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著電影歷史的畫布

簡錫欽台灣電影廣告看板畫師

Hsi-Chin Chien Is A Famous Film Advertising Poster Artist in Taiwan
林榮松 Jung-Sung Lin
2024-06-05
簡錫欽台灣電影廣告看板畫師

台北市剝皮寮歷史街區於去年11月10日~12月3日舉辦「2023城西生活節,萬華看電影-從影而生紀念展」,展出一生奉獻給台灣電影廣告畫「簡錫欽(人稱阿欽師)」1935~2022年的繪畫人生。並由其長子簡正宗分享與父親的共事學習過程,在台灣光復時期父執輩匠人畫師,克服環境與刻苦耐勞的態度,從學徒變成師父的學習過程,如何盡心竭力的台灣精神。並由其四子簡國峰現場演藝,手繪「扛棒」畫「戀戀風塵」電影看板,重現當時「西門町電影街」看板繪製的每一個過程,作品並保留在剝皮寮街廓永久展出!

六呎四方畫框上的油彩傳奇

台灣光復初期的電影廣告分為看板與海報兩大類,海報論及質與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除了台語與國語電影海報,應屬陳子福先生當毋庸置疑。此外,簡錫欽先生用水彩與油畫的西洋繪畫技巧,表現洋片電影海報,當時應屬其為代表性人物。但此一時期簡錫欽的作品除了海報外,大部分皆為大作品,多為以戲院外牆10米20米之六呎四方畫框的大型電影看板繪製為主,在台北西門町電影街各大戲院,電影廣告看板的行業與技術上,首屈一指的畫師級代表性人物。

在六呎四方的畫框裱上畫布或絹布,然後再將畫面題材繪在由數塊畫框拼架起來的大小面積內,當然面積大小則需要看電影戲院的大小幅面或適於表現的形式。根據簡錫欽回憶,已故知名導演李翰祥所主導的「西施」電影一片就曾經使用50塊畫框的長度(約三百呎),由此可以想像該工程之浩大。由於看板的繪製常常需要超大面積的表現,所以畫師所描繪人物的神韻、比例的關係,便成為電影看板表現的精髓所在,而畫師繪畫的功力也在此顯露無疑。

由於電影個人物頭部的描寫常常就有一層樓的高度,所以畫師的眼晴就必須如同比例尺般的精準,將主角人物完整無誤的呈現出來。加上當時社會仍有不少文盲,所以許多觀眾只認「演員」、不認「電影片名」地判斷電影的好壞來觀賞電影,所以對於主角人物的描寫更是不容馬虎。而簡錫欽的工作,通常都是經由公司內的大徒弟完成後,再交由他做整體畫面之修整與主角人物神韻的捕捉,就是畫龍點睛的部份。而就在這個點點滴滴當中,也勾勒出簡錫欽一生奉獻給台灣電影廣告看板的油彩傳奇。

● (左)簡錫欽17歲時成為大師父、(右)簡錫欽妻子簡陳麗娟15歲時就展現不凡畫功

...

