨面料而非傳統雪尼爾面料進行軟墊。 賓客和買家都將欣賞到 Orior 全新推出的系列產品和延伸,並展現品牌的持續發展願景。臥室配備專為私人空間設計的家具,融合了品牌標誌性的 Atlanta、Néad 和 Gian 輪廓元素。其他訂製家具包括邊桌和紡織品,Cameron Stewart 的藝術作品則點綴著整個空間的牆壁。 顯然,Orior 異想天開的敘事和原始語言,以及經常引用自然形態的輪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或許是在調侃未來的事業。 「有幾個人提到,儘管他們有懼高症,但為了住在這個空間,他們還是把恐懼拋在一邊,」Trinci-Lyne說。 “這感覺像是對這個設計營造出踏實感​​和舒適感的一種讚美。”   攝影:威廉·傑斯·萊爾德(  William Jess Laird  )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美國郵政推出完美郵票設計
設計創意
2025-07-10

美國郵政推出完美郵票設計

[圖:USPS]   誰住在海底的鳳梨屋裡,現在即將出現在你家信箱?就是海綿寶寶!這位深受喜愛的尼克卡通角色,成為美國郵政(USPS)最新「Forever 永久郵票」的主角。 這款郵票將於 8 月 1 日 在紐約時報廣場舉行的發行典禮中正式亮相,而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海綿寶寶與郵票天生就是完美搭配。畢竟,很少有像海綿寶寶這樣正方形的卡通角色,能如此完美契合正方形郵票的外型與功能。 [圖:USPS]   這套郵票由 USPS 藝術總監 Greg Breeding 設計,使用了尼克國際兒童頻道提供的角色圖像,總共包含四種不同的設計。其中兩張郵票巧妙地只呈現海綿寶寶笑臉填滿整個方框,另外兩張則將他與其他角色一起呈現,如派大星、珊迪松鼠、螃蟹老闆與章魚哥。 這些郵票特別適合貼在寄給孫子、姪子姪女的生日卡上,設計風格也充滿幽默巧思,充分發揮郵票這種小型媒介的圖像潛力。 每套 16 張(四款圖案各四張),售價 12.48 美元。 [圖:USPS]   美國郵票以描繪歷史人物聞名,例如華盛頓與富蘭克林這類政治人物,或像貝蒂·懷特、Alex Trebek 等流行文化人物。不過卡通角色也不是第一次登上郵票,從巴斯光年、兔巴哥到迪士尼反派角色都曾經入列,如今輪到海綿寶寶加入這個行列。 自 1999 年首播至今,《海綿寶寶》目前已邁入第 16 季,由動畫師 Stephen Hillenburg 創作。這部卡通啟發了 Pantone 色彩、流行藝術、速食聯名餐點,甚至動畫原畫也收藏於史密森尼博物館。如今,隨著這套 USPS 郵票的推出,海綿寶寶再度達成一個新的里程碑: 他,已經成為政府發行的官方象徵。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
一個簡單的形狀,讓可口可樂標誌成為永恆經典
設計創意
2025-07-10

一個簡單的形狀,讓可口可樂標誌成為永恆經典

[圖:可口可樂公司]   如今,可口可樂擁有全球最具標誌性的品牌識別之一——甚至有一項2010年代的研究指出,「Coca-Cola」是世界上第二個最廣為人知的詞彙,僅次於「OK」。但如果沒有1969年那場被稱為「阿登計畫」(Project Arden)的重大設計改造,這個品牌的全球版圖可能完全不同。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計畫:改變可口可樂品牌識別的關鍵時刻 這段可口可樂歷史的關鍵時期,是由標準手冊出版社(Standards Manual)出版、由設計公司Order Design設計的新書《可口可樂品牌識別手冊》(Brand Identification Manuals for Coca-Cola)所聚焦。該書彙編了1969年至1979年間,可口可樂公司檔案館中的七份品牌手冊及數十份附加資料。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阿登計畫的記錄——這是一項由設計公司Lippincott & Margulies合夥人Walter Margulies主導的設計任務。當時可口可樂給予這個團隊一個艱巨的目標:為這家快速擴張的飲料公司打造一套統一的企業品牌系統。 阿登計畫的名字源自當時著名的伊麗莎白·阿登(Elizabeth Arden)美容沙龍,以其標誌性的消防車紅色大門聞名。阿登計畫的核心視覺系統——簡潔而多功能的阿登方塊(Arden Square),成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資產之一。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計畫如何鋪陳可口可樂的品牌路線 Margulies在阿登計畫的設計起點,並非試圖徹底改變品牌,而是著重於保留其最重要的特色。到了1969年,可口可樂的襯線字體標誌已深植消費者心中,品牌醒目的紅色也被Margulies形容為「高度激勵性的」。 過去幾年,標誌的呈現並不一致,視應用場景有不同版本,例如1940年代用於廣告的紅色圓形背景,1950年代則用於招牌和販賣機的弧形標籤。隨著全球擴展的目標,管理層意識到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至關重要。 Lippincott & Margulies團隊的目標是打造一套能同時提升可口可樂形象並保持品牌熟悉度的身份識別系統,且在包裝、產品與廣告中都能靈活應用。他們將可口可樂的身份簡化為數個核心設計元素,並制定明確的使用規範。 據Order Design合夥人Jesse Reed表示,阿登計畫的最終品牌系統包含不到六個設計元素。 [圖:可口可樂公司]   簡約主義:瑞士學派設計思維的影響 Reed表示,當時可口可樂合作的設計公司,如Lippincott & Margulies,深受瑞士設計學派影響,強調極簡主義與「減法」是最佳路徑。 阿登計畫保留了可口可樂的手寫標誌和品牌紅,但將過去的圓形背景換成方形,該方形還可延伸成矩形;並將Helvetica字體定為品牌主字體;同時創造了全新品牌元素——現在被稱為「動態絲帶」(Dynamic Ribbon)的流動白色帶狀設計,Reed形容它是整個品牌的「連結組織」。 這些變革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阿登方塊:一個紅色方塊內包含可口可樂襯線標誌、動態絲帶,以及用Helvetica字體寫成的「Enjoy」字樣。Lippincott & Margulies制定了嚴格規範,明確阿登方塊如何被延伸成不同尺寸的矩形,用於產品標籤、廣告、包裝,甚至車隊標誌。規範也列出「不允許」的使用範例,比如調換紅白色塊的位置,或加入新色彩。 Reed說:「過去標誌幾乎是自由漂浮的,但阿登方塊讓可口可樂可以模組化使用。它不是任意縮放,而是賦予混亂以秩序。」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方塊為何能成為經典? 如今,距離「阿登方塊」(Arden Square)於1960年代末問世已近 60 年,可口可樂仍然使用幾乎一模一樣的品牌系統,僅在 2018 年導入自訂品牌字體等細節上做了微調。設計師 Jesse Reed 認為,這份一致性源自品牌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明確且不可動搖的規範。 「他們知道,一致性與重複是導入新品牌識別最強大的工具——這是最基本的完形心理學原則之一,」Reed 表示。「這整套識別系統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執行範例。他們從不妥協,也不輕易讓變體混入體系,這種堅持終究帶來了成果。」 阿登方塊及其各組成元素的長期使用,已深植人心——甚至只要看到特定的一種紅色,就能立刻聯想到可口可樂。這種視覺聯想,也為可口可樂帶來了天然的競爭優勢,尤其在許多對手「重塑品牌形象不下十次」的飲料產業中。 「在這個規模和體量下,[可口可樂] 是極少數從一開始就堅守品牌識別,直到今日依然不變的公司之一,」Reed 說。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
展現印刷包裝產業蓬勃發展
企業訪談
2025-07-11

