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柔版印刷的一致性和質量

Achieving Consistency and Quality in Flexo Printing
本刊編輯室
2025-02-27
實現柔版印刷的一致性和質量

 

柔版印刷產業在包裝生產中發揮關鍵作用,提供高品質、高效的印刷解決方案。儘管如此,隨著流程的發展,柔版製版專業人員面臨一些常見的挑戰。在今天的部落格中,我們探討了這些柔版印刷挑戰以及軟體解決方案如何幫助公司提高效率、品質和一致性。

 

掌握柔版印刷中的變更管理

變革管理是柔印產業的常態。

無論是採用新的永續基材、測試不同的印版或網紋輥,或是優化工作流程,適應變化都可能耗費大量時間與成本。

這個過程的關鍵部分是柔版印刷技術協會 (FTA) 定義的指紋,它包括三個關鍵階段:

  • 最佳化-為印版、網紋輥、膠帶和基材組合定義最佳加網。
  • 指紋辨識-建立網點增大曲線。
  • 特性-建立色彩設定檔以便準確地再現印刷。
  • ...

推薦文章

實現柔印製版標準化控制
印刷標準
2023-02-20

實現柔印製版標準化控制

Esko(艾司科)於去年9月15~18日參加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並展出由慶大企業社斥資添購的Esko最新柔印專利技術LED UV正背曝光機XPS 5080,雙方並在去年9月17日舉行簽約儀式,現場由慶大企業社董事長鄭世仁、總經理鄭大慶帶領該公司重要幹部參與熱鬧的開香檳剪綵活動,慶祝為台灣柔印市場客戶提供更上一層的高品質及服務。同時也邀請TIGAX展會執行長陳政雄為這場活動致詞,為致力於柔印產業的Esko站台及分享喜悅,也讓此次簽約儀式大放異彩、圓滿成功! 柔印技術和相關配套一直在不斷的創新和完善,隨著柔印產業的發展,生產運營工廠凸顯出柔印技術人員的匱乏和技術資料的缺失,Esko一直不斷研發並創新印前技術,包含硬體製版設備的升級及印前軟體、網點的精進與創新,再到自動化校正印前製版和印刷系統PCW,易用上手,希望能在實際生產中幫助產業技術人員解決問題。在柔印的生產過程中,網點技術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只有在網點控制後才能夠控制色彩。最新柔印技術專利的正背曝光機XPS,已經證明能為客戶提升更高的品質及更佳的平頂網點,而且還曾經榮獲FITA、FlexoTech、EFIA、Intertech Technology、Reddot Design等各項類別大獎。 ●柔版製版的工藝流程,是一門具備專業的高深學問  柔版製版標準化參數控制 柔印以環保的印刷方式為特點,在中國及全球越來越受廣大包裝及標籤印刷企業青睞,而其印刷材料的廣泛性基本適合現有大部分的印刷材料,而且印刷速度和穩定性是其它印刷方式無可企及的。但是作為柔印最至關重要的環節製版之標準化參數控制卻鮮少有人談及,本文將重點在製版環節進行講解。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柔版製版的整個生產流程有哪些重點和設備,了解整個作業流程,這對印前製版的技術人員來說不是什麼難題,所以作業流程之說明本文就不再詳細講解,具體的生產流程參考圖1所示,而其標準化參數控制就是依據圖1,按照順序進行展開說明。而本文主要涵蓋的重點見圖2所示,本質上就是從來料驗證、儀器規範、設備校正驗證、製版曲線、修圖補網…等十個環節進行詳細說明。 一、儀器 對此需要整理一下整個製版標準化控制所需要儀器,見圖3所示,包含所有需要的測量儀器,除了柔版3D立體測量不是必須品外,其它基本缺一不可,後面進行講解時全部都會用到。 另外,UV光測量計強烈建議購買圖3中這一款,主要原因是不同品牌的UV能量計測量結果差别很大,完全不可控制,而市面上比較主流的曝光機都是採用這款儀器測量光強作為標準。為了在日後的管理中避免出現不同儀器測量帶來的數據爭議,強烈建議採用此同款設備。而放大鏡放大倍數至少需要100倍,並帶有數字刻度,千萬不要為了貪小便宜而購買山寨貨品,其所帶的數字刻度不合格率很高。 二、雷射雕刻機參數控制 柔版雷射雕刻機最重要是保證把網點1:1的還原出來,而市場上主流的雷射雕版機主要控制兩個參數,分別為焦距及雷射的雕版能量。 (一)焦距╱其就是雷射在雕版時雷射對版材的距離,這個距離的大小直接決定圖案雕刻的清晰程度,如果焦距不對則有可能導致線條和網點發生問題,而且柔版有不同厚度的版材,不像平版印刷只有一種厚度;所以一個成熟的雷射雕刻機必須能夠自動根據版材厚度改變焦距成像,同時也要保證同一塊版上不同的厚度誤差變化,也能精準自動可變對焦雕刻。 