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大膽醒目的純色、令人垂涎的產品攝影,還是精心設計的品牌標誌,印在包裝上的色彩都必須忠實呈現設計師的原始「配方」。Mary Schilling 探討了如何在印刷過程中保持設計師的色彩初衷。
印刷品的成功往往取決於其視覺吸引力。無論是醒目的純色、誘人的產品照片,還是細緻設計的標誌,包裝上的顏色都必須忠實呈現設計師的「原始配方」。然而,將設計師的數位視覺轉化為實體印刷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色彩的風味
色彩不只是視覺元素,它是連結情感的祕密配料。當顏色再現不準確時,最終產品的「風味」會被破壞,導致視覺效果不佳、客戶不滿意,甚至帶來經濟損失。在包裝世界裡,精準的色彩再現不是奢侈,而是品牌的必要元素。若將標誌或產品圖像印成錯誤色調,就像烹飪中加過量鹽一樣——破壞一致性、削弱信任感,甚至影響貨架上的新鮮感。
在包裝產業中,精確的色彩表現與可重複性是不可妥協的,色彩管理就像遵循嚴謹食譜一樣。它涉及控制一系列影響最終呈現的變數,包括設計軟體、印刷方法、墨水化學性質、底塗以及後加工塗層。所有元素相互協作,呈現完美的視覺體驗。
調配完美的色彩秘方
每種印刷流程都有其獨特的「色彩廚房」,依據生產變數生成特定色域,這就是所謂的「印刷條件(Print Condition)」。在這個廚房中,三個主要成分——機器、墨水與媒材(Machine, Ink, Media,簡稱 MIM)——構成精準鮮明色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