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atto Morsbøl 利用再生材料設計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館
設計創意
2025-09-24

Slaatto Morsbøl 利用再生材料設計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館

回收的 磚塊 、木材和通風管道決定了「內外顛倒」 展館的形式,由建築工作室 Slaatto Morsbøl 為首屆 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 手工建造。 該展館今天在索倫·克爾凱郭爾廣場 (Søren Kierkegaards Plads) 開幕,由 Slaatto Morsbøl 設計,旨在展示回收、加工和重新利用廢棄材料以及放慢施工速度的價值。 Slaatto Morsbøl 使用回收材料建造了一個展館 「由內而外,顛倒向上」是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透過「慢速展館」公開徵集選出的兩個展館之一,該展館邀請的建築設計與其主題「慢下來」相呼應。 Slaatto Morsbøl 的目標是邀請路人發現通常被認為價值較低的廢棄材料在為建築帶來觸覺方面的潛力。 它是首屆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的一部分 展館建造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材料均由工作室手工切割和加工,整個過程故意設計得很慢,這對當今世界快節奏的建築業提出了挑戰。 Slaatto Morsbøl 聯合創始人 Thelma Slaatto 在參觀展館時告訴 Dezeen:“我們希望人們來到牆邊,看看這些曾經使用過、擁有過生命的東西的品質。” 該展館採用模組化設計,這意味著它可以在活動結束後重新組裝 「人們說利用舊材料進行生產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金錢,但問題實際上可能是,按照我們今天的方式生產所需的時間太少,成本也太低,」斯拉托繼續說道。 「現在我們需要改變這種心態。我們認為,要改變人們的心態,可以從美學入手,專注於創造美觀、吸引人的東西。如果人們覺得它不錯,也許他們就會開始接受更多。” 牆壁上排列著被劈成兩半的穿孔磚 展館的顯著特徵是其凹槽磚立面,這些立面由工作室清洗、切成兩半並手工插入回收木框架中的舊穿孔磚構成。 這個想法源於其創始人從事磚塊清潔工作的間隙年,當時他們發現了被丟棄為廢物且因難以清潔而被認為價值低下的多孔磚的潛力。 聯合創始人 Cecilie Morsbøl 表示:“我們看到了所有磚塊的潛力,並且真的很喜歡它們之間的差異、不同的顏色和不同的尺寸。” 斯拉托補充說:“磚上的孔洞使穿孔磚成為穿孔磚,但也降低了它的價值。因此,我們想把它變成一個突出的東西,這樣磚的獨特之處就能真正展現出來,而不是被隱藏起來。” 進入「由內而外,顛倒而上」的通道是透過牆壁框住的一條狹窄坡道,蜿蜒進入一個開放式房間,房間內有一張長凳和一個可以欣賞海港景色的大開口。 它的立方體形狀是由磚塊本身演變而來的,磚塊被排列成模組化的牆壁和地板,使得建築物在兩年一次後可以輕鬆拆除和重新使用。 「展館的大小是從磚塊的大小開始的,」斯拉托解釋道。 「所以我們想看看如何在不使用砂漿的情況下展示磚塊,所以我們需要特定的尺寸來固定它們。而且,由於磚塊是需要移動的元素,所以它不應該太大,因為太大了會太重。” 屋頂上佈滿了通風管和茅草 建築的屋頂上佈滿了舊的通風管道,這些管道被切成兩半,彎曲的邊緣朝上放置,模仿日本常見的寺廟屋頂。 亭子下方的天花板上排列著茂密的蘆葦,它們垂落下來,隨著葡萄酒的搖曳而動。蘆葦的花朵裸露在外,對丹麥傳統建築中的茅草屋頂進行了俏皮的詮釋。 Slaatto Morsbøl(上圖)希望它能展示回收材料的價值 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今日在丹麥首都開幕。展覽「由內而外,顛倒向上」將持續展出至2025年10月19日閉幕。 首屆雙年展由哥本哈根建築基金會(CAFx)主辦,由約瑟芬·米肖(Josephine Michau)擔任總監。米肖 在接受Dezeen採訪時 表示,雙年展的目標是為因建築環境而加劇的全球挑戰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她說。 “我認為我們或許更像是‘軟行動者’,但我們真的想推動變革。”   內容來源: https://www.dezeen.com/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Slaatto Morsbøl 利用再生材料設計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館
設計創意
2025-09-24

