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樂,海德堡!

本刊編輯室
2025-03-13
生日快樂,海德堡!


西元1850年3月11日,歷史的齒輪開始在弗蘭肯塔爾悄然轉動。安德里亞斯・海姆和他的三位合夥人,創立了 Hemmer, Hamm & Co. 鐘鑄造和機器工廠。這個看似平凡的起點,卻成為了海德堡傳奇之旅的開端。誰能想到,這家既鑄鐘又製造印刷機的工廠,如一顆神奇種子,在歲月的滋養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最終長成了參天大樹—海德堡印刷機械股份公司,以磅礴之勢改寫全球印刷行業的格局,書寫出一段波瀾壯闊的傳奇史詩!讓我們一起慶祝海德堡印刷機公司成立 175 周年。

▶️ https://fcld.ly/pr_175anniversary

 

內容來源: https://www.heidelberg.com/global/en/index.jsp

...

推薦文章

林一華的平面海報靈感來自台灣的海洋和山脈
設計創意
2024-06-22

林一華的平面海報靈感來自台灣的海洋和山脈

當談到她精美的圖形拼貼背後的創作過程時,林易華告訴我們:「我幾乎是無意識地創作,類似於自由寫作。這些顏色和圖案會自行出現。這些數位圖畫減少了她家風景的片段,並配有手繪書法和插圖。她說,平面設計師的地圖般的抽象和動態形狀的聚集是「我從自然中獲得的能量」的產物。 如果你仔細觀察,在易華令人賞心悅目的海報的小字裡,寫著寫給自然世界的小情書和默默的環保訊息。她的作品 《未來的海洋沒有魚》 以一條細線字體呼喊:“不要讓海洋生物成為神話”,隱藏在漂浮形式上方的藍色海洋中。 「環境保護往往不是一個有趣或有吸引力的話題,」設計師說。因此,她希望透過她的作品讓觀眾對大自然產生好奇,並鼓勵他們重新與大自然建立聯繫。她解釋道:「當你對大自然產生好奇時,你就會想要更接近它。當你靠近它的時候,你就會愛上它,然後你就會想保護它……我認為,與其向人們說教環保的重要性,不如讓他們陷入其中熱愛自然。 林一華:未來的海洋沒有魚(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依華:為花蓮祈福(版權所有©林依華,2024) 林易華:關於閃電的過程(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一華:突然下雨(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一華:夜夜太陽(版權所有©018athome,2024) 林一華:島嶼歷險記(版權所有 © 018athome,2023) 林易華:火(版權所有©018athome,2023) 林一華:水下五公尺(版權所有 © 018athome, 2024) 林一華:阿育吠陀(版權所有 © 018athome,2024) 內容來源: https://www.itsnicethat.com/  
2024 年十大風格和時尚帖子
設計創意
2024-12-26