其主要有兩個情形要注意:(1)什麼情況下需要校準對焦╱在正常情況下,主要是日常在正式版上檢查焦距,並不需要天天去更改,一般情況下只有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例如地震、溫濕度變化大、生產環境日常震動比較大、移機等),才會進行一個校準動作,同時如果發現圖像線條網點變粗或變細了,也需要進行校準驗證。 第二個則是(2)如何控制對焦╱本文以Esko系統為例進行講解。Esko系統要求你輸入焦距的大小和線條粗細,自動讓雷射依不同焦距雕刻同一條線,透過放大鏡查看哪條線最佳,在系統中輸入最佳線條是第幾根(見圖4所示是第9根),CDI會自動把正確焦距設定在最佳位置。不管有多少種厚度的版材只需要做一次就可以,因為系統會根據一種版材厚度的焦距位置,自動計算其它厚度版材的焦距位置。 (二)雷射的雕版能量╱要如何確認最佳雕版能量?主要有以下兩個方法:(1)目視方法╱因為每一種版材的黑膜厚度和材質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雕刻時需要對每一種版材進行雷射能量測試,以確保正常生產時圖案呈現最佳效果。測試方法其實相當簡單,製作一個方形網50%的加網,因為方形網50%剛好是每一個網點四角相接,雕版後查看黑膜(不要洗版),然後參考圖5中說明即可確認能量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就修改能量值再雕刻同一個圖案,循環進行。 另一個是(2)儀器測量管控法╱見圖6所示圖案,雕刻後通過透射濃度計(非反射濃度計)測量濃度,達到圖中數值即為合格(即100%濃度≤0.07,50%濃度0.30±0.02;請注意50%處濃度為相對濃度,不是絕對濃度)。做完以上工作後,應該做一張CDI的參數控制表,見表7所示;日常進行雷射雕版能量驗證控制見表8,確保雕版生產穩定性。 ●柔版製版標準化參數控制要點 三、UV曝光機參數控制 曝光機在柔版製版過程中的重要性僅次於雷射雕刻機,而其主要的參數有三個:UV能量、均勻性、溫度,同時還有一個衍生參數就是預熱時間控制。 (一)UV能量╱主要依靠UV能量計來進行測試,所以UV能量計的選擇如前文所說明就很重要了,不是隨便找一款儀器就可以的,一定要選擇與版材商和設備商一致的儀器(不同品牌儀器差別很大),不然出現問題則無法在數據上進行溝通處理。 對於製版來說,為了實現更好的網點和線條,主張追求瞬間能量和穩定變化,一般來說經驗值為16mW/cm2及以上,但也不可以過高,如果要做亮部HD網點最少要18mW/cm2以上,不要迷信UV總量這個說法,這只是說多少的總量可曝光這款版材,並不能保證出來多少的網點和線條。還有一點,有些曝光機能量經常出現反常現象,就是打開曝光機曝光後,前一段時間是能量慢慢變大,幾分鐘後反而大幅下降,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基本可判定此設備不適合生產。 (二)UV能量和均匀性測量方法╱把整個曝光台分為幾個區域,分為多少區域主要看曝光台的面積大小,預熱後對於每一個區域進行測量,在達到前文所需要的能量值後,確保區間誤差為1mW/cm2以下即為合格,見圖9和表10所示。 (三)預熱時間測試方法╱開機後即打開曝光機後曝光,UV能量計數持續上升,上升到一定值後只有小幅變化,記錄這時刻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就是這台機器的預熱時間。 四、背曝光參數確定 背曝光參數在製版過程中相當重要,背曝光時間決定印版底基厚度,以支撐浮雕圖文。底基確定下來基本上印版的品質就確定一大半,在上文中曝光的均勻性也同時確定底基的平整度。 背曝光參數的確定方法:(1)設備預熱後,取出一長條生版,預設定背曝光不同時長,小間隔設定為1~3秒,大間隔可以設定為5~10秒。遮蓋不同位置進行多次背曝,見圖11所示,把不曝光的版用紙板遮擋,以免產生多次曝光。(2)然後洗版,再經後道處理,透過厚度計測量厚度,見圖12所示,取生版厚度的60%即為最佳底基厚度,而這個厚度所需的曝光時間即為最佳的背曝時間。(3)背曝光後,版材內的氧自由基因背曝光消耗作用,而呈由上而下遞減狀態,這樣更有利於主曝光時網點的形成並使其牢牢黏於底基上面。 ●柔版製版標準化控制主要涉及到的測量儀器 五、主曝光參數確定 為了確定最佳的主曝光時間,必須進行主曝光測試,其時間主要取決於版材的類型、感光性能、版材背曝光時間、曝光設備…等等。主曝光時間的長短決定了網點的結構、肩部角度及間隙深度;良好的網點結構及網點間隙深度都必須兼顧。 而主曝光參數測試的方法:(1)雕刻漸層網點百分比圖案有四個,見圖13所示,選用相同等級差別的時間進行主曝光,發現如果在後續加長的時間進行曝光,亮部部分百分比也不出現,則開始固定亮部百分比可洗出的主曝時間即為標準主曝光時間。