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公司合作生產一種全循環、100% rPET 沐浴油瓶,由酵素法回收材料製成,與原始 PET 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 57%。

歐舒丹化妝品瓶採用 100% 酵素法回收成分

L’Occitane Cosmetics Bottle Uses 100% Enzymatically Recycled Content
本刊編輯室
2024-06-08
歐舒丹化妝品瓶採用 100% 酵素法回收成分

歐舒丹在其 Amande 沐浴油系列中使用完全由酵素回收的 PET 廢料製成的 PET 瓶。

今天,在巴黎舉行的奢侈品牌可持續包裝展Edition Spéciale by LuxePack上,國際化妝品品牌歐舒丹普羅旺斯和生物化學公司 Carbios 為歐舒丹的 Amande 淋浴推出了一款完全由酶回收製成的透明 PET 瓶油範圍。

Carbios 酶解聚製程生產的 100% 回收 PET 瓶完全透過歐洲價值鏈生產。 Carbios 表示,這種歐洲方法透過縮短運輸距離並整合當地收集和生產流程,優化了技術的環境效益和產品的生命週期分析 (LCA)。

Carbios 的酵素解聚製程可實現 PET 包裝的完全循環系統。

Carbios 的酵素解聚製程可實現 PET 包裝的完全循環系統。

rPET 的原料包括彩色瓶子、多層托盤和機械回收殘留物,目前均未使用傳統技術進行回收,均在當地收集、分類和製備。然後,該材料被運送到Carbios 位於法國克萊蒙費朗的工業示範工廠,在那裡利用其生物回收技術將PET 廢物分解為其原始單體——純化對苯二甲酸(PTA) 和單乙二醇(MEG)。然後,所得單體在歐洲重新聚合成新的、完全回收的 PET 樹脂。在法國 Oyonnax,這些樹脂隨後由Pinard Beauty Pack吹塑成符合歐舒丹規格的瓶子。

...

