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延續過去兩年「生成式AI」的熱潮,整體氛圍依然強調 AI 為核心驅動力,但與過去明顯不同的是—— 大家不再熱衷於「賣AI 」,而是專注於「用AI 做事」 。這樣的轉變,也讓 2025 年的展覽更貼近企業營運日常的真實需求。
本次展會中,AI應用仍為主旋律,但與過往強調技術創新與突破不同,今年更多展出的是 AI 實際導入企業內部流程優化的成果。從客服對話、行銷內容產出,到內部文件整理與報表自動化, AI 成為企業內部提升效率的助手,而非主角 。這也意味著, 「新奇」的技術亮點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落地實用」的系統整合與應用場景 。與其說是在看前瞻技術,更像是在參與一場 AI 資源盤點與實務轉型的工作坊。
行政與內部管理應用:人易科技令人驚喜
AI 不只在行銷與客服大放異彩,在行政與內部管理場域的應用也持續擴大。此次我們也很高興再次見到老朋友—— 人易科技 ,他們在原有排班系統上導入了全新的 AI 排班模組,能即時根據人力需求與出勤記錄調整排班策略,大幅簡化主管的決策流程。這樣的創新讓我們看見, AI 並不專屬於科技產業,它正走進每一個部門,從HR 、財務到營運管理皆可受惠 。
知識內容型服務:數據與AI 驅動的行銷力爆發
另一個明顯成長的類別是「知識內容型商務服務」。從講師、顧問、KOL 到 B2B 行銷團隊,越來越多服務供應者透過結合 自有知識資料+數據分析+ AI 生成技術 ,打造出可量化、可自動化的內容商品與行銷解決方案。
像是可以根據使用者偏好自動產出行銷腳本、社群貼文、簡報甚至影片的 AI 工具,大幅降低內容生產的人力門檻,成為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加速器。
智慧製造新趨勢:永續數據分析躍上檯面
在智慧製造區塊,雖然並非今年主軸,但仍有多家展商展示 ESG 永續數據結合AI 分析的解決方案 。這些系統多強調碳排追蹤、自動報告輸出、符合歐盟CBAM或EUDR等國際規範的能力,反映出永續合規已成製造業的即戰力。這也說明 智慧製造更走向「數據治理+合規」的新維度 。
技術水平觀察:台灣頗具應用整合優勢
從本次國際與在地參展商的展示內容來看,雖然台灣展商多數以中小企業為主,但無論在 AI 導入深度、SaaS 系統整合、行銷自動化工具的應用上, 與國際品牌並未拉開明顯差距 。
甚至在許多特定垂直市場(如預約系統、客戶經營、跨境行銷整合)上,台灣的新創與技術供應商仍展現出高度的市場敏感度與彈性。
總結:展會更加商業導向,落地比例大幅提高
從 2023 年的 AI 初探、2024 年的工具爆發,到 2025 年的流程導入與商業實踐,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已明顯邁向一個更成熟、更務實的階段 。整體展會焦點也從「看新技術」轉向「選對工具、立即導入、快速見效」。
這場展會讓我們再次確認, AI的下一步,不是革新科技,而是深度整合商務 。對企業而言,2025 年不是該不該用AI的問題,而是「要用在哪裡、如何真正發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