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刷術到數位時代:知識傳播的演進與未來

葉雨鵬
2025-01-23
從印刷術到數位時代:知識傳播的演進與未來

 

知識的傳播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基石,而技術的進步則決定了這一過程的速度與範圍。印刷術的發明標誌著中世紀向現代文 明的過渡,它催生了科學革命、啟蒙運動以及大規模的教育普及。而隨著數位技術的興起,知識傳播的形式再次被徹底改變,從紙張到螢幕,從實體書籍到雲端數據,人類正處於又一次重要的技術與文化轉型中。

印刷術的革命性意義

十五世紀中葉,古騰堡印刷術的問世改變了歐洲乃至全世界的知識傳播方式。印刷術的出現使得知識的生產成本驟降,書籍從手抄本的珍稀奢侈品變成普通人也可以接觸的工具。這一技術的關鍵影響包括以下幾點:

  1. 知識的普及化
    印刷術使大量的學術著作和經典作品得以快速傳播,特別是聖經與其他宗教文本的印刷,直接促進了宗教改革運動。同時,它也讓非宗教性的學術著作——例如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得以在歐洲科學社群中傳播。
  2. 科學革命的催化劑
    印刷術為學者之間的交流搭建了平台,科學家可以參考和改進彼此的研究成果,從而形成知識累積效應。正如照片中提到,這種技術使科學概念得以以系統化的形式被記錄和傳播,從而推動了文藝復興後的科學革命。 ...

推薦文章

從印刷術到數位時代:知識傳播的演進與未來
專家觀點
2025-01-23

從印刷術到數位時代:知識傳播的演進與未來

  知識的傳播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基石,而技術的進步則決定了這一過程的速度與範圍。印刷術的發明標誌著中世紀向現代文 明的過渡,它催生了科學革命、啟蒙運動以及大規模的教育普及。而隨著數位技術的興起,知識傳播的形式再次被徹底改變,從紙張到螢幕,從實體書籍到雲端數據,人類正處於又一次重要的技術與文化轉型中。 印刷術的革命性意義 十五世紀中葉,古騰堡印刷術的問世改變了歐洲乃至全世界的知識傳播方式。印刷術的出現使得知識的生產成本驟降,書籍從手抄本的珍稀奢侈品變成普通人也可以接觸的工具。這一技術的關鍵影響包括以下幾點: 知識的普及化 印刷術使大量的學術著作和經典作品得以快速傳播,特別是聖經與其他宗教文本的印刷,直接促進了宗教改革運動。同時,它也讓非宗教性的學術著作——例如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得以在歐洲科學社群中傳播。 科學革命的催化劑 印刷術為學者之間的交流搭建了平台,科學家可以參考和改進彼此的研究成果,從而形成知識累積效應。正如照片中提到,這種技術使科學概念得以以系統化的形式被記錄和傳播,從而推動了文藝復興後的科學革命。 教育的平民化 書籍價格下降使教育得以從貴族階級走向平民,這為現代民主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印刷術不僅改變了知識的傳播方式,還塑造了閱讀文化和批判性思維的形成。 數位化時代的知識傳播 進入二十世紀下半葉後,數位技術的崛起再次改變了人類知識的傳播與保存方式。從個人電腦的普及到互聯網的興起,印刷媒體逐步讓位於數位載體,這一轉變的關鍵影響包括: 資訊的無紙化與全球化 互聯網使資訊傳播的門檻進一步降低,知識不再局限於實體書籍或地理邊界。數據可以在幾秒內跨越大洲,無紙化成為現代辦公與教育的重要特徵。 多媒體形式的知識表達 相較於純文本的印刷形式,數位時代的知識傳播更加多元化。影音、互動圖表以及虛擬現實(VR)等技術使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具象,也提升了學習的效率與趣味性。 知識的動態更新 印刷書籍的內容一經出版便固定不變,而數位媒體可以根據需求即時更新。例如線上課程和開源數據庫的出現,使得知識的更新速度與社會發展的節奏同步。 未來的載體與知識形態 展望未來,知識傳播的載體將可能發生以下變化: 人工智慧與知識融合 人工智慧(AI)不僅能快速分析和整理海量數據,還能個性化地推薦知識,甚至成為「智慧助理」,在生活中隨時解答問題。例如,ChatGPT作為語言模型就是這一方向的初步實現。 虛擬與擴增實境的應用 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技術將使得學習過程更加沉浸式。例如,醫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手術模擬,歷史學者可以「走進」古代城市,從而提升學習的深度與效果。 腦機接口的可能性 隨著神經科學與技術的進步,腦機接口有望將知識直接輸入到人腦中,從而跳過傳統的閱讀與學習過程。雖然這項技術仍在萌芽階段,但它可能徹底改變人類與知識的互動方式。 結語 從印刷術的發明到數位媒體的普及,再到未來腦機接口的可能性,知識的傳播載體見證了技術進步對人類文明的深遠影響。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伴隨著文化、教育與經濟的變遷。正如印刷術為科學革命鋪平道路,數位化與人工智慧也將塑造未來的知識生態。而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平衡技術的便利性與人性的需求,將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FTA 擴展至更廣泛的包裝印刷產業
包裝未來
2025-03-20