Slaatto Morsbøl 利用再生材料設計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館

回收的 磚塊 、木材和通風管道決定了「內外顛倒」 展館的形式,由建築工作室 Slaatto Morsbøl 為首屆 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 手工建造。 該展館今天在索倫·克爾凱郭爾廣場 (Søren Kierkegaards Plads) 開幕,由 Slaatto Morsbøl 設計,旨在展示回收、加工和重新利用廢棄材料以及放慢施工速度的價值。 Slaatto Morsbøl 使用回收材料建造了一個展館 「由內而外,顛倒向上」是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透過「慢速展館」公開徵集選出的兩個展館之一,該展館邀請的建築設計與其主題「慢下來」相呼應。 Slaatto Morsbøl 的目標是邀請路人發現通常被認為價值較低的廢棄材料在為建築帶來觸覺方面的潛力。 它是首屆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的一部分 展館建造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材料均由工作室手工切割和加工,整個過程故意設計得很慢,這對當今世界快節奏的建築業提出了挑戰。 Slaatto Morsbøl 聯合創始人 Thelma Slaatto 在參觀展館時告訴 Dezeen:“我們希望人們來到牆邊,看看這些曾經使用過、擁有過生命的東西的品質。” 該展館採用模組化設計,這意味著它可以在活動結束後重新組裝 「人們說利用舊材料進行生產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金錢,但問題實際上可能是,按照我們今天的方式生產所需的時間太少,成本也太低,」斯拉托繼續說道。 「現在我們需要改變這種心態。我們認為,要改變人們的心態,可以從美學入手,專注於創造美觀、吸引人的東西。如果人們覺得它不錯,也許他們就會開始接受更多。” 牆壁上排列著被劈成兩半的穿孔磚 展館的顯著特徵是其凹槽磚立面,這些立面由工作室清洗、切成兩半並手工插入回收木框架中的舊穿孔磚構成。 這個想法源於其創始人從事磚塊清潔工作的間隙年,當時他們發現了被丟棄為廢物且因難以清潔而被認為價值低下的多孔磚的潛力。 聯合創始人 Cecilie Morsbøl 表示:“我們看到了所有磚塊的潛力,並且真的很喜歡它們之間的差異、不同的顏色和不同的尺寸。” 斯拉托補充說:“磚上的孔洞使穿孔磚成為穿孔磚,但也降低了它的價值。因此,我們想把它變成一個突出的東西,這樣磚的獨特之處就能真正展現出來,而不是被隱藏起來。” 進入「由內而外,顛倒而上」的通道是透過牆壁框住的一條狹窄坡道,蜿蜒進入一個開放式房間,房間內有一張長凳和一個可以欣賞海港景色的大開口。 它的立方體形狀是由磚塊本身演變而來的,磚塊被排列成模組化的牆壁和地板,使得建築物在兩年一次後可以輕鬆拆除和重新使用。 「展館的大小是從磚塊的大小開始的,」斯拉托解釋道。 「所以我們想看看如何在不使用砂漿的情況下展示磚塊,所以我們需要特定的尺寸來固定它們。而且,由於磚塊是需要移動的元素,所以它不應該太大,因為太大了會太重。” 屋頂上佈滿了通風管和茅草 建築的屋頂上佈滿了舊的通風管道,這些管道被切成兩半,彎曲的邊緣朝上放置,模仿日本常見的寺廟屋頂。 亭子下方的天花板上排列著茂密的蘆葦,它們垂落下來,隨著葡萄酒的搖曳而動。蘆葦的花朵裸露在外,對丹麥傳統建築中的茅草屋頂進行了俏皮的詮釋。 Slaatto Morsbøl(上圖)希望它能展示回收材料的價值 哥本哈根建築雙年展今日在丹麥首都開幕。展覽「由內而外,顛倒向上」將持續展出至2025年10月19日閉幕。 首屆雙年展由哥本哈根建築基金會(CAFx)主辦,由約瑟芬·米肖(Josephine Michau)擔任總監。米肖 在接受Dezeen採訪時 表示,雙年展的目標是為因建築環境而加劇的全球挑戰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她說。 “我認為我們或許更像是‘軟行動者’,但我們真的想推動變革。”   內容來源: https://www.dez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