展現印刷包裝產業蓬勃發展

由中華民國印刷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印刷科技學會、設計印象雜誌組成的印刷包裝業產學聯盟組織,旨在促進產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討產業發展相關議題。該聯盟特別於去年12月4日下午三點參訪台中青水彩色印刷公司,透過現場實地考察,了解先進設備與技術,並探索未來印刷產業的趨勢與發展方向,青水彩色印刷董事長王昭明也表達誠摯歡迎,印刷包裝業產學聯盟相關人員的來訪。 參訪行程與研討會談重點 活動由中華民國印刷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福珍主持,他以中國市場為例,說明其龐大的生產規模,例如動輒生產五、六十萬本書籍的能力,並對比台灣印刷產業的現狀。設計印象雜誌發行人黃義盛提到,國際市場、可持續發展與數位轉型是產業必須要走的路,也分享中國2023年印刷品出口額高達220億美元的數據,並以伍合公司與捷比達公司為例,探討台灣印刷包裝產業如何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機遇與挑戰。 YFY捷比達公司總經理陳文福提出「印刷走入包裝是必然過程」的觀點,認為印刷工藝的技術延伸不僅滿足市場需求,更使包裝成為品牌核心價值的展現。隨著技術進步,印刷在包裝中的角色將更加多元化。至於從台灣設計、中國生產,進而到台灣設計、全球生產的趨勢,對未來的具體影響,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興台印刷陳政雄董事長、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理事長魏裕昌教授、正隆紙業副總經理林祥註、吳文雄前理事長等也分別對產業提發展提供一些看法;隨後再由Koenig & Bauer台灣科尼希鮑爾公司與光源企業介紹新設備相關的特點。光源企業董事長梁塗根先生指出,在環保趨勢下,將現有的UV燈調整為LED-UV是必然的趨勢。然而,全面改為LED-UV在現有設備、油墨特性等條件下,尚難以完全實現。 因此,未來傳統UV與LED-UV混合搭配設備將成為趨勢,目前青水印刷這台9色加雙上光印刷機即是採用此種混搭靈活運用的模式,根據不同的印件進行調整,以兼顧環保與需求,這是目前印刷廠需深思的重要課題。對談內容涵蓋設備整合概念、國內印刷概況、環保議題的市場轉變以及國際印刷市場趨勢,充分展現對印刷市場的期待與企圖心。 ●印刷包裝業產學聯盟成員齊聚一堂,進行一場難得的交流聚會  ●青水彩色印刷新添購全國唯一、德國KBA菊全9色加雙上光單張紙印刷機,搭配LED UV及傳統UV汞燈,為全國最多色最長的平版印刷機 青水彩色印刷公司概覽 青水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台中市清水區中山路539號之10,東臨中部國際機場,西靠台中港國際海港,又近一、三、四號國道,可謂享盡陸、海、空地利之便;該公司創業於1946年,至今已有78年歷史,傳承三代。現任負責人為王昭明董事長、員工人數約85名、廠地面積約2,450坪。公司Logo以鮮明的標準色(Cyan 100)設計,兩個雙圓形中間一條斜線代表紙張,外圍環抱,象徵印刷人專注的眼睛。公司自創立以來,不斷引進先進設備,並通過ISO 9001、G7、GMI及FSC等多項國際認證。 目前青水彩色印刷主要設備:(1)全台唯一KBA菊全9色加雙上光單張紙印刷機(搭配LED UV及傳統UV汞燈);(2)KBA菊全6色加上光印刷機;(3)Manroland菊全6色加上光印刷機;(4)Komori小森菊全4色印刷機(LED UV專用機)暨菊全雙面單咬口平版印刷機;(5)三菱菊全雙色印刷機;(6)Heidelberg海德堡單色印刷機;(7)Bobst博斯特全自動全清廢軋盒機1台;(8)Iijima日本飯島全自動清廢軋盒機1台;(9)財順平軋機4台;(10)糊盒機4台、自動品檢機1台及裱褙紙機2台、三面刀騎馬釘機1台、摺紙機4台;(11)壓光、上光設備數台;(12)德國SPS全自動UV.IR乾燥菊全網印機。 Koenig & Bauer RAPIDA系列印刷機以高效能和先進技術著稱,特別是在商業印刷和包裝印刷領域。其中,此次參訪行程的重點設備:RAPIDA 105型9色加雙上光印刷機具備以下特色: (一)高生產效率╱印刷機的印速可高達每小時16,500張,能夠滿足大量印刷需求。 (二)高自動化程度╱其配備全自動換版裝置、CIP3數據支援系統和精密的Ergotronic操縱台,提升操作便利性和生產效率。 (三)環保設計╱該印刷機可支援低酒精或無酒精印刷技術,符合現代環保要求,降低對環境的影響。KBA RAPIDA 105型9色加雙上光印刷機結合高速度、高品質和環保特性,是現代印刷企業提升競爭力的理想選擇。 ●青水彩色印刷公司董事長王昭明(右2)與部分參訪成員,在新添購的德國KBA菊全9色加雙上光單張紙印刷機前合影 青水彩印永續發展與榮譽 王昭明董事長致力於推動公司永續發展,積極採購先進設備並引進最新技術。2023~2024年,分別榮獲台中市第22屆金手獎與經濟部產發署第18屆金印獎,成為雙料得主。同時,引進全台首部RAPIDA 105型9色加雙上光印刷機,長達35米。柯尼希鮑爾(Koenig & Bauer)是歷史最悠久的印刷機製造商(超過200年),也是德國三大印刷機械公司之一,與海德堡和曼羅蘭公司齊名。 青水彩色印刷提供一條龍式生產服務,從大捲筒紙裁切單張、印前系統、印刷機群到後加工成型,完整工作流程充分滿足客戶需求。產品項目包括彩盒、書籍、紙袋、吊卡(牌)、海報、DM等,客戶群涵蓋國內知名飲料食品業、自行車業、藥廠、3C產業、健身休閒產業等多個領域。 此次參訪結合了技術、管理與市場的全面討論,從設備整合到國際市場趨勢的探討,充分展現印刷包裝產業的蓬勃發展。青水彩色印刷公司的專業與熱情,讓參訪者大開眼界,對產學合作的未來充滿期待。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
設計創意
2025-07-11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

為慶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創校70周年,該校攜手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及高雄市高師大獅子會,於去年11月25日~29日假高師大和平校區活動中心2樓展覽廳舉辦「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此次展覽以「環保永續與ESG」為核心議題,廣邀來自全球33個國家的設計師參與展覽,並精選70件極具創意與深度的海報設計作品,透過視覺語言詮釋永續發展理念,為校慶活動增添一場兼具全球視野與時代意義的文化盛宴。 展覽於去年11月27日舉辦開幕儀式,當日現場嘉賓雲集,包括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長王政彥、高雄市教育局局長吳立森、國際獅子會300E-5區總監陳明賢、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燦裕與董事凌錦慧、高師大獅子會會長孫偉哲、高師大視覺設計系主任廖坤鴻、策展人張芳榜,以及多位高師大校友設計師親臨支持,共同為展覽揭幕。同時吸引眾多設計界專家學者、環保倡議者及各界嘉賓共襄盛舉。此活動象徵高師大70年教育使命與全球永續責任的深度結合,也展現該校在推動環保議題上的前瞻視野及文化貢獻。 聚焦永續議題匯聚全球創意 此次展覽聚焦於當前全球關注的ESG永續議題,涵蓋環境保護、社會公平與良好治理等多元面向。主辦方邀請來自歐美、亞洲、非洲及大洋洲的國際知名設計師與新銳創作者,共同呈現兼具文化內涵與全球視角的海報設計作品。包括台灣、土耳其、中國、厄瓜多、加拿大、白俄羅斯、伊拉克、伊朗、匈牙利、印尼、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孟加拉、波蘭、阿根廷、法國、俄羅斯、保加利亞、美國、香港、埃及、烏克蘭、烏拉圭、烏茲別克、秘魯、馬來西亞、斯洛維尼亞、捷克、墨西哥、德國、澳洲、韓國及羅馬尼亞等33個國家。 展覽中,作品以多樣化的創作手法,表達對永續發展的深刻見解。韓國設計師、南首爾大學教授Byoung Il Sun博士的作品「Everything And I Are One」,借鑒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強調人與自然、宇宙之間不可分割的關聯性,展現韓國文化對生命共生的深邃理解。 而來自印尼,任教於泗水理工大學(ITS)視覺傳達設計系的Naufan Noordyanto教授,他的作品以扇形樹冠為設計主題,象徵印尼文化中實用與美學並存的傳統工藝,並傳遞對森林與自然資源的尊重。該設計巧妙呼應植樹降溫的永續概念,突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 另外,加拿大設計師Derwyn Goodall則以「Nature」(自然)與「Nurture」(培育)為核心主題,探索文化中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哲學觀點,並強調自然與培育之間密不可分。其作品引發觀眾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深層反思。 這些作品以獨特的文化視角詮釋永續發展的多重意義,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創意與思辨的視覺盛宴,也激發對環境、社會與未來的更多關注與對話。 ESG與教育是高師大未來願景 自1954年創校以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就秉持著「身正為範、學高為師」的核心精神,不僅致力於培育優秀教育人才,更積極推動文化創新與社會責任。近幾年來,該校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課程設計,鼓勵學生以創新思維回應全球挑戰,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與永續意識的專業人才。 在此次「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中,財團法人高師文教基金會與高雄市高師大獅子會提供重要支持,促成學校與國際設計界的深度合作。展覽以環保永續為主題,不僅展示全球頂尖設計師的創意作品,更搭建了文化交流與學術討論的平台。 高師大期望透過此類活動,啟發青年學子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反思,將創意與實踐相結合,轉化為推動永續發展的具體行動。這不僅彰顯高師大在教育使命上的承諾,更展示其在全球永續責任上的前瞻願景,為人類與地球的共同未來注入新希望。 創意擁抱永續設計啟發未來 「設計新生態」國際海報設計展作為高師大70周年校慶的重要篇章,完美融合教育、設計與永續理念,成為一場文化與創意的盛宴。藉由此展覽,高師大不僅向世界展示台灣設計的卓越實力,更以實際行動倡導全球攜手關注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 展覽作品以獨特視角與創新設計詮釋永續發展的深層意涵,激發觀眾對當代議題的關注與思考,期許共同感受設計如何傳遞永續精神,攜手邁向更加美好與和諧的未來。茲將70件海報作品完整刊錄,提供讀者欣賞。
潘亞建提升競爭力及創新發展
風雲人物
2025-07-11

