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號 古今交融的陶瓷藏品

No. 16 Collection of Ceramics Fuse Antiquity With Modernity
Aria Lee
2024-12-26
第16號 古今交融的陶瓷藏品

 

想像一下你最喜歡的杯子,你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去拿的那個杯子。它是手工製作的嗎?重嗎?儘管有缺陷或可能有缺陷,它是否仍保持原樣美麗?陶器與我們一樣古老,是文明的真正像徵。陶器是有史以來第一種合成材料,它與人類的經驗密不可分,數千年來指導我們的飲食和社交方式。遵循這些祖先的路線, No. 16 系列 Norm Architects Ancher Studio 設計,將古代與現代融為一體。

 

淺色牆壁旁的架子上陳列著一排中性色調的簡約陶瓷盆和碗。

...

推薦文章

日本藝術家酒井智也的神話黏土作品是對過去事物的回憶
設計創意
2024-05-11

日本藝術家酒井智也的神話黏土作品是對過去事物的回憶

記憶有哪些形式?你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書,一張紙條飄了出來。突然你被帶到了三年前去過的咖啡館。記憶是一種奇怪的東西,既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也存在於物體和地點中。藝術正在將這種感覺及其體驗轉化為新的東西,無論有意識還是無意識。日本陶瓷藝術家酒井智也的陶瓷雕塑強調了我們的記憶的交織以及它們如何塑造我們所創作的藝術,這是對他所經歷的經歷的探索。由藝術家開發的三個正在進行的系列:ReCollection、Heritage 和 SPIRIT 將個人和集體記憶的主題作為抽象藝術作品進行研究。 正如藝術家告訴 STIR 的那樣,對於 ReCollection,設計過程幾乎是潛意識的。 「當我無意識地移動雙手時,我探索著記憶中的一些圖像……完成的作品可能是你可能看到的,也可能是你沒有看到的。我的目標是形成能喚起你記憶的形狀,」他接著說。這些雕塑設計是令人愉悅的、斑點狀的、外星人般的形式,正如酒井所提到的,這是他的雙手在思考過去的記憶時下意識地創造出的形狀。泥塑幾乎成了他當時 的 情感表現。正如他所說,陶器 工藝 是他從周圍的其他信息中闡明體驗的核心情感的一種方式。因此,一方面,你可能會看到從中長出樹狀物體的斑點,看起來幾乎像人臉的雕塑,另一方面,該系列包括圖騰狀起伏的花瓶設計;全部塗上鮮豔的色彩。 左圖:Heritage 系列中的珍寶珠(2023),右圖:Heritage 系列的ES 1955 (2021) 與ReCollection系列的抽象性不同,Heritage系列的意像源自於酒井與他人的對話。他透過與他們交談、聆聽他們的記憶來獲取藝術品的靈感,然後將它們轉移到陶工輪上。我們的記憶不僅定義了我們,而且還將我們彼此聯繫起來。對於我們所感受到的普遍而又具體的事物。透過抽象化陌生人的記憶,這位 日本藝術家 要求觀眾考慮不同的視角,以及我們如何與我們分享的經驗交織在一起。他接著舉了一個《傳承》系列的例子:「我採訪了我的祖母,講述了她從童年到現在的記憶。受採訪啟發的作品包括戰時落在她家附近的炸彈、她小時候看到的龍,以及她的朋友在下雪時拜訪她並告訴她一個重要的故事。在提到的作品中,諸如炸彈之類的一些參考文獻是相當字面的,但它們強調了記憶也是混亂的東西,而不僅僅是一種,以及它們如何可以被解釋。            《靈魂》系列中的《惡鬼之神》(2023) 思考當今媒體飽和的時代以及它給人與集體認同之間帶來的不和諧,酒井認為,「當今 日本的 神是什麼?生活在當代日本文化中,它引入了各種元素並以自己的方式演變,我創作了可以稱為“記憶守護神”的作品;同時融合了古今諸神。   《精靈》系列中的《Nepomi no Kami》(2023)和《Abua no Kami 》(2023) 該系列中的雕塑似乎是建立在先前系列的基礎上的。他們同樣奇怪;不同形狀和參考的拼貼。帶翅膀的斑點,看起來像飛機的物體,像是帶有眼睛的冰淇淋勺的藝術品。也許最有趣的是貫穿其中一些物體的細金線,這可能是對金繼的參考。該系列中的人性而又不人性、可識別而又奇異的雕塑藝術品旨在喚起當今漫畫、動畫或偶像文化的影響,酒井承認這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坂井在大學期間接觸了陶瓷,他的作品被 亞洲 和 歐洲的 博物館收藏。 他的設計過程帶來了解釋和客觀物質性之間的緊張關係,這在他選擇使用的材料中也很明顯,黏土——同時堅硬和柔軟——承載著其創造者的記憶。這些物品可能只是藝術家所偏愛的事物的俏皮、充滿活力的抽象再現。但是,透過關注記憶的主題,酒井引發了對物體如何塑造我們的個性和世界觀,以及我們如何反過來塑造它們的反思。記憶如何使我們成為個體,同時又如何將我們聚集在一起。歸根究底,我們都希望被記住,都希望留下痕跡,這就是堺陶瓷藝術的亮點。 內容來源: https://www.stirpad.com/
第16號 古今交融的陶瓷藏品
設計創意
2024-12-26