推薦文章

包裝印刷業碳達峰&碳中和之路
包裝未來
2022-01-27

包裝印刷業碳達峰&碳中和之路

當前,全球正在加快邁向綠色低碳社會的步伐。為了應對這一個趨勢,許多企業紛紛承諾致力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並將其列入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戰略規劃。印刷業同樣感受到向綠色低碳社會轉型全球巨浪所帶來的影響,例如日用品、食品、化妝品、醫藥品等各行業的知名品牌已經開始採取相應的舉措,以迎接綠色低碳社會的到來。 為了達成各自宣導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這些品牌正在向包括包裝印刷企業在內的利益相關方提出要求,希望他們能在CO2減排層面提供支援和幫助。對於印刷行業而言,綠色低碳已是一個必須應對的一項重要課題,但是為此而採取環保對策是否會增加更多的成本,這一點讓許多企業感到擔憂。事實果真如此嗎? ●小森的綠色低碳解決方案 促進碳達峰碳中和是否增加成本 迄今為止,環保對策與提升利潤一直被認為是相互對立的兩件事。然而,近年來的研究分析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結果,我們以“勞動生產率”與“碳生產率”之間的關係為具體範例,對此加以說明。(見圖1) 在圖1中,橫軸代表勞動生產率,縱軸代表每噸CO2排放量的碳生產率。首先,可以看出在勞動生產率高的國家,其碳生產率也高,兩者之間是正相關的變數關係。瑞士、瑞典、德國看似就是勞動生產率和碳生產率實現雙高的國家。這就意味著,這些國家似乎是在減少CO2排放量的同時,提高產能和利潤。如今,全球多國已在提高產能和促進碳達峰、碳中和層面取得巨大的進展。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不同行業的碳生產率與資產收益率(ROA)兩者之間的關係。圖2這張圖展示的是日本碳生產率(橫軸)與ROA(縱軸)的情況。較其他行業相比,包括汽車製造商在內的交通運輸機械及設備製造業、金屬產品製造業可以更高效地創造利潤,而且碳生產率看似也更高。遺憾的是,當前與印刷行業相關的紙漿、紙、紙類加工品製造業的ROA和碳生產率均處於較低的水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較其他行業相比,印刷行業的潛在提升空間也更大。 由此可見,透過提高產能、減少浪費,可以同時實現提高利潤和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因此,印刷行業似乎能夠同時推動提高利潤和綠色低碳的進程。 本文把焦點對準包裝印刷行業所涉及的三個領域:分別是印刷工序、印刷廠、印刷行業的供應鏈變革。針對如何在每個領域提高產能,也就是推動綠色低碳進程,我們將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圖3:單位時間的產能 印刷工序提高產能指的是什麼 首先,我們把目光對準印刷工序的產能。在印刷行業裡,小批量、短交貨期的印件需求正在不斷的遞增。為了提高產能,印刷機必須擁有更高的印刷速度和更短的作業準備時間,這樣才能把投資回報率(ROI)提升至極限。小森LITHRONE GX/G advance系列單張紙平印機可提供全球頂級ROI。透過提高飛達、收紙裝置、Komorimatic潤版系統的高速運行穩定性,實現穩定可靠的高速印刷。另外,機器採用升級版的作業系統,顯著減少操作人員的觸碰操作。透過連接“KP-Connect Pro”,機器可以自動預設印件資料,從而大幅度縮短作業的準備時間。憑藉著這些改良,LITHRONE GX/G advance系列印刷機,可以實現提高產能的重要目標。(見圖3) 採用生產效率較高的新款印刷機替代老舊的機器,透過這種“精減設備”的方式可以提高印刷工序的整體產能。比方說,使用2台高產能的新款印刷機替代3台低產能的老舊設備,不僅能夠實現更高的產能,還可以大量減少紙張損耗和電力消耗,有助於提高整體利潤和顯著減少CO2的排放量。(見圖4) 只有安裝產能可得到大幅度提升的LITHRONE GX/G advance系列印刷機,才能在印刷工序領域實現精減設備的主要目標。 ●圖4:精減設備帶來的效果 印刷廠整體轉型為智能印廠 印刷現場的工作涉及多道的工序,如果用紙質作業單或電話等老舊的方式進行工序管理,則不易於實現與前後工序的有效銜接,也很難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這樣就會給提高整體產能帶來侷限。換句話說,如果想要提高印刷車間的產能,優化整體工序比提高每道工序的產能更為重要。憑藉生產工序整體實現數位化轉型(DX)來推動改革創新,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之關鍵。而小森公司宣導Connected Automation(智聯自動化)的理念,具體來講就是利用數位化的技術,把獨立分散的各道工序銜接在一起,形成一體化的印刷工序,以此把印刷廠打造為智能印廠。 作為支撐這一個理念的核心中介軟體,KP-Connect Pro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於開放式平台理念所開發的KP-Connect Pro,如今已經可以接通多家製造商和供應商的設備,實現資料互聯共用。印刷企業既能使用全新機器,又能用現有設備,以自由組合的方式連接KP-Connect Pro。一旦各道工序實現數位化互聯,就能夠透過視覺化資料查看所有的工序,並有助於對其進行優化。透過即時傳送的機器運行資料,可以及時瞭解哪些地方出現問題,並立即採取有效的對策。此舉不僅能夠避免損失,還有助於提高整體的利潤。 如今,日本及海外的多家印刷企業已經安裝了KP-Connect Pro,許多成功案例說明,它能夠顯著提高產能和獲利。小森公司相信,生產工序整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現實,其影響效果將是非常巨大。由於許多使用者回饋的建議都在產品性能中得到體現,所以KP-Connect Pro已經成為實用性更好的一套系統。今後,小森將再接再厲,繼續探求理想的印刷工序數位化模式。如同上面所敘述,小森公司相信,只要能夠提高印刷廠的產能,就能改善能源效應,從而減少CO2排放量,為建設綠色低碳社會做出貢獻。KP-Connect Pro必將在印刷廠轉型為智慧印廠的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5:印刷行業的供應鏈變革 印刷業的供應鏈變革理念 使用專色油墨進行印刷對於包裝印刷來說是最大的挑戰之一,用專色印刷時,換色作業及清洗墨輥會讓作業準備的成本變得非常昂貴。為了滿足預算要求,印刷企業經常要採取大批量生產的方式,比方說,把原本應該每個月交貨的印刷品,一次性印完6個月的數量。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在這半年裡發生印刷圖案設計的變更,庫存就變成廢品,其結果是為企業帶來損失,進一步加重成本的負擔。最理想的解決方案,是把作業準備成本降至最低,並提供一套印製小批量印件也能創造利潤的生產系統。如果印刷廠可以印製小批量印件,並即時(Just-in-time)提供給客戶,就無需持有庫存,也就不存在廢品損失的風險,並能顯著削減成本。這就是小森公司針對印刷行業的供應鏈變革提出的理念。(見圖5) 小森公司可以為供應鏈變革提供兩套的解決方案。其一是“Smart Color(靚彩)”印刷技術,它能虛擬再現專色的色彩,其二是Impremia NS40數位印刷機。而“Smart Color”在CMYK的基礎上,加入O(橙色)、G(綠色)、V(紫色),以7種顏色再現廣色域的專色色彩。7色可以再現88%的Pantone色彩,6色可以再現80%的Pantone色彩。透過把油墨種類固定下來,就無需進行換色作業和清洗墨輥,透過實現色彩的數位化管理,可以顯著縮短作業準備時間。如果機器配置了升級版的功能,也就是並行控制技術,就可以同時進行換版、清洗橡皮布、預上墨的作業,實現更高效的作業轉換。(見圖6) 關於虛擬再現專色,雖然這種構想在很早以前就已出現,但是由於無法準確、穩定地再現專色,這種想法也一直被認為難以在實踐中得到應用。為了能以網點疊加工藝呈現各種專色色彩,印刷機需要確保高水準的網點再現精準度,並把水膜厚度控制在穩定的水準。 Komorimatic是獨具匠心的小森式潤版系統,憑藉4根傳水輥、反向水楔的滑移作用,在左右及上下方向都能形成均勻的水膜,從而把紙面的色差控制在最低限度。憑藉能夠精準供水的Komorimatic潤版系統、能夠精準形成墨膜厚度的墨斗鍵及墨膜厚度控制系統,可以虛擬再現⊿E3以內的專色。這項技術為實現Smart Color奠定堅實的基礎。(見圖7) 對於極小批量的包裝印刷印件來說,Impremia NS40數位印刷機可以把作業準備成本減至極限。Impremia NS40是能用B1尺寸承印材料,以6,500sph的印刷速度,滿足極小批量、短交貨期印刷需求的數位印刷機。除了具備數位印刷機固有的特點,也就是作業準備工序極為簡化之外,還能用7色再現96%的Pantone專色色彩(其色彩覆蓋率是截至2021年9月資料),是能為包裝印刷行業開闢新天地的數位印刷機。它可以按需印刷小批量印件,這樣一來,印刷企業就無需持有庫存,也不會出現廢品損失。 包裝印刷業碳達峰碳中和之路 2021年4月,在全球各地的環保意識逐步遞增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宣佈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將在2030年之前把溫室氣體排放減少46%(相較於2013年),從而加快整個社會的綠色低碳進程。根據估計,在印刷行業中,尤其是包裝印刷行業,將會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所以從現在起,為了能在十年之內達成這一目標,必須立即採取行動致力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那些無法達成目標的企業,可能將要面臨來自品牌持有者及終端消費者的嚴厲指責。 如上面所敘述,“實現產能最大化,透過減少浪費來提高利潤,並最終達成綠色低碳的目標”,這就是解決問題的主要關鍵。企業運營與碳達峰、碳中和不是相互對立的兩件事,而事實上,甚至可以認為一些國家已經藉此提高了競爭力。 ●圖6:Smart Color效果 ●圖7:色差極小(資料來源╱此處記載的安裝效果及改良效果,是在一定條件下估算和測量的資料,其目的是為投資決策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資訊,小森公司對實際效果不做任何保證)
數位技術驅動印刷包裝產業的轉型與發展
專家觀點
2024-06-07

數位技術驅動印刷包裝產業的轉型與發展

數位技術先帶來商業自動化(1985-2005),也促進電子、移動及社群媒體的發展(2000-2020),更侵蝕到傳統紙媒體的市場,導致票據印刷(1995-2010)、報紙、書及雜誌(2000-2015)、商業印刷(海報、目錄、手冊等,2005-2020)等呈現不同幅度的衰退。 但數位技術也帶來印刷業經營新的商業模式,包括網路印刷、數位印刷與服務、流程的自動化、個人化與個性化服務,電子商務、精準行銷(Targeted Market)等,在這數位環境的變遷過程,印刷相關產業如印刷、傳播、媒體、包裝、出版、廣告、資訊、電子、文件管理、服務與解決方案等也逐漸的融合(Convergence)在一起,這是數位科技帶來的印刷業多元創新機會。 全球印刷媒體產業(Printing Media)是一個持續在變動與發展的產業(A changing industry),也是一個必須重新定義的產業。要融合傳統印刷技術、數位、網路及資訊技術,由紙媒體跨入多媒體服務,以製造為主但提供更多的整合服務與解決方案,由傳統的印刷媒體產業變成以滿足客戶或市場需求的產業。 知名的印刷媒體What They Think?提到,未來印刷業是提供整合製程服務者(as a process),傳播媒體服務者(as a media),印刷是滿足不同客戶的商業模式(as a business model)提供者,印刷是提供市場與客戶需求的貿易服務機構(as a trade association),印刷是永續、差異化服務的綜合製造業(as a industry)。 Indigo創辦人Benny Landa曾經說過,「未來所有事物將數位化,印刷也不例外」(Everything That Can Become DIGITAL, PRINTING Is No Exception!)確實如此。而美國RIT教授Frank Romano就認為新印刷時代的已經來臨。  
雅詩蘭黛接近實現永續包裝目標
包裝未來
2024-06-14

