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1
印刷標準
2025-10-21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1

2024年全球共有76個國家舉辦大選,影響超過世界一半的人口,讓全球變局擴大不確定性,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川普總統重回執政,包括全球政治及貿易體制、石油與再生能源、減碳與減塑、移民及對外援助等政策變革,都將衝擊全球。而台灣賴清德總統當選,但立法院民進黨淪為少數,一年來的黨爭引起社會不少紛亂,這讓社會分裂會越來越對立,如2024年12月美國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選出年度字為Polarization(兩極分化),就顯示社會的不安定趨勢。 逆全球化時代的加速來臨 2024年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再度擴大,逆全球化時代加速來臨,但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與運用的發展卻超乎預期,也擴大在智能手機、無人駕駛、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家居設備、生物工程、數據中心等行業的應用與快速發展,AI龍頭輝達(NVIDIA)與台積電更是獨享鋒頭,張忠謀曾提到,台灣無論在地緣政治、逆全球化或AI發展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2024年的國際運動賽事,台灣在巴黎奧運的「麟洋配」拿下史上羽球男雙的奧運連霸金牌,中華隊(Team Taiwan)在第三屆的世界棒球12強(2024 WBSC Premier 12)賽,取得首座冠軍,這讓台灣的韌性(Resilient Taiwan)能在國際多元面向中展現,讓國人熱血與感動。 2024年再度成為有史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暖化與循環經濟,仍是2024年全球永續發展很關鍵的兩個議題,2025年起,國際碳稅法正式生效,例如歐盟的碳邊境稅(CBAM)、台灣碳費、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CCA)等等,所以未來碳權、碳稅將是商品成本的重要一環,而碳管理則是全球性競爭的核心業務。而在循環經濟上,歐盟的無毀林產品監管(EUDR)法規及各國減塑新規定、包裝及包裝廢棄物規章(PPWD)及生產商責任計畫(PRS)等都將在2024及2026年中試行及生效,減塑也將成為全球關鍵競爭力,而強化綠色設計、使用可持續和可降解材料、提高資源與能源效率,再生能源與碳足跡管理等,都將是企業相當迫切的議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全球經濟成長將從2023年的3.3%,放緩至2024年的3.2%和2025年的3.2%,遠低於歷史(2000~2019年)3.8%的平均值。另外根據S&P Global預測,2024年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4.51%,低於2023年的5.67%,2025年再降至3.41%。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除了美國外,全球都呈現不同程度的降低,據聯合國報告也提到,2024年全球平均薪資上漲約2.8%,這都顯示通膨在可控制內,但勞動成本仍在提高,服務業通膨問題仍在。總結全球成長將保持穩定但仍乏力,利率因而逐漸下滑,全球AI卻帶來大量的投資,但地緣政治及極端氣候帶來的風險仍在,這也讓全球經濟表現在風浪中更凸顯韌性。 根據財政部以美元統計,台灣2024年出口額年增率約9.9%,這受惠於高效能運算及AI的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年增率增約18.2%,而進口年增率約12.2%;另外2024年的製造業生產年增率約11.93%,失業率大約3.3%,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2.18%,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約1.35%,這讓台灣2024年的GDP年增長大約4.27%,比起全球、歐美、其他四小龍等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都高。 展望2025年,川普回歸將影響全球的不確性,面對全球關稅戰加劇與逆全球化、AI落地應用的關鍵時刻,碳稅上路與綠色通膨來臨等議題,中經院預測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約3.22%。 2024台灣紙業及印刷包裝產值 一、紙、紙品加工、印刷業產值 根據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資料,2024年台灣紙及紙板業總產值約726億台幣,較2023年的762億元減少約4.7%,其中文化用紙產值減少約9.1%,紙板產值減少約6.6%,生活用紙則增加約1.9%;紙加工產值約1,040億元,較2023年增約2.1%,其中瓦楞紙箱約556億元(-0.9%)、其他紙容器約231億元(+0.3%)、其他紙加工約253億元(+11.5%)。