潘亞建提升競爭力及創新發展

德國海德堡(Heidelberg)公司為全球具有領導地位的印刷器材銷售及製造商,今年適逢其創立175週年的光輝時刻,這代表著從德國一家小型鐘鑄造廠到全球印刷和包裝解決方案領導者的創新歷程。而成立邁向25週年的台灣海德堡國際公司此刻也迎來人事全新氣象,發布於去年11月1日起由潘亞建(Arkin Pariltan)擔任台灣海德堡新任總經理,其同時繼續擔任海德堡大中華區服務耗材零件總監,帶領台灣服務團隊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而在此雙重職位上,潘亞建總經理將負責台灣區的全面運營管理,並繼續領導海德堡大中華區的耗材及零件業務服務,致力於推動業務增長、提升市場競爭力及創新發展。時值新人新氣象,本刊特別專訪新任總經理潘亞建來談談公司的經營理念、核心價值、數位轉型過程、台灣市場布局、發展方向及未來展望。 Q1:談談個人進入海德堡公司之緣由及歷程。 A:我出生並成長於德國海德堡,因此海德堡這家公司在我居住的地區是一個知名的全球技術領導者。幸運的是,我在德國卡爾斯魯爾理工大學學習期間,有機會與海德堡公司合作撰寫我的畢業論文,這意味著我在大學時期就已經加入這家公司。由於我在海德堡公司非常正面的實習經歷,包括它的企業經營理念、設備產品和作為雇主的優秀表現,我決定畢業後加入這家公司。 海德堡公司給予我在不同部門發展的機會,包括產品管理、銷售和服務,並且包括在亞洲的海外項目。因此,可以總結我的背景是具備在全球環境中為客戶服務的專業知識,並累積豐富的國際管理經驗。潘亞建自2016年11月起,在海德堡大中華區擔任多個職位,包括服務耗材零件主管及董事會成員,負責中國、香港和台灣的技術服務與零件、耗材及應用,以確保這些關鍵部門的順利運作和持續增長。 ●Gallus One是一款革命性的數位標籤印刷機 ●適合大規模生產的Gallus Labelmaster標籤印刷機 Q2:台灣海德堡目前主要市場定位、經營理念、核心價值、服務內容與客層為何? A:海德堡公司致力於透過以客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來推動印刷的未來,作為印刷和包裝產業的全球領導者,我們以成為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堅定承諾而聞名。透過結合數十年的專業知識和尖端創新,海德堡正在推動印刷的數位化轉型,同時保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我們的理念圍繞著將客戶放在首位,確保每個解決方案和服務都能滿足現代印刷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海德堡旨在簡化操作、提高效率並開拓全新的成長機會,使客戶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成功。 海德堡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致力於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並與客戶密切合作,了解他們的特殊需求與挑戰,提供與客戶目標一致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全面性的支持是一個重要關鍵:從設備配置的初步諮詢到教育訓練、服務和維護,包括耗材和工作流程暨軟體解決方案,海德堡確保產品是全方位整合到客戶的工作流程中。 對於海德堡來說,數位化和印刷產業的轉型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海德堡一直處於數位化的前端,透過先進技術重新構想傳統印刷過程。隨著智能印刷車間概念的導入,海德堡將設備、軟體和服務整合到一個完全連接的生態系統中。我們的Prinect工作流程解決方案是一套全面性的軟體工具,優化從印前作業準備到印後的生產工作流程,提供即時數據分析和提高效率。此外,創新的遠程服務解決方案將支持最小化停機時間和快速支援。數位印刷解決方案,例如Versafire系列和現在的JetFire噴墨印刷機,實現了高度客製化的短版印刷,具有卓越的品質和速度。 海德堡的客戶群涵蓋廣泛的印刷應用,從商業印刷企業專注於使用單張紙平版印刷技術提供的高端產品行銷工具、書籍和小冊子,到使用數位設備進行短版印刷。對於包裝專家,我們以高質量和經過驗證的技術單張紙產品組合服務市場,例如CX或XL印刷機。此外,海德堡擴大其產品組合,重新定義折疊紙盒生產:海德堡Boardmaster是一種尖端的柔版印刷系統,專為高容量折疊紙盒生產而設計。其運行速度可達每分鐘600公尺,生產效率是傳統系統的兩倍,透過雙印刷單元實現不停機生產,無縫作業更換。先進的自動化,包括Intellimatch預印掃描儀,確保卓越的印刷質量並縮短準備時間。 「連續性」是海德堡的重點之一,使用水性油墨和在作業更換期間最小化被印材料浪費。其模組化設計提供了未來升級的靈活性,使其成為不斷增長的包裝市場中具有成本效益和環保的解決方案。除了商業和包裝領域從印前到印後加工的技術,海德堡還以其尖端技術進軍標籤領域。我們提供一個全面的標籤產品組合,旨在滿足現代標籤生產的多樣化需求,將先進技術與可持續性和效率相結合。 而這個產品組合的核心就是Gallus One,這是一款革命性的數位標籤印刷機,專為短版到中版印刷而設計。結合海德堡的成熟噴墨技術與無縫整合的Prinect工作流程,Gallus One提供了具有成本效益的高質量標籤生產,浪費最少,是尋求靈活性和可持續性的中小型標籤轉換商和品牌所有者的理想選擇。而對於大規模生產,Gallus Labelmaster提供無與倫比的多功能性,在柔版和複合應用中表現相當出色。它支持廣泛的被印材質和作業複雜性,是需要高生產力和可擴展性的企業強大解決方案。 透過將自己定位為共同成長的合作夥伴,海德堡繼續加強與客戶的關係,幫助他們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同時創造嶄新的效率和獲利水平。 ●(左圖)海德堡Speedmaster XL 106印刷機 ●(右圖)B3尺寸的Jetfire 50數位噴墨印刷機   Q3:海德堡公司向來在設備上追求精益求精,試著分享新款印刷設備上的革新功能,或是近期將有何新機型上市推出? A:在2024年5月舉行的Drupa展會上,海德堡宣布與佳能在單張紙噴墨印刷領域進行全球銷售和服務合作。海德堡將推出基於佳能單張紙噴墨打印機並結合其自身Prinect工作流程的B3數位噴墨印刷機Jetfire 50和未來的B2數位噴墨印刷機Jetfire 75。Jetfire 50生產速度可達到每小時9,120張,超過了許多現有B2噴墨印刷機的產能。B2的Jetfire 75具有更大的生產能力,預計將成為單張紙噴墨印刷市場中的重量級產品。 與佳能的合作旨在更好地滿足客戶對工業噴墨印刷設備的需求,這兩款設備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推出。海德堡的優勢在於Prinect工作流程及其強大管理和色彩控制能力。透過採用Prinect工作流程,數位印刷可與傳統平版印刷結合,發揮兩者優勢。 目前,印刷市場上還有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趨勢:訂單變得更加多樣化且數量更少。以前,平均訂單量為五到六千份,但現在可能只有兩到三千份。印刷公司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訂單切換和設備調整上。如果沒有合適的解決方案,這可能會導致印刷機的整體設備效率(OEE)下降,影響業務的獲利能力。有鑑於此,市場對平版印刷機的需求可以總結為兩個主要點:第一,高效率;第二,多樣化整合工藝以滿足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要求。