雅詩蘭黛接近實現永續包裝目標

在北美,ELC 開發了一種閉環系統,將透過 Back-to-Mac 回收計劃收集的一些 MAC 標誌性黑色塑膠重新融入到新的化妝品包裝中。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自 1946 年以來,雅詩蘭黛公司一直是美容行業的中流砥柱,在其經營的香水、護髮、護膚和彩妝四大產品類別中,以其優雅、奢華和卓越品質而享譽全球。 ELC 擁​​有 20 多個品牌組合,業務遍及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推動永續發展的全球影響力方面處於有利地位。這是該公司在整個組織中承擔的責任,其對更永續包裝的承諾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0 年,ELC 圍繞可持續包裝闡明了其目標,指出到2025 年,按重量計算,其75% 至100% 的包裝將至少滿足其所謂的“5 R”之一:可回收、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可恢復的。此外,該公司還承諾在 2025 年將 PCR 的使用率增加到 25% 或更多,並在 2030 年將包裝中的原生塑膠用量減少到 50% 或更少。 雖然 ELC 的目標與許多快速消費品同行的目標類似,但進入奢侈品行業卻面臨著獨特的挑戰。儘管如此,透過使用可靠的 SKU 級數據以及創新的新興技術和策略,該公司距離 2025 年目標僅差幾個百分點。 平衡奢華、功能性和永續性 ELC 的品牌涵蓋廣泛的美容選擇,其中包括 Aerin 的精緻奢華香水、Clinique 的皮膚科醫生指導的護膚和化妝解決方案、Aveda 和 Origins 的植物性護髮和護膚產品,以及純素、 Smashbox 的無殘忍化妝品等18 款產品。但奢華伴隨著巨大的期望,尤其是那些想要同樣優質包裝的消費者。 「我們的業務涉及高端和奢華美容領域,在這些市場中,包裝是消費者主張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是消費者在商店或網路上看到它時最先被吸引的東西之一。 「它具有非常高的功能價值,特別是當您處理化妝或在臉上塗抹產品時。它對消費者來說具有非常高的奢侈品徽章價值。通常,消費者會珍惜該產品;例如,她從錢包裡拿出它,然後把它放在餐廳裡。她希望人們看到它。   雅詩蘭黛公司的香水、護髮、護膚和彩妝產品組合包括 23 個品牌。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在這個領域,在提供更永續的包裝的同時保持功能性和美觀性可能具有挑戰性。優質美容包裝通常包括壓花和箔等特殊印刷工藝(使其不可回收)、多種材料和組件(如睫毛膏和口紅包裝)以及無法透過傳統材料回收設施回收的小尺寸尺寸(MRF)。 PCR 在奢侈品包裝中的應用也很困難。由於採用機械回收過程,PCR 可能不具有與原始塑膠相同的機械或美觀特性,甚至與所包裝產品的材料相容性。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該公司表示,將永續性納入其包裝設計中是一項策略當務之急。 「這就是我們創造 5 盧比的原因,」彼得森說。 “我們希望為我們的品牌提供選擇,以探索推動永續包裝的不同方式。” 他補充道,值得注意的是,當 ELC 在 2020 年制定可持續包裝目標時,這些目標並不是由企業的「天上掉餡餅」願望所驅動的。相反,它們是根據現有 SKU 級別分析合作創建的。 「我們使用這些數據進行自上而下的分析,然後說:『好吧,我們目前的 5 盧比是多少?大約是 50%。然後,為了使用數據分析達到 75%,我們問自己,『有多少包裝可以使用玻璃?可以去儲值多少?我們可以合併多少百分比的可用 PCR 流?我們進行了自上而下的分析,認為透過這些幹預措施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客製化工具和培訓指南永續設計 截至 2023 年,71% 的 ELC 包裝符合 5 盧比標準。這項進步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在設計時考慮到 5 R 的新產品發布 (NPL)。 Peterson 表示,ELC 銷售額的 25% 至 30% 來自 12 個月內推出的不良貸款。 「當我們開發新產品和新包裝時,我們抓住機會納入 5 R 之一,而不必從頭開始設計所有包裝,」他解釋道。 為了幫助其包裝開發人員、行銷人員和採購團隊創建符合 5 R 的包裝,ELC 制定了包裝永續性指南,其中包含 ELC 定義概述、材料選擇指南和常見問題解答。它們也為增強包裝永續性的設計提供了方向。 指南中列出的優先事項包括盡可能減少和去除包裝、設計可重複使用和可再填充的包裝、建造設計可回收性、增加包裝中PCR 材料的數量,以及用生物塑料替代石油基塑料(如果生物塑膠可以)可回收,不會污染傳統的回收系統。 ELC 也為包裝開發團隊提供定期的正式和非正式培訓課程。此外,2022 年,它推出了客製化開發的工具來計算不同包裝的可持續性概況。 2023 年,該計算器得到了增強,納入了與包裝設計相關的潛在溫室氣體排放量。 「計算器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將新產品包開發工作與永續發展計畫同步,」彼得森說。 “對這些開發人員、設計師和工程師進行使用這些工具的培訓非常重要。” ELC 採取多種途徑實現可回收性 正如 Peterson 所說,將可回收、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可回收包裝從 50% 提高到 71% 涉及「大量繁重的工作」。鑑於 ELC 產品組合中品牌和包裝的廣泛範圍及其相應的挑戰,ELC 的包裝團隊不得不採用開箱即用/袋子/小袋/罐子/瓶子的思維。在此過程中,ELC 推出的一些封裝創新滿足了 5 盧比以上的要求。同樣,對於其中一些 5 盧比,ELC 採取了多種途徑來達到相同目標。 為了滿足可回收性以及包裝中更多 PCR 的需求,2021 年,ELC 將其最大的特許經營產品之一雅詩蘭黛高級夜間修復精華液從塑膠瓶轉變為玻璃瓶。正如彼得森解釋的那樣,現有的瓶子是由未在回收流中捕獲的塑膠製成的。這意味著該包裝不僅不符合ELC的可回收標準,而且由於難以回收,ELC也無法將PCR納入新的血清包裝中。   ELC 將其高級夜間修護精華液的包裝從塑膠改為玻璃,以便容器可以回收利用,同時增強其奢華外觀。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根據該公司 2021 年在 Facebook 上發布的帖子,改用可回收玻璃瓶來盛裝血清「每年可以節省數百萬個塑膠瓶」。它補充說,“如果我們將這些瓶子首尾相連,它們將延伸超過 2,000 公里/超過 1,000 英里!” 一些懷疑論者可能會爭辯說,從塑膠轉向玻璃可能更多的是消費者的看法,而不是溫室氣體排放(GHG)的實際減少。為了確保從一種材料轉向另一種材料不僅僅是裝飾門面,ELC 在更換包裝時會進行完整的生命週期分析 [ELC]。 「當我們的高級夜間修護精華液從塑膠轉向玻璃時,這是一個重大決定,」彼得森說。 「我們希望確保透過提高其可回收性,我們最終不會增加包裝的碳足跡。因此,我們使用外部方進行了非常詳細的生命週期評估,以驗證情況並非如此。然後我們就能夠推進該專案並決定走這條路。 此外,彼得森補充道,改用玻璃增強了包裝的美感,使其更加奢華。 ELC 追求可回收性的另一個途徑是使用紙張來生產一次性小袋和樣品包等物品,這些物品傳統上由多層柔性薄膜結構製成。 「因為我們提供高端美容產品,所以樣品是我們商業模式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彼得森說。 