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報告及趨勢
數位應用
2025-07-11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報告及趨勢

未來幾年印刷市場規模將呈現穩定成長,預計到2028年將以4.3%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成長至4,435.6億美元。而在預測期內的預期成長,可能與永續印刷實踐的採用、電子商務包裝的演變、智慧包裝的整合、遠端工作的影響及日益成長的健康和安全問題有關。預測期內預計的顯著趨勢包括:3D列印的進步、數位列印的興起、將個人化涵蓋列印、擴增實境(AR)的整合、智慧列印解決方案的出現,以及混合列印技術的興起等等。 全球商業印刷的趨勢和預測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的未來可能包括包裝、廣告和出版市場的機會,預計到了2030年,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將達到5,411億美元,2024年~2030年複合年成長率為2.5%。該市場主要促進因素是全球公司和企業對廣告的需求不斷成長,以及在促銷策略中擴大使用客製化行銷訊息。 印刷廣告是商業印刷的基石,對於尋求全面目標市場的企業,尤其是針對零售企業極為重要。印刷廣告有著獨特的優勢,這意味著客戶的產品可以進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廣告,廣告的投放時間與出版物本身一樣長效。這種長壽及其有效性,正在推動對印刷廣告不斷成長的需求。 根據Zenith的數據資料,全球的廣告支出在2020年經歷了重大的挫折,下降約4%,這主要是由於COVID-19新冠肺炎的爆發。然而,隨著包裝、出版和廣告等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擴張,廣告支出在隔年大幅反彈。根據資料,到2024年,該產業已出現復甦,支出成長達到7.6%左右。 印刷技術的進步徹底改變了包裝的方面,當前的包裝趨勢強調數位印刷的快速採用、智慧技術的整合及先進印刷技術的利用。這些進步在提高包裝的視覺吸引力和功能性,以及實現永續性目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目標與產業更廣泛的環保意識運動相一致。在技術進步和不斷變化的客戶偏好之推動下,商業印刷不斷的發展。廣告已經顯著成長,以創造具有視覺吸引力的設計,因為透過引人注目且資訊豐富的包裝,來區分品牌已成為在商店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傳統名片已逐漸轉成電子化名片,藉由即時通訊軟體方式進行交換及傳遞,更多的名片內容已開始加入QR Code讓傳統名片有加入互動的機會 ●數位印刷有機會在有效的製程設計中與傳統印刷版式相互應用,使其達到降低成本與經濟規模的機會 數位轉型正在各產業快速推進 目前,「數位轉型」正在各產業快速推進。以目錄、書籍、門票、直郵等為代表的商業印刷世界也不例外。平版印刷具有印刷品質穩定的優點,適合大量印刷。另一方面,數位印刷是根據數位資料直接列印到紙張上。由於不需要印版,因此可以輕鬆實現可變列印(用於每頁都有不同內容的直郵/發票)和按需列印(僅在需要時列印所需的內容)。儘管無紙印刷趨勢不斷發展,印刷絕對量減少,但數位印刷仍持續增長,因為它滿足多樣化的印刷需求,例如增加小批量產品的數量。 隨著數位資訊傳遞的增加,商業印刷廠商正在實施數位技術來提高包裝的印刷品質。快速反應的QR碼,已經成為產品包裝上的基本或主流印刷方式,可以用智慧型手機掃描以顯示附加資料,例如產品資訊或促銷內容。而藥品、菸草、酒精飲料等包裝和標籤印刷的需求,正在迅速的成長。這種需求的成長,是由於企業需要遵守不斷變化的政府法規並打擊仿冒品。 加工商和零售商之間圍繞包裝的合作不斷加強,從而開發吸引客戶的創新方法。網路購物和創造個人化體驗進一步推動包裝領域的商業印刷市場。例如,根據中國商務部(MOFCOM)的數據,網路購物市場零售額為15.3兆人民幣(約2.13兆美元)。因此,許多包裝企業正在投資商業印刷解決方案,推動市場成長。 印刷市場的成長,預計將受到造紙業強勁表現的推動。紙張是一種主要由纖維素纖維組成的薄型材料,作為印刷工業的主要介質發揮重要作用。它是複製文字、圖像和圖形的基礎,是印刷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商業印刷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24年為9,100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2兆美元,在預測期內(2024~2029年)複合年成長率為2.38%。商業印刷產業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網路和行動連線的快速崛起。這項變革正在重塑企業和個人溝通和存取資訊的方式。 (一)根據Lucintel的預測,由於數位印刷的經濟性和靈活性,印刷技術類別預計將在預測期內實現最高成長。 (二)從應用程式來看,由於對標籤、吊牌和軟包裝印刷的需求不斷增加,包裝將繼續成為最大的細分市場。 (三)從地區來看,由於數位技術等印刷產業的創新,預計亞太地區將在預測期內實現最高成長,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 (四)商業印刷產業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網路和行動連線的快速崛起,這項變革正在重塑企業和個人溝通和存取資訊的方式。因此,企業正專注於生產更有針對性和更頻繁的印刷產品,特別是在消費者興趣濃厚的領域。 (五)商業印刷業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並逐漸走向永續實踐。印刷業越來越重視環境因素,並採取各種環保措施。 (六)隨著永續性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注意力轉向商務用噴墨產品。這些產品消耗的電力更少,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更少,因此不會排放碳粉粉塵,空氣更乾淨。許多企業正在投資噴墨印表機,以增強其產品供應、個人化包裝、幫助客戶宣傳其品牌並應對季節性需求。 商業印刷市場所面臨的挑戰 (一)成本壓力╱資源、材料、技術和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可能限制利潤率。成本控制是商業印刷商在價格、品質和交付方面,保持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二)法規遵循╱環境和安全法規及合規性問題難以執行,合規成本可能是一項額外費用,而不是生產力的提升。 (三)市場競爭╱從事商業印刷的企業將面臨激烈的競爭,這可能會侵蝕獲利和市場佔有率。競爭的動態使得每個參與者都必須追求創新,並為其產品和服務付加更多價值。 (四)勞動力短缺╱歷來依賴勞動力的印刷業正在經歷變革。機器設計、數位化和電腦化的進步提高了生產力,並使成長與直接勞動力脫鉤。 (五)原料成本上漲╱此項措施令許多市場參與者望而卻步,這些原料包括紙張、墨水和各種化學物質等。 ●數位印刷推動印刷業的成長,其以卓越品質、效率和客製化而聞名,可實現更快的印刷時間、更快的周轉時間和個人化內容 ●平版印刷在特定細分市場中繼續增長,例如高端包裝(如藝術印刷、包裝印刷和特殊印刷)及個性化印刷等領域 商業印刷市場策略性成長機遇 由於關鍵應用、新興技術和消費者需求變化,商業印刷市場呈現多種策略成長機會與選擇。 (一)數位印刷的擴展╱成長機會來自對數位印刷技術的投資,這些技術可以縮短生產計劃並實現客製化。數位印刷是短版印刷和客製化印刷的理想選擇,使其成為當今快節奏商業環境的完美解決方案。 (二)永續印刷實踐╱採用永續印刷實踐具有巨大成長潛力,透過採取綠色環保墨水、可回收材料、碳足跡盤查和節能營運,企業可透過環保議題提高競爭力並提高市場服務率,它也滿足消費者對環保解決方案的需求。 (三)電子商務整合╱投入電子商務可以擴大目標客戶群並簡化訂單履行,從而提供成長機會。線上銷售可以透過將訂單處理和客戶互動整合到一個系統中來提高效率和客戶體驗,因此ERP的建置將需要更完整及靈活。 (四)包裝創新╱隨著需求的持續成長,尤其是零售和電子商務產業的需求,包裝應用具有很大的成長潛力。透過開拓創新的包裝技術和解決方案,企業可以開拓嶄新的商機和新市場。 (五)3D列印應用╱可開發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高度自訂產品,這一個趨勢可以透過為商務用印表機,創建新應用程式和開拓全新市場來推動成長。快速提供高附加價值、高性能陶瓷,同時還可以提出為所需形狀提供附加功能的提案,縮短交貨時間也是很有吸引力。 (六)更加自動化╱人力短缺及生產的多樣性,是一個相悖的議題。越多樣性的工作環境及流程,理應提高人員的數量,但全球性的印刷產業缺工,將導致印刷供應商不得不藉由更自動化的設備,來促使工作排程的順暢。 (七)客製化需求╱對獨特、個人化印刷產品日益成長的需求,進而推動了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在科技的幫助下,個人化數位印刷變得更快、更準確。 (八)市場擴張╱擴展到新的地區和非傳統市場(例如包裝和3D列印),為商業印表機創造更多機會,這些發展也為市場帶來嶄新的前景和商機。 總的來說,這些成長機會響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促進創新並擴大商業印刷產業的市場範圍。技術變革、經濟因素、法規及其他力量和挑戰,影響商業印刷服務需求的成長。而這些促進因素和挑戰在技術、市場動態和業務實踐方面定義商業印刷市場格局,此格局的變化端看印刷供應商,願意投入多少資金及業務內容的調整而有不同變化。 亞太區將佔據主要市場佔有率 (一)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正在經歷快速經濟成長。例如,根據統計部估計,印度2024會計年度第三季GDP成長8.4%。這比2023會計年度同季4.3%的成長顯著成長。財政部公佈2024會計年度實際 GDP成長率為7.6%。製造業和服務業第三季也出現成長,此需求相對帶動印刷業的服務量能。 (二)高成長推動╱這種高成長推動了嚴重依賴印刷的產業,例如零售、廣告、教育和製造業等。而且業務的擴展直接推動商業印刷產業的發展,對行銷材料、包裝和文件的需求不斷增加,印刷業在高品質、多樣性服務、快速服務等議題下,同時也加速全新設備的投資。 (三)經濟發展╱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導致消費者支出增加,進而推動了對印刷產品的需求。零售商需要更多的包裝和標籤,廣告商需要更多的促銷資料,教育機構需要更多的教科書和學習材料,製造商需要更多的文件和產品標籤。各部門的這種相互關聯的成長,強調了商業印刷市場在支持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 (四)技術創新╱特別是數位印刷,推動了印刷業的成長。數位印刷向來以卓越的品質、效率和客製化而聞名,可實現更快的印刷時間、更快的周轉時間和個人化內容,這些功能對各種規模的企業都有吸引力。 (五)技術轉變╱這種技術轉變,不僅可以提高印刷公司的業務能力,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尋求這些先進的服務,也逐漸擴大了基本客群。許多主要企業正在透過新產品發布、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和區域擴張來擴大其產品組合,進一步提高亞太商業印刷市場的價值。 2025全球平版印刷現狀及發展 2025年全球平版印刷狀況,根據已有的趨勢和訊息,整理已確認的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一)市場需求變化╱平版印刷在商業印刷和出版品印刷領域仍然佔據重要地位,但隨著印製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已產生波動及選項。企業主或內容提供者會根據需求的變化,調整其印刷製作方式。 (二)環保和可持續性╱隨著全球對環保的關注增加,平版印刷產業可能會更加注重使用環保材料和可再生資源。預計會有更多企業採用環保材料、無毒油墨和節能設備,以減少對環境影響。這將會促使更多企業採用環保油墨和無毒材料,同時為應付新材質而開發出更適合的製程。 (三)技術進步╱平版印刷技術的不斷創新,例如更高效的印刷機和自動化流程,這會提高生產效率和印刷質量、降低成本、並提升印刷質量。但此生產速度已達設備上的物理極限,在印刷速度的極限上,也需同時確認客戶對高質量印刷的需求。 (四)市場細分╱平版印刷可能會在特定細分市場中繼續增長,例如高端包裝(如藝術印刷、包裝印刷和特殊印刷)及個性化印刷等。這些領域對印刷品質和創新設計的需求較高,企業將更加注重提供訂製化和高質量的產品,以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 (五)全球化與本地化╱雖然全球化趨勢仍然存在,但許多企業也在尋求本地化生產,以減少運輸成本和時間,這可能會影響平版印刷的生產和分銷模式。 (六)競爭加劇╱隨著數位印刷和其他印刷技術的崛起,平版印刷產業已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印刷供應商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以保持市場競爭力。 (七)數位化轉型加速╱隨著數位印刷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平版印刷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導致許多企業可能會逐步轉向數位印刷,以滿足個性化和小批量生產的需求。 (八)智能化和數據驅動╱隨著工業4.0的推進,平版印刷產業可能會越來越多地採用智能化技術和數據分析,以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浪費。 (九)市場競爭加劇╱隨著全新技術的出現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平版印刷產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以保持競爭力。 ●參考資料:https://www.gii.tw/report/tbrc1435505-printing-global-market-report.html。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Tuneshine 是恢復失傳的專輯封面藝術的新方法
設計創意
2025-07-10