2024 年十大風格和時尚帖子

2024 年,我們為日常生活中佩戴和攜帶的產品帶來了各種設計靈感,從保護我們和我們的裝備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物品,到可穿戴的報時藝術。隨著 2025 年的臨近,Design Milk 正在回顧 2024 年最受歡迎的 10 款 風格 + 時尚 貼文。   10.  SIAN Design 使用演算法生成現代高級珠寶   數位化演算法和 3D 建模幫助高級珠寶品牌 SIAN 設計精心製作的雕塑,以精緻的格子形成戒指、手鍊和吊墜。這些精緻的聯鎖形式是使用 3D 列印製作蠟模製作而成,然後用於生產。 SIAN 通常是一種非常手工的工藝,但它擴展了時尚領域的技術範圍。 9.  80 年代風格的時尚攝影器材風靡一時   Long Weekend 的全新攝影裝備系列中點綴著鮮明對比的拉鍊和大膽的網格圖案,在陽光下捕捉著它們的時光,這是對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頌歌。防水、有趣且故意引人注目,使用入門套裝或 Morro 背包,以時尚的方式攜帶您的所有相機裝備。 8.  Vivobarefoot 奇怪的水上健行叢林靴在黑暗中發光   Vivobarefoot 的 Jungle ESC 將荒野服飾帶回其根源,利用動植物的仿生設計,打造出高科技、高度適應性的設計,即使是最惡劣的環境也能應付。 Vivobarefoot意識到,在某些環境下,不可能保持身體乾燥。這款靴子旨在快速過濾水,使穿著者能夠保持準確性和輕盈性,而不會被保護墊絆倒。 7. 這些藝術家設計的雨傘將照亮沉悶的日子   隨著冬風逼近,SHED RAIN 推出藝術家系列來救援。他們重點介紹了三位藝術家 Lisa Congdon、Studio Proba 和 Katie Merz,邀請他們表達對雨傘的個人看法。此外,反向閉合和多握把提供了一種方便使用的選擇,非常適合任何想要保持時尚和乾燥的人。 6.  The Wallet 3.0 是 Discommon 的口袋裡的寧靜奢華   Discommon 的第三代經典無縫皮夾有兩個口袋,每個口袋最多可容納三張卡片。熱成型皮革和仿麂皮襯裡打造無縫結構。這款外在商務、內裡派對的皮夾既現代又輕巧,非常適合忙碌的極簡主義者。 5.  ASICS 和 HAY 攜手推出限量版合作 HAY 自豪地宣布推出與ASICS 的合作,將品牌的標誌性風格與HAY 活潑的色彩選擇相融合,打造出一系列鞋履、襪子和襯衫,並在哥本哈根3daysofdesign上亮相今年。此次推出的獨家產品有粉紅色、藍色和綠色配色,強調色與基底色形成對比和互補。 4. 一位建築師認為是時候設計他理想的手錶了   Christo Logan 顛覆了手錶「應該」的典型概念,設計了他理想的手錶 Good + Evil Omen。偏心錶帶、亮紅色秒針和迷宮般的錶盤,使其成為從功能角度看形式的有趣範例,挑戰了我們對正常事物的先入為主。 3. 購買Firmship Land Rover Defender,獲贈配套的Aera P-1鈦金屬腕錶   Firmship 專門從事手工製作、高度精細的造船,與路虎合作推出了 FS Defender,其塗漆處理與推土機和金屬電話亭相同,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耐用外觀。 25 輛衛士每人都獲贈一份禮物:一塊配套的 Aera P-1 鈦金屬腕錶,其表面處理與汽車相同,這是對汽車和手錶生產中的技術工程類型的致敬。 2.  Ressence 採用圖形方式設計 Type 1° Round M 腕錶   獨特的曲面鏡片和專利的三重運動機構使 Type 1° Round M 腕錶遠離人群,以獨特而實用的方式顯示時間。錶盤隨分鐘旋轉,小時、秒、星期錶盤均勻分佈。這款腕錶採用獨特的上鍊和設定機制,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但它是奢華腕錶與深思熟慮的設計相結合時所產生的令人驚嘆的例子。 而2024年最流行的Style + Fashion是… 1.  Swatch x 泰特美術館收藏的可穿戴傑作   自 1985 年以來,Swatch 一直將其時計視為可穿戴的藝術品,並推出了首個 Swatch Art Special,展示了藝術家 Kiki Picasso 的作品。他們與泰特美術館的合作,以他們最著名的七件作品為設計風格,包括馬克夏卡爾的《藍色馬戲團》、胡安·米羅的《月光下的女人與鳥》和威廉米娜·巴恩斯-格雷厄姆的《粉紅色上的橙色和紅色》,呈現出新的風格。隨身攜帶這些標誌性作品,這是一款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宣言作品。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趨勢導讀|生成式AI 將如何影響包裝行業的未來?
包裝未來
2024-10-24

趨勢導讀|生成式AI 將如何影響包裝行業的未來?