推薦文章

正隆公司竹北廠參訪交流
永續發展
2024-06-19

正隆公司竹北廠參訪交流

印刷產學聯誼會每年至少有兩次活動,而在2023年下半年的活動係由中華民國印刷商業同業公會陳福珍理事長所主辦,安排於2023年12月20日前往正隆股份有限公司(CLC)竹北廠參訪。共有印刷產學聯誼會成員25人參加,特別感謝正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清標及五位主管帶領參觀交流,此行大家受益良多。 超前佈署綠電搶攻循環經濟 當日下午一點時大家陸續到達正隆股份有限公司竹北廠,一進大門就很明顯看到廠內二台風力發電機,讓我們馬上連想到環保、綠能、碳排放問題,在造紙業正隆超前佈署綠電搶攻循環經濟。正隆即將邁入創立65周年,引領業界之先,超前發展綠電,進一步打造台、越跨國性循環經濟產業。正隆公司已導入風力、太陽能發電,從自用走向外售,是綠電大戶,竹北廠並取得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的認證,成為全國第一家取得風力再生能源憑證之紙業公司。另外,竹北廠生質能熱電系統,除了可服務其他紙廠並建立跨產業共生商業模式,將是企業轉型為綠能服務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隨後下午兩點簡報及參訪工廠正式開始,在參觀抄紙過程之中,大家馬上摒除以往對於造紙廠濕熱、異味的印象,現場觸目所及的是乾淨整潔、自動化流程控制、智能化的倉儲進出貨,不禁讓所有人大開眼界。正隆股份有限公司竹北廠主力產品有家庭用紙、白紙板,相關商品則有西卡紙、銅版西卡紙、衛生紙(平版、抽取、捲筒)、面紙、廚房紙巾、擦拭紙巾、吸水紙及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消耗品,陪伴我們度過每一天。此外還有洗衣精、清潔劑、洗沐系列…等多樣友善環境低汙染天然安心產品。 經過正隆公司的簡報後,我們瞭若指掌正隆對於環保之重視,從循環經濟永續產品與發展產品責任與客戶服務更加深印象,正隆公司強調低碳綠能新紙業紙,產品和我們生活密不可分,是民生必需品,也是工業和商業包裝不可或缺的一環。「珍惜資源、創造二次森林」是正隆1959年成立以來,即善用紙材循環特性,透過綠色造紙製程將回收紙材再生成各式紙製品。這些紙張,尤其是工業用紙,不斷地被重複使用、回收、再生,是最綠色永續的包材,紙業更是典型且重要的循環經濟產業。 ●活動致詞貴賓,左起正隆公司總經理張清標、中華民國印刷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福珍、中華印刷科技學會顧問黃義盛   ●透過正隆竹北廠的簡報,加深了解正隆公司對環保的重視,以及從循環經濟永續產品、發展產品責任與客戶服務的印象 積極轉型未來低碳綠能新紙業 正隆公司的產品生命週期始於原料使用、研發設計、綠色生產、物流配送到終端消費者使用,藉由造紙與紙業加工為核心的營運模式,正隆提供完整多元化產品與全方位紙包裝解決方案,服務全球客戶。同時引進先進自動化設備,持續精進製程與拓展綠色低碳生產據點,深化營運能量和維持市場領先地位,正隆現在為台灣最大工紙紙器領導公司,亞洲最具規模紙業公司之一。 追求零廢棄願景,正隆公司致力於製程餘料資源化、拓展替代燃料,並跨產業合作發展綠色能源,積極跨足轉型為未來低碳綠能新紙業的標地。正隆公司每年以高達92.5%的轉換率,將國內四成、重達近157.2萬公噸的回收紙再製為環保產品,並大量地使用製程內生的SRF固體再生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為台灣每年減碳近910萬噸。可謂廢棄物再生規模化全台第一,同時藉由資源循環利用,提供市場綠色商品,間接減少森林砍伐所造成的棲地破壞,約等同減少3,588萬棵樹被砍伐、保留5,233座大安森林公園,為地球再造二次森林、維護環境生物的多樣性。 持續深化再生循環效益訴求 綠色生產,節能減碳,正隆持續投資先進環保設備、發展綠能、替代燃料,持續推動製程餘料再生之資源化與能源化運用,精進能資源整合效益,導入ISO管理系統、溫室氣體盤查、推動廢棄物資源化以有效節能減碳,減緩氣候變遷和環境衝擊。 以零廢棄為願景,正隆公司超過九成商品是使用再生原料製造而成,2018年開發紙塑分離技術,打造台灣第一家紙容器完全再生紙廠,提升全台廢紙容器處理量能。同年,並啟動「回收供應鏈轉型升級」計畫,深化循環經濟效益,至今幫助超過167家回收紙供應商轉型升級,由源頭分類減少五成回收紙殘渣及10%再生耗能,並同步提升我國回收供應鏈整體競爭力。 更將分離的雜質及紙杯塑膠淋膜加值轉化為綠能燃料、環保建材等附加產品,超前布局協助國內解決紙餐具因疫情暴增亂象,以及回應台北市政府2022年底全面禁用塑膠杯政策,建立具多贏效益的永續商業模式。2022年正隆廢棄紙容器再生循環量達3.01萬公噸廢棄紙容器,相當於保留60萬棵樹,減少17.5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以持續深化再生循環效益為目標,正隆文件銷毀技術實踐循環再生,累積減碳61,370公噸,保留21.2萬棵樹。 ●正隆公司每年節能減碳成效卓越,減少9.1座木柵焚化爐年處理量(以2019年為基準)、減少3,588萬棵樹被砍伐、保留5,233座大安森林公園、減碳910萬公噸(圖文來源╱正隆公司官網)  ●正隆公司為國內首家紙容器完全回收再生紙廠,落實資源全循環創新廢紙容器再生回應減塑政策(圖片來源╱正隆公司官網) ●正隆永續包裝解決方案(圖片來源╱正隆公司官網) 研發創新開發多元永續產品 正隆公司研發創新、開發多元永續產品和服務,1993年進入台灣家庭用紙市場,1995年正式推出「春風Andante」品牌,品質柔軟、質地細緻與「用溫柔呵護最愛」的形象,深獲消費者喜愛。2004年併購天隆造紙廠,陸續推出「情人」、「蒲公英」及「雪柔」等優質品牌,提供衛生紙、面紙、廚房紙巾到擦手紙的完整產品線,成為家庭用紙領導品牌。生產工廠竹北廠不間斷精進製程,引進新技術和先進設備,包含投資全台第一座家紙自動化倉儲、亞洲第一套百萬噸級風力發電,同時積極整合化研中心研發量能,開發高值化萃取、低碳商品,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 同時,為了瞄準家庭用紙高價位之市場需求,正隆公司也於2022年推出全新柔軟升級的「春風SILLACE頂級厚手三層衛生紙」,以及添加鳶尾花萃取香氛的「臻情人三層衛生紙」。春風Andante洗沐系列亦延伸產品線至沐浴皂,開發「春風漢方養身沐浴皂禮盒」,提供消費者溫和、自然的淨膚選擇。環保家庭用紙第一品牌「蒲公英」,則成功將產品線延伸至家庭洗劑並取得環保標章,以多元途徑幫助消費者從日常生活中輕鬆做環保。 蒲公英環保家庭用品永續再生,讓美好循環發生,衛生紙用完即丟,為一次性使用產品。落實責任生產和推動綠色責任消費,正隆除了使用FSC森林驗證紙漿產製家庭用紙,同時投入大量資源生產製程較原生漿產品複雜的環保衛生紙,以資源利用最大化、環境利益為優先。2009年成功推出100%回收紙製造、品質相仿原生漿的「蒲公英」環保系列家庭用紙,讓消費者從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愛護地球。 此外,蒲公英環保家庭用紙,輔以風力發電潔淨能源生產,是全國第一個取得環保標章、碳足跡、FSC Recycled三重綠色驗證的家庭用紙,是國內環保家用紙第一品牌。因應市場需求,正隆亦將環保產品線延伸至副品牌「淨世代」,2022年全系列環保品項銷售逾4,000萬包,年成長13%。正隆也創全國之先,推出蒲公英環保萬用袋,將外包裝與垃圾袋結合,創造減塑效益。2022年更推出蒲公英全系列環保家庭洗劑,使用100%再生塑膠瓶身,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綠色產品選擇,共同致力地球永續。 減少碳排放是大家共同目標 參訪正隆公司竹北廠之後,筆者自己思考,現在時序已進入2024年了,全球氣候變遷當中,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030年、2050年大家同一目標,我們開始準備了沒有?包裝印刷生產循環經濟永續產品與發展產品責任與客戶服務,可持續性意味著「綠色」、「環保」、「節能」、「減廢」或「零浪費」,您做了多少?對未來包裝印刷的轉型,全球市場開發及供應鏈,對環保意識勢必要加快腳步,確實執行。正隆官網https://www.clc.com.tw。 ●參訪正隆公司竹北廠工廠,現場明亮整潔的廠房、自動化流程控制、智能化的倉儲進出貨 ●超大型覆捲機  ●衛生紙自動包裝現場  ●正隆竹北廠產品有家庭用紙、白紙板,相關商品有西卡紙、銅版西卡紙、面紙、廚房紙巾、擦拭紙巾、吸水紙等 ●參訪結束後舉辦的晚宴餐敘合影 ●右起陳福珍理事長、正隆公司總經理張清標、廠長吳文禎、副總經理林祥註合影  ●左起筆者、正隆公司總經理張清標、台北市印刷公會名譽理事長林平和合影  
簡錫欽台灣電影廣告看板畫師
設計創意
2024-06-05