另印刷品產值約844億元,較2023年減少約3%,其中印刷產值約728億元(-3.1%),印刷輔助約115億元(-2.5%)。 若以2024年產值比2011年,紙業衰退約10.7%,紙加工業增約28.7%,衛生類減少約30.1%,紙及加工類則增約6.2%;印刷業合計減約6.8%,其中印刷減約4.3%,但印刷輔助類減少約20.4%。這些資料與業者的直接感覺是一樣的,國內造紙業是明顯的衰退,進口紙的市佔率逐漸增加,其中文化用紙衰退44%,紙板衰退約11.6%,只有衛生紙增加約62.2%,但瓦楞紙箱增加28.5%,其他紙容器增加114.7%,紙尿布減少約47.2%;印刷業中,印刷增約0.1%,但印刷輔助減少約31.6%,讓整體印刷業減少約8.1%。(見表1、圖2) 就台灣產業產值規模來分析,2024年的造紙業約726億元,印刷業約844億元,而包裝業大約1,040億元,印刷包裝業合計大約1,884億元。 ●圖2:2001~2024年台灣造紙、印刷及包裝產業產值趨勢,單位為百萬台幣(資料來源╱經濟部最新版的統計資料庫整理) 二、紙業、紙品加工、印刷業及出版行業市場規模 另外,以財政部營利事業家數及營業額統計資料,印刷包裝產業的市場規模如下:(見表3) (一)2024年造紙業的營業額約678億元,較2023年減約1.4%;紙品加工業營業額約1,327億元,較2023年增約3.6%;印刷業營業額約1,067億元(未含製版),較2023年增約2.0%;出版業營業額約465億元,較2023年增加5.6%;若以印刷包裝行業來看,2024年營業額約2,006億元,較2023年增加約3.5%。 (二)就造紙業市場規模分析,2024年紙漿、文化用紙及其他紙張是衰退的,但衛生紙加工卻增7.7%,包裝紙及紙版營業額微微增長,若比較2018年營業額,紙業市場規模減少約5.9%,紙漿及其他紙張類都減少超過10%,但包裝紙增長約415%,紙板也增長約56.9%。 (三)就2024年台灣紙品加工業市場規模分析,瓦楞紙箱營業額約388億元,較2023年降0.3%;紙袋約57.6億元(+4.6%)、其他紙容器業約592億元(+6.0%)、其他紙製品約263億元(+3.6%)、電腦報表紙約27.3億元(+7.6%);另外非紙品加工營業額約78.6億元(+4.2%),其中衛生紙加工約68.8億元(+7.7%)。 (四)2024年未含製版印刷業營業額,印刷業約1,067億元(+2.0%),其中印刷佔954億元(+2.0%),印刷輔助約113億元(+1.8%)。另外2024年製版業營業額約805億元(+8.5%),但此統計應非印刷業,所以未計入。 (五)紙品加工中,除了瓦楞紙箱外,其他是紙袋、紙盒、紙杯盤及其他包裝印刷,所以真正的印刷包裝行業營業額約2,006億元,較2023年增約3.5%。 (六)以出版業分析,2024年含數位出版總營業額約465億元(+5.6%),其中新聞出版約62.4億元(+6.2%)、雜誌出版約160.6億元(-0.5%)、書籍出版約217.7億元(+10.3%)、其他出版約24.4元(+%),所以2024年對出版業而言是個好年冬。 (七)再分析2024年出版業營收,傳統出版約445.4億元(+5.6%),佔出版業營收的95.8%,數位出版約19.7億元(+24.1%),但僅佔4.2%;若比較2018年營收,總出版業僅增長1.2%,傳統出版業則減少1.7%,但數位出版業則增加203.8%。 (八)就各產業的廠商規摸分析,2024年造紙業廠商約291家(-10家),每家年營業額約2.3億元;紙加工業廠商約2,466家(-10家),每家年營業額約5,400萬元;瓦楞紙箱廠商有約458家(+10家)、每家年營業額約8,500萬元;印刷業者有約7,498家(-54家),每家年均營業額才1,400萬元;出版業者有約3,790家(+21家),每家營業額約1,200萬元。 (九)總結2024年台灣造紙業的營收是微幅衰退的(-1.4%),另外紙品加工業的營收是增長的(+3.6%),印刷業也有微幅的增長(+2.0%),而出版業的增長則是較明顯的(+5.6%)。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2
印刷標準
2025-10-21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2

三、2024年漿價紙價的波動 根據國際市場諮詢公司RISI中國報導,2024年12月底漂白長纖(NBSK)CIF中國價格每噸約770美元,比較2023年同期漲約3.4%,而漂白短纖(BHKP)CIF中國價格每噸約545.4美元,比較2023年同期跌約16.6%。分析全年資料,NBSK最高價是在4在月份,每噸價約825美元,BHKP最高價是在6月份,每噸最高價約741美元。而2024年的NBSK平均價格約771美元,比較2023年均價漲約1.55%,BHKP每噸均價約635美元,比較2022年漲約1.7%左右。(見表4) 另外以2024年台灣進口統計分析,台灣造紙原料中,製漿木片價持平(-1.6%),廢紙大漲了約20.9%,進口漂白長纖(NBKP)每噸跌約5.3%,但漂白短纖(LBKP)每噸漲約13.7%。就紙價波動基本是跌的,道林紙跌了約10.7%、銅版紙跌了約7.7%、牛皮紙則跌了約6.1%、紙板跌了約2.2%、生活用紙原紙跌了約7.5%,這基本反應原料跌價及中國市場供過於求所致。