通常,這兩點需要結合起來,意味著高效率必須滿足高附加價值產品的複雜生產工藝。 海德堡如何提供更好地滿足客戶和市場需求的產品?首先,透過最大化平張印刷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Speedmaster XL 106的印刷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21,000張,以及在Drupa 2024上展示高度自動化的CX 104印刷機,都是這一個努力的典範。透過採用最新的自動化和智能技術,新型號不僅比上一代速度更快,而且顯著減少準備時間,從而大大提高整體生產效率。 其次,透過幫助客戶簡化複雜問題,有效提高設備輸出效率。包裝印刷經常遇到特別色的問題,傳統上這個需要停機調整或更換油墨,這可能會導致大量時間浪費,尤其是在訂單變短的情況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海德堡在幾年前推出Multicolor特別色替代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使用七種基本顏色來模擬大多數的特別色,大大減少停機調整或更換油墨的時間。這一個解決方案在全球許多知名印刷公司及台灣的實踐驗證中表現出色,顯著提高了印刷機的輸出效率。 Q4:海德堡在數位轉型的創新過程中,有甚麼值得學習及驕傲的地方,在轉型過程中是否碰到甚麼困難,要如何因應及克服! A:海德堡在印刷產業的數位化轉型中一直是個先驅者,因其創新解決方案而獲得認可。我們以在遠程服務技術、先進軟體解決方案以及基於雲端的工作流程和客戶大數據資料庫網站方面的領先地位為榮。同時能夠無縫整合這些技術,使得印刷企業能夠提高效率和靈活性。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顯著且區域性的成就,是在大中華地區成立海德堡數位化事業部(HDU)。透過HDU,提供了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將設備數據整合到客戶的MES/MIS系統中,支持智能工廠的發展。這些定製解決方案使客戶能夠簡化操作並採用數據驅動的決策,幫助他們在日益數位化的世界中保持競爭力。 然而,這一個過程並非沒有挑戰。特別是在亞洲地區,一個主要的問題是客戶對設備連接性和數據整合的猶豫,這在歐洲和美國較為普遍。海德堡透過實施最高的IT標準和強大的安全協議來確保數據隱私和系統安全,解決了這一個問題。 Q5:世界正在快速轉變,ESG及綠色印刷成了重點關注議題,海德堡在設備及售後服務上如何讓客戶受惠,未來針對ESG及綠色印刷的發展方向及策略為何! A:可持續發展一直是備受國際關注的熱門話題,在全球和台灣都受到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國家對企業運營和發展的要求。對於海德堡來說,所有提供給客戶的解決方案,包括設備、耗材和工藝,都符合歐盟設定的最高可持續發展要求。這反映了海德堡作為一家國際公司的社會責任感,同時,我們透過提供全面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支持所有海德堡客戶的可持續發展努力。 ●在Drupa 24所展示高度自動化的Speedmaster CX 104印刷機 ●(左圖)海德堡上海青浦工廠外觀 ●(右圖)海德堡位在上海青浦工廠組裝產線 Q6:市面上同類型印刷設備品牌眾多,與其他設備相比,海德堡擁有那些獨特優勢?其售後服務與其他品牌有何不同? A:海德堡成為印刷領域全球市場領導者絕非偶然,我們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僅僅提供高品質的設備。正如之前提到的,我們強項在於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無縫整合從印前到印後加工的印刷機械、軟體和數位工作流程,並結合耗材、應用支持、服務和培訓。這意味著我們將自己定位為客戶的強大合作夥伴,支持他們生產高質量的印刷產品。 其他關鍵差異化因素,包括在大中華地區和亞洲市場的承諾和強大影響力。海德堡在上海青浦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不僅為大中華地區生產高品質CX 104印刷機,還為出口市場生產。此外,在大中華地區設有上海印刷媒體中心(PMC),為客戶和我們自己的服務工程師提供廣泛的培訓計劃。作為印刷卓越中心,還測試耗材,並為客戶提供應用支持,如測試印刷和印刷諮詢。這一個基礎設施,確保了我們能夠快速反應並交付一流的設備、零件及培訓、應用和技術支持。 最後,另一個顯著的差異化因素是海德堡全球服務網絡,這是產業中規模最大的。這個廣泛的網絡包括全球數千名服務專家,確保為我們客戶提供本地化、響應迅速的支援。海德堡的服務團隊利用先進的遠程診斷和預測性維護工具,最大限度地減少停機時間,確保設備的最大可靠性。透過我們在大中華地區的合作,可以確保提供最佳的遠程和現場技術支援。 總之,海德堡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全球最大的服務網絡、領先的數位技術及在青浦的強大製造足跡,使我們成為印刷廠的首選合作夥伴。雖然其他公司可能提供設備,但海德堡所提供的是通向長期成功的道路。 Q7:以經營者角度,對台灣現今及未來印刷市場現況的想法? A: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從我的角度來看,2024年台灣印刷市場似乎比往年更為平靜。然而,由於科技、半導體和先進製造等強勁產業推動的台灣經濟整體增長,為印刷產業提供巨大潛力。隨著這些產業的擴展,對包裝、行銷材料和專業印刷服務的需求可能會增加,為印刷產業提供與台灣經濟軌跡對齊的機會。 此外,美中之間的全球貿易動態,可能為台灣和台灣印刷公司提供獨特的機會。一種可能性是印刷產能轉移到台灣或台灣公司,並且有需求進一步擴展到東南亞國家,以利用關稅優勢。在這一個潛在發展中,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重點在於創新、數位化、可持續性、效率和質量。透過採用海德堡等公司提供的先進印刷技術,並整合智能生產工作流程,該產業可在這個動態經濟環境中為長期增長做好準備。 Q8:海德堡在台灣市場的發展及這些年的成就?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及應對策略為何?近期有無任何具體行銷計劃或活動? A:台灣一直是海德堡的重要市場,在過去取得了多項里程碑,包括安裝XL印刷機及來自上海青浦工廠的CX 104印刷機,實施MultiColor技術以及多次成功的Prinect工作流程安裝。台灣策略與海德堡的全球和大中華策略一致,當然是展示最先進的單張紙、數位和標籤技術。除了技術之外,還將更加注重透過上海青浦印刷媒體中心的教育訓練和數位化的數據透明度、整合和客戶大數據資料庫網站來支持台灣客戶。在技術支持方面,海德堡將開始更強大的遠程和數位支援模式,因為我們相信這是解決初步故障的最快方法。 此外,我們也將推動更多的大中華品牌POST(普仕),提供技術升級解決方案和具有卓越性價比的耗材,補充現有的海德堡解決方案。正如您所見到的,眼前有許多令人興奮的內容和工作。海德堡將於2025年5月在中國北京國際印刷展上展示所有這些“解決方案”。並邀請大家在“眼見為實”的口號下來我們攤位參觀,進一步討論和展示上述海德堡的解決方案。 台灣海德堡國際 02-82212308 www.heidelberg.com/tw/zh/ ●海德堡Multicolor印通特別色替代工作流程
晨鳴紙業財務危機的啟示
紙張材料
2025-07-11

