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經濟回顧與展望:在風浪中凸顯韌性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全球經濟成長將從2023年的3.3%,放緩至2024年的3.2%和2025年的3.2%,遠低於歷史(2000~2019年)3.8%的平均值。已開發經濟體成長率預計從2023年的1.6%增至2024年的1.7%和2025年的1.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從2023年的4.3%降至2024年的4.2%和2025年的4.2%。據S&P Global預測,2024年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4.51%,低於2023年的5.67%,2025年再降至3.41%;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2024年11月除了美國增2.97%外,中國為-2.9%,歐元區為-2.2%,聯合國報告提到,2024年全球平均薪資上漲約2.8%,這都顯示通膨在可控制內,但勞動成本仍在提高,服務業通膨問題仍在。(見圖9)
●圖9:2023~2025年全球經濟預測(圖片來源╱ IMF國際貨幣基金)
就2024年各主要經濟體分析,美國經濟增速平穩,GDP增長可維持2023年約2.9%,但財政政策收緊,導致2025年將放緩至2.2%;而歐盟在2023年底經濟達到谷底,2024年GDP達到0.8%,預計到2025年GDP增速到1.2%;英國的增速更快,2025年的GDP預估可以達到1.5%;而2024年日本GDP增長則由2023年的1.7%降至0.3%,唯2025年希望可增加至1.1%。
在開發中國家,2023~2025年間的GDP增速平穩,都在4.2%左右,全球的增長還是來自亞洲,但中國、印度經濟持續放緩,2024年GDP增長仍在4.8%及7%,預估2025年為4.5%及6.5%,這都是很高的數字;東協國家則受惠於國際供應鏈遷移,2024及2025年的GDP增長均約4.5%,高於2023年4%;拉丁美洲及中東地區的GDP在2024年預估約2.1%及2.4%,2025年會增長至2.5%及3.9%,但這兩地區在2023及2024的通膨(CPI)數都在15%左右,2025年會較緩和,降至8.5%及10.7%。(見表10)
2024年全球貿易是增長的,就已開發及未開發國家進口增長約2.1%及4.6%,出口約2.5%及4.6%,很明顯的高於2023年,且2025年會再微幅增長,這也是支撐全球GDP增長的動力。台灣在2024年的GDP,可謂是2011年以來增長最好的一年,這主要是來自全球AI大爆發,台灣是驅動AI產業的軍火庫,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明確的表達,台灣夥伴在AI供應鏈扮演極關鍵的角色。(見圖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