(見表5) 2024台灣印刷包裝進出口統計 依據台灣經濟部產銷統計,2024年紙及紙板業產值約726.3億元,紙加工業約1,040億元,衛生品(紙尿布及衛生棉)約84.3億元、印刷業約878億元。另外內銷值紙業約553.2億元,外銷值約211.1億元;紙加工業內銷值約907.7億元,外銷值約159.4億元;衛生品內銷值約125.4億元,外銷值約10.4億元;印刷品內銷值約756.8億元,外銷值117.5億元。2024年紙業及紙加工業內銷值是持平,但紙加工外銷值則卻大幅增長約50.9%,這跟中美貿易爭議下,中國紙品因關稅沒法外銷而轉單台灣所致。(見表6) 一、2024年印刷品出口統計分析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分析,2024年紙品(48類)、印刷品(49類)及IC卡總出口約7.94億美元,較2023年的7.65億美元增約3.7%。其中紙品(48類)出口約4.15億美元,較2023年的4.23億美元減約1.9%;印刷品(49類)約2.65億美元,較2023年的2,57億美元增約2.9%;IC卡出口約1.13億美元,較2023年的8,461萬美元增加34.2%。(見表7) 分析細部品項,衰退較多的是出版印刷減少約1,290萬美元(-9.6%)、紙品加工減少約536萬美元(-2.3%),但工業印刷增加約1,709萬美元(+18.2%)、IC卡增加約2,897萬美元(+34.2%),其他品項增減不大。2024年台灣的進出口是明顯增長的,尤其是資通品及電子零組件出口增長最多,也帶動包裝品的出口增加。而2023年由於清庫存因素,出口是明顯的衰退,讓印刷品的出口較2022年衰退約15%。 再分析2024年台灣印刷品出口地區,以北美的2.69億美元(佔33.9%)與東協的1.45億美元(佔18.2%)是兩個最大市場。接著是中國約0.89億美元(佔11.3%)、日本約0.65億美元(佔8.2%)、歐洲區約0.48億美元(佔6.0%)、其他區約0.81億美元(佔10.2%)、香港約0.54億美元(佔6.9%)及紐澳約0.42億美元(佔5.4%)。比較2023年,其他區外銷增長約36.36%最多,其次是美國區增約12.57%,再來是東協外銷增長約3.95%,而衰退最多的歐洲的-27.6%,這跟俄烏戰爭及經濟不佳是有關的,而日本、紐澳、中國都呈現約5%的出口衰退。(見表8) 就個別產品的外銷市場地區分析,台灣是繁體書全球出版中心,但主要外銷市場在中國、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而我們製作的兒童書則以日本為主;商業印刷(說明書等)跟供應鏈有關,市場以中國、美國及東協為主;紙品加工則是傳統的印刷市場,以美、歐、日、紐澳等地市場;工業印刷主要是轉印紙,市場以東協及其他地區為主;包裝及標籤印刷市場則以美國及東協為主;IC卡現以東協及美國為主,中國與歐洲也有市場需求,台灣還有些國際競爭力。 二、2024年印刷品進口統計分析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分析,2024年台灣進口紙品、印刷品及IC卡共6.48億美元,較2023年的6.02億美元減少增約7.7%。其中紙品(48類)進口約4.35億美元,較2023年的4.0億美元減少約8.6%;印刷品(49類)約1.53億美元,較2023年的1.48億美元減少約3.3%;IC卡進口約5,999萬美元,較2023年的5,334萬美元增加12.5%。(見表9) 分析進口細品項,2024年最多的是紙品加工約2.23美元(佔34.4%),比較2023年增約8.8%,其次為包裝印刷約1.69億美元(佔26.2%),比較2023年增約7.2%;出版印刷進口額約7,506萬美元(佔11.6%),較2023年減少約5.6%;商業印刷約6,290萬美元(佔9.7%),較2023年增約10.3%;智能卡約5,999萬美元    (佔9.3%),較2023年增約12.5%;標籤印刷進口額約3,619萬美元(佔5.6%),較2023年增約13.5%。 分析2018~2024年的台灣進口印刷品項,年約有2.5%的增長趨勢,其中主要是來自紙品加工增幅最大(年增約10%)、標籤印刷年增約5%、包裝印刷進口年增率約4%。綜合此統計分析,紙品項(48類)進口是年年增長,印刷類(49類)則是減少的。 再分析2024年台灣印刷相關產品進口國家,中國以2.45億美元位居第1(佔37.9%),比較20232年增約17.5%;東協第2約1.98億美元(佔30.6%),比較2023年增加1.4%;美國第3約6,184萬美元(佔約9.5%),比較2023年增約3.9%;歐洲第4約5,384萬美元(佔約8.3%),比較2023年減約2.2%;日本第5約5,111萬美元(佔7.9%),比較2023年減少約1.1%。(見表10) 就產品細項分析,出版印刷進口區以美、歐及日本較多,商業印刷則以美國、中國、東協進口較多,紙品加工來自東協佔約50%、中國約35%,包裝印刷主要來自中國與東協共佔約85%,標籤印刷主要來自中國佔約有65%。綜合台灣印刷品進口趨勢,供應鏈還是核心的關鍵因素,而中國與東協國家現在是主要供應鏈的核心區域,而台灣印刷品進口,來自這兩地還是會持續增加,這是值得關注的。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3
印刷標準