(2)背曝光後,去除黑膜進行主曝光,以達到版材商要求的硬度(Shore A)為最佳主曝光時間,確定後建議在最佳值基礎上加10%時間來穩定曝光結果。(3)最佳主曝光時間要求最短時間内網點線條完整,時間不足會導致網點結合不牢,洗版時網點不見或者網點傾斜;時間也不宜過量,不然網點線條易脆。(4)柔版不能以時間來補償能量,時間長了網點易脆,凸版可以透過時間加大硬度。 六、洗版參數確定 洗版時,沒聚合的樹酯部分被洗版溶劑溶解,在毛刷作用下被沖掉,洗版時間由版的厚度和圖文的面積確定。 (一)洗版參數測試方法╱確定你所需要的底基厚度後,取用一塊生版,採用版材供應商提供的大略時間,在此時間上進行等分差別洗版,洗完後按後續工序進行作業,然後測量其所剩底基厚度,如厚度等於你所需厚度,則此洗版時間為標準洗版時間,並可與背曝參數結果進行驗證。在正常作業生產時,在此時間上加10~20%時間,確保網點部分可以清洗乾淨。 (二)洗版狀態評估╱(1)根據圖14所示位置,九宮格分布對洗版狀態進行評估測試。(2)以版材商推薦速度調快15%洗版;測量各塊版材背基厚度,檢查洗版平整度(厚度誤差值)。(3)FAST等熱感洗版機不適用此方法驗證,需要根據現場條件進行驗證。 (三)取得最佳烘乾參數╱洗版後,放入烘箱30分鐘左右,開始間隔時間測量印版厚度。參考原始厚度,以厚度不再下降為準,然後在此基礎上溶劑版加20~30分鐘,水洗版加1分鐘,厚度誤差容許見表15所示。 (四)驗證洗版平整度╱見圖16所示,正中間版洗至一半厚度,測量各處版材的厚度。 七、去黏參數確定 按不同時間取出正在去黏操作的版,進行黏連測試,此黏連測試主要是感覺參數:兩塊版黏連後即彈開,則此去黏時間為標準去黏時間。 ●網點擴大現象 八、BumpUp曲線製作 製版過程中,亮部的部分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見,所以需要對亮部部分進行優化處理,以增大相應的網點面積。透過優化後的製版參數,製作漸層、極限細字細線測試版(見圖13所示),查找出安全的能洗出印刷的百分比作為最小的網點百分比。一般來說會把最小能洗出並安全印刷的百分比預設為RIP前的1%,比如3%被正常洗出無殘缺,可安全印刷,則在曲線工具中確保1%的網點RIP後為3.5%,主曝光之測試圖詳見圖13。 詳見圖17所示,1%的亮部網點雷射雕刻後進行製版,發現產生網點不見的情形;同樣1%的亮部網點透過BumpUp曲線(見圖18左圖所示)優化後,上調5%後雕刻結果見圖18右圖所示;然後經過洗版,1%的亮部網點可穩定地保留下來,見圖19右圖所示。 BumpUp曲線的製作方法:(1)不加載任何曲線RIP加網,在標準穩定狀態下製版,測試圖見圖20所示。(2)由版材輸出結果觀察,得出1%~3%網點不見及殘缺,4%網點可正常洗出,故選擇5%作為安全值最小網點,由此得出此版材的BumpUp曲線。圖21左側的上下圖所示即為BumpUp曲線(見圖21右側所示)加載前後印版狀態差異。 九、印刷曲線製作 印刷過程中,由於壓力及其他原因(見圖22所示),無可避免地產生網點擴大,所以印刷曲線一般是呈拋物線狀。製作目標曲線,在曲線輸入中以下面幾種樣張網點擴大作為參考標準:(1)ISO標準曲線;(2)客戶樣品的網點擴大;(3)測試樣張的網點;(4)數位打樣樣張。 目標曲線確定下來後,一般不允許變動。(1)確定目標曲線,而目標曲線即是您想要的網點擴大狀態,見圖23所示。(2)測量當前需要跟色樣張的網點擴大數據,見圖24所示。(3)目標曲線和當前曲線進行合併計算,生成補償曲線;應用於RIP加網中,自動計算出製版時應該調整的百分比,即為RIP時加載的曲線,見圖25所示的紅色補償曲線。 ●BumpUp曲線加載前後印版狀態示意圖  十、修圖補網 一般來說,由於柔版印刷的特點,設計公司提供的印前文件是需要按照相關要求來進行修圖處理,這樣才能夠讓亮部處不斷網,實現柔版印刷的完美漸層,見表26所示。 HD網點修圖重點在亮部的處理、多色疊色優化、多色疊色的讓色處理、曲線的加載。而在實際印前作業中,HD網點的使用不能一概而論,絕大部分情況下需要透過局部加網功能,見圖27所示,陰影和花朵分別使用HD網點和傳統網點。 根據這一個需求,使用見圖28所示的不同印版曲線,在相應軟體中製作色彩策略曲線包,參見圖29所示,以應用於該圖文的柔版製版上。 實現柔印製版標準化控制 綜合上面所敘述,透過了解柔印製版的整個作業流程,本文就柔版製版標準化參數控制的十個環節進行重點講解,只有正確地制定各個工序的檢核標準和方法,嚴格履行管控措施及日常檢核,正確設置和選擇各種參數,保證設備的穩定運行,才能保證柔版的輸出品質,實現柔版製版的標準化控制。 艾司科印刷科技 02-22262363 http://www.esko.com ●局部加網示意圖
聚焦ESG永續發展柔印研討
永續發展
2023-04-28