Tuneshine 是恢復失傳的專輯封面藝術的新方法

Tuneshine 串流顯示螢幕(圖片來源:Tuneshine)   Tuneshine 是連接數位世界和類比世界的橋樑這一領域中一個新進入者,而這一領域似乎永無止境。 Tuneshine 由軟體工程師、前 Change.org 高級職員 Tobias Butler 創立,它是一款低解析度 LED 螢幕,旨在在您透過行動裝置進行串流時,以藝術的方式顯示專輯封面。   Tuneshine 串流顯示螢幕 (圖片來源:Tuneshine) 這項技術本身與我們去年預覽過的 Livegrid 數位生態系統 有幾分相似。不過,  Livegrid 提供了數位魚缸的視野等功能,而 Tuneshine 則明確地想要恢復專輯封面。   Tuneshine 串流顯示器配備自己的 Android 和 iOS 應用程式 (圖片來源:Tuneshine) 雖然 6.3 吋見方的螢幕尺寸遠不及業界標準的 45rpm 格式(更別提像專輯封面一樣大 12 吋的尺寸了),但 Tuneshine 的木質框架內鑲嵌著 64x64 個 LED 燈。厚度 1.6 英寸,它設計用於懸掛在牆上或放在桌子上。近距離觀看時,像素化現象尤其明顯,但從房間的另一側觀看,這塊小巧的螢幕就像一個縮圖,清晰地展現了你正在聆聽的音樂。   Tuneshine 串流顯示螢幕 (圖片來源:Tuneshine) 巴特勒將這款設備描述為一件「動態藝術品」。它透過智慧型手機連接到主流串流平台,尤其是 Spotify、Apple Music 和 Sonos,內建軟體會從當前曲目中提取相關的封面插圖。 巴特勒自己製作了一個原型——只是為了看看能否實現——之後又親手完成了1000個,以滿足需求。如今, 芝加哥 的一家工廠正在生產這種耐用的日常科技與數位數據採集相結合的產品。   Tuneshine 串流顯示螢幕 (圖片來源:Tuneshine) Tuneshine 應用程式也支援 Shazam 識別,能夠識別你在常規高傳真音響系統上播放的音樂,並顯示正確的伴奏。否則,該設備會連接到你的 Wi-Fi 和現有的串流媒體帳戶,以獲取必要的資訊。 未來,巴特勒希望擴大作品範圍,引入新的顏色和材質,以取代標準的木質框架。另一方面,藝術品本身卻具有無限的可再生性。   內容來源: https://www.wallpaper.com/
數位包裝印刷市場2030年將接近370億美元:Smithers研究報告
包裝未來
2025-07-10

數位包裝印刷市場2030年將接近370億美元:Smithers研究報告

根據英國研究機構Smithers的新研究,全球數位包裝及標籤印刷市場在2025年市值達到220億美元,佔當年所有包裝印刷市場的4.1%。預計到2030年,該比例將提升至5.8%,市場規模將達到369億美元。 數位印刷的成長速度遠超過主流的類比印刷方法。數位技術在標籤印刷中已廣泛應用,隨著噴墨印刷的可擴展性和多功能性日益提升,越來越多大型印刷機被設計用來印刷折盒、瓦楞紙箱以及柔性紙張和薄膜基材。報告指出,印刷轉換商正在上游的訂單處理、設計、審核和印前作業,以及下游的後加工和物流環節進行重大改進,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和零售商利用數位印刷生產的優勢,市場正快速擴大。 該研究針對2020至2030年間,數位印刷用於標籤與包裝製造的使用情況進行預測。報告涵蓋使用數位印刷技術(電攝印刷或噴墨印刷)生產的標籤與包裝,包括瓦楞紙箱、紙盒、柔性包裝、硬塑料和金屬容器。這是一個全球市場,使用者遍布世界各地,報告同時呈現主要國家和區域市場的情況。 照片來源:Gopak。   內容來源: https://convertingquarterly.com/
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設計創意
2025-07-03

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一塊手工製作的Kumiko面板會讓你駐足欣賞。它的格子像沒有顏色的彩色玻璃一樣捕捉光線,每一片木條勾勒出的圖案,既像幾何測驗,又像冥想輔助工具。奢侈品牌的單塊牆面大小的面板售價約為2700美元,收藏家們樂於排隊。這個價格體現了數小時的雕刻和精確到毫米的精度,但也讓Kumiko一直被畫廊和高端酒店所青睞。當一位加拿大創客問我:「如果我能3D列印一個呢?」時,我的好奇心瞬間爆發,我把它藏進了兔子洞裡,三個月後它就被裝在了色彩鮮豔的塑膠盒子裡,放在我的桌子上。 成品面板看起來就像一道穿梭於京都的科幻傳送門。三角形堆疊成六邊形,六邊形交錯成一個區域,三種色彩在霧面黑色背襯上格外醒目。光澤之下是一張數位表格:48塊核心面板,32塊內邊框,32塊外邊框,124塊接縫覆蓋,以及多達1028塊的圖案插入件。加上1650塊黑色背板,印表機耗時196小時,耗材5150克。材料成本徘徊在100美元左右,證明耐心有時比金錢更重要。 設計師: Paper View   久美子工藝本身可以追溯到大約十三世紀前的飛鳥時代,當時日本木匠發現細長的雪松木條可以反覆拼出三角形、正方形和菱形。如今,工匠們已經掌握了近兩百種圖案,據說每個圖案都能讓人聯想到自然景象:麻葉、海浪、龜殼。在傳統的工坊裡,每個接縫都採用鈍接,不用膠水,不用釘子,只是用楔子輕輕推擠,直到摩擦力產生化學反應。一塊好的木板即使經過地震測試也能保持完整。這種純粹性既是工藝,也是工程學,正因如此,這項技術在創客領域才顯得格外得心應手。 將這項傳統縮小到 25 x 25 公分的列印床需要巧妙的幾何形狀。創客嘗試使用簡單的瓷磚,意識到薄弱點,然後在六邊形的中心直接鑽出燕尾榫插座。燕尾榫是木工最古老的拱頂石,在這裡,它以兩毫米厚的 PLA 材料重新出現,足夠堅韌,可以在工作室操作,即使貓跳上工作台也不會損壞。為了水平擴展板材,他將設計以 180 度鏡像,這樣每次列印都可以達到邊到邊,無需浪費噴嘴行程。垂直增長發生在鎖定每一行的 L 形框架內,因此面板像樂高塔一樣縮放,一次一個夾子。 接縫依然困擾著他。木工和角色扮演者都知道,拍照的首要原則就是隱藏接縫。他沒有費力地打磨和填充,而是在每個接縫處設計出淺淺的凹槽,然後打印出像貼紙紋身一樣壓合的薄蓋板。最後一個邊框環巧妙地嵌入了燕尾榫,使格子漂浮在畫框內,只有鉛筆般纖細的陰影暗示著接縫。近距離觀察,你會看到色彩融入連續的編織中;退後一步,眼睛就會完全忘記塑料,看到的是深度而不是接縫。 光是核心面板就耗時八十小時,彩色外掛耗時七十五小時,而黑色背景則額外耗時二十小時,讓色彩更加鮮明。耗材清單讀起來就像個食品儲藏室:面板2.3公斤,插件1.8公斤,邊框和接縫處則用了一些較小的耗材。每個插件比郵票大不了多少,但面板卻能容納上千個插件,這提醒我們,圖案對視網膜來說就像複利一樣。藍-紅-米三色組合看起來很有趣,但把它們換成半透明的PETG,你就能得到一個像像素化宣紙一樣閃閃發光的窗戶。 整個參數檔案都存放在 Makerworld 上,您可以自由調整。您可以拉伸網格以適應咖啡桌,將其壓縮成燈罩,或者無需打開三角筆記即可更改每個三角形的數量。單獨列印各個部分,您可以在下一季推出不同的顏色,或將網格合併成一塊板,這樣小部件就不會被吸塵器吸走。如果您打算使用從舊 RGB 遊戲機上拆下來的 LED 燈帶為面板提供背光,該模板甚至允許您選擇半透明底座。 Kumiko 始終在精準與詩意之間尋求平衡,而這幅印刷版作品也完美地保留了兩者。機器的嗡嗡聲改寫了鑿刻的節奏,但最終的網格依然能夠捕捉光線,引導視線,並引導指尖描繪出層層疊疊的線條。無論是正在尋找暑期計畫的學生,追求新鮮質感的室內設計師,或是任何熱愛觀看物件層層遞進的刺激之人,今晚都可以拿起文件,立即開始創作。下個週末,你或許就能用霓虹塑膠板懸掛一件傳承百年的傳統作品,證明優雅有時就在0.2毫米的層層疊加中綻放。   內容來源: https://www.yankodesign.com/
陶氏推出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並推動多項合作,加速包裝循環再造新進展
包裝未來
2025-07-03