2025-10-21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3

由中國印刷外銷額看國際市場 根據中國海關資料統計顯示,2024年中國印刷包裝品外銷額約206.4億美元,比較2023年的198.8億美元增加約3.8%,若包括2024年智能卡出口約18.4億美元(-1.2%),總共出口額約224.8億美元,比較2023年增加約3.4%。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紙盒(4819)大約有66.1億美元(+2.3%)、其他紙品(4823)約51.0億美元(+4.1%)、筆記本(4820)約24.9億美元(+4.7%)、標籤(4821)則大約13.9億美元(+10.9%)、書籍(4901+4903)大約有18.7億美元(+8.8%)、其他商業印刷品(4911)大約12.9億美元(-1.1%)。(見表11) 而出口超過1億美元者,包括壁紙(4814)約4.2億美元(-7.5%)、信封(4817)約3.1億美元-3.2%)、轉印紙(4908)約2.7億美元(+5.5%)、明信片(4909)4.6億美元(+3.3%)、月曆(4910)等約1.5億美元(-10.0%)。其中紙品(48類)約163.9億美元(3.5%)、印刷品(49類)共約42.5億美元(+5.0%),如果統計紙製包裝(4819)、紙製品(4820)、標籤(4821)、其他包裝製品(4823)等四類,出口額總額大約有156億元,佔總出口額大約75.5%,這比2023年的150億元增加了約4%。這些品項都與供應鏈的包裝有關,也是全球印刷品貿易的主力,而出口額的增加,肯定跟國際供應鏈在2023年清庫存已告一段落,但中國供應鏈的大舉外移,印刷品外銷再大幅增長是有限的。 就中國印刷品出口國家分析,2024年前25名國家外銷總額約165.2億美元,佔總外銷的79.42%,比較2023年,25國外銷總額增約2.99%,除了澳大利亞、香港、日本、新加坡、俄羅斯、印度是衰退外,其他國家全部呈現增長,增長幅度超過9%以上國家,包括越南、德國、泰國、菲律賓、印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墨西哥、西班牙及波蘭等。分析原因,還是供應鏈由中國往外遷移有關,包裝材料還是有中國供應,東南亞、墨西哥、波蘭、西班牙都是,但在印度,中國廠商都少受到牽制。 若比較2024年及2019年資料,印刷品總出口額增長了約41.2%,而增長率超過40%以上國家,包括越南、馬來西亞、日本、泰國、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印尼、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墨西哥、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印度及波蘭等國家。(見表12) 2024年中國印刷品外銷如果包括IC卡,則還要增加18.4億美元,比較2023年IC卡減約1.2%,合計印刷品總外銷額達到224.8億美元,比較2023年增約3.4%。而IC卡出口超過2500萬美元的地區分別為香港、德國、美國、越南、孟加拉、土耳其、南非、新加坡、日本、英國、印度、墨西哥、西班牙、法國、韓國、巴基斯坦、荷蘭、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印尼等地。 韌性台灣與印刷包裝業展望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及國內激烈黨爭,2024年台灣在國際多元的面向中展現韌性,包括晶片法案、AI發展及供應鏈遷移等,台灣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在台灣出生的NVIDIA黃仁勳、AMD的蘇姿丰、美超微的梁見後都成為全球風雲人物,而台灣供應鏈卻是他們稱霸的軍火庫,也讓台灣的經濟成長達10年來最高的4.3%。而在2024年國際體育賽事,由法國巴黎奧運的「麟洋配」、世界棒球12強(2024 WBSC Premier 12)等,都以團隊合作及信任為基礎,加上運動員的堅毅及求勝的決心,讓夢想成真。 2025年全球情緒會更加的不確定性,因為川普再度回歸、AI發展及碳有價時代,都將會大大影響全球政治、經濟及產業發展,而我們卻沒法用傳統思維去臆測。但2024年drupa展焦點主題,數位化與可持續發展是印刷包裝相關產業的未來之路,而國際供應鏈市場仍是印刷包裝企業發展的核心,要展現台灣印刷包裝企業的強大韌性,業者提供以下幾個方向給大家參考: (一)加快數位化轉型相關議題,包括平台經濟與數位服務機制、智慧工廠下的自動化製程與效率、人工智慧(AI)與印刷業的連結與應用、互動技術與消費者的連結等等。 (二)關注綠色設計、材料與綠色製程的發展與應用,加快企業對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的解決方案,以及盤點企業的因應可行方案與具體措施。 (三)以策略夥伴(合作或合併)的思維,來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及完整供應鏈服務內容,來拓展國際印刷品市場;建立台灣供應鏈相關產業的聯盟關係,以產業群聚觀念拓展國際印刷市場;尋找東協國家合作夥伴,滿足供應鏈客戶台灣+1的供應能力。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1