聚焦ESG永續發展柔印研討

隨著柔版印刷越來越受到重視、應用越來越廣泛,台灣柔版印刷協會(TFTA)在理事長潘榮彬的連任帶領及理監事團隊的齊心合作下,邁入第二屆的「台灣柔版印刷協會」會員持續增加,會務工作也穩定運作。該會特別於該年3月8日假台北市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第二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柔印技術研討會,此次為首度移師至台北市辦理,以方便不同區域會員參與交流,共有近120人與會及9間廠家設攤,是一個專屬於柔印業界、非常難得的交流機會。 ESG是柔印研討會聚焦重點 潘榮彬理事長致詞時表示,雖然2022年受制於疫情管控,但該會仍精心規劃各項會務並順利辦理。除了該年1月13日在台中舉辦的年度大會暨研討會之外,去年8月份也公佈「第一屆台灣柔印精質獎」的徵選簡章,並且獲得國內兩大廠「正隆」與「永豐餘」的參與。在多位評審的用心審視及討論決議後,評選出四件優秀作品,也於該日活動中頒發獎狀和獎牌表揚。另外,去年12月20日也舉辦會員期待已久、實際走訪柔印車間作業的兩家廠家參訪,在此非常感謝王耿偉常務理事及王永雯理事的全力支持和支援,也讓在「坤裕精機」和「瑞昌彩藝」兩家公司的參訪行程得以圓滿順利完成。 自從聯合國提出「ESG」為評估企業是否具備永續發展要素的一項重要指標後,各國政府依此規劃相關政策,台灣政府宣布了「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也影響了各企業必須隨之調整營運方向。此次柔印研討會就是聚焦於這項由「Environment(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組合而成、日益重要的ESG概念,讓會員能更認識、了解與因應。在潘理事長誠摯的邀約下,上午場由環保署長官講述關鍵面向,以及正美集團進行轉型分享,下午場由三位業界人士針對技術和趨勢面來說明,內容相當豐富,茲將五場研討會重點節錄如下: (1)2050淨零轉型與綠色辦公 主講者╱李奇樺 環保署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簡任技正李奇樺指出,2019年台灣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為2.66億噸,全球第35名。在2050淨零轉型的12大關鍵戰略中,「淨零綠生活」即為其一。2020年6月全民綠生活宣示啟動,包括綠色旅遊、綠色消費、綠色飲食、綠色辦公和綠色居家。推動措施涵蓋六大面向:零浪費低碳飲食、友善環境綠時尚、居住品質提升、低碳運輸網絡、使用取代擁有和全民對話,已規劃31項推動措施和63項具體行動草案。 「綠色辦公」是淨零綠生活推動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意思為打造永續、綠美化的辦公環境,並從辦公的日常習慣建立起珍惜資源、減少浪費,期望能夠達到「節省能資源、源頭減量、綠色採購、環境綠美化、宣導倡議」的五大目標。截至2022年底已經有6,570個單位響應,在2022年已經節省了3.3億度電、15.3萬噸水,並減少用油34,331噸,總計減少30.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在此也歡迎更多的企業一起加入綠平台https://greenlife.epa.gov.tw共同響應。(見圖1) (2)包裝在永續經營挑戰與機會 主講人╱魏嘉宏 正美集團成立於1969年,專注於印刷應用與加值服務,全球有12個生產據點和2個辦事處。魏嘉宏協理表示,當時引進柔版機的原因是一些外國品牌希望在中國有穩定的印刷,用柔版印刷的印件擴展到全球時,能保持印刷的一致性,之後因應世界潮流,自然轉向柔版印刷。 柔印優點為數據化、一致性和幅寬優勢。數據化對於人的要求相對較低,不會受制於機長。一致性代表穩定性,代表批次間差異小。柔印涵蓋各類幅寬,適用於不同訂單層別,產品的涵蓋率幾乎與平版一樣廣泛。相較於凹印,柔印在環保、設備特性和產品品質上皆有絕佳的優勢,包括可使用UV墨、水墨、溶劑墨,採用水洗柔版,VOCs排放降低,適用於多種工藝和幅寬,穩定性高,製版週期短等等。 柔印的適印載體相當廣泛,例如煙包、醫藥包裝、食品包裝、標籤、不乾膠等均可。柔印機是一條連動生產線,從紙捲、印刷、塗膠、模切、收卷一次成型,既能提高生產效率,又可降低產品成本,能滿足各類用戶對印刷品的要求。在中國,標籤印刷中使用柔印佔比為44%,軟包裝中使用柔印佔比為23.2%。 柔印具有環保、高生產效率、高耐印率、低能耗等優勢,不過疫情影響不容忽視。因為市場需求轉弱,帶來訂單減少、物流不暢等供應鏈危機,交貨困難、開工困難造成的產能不穩定,原材料價格高漲等。但隨著環保政策不斷趨緊,在產業鏈上下游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推動下,柔印仍有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軟包裝和標籤是重要的增長市場,但在高性能版材、穩定的印刷設備以及適合薄膜印刷的高性能水性油墨等方面仍需進行突破。此外,人才是行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保證,目前專業人才短缺問題依然突出。(見圖2) (3)柔印的標準化製程,是一致性品質的保證 主講人╱林嘉彥 何謂「標準化製程」呢?上海信華柔印科技公司董事長林嘉彥對此說明:透過控制過程中的操作條件及參數,達到減少損耗、穩定生產的目標,並獲得⼀致(或可預期結果)性品質保證的生產方式,就是標準化的製程。 印刷品質控制的重點在「色相」、「密度」、「階調」和「解析度」等四大面向。色相即「油墨呈現的顏色」,其主要影響因素包括色墨的調配及滾壓、塗佈的過程、網點、油墨著色力和印跡墨層厚度等。