陶氏推出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並推動多項合作,加速包裝循環再造新進展

與立白合作導入消費後回收(PCR)材料,擴大 PCR 樹脂在消費品中的應用   陶氏公司(NYSE: DOW)宣布多項重要進展,包括推出突破性的 INNATE™ TF 220 樹脂,以促進設計可回收性及高性能雙向延展聚乙烯(BOPE)薄膜在柔性包裝中的應用。從材料設計到使用後解決方案,陶氏正與整個包裝價值鏈的利益相關者合作,打造具影響力且具規模的永續解方,將理念轉化為商業實踐。 「亞太地區是材料科學與循環經濟願景交會之處。透過像 INNATE™ TF 220 樹脂這類的創新——重新定義可回收設計下的包裝效能——以及價值鏈上的策略合作,我們正加速推動包裝循環化。」陶氏包裝與特用塑料事業部亞太區商務副總裁 Bambang Candra 表示。「這就是永續實踐的展現,協助品牌兼顧效能與單一材料解方的推廣,以及 PCR 材料的導入。我們正透過具體成果推動合作夥伴與循環經濟的目標。」   與立白合作,實現消費後回收(PCR)材料的大規模應用 陶氏與中國領先洗衣品牌立白(Liby)合作,在其新一代「花漾時代」系列洗衣劑的包裝中導入 10% REVOLOOP™ 消費後回收(PCR)樹脂,以降低碳排放,同時維持包裝耐用性。此專案展示了陶氏的循環策略如何在不犧牲產品性能或消費者體驗的前提下,實現高產量場景的應用。 立白研發中心總經理張立平表示:「作為中國領先的洗衣品牌,立白致力於重新思考塑膠包裝,並確保其循環性。我們與陶氏的策略合作促成了中國首個採用 INNATE™ TF-BOPE 技術的全可回收洗衣包裝,以及新一代採用 PCR 樹脂的『花漾時代』系列產品。這項長期合作提升了我們產品的永續價值,也展現我們對環境責任與創新的承諾。」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設計可回收性的重大創新突破 由於全球柔性包裝的路邊回收率偏低,產業亟需在高性能需求與循環設計間取得平衡。 INNATE™ TF 220 樹脂擁有獨特的分子架構,實現了突破性的加工效率。其關鍵優勢包括優異的擠出穩定性與雙向延展成型性能,可大幅減少製造廢料。此外,也在下游應用上提升了剛性與耐熱性,滿足印刷、貼合、製袋等嚴苛需求,同時兼具出色的外觀與單一材料結構所需的耐用性。 TF-BOPE 薄膜的性能提升已在多項實際應用中展現其多樣性,包括食品與飲品、家居與個人護理等重點領域,協助品牌在保持功能與外觀的同時推進永續目標。 該樹脂的「可回收設計」理念也促使整個包裝價值鏈啟動合作。加工廠與品牌業者正積極採用 TF-BOPE 薄膜,以因應各地回收法規(例如中國的「雙碳」政策),同時為其產品組合布局未來。   共同塑造包裝的未來 從搭載 INNATE™ TF 220 樹脂的高性能包裝設計,到可回收的單一材料解方,陶氏正致力於為循環經濟開創封閉循環的解決方案,同時加速產業邁向循環轉型。透過在循環材料、先進回收技術與可回收設計上的投入,陶氏持續推動材料生態系的發展,協助轉型塑膠產業,實現更高的設計回收性、重複使用率與資源效率。   內容來源: https://cpmirror.com/
Avery Dennison RFID 標籤獲得 APR 認可
包裝未來
2025-06-26

Avery Dennison RFID 標籤獲得 APR 認可

艾利丹尼森的 RFID 標籤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塑膠回收協會 (APR) 頒發的可回收設計 (DfR) 認證的標籤。此認證證明了其與北美 PET 回收流程的兼容性。   艾利丹尼森結合其專有的 CleanFlake 黏合劑技術、材料科學能力以及 RFID 專業知識,開發出這款全新的專有 RFID 標籤,能夠在機械回收流程中與 PET 徹底分離,從而減少污染。    這意味著採用此 RFID 技術的品牌可以確保其 PET 包裝物品的回收相容性。在全球 50 大品牌中,96% 致力於實現可回收性和廢棄物管理目標,而這項技術為實現這些目標提供了解決方案。 PET   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的包裝,常見於瓶子、食品容器、化妝品和其他家用產品,因此其可回收性對於大規模減少塑膠垃圾至關重要。使用可回收標籤和黏合劑可以顯著減少污染,提高材料回收率和整體回收效率。   專有的RFID標籤能夠透過對每件物品進行唯一標識,從而簡化塑膠回收流程,提高回收材料的品質並延長PET的使用壽命。    艾利丹尼森材料集團全球研發與永續發展副總裁Pascale Wautelet表示:「RFID技術對於現代供應鏈的有效和可持續管理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品牌提高庫存可視性、產品可追溯性和損失預防能力。APR的認可標誌著我們在推進循環包裝和支持全球向可持續材料使用轉型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隨著消費品的認可標誌著我們在推動成本   APR總裁兼執行長Steve Alexander補充道:「確保包裝與回收基礎設施相容至關重要。透過提高包裝的可回收性,品牌不僅可以減少浪費並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還可以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創新和技術在推動這些努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提供更智能的包裝解決方案,既符合環境目標,又符合不斷發展的行業標準。”   艾利丹尼森是全球領先的 RFID 標籤供應商。這些標籤有助於優化供應鏈效率,減少浪費,並透過提高回收率和分類率來實現回收。該公司計劃在今年稍後廣泛推廣這項獲得 APR 認證的技術,以幫助品牌實現可回收性目標。此外,該公司還正在與獨立認證機構合作,以擴大 PET 回收認證在全球市場的覆蓋範圍。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智慧包裝革新臨床試驗:Schreiner MediPharm 智慧注射器盒樹立新標桿
包裝未來
2025-06-26

智慧包裝革新臨床試驗:Schreiner MediPharm 智慧注射器盒樹立新標桿

在精準高效能成為臨床研究重中之重的時代,德國領先的醫療標籤解決方案創新公司Schreiner MediPharm推出了一項突破性技術,有望重新定義臨床試驗藥物的追蹤和監控方式。該公司的 智慧注射器盒 是一種數位互聯的包裝解決方案,旨在優化臨床試驗期間注射器的管理和監控。   包裝與數位智慧的交會 這項創新的核心是一個簡單卻又具有變革意義的理念:將 智慧電子設備 直接整合到二次包裝中。智慧注射器盒 內建感應器和電子元件 ,能夠以數位方式記錄每次注射器的取出。由於採用了 穿孔紙板隔層 ,取出注射器的操作會自動記錄時間戳記。這些數據隨後會透過 NFC、藍牙或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 無縫傳輸到安全資料庫,從而創建即時、防篡改的用藥記錄。 這種數位化消除了對手動記錄的依賴(這是臨床環境中長期存在的錯誤根源),並提高了合規性、準確性和責任感。   溫度敏感試驗的全新安全層 智慧注射器盒的一大亮點是其 可選的溫度監控功能 ,專為 依賴冷鏈的生物製藥 而設計。隨著涉及溫度敏感化合物的臨床試驗數量不斷增加,此功能可確保關鍵儲存條件持續追蹤和記錄,從而為試驗結果的完整性提供額外保障。   超越監測:邁向智慧治療管理 透過此智慧包裝系統收集的數據不僅與依從性有關,還會被輸入到一個 集中式軟體生態系統 ,從而實現動態治療管理。試驗協調員可以追蹤患者的依從性,辨識藥物攝取異常,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每個智慧注射器盒均根據產品的包裝設計和使用流程進行客製 化設計,確保無縫整合和使用者友好操作。此外,Schreiner MediPharm 的 自動化和可擴展製造流程 確保了大規模生產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認可與影響 歐洲標籤協會 FINAT 認可了 Schreiner MediPharm 的變革潛力,並授予其 2025 創新獎。智慧注射器盒是 未來智慧臨床包裝的 典範,為試驗申辦者提供了一種降低失敗率、削減文件成本和縮短藥品審批時間的方法。   臨床試驗的未來展望 隨著全球臨床研究的複雜性日益增加,以及對準確性和即時數據的需求不斷增長,Schreiner MediPharm 的智慧注射器盒體現了 包裝如何從被動控制向主動智慧發展 。它將技術與治療相結合,增強了患者安全性和研究成果——這使其不僅僅是一種包裝解決方案,更是一種數位健康推動者。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connections.com/
Megnajet 推出新型流體管理系統,擴大產品範圍
科技探索
2025-06-19

Megnajet 推出新型流體管理系統,擴大產品範圍

Megnajet 的 JetSource HFR   流體管理專家 Megnajet 在其 JetSource 產品系列中推出了新產品 JetSource HFR,這是一種大容量流體管理系統,旨在滿足更廣泛的多列印頭噴墨應用的需求。 JetSource HFR 專為在大規模、高負載環境中運行的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和系統整合商而設計,具有兩公升的液體容量和擴展的列印頭連接功能。該系統旨在提供持續的液體輸送,使其適用於標籤、捲筒紙、捲對捲和掃描等高輸出流程。 JetSource HFR 是繼 2023 年推出的 JetSource Core 系統之後推出的,該系統支援多達五條流體路徑。新型號將容量提升至六至八條路徑,允許高達四公升的流體再循環。該公司表示,這使得它特別適用於基於條形的列印系統或需要更大覆蓋範圍的應用。 主要特點包括超過 900 瓦的加熱功率,可快速預熱系統,並透過雙加熱和感測組件實現精確的溫度控制。這些功能可確保輸出穩定,並減少啟動延遲。內部旁路系統可使全部流體在設備內循環並均勻加熱。 Megnajet 也將基於文丘里管的彎月面控制(一種在其 JetSource 系列中使用的壓力調節系統)整合到 HFR 中。 Megnajet 表示,即使在嚴苛的列印條件下,這也能確保可靠的流體噴射。 根據Megnajet總經理Mike Seal介紹,HFR系統是為了滿足客戶對可靠、高效能流體管理的需求而開發的。 「我們開發JetSource HFR是為了滿足客戶對高生產力應用的精確流體控制和調節的需求,」Seal先生說。 “這使得原始設備製造商能夠專注於其核心業務,而無需開發內部系統。”   內容來源: https://www.dlpmag.com/
人工智慧和數據對包裝印刷、加工的影響
數位應用
2025-06-05