晨鳴紙業財務危機的啟示

中國晨鳴集團官網上這樣寫著一段話:中國造紙行業龍頭企業,同時擁有A、B、H三種股票的上市公司;中國企業500強、全國輕工業十強。 晨鳴曾有紙中茅台美譽 有紙業前輩表示,在三十年前曾經交流過(晨鳴紙業創立於1958年),「管理水準不亞於台灣同業」是當時的印象。1997年B股上市,2000年A股上市,2001年則由第二代37歲的陳洪國接任董事長。2008年H股上市,目前最大股東為國有股份(壽光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所掌控的晨鳴控股公司,在2023年時的持股比率約27.69%。 晨鳴集團在2021年(含)之前,其經營績效表現不俗,在輝煌時期曾有「紙中茅台」之美譽。但這樣「強大」的企業,自2021年起未再分派股利,2023年首度出現虧損。最近十年的營收與淨利潤見圖1所示,近三年來營收、獲利每況愈下。 2024年11月19日晚間,晨鳴紙業發布震撼業界的公開資訊,指出至去年11月18日止,共有逾期債務本息金額合計18.2億元人民幣(以下單位同),以及共有65個銀行帳戶6,483萬元遭到凍結(因部份債權人就該等債務向法院提起訴訟並申請財產保全);另外晨鳴為子公司提供保證擔保的逾期金額也有5.7億元。而這個財務窟窿有多大?有無預警?其實早在2018年9月之時,《長江商報》就提到當時仍然獲利不錯的晨鳴「年內發債百億,資金缺口仍達300億」。 晨鳴暴雷之前(2024年11月8日),董事長陳洪國先行請辭、擔任副總的妻子提出退休,兩人全身而退。至暗時刻誰是白衣騎士(White Knight),各界好奇。根據報導,已由世紀陽光董事長王東興掌航晨鳴控股。至於晨鳴會不會是中國造紙業倒下的第一塊骨牌?只有時間能給答案。  ●晨鳴集團近十年的營收與淨利潤 其對業界有甚麼影響? 晨鳴公司通告中具體地說明深陷困境的遠因與近因:近年來造紙行業新增產能集中投放,短期供需矛盾突出,公司主要紙品價格,特別是白卡紙價格受到供需矛盾影響大幅下滑,獲利水平也持續走低,利潤轉虧;而在疊加部份金融機構壓縮貸款規模,才導致今天的處境。 以上所陳述的是事實。以主力產品為例,2017年晨鳴最風光時,白卡紙、道林紙(中國大陸稱為雙膠紙)、銅版紙,分別佔營收比重23%、21%、18%,毛利率各為30.9%、26.5%、30.7%。直到2023年時,營收比重各為21%、29%、15%,毛利率大幅下降,各為-3.6%、10.0%、13.7%。其中白卡紙的毛利率由三成以上惡化為負值。(見圖2) 公告披露日,晨鳴停機產能每年有703萬噸,約佔總產能的71.7%。影響月度漿紙產量約58萬噸、紙銷量約35萬噸。有報導指出,2024年中國白卡紙的供應量為1,565萬噸,晨鳴的產能為220萬噸,佔14%。在供過於求之下,白衣騎士的算盤是一噸產能也不能丟,一段時日後又整軍再發,還是永久關停部分沒有競爭力的紙機,就看其智慧了。 台灣2023年白卡紙,根據造紙公會統計資料,「白紙板」品項包含塗佈白紙板(灰銅、白銅)、非塗佈白紙板((沒有塗佈的灰銅、白銅)、全白紙板(全木漿生產的銅西、單銅T)的產量是22.7萬噸,外銷7.4萬噸,進口11.8萬噸,進口紙占消費量的比重高達44%,因此進口紙的售價壓抑台灣在地業者(廣源、永豐餘、正隆)的議價空間有多大自不待言,但台灣進口以韓、日為大宗,晨鳴的停產目前對台灣的影響應當有限。 這給企業的啟示是甚麼? 昨日的因,今天的果。晨鳴自述的遠因與近因,並未觸及核心,那就是晨鳴「長期以來,透過高槓桿來支持擴張(多角化經營)和產能提升」的發展策略。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餘波不斷下,多數企業縮減投資規模,紙業大廠如玖龍、理文也不例外,但是晨鳴逆勢擴張,欲搶占先機。宣布了200億元的鉅額投資規模,包含45萬噸的文化用紙、80萬噸的銅版紙、60萬噸的塗佈白牛卡紙、70萬噸的木漿。在此之前,晨鳴紙業的負債比率還為不到50%(49.47%),此後就不斷攀升,到2014年之後,均維持在70%以上,這代表晨鳴紙業的財務費用負擔相當可觀。 2022、2023年晨鳴的利息費用仍維持20億上下,約佔營收的7%左右。在2017年高毛利、高獲利時期,當然負擔得起,但本業轉差,副業遇難,就付不起利息和本金了;「借新債還舊債」的手法最終無以為繼。所謂「借錢還債,窟窿常在」,個人理財不宜,同樣也適用於企業,而這個窟窿晨鳴是有機會填平的。 2017年,晨鳴的財務費用高達24.96億元,其中利息的支出扣除利息收入、利息資本化,達到20.6億元,但當年度晨鳴產銷量創下歷史新高,獲利也水漲船高,達到37.69億元。然而,晨鳴並沒有藉機改善財務結構,減少負債,反而花費17.14億元收購地產公司的股權及債權。 晨鳴的多角化與產能擴充是同步進行的,在2012年涉足採礦業、2014年融資租賃、2017年房地產。甚至也插足塑料、酒店、旅遊(山東御景大酒店)等。這些多角化項目,某段時間或有亮點,但整體、長期而言,晨鳴身受其害。例如2017年中國的房地產還不錯,決策在當時看來是對的,但2020年之後,就開始走向「泡沫化」!今年三月,晨鳴賣出酒店股權時,宣布「專注於核心製漿造紙業務」。 日本稻盛和夫是這樣看企業多角化經營的:「切忌跳空、另闢戰場,而要連結既存經營資源,發揮加乘效果」。日本經營之聖這一席話,是當頭棒喝。  ●晨鳴集團主力產品近幾年毛利率消長 核心競爭力的定義 晨鳴自認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2024年中期報告)有七大優勢:(1)漿紙一體化;(2)規模;(3)產業佈局;(4)技術裝備;(5)科研創新;(6)團隊管理;(7)環保治理。如果依照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不易被競爭對手仿效、並能帶來超額利潤的獨特能力」的嚴格定義,上述說法很容易被挑戰。 首先,規模優勢它是相對的,如果你的競爭對手也有相近的規模,你的優勢(規模化帶來的成本優勢和議價能力)就不存在了。產業布局是指在中國華北、華中、華南等主要省分均有生產基地,這與競爭力無關宏旨,僅僅代表商機,有機會做當地的生意,但還是要面對競爭。 其次,晨鳴號稱是產品品種最多的公司,涵蓋文化紙、銅版紙、白卡紙、複印紙、工業用紙、特種紙、生活紙等七個系列200多個品種,但紙業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多元產品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未必因此大大增強。再說,市場競爭還是要依個別紙種來看,某一紙種有競爭力,不代表就能外溢、延伸到另一紙種。多不代表強,大也未必等於強,N個弱加總還是弱。 晨鳴在財務危機爆發之前,也曾經自述有資金優勢,即融資能力,這也許是其他同業未必有的條件。但另一方面,如果因為資金容易取得,導致經營管理階層對於投資效益(報酬率)的輕忽,或因此不思改善財務結構,那麼資金就像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使用得當則有利,不當則有害)。因此,企業如何定義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一門大學問,也值得我們省思。 最後,晨鳴的報告中提到,從行業格局來看,中國造紙行業的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2022年,中國造紙行業CR10(前十大)佔比約為45%,相較於美國的90%,仍有較大集中的空間」。言下之意,產能擴充還有很大的空間,是走在對的方向。然而,美國有不少大廠是在需求成長有限或不景氣之時,透過購併來壯大自己的,整體產能並沒有因此增加,給市場帶來衝擊,甚至藉此集中機會,淘汰部分沒有競爭力的設備;這個和內捲式的擴充產能是截然不同的。 晨鳴指出,近年造紙業新增產能集中投放,短期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它是受害者,但換個角度來看,它不也是加害者? ●參考資料:(1)晨鳴集團官網(http://www.chenmingpaper.com/):投資者關係/公司公告。(2)騰訊網(https://news.qq.com/rain/a/20241120A046LM00?suid=&media_id=)債務逾期18億、65個帳戶遭凍結!「紙茅」晨鳴紙業突發暴雷,股價一字跌停。(3)新浪財經網(https://finance.sina.cn/stock/ssgs//detail-ihiixzkm3750284.d.html)晨鳴紙業成長驟降,年內發債百億資金缺口仍達300億(2018.09.03)。(4)禁聞網(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baitai/20241128/2121716.html)董事長兩口子不幹了,至暗時刻誰是白衣騎士(2024.11.28)。(5)鉅亨網新聞中心https://news.cnyes.com/news/print/2917853:晨鳴紙業逆勢擴張欲搶佔先機(2009.07.08)。(6)天下雜誌出版社:稻盛和夫高收益企業(暢銷紀念版)(2024.02.29)。 ●晨鳴紙業號稱是產品品種最多的公司,涵蓋文化紙、銅版紙、白卡紙、複印紙、工業用紙、特種紙、生活紙等七個系列200多個品種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報告及趨勢
數位應用
2025-07-11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報告及趨勢