現在業界比較普遍使用的是Lab體系,它是CIE組織確定的一個理論,包括人眼可以看見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Lab模式彌補RGB和CMYK兩種色彩模式的不足。 密度可以理解為「顏色的深厚程度」,密度越高的越深厚,但油墨密度跟墨層厚度是兩個概念。相同的油墨若墨層越厚,則密度確實會越高,但光憑墨層厚度來提升密度並不是理想的方向。油墨密度高低除了影響色彩呈現的視覺效果外,還可能影響不同顏色相疊的效果,所以對印刷品質的影響甚大。業界對於印刷密度大致的標準在:Y=1.05~1.1、M=1.3~1.35、C=1.4~1.45、K=1.5~1.55。但這並不是定律,每家公司都能夠按照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標準,最重要的是維持密度的穩定性。 針對網點擴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保持穩定,不能夠時高時低。在實際的印刷過程中,印刷設定可能隨實際情況有所調整。透過分光密度儀所測量出的印刷數據分析,能夠清楚知道需要調整的方向跟程度。但此類精密儀器常會受到灰塵、零件老化等影響,建議要定期(最好是每一年)檢測、校準或是更換。 此外,影響柔印印刷品質的變數還包括:印版、網目輪、膠帶、油墨、印刷機、套筒、刮刀、張力、壓力、材料、溫濕度等。其中網目輪被稱為「柔印機的心臟」這句話一點不假,網目輪與印版線數、載墨量有重大的關係,網目輪的定期清潔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總結來說,標準化製程並不是⼀套規則,而是生產工作的邏輯思維,更是嚴謹的工作態度。(見圖3) (4)再生材料應用新趨勢 主講人╱張景峯 坤裕精機全球銷售總監張景峯表示:「多層複合材料的不可回收性」,是目前市場上包裝材料對於可回收議題所面臨的挑戰。這些紙類包裝如PE、PP淋膜紙杯、紙盒;軟包裝如食品、飲料、日化用品、醫療用品包材等。 單一材料包裝解決方案正在工業界廣泛的使用,其主要用於食品和飲料行業、藥品和醫療用品,以及工業和專業應用。單一材料不一定是指單層材料,市場上的應用是將多功多層單一材料結構,透過不同的組合方式而形成單一材料包裝。新式的解決方案是透過改變材料的拉伸方向來改變材料特性,使其能夠使用相同聚合物家族的材料,達到原本包材需要的效果,並成為100%的可回收多層結構。 目前氧氣的阻隔性對單層結構材料是一個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將底漆或阻隔塗層應用於聚烯烴材料來提高初始聚合物的阻隔性有很大的幫助。PA材料因為本身很好的阻隔性及抗穿刺性,一直被廣泛的使用在高強度需求熱成型的應用上。如果可使用具有少量EVOH和連接樹脂(少於5~10%)的MDO拉伸PE作為多層結構材料,就能兼顧包裝所需的阻隔能力及可回收性的實現。 MDO是一道擠出後續工藝,用來增加薄膜在MD方向的取向,從而提高薄膜的挺度、光學及阻隔性等。拉伸後的PE薄膜具有高挺度、高耐熱、高拉伸強度和良好的光學性能等優點,可應用在單一材質包裝中,用以取代曾經的PET或者PA表層。但MDO拉伸PE膜仍需與熱封層PE膜進行複合,所以熱封層PE膜的配方也要重新設計,從而來降低總體薄膜的熱封溫度。 隨著地球環境被破壞的影響加劇,消費者對於綠色解決方案將越加重視,具有高可回收性的單一材料包裝應用也越加重要。不過面對的挑戰有:包裝設計改變、功能性的符合、單一材料生產的技術工藝與成本等。但對於品牌商與製造商來說,朝向改變包裝材料的應用並邁向“可持續性循環經濟”之目標前進,也代表著另一個商機的出現。 (5)創新柔版Flexo設備技術與ESG的結合 主講人╱楊文政 針對環境保護議題,獨立柔版顧問公司總經理楊文政指出:BOBST的oneECG廣色域印刷方式,係透過七種顏色的網點疊加來產生接近95%PANTONE色域,避免產生額外殘餘油墨,降低大量的浪費。由於採用低遷移UV油墨、單一溶劑或無苯酮油墨,所以能避免對環境、操作人員及消費者產生傷害。 由於全過程自動化,提供符合勞工安全的生產規範及更人性化的流程,減少對社區環境的衝擊。透過低污染及標準化的柔印相關設備(各類型柔印機、貼版設備、印刷套筒及套筒儲存系統、網目輪、自動化清潔設備等等),將可以成為支援印刷包裝業長期策略的重要工具。   ●現場展示第一屆台灣柔印精質獎獲獎作品   第一屆台灣柔印精質獎揭曉 隨著台灣產業鏈各個層面技術的不斷革新,柔版印製成品已展現出相當高度的水準。因此,「台灣柔版印刷協會」也期望透過第一屆「台灣柔印精質獎」的評選,呈現眾多台灣柔印廠家的優秀成果,吸引更多印刷業者、品牌商及消費者的目光與肯定,進而讓柔印工藝獲得更有力的推展與更廣泛的運用。 該競賽為國內首屆舉辦,整個比賽經由多位業界專家所組成的評審團完成評選,共選出三大類中優選及佳作作品各兩件,分別如下:(1)中幅/紙張類優選╱元德有限公司「Surfing Santa」作品榮獲。(2)預印類優選╱正隆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廠「1斤草莓」作品榮獲。(3)後印類佳作╱正隆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廠「柑桔」作品榮獲。(4)後印類佳作╱永豐餘工業用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廠「科學麵」作品榮獲。 隨著世界的潮流與趨勢,柔版印刷將日漸蓬勃發展。該會也竭誠歡迎並敬邀更多的相關人士或廠商加入「台灣柔版印刷協會」,進而共創、共榮、共享柔印產業的耀眼未來。 台灣柔版印刷協會 04-23593830 http://www.taiwanfta.com
坤裕精機整合設備及特殊應用
包裝未來
2022-09-14