人工智慧和數據對包裝印刷、加工的影響

任何不熟悉資料管理和人工智慧的人,在過去幾年可能都過得非常艱難。不可否認,它們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際互動到商業交易。標籤和包裝行業也不例外。 印刷聯盟首席經濟學家安迪‧帕帕羅齊指出,影響力並不限於單一領域。 “從品質控製到供應鏈管理,從客戶偏好分析到基於這些偏好的個性化,每項關鍵任務功能都受益於人工智能和卓越的數據管理——即創建、維護和訪問相關且強大的數據庫。”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意識到這種變化有多快,」Imagine AI Live 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Steve Metcalf 指出。 「但我首先要說的是,[在印刷和包裝行業],在為客戶管理數據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例如,如果你為製藥公司打印標籤,你必須確保所有標籤都正確無誤。印刷和加工企業需要處理海量數據和信任。對於這類新興能力,隨著推理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我們耳熟詳、詳詳並且 Paparozzi 指出,我們可以將資料分為三大類,在每類中,資料管理都是必需的,但人工智慧在資料管理方式方面正在取得巨大進步。 結構化資料(例如財務資料、市場人口統計和客戶資料)可以完美地融入傳統的電腦電子表格中。 電子表格無法很好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例如音訊檔案、視訊檔案和文字檔案。 半結構化數據,例如物聯網 (IoT) 感測器產生的數據,是兩者的混合。 他強調,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分析所有這些信息,幫助確保包裝印刷商做出全面的最佳決策,而不是僅僅依靠「直覺」或猜測。 那麼它下一步會走向何方呢?這很難預測,尤其是考慮到人工智慧領域似乎每天都在快速發展。 梅特卡夫特別指出,他認為產業最大的變革將更多來自於意識而非其他因素。幾乎不可能跟上每一項創新,因此許多印刷企業甚至不知道某些功能的存在。他認為,這很可能是我們短期內(未來12-18個月)將看到的最大轉變。 「當我與印刷和包裝行業的領導者交談時,我認為這並不是說他們有錯。只是他們日常工作太忙,沒有意識到現在就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不必非得等MIS軟體供應商來提供。你不必等微軟。事實上,如果你等了,你會處於劣勢,」Metcalf強調。 “無論是少量注入AI諮詢,還是AI應用程式構建,或者其他什麼,你今天,比如今天下午,就可以開始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人們甚至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切發生得有多快。” 這並不是說沒有需要關注的具體領域。 Paparozzi 指出,在接下來的 12-18 個月週期中,他最密切關注的領域集中在「營運創新——包括品質控制和預測性維護——因為我們的市場競爭過於激烈,無法將低效率轉嫁給客戶;自動化可以提高生產力和生產速度,並克服長期的勞動力短缺;市場分析和預測可以支持全公司範圍內持續做出卓越的決策;的一位參與者所說,‘無論你的企業現在做得多麼好,運營得多麼好,都可能瞬間發生轉變。 那麼,這對普通的標籤和包裝印刷企業意味著什麼?如果情況變化如此之快,你該如何做好準備——更不用說實施它了?首先,Metcalf 和 Paparozzi 都強調從小處著手——不要試圖一次完成所有事情。選擇營運中的一個環節進行分析-看看哪裡效率低。詢問員工討厭做哪些任務,哪些是重複性的或令人沮喪的。哪些任務與其他任務有重疊?哪些資料需要多次輸入才能在系統中傳輸?這些都是你開始使用人工智慧工具的地方——尋找簡化難題中一小部分的方法。 然後,你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開始建立流程了。哪些任務或部門與你剛剛增加了AI分析和自動化功能的任務或部門相關聯?這些任務或部門可以自動化嗎?或者它們可以受益於自身的AI分析工具嗎?最終,你可以擁有一個與業務各個部分緊密相連的系統,但不要試圖從現在開始,否則你很快就會不知所措。 其次,「垃圾進,垃圾出」這句老話在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領域顯得格外重要。只有當資料品質良好時,你的工具才能在執行庫存管理、生產工作流程、預測性維護或任何其他任務時獲得良好的結果。如果數據不完整,或者存在錯誤,甚至同一組數據在兩個不同的系統中存在差異,那麼任何人工智慧工具都無法發揮其最大作用。如果你需要一個起點,那麼在探索人工智慧工具之前,務必確保資料乾淨清晰,並且你輸入和維護資料的政策已向組織中的每個人詳細說明。 最後,挑選一個人作為你的數據和人工智慧「專家」。光是跟上最新的創新步伐就可能成為一份全職工作,更不用說弄清楚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實施它們了。指定一個人專門負責解答員工的問題,就企業應該投資什麼(或不應該投資什麼)提出建議,並作為關鍵人物檢查人工智慧得出的結果是否準確無誤,這對於確保一切順利至關重要。根據你營運的規模和範圍,你可能需要安排幾個人負責這個過程的不同部分,但事實上,你必須明確指出誰來負責。 關於這一點,梅特卡夫指出,承擔人工智慧和資料任務的人不必只專注於公司下一步該投資什麼——他們也可以使用一些工具並親自完成工作。 Metcalf 指出,你「現在可以把任何人變成數據分析師,然後圍繞他們開發應用程式來支持他們。這或許只是未來獲得更強大功能的墊腳石——我用的是「一次性應用程式」這個詞,意思是你現在可以創建一個一次性應用程序,讓你體驗一下自己能做什麼。也許這並非最終目標。也許你會花幾個小時他強調,這意味著,即使你最終決定開始探索不同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你也能更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麼,而不是隨機選擇一個 AI 工具,然後祈禱最好的結果。 人工智慧的優勢,尤其是在資料管理領域,正在日益顯現。 Paparozzi 指出:「擁抱人工智慧並以數據為驅動,各種類型和規模的公司都能透過自動化以前無法實現的全公司低附加價值任務來提高生產力,從而騰出時間用於為客戶、員工和公司創造最大價值的活動,並增強市場分析和預測能力。這在一個機會範圍不斷擴大但容錯率卻不斷下降的行業中至關重要。」 在深入人工智慧和資料管理領域時,Metcalf 和 Paparozzi 有什麼建議? 梅特卡夫指出,對他來說,關鍵在於找到一個可以交流想法、激發熱情的社群。 「假設你在芝加哥、堪薩斯城、波士頓,或者其他任何地方。無論城市規模大小,都可以去看看你的同行群體。本地人工智能社區正在各地湧現。多花些時間與其他人工智能人士交流,了解其他人是如何應用和使用它的。他們每個月都會舉行會議,讓人工智能領域的人們聚在一起,互相學習。他們互相交流,汲取靈感。」 對於Paparozzi來說,這強調了你不能猶豫。拒絕與人工智慧合作不再是個選擇。他說:「聽聽PRINTING聯合聯盟行業現狀報告參與者的建議:『你不能對人工智能袖手旁觀,因為它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業務,所以一定要學習它。它不會消失’,‘我們行業的最大贏家將在公司的各個層面掌握人工智能’,以及‘我們強烈要求我們的組織學習和使用人工智能,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的競爭對手就會超越我們。’”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impressions.com/
在印刷業的「AND時代」取得成功:印刷商如何擁抱平版印刷和數位印刷
數位應用
2025-05-22

在印刷業的「AND時代」取得成功:印刷商如何擁抱平版印刷和數位印刷

單線繪製藍色和符號。向量插圖。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by Vjom   全球印刷產業正進入一個新階段;根據 Kodak 贊助、NAPCO Research 最近所進行的調查,這被稱為「AND 時代(AND Era)」。該研究根據來自美國、德國與日本的 230 位商業印刷業者的回覆,探討企業如何日益整合數位與平版印刷技術,以因應市場需求的演變。 與其在兩種技術間擇一,許多印刷服務提供者選擇策略性地結合數位印刷的靈活性、快速反應與客製化能力,與平版印刷在大量生產中的高品質與成本效率。這種混合模式使企業能夠建立更敏捷且回應更快速的營運體系,有效應對從大批量印刷到按需客製的多元應用需求。 因此,印刷業者得以提升生產力、減少浪費,並在精準行銷與個人化溝通等領域創造新機會。那些擁抱「AND 時代」的企業,將能以更具創意、彈性與競爭力的方式滿足多元客戶需求。 完整報告《在 AND 時代中成功:印刷業者如何擁抱平版與數位技術》詳述了這項轉變背後的效益、挑戰與投資策略。主要重點包括: 1. 平版印刷仍佔主導地位,但數位印刷正迅速成長 調查發現,平版印刷仍然佔據大多數的印刷產量。受訪者表示平均有 71% 的印刷產出來自平版印刷機,數位印刷佔比為 19%。 此外,有 60% 的受訪者預期未來數位印刷的產量將會增加。這顯示數位印刷的成長並非為了取代平版,而是作為其補充——特別適用於短版、快速交付或變動資料的印刷需求。許多印刷業者並非全面轉向數位,而是透過將不同工作分配給最具成本效益的技術來優化其工作流程。 2. 成本效益是整合平版與數位印刷的主要動力 當被問及為何同時使用平版與數位印刷機時,75% 的印刷業者選擇了「成本效益」作為主要原因。其他被提及的優勢還包括更快的交貨時間、更一致的品質,以及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客製化需求。 在一項關於數位印刷對獲利影響的調查中,一家擁有百人以上員工、同時擁有平版與數位印刷機的美國商業印刷公司表示:「數位印刷有助於提升生產速度與降低人力成本,進而提升生產力,使我們能以較少資源處理更多業務,從而提高獲利能力。」 一位來自德國、同樣有百人以上員工的印刷業者也表示:「數位印刷減少了浪費,使我們能降低營運成本。」 3. 整合過程並非毫無挑戰 儘管結合平版與數位印刷有其策略優勢,但實際執行卻充滿挑戰。調查指出,45% 的受訪者認為整合數位與平版印刷技術時,最大的困難在於工作流程的複雜性(例如 ERP、MIS 與生產流程管理工具在混合工作流程中的能力)。 進一步而言,在同時擁有平版與數位印刷機的受訪者中,有高達 73% 表示他們支持多重工作流程,這加劇了整合工作的難度。 4. 後加工能力愈發關鍵 隨著短版數位印刷作業增加,許多印刷服務商也重新評估其後加工能力。傳統後加工設備雖然優化於大量生產,但當交期變短或工作規格頻繁變動時,便可能成為瓶頸。 研究顯示,對於同時擁有平版與數位印刷能力的業者而言,後加工設備是未來 12 至 24 個月內最重要的投資項目之一。後加工速度、自動化與彈性已被認為是實現數位與平版印刷整合效率的關鍵因素。 5. 策略意涵 「AND」策略的採用,不是要偏好某一項技術,而是讓兩者能更好地協作。隨著平版印刷技術愈加自動化與高效,數位印刷在品質與產能上的能力也不斷擴展,兩者同步發展的機會也隨之提升。 對於探索此路徑的商業印刷業者而言,真正的挑戰並非技術本身,而是如何讓系統、人員與工作流程配合這種新模式。其回報則是更靈活的生產、更能貼近客戶需求,並具備進入更廣泛市場的競爭力。 結語 《AND 時代》報告並非提供萬靈解方,而是呈現不同的取捨、營運考量與新興最佳實踐。若您的企業正在考慮在工作流程、人才培訓或設備上的投資,這份研究報告提供了可參考的同業觀點,幫助您更清楚了解業界的決策趨勢與方向。 下載報告,深入了解數位與平版印刷整合如何重新定義印刷產業的競爭優勢。 內容來源: https://www.piworld.com/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報告及趨勢
數位應用
2025-07-11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報告及趨勢