未來幾年印刷市場規模將呈現穩定成長,預計到2028年將以4.3%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成長至4,435.6億美元。而在預測期內的預期成長,可能與永續印刷實踐的採用、電子商務包裝的演變、智慧包裝的整合、遠端工作的影響及日益成長的健康和安全問題有關。預測期內預計的顯著趨勢包括:3D列印的進步、數位列印的興起、將個人化涵蓋列印、擴增實境(AR)的整合、智慧列印解決方案的出現,以及混合列印技術的興起等等。 全球商業印刷的趨勢和預測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的未來可能包括包裝、廣告和出版市場的機會,預計到了2030年,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將達到5,411億美元,2024年~2030年複合年成長率為2.5%。該市場主要促進因素是全球公司和企業對廣告的需求不斷成長,以及在促銷策略中擴大使用客製化行銷訊息。 印刷廣告是商業印刷的基石,對於尋求全面目標市場的企業,尤其是針對零售企業極為重要。印刷廣告有著獨特的優勢,這意味著客戶的產品可以進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廣告,廣告的投放時間與出版物本身一樣長效。這種長壽及其有效性,正在推動對印刷廣告不斷成長的需求。 根據Zenith的數據資料,全球的廣告支出在2020年經歷了重大的挫折,下降約4%,這主要是由於COVID-19新冠肺炎的爆發。然而,隨著包裝、出版和廣告等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擴張,廣告支出在隔年大幅反彈。根據資料,到2024年,該產業已出現復甦,支出成長達到7.6%左右。 印刷技術的進步徹底改變了包裝的方面,當前的包裝趨勢強調數位印刷的快速採用、智慧技術的整合及先進印刷技術的利用。這些進步在提高包裝的視覺吸引力和功能性,以及實現永續性目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目標與產業更廣泛的環保意識運動相一致。在技術進步和不斷變化的客戶偏好之推動下,商業印刷不斷的發展。廣告已經顯著成長,以創造具有視覺吸引力的設計,因為透過引人注目且資訊豐富的包裝,來區分品牌已成為在商店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傳統名片已逐漸轉成電子化名片,藉由即時通訊軟體方式進行交換及傳遞,更多的名片內容已開始加入QR Code讓傳統名片有加入互動的機會 ●數位印刷有機會在有效的製程設計中與傳統印刷版式相互應用,使其達到降低成本與經濟規模的機會 數位轉型正在各產業快速推進 目前,「數位轉型」正在各產業快速推進。以目錄、書籍、門票、直郵等為代表的商業印刷世界也不例外。平版印刷具有印刷品質穩定的優點,適合大量印刷。另一方面,數位印刷是根據數位資料直接列印到紙張上。由於不需要印版,因此可以輕鬆實現可變列印(用於每頁都有不同內容的直郵/發票)和按需列印(僅在需要時列印所需的內容)。儘管無紙印刷趨勢不斷發展,印刷絕對量減少,但數位印刷仍持續增長,因為它滿足多樣化的印刷需求,例如增加小批量產品的數量。 隨著數位資訊傳遞的增加,商業印刷廠商正在實施數位技術來提高包裝的印刷品質。快速反應的QR碼,已經成為產品包裝上的基本或主流印刷方式,可以用智慧型手機掃描以顯示附加資料,例如產品資訊或促銷內容。而藥品、菸草、酒精飲料等包裝和標籤印刷的需求,正在迅速的成長。這種需求的成長,是由於企業需要遵守不斷變化的政府法規並打擊仿冒品。 加工商和零售商之間圍繞包裝的合作不斷加強,從而開發吸引客戶的創新方法。網路購物和創造個人化體驗進一步推動包裝領域的商業印刷市場。例如,根據中國商務部(MOFCOM)的數據,網路購物市場零售額為15.3兆人民幣(約2.13兆美元)。因此,許多包裝企業正在投資商業印刷解決方案,推動市場成長。 印刷市場的成長,預計將受到造紙業強勁表現的推動。紙張是一種主要由纖維素纖維組成的薄型材料,作為印刷工業的主要介質發揮重要作用。它是複製文字、圖像和圖形的基礎,是印刷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商業印刷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24年為9,100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2兆美元,在預測期內(2024~2029年)複合年成長率為2.38%。商業印刷產業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網路和行動連線的快速崛起。這項變革正在重塑企業和個人溝通和存取資訊的方式。 (一)根據Lucintel的預測,由於數位印刷的經濟性和靈活性,印刷技術類別預計將在預測期內實現最高成長。 (二)從應用程式來看,由於對標籤、吊牌和軟包裝印刷的需求不斷增加,包裝將繼續成為最大的細分市場。 (三)從地區來看,由於數位技術等印刷產業的創新,預計亞太地區將在預測期內實現最高成長,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 (四)商業印刷產業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網路和行動連線的快速崛起,這項變革正在重塑企業和個人溝通和存取資訊的方式。因此,企業正專注於生產更有針對性和更頻繁的印刷產品,特別是在消費者興趣濃厚的領域。 (五)商業印刷業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並逐漸走向永續實踐。印刷業越來越重視環境因素,並採取各種環保措施。 (六)隨著永續性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注意力轉向商務用噴墨產品。這些產品消耗的電力更少,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更少,因此不會排放碳粉粉塵,空氣更乾淨。許多企業正在投資噴墨印表機,以增強其產品供應、個人化包裝、幫助客戶宣傳其品牌並應對季節性需求。 商業印刷市場所面臨的挑戰 (一)成本壓力╱資源、材料、技術和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可能限制利潤率。成本控制是商業印刷商在價格、品質和交付方面,保持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二)法規遵循╱環境和安全法規及合規性問題難以執行,合規成本可能是一項額外費用,而不是生產力的提升。 (三)市場競爭╱從事商業印刷的企業將面臨激烈的競爭,這可能會侵蝕獲利和市場佔有率。競爭的動態使得每個參與者都必須追求創新,並為其產品和服務付加更多價值。 (四)勞動力短缺╱歷來依賴勞動力的印刷業正在經歷變革。機器設計、數位化和電腦化的進步提高了生產力,並使成長與直接勞動力脫鉤。 (五)原料成本上漲╱此項措施令許多市場參與者望而卻步,這些原料包括紙張、墨水和各種化學物質等。 ●數位印刷推動印刷業的成長,其以卓越品質、效率和客製化而聞名,可實現更快的印刷時間、更快的周轉時間和個人化內容 ●平版印刷在特定細分市場中繼續增長,例如高端包裝(如藝術印刷、包裝印刷和特殊印刷)及個性化印刷等領域 商業印刷市場策略性成長機遇 由於關鍵應用、新興技術和消費者需求變化,商業印刷市場呈現多種策略成長機會與選擇。 (一)數位印刷的擴展╱成長機會來自對數位印刷技術的投資,這些技術可以縮短生產計劃並實現客製化。數位印刷是短版印刷和客製化印刷的理想選擇,使其成為當今快節奏商業環境的完美解決方案。 (二)永續印刷實踐╱採用永續印刷實踐具有巨大成長潛力,透過採取綠色環保墨水、可回收材料、碳足跡盤查和節能營運,企業可透過環保議題提高競爭力並提高市場服務率,它也滿足消費者對環保解決方案的需求。 (三)電子商務整合╱投入電子商務可以擴大目標客戶群並簡化訂單履行,從而提供成長機會。線上銷售可以透過將訂單處理和客戶互動整合到一個系統中來提高效率和客戶體驗,因此ERP的建置將需要更完整及靈活。 (四)包裝創新╱隨著需求的持續成長,尤其是零售和電子商務產業的需求,包裝應用具有很大的成長潛力。透過開拓創新的包裝技術和解決方案,企業可以開拓嶄新的商機和新市場。 (五)3D列印應用╱可開發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高度自訂產品,這一個趨勢可以透過為商務用印表機,創建新應用程式和開拓全新市場來推動成長。快速提供高附加價值、高性能陶瓷,同時還可以提出為所需形狀提供附加功能的提案,縮短交貨時間也是很有吸引力。 (六)更加自動化╱人力短缺及生產的多樣性,是一個相悖的議題。越多樣性的工作環境及流程,理應提高人員的數量,但全球性的印刷產業缺工,將導致印刷供應商不得不藉由更自動化的設備,來促使工作排程的順暢。 (七)客製化需求╱對獨特、個人化印刷產品日益成長的需求,進而推動了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在科技的幫助下,個人化數位印刷變得更快、更準確。 (八)市場擴張╱擴展到新的地區和非傳統市場(例如包裝和3D列印),為商業印表機創造更多機會,這些發展也為市場帶來嶄新的前景和商機。 總的來說,這些成長機會響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促進創新並擴大商業印刷產業的市場範圍。技術變革、經濟因素、法規及其他力量和挑戰,影響商業印刷服務需求的成長。而這些促進因素和挑戰在技術、市場動態和業務實踐方面定義商業印刷市場格局,此格局的變化端看印刷供應商,願意投入多少資金及業務內容的調整而有不同變化。 亞太區將佔據主要市場佔有率 (一)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正在經歷快速經濟成長。例如,根據統計部估計,印度2024會計年度第三季GDP成長8.4%。這比2023會計年度同季4.3%的成長顯著成長。財政部公佈2024會計年度實際 GDP成長率為7.6%。製造業和服務業第三季也出現成長,此需求相對帶動印刷業的服務量能。 (二)高成長推動╱這種高成長推動了嚴重依賴印刷的產業,例如零售、廣告、教育和製造業等。而且業務的擴展直接推動商業印刷產業的發展,對行銷材料、包裝和文件的需求不斷增加,印刷業在高品質、多樣性服務、快速服務等議題下,同時也加速全新設備的投資。 (三)經濟發展╱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導致消費者支出增加,進而推動了對印刷產品的需求。零售商需要更多的包裝和標籤,廣告商需要更多的促銷資料,教育機構需要更多的教科書和學習材料,製造商需要更多的文件和產品標籤。各部門的這種相互關聯的成長,強調了商業印刷市場在支持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 (四)技術創新╱特別是數位印刷,推動了印刷業的成長。數位印刷向來以卓越的品質、效率和客製化而聞名,可實現更快的印刷時間、更快的周轉時間和個人化內容,這些功能對各種規模的企業都有吸引力。 (五)技術轉變╱這種技術轉變,不僅可以提高印刷公司的業務能力,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尋求這些先進的服務,也逐漸擴大了基本客群。許多主要企業正在透過新產品發布、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和區域擴張來擴大其產品組合,進一步提高亞太商業印刷市場的價值。 2025全球平版印刷現狀及發展 2025年全球平版印刷狀況,根據已有的趨勢和訊息,整理已確認的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一)市場需求變化╱平版印刷在商業印刷和出版品印刷領域仍然佔據重要地位,但隨著印製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已產生波動及選項。企業主或內容提供者會根據需求的變化,調整其印刷製作方式。 (二)環保和可持續性╱隨著全球對環保的關注增加,平版印刷產業可能會更加注重使用環保材料和可再生資源。預計會有更多企業採用環保材料、無毒油墨和節能設備,以減少對環境影響。這將會促使更多企業採用環保油墨和無毒材料,同時為應付新材質而開發出更適合的製程。 (三)技術進步╱平版印刷技術的不斷創新,例如更高效的印刷機和自動化流程,這會提高生產效率和印刷質量、降低成本、並提升印刷質量。但此生產速度已達設備上的物理極限,在印刷速度的極限上,也需同時確認客戶對高質量印刷的需求。 (四)市場細分╱平版印刷可能會在特定細分市場中繼續增長,例如高端包裝(如藝術印刷、包裝印刷和特殊印刷)及個性化印刷等。這些領域對印刷品質和創新設計的需求較高,企業將更加注重提供訂製化和高質量的產品,以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 (五)全球化與本地化╱雖然全球化趨勢仍然存在,但許多企業也在尋求本地化生產,以減少運輸成本和時間,這可能會影響平版印刷的生產和分銷模式。 (六)競爭加劇╱隨著數位印刷和其他印刷技術的崛起,平版印刷產業已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印刷供應商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以保持市場競爭力。 (七)數位化轉型加速╱隨著數位印刷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平版印刷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導致許多企業可能會逐步轉向數位印刷,以滿足個性化和小批量生產的需求。 (八)智能化和數據驅動╱隨著工業4.0的推進,平版印刷產業可能會越來越多地採用智能化技術和數據分析,以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浪費。 (九)市場競爭加劇╱隨著全新技術的出現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平版印刷產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以保持競爭力。 ●參考資料:https://www.gii.tw/report/tbrc1435505-printing-global-market-report.html。
次級包裝在新供應鏈中的角色
包裝未來
2025-07-10

