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購Koenig & Bauer大水牛、Screen 16000Ⅱ CTP、Billhoefer大尺寸覆膜機

豐聖彩印三機加盟碩大是美

Interview with Fong-Seng Color Print Company
本刊編輯室
2019-12-05
豐聖彩印三機加盟碩大是美

目前台灣平版印刷業大約有六成以上的業者都是以仰賴文化印刷類為主要生計,以致於在僧多粥少的市場環境下造成如此激烈的競爭;倘若可以選擇一些別人沒有能力做或別人不想做的印件,那就有機會創造出自我的行業特色與獨享市場的優勢了。

設廠於板橋區三民路一段鄰近中和印刷集散地的豐聖彩色印刷董事長林禹利就是一位勇於突破現狀,高瞻遠矚的印刷企業傑出經營者,其每兩三年便會有驚人之舉,從2014年添購小森HUV八色機、2016年擴廠建構三民路千餘坪挑高新廠房、2017年轉投資以開發全紙染色與個性化特效壓紋的康寶興公司,到了2019年中更斥資安裝一部德國科尼希&鮑爾的大水牛142大幅面印刷機、大日本網屏的超大版面16000Ⅱ全自動印版輸出機及歐洲進口Billhoefer大版面覆膜機、不但帶領豐聖彩印大幅的升級,更使得該公司的業務發展領域趨於多元化。

新機加盟 產能加值

建廠於2007年的豐聖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甫於今年邁入「一齒年」,即屆滿12週年,但是該公司的成長速度卻可說無人能出其右;設計印象雜誌曾分別於74、85及101期報導過該公司的發展過程與特色經營,本期則是針對其一口氣投資三項巨型生財機具的雄心魄力和未來的營運策略進行採訪瞭解。

據林禹利董事長表示,由於台灣地狹人稠,印刷業多屬於小規模的格局,廠房的使用和發展受到許多限制,因此即使有心想要投資較大型的印刷或加工設備也苦於沒有容納的空間,另一方面則是普遍經營者都認為當前投資環境太差,回本的機率非常低,所以近年來同業間除了是更新設備之外,添購新機的廠家實在不多,更遑論是買超大型機器。

豐聖印刷之所以敢如此大手筆的投資,主要是因為各方面條件上的許可,一則是當初建廠時即預留了相當充裕的空間,再則是考量到現今業務發展上的需求性與未來性,三則協助同業間不能解決的大型彩藝紙盒的同業代工業務。林董強調,從比較客觀的角度上分析,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導致台商出口貿易受影響,再者大陸政策的朝令夕改和各種不確定因素,令台商們人人自危,今年以來回流數量越來越多,對台灣的島內經濟來說應該是利多的訊息,尤其是在包裝印刷方面的需求量絕對會有相當比例的增長,豐盛選擇在這個時機投資設備肯定是非常理想的規劃。

●中央工作台是利比達142印刷品質的保證

●利必達機種裝卸版非常快速 ...

