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報告稱,人工智慧將徹底改變字體的設計和使用。
Monotype 剛剛發布了其 年度字體趨勢報告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它並不是對過去 12 個月出現的十種視覺創意的回顧。
相反,該字體公司希望展望未來,並探索「世界各地的創意人士如何在危機和變革時期利用設計來告知、激發、催化和為我們提供希望」。
Re:Vision 聚焦在六個主題,報告的作者表示,“這些主題展示了印刷術在塑造和反映我們的集體經驗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這些內容涵蓋從氣候變遷到世代更替,而且不出所料,有一個專門的部分討論人工智慧和排版。
報告解釋道:“所有類型的字體工藝都將再次接受重新發明。” “顯然,人工智慧將改變字體的創作、傳播、使用和理解。”
最有趣的預測之一是,人工智慧將使排版以及我們思考和談論排版的方式變得更加容易理解。
報告稱:“人工智慧將有助於主流類型。” 「它將利用情緒和心理數據來驗證和增強字體排版如何引起觀眾的共鳴。人工智慧將保存和擴展我們在類型方面的集體專業知識,並且毫無疑問地可以透過智慧化身和聊天機器人來實現這一點。
Helvetica 的設計者兼 Monotype 高級執行創意總監 Charles Nix 解釋說,在過去的二十五年裡,人們對字體的更廣泛理解已經落後於其技術進步。
「過去 25 年來,隨著字體和排版越來越受到主流歡迎,新字體數量呈爆炸式增長,」尼克斯告訴 《設計周刊》。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面臨著幾十年前同樣的問題——哪種字體最適合這個訊息、情緒或品牌?挑戰依然存在,因為印刷術曾經是一個小眾領域,有自己的專業語言,只有相對較少的專家從事這項工作。
「現在,隨著每天選擇和設定字體的人越來越多,人工智慧輔助字體搜尋和發現可以彌補這一差距。借助人工智慧,任何人都可以表達他們想要的精確字體,並使用自然語言來找到完美的字體。人工智慧甚至會分析文字本身並根據其內容推薦字體。
尼克斯說,從實際角度來說,選擇字體將變得更簡單,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例如,你可以說,『我需要一種用於薰衣草香味手工皂的品牌字體,這種字體要給人一種嚴肅而又誘人的感覺,還要帶有一絲輕鬆,就像海濱別墅一樣’,人工智能就會從世界上數十萬種字體中進行篩選,並返回一些合適的字體供你考慮。
「發生這種轉變是因為我們都認識到字體的說服力——在文字之上賦予含義的能力,」尼克斯補充道。
Monotype 的 Re:Vision 報告
更廣泛地說,該報告承認設計師尚未就行業對人工智慧的看法達成「共識」。 Monotype 認為創意人員應該問自己幾個基本問題。
作者寫道:“重要的是,作為設計‘人類’,我們定義了我們在構思和執行中的角色所帶來的價值。” 「至少,人工智慧促使我們對創意方法進行反思,重新評估我們與科技的關係。
“我們必須質疑。我們能做什麼而機器永遠做不到?本質上『人性化』的印刷體驗是什麼?人工智慧是否可以被完全指揮和審問,或者技術是否會淨化我們的視野並推翻我們自己的藝術雙手?
對於字體設計師來說,報告稱人工智慧將“徹底改變”他們的設計流程,“通過自動化許多字體設計師認為繁瑣的任務,例如構建字距表、編寫 OpenType 功能或將現有設計擴展到更廣泛的全球書寫系統。”
Monotype 堅信,所有這些技術變革最終都會為設計師帶來好處。
作者寫道:“最終,人工智慧將更加註重創造力和創新。” 「所以事情再也不會和以前一樣了,但是事情也再也不會和以前一樣了。
「我們從抄寫員到印刷機、從萊諾排字機到照排機,再到現在的數位化,我們的歷程已經將字體的物理性簡化為程式碼。我們製作出來的印刷業AI不會像我們一樣。
「它不會對『工藝』產生情感依賴。它將汲取過去,並拋棄過去。它只會尋求有效運作。我們的不久的將來將在已知範圍內重新混合我們的集體歷史:擁有的知識產權,模型消化、定義和重申的印刷訓練數據。
對於人工智慧的樂觀態度與 Monotype 去年年底發布的研究結果相呼應。在一項針對全球 5,000 名創意人員的研究中,91% 的人表示人工智慧和人工智慧工具對他們的工作有用。設計師對人工智慧持樂觀態度(34%)的可能性遠大於悲觀(21%)。
除了人工智慧之外,2025 年的報告還探討了五個關鍵領域的字體設計和創新:
衝突與和平:設計與排版作為表達、調解和處理衝突的媒介發揮緊迫的作用。
生命週期:老化以及世代連續體中類型的形式和功能。
聲音與視覺:類型與聲音之間尚未探索的關係,它們都比文字更有意義,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吸引我們的感官。
自由、法律與秩序:法律與秩序,以類型為代表和編碼。
炎熱與潮濕:設計師如何使用印刷表現來應對氣候危機。
儘管主題嚴肅、涉及領域複雜,但報告的結尾充滿樂觀。
作者寫道:“印刷術的未來是光明的。” “在這裡,我們——深思熟慮的品牌創意人員、代理創意人員、高管、字體設計師、平面設計師和決策者——可以放縱自己最好的衝動並想像新的現實。”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week.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