未來幾年印刷市場規模將呈現穩定成長,預計到2028年將以4.3%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成長至4,435.6億美元。而在預測期內的預期成長,可能與永續印刷實踐的採用、電子商務包裝的演變、智慧包裝的整合、遠端工作的影響及日益成長的健康和安全問題有關。預測期內預計的顯著趨勢包括:3D列印的進步、數位列印的興起、將個人化涵蓋列印、擴增實境(AR)的整合、智慧列印解決方案的出現,以及混合列印技術的興起等等。 全球商業印刷的趨勢和預測 全球商業印刷市場的未來可能包括包裝、廣告和出版市場的機會,預計到了2030年,全球商業印刷市場將達到5,411億美元,2024年~2030年複合年成長率為2.5%。該市場主要促進因素是全球公司和企業對廣告的需求不斷成長,以及在促銷策略中擴大使用客製化行銷訊息。 印刷廣告是商業印刷的基石,對於尋求全面目標市場的企業,尤其是針對零售企業極為重要。印刷廣告有著獨特的優勢,這意味著客戶的產品可以進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廣告,廣告的投放時間與出版物本身一樣長效。這種長壽及其有效性,正在推動對印刷廣告不斷成長的需求。 根據Zenith的數據資料,全球的廣告支出在2020年經歷了重大的挫折,下降約4%,這主要是由於COVID-19新冠肺炎的爆發。然而,隨著包裝、出版和廣告等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擴張,廣告支出在隔年大幅反彈。根據資料,到2024年,該產業已出現復甦,支出成長達到7.6%左右。 印刷技術的進步徹底改變了包裝的方面,當前的包裝趨勢強調數位印刷的快速採用、智慧技術的整合及先進印刷技術的利用。這些進步在提高包裝的視覺吸引力和功能性,以及實現永續性目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目標與產業更廣泛的環保意識運動相一致。在技術進步和不斷變化的客戶偏好之推動下,商業印刷不斷的發展。廣告已經顯著成長,以創造具有視覺吸引力的設計,因為透過引人注目且資訊豐富的包裝,來區分品牌已成為在商店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傳統名片已逐漸轉成電子化名片,藉由即時通訊軟體方式進行交換及傳遞,更多的名片內容已開始加入QR Code讓傳統名片有加入互動的機會 ●數位印刷有機會在有效的製程設計中與傳統印刷版式相互應用,使其達到降低成本與經濟規模的機會 數位轉型正在各產業快速推進 目前,「數位轉型」正在各產業快速推進。以目錄、書籍、門票、直郵等為代表的商業印刷世界也不例外。平版印刷具有印刷品質穩定的優點,適合大量印刷。另一方面,數位印刷是根據數位資料直接列印到紙張上。由於不需要印版,因此可以輕鬆實現可變列印(用於每頁都有不同內容的直郵/發票)和按需列印(僅在需要時列印所需的內容)。儘管無紙印刷趨勢不斷發展,印刷絕對量減少,但數位印刷仍持續增長,因為它滿足多樣化的印刷需求,例如增加小批量產品的數量。 隨著數位資訊傳遞的增加,商業印刷廠商正在實施數位技術來提高包裝的印刷品質。快速反應的QR碼,已經成為產品包裝上的基本或主流印刷方式,可以用智慧型手機掃描以顯示附加資料,例如產品資訊或促銷內容。而藥品、菸草、酒精飲料等包裝和標籤印刷的需求,正在迅速的成長。這種需求的成長,是由於企業需要遵守不斷變化的政府法規並打擊仿冒品。 加工商和零售商之間圍繞包裝的合作不斷加強,從而開發吸引客戶的創新方法。網路購物和創造個人化體驗進一步推動包裝領域的商業印刷市場。例如,根據中國商務部(MOFCOM)的數據,網路購物市場零售額為15.3兆人民幣(約2.13兆美元)。因此,許多包裝企業正在投資商業印刷解決方案,推動市場成長。 印刷市場的成長,預計將受到造紙業強勁表現的推動。紙張是一種主要由纖維素纖維組成的薄型材料,作為印刷工業的主要介質發揮重要作用。它是複製文字、圖像和圖形的基礎,是印刷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商業印刷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24年為9,100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2兆美元,在預測期內(2024~2029年)複合年成長率為2.38%。商業印刷產業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網路和行動連線的快速崛起。這項變革正在重塑企業和個人溝通和存取資訊的方式。 (一)根據Lucintel的預測,由於數位印刷的經濟性和靈活性,印刷技術類別預計將在預測期內實現最高成長。 (二)從應用程式來看,由於對標籤、吊牌和軟包裝印刷的需求不斷增加,包裝將繼續成為最大的細分市場。 (三)從地區來看,由於數位技術等印刷產業的創新,預計亞太地區將在預測期內實現最高成長,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 (四)商業印刷產業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網路和行動連線的快速崛起,這項變革正在重塑企業和個人溝通和存取資訊的方式。因此,企業正專注於生產更有針對性和更頻繁的印刷產品,特別是在消費者興趣濃厚的領域。 (五)商業印刷業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並逐漸走向永續實踐。印刷業越來越重視環境因素,並採取各種環保措施。 (六)隨著永續性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注意力轉向商務用噴墨產品。這些產品消耗的電力更少,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更少,因此不會排放碳粉粉塵,空氣更乾淨。許多企業正在投資噴墨印表機,以增強其產品供應、個人化包裝、幫助客戶宣傳其品牌並應對季節性需求。 商業印刷市場所面臨的挑戰 (一)成本壓力╱資源、材料、技術和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可能限制利潤率。成本控制是商業印刷商在價格、品質和交付方面,保持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二)法規遵循╱環境和安全法規及合規性問題難以執行,合規成本可能是一項額外費用,而不是生產力的提升。 (三)市場競爭╱從事商業印刷的企業將面臨激烈的競爭,這可能會侵蝕獲利和市場佔有率。競爭的動態使得每個參與者都必須追求創新,並為其產品和服務付加更多價值。 (四)勞動力短缺╱歷來依賴勞動力的印刷業正在經歷變革。機器設計、數位化和電腦化的進步提高了生產力,並使成長與直接勞動力脫鉤。 (五)原料成本上漲╱此項措施令許多市場參與者望而卻步,這些原料包括紙張、墨水和各種化學物質等。 ●數位印刷推動印刷業的成長,其以卓越品質、效率和客製化而聞名,可實現更快的印刷時間、更快的周轉時間和個人化內容 ●平版印刷在特定細分市場中繼續增長,例如高端包裝(如藝術印刷、包裝印刷和特殊印刷)及個性化印刷等領域 商業印刷市場策略性成長機遇 由於關鍵應用、新興技術和消費者需求變化,商業印刷市場呈現多種策略成長機會與選擇。 (一)數位印刷的擴展╱成長機會來自對數位印刷技術的投資,這些技術可以縮短生產計劃並實現客製化。數位印刷是短版印刷和客製化印刷的理想選擇,使其成為當今快節奏商業環境的完美解決方案。 (二)永續印刷實踐╱採用永續印刷實踐具有巨大成長潛力,透過採取綠色環保墨水、可回收材料、碳足跡盤查和節能營運,企業可透過環保議題提高競爭力並提高市場服務率,它也滿足消費者對環保解決方案的需求。 (三)電子商務整合╱投入電子商務可以擴大目標客戶群並簡化訂單履行,從而提供成長機會。線上銷售可以透過將訂單處理和客戶互動整合到一個系統中來提高效率和客戶體驗,因此ERP的建置將需要更完整及靈活。 (四)包裝創新╱隨著需求的持續成長,尤其是零售和電子商務產業的需求,包裝應用具有很大的成長潛力。透過開拓創新的包裝技術和解決方案,企業可以開拓嶄新的商機和新市場。 (五)3D列印應用╱可開發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高度自訂產品,這一個趨勢可以透過為商務用印表機,創建新應用程式和開拓全新市場來推動成長。快速提供高附加價值、高性能陶瓷,同時還可以提出為所需形狀提供附加功能的提案,縮短交貨時間也是很有吸引力。 (六)更加自動化╱人力短缺及生產的多樣性,是一個相悖的議題。越多樣性的工作環境及流程,理應提高人員的數量,但全球性的印刷產業缺工,將導致印刷供應商不得不藉由更自動化的設備,來促使工作排程的順暢。 (七)客製化需求╱對獨特、個人化印刷產品日益成長的需求,進而推動了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在科技的幫助下,個人化數位印刷變得更快、更準確。 (八)市場擴張╱擴展到新的地區和非傳統市場(例如包裝和3D列印),為商業印表機創造更多機會,這些發展也為市場帶來嶄新的前景和商機。 總的來說,這些成長機會響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促進創新並擴大商業印刷產業的市場範圍。技術變革、經濟因素、法規及其他力量和挑戰,影響商業印刷服務需求的成長。而這些促進因素和挑戰在技術、市場動態和業務實踐方面定義商業印刷市場格局,此格局的變化端看印刷供應商,願意投入多少資金及業務內容的調整而有不同變化。 亞太區將佔據主要市場佔有率 (一)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正在經歷快速經濟成長。例如,根據統計部估計,印度2024會計年度第三季GDP成長8.4%。這比2023會計年度同季4.3%的成長顯著成長。財政部公佈2024會計年度實際 GDP成長率為7.6%。製造業和服務業第三季也出現成長,此需求相對帶動印刷業的服務量能。 (二)高成長推動╱這種高成長推動了嚴重依賴印刷的產業,例如零售、廣告、教育和製造業等。而且業務的擴展直接推動商業印刷產業的發展,對行銷材料、包裝和文件的需求不斷增加,印刷業在高品質、多樣性服務、快速服務等議題下,同時也加速全新設備的投資。 (三)經濟發展╱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導致消費者支出增加,進而推動了對印刷產品的需求。零售商需要更多的包裝和標籤,廣告商需要更多的促銷資料,教育機構需要更多的教科書和學習材料,製造商需要更多的文件和產品標籤。各部門的這種相互關聯的成長,強調了商業印刷市場在支持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 (四)技術創新╱特別是數位印刷,推動了印刷業的成長。數位印刷向來以卓越的品質、效率和客製化而聞名,可實現更快的印刷時間、更快的周轉時間和個人化內容,這些功能對各種規模的企業都有吸引力。 (五)技術轉變╱這種技術轉變,不僅可以提高印刷公司的業務能力,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尋求這些先進的服務,也逐漸擴大了基本客群。許多主要企業正在透過新產品發布、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和區域擴張來擴大其產品組合,進一步提高亞太商業印刷市場的價值。 2025全球平版印刷現狀及發展 2025年全球平版印刷狀況,根據已有的趨勢和訊息,整理已確認的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一)市場需求變化╱平版印刷在商業印刷和出版品印刷領域仍然佔據重要地位,但隨著印製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已產生波動及選項。企業主或內容提供者會根據需求的變化,調整其印刷製作方式。 (二)環保和可持續性╱隨著全球對環保的關注增加,平版印刷產業可能會更加注重使用環保材料和可再生資源。預計會有更多企業採用環保材料、無毒油墨和節能設備,以減少對環境影響。這將會促使更多企業採用環保油墨和無毒材料,同時為應付新材質而開發出更適合的製程。 (三)技術進步╱平版印刷技術的不斷創新,例如更高效的印刷機和自動化流程,這會提高生產效率和印刷質量、降低成本、並提升印刷質量。但此生產速度已達設備上的物理極限,在印刷速度的極限上,也需同時確認客戶對高質量印刷的需求。 (四)市場細分╱平版印刷可能會在特定細分市場中繼續增長,例如高端包裝(如藝術印刷、包裝印刷和特殊印刷)及個性化印刷等。這些領域對印刷品質和創新設計的需求較高,企業將更加注重提供訂製化和高質量的產品,以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 (五)全球化與本地化╱雖然全球化趨勢仍然存在,但許多企業也在尋求本地化生產,以減少運輸成本和時間,這可能會影響平版印刷的生產和分銷模式。 (六)競爭加劇╱隨著數位印刷和其他印刷技術的崛起,平版印刷產業已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印刷供應商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以保持市場競爭力。 (七)數位化轉型加速╱隨著數位印刷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平版印刷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導致許多企業可能會逐步轉向數位印刷,以滿足個性化和小批量生產的需求。 (八)智能化和數據驅動╱隨著工業4.0的推進,平版印刷產業可能會越來越多地採用智能化技術和數據分析,以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浪費。 (九)市場競爭加劇╱隨著全新技術的出現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平版印刷產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以保持競爭力。 ●參考資料:https://www.gii.tw/report/tbrc1435505-printing-global-market-report.html。
Tuneshine 是恢復失傳的專輯封面藝術的新方法
設計創意
2025-07-10