推薦文章

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獲獎作品
設計創意
2019-12-05

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獲獎作品

由經濟部商業司主辦、中國生產力中心執行的「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TiGDA)」競賽活動,已於11月8日在台北花漾展演空間舉辦的頒獎典禮圓滿劃下句點。本屆競賽自3月15日起徵件,截至7月15日止,共有67個國家或地區、5,108件作品參賽,作品件數創下競賽開辦以來的歷史新高,首度突破五千件,顯示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已經成為國際認可的創意設計競賽,倍受全球平面設計師矚目。而且媒合全球創意創新趨勢,穩坐國際獎項前五強。 參賽作品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總計五千多件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作品,歷經初選與9月由國際評審團共同召開的決審會議評定各項獎項,最終由來自中國的設計師鄭中以作品「24節氣&10傳統節日」榮獲全場大獎殊榮。其整套作品以獨特且富有現代性的字型設計與表現手法傳遞東方文化的豐富內涵,別出心裁地點出東亞文化特有的節氣與年節特色,優雅而不落俗套,融合文化底蘊與藝術技法的視覺傳達表現形式獲得國際評審一致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本屆競賽的作品中,以關懷生態永續及社會議題的作品為多數,代表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除了鼓勵設計概念的創新創意之外,也促使設計菁英反思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共同提出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解決之道,深具人文永續的創作價值。 本土美食國際盛典相互輝映 而於11月8日假臺北花漾展演空間舉辦的頒獎典禮現場,可謂是群星璀璨的設計產業年度盛事,除了邀請來自各國的得獎者之外,現場包括國際評審團、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中華平面設計協會、臺灣海報設計協會、臺灣設計協會、設計產業專家及數十位設計界菁英與會共襄盛舉。來自世界各地的獲獎設計師於典禮前接受專訪,暢談創作理念與感言,獎項揭曉時更邀請得獎者由星光紅毯上台受獎,展現主辦單位對於得獎設計師與競賽的重視。此屆競賽的得獎作品亦於現場公開展出,讓蒞臨的設計師可與同業及產業先進嘉賓互動交流,同時亦有知名樂團及燈光秀表演,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國際設計盛典的隆重。 同時揚名國際的臺灣美食,亦再度於本屆頒獎典禮會場展現美食文化交流的魅力,十數間在地經營超過20年以上、集美味與飲食文化於一身的餐飲老店店家提供美饌,展現臺灣在地美食文化的深厚內涵,也讓經典的美味與得獎作品的美學相得益彰。國外嘉賓得以藉機體驗臺灣各地經典美食文化,藉此促成國際交流及跨界合作期望之意。 由設計力奠定國家品牌實力 經濟部商業司李鎂司長於頒獎典禮致詞表示:「設計創意是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的重要關鍵,掌握市場趨勢,提升商品價值,可為國家經濟帶來可觀的產值並建立臺灣品牌實力」。因此,經濟部商業司期許透過該競賽,建立臺灣國際設計獎項品牌,推動設計業界與國際互動、交流的機會,使設計美學成為引領臺灣品牌創意發展的動能。本屆脫穎而出的167件優秀作品將延續過往傳統,典藏於東方設計大學福田繁雄設計藝術館,除了精細保存來自全球得獎者的優秀作品外,另外供給設計研究領域進行產業發展軌跡探討,為商業設計領域積累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本屆競賽共區分為兩大類別,分別為臺灣國際海報設計獎(Taiwan International Poster Design Award),以及特別強化商業價值應用之臺灣國際企業識別設計獎(Taiwan International CI Design Award),共計評選出167件(含9件重複得獎)傑出作品(27件得獎及140件優選作品),頒發獎項包含全場大獎、ico-D Excellence Award、JAGDA Excellence Award,以及A類特定主題(人文關懷、永續發展,含環境保護節能省碳)、B類非特定主題(商業、藝文、公益、推廣用途)、C類企業識別與D類活動識別等四類之金銀銅獎、新秀獎、評審特別獎、臺灣四大協會獎及臺灣優選獎等,期望透過本競賽成為國際設計創意的交流平台,接軌國際,提升臺灣設計產業之全球能見度,並促進本地設計產業的創新與創意發展。限於篇幅僅刊錄27件得獎作品及臺灣15件優選作品,以提供讀者參閱,詳細得獎名單請至官網 http://tigda.org.tw 查詢。
臺北設計獎參賽件數再創新高
設計創意
2019-12-05