「消費者通常必須先體驗一種產品,然後他們就會愛上它併購買全尺寸的產品。因此,我們希望我們的一次性樣品更加可持續。 2022 年,ELC 護髮品牌 Aveda 自 1978 年成立以來一直是永續發展領域的先驅,推出了一款由帶有乙烯乙烯醇 (EVOH) 塗層的 紙製成的樣品包 。該包裝袋在歐洲和英國獲得路邊可回收認證; Aveda 仍在努力實現廣泛的可回收性,包括在美國。經同儕審查的 LCA 顯示,與業界常用的多層層壓結構相比,紙質包裝可減少 36% 至 68% 的用水量和 37% 至 64% 的排放量 [CO  2當量]。   ELC 品牌 Aveda 為其一次性樣品包創建了一種紙質包裝,可在歐洲和英國回收 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但對於美容和個人護理產品品牌來說,確保包裝可回收並不總是像改用新材料那麼「容易」。如果包裝太小,即使它是由可廣泛回收的材料製成的,由於當前分類技術的限制,它也不會被 MRF 捕獲。美容和個人護理包裝通常還包含由不同材料和不同尺寸製成的眾多組件。 認識到這些挑戰,ELC 於 1990 年成立了 Back-to-M  。  A  。  C 回收計劃( 請參閱下面的側邊欄 )有助於在循環經濟中為化妝品包裝創造一席之地。透過該計劃,包裝被拆解,那些可以回收的材料由專門從事難以回收物品的公司處理;餘下部分則用作廢棄物轉化能源。回到 M。  A  。  C 以及 ELC 品牌 Aveda、DECIEM、Bobbi Brown 和 Clinique 的其他回收計劃,勾選幾個 5 R 框;它們是可回收和可回收的,並成為回收材料的來源。 先進的回收技術與機械技術一起成為 PCR 的來源 在 ELC 的 5 R 中,最重要的干預措施之一是使用回收材料。在這一領域,Aveda 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據該公司稱,80%的Aveda高密度聚乙烯瓶至少使用80% PCR含量,超過85%的護膚和造型PET瓶和罐子含有100% PCR。在 2021 財年,Aveda 也推出了一款新型 350 mL 單一材料管,其中含有 65% PCR 聚丙烯,ELC 表示這是其迄今為止開發的單一材料管中百分比最高的。 然而,儘管 Aveda 在回收材料方面取得了成功,但 Peterson 解釋說,將機械回收的 PCR 融入美容包裝中可能會很棘手。 「透過機械回收,當你分解塑料,然後將它們磨碎,然後重新熔化並在成型過程中再次使用它們時,它們並不總是具有相同的機械或美學特性,甚至與我們的配方的材料相容性。 「我們必須對材料進行大量測試和分析,看看它們與我們的配方結合後的表現如何。 「有時候,回到我們這個被視為奢侈品的行業,美學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可能得到了我們需要的性能,但美學卻不在那裡。然後我們必須回到品牌並讓他們知道由於 PCR 的原因,包裝的顏色會有所不同。有些品牌對此表示同意,因為品牌背後的故事是圍繞著永續發展的。而其他品牌雖然希望可持續發展,但又不想犧牲奢華的外觀。 於後者品牌,ELC 找到了一種結合 PCR 的方法,同時仍提供與原始材料相同的美學特性和相同的功能。 2021 年,ELC 與化學公司 Eastman 簽署協議,開始在其包裝中使用其分子回收 Renew PET 樹脂( 請參閱下面的側邊欄 )。此後,ELC 也與 SABIC 合作,為其管材包裝採購經過認證的圓形聚烯烴。 「高級再生樹脂的令人興奮之處在於,理論上它們具有與原始塑料相同的特性,因此品質和性能幾乎沒有妥協,」彼得森說。 「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類似的事情。挑戰在於有些材料仍處於初級階段;它並不適用於所有樹脂類型。而且價格也比較貴。 根據 ELC 2023 年社會影響與永續發展報告中提供的指標,自 2021 年以來,該公司已將包裝中使用的 PCR 比例從 15% 增加到 19%。它還報告說,在同一時間範圍內,它已將 PCR 和/或可再生材料製成的包裝百分比從 38% 增加到 40%。就其包裝中的初榨石油含量而言,ELC 目前為 83%。 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包裝的興起 5 R 中的最後一個(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構成了 ELC 包裝的少數,但隨著工程師在開發 NPL 時開始利用此選項,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 2023 年 2 月,ELC 高級香水品牌 Le Labo 開始向美國和英國客戶提供其經典系列 50 毫升和 100 毫升淡香精瓶的線上續裝服務。它還允許消費者將空的 50 毫升、100 毫升和 500 毫升經典系列和城市獨家系列瓶子帶回其全球精選的幾家商店進行補充,並享受折扣。 另一個 ELC 香水品牌 Kilian Paris 也提供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的系統。該品牌表示,「Kilian Paris 對永續發展的承諾源於其奢華香水的概念。最喜歡的香水只需購買一次,並終身補充。因此,我們所有的香水瓶都可以無限次填充。 Kilian 補充裝可讓您補充標誌性的 50 毫升香水噴霧、30 毫升旅行套裝或水瓶。   香水品牌 Kilian Paris 提供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的包裝系統,其中包括優質可重複使用的瓶子,包裝中的再填充物經過輕量化以減少浪費。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根據 Kilian 介紹,補充瓶配備了防溢出機制,一旦瓶子裝滿,其分配器就會自動停止香水的輸送。此外,新的補充包已輕量化,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 ELC 在這一領域的最新創新是雅詩蘭黛 Revitalizing Supreme+ Moisturizer Youth Power Crème 的新型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包裝系統,這是一種使用煙彈補充裝的多成分包裝。 雅詩蘭黛:創新的燈塔 在永續發展與消費者期望和企業責任日益交織在一起的時代,ELC 成為創新和環境管理承諾的燈塔。透過 5 R(可回收、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可回收)所概括的戰略方法,ELC 不僅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而且在實現這些目標方面取得了切實的進展。 在奢華美容產業的複雜性中,包裝在消費者認知中發揮關鍵作用,ELC 利用強大的數據分析和尖端技術來推動永續的包裝解決方案。從雅詩蘭黛高級夜間修護精華液等標誌性產品到可回收玻璃瓶,再到一次性小袋的開創性紙質替代品,該公司在不影響產品質量或美觀的情況下,堅定地致力於減少環境足跡。 至關重要的是,ELC 的承諾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它深深植根於其業務結構中。透過將永續性融入其包裝開發流程的 DNA 中,從全面的生命週期分析到創新的材料採購合作夥伴關係,ELC 正在為美容行業開闢一條通往更永續的未來的道路。 隨著公司不斷突破界限並探索新的途徑,例如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的包裝系統的擴展,它證明了數據驅動的創新和戰略協作的變革力量。