簡錫欽台灣電影廣告看板畫師

台北市剝皮寮歷史街區於去年11月10日~12月3日舉辦「2023城西生活節,萬華看電影-從影而生紀念展」,展出一生奉獻給台灣電影廣告畫「簡錫欽(人稱阿欽師)」1935~2022年的繪畫人生。並由其長子簡正宗分享與父親的共事學習過程,在台灣光復時期父執輩匠人畫師,克服環境與刻苦耐勞的態度,從學徒變成師父的學習過程,如何盡心竭力的台灣精神。並由其四子簡國峰現場演藝,手繪「扛棒」畫「戀戀風塵」電影看板,重現當時「西門町電影街」看板繪製的每一個過程,作品並保留在剝皮寮街廓永久展出! 六呎四方畫框上的油彩傳奇 台灣光復初期的電影廣告分為看板與海報兩大類,海報論及質與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除了台語與國語電影海報,應屬陳子福先生當毋庸置疑。此外,簡錫欽先生用水彩與油畫的西洋繪畫技巧,表現洋片電影海報,當時應屬其為代表性人物。但此一時期簡錫欽的作品除了海報外,大部分皆為大作品,多為以戲院外牆10米20米之六呎四方畫框的大型電影看板繪製為主,在台北西門町電影街各大戲院,電影廣告看板的行業與技術上,首屈一指的畫師級代表性人物。 在六呎四方的畫框裱上畫布或絹布,然後再將畫面題材繪在由數塊畫框拼架起來的大小面積內,當然面積大小則需要看電影戲院的大小幅面或適於表現的形式。根據簡錫欽回憶,已故知名導演李翰祥所主導的「西施」電影一片就曾經使用50塊畫框的長度(約三百呎),由此可以想像該工程之浩大。由於看板的繪製常常需要超大面積的表現,所以畫師所描繪人物的神韻、比例的關係,便成為電影看板表現的精髓所在,而畫師繪畫的功力也在此顯露無疑。 由於電影個人物頭部的描寫常常就有一層樓的高度,所以畫師的眼晴就必須如同比例尺般的精準,將主角人物完整無誤的呈現出來。加上當時社會仍有不少文盲,所以許多觀眾只認「演員」、不認「電影片名」地判斷電影的好壞來觀賞電影,所以對於主角人物的描寫更是不容馬虎。而簡錫欽的工作,通常都是經由公司內的大徒弟完成後,再交由他做整體畫面之修整與主角人物神韻的捕捉,就是畫龍點睛的部份。而就在這個點點滴滴當中,也勾勒出簡錫欽一生奉獻給台灣電影廣告看板的油彩傳奇。 ● (左)簡錫欽17歲時成為大師父、(右)簡錫欽妻子簡陳麗娟15歲時就展現不凡畫功 ●1952年西門町中華路中山堂看板作品 ●1985~1987年西門町中華路新聲戲院看板作品  ●簡錫欽出席1997年台北誠品西門町「出神入畫」文化史料特展活動,當場作畫現身說法 ●簡正宗於城西生活節剝皮寮街廓與父親簡錫欽電影看板海報作品合影  廟埕戲棚下繪畫意識萌芽 1945~1995年間,在西門町開業的戲院曾經高達37家,成為全台最多電影院林立的地區,使其被譽為「電影街」,也見證著台灣電影的黃金歲月。在那個廣告傳播未興的時代,想要宣傳電影,讓觀眾肯花錢買票,僅能依靠海報畫師及看板畫師的手繪呈現,所以當時的電影看板畫師是一項令人稱羨、萬分榮光的職業,再加上薪水穩定和能夠學好手藝的關係,吸引了全台不少人到此地拜師學藝。 細數萬華眾多的電影看板畫師之中,畫技最為知名的,非簡錫欽莫屬,人稱「阿欽師」。他於1935年出生於桃園縣大溪鎮内栅,從小就展現了其繪畫的天份,根據其長子簡正宗表示,簡錫欽自述:家裡在老廟廣場旁邊經營著一間雜貨店,兒時最大的樂趣,莫過於把在廟會上所看到布袋戲和歌仔戲的角色劇情,用石頭及黑炭重新描繪在廟埕廣場地上,讓旁觀者嘖嘖稱奇,並博得地方耆老的稱頌與讚賞。 由於日據時代小學老師發覺簡錫欽的繪畫天份,並對其多方鼓勵,因而對繪畫更加喜愛。13歲時隻身來到基隆,尋找與繪畫相關的工作,由於人生地不熟曾露宿於基隆港邊,之後便投靠台北大橋頭的叔叔,並在其引薦協助下,踏上美術學習之路。 茁壯之年逐漸嶄露頭角 在1950年光復時期,簡錫欽曾於前輩畫家郭雪湖、李石樵的門下短暫學畫。而繪畫技巧,則啟蒙於當時在台北大稻埕頗富盛名的「天龍畫房」日本廣告畫師田中先生。未曾受過正統美術教育的他,從學徒變成師傅的過程相當刻苦努力,多數人通常需要超過三年半才能出師,由於其繪畫天賦與勤學,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即出師成為「大師父」。並獨當一面承接中央電影製片場所屬的戲院,例如中國、國際、台灣、大世界、新世界、萬國…等戲院的看板繪製。 1952年簡錫欽被挖腳轉至「白日廣告社」,當時年僅17歲的年輕「阿欽師」在「台北城」闖出名號,由於畫藝精湛,因此吸引眾多慕名前來拜師學藝的人,這時的他也開始廣收學徒。青澀年紀的畫師,卻能於短短的時間內在「台北城」闖出名號,可說是完全拜其繪畫的天份與一顆對美術炙熱的心。 西門町首席電影廣告畫師 1954年簡錫欽因為父親的期許,家裡人也陸續投入其電影看板事業,為了工作方便,家族由桃園舉家遷至台北,兄弟共同創立「金光廣告社」,由兄長負責業務招攬,簡錫欽則負責看板繪畫。1959年因成家立業創立「金藝廣告社」,除了原有中央電影公司的電影看板繪製外,並擴大經營,專責手繪電影海報與手繪電影看板製作等業務,多元服務、良好品質,聲譽日益彰顯。 1964年承攬台灣首次於台北舉辦的11屆亞洲影展(亞太影展)繪畫工作,受中央電影公司的委託,影展廣告宣傳看板繪製與沿街大型牌樓製作,均由其負責掌握。這個難得機會也使得簡錫欽更加聲名遠播,西門町許多著名戲院,例如:新聲、樂聲、國聲、國賓、台北、獅子林…等戲院都慕名而來,開始電影廣告事業經營的全盛時期。1978年成立「金家設計公司」,由長子簡正宗專營電影海報設計,由其四子簡國峰承接電影看板繪製,公司成員不下40人,當時台北市裡的電影海報與大型戲院看板繪製,大都全出自他之手。 1997年應台北誠品百貨邀請展出:西門町文化史料回顧展「紙上電影、手藝復興」台灣電影廣告看板海報展、出神入畫-光復初期電影看板畫師簡錫欽現場說畫,當時前總統陳水扁特別蒞臨開幕剪綵。而在2014年80歲時寶刀未老,應名導演魏德聖邀請為台灣光復時期紅葉少棒的故事電影KANO宣傳做畫,畫出那個他曾記憶的時代,當時民視新聞報導稱簡錫欽為「國寶級畫師」。 進入科技翻頁的嶄新時代 1980年代之後,數位科技迅速進步,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傳統手繪電影看板的黃金時代逐漸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電腦繪圖和大型噴繪技術。電影產業更隨著1991年引進有線電視台服務,娛樂選擇大幅增加,光是台北市的電影人口就急遽流失約140萬人。 不過,式微並不代表著終結,反而是轉型與創新的嶄新開始。現在普羅大眾發現,手繪電影看板不僅僅能夠帶給現代人懷舊情感,這些手繪作品也能讓觀眾產生一種人文觸感,而每一位畫師的風格和技巧,更可以視為發展悠久的商業藝術,並視為一項台灣十分獨特的民藝。 簡錫欽一生才華洋溢,懷抱著匠人精神,將每一幅作品賦予了鮮活的溫度,使觀眾對電影產生更深的共鳴。他與他手繪電影看板的這段歷史,不僅是西門町文化的驕傲,更是台灣電影史上一段寶貴記憶。
心情調色盤設計競賽揭曉
設計創意
2024-06-18