FTA 擴展至更廣泛的包裝印刷產業

柔版印刷技術協會是柔版印刷行業的專業組織,已有 65 多年的歷史,該協會在保持對柔版印刷的核心承諾的同時,正在擴大其範圍。該協會現在將涵蓋更廣泛的包裝印刷領域,包括混合、數位、膠印和瓦楞技術。    FTA 總裁 Nathan Ridnouer 表示,“Flexo 一直是我們的基礎,並且永遠都是。”但隨著家庭的壯大,我們需要更多的空間——不是透過替換現有的空間,而是透過擴建。這並不是在柔印和新技術之間做出選擇的問題; ’而是要包容兩者。   根據史密瑟斯公司最近的研究,柔版印刷繼續主導包裝印刷領域,佔總產量的 52.6%,因此此次擴張正值其發展動能。然而,該組織認識到數位和其他印刷技術在 5000 億美元的全球包裝和標籤市場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這一新方向是透過直接對話、會員滿意度調查和培訓影響評估與 FTA 會員廣泛接觸而製定的。董事會領導層在一月份的策略規劃務虛會上鞏固了這個願景,並設定了未來一年、五年和十年的目標。    FTA 董事會主席勞拉賴特 (Laura Wright) 解釋道:“我們當前的戰略方向得到了與會員的深度接觸的支持。” “訊息很明確:發展、適應和成長,同時繼續尊重我們豐富的柔印傳統。”   FTA 邀請所有會員和行業專業人士參加 2025 年 4 月 16 日的虛擬市政廳會議,屆時將有 Ridnouer、Wright 和 FTA 董事會主席 Paul Teachout 出席。本次互動會議將介紹 FTA 的願景、策略性舉措和擴展的產品,並提供提問和討論的機會。    里德諾爾表示:“我們希望我們的成員能夠積極參與塑造 FTA 的未來。” “虛擬市政廳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直接從領導層那裡聽取我們的計劃以及我們如何更好地服務於柔印和更廣泛的包裝印刷社區。”   作為這一演變的一部分,FTA 推出了多項新措施。其中包括增強 Flexo Magazine 及其配套的雙週 Flexo eNews 電子通訊;擴大以按需、線上直播和麵對面形式提供的培訓和認證計劃;組成新的社區團體,從新興領袖計畫開始;並且更加關注數位和混合內容,目標是在未來十年內將該領域增長到總收入和會員數量的至少 10%。    里德諾爾表示,“這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柔印仍然是我們使命的核心,但我們也在為數位印刷領域的人騰出空間,混合和瓦楞印刷成為我們社區的一部分。   即將於 5 月在匹茲堡舉行的 2025 FTA 論壇 Infoflex 將展示該組織不斷發展的教育方法,具有多種技術軌道,預計印表機和轉換器的參與人數將會增加。    到 2035 年,FTA 的目標是成為包裝印刷領域的首要技術資源,代表業界絕大多數印刷商和轉換器。    賴特說,改變並不意味著拋棄過去,而是為了確保我們為未來做好準備。 “柔版印刷和包裝印刷的前景都十分光明。”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HP 有意收購陷入困境的 Landa Digital Printing
科技探索
2025-07-03