透過堅定不移地致力於 5 盧比及以上,ELC 不僅重新定義了美容領域的奢華,而且還為全球市場的環境責任樹立了新標準。  Back-to-MAC 讓復原成為可能 在雅詩蘭黛公司的 5 盧比中,「可回收」對於奢侈個人護理和美容產品製造商來說可能是最具挑戰性的之一。為了解決這些應用中傳統使用的小規格和多成分包裝的加工和回收困難,1990 年,ELC 品牌 MAC Cosmetics 率先推出了 Back-to-MAC 回收計劃之一。 Back-to MAC 讓消費者能夠將空的 MAC 化妝品包裝(包括眼影罐和口紅包裝)退回參與活動的 MAC 商店和網路。液體唇膏、亮粉和顏料、卸妝液、香水、刷子清潔劑和潔面乳、混合介質、壓克力顏料、指甲油和噴槍化妝品不符合退貨條件。 為了解決與這種包裝相關的各種挑戰,ELC 的計劃“考慮了運輸、裝卸和報廢處理等運營問題,以及客戶體驗、溝通和參與”,高級主管 Robert Peterson 說道。總經理. 為了幫助運行其項目,ELC 與世界各地的供應商合作。在歐盟,MAC 與 MBA Polymers 合作。在澳大利亞,它與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商  Close the Loop 的 合作已有十多年了。 2023 年 3 月,MAC 宣布也將與美國和加拿大的 Close the Loop 合作。   在北美,ELC 開發了一種閉環系統,將透過 Back-to-Mac 回收計劃收集的一些 MAC 標誌性黑色塑膠重新融入到新的化妝品包裝中。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該供應商表示:「我們的全球分支機構在處理回收化妝品包裝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雖然其他設施可能要求消費者清洗瓶子、容器和管子,但我們有設備可以為他們做到這一點。掃除障礙可以幫助更多消費者退回空貨,賦予他們新的生命。 空箱返回 MAC 後,將被運送到閉環設施,然後在那裡進行分類和處理。如果塑膠材料可以回收,它們會被切碎、清洗並重新造粒,然後用於生產新材料。同時,金屬被分離並送往金屬回收設施,玻璃在成為新玻璃之前被粉碎。無法回收的材料透過廢棄物轉化能源技術轉化為能源,實現零廢棄物掩埋解決方案。  雖然直接返回 MAC 進行新包裝的材料數量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消費者的參與度和退回的包裝類型,但在北美,ELC 開發了一個閉環系統,以重新融入 MAC 的一些標誌性黑色材料。塑膠製成新的MAC 化妝盒。 彼得森說:“這是時間、人力和專業知識的投資,是我們與供應商合作多年開發的計劃。” 2023 年,美國 太平洋沿岸地區 加工了超過 34 萬磅空 MAC 容器(相當於 930 萬支口紅)  分子回收有助於實現 PCR 目標 2021 年,雅詩蘭黛公司和伊士曼宣布了 一份全球諒解備忘錄 (MOU),根據該備忘錄,ELC 及其品牌組合將開始將伊士曼分子回收技術的回收材料融入其包裝中。 (分子回收是先進回收範疇內的技術之一。) 伊士曼的分子回收技術能夠將難以回收的聚酯材料分解成化學結構單元,用於新的 PET 產品和包裝。原料包括傳統上被送往垃圾掩埋場或焚化廠的材料,例如消費後回收的地毯纖維、綠色或混合顏色的瓶包、熱成型件以及其他廢聚酯。伊士曼表示,除了開闢 rPET 的新來源外,與原生塑膠生產相比,該技術還提供了更低的溫室氣體足跡,並且生產的塑膠與原生材料沒有區別。   伊士曼的分子回收技術能夠將難以回收的聚酯材料分解成化學結構單元,用於新的 PET 產品和包裝。 伊士曼的分子再生PET 樹脂產品組合包括Cristal Renew 和Tritan Renew,伊士曼表示,「它們展現了與原生聚合物相同的高品質和易加工性,滿足化妝品包裝要求的透明度、光澤、顏色相容性和耐用性,同時提供優質的再生材料」。 雅詩蘭黛公司全球包裝與工程高級副總裁羅伯特彼得森 (Robert Peterson)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減少包裝中的原始石油含量,以及世界各地針對塑膠減少的法規進一步鼓勵我們探索先進的回收利用技術。作為機械回收的補充解決方案。我們在 20 個相關品牌的產品組合中融入了來自多家供應商的先進回收材料。   倩碧的 Take the Day off 潔面膏的包裝採用了先進回收技術的 PCR 技術。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在過去幾年中,ELC 與 Eastman 和全球化學公司 SABIC 合作,將先進的回收 PCR 融入其包裝中。例如,倩碧 (Clinique) 的 Take the Day off 潔面膏和芭比布朗 (Bobbi Brown) 的豐盈潤唇膏等產品的包裝。 正如 Peterson 所解釋的那樣,使用機械或分子回收材料的決定取決於材料是否可用或與配方及其應用相容,以及材料是否符合 ELC 的品質和認證標準。對於那些像非處方藥一樣受到監管並需要食品級材料的化妝品,高級回收可提供符合這些規定的原始品質材料。 「供應商在我們的包裝可持續發展之旅中發揮關鍵作用,」彼得森說。 “伊士曼的回收技術和 Renew 產品組合是供應商合作的一個例子,有助於推進我們公司的包裝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保持我們品牌的優質產品的高品質美觀、安全和性能。”   可重複使用的玻璃罐、補充盒可減少流行保濕霜的溫室氣體排放 2022 年1 月,雅詩蘭黛公司為其Revitalizing Supreme+ Moisturizer Youth Power Crème 推出了升級版配方,其包裝滿足5 R 中的兩項要求(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同時保持產品完整性和ELC 消費者期望的奢華體驗。 雅詩蘭黛全球品牌包裝開發高級副總裁艾倫·哈夫金(Allan Hafkin) 表示:「該產品是雅詩蘭黛品牌領先的保濕霜之一,該品牌希望提高包裝的可持續性,同時考慮到整個產品生命週期。 該計畫的目標是創建一個可再填充和可重複使用的系統,以減少包裝廢物並改善產品的整體環境影響。由此產生的包裝系統包括從塑膠罐轉變為具有多種材料蓋的可重複使用、可回收的玻璃罐,並開發了可將包裝重量減輕 90% 的塑膠補充盒。   雅詩蘭黛 Revitalizing Supreme+ Moisturizer Youth Power Crème 的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包裝包括可重複使用的玻璃罐和塑膠製成的再填充盒。圖片由雅詩蘭黛公司提供 然而,實現這種包裝系統的道路存在一些障礙。哈夫金表示,主要問題之一是確保可再填充的煙彈與原始包裝一樣堅固。設計必須讓消費者能夠輕鬆更換煙彈,同時保持產品的奢華感。這需要對罐子頸部的尺寸、配合和技術控制進行細緻的關注,以確保商業執行中的功能性和穩健性。團隊還需要確保罐子和可再填充的煙彈能夠在所有公差範圍內無縫地協同工作。 另一個挑戰與產品的特殊性質有關—乳霜。 「對於 ELC 品牌組合中的任何產品,都必須滿足我們在安全、品質和性能方面的高標準,」Hafkin 說。 “在涉及可再填充包裝的系統中,我們需要確保消費者更換煙彈時包裝中的產品受到保護,特別是從安全角度來看。”   可再填充/可重複使用系統的實施帶來了顯著的環境效益。生命週期評估 (LCA) 顯示,新的包裝方法減少了數千磅塑料,並導致相關排放和能源消耗減少至少 40%。   密碼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world.com/  
如何讓減量成品牌行銷亮點
包裝未來
2023-04-28