心情調色盤設計競賽揭曉

由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所主辦的第二屆「C5取2心情調色盤」年度設計競賽結果已於日前出爐,並於今年3月2日舉行交流茶會暨頒獎典禮。本屆共計全台140名設計師、學生及熱愛設計的業餘人士報名,經七名評審及網路票選後,最終選出13件獲獎作品。社會組金獎由鄧志庭的「設計心」脫穎而出,學生組金獎則由雲林科技大學高嘉鴻的「吃飽飽心情好」嶄露頭角。 結合數位印刷與特殊色設計 第二屆C5取2設計競賽以「心情調色盤」為主題,除了承襲競賽主軸精神-結合數位印刷與特殊色設計,透過參賽者從五色中靈活運用兩種FUJIFILM特別色(金色、銀色、白色、透明色或粉紅色),並透過混合、疊印、漸層與CMYK四色融合適用。將日常生活所湧現的喜怒哀樂,藉由平面設計與數位印刷印出來,傳達兼具視覺意象與情感連結的創新設計。藉由一起玩轉特別色,讓設計迸出圖面! 本屆的評審團陣容集結印刷界及設計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分別為台灣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陳政雄、《設計印象雜誌》總編輯林榮松、瑜悅設計創辦人暨創意總監黃國瑜、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專技副教授鄭司維、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教授廖卿枝、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莊國民,以及主辦方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數位印刷事業處市場策略部徐立經理。評審團依據作品的創新、美感、色彩及完整度來評分,並結合近萬人次的線上投票結果,最終選出13件獲獎作品。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董事長勝田明典(後排左3)出席頒獎典禮與得獎者合影 獲獎作品完美呈現活動主題 此次設計競賽,所選出的13件獲獎作品,包括社會組前三名和兩件優選、學生組前三名及五件優選,分別為:(1)社會組金獎╱鄧志庭(設計心)。(2)社會組銀獎╱邱怡庭(排灣之戀)。(3)社會組銅獎╱莊郁淇(生活就只是一片那樣的小蛋糕Life Is A Piece of Cake)。(4)社會組優選╱林宜潔(How Do U Feel?)、林彥筑(8640 U)。(5)學生組金獎╱高嘉鴻(吃飽飽心情好)。(6)學生組銀獎╱蔡孟君(五彩斑斕的泡泡)。(7)學生組銅獎╱周依穎(黑色心情五)。(8)學生組優選╱李孟維(珍奶的未來搖滾)、黃齡誼(頭腦風暴)、戴安祺(你現在的情緒如何?)、呂家儀(富能量宇宙)、邱郁晴(Heart Goes Boom!!)。 其中社會組金獎為鄧志庭的「設計心」,一眼瞬間的驚艷,圖面也能感受到豐沛情緒。其創作說明:尖銳鉛筆刺穿心臟的意象跳脫圖面、吸引全場目光。獲獎者鄧志庭以自身經驗作為創作靈感,將設計人的創意想像化作繽紛色彩注入心臟、中間插著設計師賴以維生的鉛筆,儘管疼痛仍為創作夢想不停地跳動著。該作品以強烈對比的色彩應用及精細結構帶來視覺衝擊,充分展現情緒的拉扯,深獲評審青睞。 學生組金獎為高嘉鴻的「吃飽飽心情好」,繽紛色彩渲染歡樂情緒。其創作說明:「人生沒有甚麼煩惱是一頓飯不能解決的!」完美詮釋高嘉鴻樂觀的生活態度。熱愛美食的他,發揮無限想像,在天空畫滿花朵與美食,運用放射針毛狀的構圖、加上銀色和粉紅特別色,渲染出興奮愉快的氛圍,充分展現人生就是盡情地吃,為作品增添不少活力! 賦予作品多元彈性與附加價值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數位印刷事業處市場策略部徐立經理說明:「數位印刷在商業設計扮演著愈來愈吃重的角色,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旗艦機型Revoria Press PC1120除了能夠滿足精緻包裝、客製化少量多樣和即時交付的需求外,應用CMYK加上特別色印刷,更能為設計作品賦予更多元的彈性與附加價值」。 此次競賽所有得獎作品將於今年10月舉辦的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公開展出,以及擁有2024年FUJIFILM IPA創新印刷大獎(Innovation Print Awards)國際賽事的參賽機會。這次比賽不但鼓勵設計愛好者及從業人員善用數位科技來創作深具感染力的作品,藉此也讓設計師、印刷產業及一般消費者更加了解數位印刷的多元應用,在日常中更接近設計與創意。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 02-27319099 https://www.fujifilm.com/fbtw ●社會組金獎:設計心╱鄧志庭  ●社會組銀獎:排灣之戀╱邱怡庭  ●社會組銅獎:生活就只是一片那樣的小蛋糕(Life Is A Piece of Cake)╱莊郁淇  ●社會組優選:How Do U Feel?╱林宜潔 ●學生組銀獎:五彩斑斕的泡泡╱蔡孟君  ●學生組金獎:吃飽飽心情好╱高嘉鴻  ●社會組優選:8640 U╱林彥筑 ●學生組銅獎:黑色心情五╱周依穎  ●學生組優選:珍奶的未來搖滾╱李孟維  ●學生組優選:頭腦風暴╱黃齡誼 ●學生組優選:你現在的情緒如何?╱戴安祺  ●學生組優選:富能量宇宙╱呂家儀  ●學生組優選:Heart Goes Boom!!╱邱郁晴
台灣愛普生&色彩世界共創雙贏
數位應用
2024-07-04

