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矢志經營彩盒包裝設計與印刷的專業Broker,不只投資多台噴圖打樣機、割稿機、海德堡CTP等設備強化印前實力,更與大台中的印刷廠、後加工廠成為長期合作夥伴,搭配自身擁有的堅強設計與物流團隊,提供貼心的整合生產流程,進而建立起6,000家長期配合的客戶群,每年可印製超過13,000種盒子」。這是印刷界尊稱「堯哥」的象元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景堯,為自己企業下的強力註解。
上期本刊介紹了一家打破小空間侷限的輸出中心,盡情發揮藍天數碼平台式UV設備的成功案例,這次筆者特地於位於台中市南屯區環中路五段458號的象元印刷900坪廠房,專訪堯哥暢談其發跡的築夢踏實,以及象元新導入Blue Sky 1513平台式UV噴墨大圖機的關鍵契機與其帶來嶄新的客製服務。
傻勁打拼的發展歷史
問起張總踏入印藝產業的緣由,他陷入回憶表示,役畢與朋友合夥人力仲介公司,在學習慘痛社會經驗後抱著一台價值八千元的二手冷氣自創門戶,並在友人推薦下開始擔任印刷Broker,從補習班印務、房地產海報建立肯拚的好名聲,甚至為客戶趕件送貨出了幾次車禍。1993年,堯哥獲友人引薦首次接觸包裝業務,他印象非常深刻是蘭花茶包裝,更生動地比手畫腳描述如何完全不懂盒型印製卻強作鎮定估價的過往,最後天公疼憨人,該筆生意讓堯哥大賺一筆,讓他覺得「薄紙」利潤太低過程又累,便決心轉向專營紙盒包裝市場。
1994年,為了開發票事宜,堯哥正式向申請公司名為「象元」,除了符合五行筆畫,大象也是他喜愛的吉祥象徵,更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意。張總自嘲地說,發展到1997年,公司虧損已高達一千萬,但因向「包裝印刷」這門專業領域繳了高昂學費,讓他在台北世貿中心累積40餘位貿易商客戶,並在辛勤耕耘下,當時公司訂單90%都是外銷,後來更從自擔折損的重印事件中獲得客戶激賞和長期信任,堯哥便藉由海外彩盒印製的高利潤,開發出包裝合版印刷獨門技術,以及落實毛利率的激勵業務獎金制度,讓象元轉虧為盈。
爾後堯哥在貴人耳提面命下,開始加強建立企業管理制度與品牌形象行銷;甚至廣徵設計人材、斥資購置平台式自動切割設備,亦在當時震撼業界發出「來找象元印,設計一律免錢」的口號,半年內客戶拓增十倍到2,000家,讓原本巷子內的兩間店面造成停車問題、屢遭檢舉;堯哥心念一轉在2012年將象元遷至購入的全新現址廠房,其三層樓共有700坪外加200坪停車場,如今已是擁有48位專業團隊的全台最豪邁印刷Broker據點;張總更驕傲地強調,其另外申請的458號地址,讓客戶來到這就有「象元不斷賜我發」之感,目前象元四部物流車及多部私家車牌號碼皆有「5578我們一起發」,可謂充滿巧思。
●左起:象元印刷事總經理張景堯與總監林翠珮、開發部塗梓雁於藍天數碼Blue Sky 1513平台式UV噴墨大圖機旁合影
設計領航的滿意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