第16號 古今交融的陶瓷藏品

  想像一下你最喜歡的杯子,你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去拿的那個杯子。它是手工製作的嗎?重嗎?儘管有缺陷或可能有缺陷,它是否仍保持原樣美麗?陶器與我們一樣古老,是文明的真正像徵。陶器是有史以來第一種合成材料,它與人類的經驗密不可分,數千年來指導我們的飲食和社交方式。遵循這些祖先的路線, No. 16 系列 由 Norm Architects 和 Ancher Studio 設計,將古代與現代融為一體。     No. 16 系列優雅地囊括了我們熟知和喜愛的形式,同時又帶來了一種既熟悉又高貴的低調現代主義。該系列受日本設計啟發,具有堅固、堅固的形狀和美麗的釉面(帶有木炭斑點的淺灰褐色),使普通的餐飲服務變得非凡。這些器皿的生產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讓我們知道每一件器皿的製作是多麼仔細。這些產品經過考驗,真實可靠,符合人體工學,適合手、嘴和眼睛。這證明了人手的觸摸將設計提升為製造者和用戶之間的實際關係。     「該系列是一個更大的修復和室內設計項目的一部分,旨在復興丹麥北海岸的一座古老的新古典主義賓館。陶瓷系列在整體設計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建築到室內、家具、餐具甚至氣味的一切都是為該項目定制的,」 Norm Architects 的建築師兼合夥人 Jonas Bjerre-Poulsen 說。     這些輪式船隻提供了一種逃離大自然的方式,人們可以在裡面展示。斑點黏土以淺色釉料和溫暖的顏色深度來頌揚石頭的自然變化。 No.16 Collection 的用途是無窮無盡的。由於茶文化在世界許多地方受到推崇,這套套裝使茶道或飲酒儀式的每個部分都充滿魅力和增強。在這些容器中展示水果、鮮花或礦物質,為現代的調色板增添可愛的中性色調。釉料的斑點深度幾乎讓人想起一顆雞蛋,沒有兩個完全相同,這說明了該系列的手工製作本質。     Ancher Design 成立於 2023 年,由哥本哈根 Studio Grey、Rainmaking Innovation 的 Elisabeth Snejbjerg 與其波蘭陶瓷工作室所有者合作成立。 Snejberg 從事產品設計已有 20 多年,尤其是陶瓷設計。她的作品因其功能性、永恆的設計和精緻的品質而深受設計師和專業人士的追捧。這意味著,即使在餐廳等高壓環境中,這些零件也能持續使用數年。     Norm Architects 是一家位於哥本哈根的多學科工作室,與熟練的設計師合作創造持久的現代設計。他們的所有作品都充滿了安靜的極簡主義感,創造了一種與我們的感官互動的新方式。將設計提煉到其本質,對心靈、身體和自然的考慮是清晰的。該系列最初是專門為丹麥的一家賓館設計的,旨在呈現無憂無慮的夏季風格,靠近大森林和水域。 No. 16 系列的這些堅固、質樸的形狀延伸到了 Norm Architects 的精神中,吸引了我們的所有五種感官,讓我們立足並居於中心。     有關第 16 號系列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normcph.com 。 攝影: Jonas Bjerre-Poulsen 和 Sandie Lykke Nolsøe 。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MUJI:用透明包裝講述現代簡約美學
包裝未來
2025-02-27