台灣愛普生&色彩世界共創雙贏

全球列印科技知名品牌愛普生(Epson),於去年8月全新推出4×8呎SureColor SC-V7000大尺寸平台式UV印刷機,其以高品質、應用廣、高效率與安心印等四大特色,為用戶提供優異的輸出列印解決方案。而色彩世界公司深耕台灣,今年已正式邁入第27年,見證廣告輸出業的歷史演變,在輸出市場上建立高服務品質的良好口碑。此次雙方攜手成立「Epson數位UV噴墨應用展示中心」,在不到半年時間就銷售超過五台設備的佳績,本刊特別專訪色彩世界公司總經理劉淑娟、副總經理侯明宏,談談為何成立展示中心、如何協助客戶轉型、未來展望及願景。 Q1:當初在何種情況之下,為何要成立Epson SC-V7000數位UV噴墨應用展示中心? A:侯明宏副總經理指出,色彩世界公司從事數位設備銷售已有20多年光景,而去年8月最新引進的Epson SC-V7000平台式UV印刷機,其與一般印製設備不同的地方,在於一般印製設備常噴印在PVC等材料,不會發生太大問題;但是UV設備則必須針對不同材料,例如玻璃、壓克力、鋁板、紡織品等,同時板材還要兼顧環保議題等層面。以往廣告客戶大都噴印在PVC,再透過護褙、膠膜、貼合層板,此製程較不環保,為了順應市場的趨勢潮流,就必須協助客戶轉型,以符合現今綠色、節能減碳的需求。所以採購UV設備,就可直噴在如紙板、蜂巢板、木漿板等完全沒有塑料的加工上,即可因應如今國際大牌要求製作物不能帶有塑料的要求,真正落實高效的經濟列印和對環境愛護的決心。 侯明宏副總接著表示:所以Epson SC-V7000平台式UV印刷機此刻推出正是好時機,其CP值極高,可說是相當值得投資的生財器具。而Epson SC-V7000數位UV噴墨應用展示中心的成立,不僅客戶可以自帶材料來現場直接印製、看到成品,立即所見即所得,讓客戶清楚該設備的特色及所能夠印製的範疇,快速了解產品是否符合需求及市場定位,透過這種立即性的方式,大大縮減雙方溝通的時間成本。 劉淑娟總經理也特別說明:面對全球各大品牌逐漸要求供應商要擁有ESG、環保設備,符合才能夠製作及接單,而這才是門檻,也是一個趨勢潮流;如果客戶不要只侷限於現狀,想要積極成長改變、永續發展,那麼SC-V7000設備是一個極佳選擇,是一個可以引領潮流、共創雙贏的設備。所以該展示中心應運而生,不僅可協助客戶印製各式各樣材質,也能讓客戶安心、放心,因為「品牌+售後服務」就是對客戶最大的保障。 ●Epson SureColor SC-V7000大尺寸平台式UV印刷機  ●右為色彩世界公司總經理劉淑娟,左為副總經理侯明宏 ●在首屆台灣噴墨科技展會上,精工愛普生產業 ╱ 工業印表機營業部部長奧苑一臣 (右)與色彩世界公司總經理劉淑娟(左)在首次亮相的Epson SureColor SC-V7000大尺寸平台式UV印刷機前合 影  Q2:Epson SC-V7000展示中心可提供那些服務,以及要帶給客戶那些不同的服務內容。 A:目前展示中心除了提供現場測試打樣服務外,也有專業人員給予設備上的建議及解說。色彩世界最大的價值優勢在於團隊及售後服務,透過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能夠讓客戶真正理解設備的功能及參數設定,所印製出來的成品自然最佳化,進而能發揮最大的產能。加上工程師的專業度足夠,客戶也才能安心購買,產能自然能夠發揮到極致。另外,由於SC-V7000 UV設備需要較長的時間測試,以因應客戶針對不同材質、調整機器、穩固品質及呈色去做測試,所以更需要現場打樣測試,如此才能夠提供客戶最真實的印製結果。 Q3:色彩世界主要的市場定位、經營理念、核心價值、服務內容與客層為何? A:侯明宏副總指出,色彩世界公司創立於1997年,深耕台灣多年並成為國際各知名品牌之代理商,同時創立自有品牌切割機和印表機,更以協助客戶「解決問題、順利輸出、如期交貨」為主要目標。其主要從事代理噴繪印表機之設備,以及噴墨打樣材質、冷裱膜、雙面膠帶及客戶開發各種背膠產品等,適用於電子產品、印刷業、包裝業等。 「與色彩世界共創世界的色彩」,劉淑娟總經理補充道:此次展示中心的成立,就是Epson品牌+Color World(色彩世界)品牌,雙強品牌聯手,自然強上加強,品牌價值就浮現了,加上高品質及原廠完善售後服務,自然能夠受到客戶青睞。這對客戶而言非單純買賣關係,而是夥伴關係,集合大家力量一起共同經營這個市場。而未來要如何發展、走向在那裡,自身必須不斷成長進步,客戶才會給予合作機會。 Q4:Epson SC-V7000平台式UV印刷機擁有那些功能特色? A:侯明宏副總表示:全新推出的SC-V7000,以高品質、應用廣、高效率與安心印等四大特色,為用戶提供輸出列印解決方案,另外還擁有以下幾點功能: (一)獨特噴頭排列,實現多層印刷╱SC-V7000搭載全新針對UV墨水開發的優化噴頭,可以實現高品質與平滑的漸層。8顆1吋壓電式噴頭,最小墨滴為3.5pl,搭配可變墨點技術,讓打點更細緻且精準。加上交錯噴頭以獨特的排列方式,使單層與三層最快列印速度分別達到43.1㎡/h與39.4㎡/h,速度相較他牌市售同等級機種快出三倍,輕鬆實現高速多層印刷。 (二)貼心機構設計,實現穩定列印╱除了高效率的列印服務外,SC-V7000具備完善貼心的機構設計,不僅保證列印品質的穩定性,同時更創造出安全的工作環境,包含以下幾個要項:(1)真空區域。(2)素材厚度感測器。(3)定位銷。(4)靜電消除器。(5)白墨循環系統。(6)安全防撞裝置。 (三)全新十色UV墨水,高品質輸出╱新上市的SC-V7000 UV印刷機,擁有全新十色UV墨水配置,可以實現細緻的高品質輸出。新機使用UltraChrome UV墨水通過多國的環境安全認證,包括美國GreenGuard金牌、德國AgBB與法國VOC(A+)各項環境安全認證,創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使用上更安心。該機較特殊應用的墨水包括:(1)使色彩更鮮豔生動亮麗的紅色墨水。(2)使漸層更平順提升細緻度的灰色、淡藍、淡紅色等淺色墨水。(3)遮蔽底材原色忠實呈現原始色彩的白色墨水。(4)讓印刷效果呈現光澤感的光油墨水。 (四)適用多樣素材,應用範圍更廣╱這部標榜無所不印的SC-V7000,有別於溶劑墨水,UV墨水應用素材更廣泛多樣,其最大列印範圍為2.5×1.25m,可在厚達80mm的素材上直接印刷。除了原先溶劑墨水可印刷的PVC、燈片、透片、PP、帆布等等,更可以印製於各式室內裝飾建材、戶內外廣告、無框畫、文創商品、禮贈品、鋁板、紡織品、塑料板、蜂巢板、壓克力、玻璃等素材應用。無需等待乾燥時間,印完即成品,也讓SC-V7000創造無限的可能性,充分展現UV印刷機的極致應用,並向用戶展現印刷的寬廣未來。 Q5:簡述Epson SC-V7000設備未來展望延伸的應用。 A:侯明宏副總表示:市面上平台式UV印刷機品牌眾多,但是SC-V7000跟其他UV品牌設備還是有其獨特優勢,除了上述所談到的功能特色外,加上整個機台都是Epson所製造,噴頭、墨水、軟體都是,可說是一部CP值相當高的優質設備,讓客戶有絕佳的信心,這就是品牌價值的最佳呈現。傳統PVC印製已經毫無利潤可言,客戶務必透過轉型過程蛻變,有了UV設備後需從大圖輸出延伸至其他產業,朝向個性化、客製化、高單價、高價值、環保訴求方向邁進,才能有無限發展空間。UV印製發展已超過10幾年,廣告印製市場可說愈來愈辛苦,從事相關產業要帶來獲利,所以投資設備要有願景及魄力,同時縝密規劃,才能夠在市場上旗開得勝、脫穎而出。 Q6:在競爭激烈的數位設備採購過程中,有哪些客戶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對其印象最為深刻,有甚麼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的地方? A:色彩世界不少客戶購買這台SC-V7000的UV設備之後,反而創造出無形商機,侯明宏副總也舉出以下三個成功案例:(1)專門幫某知名運動品牌代工的客戶,由於廠商要求需要環保素材、UV直噴、符合ESG等條件,加上產量龐大,所以這台CP值超高的UV設備自然成為首選,也成功帶來業績及產能。(2)從事銘版(壓克力)客戶,由於產量不小,透過UV直噴克服了難題,進而拓展生意來源及增加品項,也為廠商創造極大商機。(3)從事建材設計的客戶,利用該台設備印製壓克力、玻璃、塑鋁板等材質,尤其區隔出產品差異性,也為這獨特市場帶來商機。以上成功案例都歸功於Epson V-7000的品牌價值及魅力,再加上色彩世界與客戶間長期累積的信任及默契,自然能夠相輔相成、創造雙贏局面。 Q7:以經營者角度,對台灣現今數位印刷市場的想法與建議? A:面對微利時代來臨,每一種行業都充滿著挑戰。劉淑娟總經理指出:愈不景氣時愈適合添購設備,因為當景氣良好之際,業務繁忙根本不會停下腳步想事情,但反向思考,當不景氣時才會縝密判斷,此時才是與對手拉開最大距離的關鍵時刻。侯明宏副總也補充說道:現今數位大圖輸出市場,印製愈多可說利潤愈微薄,加上惡性競爭、削價策略的商場廝殺,可說毫無勝算。所以引進優質的設備讓客戶充分轉型,同時創造產品差異化,才能讓客戶走出紅海,邁向藍海。 台灣愛普生 02-87866688   http://www.epson.com.tw 色彩世界 02-27861855   http://www.colorworldimage.com.tw ●新機所使用的UltraChrome UV墨水適用於多樣性素材,更可印製於各式室內裝飾建材、戶內外廣告等素材應用 ●由SC-V7000 UV印刷機所印製的POP廣告,其3D立體效果逼真  ●由SC-V7000大尺寸平台式UV印刷機在壓克力材料上所印製不同特效的成品 ●由色彩世界公司引進,符合森林管理委員會驗證的三種厚度蜂巢瓦楞板  ●由SC-V7000 UV印刷機所印製的禮贈品、杯墊、鑰匙圈等文創商品
貿協產品減碳包裝輔導成果
包裝未來
2024-06-05