印刷標準
2025-10-21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1

2024年全球共有76個國家舉辦大選,影響超過世界一半的人口,讓全球變局擴大不確定性,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川普總統重回執政,包括全球政治及貿易體制、石油與再生能源、減碳與減塑、移民及對外援助等政策變革,都將衝擊全球。而台灣賴清德總統當選,但立法院民進黨淪為少數,一年來的黨爭引起社會不少紛亂,這讓社會分裂會越來越對立,如2024年12月美國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選出年度字為Polarization(兩極分化),就顯示社會的不安定趨勢。 逆全球化時代的加速來臨 2024年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再度擴大,逆全球化時代加速來臨,但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與運用的發展卻超乎預期,也擴大在智能手機、無人駕駛、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家居設備、生物工程、數據中心等行業的應用與快速發展,AI龍頭輝達(NVIDIA)與台積電更是獨享鋒頭,張忠謀曾提到,台灣無論在地緣政治、逆全球化或AI發展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2024年的國際運動賽事,台灣在巴黎奧運的「麟洋配」拿下史上羽球男雙的奧運連霸金牌,中華隊(Team Taiwan)在第三屆的世界棒球12強(2024 WBSC Premier 12)賽,取得首座冠軍,這讓台灣的韌性(Resilient Taiwan)能在國際多元面向中展現,讓國人熱血與感動。 2024年再度成為有史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暖化與循環經濟,仍是2024年全球永續發展很關鍵的兩個議題,2025年起,國際碳稅法正式生效,例如歐盟的碳邊境稅(CBAM)、台灣碳費、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CCA)等等,所以未來碳權、碳稅將是商品成本的重要一環,而碳管理則是全球性競爭的核心業務。而在循環經濟上,歐盟的無毀林產品監管(EUDR)法規及各國減塑新規定、包裝及包裝廢棄物規章(PPWD)及生產商責任計畫(PRS)等都將在2024及2026年中試行及生效,減塑也將成為全球關鍵競爭力,而強化綠色設計、使用可持續和可降解材料、提高資源與能源效率,再生能源與碳足跡管理等,都將是企業相當迫切的議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全球經濟成長將從2023年的3.3%,放緩至2024年的3.2%和2025年的3.2%,遠低於歷史(2000~2019年)3.8%的平均值。另外根據S&P Global預測,2024年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4.51%,低於2023年的5.67%,2025年再降至3.41%。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除了美國外,全球都呈現不同程度的降低,據聯合國報告也提到,2024年全球平均薪資上漲約2.8%,這都顯示通膨在可控制內,但勞動成本仍在提高,服務業通膨問題仍在。總結全球成長將保持穩定但仍乏力,利率因而逐漸下滑,全球AI卻帶來大量的投資,但地緣政治及極端氣候帶來的風險仍在,這也讓全球經濟表現在風浪中更凸顯韌性。 根據財政部以美元統計,台灣2024年出口額年增率約9.9%,這受惠於高效能運算及AI的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年增率增約18.2%,而進口年增率約12.2%;另外2024年的製造業生產年增率約11.93%,失業率大約3.3%,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2.18%,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約1.35%,這讓台灣2024年的GDP年增長大約4.27%,比起全球、歐美、其他四小龍等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都高。 展望2025年,川普回歸將影響全球的不確性,面對全球關稅戰加劇與逆全球化、AI落地應用的關鍵時刻,碳稅上路與綠色通膨來臨等議題,中經院預測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約3.22%。 2024台灣紙業及印刷包裝產值 一、紙、紙品加工、印刷業產值 根據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資料,2024年台灣紙及紙板業總產值約726億台幣,較2023年的762億元減少約4.7%,其中文化用紙產值減少約9.1%,紙板產值減少約6.6%,生活用紙則增加約1.9%;紙加工產值約1,040億元,較2023年增約2.1%,其中瓦楞紙箱約556億元(-0.9%)、其他紙容器約231億元(+0.3%)、其他紙加工約253億元(+11.5%)。