圖片來源:Bing 影像建立工具 當生成式 AI 席捲了全球各個產業,動搖了不只是工作流程、更包含了未來人才育成的方式。不過相對於其他探討比較多的熱門案例如軟體業,生成式 AI 在包裝產業又將帶來什麼樣的變革呢?本文小編精選了兩篇探討生成式 AI 與包裝產業的文章,帶各位進行導讀。 文章一:《  AI Print-on-demand(印刷按需):未來就是現在,謹慎前行 》 文章二:《 印刷行業的 AI 運用:一場從 2023 年到 2032 年的產業革命 》   AI x Print-on-demand:釋放人力,加速生產靈活性 過去的客製化印刷下單模式雖結合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和人工作業,但人工參與仍然不可缺少。例如設計提案、將設計文件發送給印刷廠或將產品運送給客戶,種種前置作業依然非常仰賴人工處理。人工雖也能達到協助客戶跳脫標準品獲得高度客製化以展現品牌特色的目標,但可能耗時且勞力密集。   圖片來源: Pexels 透過結合 AI 人工智慧的力量,將可進一步自動化整個接單到生產的過程。從前端分析訂單、生成設計、印刷文件,再到管理生產和履行製造為止,AI 都將在裡面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有了 AI 的協助,印刷業將可以有效縮短前期磋商的作業時間,使企業能夠更快、更準確地消耗更多訂單,減少手動或重複性高的工作。而與此同時,客戶也能享受到更細緻的服務。 不過「導入 AI」對許多傳統產業來說仍然處在觀望的狀態。主因還是在啟動成本較高,且目前產業中尚未有非常劃時代的成功案例。並且除了軟硬體的投資,如何招募適合的人才也會是傳統產業的一大課題。成本總額如何計算、組織架構如何優化,都是讓許多傳統產業「AI 賦能」路上最大的隱憂。我們也期待在 AI 益加普及之後,能夠有效降低前期導入成本,讓更多產業能夠搭上 AI 賦能的列車。   小結:AI 可以為印刷產業帶來的價值 成本計算 推薦客戶個性化設計 分析客戶並預測銷售目標 取代重複性高的低階工作   AI x Packaging:不只賦能,還有增長 AI 帶來的變革不只在客製化印刷的領域,甚至延伸到包裝。在《 印刷行業的 AI 運用:一場從 2023 年到 2032 年的產業革命 》一文中,作者提及 AI 將重新定義包裝設計、製造、永續性,甚至回收利用的效率。AI 在包裝產業能帶來的價值將不只是賦能或效率改善,甚至能起到讓事業增長的效益。   協助包裝設計創新 圖片來源: pexel   小編認為:包裝是產品的門面,產品有了包裝才成為品牌。因此包裝很大程度左右了產品與消費者建立連結時的印象好壞。品牌在推出新商品時,也會非常著重包裝設計的易用性與新穎性。如今有了 AI,再搭配上大數據分析,品牌將可以很快地掌握到消費者對於包裝喜好的趨勢變遷,並且用 AI 迅速生成符合消費者喜好的包裝,從而加速包裝從 0 到 1 的設計過程。 優化製造過程,提升效率 使用配備鏡頭偵測的 AI 系統能夠快速檢測包裝材料的瑕疵,減少浪費或之後產品召回的風險。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各國法規也將促使企業尋找環保的包裝解決方案,AI 可以介入評估包裝材料的生態影響,協助企業做出符合法規的採購選項。文中作者提及 Amazon 亞馬遜的例子, Amazon 運用 AI 來改善包裝材料,成功優化包裝重量,最終收穫運輸損壞率顯著減少24%,運輸成本降低5% 的碩果。 推動循環經濟 不只前述 Amazon 的範例,Recycleye 憑藉 AI 驅動的廢物揀選機器人系統,成功獲得 1700 萬美元的A輪投資。該系統的掃描速度是業界標準的兩倍,顯著提高識別準確度。AI驅動的回收系統對於減少廢物和提高永續性至關重要,不只是提升工作效率,其優勢甚至可以上升到促進整個發展、加速革新的程度。   AI 在包裝印刷界的未來發展大有可期 這兩篇文章帶我們看見了 AI 在包裝印刷業界發展的可能性,有別於目前 AI 熱門應用產業多在科技業和服務業,其實人工智慧能影響的產業是更全面性的。雖然我們現在仍然將 AI 的應用聚焦在「提供創意」和「減少重複性工作」這兩大塊,但生成式 AI 還在不斷優化,每一次的新版本優化也都比前一版本更令人驚艷,我們對 AI 在這個產業能賦能的價值,仍然抱持著正面態度。未來我們將持續為讀者們關注 AI 在包裝印刷界的最新應用,以期帶給讀者們更革新的趨勢觀點。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media/
Altavia 的 Kazaar:印刷革命還是回歸網路印刷基礎?
專家觀點
2025-01-09

Altavia 的 Kazaar:印刷革命還是回歸網路印刷基礎?