貿協產品減碳包裝輔導成果

全球淨零碳排蔚為趨勢,外貿協會助攻我國企業因應減碳更是不遺餘力,自112年首度承接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案,以「產品減碳包裝」推動企業產品加值為主軸,國內各產業踴躍參與,展現企業因應國際以永續經營的供應鏈韌性。今年貿協乘勝追擊,擴大「減碳包裝」服務項目,汲取過去一年攜手企業執行專案的經驗與回饋,在包裝減碳主題工作坊、提供減碳包裝實務諮詢及產品包裝減碳設計深度輔導案的服務架構基礎上,進一步搭配企業訪廠、包裝設計產業跨界交流,並首度貿協海內外展團活動推廣MIT產品永續形象,匯聚各方力量壯大MIT產品競爭力! 減碳及永續已成為首要課題 當環境永續議題變成全球必須作答的必考題,「減碳」及「永續」就成為MIT供應鏈如何保有韌性的首要課題,尤其歐美國家陸續祭出減碳具體措施,企業拓銷減碳作為勢在必行。外貿協會自112年推動「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協助企業從產品減碳設計著手,提升產品永續形象與附加價值。並展開一系列「減碳包裝主題課程」、「包裝×設計跨界交流」、「減碳包裝實務諮詢」及「減碳包裝深度輔導案」等服務內容,企業根據所需選擇最佳的服務組合方案,匯聚多方力量成為支持企業減碳落實的最佳後援。 首場活動由「協助中小企業出口及減碳成果發表會」揭開序幕,已於去年12月1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1AB會議室舉辦,外貿協會112年度執行6大輔導方案,包含輔導中小企業運用智慧科技行銷、建構企業數位能力開發海外客戶、輔導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會展業者減碳輔導方案。總計服務5,396家次中小企業業者、創造全球逾1,700萬行銷曝光與社群聲量、促成商機超過3,500萬美元,以及會展減碳總量達148公噸,多面向的輔導,讓企業十分有感。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署長江文若開場致詞時表示,此次6大方案的目標是「商機有感、輔導到位」,能有這樣的佳績,是各公協會、業界先進大家所共同努力的成果。113年貿易署會在112年的基礎上持續推動,規劃升級版輔導方案。此外,112年9月起加碼20億元啟動的「好產品,推出國」計畫,將提供業者海外拓銷及貿易金融支援。 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則指出,112年度方案的執行重點是輔導企業進行數位與低碳轉型以符合國際趨勢,針對業者不熟悉數位工具、缺乏減碳概念、需分散市場等痛點給予對症下藥的處方,可比喻為給釣竿為數位行銷、深度建構數位能力;淨水池為會展減碳、減碳包裝設計;覓新池找尋新市場、分散外銷市場,依照不同的轉骨方案讓企業更強壯,更有國際競爭力。 ●參與貿協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案之設計師,出席成果發表會上合影 包裝減碳設計輔導響應熱烈 自112年經濟部推出疫後特別預算首度推出「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輔導」,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託貿協執行,「包裝減碳設計」翻轉業者看待產品競爭力的視角。除以往MIT產品最引以為傲的品質、功能及靈活的客製化優勢,產品包裝不僅是第一線面對客戶的溝通媒介,對消費者而言更是日常隨處可及的存在,將減碳思維應用於產品包裝,更能加深客戶及買主對產品的感受。也是「減碳包裝設計輔導」希望善用產品包裝不言而喻的魅力,發掘產品競爭力升級的潛能。 「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自去年4月推出即獲企業熱烈響應,其中「減碳包裝設計輔導案」多達95家企業結合國內設計業者,共創減碳包裝設計帶來產品的新面貌。產品包裝不僅止於常見的商業包裝型態,工業產品亦能藉由減碳設計改善包裝結構,得到更好的產品保護效益及減少包材過剩或倉儲成本。 112年度輔導案橫跨醫材健康、食品、文創禮品、汽機車及機械零配件、體育用品、家用家飾等產業,例如銳欣國際、華隆機械、明祿工業、昆豪企業、德大生技、賀聲樂器…等具備隱形冠軍特質企業,均期盼透過減碳包裝讓客戶賦予產品不一樣的解讀及想像,提升產品以外的附加價值。此外,貿協也在北中南等地辦理6場減碳包裝實務工作坊,以及8場一對一包裝實務諮詢,共計服務465家國內企業,不乏上市櫃企業積極參與,足見企業減碳轉型的趨勢與變革能量。 今年減碳包裝輔導案開放報名 而今年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案已經開放報名,一般型深度輔導第一階段名額50名,歡迎各企業廠商踴躍報名。「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計畫以國內優秀包裝設計師協助業者包裝設計,強化減碳及永續發展元素,從運用環保包材、包裝設計輕量化、減塑、導入數位化等低碳設計元素著手。在兼顧視覺、保護性及行銷需求下,達到產品包裝之減碳綜效,展現台灣產品對環境永續的重視與創新形象。 有關企業報名方式可參閱下方連結,歡迎報名,機會難得,本階段提供50家名額,報名至5月31日或額滿截止。報名連結:https://www.taitra.org.tw/cp.aspx?n=357。更多未完待續的減碳包裝輔導內容,邀請國內企業共同來響應包裝減碳運動,再造MIT韌性供應鏈競爭力,關鍵字立即搜尋「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進而了解更多活動資訊。本文也刊錄112年度部分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成果作品,提供讀者欣賞。 ●丸文調理食品公司:魚鬆禮盒包裝設計╱美可特品牌企劃設計公司 ●加芝登國際公司:粉狀產品包裝設計╱歐普廣告設計公司 ●三品天國際公司:LAOMU自然實在養身系列產品包裝整合╱麥傑特設計公司 ●六堆釀興業公司:調味醬包裝設計╱參冶創意公司 ●上豐茗茶行:Delicate Fragrance Oolong & Roast Oolong Tea系列產品包裝╱元創力品牌包裝設計公司 ●永發食品公司:太陽餅及酥餅包裝設計╱楹峰視覺設計公司 ●政益食品公司:鮮饌道食品系列包裝設計╱百繪品牌設計公司 ●隆輝商業公司:炭紀茶禮盒包裝設計╱渥得國際設計公司 ●匯永實業公司:魚鬆禮盒包裝設計╱柏鑫廣告事業公司 ●廣大利蛋品公司:蛋品系列包裝設計╱敦阜形象策略公司  ●天成萬通公司:蒔草鋪子客家民俗植物草本茶飲及足浴產品包裝設計╱邁思設計顧問公司 ●瑞麗刀剪公司:美髮剪包裝設計╱西伯里品牌形象設計公司 ●蘭揚食品公司:素水餃系列包裝設計╱陳永基設計公司 ● 守宮企業公司:文創產品包裝設計╱艾得彼創意設計公司 ●捷達富國際實業公司:六角水產品包裝設計╱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 ●大宏木業樂器公司:電子樂器包裝設計╱優勢品牌包裝公司   ●富氫生物科技公司:攜帶型氫氣機包裝設計╱簡單生活創意公司 ●康揚股份有限公司:電動輪椅包裝設計╱包果設計開發公司 ●銘利健康生技公司:MingLi氫氧機及Misty Flower精油包裝設計╱特一國際設計公司 ●棋德欣企業公司:Kidden Home系列產品外箱包裝整合╱活力平方創意包裝設計公司 ●上河國際公司:運動類眼鏡包裝設計╱百繪品牌設計公司 ●昆豪企業公司:奧本電剪包裝設計╱愛普力創意視覺公司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
包裝未來
2024-07-04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