坤裕精機整合設備及特殊應用

隨著市場變化,國內外柔印界知名品牌坤裕精機(KYMC),不斷思考要如何持續提供市場更多的價值,並以價值導向為出發點成為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深耕全球市場多年的坤裕精機,其主要是跨足包裝及軟性電子等兩個領域。提供市場在製程上所需的機械設備,這主要包含柔版印刷機、凹版印刷機、塗佈貼合機、分切機及UV-LED等設備。 市場上提供柔印設備的廠商有很多,而坤裕精機的主要價值在哪裡呢?坤裕透過整合設備及特殊應用來與市場上其他設備商做出區隔。依照客戶在製程上的需求,提供客製的高效率、高產能及人性化設備。 透過整合設備提供服務 一台設備通常不會孤立於其他設備,產線也不會只有一台設備而已,因為要從材料走到成品,必須經過許多不同的程序才能夠被完成。若要達成有效率的製程,設備之間就需要有溝通及整合性。達成溝通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將不同程序、不同功能整合在一台設備上(例如機械+通訊的整合);另一種是藉由電子訊號將不同獨立的設備整合在一起(例如通訊的整合)。 而在設計整合設備時需要考量到不同功能之間要如何搭配,不同功能的極限通常不同,例如以卷對卷柔版印刷來說,可以在每分鐘600米下運轉,但塗佈的極限也許只有到每分鐘350米,在設計上印刷就會需要搭配塗佈。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考量點,例如在不同功能之間如何共用乾燥烘箱、當其中一項功能出錯時其他功能如何搭配、被整合的功能如何保有獨立運作的彈性、操控多項功能的防呆機制等等。 ●澳大利亞國際包裝集團Detmold採購坤裕精機的衛星式柔版印刷+分切整合設備 知名成功整合案例分享 一般比較常見的整合功能包括以下幾種,分別為:(1)印刷+分切;(2)塗佈+印刷;(3)塗佈+印刷+分切;(4)塗佈+貼合+分切;(5)吹膜+印刷。 柔版印刷在歐美地區已被廣泛運用許久,製程技術及供應鏈相對亞洲地區成熟許多,導致這種高整合性的製程需求,居多也都來至歐美地區的客戶。例如美國速食業紙袋包裝大廠RonPak就多次向坤裕精機採購「塗佈+印刷」及「塗佈+印刷+分切」的整合設備;澳大利亞國際包裝集團Detmold也多次採購連線式印刷機及「印刷+分切」的整合機;美國Specialty Packaging公司採購「塗佈+貼合+印刷」的整合機,以上都是坤裕精機成功的整合案例。(見圖1、2、3) 特殊應用提供專業服務 許多製程採用卷對卷來提升效率,一般來說卷對卷製程比平張製程快上許多,但卷對卷的困難之處在於如何控制好基材的張力,製程中基材張力有時需要維持一致,有時需要動態調整,更不用說不同基材所需要的張力也不同。坤裕精機做為卷對卷設備的專家,在張力控制上擁有深厚的基礎,並將控制自動化。 基材的張力控制好了,應用就廣泛了,卷對卷工藝可以使用在不同的材料上,除了常見的薄膜及紙材以外,也可以處理鋁箔、銅箔、可撓式玻璃這樣特殊的基材。在印刷油墨上,除了常見的水墨、溶劑墨、UV墨之外,也可以使用導電銀漿來產出功能性基材。不停機接紙功能,除了一般的單層接紙,也可以使用在易撕多層基材上的接紙。 ●美國Specialty Packaging公司採購坤裕層級式柔版印刷+塗佈+貼合整合設備 特殊應用整合案例分享 一般常見特殊領域的應用包含:(1)特殊的軟性玻璃基材印刷;(2)易撕保護膜多層基材貼合及不停機接紙;(3)使用於電子產品之基材的塗佈貼合;(4)RFID(無線射頻辨識)及電路版印刷。 在50μm厚度的軟性可撓式玻璃基材印上導電層(<30μm)及絕緣層,除了在套準上要非常精準外,如何運送玻璃而不讓玻璃龜裂也是一門學問。而在乾燥上使用了特殊的NIR系統,來讓導電銀漿及含有環氧樹脂的水性絕緣層得到適當的乾燥。這一項工藝可以應用在提升透明電子產品的導電性,例如觸控螢幕、OLED照明、RFID、電路板印刷⋯等等。(見圖4、5、6) 易撕多層基材不停機接紙設備有別於一般的不停機接紙方式,易撕多層基材因為必需要保持易撕的特性,所以容易在接紙時導致不同層之間被分離。而透過特殊的設計,接紙時在材料的正反面同時貼上膠帶,可確保不同層不會分離。許多材料在製程中都需要保護膜來做保護,並在製程的末端或製程結束後才將保護膜分離(見圖7)。使用坤裕的易撕多層基材不停機接紙,可以提升基材在塗佈、貼合、印刷及加工上的效率及容易程度。坤裕精機TIGAX 22印刷展攤位在B區1317 ∼1321,歡迎蒞臨參觀體驗。 坤裕精機 04-23593830 http://www.kymc.com
FESPA 中東地區召開開創性會議
專家觀點
2024-12-26