次級包裝在新供應鏈中的角色

次級包裝是將多個產品包裝在一起的盒子或包裹——像是一箱果汁盒——讓搬運、存放或銷售變得更方便。 圖片來源:ML Robinson/Shutterstock   曾經被視為僅用於運輸保護的次級包裝,正悄悄發生變革。 隨著全球供應鏈日益複雜和消費者期待提升,這層位於主包裝與外部運輸包材之間的中間包裝層,已成為具戰略意義的重要環節。 從成本效率、品牌塑造,到永續與自動化,次級包裝在簡化物流和滿足現代商務日益演變的需求上,扮演關鍵角色。   滿足效率與自動化需求 現今的供應鏈以速度與精準為驅動。在普遍採用自動化的倉庫與配送中心,次級包裝必須與機器人系統、輸送帶和掃描設備無縫銜接。 統一性與可靠性成為必須:包裝箱必須設計成容易被自動揀選系統操作,並符合棧板化與存放標準。 標準化箱型尺寸、條碼可視性與易開封設計,已成為次級包裝設計的必要元素。 這些元素有助減少人工作業、降低人工成本與減少揀貨錯誤。對大型零售商與電商巨頭來說,次級包裝不僅是產品保護,更是提升營運效率的關鍵。 此外,次級包裝也逐漸針對逆向物流進行優化。 隨著退貨成為消費者旅程中的常態,尤其在線上購物中,能承受雙向運輸且不損害產品完整性或增加額外作業成本的包裝需求攀升。   永續推動不妥協性能 永續包裝已非選項,而是期待。在法規趨嚴與消費者覺醒的雙重壓力下,企業重新思考如何在不犧牲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次級包裝支持環保目標。 此挑戰促使包裝設計師以創新思維審視回收性、減材與再利用策略。 瓦楞紙板仍是次級包裝的主流材料,但製造商正著力降低重量與體積,以減少碳足跡。包括使用更輕薄的紙板材質或移除塑膠包膜的輕量化策略日益普及。 同時,更多採用可回收材質與單一材質(mono-material)設計,以利消費後的分揀與處理。 「零售即用包裝」(Retail-ready packaging, RRP)與「貨架即用包裝」(Shelf-ready packaging, SRP)提供了永續雙贏解方,這些次級包裝設計可直接從運輸轉為陳列,減少浪費與搬運。 隨著零售商日益重視效率與永續,智慧且環保的次級包裝解決方案需求穩定成長。 可重複使用的次級包裝,如塑膠箱與摺疊箱,也在閉環系統中受到關注,尤其在生鮮及醫藥物流領域。 儘管初期投資較高,但長期環境與經濟效益讓此模式成為部分產業具吸引力的方案。   強化品牌識別與顧客體驗 主包裝通常承載品牌訊息,但次級包裝已不再隱形。隨著開箱體驗日益重要——特別是在社群媒體與電商時代——次級包裝成為品牌的微妙但有力的觸點。 印刷品牌箱、客製化內襯與巧妙設計的內部結構,能提升產品的感知價值,確保商品完好送達。 對於直銷消費者品牌而言,次級包裝可能是消費者接觸產品的第一個實體接觸點,是整體消費體驗的重要一環。 在零售環境中,使用 RRP 與 SRP 的次級包裝往往具雙重功能:保護貨品同時兼具陳列用途,節省店鋪作業時間與人力,並確保各店面品牌形象一致。 安全性特徵也是新興趨勢。隨著高價值與敏感商品(如電子產品、化妝品與藥品)出貨增加,次級包裝須具備防拆封標籤、QR Code 或 RFID 技術。 這些功能提升追蹤能力,建立消費者對防偽的信任,應對假冒產品的風險。   展望未來 次級包裝市場將隨著供應鏈採用新技術、消費行為變化及氣候壓力持續演進。 客製化、自動化與永續將成為創新主軸,而數據驅動的設計與更智慧的材料將重新定義包裝的功能。 對製造商、品牌商與物流業者來說,次級包裝已非事後考量,而是戰略資產——連結產品保護、營運效率、品牌形象與永續目標,對現代商務至關重要。 想在競爭激烈的包裝市場中領先,必須超越盒子本身,認知次級包裝在供應鏈中扮演的深遠角色。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
數位包裝印刷市場2030年將接近370億美元:Smithers研究報告
包裝未來
2025-07-10

數位包裝印刷市場2030年將接近370億美元:Smithers研究報告

根據英國研究機構Smithers的新研究,全球數位包裝及標籤印刷市場在2025年市值達到220億美元,佔當年所有包裝印刷市場的4.1%。預計到2030年,該比例將提升至5.8%,市場規模將達到369億美元。 數位印刷的成長速度遠超過主流的類比印刷方法。數位技術在標籤印刷中已廣泛應用,隨著噴墨印刷的可擴展性和多功能性日益提升,越來越多大型印刷機被設計用來印刷折盒、瓦楞紙箱以及柔性紙張和薄膜基材。報告指出,印刷轉換商正在上游的訂單處理、設計、審核和印前作業,以及下游的後加工和物流環節進行重大改進,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和零售商利用數位印刷生產的優勢,市場正快速擴大。 該研究針對2020至2030年間,數位印刷用於標籤與包裝製造的使用情況進行預測。報告涵蓋使用數位印刷技術(電攝印刷或噴墨印刷)生產的標籤與包裝,包括瓦楞紙箱、紙盒、柔性包裝、硬塑料和金屬容器。這是一個全球市場,使用者遍布世界各地,報告同時呈現主要國家和區域市場的情況。 照片來源:Gopak。   內容來源: https://convertingquarterly.com/
Orior 推出 One Domino Square 頂樓公寓,提升愛爾蘭工藝水平
設計創意
2025-07-10