Tuneshine 是恢復失傳的專輯封面藝術的新方法

Tuneshine 串流顯示螢幕(圖片來源:Tuneshine)   Tuneshine 是連接數位世界和類比世界的橋樑這一領域中一個新進入者,而這一領域似乎永無止境。 Tuneshine 由軟體工程師、前 Change.org 高級職員 Tobias Butler 創立,它是一款低解析度 LED 螢幕,旨在在您透過行動裝置進行串流時,以藝術的方式顯示專輯封面。   Tuneshine 串流顯示螢幕 (圖片來源:Tuneshine) 這項技術本身與我們去年預覽過的 Livegrid 數位生態系統 有幾分相似。不過,  Livegrid 提供了數位魚缸的視野等功能,而 Tuneshine 則明確地想要恢復專輯封面。   Tuneshine 串流顯示器配備自己的 Android 和 iOS 應用程式 (圖片來源:Tuneshine) 雖然 6.3 吋見方的螢幕尺寸遠不及業界標準的 45rpm 格式(更別提像專輯封面一樣大 12 吋的尺寸了),但 Tuneshine 的木質框架內鑲嵌著 64x64 個 LED 燈。厚度 1.6 英寸,它設計用於懸掛在牆上或放在桌子上。近距離觀看時,像素化現象尤其明顯,但從房間的另一側觀看,這塊小巧的螢幕就像一個縮圖,清晰地展現了你正在聆聽的音樂。   Tuneshine 串流顯示螢幕 (圖片來源:Tuneshine) 巴特勒將這款設備描述為一件「動態藝術品」。它透過智慧型手機連接到主流串流平台,尤其是 Spotify、Apple Music 和 Sonos,內建軟體會從當前曲目中提取相關的封面插圖。 巴特勒自己製作了一個原型——只是為了看看能否實現——之後又親手完成了1000個,以滿足需求。如今, 芝加哥 的一家工廠正在生產這種耐用的日常科技與數位數據採集相結合的產品。   Tuneshine 串流顯示螢幕 (圖片來源:Tuneshine) Tuneshine 應用程式也支援 Shazam 識別,能夠識別你在常規高傳真音響系統上播放的音樂,並顯示正確的伴奏。否則,該設備會連接到你的 Wi-Fi 和現有的串流媒體帳戶,以獲取必要的資訊。 未來,巴特勒希望擴大作品範圍,引入新的顏色和材質,以取代標準的木質框架。另一方面,藝術品本身卻具有無限的可再生性。   內容來源: https://www.wallpaper.com/
數位包裝印刷市場2030年將接近370億美元:Smithers研究報告
包裝未來
2025-07-10

數位包裝印刷市場2030年將接近370億美元:Smithers研究報告

根據英國研究機構Smithers的新研究,全球數位包裝及標籤印刷市場在2025年市值達到220億美元,佔當年所有包裝印刷市場的4.1%。預計到2030年,該比例將提升至5.8%,市場規模將達到369億美元。 數位印刷的成長速度遠超過主流的類比印刷方法。數位技術在標籤印刷中已廣泛應用,隨著噴墨印刷的可擴展性和多功能性日益提升,越來越多大型印刷機被設計用來印刷折盒、瓦楞紙箱以及柔性紙張和薄膜基材。報告指出,印刷轉換商正在上游的訂單處理、設計、審核和印前作業,以及下游的後加工和物流環節進行重大改進,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和零售商利用數位印刷生產的優勢,市場正快速擴大。 該研究針對2020至2030年間,數位印刷用於標籤與包裝製造的使用情況進行預測。報告涵蓋使用數位印刷技術(電攝印刷或噴墨印刷)生產的標籤與包裝,包括瓦楞紙箱、紙盒、柔性包裝、硬塑料和金屬容器。這是一個全球市場,使用者遍布世界各地,報告同時呈現主要國家和區域市場的情況。 照片來源:Gopak。   內容來源: https://convertingquarterly.com/
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設計創意
2025-07-03

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一塊手工製作的Kumiko面板會讓你駐足欣賞。它的格子像沒有顏色的彩色玻璃一樣捕捉光線,每一片木條勾勒出的圖案,既像幾何測驗,又像冥想輔助工具。奢侈品牌的單塊牆面大小的面板售價約為2700美元,收藏家們樂於排隊。這個價格體現了數小時的雕刻和精確到毫米的精度,但也讓Kumiko一直被畫廊和高端酒店所青睞。當一位加拿大創客問我:「如果我能3D列印一個呢?」時,我的好奇心瞬間爆發,我把它藏進了兔子洞裡,三個月後它就被裝在了色彩鮮豔的塑膠盒子裡,放在我的桌子上。 成品面板看起來就像一道穿梭於京都的科幻傳送門。三角形堆疊成六邊形,六邊形交錯成一個區域,三種色彩在霧面黑色背襯上格外醒目。光澤之下是一張數位表格:48塊核心面板,32塊內邊框,32塊外邊框,124塊接縫覆蓋,以及多達1028塊的圖案插入件。加上1650塊黑色背板,印表機耗時196小時,耗材5150克。材料成本徘徊在100美元左右,證明耐心有時比金錢更重要。 設計師: Paper View   久美子工藝本身可以追溯到大約十三世紀前的飛鳥時代,當時日本木匠發現細長的雪松木條可以反覆拼出三角形、正方形和菱形。如今,工匠們已經掌握了近兩百種圖案,據說每個圖案都能讓人聯想到自然景象:麻葉、海浪、龜殼。在傳統的工坊裡,每個接縫都採用鈍接,不用膠水,不用釘子,只是用楔子輕輕推擠,直到摩擦力產生化學反應。一塊好的木板即使經過地震測試也能保持完整。這種純粹性既是工藝,也是工程學,正因如此,這項技術在創客領域才顯得格外得心應手。 將這項傳統縮小到 25 x 25 公分的列印床需要巧妙的幾何形狀。創客嘗試使用簡單的瓷磚,意識到薄弱點,然後在六邊形的中心直接鑽出燕尾榫插座。燕尾榫是木工最古老的拱頂石,在這裡,它以兩毫米厚的 PLA 材料重新出現,足夠堅韌,可以在工作室操作,即使貓跳上工作台也不會損壞。為了水平擴展板材,他將設計以 180 度鏡像,這樣每次列印都可以達到邊到邊,無需浪費噴嘴行程。垂直增長發生在鎖定每一行的 L 形框架內,因此面板像樂高塔一樣縮放,一次一個夾子。 接縫依然困擾著他。木工和角色扮演者都知道,拍照的首要原則就是隱藏接縫。他沒有費力地打磨和填充,而是在每個接縫處設計出淺淺的凹槽,然後打印出像貼紙紋身一樣壓合的薄蓋板。最後一個邊框環巧妙地嵌入了燕尾榫,使格子漂浮在畫框內,只有鉛筆般纖細的陰影暗示著接縫。近距離觀察,你會看到色彩融入連續的編織中;退後一步,眼睛就會完全忘記塑料,看到的是深度而不是接縫。 光是核心面板就耗時八十小時,彩色外掛耗時七十五小時,而黑色背景則額外耗時二十小時,讓色彩更加鮮明。耗材清單讀起來就像個食品儲藏室:面板2.3公斤,插件1.8公斤,邊框和接縫處則用了一些較小的耗材。每個插件比郵票大不了多少,但面板卻能容納上千個插件,這提醒我們,圖案對視網膜來說就像複利一樣。藍-紅-米三色組合看起來很有趣,但把它們換成半透明的PETG,你就能得到一個像像素化宣紙一樣閃閃發光的窗戶。 整個參數檔案都存放在 Makerworld 上,您可以自由調整。您可以拉伸網格以適應咖啡桌,將其壓縮成燈罩,或者無需打開三角筆記即可更改每個三角形的數量。單獨列印各個部分,您可以在下一季推出不同的顏色,或將網格合併成一塊板,這樣小部件就不會被吸塵器吸走。如果您打算使用從舊 RGB 遊戲機上拆下來的 LED 燈帶為面板提供背光,該模板甚至允許您選擇半透明底座。 Kumiko 始終在精準與詩意之間尋求平衡,而這幅印刷版作品也完美地保留了兩者。機器的嗡嗡聲改寫了鑿刻的節奏,但最終的網格依然能夠捕捉光線,引導視線,並引導指尖描繪出層層疊疊的線條。無論是正在尋找暑期計畫的學生,追求新鮮質感的室內設計師,或是任何熱愛觀看物件層層遞進的刺激之人,今晚都可以拿起文件,立即開始創作。下個週末,你或許就能用霓虹塑膠板懸掛一件傳承百年的傳統作品,證明優雅有時就在0.2毫米的層層疊加中綻放。   內容來源: https://www.yankodesign.com/
陶氏推出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並推動多項合作,加速包裝循環再造新進展
包裝未來
2025-07-03