FESPA 中東地區召開開創性會議

會議將討論個人化、永續發展、新技術和未來願景的最新趨勢; FLEX 提供了一個知識共享、提高行業標準、建立人脈、提高透明度和業務成長的平台 FESPA 中東 是該地區全球印刷和標誌行業的領先盛會,在第二屆會議之前公佈了一項開創性的會議計劃。會議將於 2025 年 1 月 20 日至 22 日在杜拜展覽中心舉行,會議將討論個人化、永續發展、新技術和未來願景的最新趨勢。 會議計畫的亮點之一是 FESPA 領導力交流會 (FLEX),它將迎來回歸,並為知識共享、提高行業內標準、建立聯繫、提高透明度和業務成長提供平台。 FESPA 中東第一天舉行的開幕會議「趨勢和行業洞察概述」將由埃及 BADR 大學應用藝術學院院長 George Simonian 主持,他將分享有關企業最新趨勢和戰略的見解希望在快速發展的環境中保持領先地位。 FLEX 會議的其他會議包括由FESPA 前主席兼亞洲大使 Christian Duyckaerts 演講的「視覺傳達的激動人心的未來」 ;作為國際專家小組的一部分,深入探討如何在沙烏地阿拉伯開展業務;以及圍繞新興非洲市場的機遇,由非洲商業頁面副主編 Naved Hasan 領導。 Bazil Cassim,FESPA 中東區域經理 FESPA 中東區域經理 Bazil Cassim 評論道:「FESPA Leadership Exchange (FLEX) 體現了印刷和視覺通訊產業的發展,是知識共享和創新的平台。會議的多元化會議,從對新興趨勢的專家分析到對永續發展和人工智慧驅動的進步的見解,為企業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導航和蓬勃發展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機會。 「透過探索沙烏地阿拉伯和非洲等關鍵市場的可行策略,FLEX 為與會者提供了擁抱新機會和推動有影響力的變革所需的工具。這次會議的成立是為了充當未來的催化劑。 會議議程第二天將重點關注個人化印刷解決方案和永續性的成長趨勢。幾位專家演講者將討論支援這一需求趨勢的應用程式、軟體和硬體創新,預計這將為該行業的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和新的收入來源。 其中一場精彩的會議將由 You Are The Star Books 聯合創始人理查德·阿斯卡姆 (Richard Askam) 主持,主題為“名字有什麼含義?”迄今為止的個性化故事。阿斯卡姆曾領導可口可樂、Kit Kat、Marmite、Nutella 和 Toblerone 等品牌的宣傳活動,他將討論從 2010 年的手工貼標籤到 2024 年人工智能生成藝術的歷程,以及個性化的積極影響當吸引消費者時。 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包括個人演講和小組討論在內的六場會議將涵蓋透過優化能源和資源來降低成本、避免漂綠以及更加關注脫碳和供應鏈透明度對品牌期望意味著什麼等主題。 除了會議之外,參觀者還可以參觀永續發展聚焦展台,該展位將展示支援永續印刷和商業實踐的最新產品,包括從介質基材到軟體的所有產品。 在最後一天,新技術和未來願景將引領議程,首屆《歡迎來到未來:人工智慧在印刷及未來》中,這是一個由 XL MEA 集團董事總經理 Ian Swarbrick 設計的「實驗室」 ,他的遠見卓識的方法正在推動整個印刷行業採用人工智慧。本次會議將深入探討人工智慧如何徹底改變印刷領域業務和營運的各個方面。 當天其他發人深省的話題包括人工智慧簡介:它是什麼、我們認為它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我們應該擁抱它。當天的其他會議包括「前進:中東印刷業的未來」和「抓住優勢:將數據革命轉化為市場領導地位」。   內容來源: https://meprinter.com/
Abbott Label 投資 ABG 的 RFID 轉換設備
科技探索
2024-12-19