MUJI:用透明包裝講述現代簡約美學

  透明包裝,以真誠、直觀的視覺呈現,已經成為現代產品設計的趨勢。透明包裝設計,讓消費者能直觀地檢視產品,增強了產品的真實性和品牌的信賴度。數據顯示,透明包裝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感知價值,更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無印良品,作為極簡主義的代表,將透明包裝的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產品設計強調材質本質與功能性,透明包裝不僅呼應了品牌的核心價值,更讓消費者直觀感受產品的質地與細節,進一步強化無印良品「質樸、簡約」的品牌形象。本篇文章將帶領你深入探討透明包裝的市場趨勢,解析其如何透過設計語言,打造獨特的品牌識別度。 1. 透明包裝:驅動消費的新視界,市場規模破千億 透明包裝的興起並非偶然,凸顯了消費者對產品成分、製程等資訊的渴望,以及對品牌誠信的高度期待。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Smithers Pira  的報告,透明包裝在 2024 年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  1,520 億美元 ,預計到2032年將增長至2,500億美元,期間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6.7%。食品與飲料行業是透明包裝的主要驅動力,占比接近  60% 。透明包裝的廣泛應用,不僅促進了行業的繁榮發展,也為品牌開闢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圖片來源: grandviewresearch 更多參考資料: fortunebusinessinsights 1.1  透明經濟崛起:包裝設計的新藍海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Smithers Pira 的報告,透明包裝在2024年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  1520億美元 ,年複合增長率(CAGR)達到  5.2% 。食品與飲料行業是透明包裝的主要驅動力,占比接近  60% 。 食品包裝案例數據 在一項針對 5,000 名消費者的調查中,有  78% 的受訪者  表示,透明包裝讓他們更容易信任產品的品質。這種信任轉化為行動,促使透明包裝產品的銷量平均增長  25%-30% 。 亞洲市場 :透明包裝在亞洲市場的接受度迅速提升。尤其是 日本 ,透明包裝已成為食品和生活用品的設計標準。 歐洲市場 :歐洲消費者更加關注透明包裝的環保屬性,品牌普遍使用可回收材料來吸引購買者。 美洲市場 :透明包裝在美洲的飲料行業廣泛應用,例如可口可樂的透明瓶設計,用以展示產品的純淨與健康。 1.2 消費者對透明包裝的偏好 透明包裝的視覺透明性,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更直觀的感知,進而提升購買信心。Mintel數據顯示,63%的消費者表示,這樣的包裝設計能有效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 美妝行業數據: 護膚品的質地對消費者來說至關重要,透明包裝能讓消費者直接觀察產品的質地,如乳液的濃稠度、精華液的流動性等。數據顯示,超過40%的消費者更偏好能直觀展示產品質地的透明包裝。   2. 透明包裝設計:設計師面臨的考驗 透明包裝的成功,是市場需求、設計美學和功能性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產品真實性、健康和環保的需求,同時也為品牌提供了塑造差異化形象、提升產品價值的機會。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透明包裝將不斷演變,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2.1 設計優勢:產品與美學的結合 透明包裝強調極簡與功能的結合,直接將產品的質感與內容呈現給消費者。這種設計語言非常適合強調產品純度的品牌,例如食品、飲料、美妝和家居用品。 數據顯示: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研究數據顯示,透明包裝能有效提升產品在貨架上的能見度,相較於傳統包裝,關注度提升了34%。  這表明,消費者對透明包裝的青睞程度正在不斷上升,透明包裝已經成為現代包裝設計的主流趨勢。 2.2 深入分析透明包裝的挑戰 材料問題 成本考量: 高性能材料:  為達到高透明度和耐用性,透明包裝往往採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如PET、PC等,這無疑增加了生產成本。 薄膜技術:  追求薄膜化以降低成本,但過度追求薄膜化可能導致包裝強度不足,影響產品保護。 環境影響: 能源消耗:  高性能透明材料的生產過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回收難度:  不同種類的透明材料回收處理存在技術難度,且回收成本較高。 材質特性限制: 光老化:  透明塑料容易受到紫外線照射而老化,影響產品品質和包裝壽命。 氧氣滲透:  對於需要隔絕氧氣的產品,透明塑料的氧氣滲透率較高,可能導致產品變質。 可回收性 材料複雜性:  透明包裝常與其他材料複合使用,如紙板、鋁箔等,增加了回收分離的難度。 回收技術限制:  目前許多地區的回收設施並不能有效處理透明塑料,特別是複合材料。 消費者意識不足:  消費者對透明包裝的回收知識有限,分類不正確會影響回收效率。 其他挑戰 功能性限制: 遮光性:  對於光敏性產品,透明包裝無法提供足夠的遮光保護。 阻隔性:  透明塑料對氣體和水分的阻隔性較差,可能影響產品的保質期。 設計限制: 印刷限制:  透明材料上的印刷效果可能不如不透明材料。 視覺疲勞:  過多的透明包裝可能導致視覺疲勞,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3. 無印良品:透明包裝的典範實踐 無印良品以透明包裝為載體,將「自然」、「簡約」和「誠信」等品牌價值觀具象化,成功打動了追求高品質、簡約生活方式的消費者。無印良品經典的透明玻璃瓶裝化妝水,就是透明包裝成功案例的典型代表,它不僅展示了產品的純淨,更成為無印良品簡約美學的標誌。 圖片來源: MUJI無印良品2021美妝保養熱賣Top 5:原色化妝棉、洗面乳、睫毛夾、敏感肌化妝水通通該入手 3.1 無印良品的透明包裝設計哲學 圖片來源: MUJI熱賣TOP 5名單出爐!冠軍是「它」月銷破萬瓶 無印良品透過透明包裝,將產品的優點放大,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受到產品的質感與價值,這種設計策略不僅符合現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更提升了品牌的競爭力。 食品包裝: 無印良品的零食和穀物產品多採用透明塑膠袋包裝,簡約的標籤僅提供必要資訊。這種設計讓消費者能夠清晰地看到產品的色澤、形狀,甚至能感受到食材的新鮮。 家居用品: 無印良品的儲物用品和收納盒,透過透明的材質,讓物品一目了然,不僅方便取用,更能提升空間的整潔度。 3.2 環保實踐與透明包裝 無印良品不僅將透明包裝視為一種設計美學,更將其包裝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緊密結合。 材質選擇:  無印良品在包裝材料的選擇上,優先考慮可回收、可降解的材質,如玻璃、PET等。以食品罐為例,無印良品廣泛採用玻璃材質,不僅能更好地保留食物的風味,還可循環利用。 包裝簡化:  無印良品不斷優化包裝設計,減少不必要的包裝材料,降低對環境的負擔。 數據佐證:  根據無印良品官網數據,其食品包裝系列的可回收率高達80%,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充分證明了無印良品在環保包裝方面的努力。   4. 透明包裝的未來發展方向 透明包裝的未來發展將緊密結合科技創新、環保意識與消費者需求。以下為幾個值得關注的趨勢: 智能包裝的整合:  透明包裝將不再僅僅是靜態的展示,而是與智能技術深度融合。透過嵌入NFC芯片、QR碼等,消費者可通過手機獲取產品資訊、溯源,甚至實現個性化定制。例如,掃描透明包裝上的QR碼,即可了解產品的產地、成分、營養價值等詳細資訊。 環保材質的廣泛應用:  未來,透明包裝將更加注重環保。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回收玻璃、植物基材料等將成為主流。此外,透過優化設計,減少包裝材料用量,也是降低環境影響的重要手段。 功能性提升:  透明包裝的功能性將不斷拓展。例如,透過特殊的塗層,可實現防霧、防刮、防紫外線等功能,提升產品的保護性。 個性化定制:  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透明包裝將實現高度的個性化定制。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求,設計獨特的包裝樣式。 根據Smithers Pira的預測,到2030年,使用可持續材料的透明包裝市場將增長28%,成為包裝行業的發展重點。這表明,消費者對環保、透明的包裝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為透明包裝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透明包裝的未來,將是一場科技與美學的盛宴。  透過智能化、環保化和個性化設計,透明包裝將不斷突破創新,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更愉悅的產品體驗。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media/
Poan Pan 的特色插畫捕捉了身體姿勢和動作的怪癖
專家觀點
2025-02-20