  銷售點行銷專家 Altavia Group 宣布成立 Kazaar,這是一家致力於印刷行銷活動自動化的新創公司。   Kazaar 是一項網路服務,可在從簡報、建立、生產、物流到交付的每個階段提供自動化支援。 使用者受益於流程最佳化、成本降低以及對活動環境影響的主動管理。他們可以立即獲得整個 廣告 活動的報價,並了解其對環境的影響。該平台基於兩個互補的人工智慧代理。第一個根據以自然語言表達的需求生成個人化的創意,從而能夠快速、客製化地設計各種媒體,例如展示、銷售點 廣告 或貨架裝飾。這些建議隨後由設計和生產專家進行驗證,以確保技術可行性。第二個代理商支援使用者進行專案管理,確保智慧追蹤實習和參與者,同時提供有關材料選擇等技術參數的建議。   網路印刷專業人士熟悉的承諾 雖然 Kazaar 提供印刷活動的完全 自動化 ,但這些功能對於業界來說並不新鮮。自 2000 年代初期以來,網路列印解決方案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來集中自動管理列印工作流程。這裡的新穎之處在於人工智慧代理的集成,目前網路上有數十種人工智慧代理,但這種演變似乎更多的是一種適應,而不是徹底的轉變。閱讀更多:  平面設計師面對人工智慧的終結   最終,Kazaar 是一個連續體的一部分:線上印刷訂購平台。雖然添加人工智慧功能很流行,但該服務基於網路印刷專業人員已經熟悉的結構,他們負責處理印刷項目的完整製作。   然而,仍有幾個問題:Kazaar 的真正目標受眾是誰?它是否是一個旨在吸引主要客戶的解決方案,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對複雜的圖表章程進行嚴格管理,並進行高要求的活動?或者它更多地針對一次性客戶,通常結構性較差,缺乏印刷和 溝通 技巧,沒有專門的採購部門,但正在尋找適合一次性項目的簡單、靈活的解決方案?   真的是個好主意嗎?這些問題涉及 Kazaar 策略定位的核心。該解決方案的成功將取決於其有效響應市場期望的能力,同時為許多現有平台提供最佳化的使用者體驗和卓越的效能。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dustry.news/
音樂盒的概念是以咖啡渣製作,並配有鋁製帽子。
設計創意
2025-01-02

音樂盒的概念是以咖啡渣製作,並配有鋁製帽子。

    聖誕節,至少是實際的聖誕節,即將結束,但開始考慮明年的禮物創意永遠不會太早。音樂盒一直是假期的熱門創意,因為它也可以全年使用。這也是你可以在設計方面進行創新的事情之一,因為你可以嘗試很多形狀、顏色、設計、概念和曲調。甚至所使用的材料也可以隨意使用,就像這個由回收材料製成的音樂盒的概念一樣。 設計師:金賢彬 Snowie 是聖誕音樂盒的一個概念,它是由一種意想不到的來源製成的:咖啡渣。它通常與該產品無關,但我們一直在尋找回收咖啡渣等常見物質的方法。這個音樂盒也不是真正的盒子,因為底座的形狀是一個巨大的圓形咖啡渣堆,有點讓人想起咖啡豆,儘管它不是真正的豆形。因為它是聖誕節產品,所以更像是雪球,只不過它是棕色的,因為它是由咖啡製成的。   頂部還有一頂可愛的“帽子”,名為“Snowie hat”,採用鋁材質,經過拋光技術處理。帽形彈簧用作音樂盒組件的上弦機構。一旦你將它插入頂部並上緊發條,就會播放聖誕音樂。還有一個磁性 Snowie 鼻子,由咖啡渣和其他材料製成,使其顏色更淺。除了給音樂盒(或圓圈)一個可愛的鼻子之外,它似乎沒有任何功能組件。它也可以是圓形或三角形。   如果將咖啡渣與其他材料混合,還可以得到其他顏色的Snowie音樂盒。除了棕色之外,還有像牙色和白色的渲染,儘管目前還不清楚可以混合哪些其他材料。好吧,還有一年的時間來完善這個概念,或者在 2025 年聖誕節之前及時推出實際產品。     內容來源: https://www.yankodesign.com/
2024 年十大摩天大樓
設計創意
2024-12-26