陶氏推出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並推動多項合作,加速包裝循環再造新進展

與立白合作導入消費後回收(PCR)材料,擴大 PCR 樹脂在消費品中的應用   陶氏公司(NYSE: DOW)宣布多項重要進展,包括推出突破性的 INNATE™ TF 220 樹脂,以促進設計可回收性及高性能雙向延展聚乙烯(BOPE)薄膜在柔性包裝中的應用。從材料設計到使用後解決方案,陶氏正與整個包裝價值鏈的利益相關者合作,打造具影響力且具規模的永續解方,將理念轉化為商業實踐。 「亞太地區是材料科學與循環經濟願景交會之處。透過像 INNATE™ TF 220 樹脂這類的創新——重新定義可回收設計下的包裝效能——以及價值鏈上的策略合作,我們正加速推動包裝循環化。」陶氏包裝與特用塑料事業部亞太區商務副總裁 Bambang Candra 表示。「這就是永續實踐的展現,協助品牌兼顧效能與單一材料解方的推廣,以及 PCR 材料的導入。我們正透過具體成果推動合作夥伴與循環經濟的目標。」   與立白合作,實現消費後回收(PCR)材料的大規模應用 陶氏與中國領先洗衣品牌立白(Liby)合作,在其新一代「花漾時代」系列洗衣劑的包裝中導入 10% REVOLOOP™ 消費後回收(PCR)樹脂,以降低碳排放,同時維持包裝耐用性。此專案展示了陶氏的循環策略如何在不犧牲產品性能或消費者體驗的前提下,實現高產量場景的應用。 立白研發中心總經理張立平表示:「作為中國領先的洗衣品牌,立白致力於重新思考塑膠包裝,並確保其循環性。我們與陶氏的策略合作促成了中國首個採用 INNATE™ TF-BOPE 技術的全可回收洗衣包裝,以及新一代採用 PCR 樹脂的『花漾時代』系列產品。這項長期合作提升了我們產品的永續價值,也展現我們對環境責任與創新的承諾。」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設計可回收性的重大創新突破 由於全球柔性包裝的路邊回收率偏低,產業亟需在高性能需求與循環設計間取得平衡。 INNATE™ TF 220 樹脂擁有獨特的分子架構,實現了突破性的加工效率。其關鍵優勢包括優異的擠出穩定性與雙向延展成型性能,可大幅減少製造廢料。此外,也在下游應用上提升了剛性與耐熱性,滿足印刷、貼合、製袋等嚴苛需求,同時兼具出色的外觀與單一材料結構所需的耐用性。 TF-BOPE 薄膜的性能提升已在多項實際應用中展現其多樣性,包括食品與飲品、家居與個人護理等重點領域,協助品牌在保持功能與外觀的同時推進永續目標。 該樹脂的「可回收設計」理念也促使整個包裝價值鏈啟動合作。加工廠與品牌業者正積極採用 TF-BOPE 薄膜,以因應各地回收法規(例如中國的「雙碳」政策),同時為其產品組合布局未來。   共同塑造包裝的未來 從搭載 INNATE™ TF 220 樹脂的高性能包裝設計,到可回收的單一材料解方,陶氏正致力於為循環經濟開創封閉循環的解決方案,同時加速產業邁向循環轉型。透過在循環材料、先進回收技術與可回收設計上的投入,陶氏持續推動材料生態系的發展,協助轉型塑膠產業,實現更高的設計回收性、重複使用率與資源效率。   內容來源: https://cpmirror.com/
Avery Dennison RFID 標籤獲得 APR 認可
包裝未來
2025-06-26

Avery Dennison RFID 標籤獲得 APR 認可

艾利丹尼森的 RFID 標籤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塑膠回收協會 (APR) 頒發的可回收設計 (DfR) 認證的標籤。此認證證明了其與北美 PET 回收流程的兼容性。   艾利丹尼森結合其專有的 CleanFlake 黏合劑技術、材料科學能力以及 RFID 專業知識,開發出這款全新的專有 RFID 標籤,能夠在機械回收流程中與 PET 徹底分離,從而減少污染。    這意味著採用此 RFID 技術的品牌可以確保其 PET 包裝物品的回收相容性。在全球 50 大品牌中,96% 致力於實現可回收性和廢棄物管理目標,而這項技術為實現這些目標提供了解決方案。 PET   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的包裝,常見於瓶子、食品容器、化妝品和其他家用產品,因此其可回收性對於大規模減少塑膠垃圾至關重要。使用可回收標籤和黏合劑可以顯著減少污染,提高材料回收率和整體回收效率。   專有的RFID標籤能夠透過對每件物品進行唯一標識,從而簡化塑膠回收流程,提高回收材料的品質並延長PET的使用壽命。    艾利丹尼森材料集團全球研發與永續發展副總裁Pascale Wautelet表示:「RFID技術對於現代供應鏈的有效和可持續管理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品牌提高庫存可視性、產品可追溯性和損失預防能力。APR的認可標誌著我們在推進循環包裝和支持全球向可持續材料使用轉型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隨著消費品的認可標誌著我們在推動成本   APR總裁兼執行長Steve Alexander補充道:「確保包裝與回收基礎設施相容至關重要。透過提高包裝的可回收性,品牌不僅可以減少浪費並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還可以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創新和技術在推動這些努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提供更智能的包裝解決方案,既符合環境目標,又符合不斷發展的行業標準。”   艾利丹尼森是全球領先的 RFID 標籤供應商。這些標籤有助於優化供應鏈效率,減少浪費,並透過提高回收率和分類率來實現回收。該公司計劃在今年稍後廣泛推廣這項獲得 APR 認證的技術,以幫助品牌實現可回收性目標。此外,該公司還正在與獨立認證機構合作,以擴大 PET 回收認證在全球市場的覆蓋範圍。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智慧包裝革新臨床試驗:Schreiner MediPharm 智慧注射器盒樹立新標桿
包裝未來
2025-06-26

智慧包裝革新臨床試驗:Schreiner MediPharm 智慧注射器盒樹立新標桿

在精準高效能成為臨床研究重中之重的時代,德國領先的醫療標籤解決方案創新公司Schreiner MediPharm推出了一項突破性技術,有望重新定義臨床試驗藥物的追蹤和監控方式。該公司的 智慧注射器盒 是一種數位互聯的包裝解決方案,旨在優化臨床試驗期間注射器的管理和監控。   包裝與數位智慧的交會 這項創新的核心是一個簡單卻又具有變革意義的理念:將 智慧電子設備 直接整合到二次包裝中。智慧注射器盒 內建感應器和電子元件 ,能夠以數位方式記錄每次注射器的取出。由於採用了 穿孔紙板隔層 ,取出注射器的操作會自動記錄時間戳記。這些數據隨後會透過 NFC、藍牙或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 無縫傳輸到安全資料庫,從而創建即時、防篡改的用藥記錄。 這種數位化消除了對手動記錄的依賴(這是臨床環境中長期存在的錯誤根源),並提高了合規性、準確性和責任感。   溫度敏感試驗的全新安全層 智慧注射器盒的一大亮點是其 可選的溫度監控功能 ,專為 依賴冷鏈的生物製藥 而設計。隨著涉及溫度敏感化合物的臨床試驗數量不斷增加,此功能可確保關鍵儲存條件持續追蹤和記錄,從而為試驗結果的完整性提供額外保障。   超越監測:邁向智慧治療管理 透過此智慧包裝系統收集的數據不僅與依從性有關,還會被輸入到一個 集中式軟體生態系統 ,從而實現動態治療管理。試驗協調員可以追蹤患者的依從性,辨識藥物攝取異常,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每個智慧注射器盒均根據產品的包裝設計和使用流程進行客製 化設計,確保無縫整合和使用者友好操作。此外,Schreiner MediPharm 的 自動化和可擴展製造流程 確保了大規模生產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認可與影響 歐洲標籤協會 FINAT 認可了 Schreiner MediPharm 的變革潛力,並授予其 2025 創新獎。智慧注射器盒是 未來智慧臨床包裝的 典範,為試驗申辦者提供了一種降低失敗率、削減文件成本和縮短藥品審批時間的方法。   臨床試驗的未來展望 隨著全球臨床研究的複雜性日益增加,以及對準確性和即時數據的需求不斷增長,Schreiner MediPharm 的智慧注射器盒體現了 包裝如何從被動控制向主動智慧發展 。它將技術與治療相結合,增強了患者安全性和研究成果——這使其不僅僅是一種包裝解決方案,更是一種數位健康推動者。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connections.com/
Megnajet 推出新型流體管理系統,擴大產品範圍
科技探索
2025-06-19

Megnajet 推出新型流體管理系統,擴大產品範圍

Megnajet 的 JetSource HFR   流體管理專家 Megnajet 在其 JetSource 產品系列中推出了新產品 JetSource HFR,這是一種大容量流體管理系統,旨在滿足更廣泛的多列印頭噴墨應用的需求。 JetSource HFR 專為在大規模、高負載環境中運行的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和系統整合商而設計,具有兩公升的液體容量和擴展的列印頭連接功能。該系統旨在提供持續的液體輸送,使其適用於標籤、捲筒紙、捲對捲和掃描等高輸出流程。 JetSource HFR 是繼 2023 年推出的 JetSource Core 系統之後推出的,該系統支援多達五條流體路徑。新型號將容量提升至六至八條路徑,允許高達四公升的流體再循環。該公司表示,這使得它特別適用於基於條形的列印系統或需要更大覆蓋範圍的應用。 主要特點包括超過 900 瓦的加熱功率,可快速預熱系統,並透過雙加熱和感測組件實現精確的溫度控制。這些功能可確保輸出穩定,並減少啟動延遲。內部旁路系統可使全部流體在設備內循環並均勻加熱。 Megnajet 也將基於文丘里管的彎月面控制(一種在其 JetSource 系列中使用的壓力調節系統)整合到 HFR 中。 Megnajet 表示,即使在嚴苛的列印條件下,這也能確保可靠的流體噴射。 根據Megnajet總經理Mike Seal介紹,HFR系統是為了滿足客戶對可靠、高效能流體管理的需求而開發的。 「我們開發JetSource HFR是為了滿足客戶對高生產力應用的精確流體控制和調節的需求,」Seal先生說。 “這使得原始設備製造商能夠專注於其核心業務,而無需開發內部系統。”   內容來源: https://www.dlpmag.com/
人工智慧和數據對包裝印刷、加工的影響
數位應用
2025-06-05