Poan Pan 的特色插畫捕捉了身體姿勢和動作的怪癖

  Poan Pan 熱愛人們,他尤其喜歡畫畫。在他的每幅插圖中,你都會發現一個角色——或幾個人物——過著他們的日常生活,倒咖啡,騎自行車,或在樂隊中演奏。 Poan 的每件作品的靈感都來自於他日常的素描本,素描本“充滿了對人體姿勢的觀察”,Poan 將其視為“思想詞典”。 Poan 不僅致力於捕捉人類姿勢和動作的怪癖和特殊性,還致力於捕捉一些更無形的東西——人們的“溫暖和人性”,以及他們的身體彼此聯繫的方式、物體與周圍環境的聯繫的方式。 Poan 在中央聖馬丁學院獲得平面傳達設計學士學位,2021 年畢業後,他在英國待了幾年,然後回到台北,繼續追求「透過插畫和設計講故事」。去年 7 月,Poan 參加了高雄的美術駐留項目,這「重新點燃」了他對模擬技術的熱愛,現在他發現自己在數位作品中融入了蠟筆和水彩紋理。為了激發作品的其他元素,Poan 發現漫無目的地遊蕩最能激發他的創造力,心中沒有特定的目的地。 “對我來說,插畫不僅僅是創造圖像——它還表達了觀察結果和擁抱精緻的生活,”他最後說道,“即使在最微小的時刻也能找到快樂。”   圖: Poan Pan:咖啡時間(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圖: Poan Pan:跳繩(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圖: Poan Pan:搜尋結果(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圖: Poan Pan:Isokon 長椅(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圖: Poan Pan:社群(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圖: Poan Pan:騎乘者(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圖: Poan Pan:遺產(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圖: Poan Pan:一線希望(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3 年) 圖: Poan Pan:The Atlantic 和 Grammarly(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圖: Poan Pan:Cubitts NYC(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圖: Poan Pan:2024 台北城市文化節(版權所有 © Poan Pan,2024)   內容來源: https://www.itsnicetha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