2024 年十大摩天大樓

  接下來,在 Dezeen 對 2024 年的回顧 中 ,我們回顧了這一年的10 座重要 摩天大樓,其中包括 BIG 設計的三座、日本最高的建築和泛美金字塔的翻修工程。   赫夫頓+克羅攝   阿聯酋 Za'abeel 號一號,由 Nikken Sekkei 設計 今年另一座被評為世界最佳的摩天大樓是杜拜的 One Za'abeel 塔樓,它被評為  Dezeen 讀者最喜歡的新摩天大樓 。 這兩座摩天大樓由日本工作室Nikken Sekkei 設計,透過六車道高速公路上 100 公尺的天橋連接起來。天橋從大樓延伸出來,形成全世界最長的懸臂。 了解有關 One Za'abeel 的更多資訊 ›   埃文約瑟夫攝   多米諾一號廣場,美國,Selldorf Architects 多米諾廣場一號是這份名單上的紐約 四座摩天大樓之一,位於威廉斯堡大橋和最近翻修的 多米諾糖廠 旁的海濱。 這兩棟住宅摩天大樓由 Selldorf Architects 設計,覆蓋著虹彩瓷磚。 了解更多關於多米諾廣場一號的資訊 ›   埃文約瑟夫攝   美國高線公園一號,BIG 設計 另一對住宅摩天大樓,這次是扭曲的形式,在紐約高線公園 旁完工。 這座 91 公尺高和 122 公尺高的塔樓由丹麥建築工作室 BIG設計,包含 236 套公寓以及游泳池、健身房和用餐區。 了解更多有關高線一號的資訊 ›   喬安娜·弗蘭薩攝   EZ Parque da Cidade,巴西,由 UNStudio 設計 巴西聖保羅的這兩座塔樓 延續了摩天大樓雙雄的趨勢,由荷蘭公司 UNStudio 設計,旨在「重新定義城市的垂直生活」。 這兩棟摩天大樓位於 Chacara Santo Antonio 街區,分別有 39 樓和 36 層樓高,共有 244 間公寓。兩座塔樓均採用「風車形」平面圖,體積從中央樓梯和電梯核心延伸出來。 了解有關 EZ Parque da Cidade 的更多資訊 ›   比庫比克攝   EPIQ,厄瓜多爾,BIG 設計 24 層樓高的EPIQ 大樓 是今年竣工的三座大型摩天大樓中的第二座,坐落在 基多 中央拉卡羅萊納公園旁。 這座 101 公尺高的摩天大樓由兩個彎曲的 L 形堆疊體塊組成,在相互連接的塔樓交匯處設有一系列開放式露台。 了解更多有關 EPIQ 的資訊 ›   大衛·利普曼攝   泛美金字塔,美國,福斯特建築事務所  在 舊金山 ,建築工作室 Foster + Partners 完成了對地標性泛美金字塔的徹底改造,該金字塔最初於 1972 年開放。 該工作室旨在“恢復這座260公尺高辦公大樓的邏輯”,恢復原有元素並將其與重新設計的相鄰公園連接起來。 了解更多有關泛美金字塔的資訊 ›   Skanska美國照片   1550 on the Green,美國,BIG 這座交錯的「塔樓群」是名單上的最後一座大型建築,位於德克薩斯州 休斯頓 市中心的探索綠地公園旁。 該建築名為“1550 on the Green”,由六座略微彎曲的相連塔樓組成,最高的建築高達 137 公尺。 了解更多關於 1550 on the Green 的資訊 ›   傑森·奧雷爾攝   日本 Mori JP 大廈,Pelli Clarke & Partners 設計 在日本,美國工作室 Pelli Clarke & Partners 今年揭幕了日本最高的摩天大樓。 這座 330 公尺高的摩天大樓名為森 JP 塔 (Mori JP Tower),是東京第一座 超高層摩天大樓 ,並超過了同樣由Pelli Clarke & Partners 設計的大阪300 公尺高的阿倍野Harukas,成為日本最高的建築。 了解更多有關森 JP 大廈的資訊 ›   阿斯特拉工作室拍攝   美國薩頓塔,作者:Thomas Juul-Hansen 薩頓大廈由紐約設計師 Thomas Juul-Hansen 設計,“現代而經典”,高 259 米,位於曼哈頓東區。 這座簡單的矩形建築完全覆蓋著巴伐利亞 石灰石 ,頂部有一個香檳色的不銹鋼皇冠。 了解有關薩頓塔的更多資訊 ›   埃文約瑟夫攝   美國格林威治,Rafael Viñoly Architects 這座 88 層樓的格林威治摩天大樓是烏拉圭建築師拉斐爾·維諾利 (Rafael Viñoly) 設計的最後一座建築之一,他 於 2023 年去世,享年 78 歲 。治摩天大樓今年在曼哈頓市中心完工。 這座玻璃塔樓位於 世貿中心建築群以南兩個街區處,擁有 272 間公寓。 了解更多關於格林威治酒店的資訊>   內容來源: https://www.dez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