另印刷品產值約844億元,較2023年減少約3%,其中印刷產值約728億元(-3.1%),印刷輔助約115億元(-2.5%)。 若以2024年產值比2011年,紙業衰退約10.7%,紙加工業增約28.7%,衛生類減少約30.1%,紙及加工類則增約6.2%;印刷業合計減約6.8%,其中印刷減約4.3%,但印刷輔助類減少約20.4%。這些資料與業者的直接感覺是一樣的,國內造紙業是明顯的衰退,進口紙的市佔率逐漸增加,其中文化用紙衰退44%,紙板衰退約11.6%,只有衛生紙增加約62.2%,但瓦楞紙箱增加28.5%,其他紙容器增加114.7%,紙尿布減少約47.2%;印刷業中,印刷增約0.1%,但印刷輔助減少約31.6%,讓整體印刷業減少約8.1%。(見表1、圖2) 就台灣產業產值規模來分析,2024年的造紙業約726億元,印刷業約844億元,而包裝業大約1,040億元,印刷包裝業合計大約1,884億元。 ●圖2:2001~2024年台灣造紙、印刷及包裝產業產值趨勢,單位為百萬台幣(資料來源╱經濟部最新版的統計資料庫整理) 二、紙業、紙品加工、印刷業及出版行業市場規模 另外,以財政部營利事業家數及營業額統計資料,印刷包裝產業的市場規模如下:(見表3) (一)2024年造紙業的營業額約678億元,較2023年減約1.4%;紙品加工業營業額約1,327億元,較2023年增約3.6%;印刷業營業額約1,067億元(未含製版),較2023年增約2.0%;出版業營業額約465億元,較2023年增加5.6%;若以印刷包裝行業來看,2024年營業額約2,006億元,較2023年增加約3.5%。 (二)就造紙業市場規模分析,2024年紙漿、文化用紙及其他紙張是衰退的,但衛生紙加工卻增7.7%,包裝紙及紙版營業額微微增長,若比較2018年營業額,紙業市場規模減少約5.9%,紙漿及其他紙張類都減少超過10%,但包裝紙增長約415%,紙板也增長約56.9%。 (三)就2024年台灣紙品加工業市場規模分析,瓦楞紙箱營業額約388億元,較2023年降0.3%;紙袋約57.6億元(+4.6%)、其他紙容器業約592億元(+6.0%)、其他紙製品約263億元(+3.6%)、電腦報表紙約27.3億元(+7.6%);另外非紙品加工營業額約78.6億元(+4.2%),其中衛生紙加工約68.8億元(+7.7%)。 (四)2024年未含製版印刷業營業額,印刷業約1,067億元(+2.0%),其中印刷佔954億元(+2.0%),印刷輔助約113億元(+1.8%)。另外2024年製版業營業額約805億元(+8.5%),但此統計應非印刷業,所以未計入。 (五)紙品加工中,除了瓦楞紙箱外,其他是紙袋、紙盒、紙杯盤及其他包裝印刷,所以真正的印刷包裝行業營業額約2,006億元,較2023年增約3.5%。 (六)以出版業分析,2024年含數位出版總營業額約465億元(+5.6%),其中新聞出版約62.4億元(+6.2%)、雜誌出版約160.6億元(-0.5%)、書籍出版約217.7億元(+10.3%)、其他出版約24.4元(+%),所以2024年對出版業而言是個好年冬。 (七)再分析2024年出版業營收,傳統出版約445.4億元(+5.6%),佔出版業營收的95.8%,數位出版約19.7億元(+24.1%),但僅佔4.2%;若比較2018年營收,總出版業僅增長1.2%,傳統出版業則減少1.7%,但數位出版業則增加203.8%。 (八)就各產業的廠商規摸分析,2024年造紙業廠商約291家(-10家),每家年營業額約2.3億元;紙加工業廠商約2,466家(-10家),每家年營業額約5,400萬元;瓦楞紙箱廠商有約458家(+10家)、每家年營業額約8,500萬元;印刷業者有約7,498家(-54家),每家年均營業額才1,400萬元;出版業者有約3,790家(+21家),每家營業額約1,200萬元。 (九)總結2024年台灣造紙業的營收是微幅衰退的(-1.4%),另外紙品加工業的營收是增長的(+3.6%),印刷業也有微幅的增長(+2.0%),而出版業的增長則是較明顯的(+5.6%)。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2
印刷標準
2025-10-21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2

三、2024年漿價紙價的波動 根據國際市場諮詢公司RISI中國報導,2024年12月底漂白長纖(NBSK)CIF中國價格每噸約770美元,比較2023年同期漲約3.4%,而漂白短纖(BHKP)CIF中國價格每噸約545.4美元,比較2023年同期跌約16.6%。分析全年資料,NBSK最高價是在4在月份,每噸價約825美元,BHKP最高價是在6月份,每噸最高價約741美元。而2024年的NBSK平均價格約771美元,比較2023年均價漲約1.55%,BHKP每噸均價約635美元,比較2022年漲約1.7%左右。(見表4) 另外以2024年台灣進口統計分析,台灣造紙原料中,製漿木片價持平(-1.6%),廢紙大漲了約20.9%,進口漂白長纖(NBKP)每噸跌約5.3%,但漂白短纖(LBKP)每噸漲約13.7%。就紙價波動基本是跌的,道林紙跌了約10.7%、銅版紙跌了約7.7%、牛皮紙則跌了約6.1%、紙板跌了約2.2%、生活用紙原紙跌了約7.5%,這基本反應原料跌價及中國市場供過於求所致。