新冠疫情(Covid-19)跟流感一樣成為新常態(New Normal),讓2023年回歸沒有社交距離生活,瘋旅遊成為全球趨勢。但全球地緣政治衝突紛爭不斷、地球暖化問題仍然嚴重、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崛起、國際經濟新遊戲規則正面臨重建、自由貿易體制在國家利益與安全機制下必須調整、全球通膨趨緩但未回歸常態,新的碳排邊境改變現有關稅機制,這些混沌現象將影響到未來全球的政治與產經變化。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日所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全球經濟成長將從2022年的3.5%放緩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遠低於歷史(2000~2019年)3.8%的平均值。但全球通膨預計會穩定下降,將從2022年的8.8%降至2023年的5.8%,2024年將再降至4.8%,預計要到2025年才會恢復到目標的水準。而印度與東南亞崛起,吸引全球之關注,2022~2024年印度GDP約在6.3%~7.2%之間,高居全球最高,東協則是國際供應鏈由中國外移的最大贏家,約有55%的項目及廠商都遷移至這個地區,加上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這兩個自貿協定及東協的年輕勞動力、投資法規,都讓國際企業能看到東協未來的投資潛力。東協五國在2022~2024年的經濟增長約在4.2%~5.5%之間,居國際高度成長地區前茅,而其通膨率也由2022年的4.8%降至2023年的3.6%,再降至2024年的2.5%。 行政院主計處在今年元月底公布,2023年台灣經濟增長率(GDP)大約1.4%,主要是受到全球產業去庫存之因素,讓全年美元計出口負成長約9.79%,進口額則負增長約17.8%,這讓2023年第一季經濟呈現-3.49%的衰退,但第四季已經恢復為5.12%正成長,同時預測2024年經濟成長率約3~3.35%之間。但全球的經濟預測都存在變數,結果經常是不準確的,以2019年的Covid-19、2022年的俄烏戰爭、2023年的生成式人工智慧(AI)應用及以巴戰爭都沒被清楚預測到,2024年也存在著很多變數。 2024年對台灣、印尼、印度、俄羅斯及美國都是選舉年,而美國川普若當選,其不可測的個性對全球影響最大。而AI的發展與監管何去何從,碳權交易、碳排收費對未來通膨的影響是模糊的,台灣面臨中國要取消ECFA、政府開始推動政府採購要推減碳,這些都是經濟成長的變數,所以「威脅與機會」、「樂觀期待與最壞準備」對企業經營者都必須面對,這也顯示不對稱現象社會在2024年處處可見。 ●圖2:2001~2023年台灣紙張、加工及印刷業產值趨勢圖(資料來源╱2023年經濟部產業產銷統計資料庫)  2023台灣紙業及印刷包裝產值 根據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資料,2023年台灣漿、紙業總產值約1,855億台幣,較2022年的2,082億元減少約10.9%。其中紙及紙板產值約762億元,減少約12.8%;紙加工業約1,012億元,減少約10.0%;衛生產品(紙尿布及衛生棉)為80.9億元,減少約2.5%。另外2023年台灣印刷總產值約865億台幣,較2022年產值874億台幣減少約1.1%,其中印刷業產值約750億台幣,與2022年相比減少約0.8%;印刷輔助業產值約115.3億台幣,較2022年減少約2.4%。(見表1、圖2) 如果我們再引用財政部營利事業家數及營業額統計資料,2023年的漿、紙及紙板總營業額約687億台幣,比較2022年的854億台幣減少約19.6%。其中,2023年紙漿營業額約353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21.7%;文化用紙營業額約26.3億元,比較2022年增加約5.1%;包裝用紙營業額約9.3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15.8%;其他紙張(工業用紙)營業額約239.2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20.7%;紙板營業額約59.4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9.3%。(見表3、圖4) 而2023年紙品加工業總營業額約1,356.2億台幣,比較2022年減少約10.5%,其中瓦楞紙箱營業額約388.8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15.5%;紙袋營業額約55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10.1%;其他紙容器營業額約557.9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7.5%;衛生紙營業額約63.9億元,比較2022年增加約13.9%;電腦報表紙營業額約25.4億元,比較2022年增加10.8%;其他紙製品約253.6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11.0%。如果比較2018年的資料,紙加工業總營業額減少大約2.3%,主要是來自瓦楞紙箱減少3.4%、紙袋增加13.6%、紙容器減少2.8%、其他紙製品減少約3.2%、生活用紙則減少約2.1%。 2023年印刷業總營業額約1,788.8億台幣,比較2022年的2,139億台幣減少約16.4%,其中印刷營業額中印刷占約935.6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4.7%;製版約742.3億元,減少約29%;裝訂約85.5億元,減少約3.1%;印前排版約25.4億元,則增加約11.0%。另外就印刷包裝產業定義,若包括紙加工業中的紙袋、紙容器、電腦報表印刷及其他紙品加工等項,其2023年營業額再增加約892億元,加上原有印刷業的1,789億營業額,那印刷包裝業總營業額應該是2,680.7億元,比較2022年的3,111.5億元則減少約13.8%,比較2018年則增加10.9%。但印刷如果把瓦楞紙箱行業納入,則印刷包裝業年總產值則要再增加388.8億元,總產值將增至3,069.5億台幣。 由表3的資料顯示,2023年台灣出版業營業額約440億台幣,比較2022年的440億元為持平,比較2018年的460億則減少約4.3%。其中2023年的實體新聞出版營業額約57.1億元,較2022年減少約19.7%;雜誌期刊出版營業額156億元,增加約8.3%;書籍出版營業額約188.5億元,增加約0.8%;其他出版營業額約22.7億元,減少約2.3%。 再從表3的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出版業營收中,傳統出版占約96.4%,數位出版營收僅15.9億元,較2022年增長約7.6%。而新聞出版營收仍大幅衰退,雜誌出版營收則有明顯的增長,2023年出版業營收中,雜誌與書籍出版占整出版業的78.3%。 我們再分析印刷相關行業的廠家數,2023年漿、紙及紙板業家數為301家,平均每家年營業額大約2.28億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17.7%,比較2018年的2.32億元減少約1.7%。紙加工業家數為2,571家,平均每家年營業額約5,275萬元,比較2022年的5,837萬元減少約9.6%,比較2018年為2,636家,平均每家年營業額約5,269萬元。2022年印刷業家數為7,941家,平均每家年營業額約2,253萬元,比較2022年2,668萬元減少約15.6%。2023年包括印刷包裝業者共有約9,969家,平均每家營業額約2,689萬元,2022年的每家營業額減約13.1%。2023年出版業者共有3,769家,比2022年家數增加了19家,平均每家年營業額約1,168萬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0.5%。 總結2023年造紙、印刷及包裝產業營收是衰退的,原因是來自台灣進出口之衰退,造成台灣GDP增長僅僅約1.4%,也讓製造業衰退大約12.88%。但因新冠疫情及生活都回歸常態,讓內需市場增長是強勁的,餐飲業在2023年營收就增加約18.8%,也讓生活用紙業在2023年的營收增長約13.9%。另外一個原因來自全球海運費及漿價下跌,讓紙價、包裝價格也明顯的降低,這當然影響到產業的營收。 以2023年進口平均單價比較2022年,每噸木片(4401)價格降約9.0%、每噸廢紙(4707)價格降約32.9%、每噸漂白短纖(4703)降約6.3%、每噸漂白長纖(4704)降約12.9%。進口紙價中,道林紙(4802)漲約4.1%、銅版紙(4810)降約9.1%、牛皮紙(4804)降約15.4%、生活用紙(4803)漲約0.9%、紙板(4805)降約13.8%,2023年紙價下降是很明顯的,這對印刷業的經營成本是相對有利的。(見表5) 再依據經濟部產銷統計資料,2023年比較2022年紙價,內銷文化用紙價漲約4.2%、包裝紙跌約7.7%、灰底白紙板大跌約16.8%、瓦楞紙箱跌約7.3%、紙袋跌約1.5%、衛生紙漲約3.5%。 