HP 有意收購陷入困境的 Landa Digital Printing

  全球印刷與電腦科技巨頭 HP,正在積極洽談收購由 Benny Landa 創立、近期破產的 Landa Digital Printing。該公司已聘請日本投資銀行野村證券負責出售程序,目前包括 Canon、Agfa、Fujifilm、Epson、Xerox、Brother 以及德國 Koenig & Bauer 等多家國際印刷大廠都已進入資料室,表達收購意願。 HP 曾於 2002 年以 8.5 億美元收購 Landa 第一家數位印刷公司 Indigo,成為其後續事業發展的資金來源。如今,包括 Landa Digital Printing 在內的四家公司最終都未能成功。 Landa Digital Printing 開發的數位印刷機每台重達 30 噸,採用奈米顏料墨水技術,號稱速度更快、品質優於 HP Indigo 機型。每台售價約 300–400 萬美元,安裝與維護成本亦高昂。 公司至今募資高達 13 億美元,主要來自國際投資人與 Landa 本人。其中最大股東為 Landa(持股 36.7%),德國億萬富豪 Susanne Klatten 旗下的 Altana(28.9%)、SKion(16.4%)、瑞典 Rausing 家族的 Winder(10%)等也是主要投資人。Landa 自己投入了 2.2 億美元。 然而,股權已無實際價值。公司累積債務達 17.4 億新謝克爾(約 5.15 億美元),其中 14.3 億新謝克爾來自股東(含 9.71 億美元股權、3.53 億美元可轉換貸款)。其餘則欠供應商、員工及銀行。 雖然早在 2017 年推出原型機,但正式銷售自 2022 年才開始,至今僅賣出約 50 台。2022 年營收 3,500 萬美元,虧損 1.48 億;2023 年營收成長至 4,700 萬美元,虧損擴大至 1.64 億,主要因股東貸款利息所致。 此外,公司人事支出過高。2022 年員工支出 2,210 萬美元,2023 年為 1,660 萬美元,員工數約 500 人。重整計畫擬裁員一半。據悉,Drupa 展後雖收到 50 張購買意向書,但最終僅售出 11 台,導致累積高達 1.7 億新謝克爾庫存零件。 知情人士透露,公司海外營運過度膨脹,專利申請花費亦高。儘管上月投資人最後再注資 1,320 萬美元,但內部審查預估公司至少需再投入 3 億美元才能在 2030 年達損益兩平,現今資產僅值 8,800 萬美元。 即使順利出售,也難以清償債務。市場推估買家最多只願出價 1–2 億美元,債權人可能面臨 70%–90% 的減值。類似案例如 Landa 的實驗室鑽石公司 Lusix,近期也僅以 400 萬新謝克爾賤售。 目前法院已批准凍結程序 14 天,讓買家有機會接手。公司由 Orbotech 前高層 Asher Levy(董事長)與 Gil Oron(執行長)接管營運,Benny Landa 仍保有董事職位並積極參與日常經營。現有 50 家客戶亟需維持設備維護與墨水供應,否則損失恐難估計。   內容來源: https://www.calcalistech.com/ctechnews
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設計創意
2025-07-03