臺北設計獎參賽件數再創新高

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中國生產力中心執行的「2019臺北設計獎」得獎名單已於日前公布,並於今年11月1日在台北市三創生活園區五樓Clapper Studio舉辦頒獎典禮。而代表該競賽最高榮譽的「臺北市長獎」由臺灣設計師黃顯勛、陳普所共同創作的「2019粉樂町展覽視覺形象(Very Fun Park’19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奪得,並由柯文哲市長親自頒發獎座以及60萬元獎金。 而「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公共空間設計類」等三類的金獎作品,則分別由來自馬來西亞陳國強的「自動化河川垃圾回收系統(River Cleaner)」、中國王子豪的「銅場年鑑T ONE(T Project AlmanacT ONE)」、臺灣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的「都市願景館(Election Campaign Headquarter)」奪得,各獲得新臺幣50萬元獎金。 參賽數及國家數持續躍進 臺北市政府柯文哲市長致詞時表示,今年邁入第12屆的臺北設計獎,參賽作品數量高達5,384件,共有76個國家前來角逐,無論是參賽件數或是參與國家數,皆創下歷年來的新高。同時,臺北設計獎也持續獲得世界設計組織(WDO)、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o-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三大國際設計社團認證,已成為國際重要世界級設計競賽。顯示臺北設計獎已是世界各國設計師實現夢想的競技舞台,進而凸顯出臺北市為國際設計領導城市的地位。 本屆評審作業延續上屆「召集人制」,邀請到國內設計界各領域重量級專家,包括「工業設計類」仁寶電腦創意中心資深副總陳禧冠,「視覺傳達設計類」自由落體設計董事長陳俊良,及「公共空間設計類」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張基義分別擔任三大類別召集人,並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意見領袖組成評審團,透過專業、嚴謹的國際評審制度及流程評選出傑出的設計作品,鼓勵與發掘具潛力的創新創意。 「2019年臺北設計獎」共頒發75個獎項,總獎金達380萬元。最後從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公共空間設計類三類中評選出獲獎作品,包含臺北市長獎1名、三類金銀銅獎9名、WDO Sustainability獎1名、ico-D Excellence獎1名、IFI特別獎1名、應用精進獎1名、社會設計獎1名、通用設計獎1名、企業贊助獎1名、三類評審團推薦獎14名、三類最佳人氣獎各1名,另有優選41名。其中臺灣作品得獎30項、中國作品得獎21項、香港作品得獎8項、日本作品得獎6項、波蘭作品得獎2項,以及印尼、西班牙、俄羅斯、馬來西亞、新加坡、義大利、葡萄牙及德國作品各得獎1項。 獲獎作品創意精彩絕倫 而本屆奪得臺北市長獎的「2019粉樂町展覽視覺形象(Very Fun Park’19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係由黃顯勛及陳普兩位設計師結合富邦藝術基金會,持續打造臺北城市無牆美術館的策展理念,並透過AR擴增實境,經由APP掃描各展點ARMark,就能與作品進行互動與語音導覽,促進大眾與公共空間的交流,同時藉由科技創造通用的藝術體驗,象徵人與城市環境跟自然之間的共生共構,獲得評審一致肯定。 各類組金獎作品也是精彩絕倫,「工業設計類」金獎作品為馬來西亞陳國強所設計的「自動化河川垃圾回收系統(River Cleaner)」,作品利用水流自然的規律和能量,推動河川垃圾自然聚集,達到自動回收的效果,一切動力以自然力量驅動,以另一種循環經濟的模式,達到以低耗能處理環境議題的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類」金獎作品為中國王子豪所設計的「銅場年鑑T ONE(T Project Almanac T ONE)」畫冊,該作品利用紙張材質、書頁的搭配設計呈現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青年藝術家展研計畫」四年的成果,是青年藝術家向社會大眾介紹學術的氛圍及藝術影響力的作品,獲得評審「構成無可挑剔,接近完美的視覺傳達」的讚賞。 「公共空間設計類」金獎作品則是由衍序規劃設計顧問公司設計的「都市願景館(Election Campaign Headquarter)」,作品以群聚理念與開放式的設計巧思,融入桃園人文生活與多元文化價值,打造具未來感的共享場所,讓空間與公園、溪流、城市融為一體,堆疊出層次感豐富的人文氣息,隨著風與陽光的流動,日夜透出不同的雲霞光輝與溫暖光影。 其他精彩作品還包括:「社會設計獎」由臺灣莊志維所設計的「黑暗中的彩虹(Rainbow in The Darkness)」獲得,該作品為一特殊戶外裝置,以「傷痕」為概念發想,結合大眾的書寫行為,透過光在日與夜呈現開放與私密的兩種狀態,在傳遞著人們各種傷痛時,仍團結凝聚、以勇敢姿態正視傷痕,成為時代階段的紀錄。 另外,本屆臺北設計獎獲得績優企業「長榮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贊助,該公司所選出的企業贊助獎作品為「First Aid System」,該作品由臺灣涂續馨所設計,為一個整合AED和引導一般民眾進行CPR的輔助器材,以直覺性的指引完成按壓位置定位、呈現流暢的使用流程,以彌補使用者經驗和技術的不足,讓急救產品可以成為對使用者和患者更友善的存在,達到雙贏的局面。 作品呼應臺北設計獎精神 「2019臺北設計獎」配合全球化、社會設計等議題,藉由舉辦臺北設計獎,鼓勵設計在創造商業與美感價值時,亦能關注設計師在社會中的角色與責任的設計。同時考量社會、環境與經濟三個層面的效益,達到利用設計過程帶來社會改變,各個得獎作品呼應競賽打造臺北市成為一個以「Design for Adaptive City: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的精神。 「2019臺北設計獎」在眾多國內外設計好手的創意激盪下,不僅展現更多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得獎作品也蘊含社會公益、環境維護到空間互動的設計理念,充分呼應了臺北設計獎舉辦的精神。這些得獎作品除了於頒獎典禮現場展出外,也同步更新至官網的線上展覽專區,方便民眾欣賞這些創意十足的設計作品。同時今年得獎作品將透過網站精彩的回放,詳細得獎名單請至臺北設計獎官網查詢 www.taipeidaward.taipei 。
台灣金印獎榮耀創意印藝
設計創意
2019-12-05