人工智慧和數據對包裝印刷、加工的影響

任何不熟悉資料管理和人工智慧的人,在過去幾年可能都過得非常艱難。不可否認,它們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際互動到商業交易。標籤和包裝行業也不例外。 印刷聯盟首席經濟學家安迪‧帕帕羅齊指出,影響力並不限於單一領域。 “從品質控製到供應鏈管理,從客戶偏好分析到基於這些偏好的個性化,每項關鍵任務功能都受益於人工智能和卓越的數據管理——即創建、維護和訪問相關且強大的數據庫。”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意識到這種變化有多快,」Imagine AI Live 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Steve Metcalf 指出。 「但我首先要說的是,[在印刷和包裝行業],在為客戶管理數據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例如,如果你為製藥公司打印標籤,你必須確保所有標籤都正確無誤。印刷和加工企業需要處理海量數據和信任。對於這類新興能力,隨著推理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我們耳熟詳、詳詳並且 Paparozzi 指出,我們可以將資料分為三大類,在每類中,資料管理都是必需的,但人工智慧在資料管理方式方面正在取得巨大進步。 結構化資料(例如財務資料、市場人口統計和客戶資料)可以完美地融入傳統的電腦電子表格中。 電子表格無法很好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例如音訊檔案、視訊檔案和文字檔案。 半結構化數據,例如物聯網 (IoT) 感測器產生的數據,是兩者的混合。 他強調,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分析所有這些信息,幫助確保包裝印刷商做出全面的最佳決策,而不是僅僅依靠「直覺」或猜測。 那麼它下一步會走向何方呢?這很難預測,尤其是考慮到人工智慧領域似乎每天都在快速發展。 梅特卡夫特別指出,他認為產業最大的變革將更多來自於意識而非其他因素。幾乎不可能跟上每一項創新,因此許多印刷企業甚至不知道某些功能的存在。他認為,這很可能是我們短期內(未來12-18個月)將看到的最大轉變。 「當我與印刷和包裝行業的領導者交談時,我認為這並不是說他們有錯。只是他們日常工作太忙,沒有意識到現在就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不必非得等MIS軟體供應商來提供。你不必等微軟。事實上,如果你等了,你會處於劣勢,」Metcalf強調。 “無論是少量注入AI諮詢,還是AI應用程式構建,或者其他什麼,你今天,比如今天下午,就可以開始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人們甚至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切發生得有多快。” 這並不是說沒有需要關注的具體領域。 Paparozzi 指出,在接下來的 12-18 個月週期中,他最密切關注的領域集中在「營運創新——包括品質控制和預測性維護——因為我們的市場競爭過於激烈,無法將低效率轉嫁給客戶;自動化可以提高生產力和生產速度,並克服長期的勞動力短缺;市場分析和預測可以支持全公司範圍內持續做出卓越的決策;的一位參與者所說,‘無論你的企業現在做得多麼好,運營得多麼好,都可能瞬間發生轉變。 那麼,這對普通的標籤和包裝印刷企業意味著什麼?如果情況變化如此之快,你該如何做好準備——更不用說實施它了?首先,Metcalf 和 Paparozzi 都強調從小處著手——不要試圖一次完成所有事情。選擇營運中的一個環節進行分析-看看哪裡效率低。詢問員工討厭做哪些任務,哪些是重複性的或令人沮喪的。哪些任務與其他任務有重疊?哪些資料需要多次輸入才能在系統中傳輸?這些都是你開始使用人工智慧工具的地方——尋找簡化難題中一小部分的方法。 然後,你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開始建立流程了。哪些任務或部門與你剛剛增加了AI分析和自動化功能的任務或部門相關聯?這些任務或部門可以自動化嗎?或者它們可以受益於自身的AI分析工具嗎?最終,你可以擁有一個與業務各個部分緊密相連的系統,但不要試圖從現在開始,否則你很快就會不知所措。 其次,「垃圾進,垃圾出」這句老話在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領域顯得格外重要。只有當資料品質良好時,你的工具才能在執行庫存管理、生產工作流程、預測性維護或任何其他任務時獲得良好的結果。如果數據不完整,或者存在錯誤,甚至同一組數據在兩個不同的系統中存在差異,那麼任何人工智慧工具都無法發揮其最大作用。如果你需要一個起點,那麼在探索人工智慧工具之前,務必確保資料乾淨清晰,並且你輸入和維護資料的政策已向組織中的每個人詳細說明。 最後,挑選一個人作為你的數據和人工智慧「專家」。光是跟上最新的創新步伐就可能成為一份全職工作,更不用說弄清楚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實施它們了。指定一個人專門負責解答員工的問題,就企業應該投資什麼(或不應該投資什麼)提出建議,並作為關鍵人物檢查人工智慧得出的結果是否準確無誤,這對於確保一切順利至關重要。根據你營運的規模和範圍,你可能需要安排幾個人負責這個過程的不同部分,但事實上,你必須明確指出誰來負責。 關於這一點,梅特卡夫指出,承擔人工智慧和資料任務的人不必只專注於公司下一步該投資什麼——他們也可以使用一些工具並親自完成工作。 Metcalf 指出,你「現在可以把任何人變成數據分析師,然後圍繞他們開發應用程式來支持他們。這或許只是未來獲得更強大功能的墊腳石——我用的是「一次性應用程式」這個詞,意思是你現在可以創建一個一次性應用程序,讓你體驗一下自己能做什麼。也許這並非最終目標。也許你會花幾個小時他強調,這意味著,即使你最終決定開始探索不同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你也能更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麼,而不是隨機選擇一個 AI 工具,然後祈禱最好的結果。 人工智慧的優勢,尤其是在資料管理領域,正在日益顯現。 Paparozzi 指出:「擁抱人工智慧並以數據為驅動,各種類型和規模的公司都能透過自動化以前無法實現的全公司低附加價值任務來提高生產力,從而騰出時間用於為客戶、員工和公司創造最大價值的活動,並增強市場分析和預測能力。這在一個機會範圍不斷擴大但容錯率卻不斷下降的行業中至關重要。」 在深入人工智慧和資料管理領域時,Metcalf 和 Paparozzi 有什麼建議? 梅特卡夫指出,對他來說,關鍵在於找到一個可以交流想法、激發熱情的社群。 「假設你在芝加哥、堪薩斯城、波士頓,或者其他任何地方。無論城市規模大小,都可以去看看你的同行群體。本地人工智能社區正在各地湧現。多花些時間與其他人工智能人士交流,了解其他人是如何應用和使用它的。他們每個月都會舉行會議,讓人工智能領域的人們聚在一起,互相學習。他們互相交流,汲取靈感。」 對於Paparozzi來說,這強調了你不能猶豫。拒絕與人工智慧合作不再是個選擇。他說:「聽聽PRINTING聯合聯盟行業現狀報告參與者的建議:『你不能對人工智能袖手旁觀,因為它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業務,所以一定要學習它。它不會消失’,‘我們行業的最大贏家將在公司的各個層面掌握人工智能’,以及‘我們強烈要求我們的組織學習和使用人工智能,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的競爭對手就會超越我們。’”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impressions.com/
在印刷業的「AND時代」取得成功:印刷商如何擁抱平版印刷和數位印刷
數位應用
2025-05-22

在印刷業的「AND時代」取得成功:印刷商如何擁抱平版印刷和數位印刷

單線繪製藍色和符號。向量插圖。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by Vjom   全球印刷產業正進入一個新階段;根據 Kodak 贊助、NAPCO Research 最近所進行的調查,這被稱為「AND 時代(AND Era)」。該研究根據來自美國、德國與日本的 230 位商業印刷業者的回覆,探討企業如何日益整合數位與平版印刷技術,以因應市場需求的演變。 與其在兩種技術間擇一,許多印刷服務提供者選擇策略性地結合數位印刷的靈活性、快速反應與客製化能力,與平版印刷在大量生產中的高品質與成本效率。這種混合模式使企業能夠建立更敏捷且回應更快速的營運體系,有效應對從大批量印刷到按需客製的多元應用需求。 因此,印刷業者得以提升生產力、減少浪費,並在精準行銷與個人化溝通等領域創造新機會。那些擁抱「AND 時代」的企業,將能以更具創意、彈性與競爭力的方式滿足多元客戶需求。 完整報告《在 AND 時代中成功:印刷業者如何擁抱平版與數位技術》詳述了這項轉變背後的效益、挑戰與投資策略。主要重點包括: 1. 平版印刷仍佔主導地位,但數位印刷正迅速成長 調查發現,平版印刷仍然佔據大多數的印刷產量。受訪者表示平均有 71% 的印刷產出來自平版印刷機,數位印刷佔比為 19%。 此外,有 60% 的受訪者預期未來數位印刷的產量將會增加。這顯示數位印刷的成長並非為了取代平版,而是作為其補充——特別適用於短版、快速交付或變動資料的印刷需求。許多印刷業者並非全面轉向數位,而是透過將不同工作分配給最具成本效益的技術來優化其工作流程。 2. 成本效益是整合平版與數位印刷的主要動力 當被問及為何同時使用平版與數位印刷機時,75% 的印刷業者選擇了「成本效益」作為主要原因。其他被提及的優勢還包括更快的交貨時間、更一致的品質,以及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客製化需求。 在一項關於數位印刷對獲利影響的調查中,一家擁有百人以上員工、同時擁有平版與數位印刷機的美國商業印刷公司表示:「數位印刷有助於提升生產速度與降低人力成本,進而提升生產力,使我們能以較少資源處理更多業務,從而提高獲利能力。」 一位來自德國、同樣有百人以上員工的印刷業者也表示:「數位印刷減少了浪費,使我們能降低營運成本。」 3. 整合過程並非毫無挑戰 儘管結合平版與數位印刷有其策略優勢,但實際執行卻充滿挑戰。調查指出,45% 的受訪者認為整合數位與平版印刷技術時,最大的困難在於工作流程的複雜性(例如 ERP、MIS 與生產流程管理工具在混合工作流程中的能力)。 進一步而言,在同時擁有平版與數位印刷機的受訪者中,有高達 73% 表示他們支持多重工作流程,這加劇了整合工作的難度。 4. 後加工能力愈發關鍵 隨著短版數位印刷作業增加,許多印刷服務商也重新評估其後加工能力。傳統後加工設備雖然優化於大量生產,但當交期變短或工作規格頻繁變動時,便可能成為瓶頸。 研究顯示,對於同時擁有平版與數位印刷能力的業者而言,後加工設備是未來 12 至 24 個月內最重要的投資項目之一。後加工速度、自動化與彈性已被認為是實現數位與平版印刷整合效率的關鍵因素。 5. 策略意涵 「AND」策略的採用,不是要偏好某一項技術,而是讓兩者能更好地協作。隨著平版印刷技術愈加自動化與高效,數位印刷在品質與產能上的能力也不斷擴展,兩者同步發展的機會也隨之提升。 對於探索此路徑的商業印刷業者而言,真正的挑戰並非技術本身,而是如何讓系統、人員與工作流程配合這種新模式。其回報則是更靈活的生產、更能貼近客戶需求,並具備進入更廣泛市場的競爭力。 結語 《AND 時代》報告並非提供萬靈解方,而是呈現不同的取捨、營運考量與新興最佳實踐。若您的企業正在考慮在工作流程、人才培訓或設備上的投資,這份研究報告提供了可參考的同業觀點,幫助您更清楚了解業界的決策趨勢與方向。 下載報告,深入了解數位與平版印刷整合如何重新定義印刷產業的競爭優勢。 內容來源: https://www.piwor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