如何讓減量成品牌行銷亮點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其實,身為設計師的我們可以-少用一張紙、少用一層包裝、少用一條塑膠繩、少上一層亮P、少印一色油墨、少印一塊版,少了汙染,多了純淨,重點不在於少,而是如何少的有觀點、有主張、有價值!減量淨零、不過度包裝才是王道,讓綠色設計成為熱銷的最好行銷議題! 聯合國組織在2015年提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提出17項全球政府與企業共同邁向永續發展的核心目標-鑑別出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個面向的關鍵議題,其中SDG目標第12項為「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人們漸漸意識到,工業發展造成生態無法挽回對地球的傷害,各國企業紛紛透過創新產品開發與商業模式,倡導回歸減法設計與綠色消費,珍惜與愛護這遍體鱗傷的地球;綠色生活已經不是一句口號,如何從你我的設計策略導入實踐永續發展的目標。 ESG不只是靜態的數字,更是動態的展現! ESG可說是近年資本市場的熱門話題,因為疫情和全球氣候變遷,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與自然環境共存,同時治理企業也應思考在營收成長前提下如何保護地球,達到永續經營之道。ESG其實是指三大面向的指標:(一)環境保護(E,Environment)╱溫室氣體排放、水及污水管理、生物多樣性等環境污染防治與控制。(二)社會責任(S,Social)╱客戶福利、勞工關係、多樣化與共融等售產業影響之利害關係人等面向。(三)公司治理(G,Governance)╱商業倫理、競爭行為、供應鏈管理等與公司穩定度及聲譽相關。近年來因為疫情與戰爭,導致產品生產供應鏈斷鏈,影響公司營收獲利;加上網路社群興起,大大影響品牌聲量,企業的經營也被放大檢視,任何負面新聞會被快速傳播,影響企業聲譽,現在企業必須學習在不斷變化商業環境中,減少風險的衝擊,進而達到永續經營目標。 近日由行政院環保署主辦「限制產品過度包裝」減量宣導講座,為節約使用自然資源、減少廢棄物、避免產品過度包裝,故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依資源回收再利用公告限制產品過度包裝。該法規定糕餅禮盒、化妝品禮盒、酒禮盒、加工食品禮盒及電腦程式著作光碟等五類,須符合規定之包裝層數及包裝體積比值。近年經環保署與環保局查驗公告限制產品過度包裝規範產品,業者普遍依循法規減量,仍有發現不符合規範之包裝。為輔導相關之製造業、輸入業或販賣業者,了解規定並符合法規要求,筆者受邀擔任「限制產品過度包裝」減量宣導活動講師,以包裝設計實務角度,分享如何從包裝設計源頭減少包裝使用;且由環保署與專家學者現場解答業者常遇到之過度包裝問題,讓企業在產品開發的同時以“綠色設計”為核心策略,進而實踐ESG永續經營價值。以下筆者針對當天講座活動內容節錄分享。 企業應深入探討「包裝」在「品牌」中該扮演什麼角色? 以永續發展的大環境下,企業如何採用以「綠色為核心」友善策略來增強品牌的影響力?品牌又應該如何提倡綠色消費的概念?讓綠色消費=可持續消費,全球品牌紛紛響應綠色永續消費的趨勢10R Green Consumption=Sustainable Consumption,教育消費者日常生活採行簡樸為原則購物模式,均能考量對生態環境的衝擊降至最低,選購商品的原料、製造、使用過程及廢棄物處理,對環境污染要降至最低,消費行為具有節約能源及10R的概念-減量(Reduce)、再生(Recycle)、再利用(Reuse)、共存共生(Rescue)、再評估(Reevaluate)、再製造(Remanufacture)、再銷售(Resell)、拒用(Refuse)、再修復(Repair)、再設計(Redesign),從生活落實減法的生活哲學。 而這股趨勢讓國際知名品牌紛紛響應跟進,來自英國布萊頓The Body Shop美體小舖自1976年創立以來,堅持與眾不同,起源自創辦人Anita Roddick革命性的思維,她深信企業能夠創造美好的世界;品牌承諾(Brand Promise)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理念及對品牌的終極追求,反映出決策者超越產品的品牌規劃能力,致力於「道德良心企業」,「讓人類所居住的世界更美好」,並堅持五大理念:反對動物實驗、支持社區公平交易、喚醒自覺意識、捍衛人權、保護地球。自1990年起,將PVC包裝材料從產品和包裝中逐步的淘汰,自2001年起至今,台灣美體小舖的空瓶回收量已超過260萬瓶,並以積極行動支持環保包裝提倡3R1D原則:綠色包裝3R是指減量(Reduce)、再使用(Reuse)與再生(Recycle),1D是指可溶(Degradable),尊重生物多樣性與規範,減低包材使用量,以可回收與再生材料替代,不為追求利潤而放棄原則,打破框架勇敢竭力推行企業理念,可說值得企業效仿! 應用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的行銷話題! 台灣的中小企業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創造綠色行銷話題?筆者分享多年前所規劃的設計專案,此專案品牌形象及包裝建立曾經榮獲德國iF、德國紅點設計獎、金點設計獎(Golden Pin)及獲邀德國紅點博物館展出收藏,成功的進入國際設計舞台。以「GO GREEN綠色設計」概念導入品牌策略的「二一茶哉」茶業品牌案例,來自台灣嘉義阿里山茶區是北迴歸線穿過的縣市,品牌定位為「北迴歸線的一抹綠」顧名思義以「GO GREEN綠色設計」為品牌藍圖。(見圖1) 同時建構三大品牌生態鏈:(1)綠色商品╱有機種植環境到無毒產品開發。(2)綠色體驗╱打造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融入陽光、空氣、水元素植入體驗茶空間,包裝設計採用3R1D可回收、再利用、再行銷概念,打造友善環境禮盒。(3)綠色行銷╱透過環保生態、教育美學、結合社會社團與企業合作串聯生態鏈綠色行銷系統。 茶藝與竹藝的對話,創造出行銷的熱門話題! 當茶藝師遇上竹編工藝師會激盪出甚麼火花?30多年的茶葉職人-葉文成,有著精湛製茶工藝,遵循古法以台灣龍眼木炭焙,焙出失傳已久頂級紅水烏龍;禮盒包裝邀請榮獲台灣國家工藝大獎的國寶級竹編工藝師-林根在,取材南投在地竹子,結合傳統竹編技法,打造「二一原生樂章」竹編藝術禮盒,將紅水烏龍豐厚內涵與竹子堅韌柔軟的特性發揮淋漓盡致。(見圖2) 禮盒命名取自二一茶栽品牌概念「二一原生樂章」,靈感源自於對茶園生態與自然環境的探索,藉由茶葉交疊豐富層次構成東方樂器-琵琶、二胡、鳳簫、木琴轉換成內包裝四大主題。(一)聽雨╱二葉一心品茗茶,一頃清雨悅心哉,彷彿置身於茶園中,當雨滴落下打在茶葉上如同木琴敲打的跳動音符。(二)聞風╱二葉一心咏茗茶,一抹彈絲別心栽,當風吹過茶樹如同琵琶彈奏,絲絲入扣。(三)品雲╱二葉一心啜茗茶,一渺白雲了心栽,茶園山頂白雲飄緲,如同鳳簫吹奏天籟之音。(四)觀旭╱二葉一心享茗茶,一道旭日暖心栽,旭日東昇如同二胡彈奏朝,朝氣蓬勃,氣勢磅礡。東方的古典章節,猶如茶園景象變幻萬千,喝一杯好茶如同聽見美妙樂章,繞樑三日不絕於耳。(見圖3、4) 如何把店鋪變成藝廊,讓門市變成百變美術館! 中小企業在有限行銷資源下,如何成為市場品牌焦點,讓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獨樹一格的空間風格是品牌勝出之關鍵。新零售藝術一書中作者露西‧強斯頓(Lucy Johnston)提到,利用精準傳達品牌調性和風格的道具與視覺焦點,能打造令人難忘的第一印象。首先為品牌定義出自己的風格與個性,接著尋找能幫助客戶打造特定場景的道具與視覺符號,將在地元素建材巧妙的融入空間,透過情境訴說品牌故事,勝過千言萬語。 位於嘉義二一茶栽門市的風格延續「綠色設計」之核心概念,門市外觀及入口櫥窗採取在綠色植生牆,結合嘉義當地綠建材做為入口意象(見圖5、6、7),呈現大器品牌格局;筆者希望這家門市就像故事書,它會帶這顧客走上一趟茶的輕旅行,當顧客把商品拿到櫃台結帳,感覺他們已經歷這趟茶山的巡禮。在商品陳列區利用回收泡過的茶葉渣曬乾後加上稻殼及石灰混泥土砌成「會呼吸的牆」(見圖8),讓顧客在消費過程中,經由體驗場域傳達品牌的與眾不同和「GO GREEN綠色設計」理念。 門面是品牌的最佳代言人,可以全年無休訴說著品牌故事,我們希望門市空間如同藝廊一樣,一個可以舉辦品茶及藝文活動的複合場域,天花板線條採取不規則流動線條,將茶園山嵐飄渺意境引至室內(見圖9),讓顧客可以感受到寧靜放鬆與沉澱。而大片落地櫥窗,不僅能把產品的本質與特色傳達給外面的世界,同時也將外面的能量吸引進來,如同呼吸一樣自然,停下腳步從容不迫品嘗一杯生活的回甘! 設計師可以成為商品「殺手」,也可以成為「推手」?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Cleverness is a gift, kindness is a choice.)。你會因為,你的天賦感到驕傲,還是,因為選擇,而感到驕傲?這是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名言。「商業效益」與「環境友善」如何平衡?面對地球資源逐漸短缺、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大自然的反撲無人能倖免!設計師除了提高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創造更高的獲利機會,如何藉由專業素養,透過包裝設計實踐環保與創新並滿足消費者對永續發展的期望。是你我應該要審慎思考的課題!
國際印刷包裝業發展路徑圖(一)
包裝未來
2021-10-10