台灣金印獎榮耀創意印藝

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及印刷七團體、中華平面設計協會協辦,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執行的第13屆「台灣金印獎」,已於11月8日假高雄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上百位產官學研代表及得獎廠商齊聚一堂,熱鬧非凡。 此屆金印獎頒獎典禮除了再次重回高雄舉辦,並首次移師到高雄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之外,也廢除原本第六類作品項目「其他類」,改成「創意類」與新增第七項「創新類」,最後共有45件作品脫穎而出;產業貢獻獎方面,陳金茵與廖萬來先生,在文化印刷及標籤印刷領域經營有成,並致力於公會及社會公益,凝聚產業向心力,帶領業者因應國內外市場環境的快速變遷,進而獲獎表揚。 展現印刷動能 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局陳佩利主任秘書在活動開幕致詞時表示,印刷業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美好,也帶動內需市場與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對於台灣市場的經濟力與文化軟實力有卓著的貢獻;工業局此次能藉由金印獎活動傳達印刷業力求精益求精,追求印藝巔峰的壯志,明年即為工業局50周年,希望與所有公會、業者一起永續發展。 高雄市政府經發局局長伏和中則指出,睽違26年,2020年高雄市將舉辦「ICCA國際會議協會2020年會」,使高雄國際會展城市的地位再次推向高峰,希望也藉此促成印研中心及印刷業者,連結在地產業、藝文界,運用種種印刷科技的創意,把台灣優質的能量集結創造的競爭力,行銷給全世界。 傳承印藝經驗 而本屆產業貢獻獎有兩位得獎者,其中陳金茵先生於1939年出生於彰化鹿港,並在1989年成為第一位獲得金鼎獎的印刷人,更在事業有成後回饋社會,為提升印刷產業人力素質,延續產業發展命脈,開始無償提供場地設備做為印刷職類技術士技能檢定試場,配合政府政策推廣證照;同時也加入台灣區印刷公會(現更名為台灣區印刷公會)擔任理事,於2012被推選為理事長,任內積極推動兩岸四地交流,分別與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及中國印刷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共同辦理機材展,邀集台灣廠商前往東莞及上海印刷展。除外,還與印研中心辦理日本展、香港展,幫公會拓展財源,協助會員擴大商機。隔年印刷業服貿爭議沸沸揚揚,陳金茵則與印研中心辦理多場座談,致力成為政府與業界的溝通橋樑,其兢兢業業為印刷產業無私付出超過50年,因此特別頒獎表揚。 另外一位獲獎者是1950年出生的廖萬來,其自台中一中畢業服完兵役後,即開設嘉義第一家承印自粘性貼紙的正隆特殊印刷廠,至今已在印刷業走過46年歲月。廖萬來踏實經營,廣結善緣,並秉持於回饋社會的心情,接任玉山國際同濟會理事長,嘉義市張廖簡宗親會理事長,台灣張廖簡宗親會全國總會副理事長等,更陸續擔任嘉義市印刷公會、台灣省印刷公會聯合會、中華民國印刷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其任內積極參與友會活動,廣泛與各印刷團體交流,亦從2013年服貿協議到現在為印刷業爭取彈性工時等議題,凡與產業息息相關的議題皆努力奔走,勇於向政府發聲,爭取印刷產業權益,如此為印刷產業付出而獲頒印刷產業貢獻獎。 追求印藝巔峰 在競賽類獎項方面,此次得獎作品不乏高度運用多重印刷技法的驚豔之作,同時也將數位印刷科技的優勢發揮淋漓盡致。圖書精裝類由亼藝印刷藝術國際公司奪冠。平裝類則由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獲得。雜誌類方面,科樂印刷所印製的時尚雜誌獲多項肯定;海報型錄類則由臺中的宏國群業掄元;包裝彩盒類由千葉設計奪冠;包裝紙箱類則由永豐餘桃園廠拿下第一名的殊榮;數位印刷類第一名由興台印刷奪得。 此外,本屆金印獎新增了創意類、創新類的獎項,創意類由興台印刷以「混種變態 楊茂林的神話學 立體書」呈現獲得第一名。創新類以康寶興光影科技的「御璽盒」獲得殊榮。 印研中心董事長陳世芳強調,透過第13屆金印獎得獎作品的精湛表現,傳達了印刷業精益求精、追求盡善盡美的精神。而未來工業局、印研中心、高雄市政府也會持續透過專案計畫及創造在地連結合作,協助印刷業者展現跨域創新精進的動能,再造巔峰,更多相關活動訊息請洽印研中心官網 https://www.ptri.org.tw 。
豐聖彩印三機加盟碩大是美
印刷技術
2019-12-05