(見表5) 2024台灣印刷包裝進出口統計 依據台灣經濟部產銷統計,2024年紙及紙板業產值約726.3億元,紙加工業約1,040億元,衛生品(紙尿布及衛生棉)約84.3億元、印刷業約878億元。另外內銷值紙業約553.2億元,外銷值約211.1億元;紙加工業內銷值約907.7億元,外銷值約159.4億元;衛生品內銷值約125.4億元,外銷值約10.4億元;印刷品內銷值約756.8億元,外銷值117.5億元。2024年紙業及紙加工業內銷值是持平,但紙加工外銷值則卻大幅增長約50.9%,這跟中美貿易爭議下,中國紙品因關稅沒法外銷而轉單台灣所致。(見表6) 一、2024年印刷品出口統計分析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分析,2024年紙品(48類)、印刷品(49類)及IC卡總出口約7.94億美元,較2023年的7.65億美元增約3.7%。其中紙品(48類)出口約4.15億美元,較2023年的4.23億美元減約1.9%;印刷品(49類)約2.65億美元,較2023年的2,57億美元增約2.9%;IC卡出口約1.13億美元,較2023年的8,461萬美元增加34.2%。(見表7) 分析細部品項,衰退較多的是出版印刷減少約1,290萬美元(-9.6%)、紙品加工減少約536萬美元(-2.3%),但工業印刷增加約1,709萬美元(+18.2%)、IC卡增加約2,897萬美元(+34.2%),其他品項增減不大。2024年台灣的進出口是明顯增長的,尤其是資通品及電子零組件出口增長最多,也帶動包裝品的出口增加。而2023年由於清庫存因素,出口是明顯的衰退,讓印刷品的出口較2022年衰退約15%。 再分析2024年台灣印刷品出口地區,以北美的2.69億美元(佔33.9%)與東協的1.45億美元(佔18.2%)是兩個最大市場。接著是中國約0.89億美元(佔11.3%)、日本約0.65億美元(佔8.2%)、歐洲區約0.48億美元(佔6.0%)、其他區約0.81億美元(佔10.2%)、香港約0.54億美元(佔6.9%)及紐澳約0.42億美元(佔5.4%)。比較2023年,其他區外銷增長約36.36%最多,其次是美國區增約12.57%,再來是東協外銷增長約3.95%,而衰退最多的歐洲的-27.6%,這跟俄烏戰爭及經濟不佳是有關的,而日本、紐澳、中國都呈現約5%的出口衰退。(見表8) 就個別產品的外銷市場地區分析,台灣是繁體書全球出版中心,但主要外銷市場在中國、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而我們製作的兒童書則以日本為主;商業印刷(說明書等)跟供應鏈有關,市場以中國、美國及東協為主;紙品加工則是傳統的印刷市場,以美、歐、日、紐澳等地市場;工業印刷主要是轉印紙,市場以東協及其他地區為主;包裝及標籤印刷市場則以美國及東協為主;IC卡現以東協及美國為主,中國與歐洲也有市場需求,台灣還有些國際競爭力。 二、2024年印刷品進口統計分析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分析,2024年台灣進口紙品、印刷品及IC卡共6.48億美元,較2023年的6.02億美元減少增約7.7%。其中紙品(48類)進口約4.35億美元,較2023年的4.0億美元減少約8.6%;印刷品(49類)約1.53億美元,較2023年的1.48億美元減少約3.3%;IC卡進口約5,999萬美元,較2023年的5,334萬美元增加12.5%。(見表9) 分析進口細品項,2024年最多的是紙品加工約2.23美元(佔34.4%),比較2023年增約8.8%,其次為包裝印刷約1.69億美元(佔26.2%),比較2023年增約7.2%;出版印刷進口額約7,506萬美元(佔11.6%),較2023年減少約5.6%;商業印刷約6,290萬美元(佔9.7%),較2023年增約10.3%;智能卡約5,999萬美元    (佔9.3%),較2023年增約12.5%;標籤印刷進口額約3,619萬美元(佔5.6%),較2023年增約13.5%。 分析2018~2024年的台灣進口印刷品項,年約有2.5%的增長趨勢,其中主要是來自紙品加工增幅最大(年增約10%)、標籤印刷年增約5%、包裝印刷進口年增率約4%。綜合此統計分析,紙品項(48類)進口是年年增長,印刷類(49類)則是減少的。 再分析2024年台灣印刷相關產品進口國家,中國以2.45億美元位居第1(佔37.9%),比較20232年增約17.5%;東協第2約1.98億美元(佔30.6%),比較2023年增加1.4%;美國第3約6,184萬美元(佔約9.5%),比較2023年增約3.9%;歐洲第4約5,384萬美元(佔約8.3%),比較2023年減約2.2%;日本第5約5,111萬美元(佔7.9%),比較2023年減少約1.1%。(見表10) 就產品細項分析,出版印刷進口區以美、歐及日本較多,商業印刷則以美國、中國、東協進口較多,紙品加工來自東協佔約50%、中國約35%,包裝印刷主要來自中國與東協共佔約85%,標籤印刷主要來自中國佔約有65%。綜合台灣印刷品進口趨勢,供應鏈還是核心的關鍵因素,而中國與東協國家現在是主要供應鏈的核心區域,而台灣印刷品進口,來自這兩地還是會持續增加,這是值得關注的。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3
印刷標準
2025-10-21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3