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一塊手工製作的Kumiko面板會讓你駐足欣賞。它的格子像沒有顏色的彩色玻璃一樣捕捉光線,每一片木條勾勒出的圖案,既像幾何測驗,又像冥想輔助工具。奢侈品牌的單塊牆面大小的面板售價約為2700美元,收藏家們樂於排隊。這個價格體現了數小時的雕刻和精確到毫米的精度,但也讓Kumiko一直被畫廊和高端酒店所青睞。當一位加拿大創客問我:「如果我能3D列印一個呢?」時,我的好奇心瞬間爆發,我把它藏進了兔子洞裡,三個月後它就被裝在了色彩鮮豔的塑膠盒子裡,放在我的桌子上。 成品面板看起來就像一道穿梭於京都的科幻傳送門。三角形堆疊成六邊形,六邊形交錯成一個區域,三種色彩在霧面黑色背襯上格外醒目。光澤之下是一張數位表格:48塊核心面板,32塊內邊框,32塊外邊框,124塊接縫覆蓋,以及多達1028塊的圖案插入件。加上1650塊黑色背板,印表機耗時196小時,耗材5150克。材料成本徘徊在100美元左右,證明耐心有時比金錢更重要。 設計師: Paper View   久美子工藝本身可以追溯到大約十三世紀前的飛鳥時代,當時日本木匠發現細長的雪松木條可以反覆拼出三角形、正方形和菱形。如今,工匠們已經掌握了近兩百種圖案,據說每個圖案都能讓人聯想到自然景象:麻葉、海浪、龜殼。在傳統的工坊裡,每個接縫都採用鈍接,不用膠水,不用釘子,只是用楔子輕輕推擠,直到摩擦力產生化學反應。一塊好的木板即使經過地震測試也能保持完整。這種純粹性既是工藝,也是工程學,正因如此,這項技術在創客領域才顯得格外得心應手。 將這項傳統縮小到 25 x 25 公分的列印床需要巧妙的幾何形狀。創客嘗試使用簡單的瓷磚,意識到薄弱點,然後在六邊形的中心直接鑽出燕尾榫插座。燕尾榫是木工最古老的拱頂石,在這裡,它以兩毫米厚的 PLA 材料重新出現,足夠堅韌,可以在工作室操作,即使貓跳上工作台也不會損壞。為了水平擴展板材,他將設計以 180 度鏡像,這樣每次列印都可以達到邊到邊,無需浪費噴嘴行程。垂直增長發生在鎖定每一行的 L 形框架內,因此面板像樂高塔一樣縮放,一次一個夾子。 接縫依然困擾著他。木工和角色扮演者都知道,拍照的首要原則就是隱藏接縫。他沒有費力地打磨和填充,而是在每個接縫處設計出淺淺的凹槽,然後打印出像貼紙紋身一樣壓合的薄蓋板。最後一個邊框環巧妙地嵌入了燕尾榫,使格子漂浮在畫框內,只有鉛筆般纖細的陰影暗示著接縫。近距離觀察,你會看到色彩融入連續的編織中;退後一步,眼睛就會完全忘記塑料,看到的是深度而不是接縫。 光是核心面板就耗時八十小時,彩色外掛耗時七十五小時,而黑色背景則額外耗時二十小時,讓色彩更加鮮明。耗材清單讀起來就像個食品儲藏室:面板2.3公斤,插件1.8公斤,邊框和接縫處則用了一些較小的耗材。每個插件比郵票大不了多少,但面板卻能容納上千個插件,這提醒我們,圖案對視網膜來說就像複利一樣。藍-紅-米三色組合看起來很有趣,但把它們換成半透明的PETG,你就能得到一個像像素化宣紙一樣閃閃發光的窗戶。 整個參數檔案都存放在 Makerworld 上,您可以自由調整。您可以拉伸網格以適應咖啡桌,將其壓縮成燈罩,或者無需打開三角筆記即可更改每個三角形的數量。單獨列印各個部分,您可以在下一季推出不同的顏色,或將網格合併成一塊板,這樣小部件就不會被吸塵器吸走。如果您打算使用從舊 RGB 遊戲機上拆下來的 LED 燈帶為面板提供背光,該模板甚至允許您選擇半透明底座。 Kumiko 始終在精準與詩意之間尋求平衡,而這幅印刷版作品也完美地保留了兩者。機器的嗡嗡聲改寫了鑿刻的節奏,但最終的網格依然能夠捕捉光線,引導視線,並引導指尖描繪出層層疊疊的線條。無論是正在尋找暑期計畫的學生,追求新鮮質感的室內設計師,或是任何熱愛觀看物件層層遞進的刺激之人,今晚都可以拿起文件,立即開始創作。下個週末,你或許就能用霓虹塑膠板懸掛一件傳承百年的傳統作品,證明優雅有時就在0.2毫米的層層疊加中綻放。   內容來源: https://www.yanko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