國際印刷包裝業發展路徑圖(一)

2012年8月,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RIT)把印刷媒體學院改名為印刷與媒體科學學院,這個策略思維的改變是希望走上印刷+(Print-Plus),要深入了解網路、移動與社群媒體與印刷專精技術,學生將成為媒體工程師,學習足夠技術與實務技能走向跨媒體傳播服務,要瞭解資料與內容的來源,如何運用有效的技能及不同的管道達到不同的目標客戶。而課程內容將包括跨媒體工作流程、數位資產管理和數據庫出版等,也將包括包裝印刷領域、媒體藝術及相關技術,這除了精準的整合藝術與科學,也把傳統的印刷技術成功轉化成跨職能的解決方案,媒體科學學院的任務將是要擴充視野,要保持創新、轉化及連接大眾,流程與系統化則是讓圖文傳播產業成為成長的基礎,而傳播方式是多管道及跨媒體的市場行銷。 RIT對印刷教育的變革,讓學生了解到印刷產業的領域與視野、業務流程、技術與創新、網路與數位技術應用、跨媒體與多管道傳播與行銷等都將是產業的主流,最近更加入3D列印質量分析、消費者對印花紡織品的偏好、數位出版的用戶體驗以及在印刷製成的精益技術等;而過去10年來Drupa國際印刷展展出的主題,也帶動印刷業者關注到綠色印刷與永續經營、自動化與彈性生產方式、增值印刷技術、標準化與認證、合版印刷與網上服務、智慧包裝、雲端服務與大數據、環保與節能減碳、功能與工業印刷、工業4.0、跨領域與跨媒體服務、數位與資訊技術、數位印刷與數位服務、依需印刷與個性化印刷、智能製造、購併策略與整合服務等議題,這讓大家理解到印刷包裝產業發展持續在創新中。 有關印刷包裝產業發展路徑圖(Roadmap),主要是探討產業發展的戰略思維,希望能闡釋印刷與包裝產業發展的願景、目標與方向,並將市場趨勢、業務戰略與技術決策聯繫起來,希望能有助於業者規劃經營發展及執行方案有較具體的方向。 2020年歐洲印刷產業發展路徑圖 歐洲幾個國家的印刷協會一起合作,並調查印刷相關設備與材料廠商的意見,在2011年出版歐洲未來的印刷工業(Future of European Printing Industry)報告,探討歐洲印刷業者到2020年發展的路徑圖(Roadmap)與願景,同時也提出三項發展的主軸。 一是高效率的網路印刷生產機制(Efficient Web-print Production),其執行方案包括以自動換版、捲筒紙斷紙控制、優化材料相互作用、物流控制與管制VOC排放等效率改善,同時提高影像再現、印刷表面強度的性能,以響應客戶的需要,進一步發展混合式的生產方式、發展彈性的產品組合,以提高產能的利用率。 二是發展有附加價值的互動性印刷品(Added Value for the Interactive Printed Product),包括媒體互動技術,例如二維條碼及近場通訊(NFC),整合電子組件與印刷品的互動性產品,發展功能印刷產品,並降低成本來拓寬產品的領域。 三是發展非媒體的產品與服務(Printed Non-media Products),以現有印刷技術及製程經驗,整合相關材料及數位技術,來製造非媒體的產品與服務(例如電子印刷、生命科學、電池等),報告中也對三項路徑圖提出了目標(Goal)、利益與機會(Benefits and Opportunities)、行動(Actions)、配套能力與技術(Supporting Competences and Technologies)、環境驅動因素(Drivers)與研發(R&D Proposal)等要項都有明確的建議方向。 2020年9月荷蘭出版的印刷業發展路徑圖(Roadmap Printing)提到,2020年全球數位印刷產值約1,260億歐元,占全球印刷規模的18%,到2025年以年均成長率8%增加,其中噴墨印刷是成長最快的部門,2019年的市場值約340億歐元,到2025年可達約470億歐元;數位印刷應用於圖文傳播外,工業印刷的應用是成長最快速的,這包括紡織品、包裝、瓷磚、金屬、聚合物、陶瓷、3D列印、食品、藥品、OLED顯示器等。預計到2025年,工業及裝飾印刷市場將增長至1,200億歐元。以上相關資料來源https://www.hollandhightech.nl/sites/www.hollandhightech.nl/files/Documenten/Roadmaps/Roadmap-Printing-2020.pdf。 而噴墨技術結合3D印刷/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術,其應用範圍與市場將更廣泛,包括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學、醫療保健、食品、運輸、消費品、能源和電子產品等,這將會顛覆傳統的製造與供應方式,可按需(On Demand)供應所需的產品數量,從而減少運輸和存儲需求,並節省材料和能源。2019年3D印刷的全球市場規模已達119億歐元,過去十年增長約20∼25%,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290億歐元。 就發展數位及積層製造的技術,報告提到工程與製造技術、數位技術、先進材料技術、奈米技術、生命科學技術等是關鍵重點,並以印刷工藝為基礎,發展噴墨印刷機、噴頭與材料等核心組件,整合先進的機電一體化、嵌入式控制和工作流程解決方案的系統平台,可靠性和先進的傳感與控制及智能產業等,而到了2025年,其需要面對的應用和技術路線圖的挑戰請參見表1。 ●圖2:日本印刷產業2020年的發展願景路徑圖 日本印刷產業聯合會的發展願景 日本印刷產業聯合會(JFDI)對日本印刷產業也提出2020年的發展願景(見圖2),是以印刷業不同部門為基礎,考慮在數位化(Digitalization)時代、永續環境與功能印刷機會(Advanced Function/Environmental Features)、外包與解決方案時代(Solutions & Outsourcing)及商業模式創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等不同環境下發展不同的產品與服務,其相關的發展路徑圖(Roadmap)分別介紹如下: (一)商業印刷╱跨媒體服務、數位看板/文件中心、公司駐廠印刷、行銷服務、設計、多管道服務、檔案服務/網路印刷、雲端印刷、數位服務便利店、個人印刷服務。 (二)出版印刷╱內容與資料管理服務、數位出版/書店服務、數位出版平台/內容傳播、相簿。 (三)票據印刷╱資料處理服務/直郵、客服、資料中心與作業服務。 (四)安全印務╱IC卡與RFID/安全機具/安全系統。 (五)電子零組件╱印刷電子/零配件/設計服務等。 (六)包裝印刷╱智能包裝與標籤/先進與生態友好包裝材料/系統行銷與裝填外包服務等。 (七)工業材料╱例如先進功能材料等相關。 (八)居家材料╱包括材料銷售與生態友好材料/生活起居材料及設計服務等相關。 ●圖4:德國Drupa印刷展的技術發展趨勢,是整合印刷、數位、網路、資訊及積層技術,並在不同的印刷領域應用及發展 Drupa展印刷技術及產業發展的路徑圖 德國Drupa印刷展的技術發展趨勢,是整合印刷、數位、網路、資訊及積層技術,而在不同的印刷領域應用及發展,並結合工業4.0的概念,發展智能與自動化的流程,以擴大印刷包裝業者的經營領域,同時發展綠色產業環境,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我們綜合Drupa國際印刷展的內容,綜合出未來印刷業的技術及產業市場發展的路徑。(見表3、圖4、圖5) 另外,跨領域或印刷+的市場發展趨勢,已是所有印刷包裝業領導廠商的發展共識,我們看看日本的大日本及凸版印刷、美國的當納利(RR Donnelley)公司的經營範圍雖然不盡相同,但跨領域發展的市場政策是一樣的,尤其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來追求公司的長期發展。印刷包裝市場發展路徑圖。(見表6) ●圖5:每屆的Drupa印刷展,是全球印藝廠商同台競技的專業舞台
Storytel 2023 年永續發展報告內容分享
永續發展
2024-03-31

