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夏天,奧地利策展藝術團隊 Numen / For Use 與策展人 克里斯托夫.卡茲勒(Christoph Katzler) 首次來台,特別帶來兩件呼應勤美術館建築語彙的沉浸式裝置藝術作品:《Net Taichung》與全新創作《String Taichung》。
《Net Taichung》以張力懸吊的網狀結構呈現,宛如一幅可行走其中的立體畫;《String Taichung》則透過緊繃的繩索貫穿空間,將建築元素轉化為沉浸式體驗。這兩件作品延伸了勤美術館的建築語言,創造出彈性且具有互動性的空間感受。
在這個充滿想像的夏天,邀你像孩子般自由快樂地探索與玩耍!
《Net Taichung》——高 6 公尺的充氣結大型裝置,柔軟而可穿越的空中詩篇
勤美術館入口處如脈動般的線條,是《Net Taichung》的創作靈感來源。這些充滿動態與光影的建築元素,以及戶外大樓梯與岩板牆面如丘陵般起伏,使觀者能與空間對話。網狀結構以張力懸吊於空間中,宛如可行走其中的立體畫作。
作品柔軟而靈動,隨觀者腳步而變形。充氣結構的張力可自成穩定支撐,不需額外架構;外膜更能作為「柔光箱」增添視覺層次。觀眾可在網中穿梭、躍動、伸展,感受結構隨行而律動,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String Taichung》——自撐式、可進入的社會雕塑,體驗空間的虛實矛盾
靈感來自勤美術館屋頂的斜線格柵,《String Taichung》以平行輪廓反覆編織出三維線性空間。緊繃的繩索貫穿地下 1 樓空間,創造出懸浮、輕盈且充滿力量的沉浸式體驗。
作品線條極簡且立體,觀者可在繃緊的繩索網旁探索,宛如進入未定義尺度的空間迷宮。身體位置與方向感模糊,既有虛擬感,又因材質真實而產生雙重體驗,如同超現實主義的夢境拼貼。
策展單位介紹
Numen / For Use
來自奧地利維也納的跨領域藝術團隊,探索概念藝術、舞台設計、工業設計與空間設計,致力消弭藝術與設計、物件與空間之間的界線。
1998 年,工業設計師 斯帆.瓊克(Sven Jonke) 、 克里斯托夫.卡茲勒(Christoph Katzler) 和 尼古拉.拉德利科維奇(Nikola Radeljković) 以 For Use 名義成立團隊。
1999 年,以 Numen 名稱拓展工業設計外的創作。
2004 年首件大型舞台設計後,團隊活躍於歐洲劇院與歌劇院舞台布景。
2008 年起,創作無特定功能的空間概念作品,如《Tape》、《Net》、《Tube》與《String》,挑戰感知、結構、身體與空間的關係,持續於世界各地美術館與藝術節展出。
策展人:克里斯托夫.卡茲勒(Christoph Katzler)
卡茲勒的設計理念深植於手作與材料探索。完成木工學徒訓練後,他進修家具與室內設計,並通過木工師傅考試,開設個人工作室實現早期設計。1995 年進入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研讀工業設計,並遇見未來的創作夥伴。
他對材料有高度著迷,作品常由對特定材料的直覺好奇開始,經數年實驗與測試而成。結合傳統工藝與手作技術,挑戰既定標準,探索「已知」與「未知」間的可能性。卡茲勒相信材料本身的智慧,讓材料引導作品的形式、功能與體驗。
內容來源: https://cmp-inspiratio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