Abbott Label 投資 ABG 的 RFID 轉換設備

美國印刷商 Abbott Labels 為其位於田納西州納許維爾的新專業加工工廠投資了一條由 ABG 提供的 13 英寸(330 毫米)RFID 加工生產線,以顯著提高其生產能力。 ABG 表示,RFID 正在透過微晶片、天線和 RFID 讀取器的組合提供產品追蹤和識別,從而改變產業。它允許免提資產跟踪,從而使流程更快、更準確且更具成本效益。 隨著需求的增加,美國標籤製造商、ABG 的長期客戶 Abbott Label 等公司正在大力投資 RFID。為了強調這項技術在各行業中日益重要的重要性,該公司最近宣佈在田納西州納許維爾開設一家專門的 RFID 加工工廠。 該公司目前營運五台 ABG 機器。 ABG 最新投資的一條 13 吋(330 毫米)RFID 加工生產線代表了生產能力的顯著提高。該系統旨在處理跨多種基材、標籤尺寸和包裝應用的高速 RFID 嵌體插入。 Abbott Label 的 RFID 工廠經理 Mark Davenport 表示:「我認為這是當今市場上產量最高、速度最快的解決方案。 ABG的設備堅如磐石。我過去 24 年購買的所有設備至今仍在高效運行。 Abbott Label 工廠中的加工機器是專為大規模生產而設計的客製化 RFID 生產線。這些系統支援多通道和不同的捲材寬度,採用可根據特定操作需求進行客製化的模組化設計,確保 RFID 標籤生產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ABG 還提供 Omega Ti200,這是一個入門級系統,旨在一次性將 RFID 和 EAS 標​​籤插入標籤中,每分鐘可處理多達 1,000 個標籤。它適合進入 RFID 的企業,因為它具有先進的功能,例如可最大限度減少灰塵吸附的防靜電技術和可實現卓越網路控制的雙網路導板。 ABG 全球銷售總監 Matt Burton 補充道:“ABG 先進的 RFID 解決方案幫助我們的客戶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透過提供一系列入門級機器以及高度可自訂的系統,我們積極支持客戶採用 RFID 技術,同時提高與 ABG 解決方案相關的效率和可靠性。”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數位大幅面印刷的五大迷思
科技探索
2025-02-27

數位大幅面印刷的五大迷思

圍繞數位大幅面列印的流程自動化存在許多誤解。啟蒙的時間到了。(圖:freepik.com)   「LFP 列印作業無法自動化」—這些以及類似的誤解仍然存在於數位大幅面列印領域。 但它們都是謬論。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專門提供 PDF 驗證和流程自動化軟體解決方案的公司 Enfocus 澄清了五大誤解。雖然並非完全無私,但肯定正確。   數位大幅面印刷的自動化 Enfocus 也針對以下誤解:自動化總是昂貴的,以及缺乏該領域的技術理解會使改進從根本上變得不可能。此外,這家比利時公司明確表示,生產公司無法僅憑最新的硬體來確保自己面向未來,即使個別印刷公司面臨非常具體的個別挑戰,引入具有「外部視角」的經驗豐富的整合專家也將大有幫助。 寬幅印表機最常見的 5 個誤解   作者: Claudina Perez   大幅面印表機可執行印刷業中一些最通用且最具活力的工作。從廣告看板到紡織品印花到車身貼膜,他們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需要對印刷技術有深入的了解。 寬幅列印也能帶來豐厚的利潤,但由於競爭激烈和經濟狀況不確定,提供寬幅列印的印刷廠需要走在經濟實惠的創新前沿,才能實現盈利和成長。 然而,業界對於自動化技術的某些誤解仍然普遍存在,這些誤解可能會阻礙企業充分發揮潛力。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大幅面印表機對科技的五個最常見的誤解,並解釋 Enfocus 軟體如何幫助克服這些誤解。   誤解1: 大幅面列印工作無法自動化 大幅面作業以其獨特性而聞名。這使得許多人相信親自動手的準備是確保成功的唯一方法。 Enfocus 透過其創新的印表機寬幅解決方案解決了這個問題。在許多印刷廠,它已證明能夠自動化完成 90% 以上的接單工作。它還可以輕鬆整合到各種工作流程中,減少手動接觸點並提高效率,同時保持品質和一致性。   誤解 2: 只有最先進的硬體才能讓企業永續發展 毫無疑問,一流的印刷機械可以提高您的產量。但軟體選項也可以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而且價格通常僅為新硬體的一小部分。 Enfocus Switch 自動化平台可以協調印刷生產設定中所有獨立的系統,從網路到印刷等等。它減少了各處的手動接觸點,並以比硬體投資更經濟的方式實現了工作流程的改進。   誤解3: 自動化總是昂貴的 許多大幅面印表機認為,在其工作流程中實施自動化無論在材料投資方面還是在學習和部署解決方案所花費的時間方面都過於昂貴。 Enfocus Switch 是市場上最經濟實惠、最靈活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它具有 GUI 介面並且易於學習,這意味著您通常可以在第一天啟動並運行您的第一個工作流程。 Switch 還具有可擴展性,因此您可以從小處著手,並隨著業務的成長而擴展。這意味著您可以快速看到投資回報,而且無需花費大量資金即可實現發展。   誤解 4: 沒有人像我一樣理解我的業務挑戰 每個企業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大幅面印表機理應為他們來之不易的知識感到自豪。 同時,該領域還有許多專家,Enfocus 擁有一個智慧整合商和經銷商網絡,他們與企業合作,在整個自動化實施過程中為他們提供協助。他們常常會憑藉多年行業經驗為棘手問題帶來全新的視角和寶貴的見解。   誤解5: 缺乏技術知識導致無法自動化 對於不具備該領域內部技術專業知識的企業來說,實施自動化似乎是一件令人生畏的事。 Enfocus Switch 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為直覺、使用者友好且非技術人員可輕鬆使用。我們有大量客戶的評價,證實了 Switch 非常容易上手且不需要廣泛的技術知識。 雖然使用 Switch 可以實現的功能是無限的,但您只需在 GUI 流程畫布上拖放和配置元素即可自動執行大量流程。對於寬幅印表機,如上所述,我們在 Switch 上運行的專用寬幅解決方案將幫助您立即啟動並運行先進的行業特定自動化功能。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de/ 、 https://blog.enfoc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