由中國印刷外銷額看國際市場 根據中國海關資料統計顯示,2024年中國印刷包裝品外銷額約206.4億美元,比較2023年的198.8億美元增加約3.8%,若包括2024年智能卡出口約18.4億美元(-1.2%),總共出口額約224.8億美元,比較2023年增加約3.4%。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紙盒(4819)大約有66.1億美元(+2.3%)、其他紙品(4823)約51.0億美元(+4.1%)、筆記本(4820)約24.9億美元(+4.7%)、標籤(4821)則大約13.9億美元(+10.9%)、書籍(4901+4903)大約有18.7億美元(+8.8%)、其他商業印刷品(4911)大約12.9億美元(-1.1%)。(見表11) 而出口超過1億美元者,包括壁紙(4814)約4.2億美元(-7.5%)、信封(4817)約3.1億美元-3.2%)、轉印紙(4908)約2.7億美元(+5.5%)、明信片(4909)4.6億美元(+3.3%)、月曆(4910)等約1.5億美元(-10.0%)。其中紙品(48類)約163.9億美元(3.5%)、印刷品(49類)共約42.5億美元(+5.0%),如果統計紙製包裝(4819)、紙製品(4820)、標籤(4821)、其他包裝製品(4823)等四類,出口額總額大約有156億元,佔總出口額大約75.5%,這比2023年的150億元增加了約4%。這些品項都與供應鏈的包裝有關,也是全球印刷品貿易的主力,而出口額的增加,肯定跟國際供應鏈在2023年清庫存已告一段落,但中國供應鏈的大舉外移,印刷品外銷再大幅增長是有限的。 就中國印刷品出口國家分析,2024年前25名國家外銷總額約165.2億美元,佔總外銷的79.42%,比較2023年,25國外銷總額增約2.99%,除了澳大利亞、香港、日本、新加坡、俄羅斯、印度是衰退外,其他國家全部呈現增長,增長幅度超過9%以上國家,包括越南、德國、泰國、菲律賓、印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墨西哥、西班牙及波蘭等。分析原因,還是供應鏈由中國往外遷移有關,包裝材料還是有中國供應,東南亞、墨西哥、波蘭、西班牙都是,但在印度,中國廠商都少受到牽制。 若比較2024年及2019年資料,印刷品總出口額增長了約41.2%,而增長率超過40%以上國家,包括越南、馬來西亞、日本、泰國、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印尼、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墨西哥、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印度及波蘭等國家。(見表12) 2024年中國印刷品外銷如果包括IC卡,則還要增加18.4億美元,比較2023年IC卡減約1.2%,合計印刷品總外銷額達到224.8億美元,比較2023年增約3.4%。而IC卡出口超過2500萬美元的地區分別為香港、德國、美國、越南、孟加拉、土耳其、南非、新加坡、日本、英國、印度、墨西哥、西班牙、法國、韓國、巴基斯坦、荷蘭、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印尼等地。 韌性台灣與印刷包裝業展望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及國內激烈黨爭,2024年台灣在國際多元的面向中展現韌性,包括晶片法案、AI發展及供應鏈遷移等,台灣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在台灣出生的NVIDIA黃仁勳、AMD的蘇姿丰、美超微的梁見後都成為全球風雲人物,而台灣供應鏈卻是他們稱霸的軍火庫,也讓台灣的經濟成長達10年來最高的4.3%。而在2024年國際體育賽事,由法國巴黎奧運的「麟洋配」、世界棒球12強(2024 WBSC Premier 12)等,都以團隊合作及信任為基礎,加上運動員的堅毅及求勝的決心,讓夢想成真。 2025年全球情緒會更加的不確定性,因為川普再度回歸、AI發展及碳有價時代,都將會大大影響全球政治、經濟及產業發展,而我們卻沒法用傳統思維去臆測。但2024年drupa展焦點主題,數位化與可持續發展是印刷包裝相關產業的未來之路,而國際供應鏈市場仍是印刷包裝企業發展的核心,要展現台灣印刷包裝企業的強大韌性,業者提供以下幾個方向給大家參考: (一)加快數位化轉型相關議題,包括平台經濟與數位服務機制、智慧工廠下的自動化製程與效率、人工智慧(AI)與印刷業的連結與應用、互動技術與消費者的連結等等。 (二)關注綠色設計、材料與綠色製程的發展與應用,加快企業對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的解決方案,以及盤點企業的因應可行方案與具體措施。 (三)以策略夥伴(合作或合併)的思維,來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及完整供應鏈服務內容,來拓展國際印刷品市場;建立台灣供應鏈相關產業的聯盟關係,以產業群聚觀念拓展國際印刷市場;尋找東協國家合作夥伴,滿足供應鏈客戶台灣+1的供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