2023台灣印刷包裝進出口統計 依據經濟部產銷統計,2023年紙及紙板業產值約762.4億元,紙加工業約1,012億元,衛生品 (紙尿布及衛生棉)約80.9億元、印刷業約865億元。另外內銷值紙業約553.3億元,外銷值約235.1億元;紙加工業內銷值約909.5億元,外銷值約135.2億元;衛生品內銷值約121.6億元,外銷值約10.5億元;印刷品內銷值約747.4億元,外銷值120.2億元。2023年紙業及紙加工業內銷值是明顯衰退的,外銷值則只有印刷業是成長外,其他衰退幅度都超過15%。(見表6) 一、2023年印刷品出口統計分析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分析,2023年紙品(48類)、印刷品(49類)及IC卡總出口約7.65億美元,較2022年的8.97億美元減少約14.7%。其中紙品(48類)出口約4.23億美元,較2022年的5.09億美元減約16.9%;印刷品(49類)約2.58億美元,較2022年的3.05億美元減約15.6%;IC卡出口約8,461萬美元,較2022年的8,267萬美元增2.3%。(見表7) 分析細部品項,衰退較多的是工業印刷減少約3,882萬美元(-29.2%)、商業印刷減少約1,000萬美元(-24.9%)、標籤印刷減少約1,800萬美元(-24.8%)、包裝印刷減少大約2,639萬美元(-16.9%)、紙品加工減少大約4,140萬美元(-15.1%)。探討其衰退原因,2023年科技產業因清庫存,幾乎所有資通產業都明顯衰退,這也影響到國際供應鏈對包裝材料的減少所致,但台灣另一隱憂是東南亞國家的崛起,也讓供應鏈包裝材料的本地化,這對台灣未來出口的包裝材料造成明顯衝擊。 當中出版印刷與IC卡印刷是2023年出口比較持穩的兩項,但若分析2017~2023年間的出口趨勢,出版印刷在2019年增加至1.7億美元,可惜碰到新冠肺炎疫情就衰退了。商業印刷與紙品加工都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工業印刷本來是逐年增加的,但2023年衰退高達29.2%,這是否新的競爭者出現,標籤與包裝印刷在2023年都明顯衰退,這可能是供應鏈落實當地化有關,台灣印刷的外銷機會還要加油。 再分析2023年台灣印刷品出口地區,以北美的2.39億美元(占31.2%)與東協的1.39億美元 (占18.2%)是兩個最大市場。接著是中國約0.935億美元(占12.2%)、日本約0.68億美元(8.9%)、歐洲區約0.66億美元(8.7%)、其他區約0.59億美元(7.8%)、香港約0.545億美元(7.1%)及紐澳約0.45億美元(5.9%)。比較2022年,只有歐洲出口額增長5.3%,其他地區全部衰退,而衰退最多的是其他區,衰退約4,000萬美元(-40.0%),其次是東協衰退3,400萬美元(-19.8%)、中國衰退約1,400萬美元(-13%)、紐澳衰退約660萬美元(-12.8%)、美國衰退約3,029萬美元(-11.3%)。就分析地區衰退原因,中國、東協及美國地區都跟供應鏈有關。(見表8) 就個別產品的外銷市場地區分析,台灣是繁體書全球出版中心,但主要外銷市場在中國、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而我們製作的兒童書則以日本為主;商業印刷(說明書等)跟供應鏈有關,市場以中國、美國及東協為主;紙品加工則是傳統的印刷市場,以美、歐、日、紐澳等地市場;工業印刷主要是轉印紙,市場以東協及其他地區為主;包裝及標籤印刷市場則以美國及東協為主;IC卡現以東協及美國為主,中國與歐洲也有市場需求,台灣還有些國際競爭力。 二、2023年印刷品進口統計分析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分析,2023年台灣進口紙品、印刷品及IC卡共6.02億美元,較2022年的6.21億美元減少約3.2%。其中紙品(48類)進口約4億美元,較2022年的4.23億美元減少約5.4%;印刷品(49類)約1.48億美元,較2022年的1.61億美元減少約7.9%;IC卡進口約5,333萬美元,較2022年的3,802萬美元增加40.3%。(見表9) 分析進口細品項,2023年最多的是紙品加工約2.05億美元(占34%),比較2022年是持平的,其次為包裝印刷約1.58億美元(占26.3%),比較2022年減少約13.2%;出版印刷進口額約7,953萬美元(占13.2%),較2022年減少約9.2%;商業印刷約5,704萬美元(占9.5%),較2022年減約9.2%;智能卡約5,333萬美元(占8.9%),較2022年增約40.3%;標籤印刷進口額約3,188萬美元 (占5.3%),較2022年增約2.9%。 分析2017~2023年的台灣進口印刷品項,年約有2.5%的增長趨勢,其中主要是來自紙品加工增幅最大(年增約10%)、標籤印刷年增約5%、包裝印刷進口年增率約4%。綜合此統計分析,紙品項(48類)是年年增長,印刷類(49類)則是減少的。 再分析2023年台灣印刷相關產品進口國家,中國以2.09億美元位居第1(占34.7%),比較2022年減少約3.3%;東協第2約1.96億美元(占32.5%),比較2022年增加2.1%;美國第3約5,936萬美元(占約9.9%),比較2022年減少約12.4%;歐洲第4約5,505萬美元(占約9.1%),比較2022年減約8.9%;日本第5約5,165萬美元(占8.6%),比較2022年減少約6.6%。(見表10) 就產品細項分析,出版印刷進口區以美、歐及日本較多,商業印刷則以美國、東協、中國進口較多,紙品加工來自東協占約50%、中國約35%,包裝印刷主要來自中國與東協共占約85%,標籤印刷主要來自中國占約有65%。綜合台灣印刷品進口趨勢,供應鏈還是核心的關鍵因素,而中國與東協國家現在是主要供應鏈的供應地區,而台灣印刷品進口,來自這兩地還是會持續增加,這是值得關注的。 由中國印刷外銷額看國際市場 根據中國海關資料統計顯示,2023年中國印刷包裝品外銷額約198.8億美元,比較2022年的221.3億美元減約10.1%,若包括2023年智能卡出口約18.6億美元(+4.8%),總共出口額約217.5億美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9.0%。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紙盒(4819)大約有64.6億美元(-16.2%)、其他紙品(4823)約49.0億美元(-14.3%)、筆記本(4820)約23.8億美元(+10.9%)、標籤(4821)則大約12.5億美元(-7.2%)、書籍(4901+4903)大約有17.2億美元(-13.1%)、其他商業印刷品(4911)大約13.1億美元(+1.1%)。(見表11) 而出口超過1億美元者,包括壁紙(4814)約4.6億美元(+2.7%)、明信片(4909)約4.5億美元(-18.4%)、信封(4817)約3.2億美元-2.8%)、轉印紙(4908)約2.6億美元(-9.5%)、日曆(4910)等共約1.7億美元(-2.9%)。其中紙品(48類)約158.4億美元(-10.9%)、印刷品(49類)共約40.5億美元(-7%),如果統計紙製包裝(4819)、紙製品(4820)、標籤(4821)、其他包裝製品(4823)等四類,出口額總額約有150億元,占總出口額約75.4%,比較2022年的169.2億元減少約11.4%。這些品項都與供應鏈的包裝很有關聯,也是全球印刷品貿易的主力,而出口額的減少,則肯定跟國際供應鏈清庫存而減少訂單有關係。 就中國印刷品出口國家分析,2023年前25名國家外銷總額約160.4億美元,占總外銷的80.7%,比較2022年,25國外銷總額減少約12.5%,除了波蘭、俄羅斯及墨西哥是成長外,其他國家全部負增長,衰退幅度超過10%國家,包括新加坡、印度、德國、越南、台灣、泰國、印尼、法國、韓國、美國、荷蘭、香港及阿聯大公國等。分析原因還是供應鏈由中國往外遷移有關,墨西哥及波蘭應是贏家,但其他區供應鏈調整庫存,讓印刷品耗材減幅甚大,而俄烏戰爭也影響到歐洲經濟,但中國對俄羅斯的供應反而增加。若比較2023年及2019年資料,印刷品總出口額增長約29.9%,而增長率超過30%以上國家,包括俄羅斯、西班牙、波蘭、馬來西亞、日本、泰國、菲律賓、沙烏地、韓國、法國、印尼、阿聯大公國、義大利、墨西哥、台灣等。(見表12) 2023年中國印刷品外銷如果包括IC卡,則還要增加18.6億美元,比較2022年增約4.8%,合計印刷品總外銷額達到217.4億美元,比較2022年減少約9%。而前13個出口地區分別為香港、德國、美國、新加坡、越南、俄羅斯、英國、南非、印尼、孟加拉、日本、土耳其及印度。 台灣業者把握機會三個方向 面對國際供應鏈遷移帶來的市場機會,台灣業者要有國內外策略夥伴(合作或合併)的思維,有三個方向給大家參考: (一)以合作或合併方式組成A-Team,以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及完整供應鏈服務內容,來提升國際競爭力,以開發拓展國際印刷品市場。 (二)建立台灣供應鏈相關產業的聯盟關係,例如台灣的資通、鞋業、成衣等產業,以產業群聚觀念拓展國際印刷市場。 (三)尋找東協國家合作夥伴,東協也是國際供應鏈遷移的最大受益國家,而台灣與東協國家的產業合作關係一直存在的,以台灣印刷包裝業的精益管理思維,對東協國家的印刷同業還是相當具有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