Orior 推出 One Domino Square 頂樓公寓,提升愛爾蘭工藝水平

  翡翠島似乎一夜之間就成為當代收藏品領域的中心力量,但自本世紀初以來,全球藝術家和歷史學家見證了這一結構性轉變的緩慢推進。總部位於紐裡的設計品牌 Orior 持續重塑大眾對愛爾蘭創意貢獻的認知——其特點是工作室工藝(即家具)的主導地位——此前,這一領域被其歐洲鄰國所掩蓋。 Orior 的最新力作,將其神秘的美學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這套頂層公寓位於由 Selldorf Architects設計的布魯克林地標 One Domino Square 公寓項目的三套頂層公寓之一。雖然室內設計並非 Orior 的典型做法,但此次合作為 Orior 及其工匠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讓他們能夠在一個綜合的住宅環境中展示其獨特的風格。 Orior 品牌總監 Jordan Trinci-Lyne 表示:“我們兩個團隊都致力於打造將高端設計與輕鬆宜居融為一體的空間。對於這套頂層公寓,我們的願景是設計一個既散發著精緻氣息,又保留著溫馨宜人、雋永溫暖的家。” 每間複式公寓均包含三間寬敞的臥室、三間半豪華浴室和兩間專屬起居空間,其中一間與寬敞的私人露台無縫銜接,可欣賞令人驚嘆的壯麗景色。這套通風良好的住宅營造出一種高聳的氛圍,Orior 利用其眾多作品的宏偉比例、恢弘氣勢和工業風優雅,打造出這套住宅的基調——將原本浮誇的室內陳設換成低調而不失奢華的風格。 作為品味與才華的傳遞者,品牌充分利用其創意網絡,匯集最優質的室內裝潢、皮革、石材和金屬,打造出傳家寶級的家居用品,並採用重新設計的飾面和定制服務,專為 One Domino Square 的住戶打造。精心的策劃提升了公寓的特色,將室內建築與標誌性的愛爾蘭紋理、色彩和材料完美融合。 每個區域都擁有獨立的配色方案,確保在更大的佈局中營造獨特的體驗,而主空間則確立了整體的視覺韻律。客廳、餐廳和廚房區域在保持各自個性的同時,也呈現出美學與空間的和諧統一。天然大理石、石灰石、柔和的圈形呢和天鵝絨的成熟低調,在整個房間中交相輝映。溫暖的木質材料與奢華的織物交相輝映,凸顯了其豐富的觸感,其中包括凱蒂·安·麥圭根定制的地毯,以及來自 Blue Green Works 和 Bocci的 燈具。 材料工藝的交響樂在整個公寓中迴盪:來自愛爾蘭的當地綠色大理石和該國璀璨的水晶,經過回收和提煉,製成邊緣柔和的圓形;手工挑選的石灰石;青銅和黃銅的手工觸感更加精緻;實心橡木讓人聯想到其本土木材;以及性能內飾,展示了 Orior 產品在室內和室外環境中的多功能性。 精選家具與全新飾面和訂製家具融合,例如靈感源自Eli Chair的弧形吧台凳,專為頂層公寓打造,進一步提升了項目的特色。 Nero Table等經典家具以胡桃木和愛爾蘭石灰石重新演繹,煥發新生;Eli Chair則以白色圈圈絨面料而非傳統雪尼爾面料進行軟墊。 賓客和買家都將欣賞到 Orior 全新推出的系列產品和延伸,並展現品牌的持續發展願景。臥室配備專為私人空間設計的家具,融合了品牌標誌性的 Atlanta、Néad 和 Gian 輪廓元素。其他訂製家具包括邊桌和紡織品,Cameron Stewart 的藝術作品則點綴著整個空間的牆壁。 顯然,Orior 異想天開的敘事和原始語言,以及經常引用自然形態的輪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或許是在調侃未來的事業。 「有幾個人提到,儘管他們有懼高症,但為了住在這個空間,他們還是把恐懼拋在一邊,」Trinci-Lyne說。 “這感覺像是對這個設計營造出踏實感​​和舒適感的一種讚美。”   攝影:威廉·傑斯·萊爾德(  William Jess Laird  )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美國郵政推出完美郵票設計
設計創意
2025-07-10

美國郵政推出完美郵票設計

[圖:USPS]   誰住在海底的鳳梨屋裡,現在即將出現在你家信箱?就是海綿寶寶!這位深受喜愛的尼克卡通角色,成為美國郵政(USPS)最新「Forever 永久郵票」的主角。 這款郵票將於 8 月 1 日 在紐約時報廣場舉行的發行典禮中正式亮相,而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海綿寶寶與郵票天生就是完美搭配。畢竟,很少有像海綿寶寶這樣正方形的卡通角色,能如此完美契合正方形郵票的外型與功能。 [圖:USPS]   這套郵票由 USPS 藝術總監 Greg Breeding 設計,使用了尼克國際兒童頻道提供的角色圖像,總共包含四種不同的設計。其中兩張郵票巧妙地只呈現海綿寶寶笑臉填滿整個方框,另外兩張則將他與其他角色一起呈現,如派大星、珊迪松鼠、螃蟹老闆與章魚哥。 這些郵票特別適合貼在寄給孫子、姪子姪女的生日卡上,設計風格也充滿幽默巧思,充分發揮郵票這種小型媒介的圖像潛力。 每套 16 張(四款圖案各四張),售價 12.48 美元。 [圖:USPS]   美國郵票以描繪歷史人物聞名,例如華盛頓與富蘭克林這類政治人物,或像貝蒂·懷特、Alex Trebek 等流行文化人物。不過卡通角色也不是第一次登上郵票,從巴斯光年、兔巴哥到迪士尼反派角色都曾經入列,如今輪到海綿寶寶加入這個行列。 自 1999 年首播至今,《海綿寶寶》目前已邁入第 16 季,由動畫師 Stephen Hillenburg 創作。這部卡通啟發了 Pantone 色彩、流行藝術、速食聯名餐點,甚至動畫原畫也收藏於史密森尼博物館。如今,隨著這套 USPS 郵票的推出,海綿寶寶再度達成一個新的里程碑: 他,已經成為政府發行的官方象徵。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
一個簡單的形狀,讓可口可樂標誌成為永恆經典
設計創意
2025-07-10

一個簡單的形狀,讓可口可樂標誌成為永恆經典

[圖:可口可樂公司]   如今,可口可樂擁有全球最具標誌性的品牌識別之一——甚至有一項2010年代的研究指出,「Coca-Cola」是世界上第二個最廣為人知的詞彙,僅次於「OK」。但如果沒有1969年那場被稱為「阿登計畫」(Project Arden)的重大設計改造,這個品牌的全球版圖可能完全不同。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計畫:改變可口可樂品牌識別的關鍵時刻 這段可口可樂歷史的關鍵時期,是由標準手冊出版社(Standards Manual)出版、由設計公司Order Design設計的新書《可口可樂品牌識別手冊》(Brand Identification Manuals for Coca-Cola)所聚焦。該書彙編了1969年至1979年間,可口可樂公司檔案館中的七份品牌手冊及數十份附加資料。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阿登計畫的記錄——這是一項由設計公司Lippincott & Margulies合夥人Walter Margulies主導的設計任務。當時可口可樂給予這個團隊一個艱巨的目標:為這家快速擴張的飲料公司打造一套統一的企業品牌系統。 阿登計畫的名字源自當時著名的伊麗莎白·阿登(Elizabeth Arden)美容沙龍,以其標誌性的消防車紅色大門聞名。阿登計畫的核心視覺系統——簡潔而多功能的阿登方塊(Arden Square),成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資產之一。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計畫如何鋪陳可口可樂的品牌路線 Margulies在阿登計畫的設計起點,並非試圖徹底改變品牌,而是著重於保留其最重要的特色。到了1969年,可口可樂的襯線字體標誌已深植消費者心中,品牌醒目的紅色也被Margulies形容為「高度激勵性的」。 過去幾年,標誌的呈現並不一致,視應用場景有不同版本,例如1940年代用於廣告的紅色圓形背景,1950年代則用於招牌和販賣機的弧形標籤。隨著全球擴展的目標,管理層意識到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至關重要。 Lippincott & Margulies團隊的目標是打造一套能同時提升可口可樂形象並保持品牌熟悉度的身份識別系統,且在包裝、產品與廣告中都能靈活應用。他們將可口可樂的身份簡化為數個核心設計元素,並制定明確的使用規範。 據Order Design合夥人Jesse Reed表示,阿登計畫的最終品牌系統包含不到六個設計元素。 [圖:可口可樂公司]   簡約主義:瑞士學派設計思維的影響 Reed表示,當時可口可樂合作的設計公司,如Lippincott & Margulies,深受瑞士設計學派影響,強調極簡主義與「減法」是最佳路徑。 阿登計畫保留了可口可樂的手寫標誌和品牌紅,但將過去的圓形背景換成方形,該方形還可延伸成矩形;並將Helvetica字體定為品牌主字體;同時創造了全新品牌元素——現在被稱為「動態絲帶」(Dynamic Ribbon)的流動白色帶狀設計,Reed形容它是整個品牌的「連結組織」。 這些變革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阿登方塊:一個紅色方塊內包含可口可樂襯線標誌、動態絲帶,以及用Helvetica字體寫成的「Enjoy」字樣。Lippincott & Margulies制定了嚴格規範,明確阿登方塊如何被延伸成不同尺寸的矩形,用於產品標籤、廣告、包裝,甚至車隊標誌。規範也列出「不允許」的使用範例,比如調換紅白色塊的位置,或加入新色彩。 Reed說:「過去標誌幾乎是自由漂浮的,但阿登方塊讓可口可樂可以模組化使用。它不是任意縮放,而是賦予混亂以秩序。」 [圖:可口可樂公司]   阿登方塊為何能成為經典? 如今,距離「阿登方塊」(Arden Square)於1960年代末問世已近 60 年,可口可樂仍然使用幾乎一模一樣的品牌系統,僅在 2018 年導入自訂品牌字體等細節上做了微調。設計師 Jesse Reed 認為,這份一致性源自品牌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明確且不可動搖的規範。 「他們知道,一致性與重複是導入新品牌識別最強大的工具——這是最基本的完形心理學原則之一,」Reed 表示。「這整套識別系統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執行範例。他們從不妥協,也不輕易讓變體混入體系,這種堅持終究帶來了成果。」 阿登方塊及其各組成元素的長期使用,已深植人心——甚至只要看到特定的一種紅色,就能立刻聯想到可口可樂。這種視覺聯想,也為可口可樂帶來了天然的競爭優勢,尤其在許多對手「重塑品牌形象不下十次」的飲料產業中。 「在這個規模和體量下,[可口可樂] 是極少數從一開始就堅守品牌識別,直到今日依然不變的公司之一,」Reed 說。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