Storytel 2023 年永續發展報告內容分享

瑞典訂閱串流媒體公司Storytel今天發布了118頁的2023年年度永續發展報告。報告指出,Storytel 上聽有聲書一小時的碳排是 2.3 克。該公司表示正在努力優化雲端利用率,透過識別未充分利用的資源並實施變革以減少浪費來實現這一目標。 Storytel是一家國際音頻發行商和製作商,總部位於斯德哥爾摩。自從創始執行長Jonas Tellander將其從瑞典轉移到海外以來,該服務已成為國際上最廣泛的服務之一,主要提供有聲讀物,現由Tellander的繼任者Johannes Larcher領導。 該公司的核心市場包括北歐五國、荷蘭、土耳其、波蘭、保加利亞和美國。截至2023年底,內部目錄總共可聆聽341,476小時,其內容至少有九種語言版本。 除了有聲書訂閱服務外,Storytel還涉足了有聲書出版,這是透過其關聯子公司Storyside經營的。透過其出版社和出版社,Storytel成為了歐洲(尤其是北歐國家)知名的出版商和文學機構。 在永續發展方面,Storytel提出了三個建議的方向:Brainprint(顧客的福祉);Footprint(地球福祉);以及Fingerprint,(員工和合作夥伴的福祉)。 在「Footprint」領域,Storytel關注有聲讀物流媒體對氣候的影響。公司表示,雖然其Google雲端服務的運營淨排放量為零,但仍在努力優化雲端利用率。 Storytel Books正在採取措施應對傳統印刷行業面臨的挑戰,包括避免空運、減少印刷四色書籍、改進紙張質量和減輕重量以降低運輸排放。 總的來說,Storytel在其永續發展報告中展示了對氣候問題的關注,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減少公司和關聯子公司的碳排放。 提供 Storytel's 2023 Report 下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