豐聖彩印三機加盟碩大是美

目前台灣平版印刷業大約有六成以上的業者都是以仰賴文化印刷類為主要生計,以致於在僧多粥少的市場環境下造成如此激烈的競爭;倘若可以選擇一些別人沒有能力做或別人不想做的印件,那就有機會創造出自我的行業特色與獨享市場的優勢了。 設廠於板橋區三民路一段鄰近中和印刷集散地的豐聖彩色印刷董事長林禹利就是一位勇於突破現狀,高瞻遠矚的印刷企業傑出經營者,其每兩三年便會有驚人之舉,從2014年添購小森HUV八色機、2016年擴廠建構三民路千餘坪挑高新廠房、2017年轉投資以開發全紙染色與個性化特效壓紋的康寶興公司,到了2019年中更斥資安裝一部德國科尼希&鮑爾的大水牛142大幅面印刷機、大日本網屏的超大版面16000Ⅱ全自動印版輸出機及歐洲進口Billhoefer大版面覆膜機、不但帶領豐聖彩印大幅的升級,更使得該公司的業務發展領域趨於多元化。 新機加盟 產能加值 建廠於2007年的豐聖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甫於今年邁入「一齒年」,即屆滿12週年,但是該公司的成長速度卻可說無人能出其右;設計印象雜誌曾分別於74、85及101期報導過該公司的發展過程與特色經營,本期則是針對其一口氣投資三項巨型生財機具的雄心魄力和未來的營運策略進行採訪瞭解。 據林禹利董事長表示,由於台灣地狹人稠,印刷業多屬於小規模的格局,廠房的使用和發展受到許多限制,因此即使有心想要投資較大型的印刷或加工設備也苦於沒有容納的空間,另一方面則是普遍經營者都認為當前投資環境太差,回本的機率非常低,所以近年來同業間除了是更新設備之外,添購新機的廠家實在不多,更遑論是買超大型機器。 豐聖印刷之所以敢如此大手筆的投資,主要是因為各方面條件上的許可,一則是當初建廠時即預留了相當充裕的空間,再則是考量到現今業務發展上的需求性與未來性,三則協助同業間不能解決的大型彩藝紙盒的同業代工業務。林董強調,從比較客觀的角度上分析,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導致台商出口貿易受影響,再者大陸政策的朝令夕改和各種不確定因素,令台商們人人自危,今年以來回流數量越來越多,對台灣的島內經濟來說應該是利多的訊息,尤其是在包裝印刷方面的需求量絕對會有相當比例的增長,豐盛選擇在這個時機投資設備肯定是非常理想的規劃。 ●中央工作台是利比達142印刷品質的保證 ●利必達機種裝卸版非常快速 超大規格 超好發揮 豐聖此次添購的主力印刷設備是德國Koenig & Bauer(科尼希&鮑爾)利必達142大幅面機種,其可印刷面積達到1,010×1,420mm,是一般常見28×40”機種的兩倍,而可容納的紙張最大尺寸為1,020×1,420mm,印刷厚度從0.04到1.2mm均可,所以無論是薄紙、超厚卡紙板、薄的瓦楞紙板都可印,正常速度下每小時可印15,500車;多功能和高效率是科尼希&鮑爾集團利必達Rapida大幅面平版系列印刷機的特色與優點,無論是長版、短版、包裝印刷或商業印刷等方面都可以發揮極大化的效益。 Koenig & Bauer Group科尼希&鮑爾集團建廠逾兩百多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印刷機材超級品牌,旗下的產品除了平版印刷機之外,包括有鑄版機,商用輪轉印刷機、凸版印刷機、凹版印刷機、柔版印刷機、數位印刷機、印報機及印鈔機等,規模宏偉,用戶遍及世界各角落。而利必達142大幅面五色加水性上光印刷機可說是印刷工業4.0的先進機種,其ErgoTronic操作台配備有19吋觸摸式螢幕,抗反光玻璃罩、微軟操作系統,是集印刷機控制、自動化操作和印刷品質檢測為一體的中央工作站,加上快速的半自動換版裝置,搭配連線的品質控制儀,使得利必達142的性能更加卓越,印刷品質更為穩定。 印前印後 完美組合 為了搭配科尼希&鮑爾利必達大幅面印刷機的正常運作,在印前的製版方面與印後貼膜上光加工等,豐聖也都相對的投入了鉅額資金添購一部日本網屏16000Ⅱ(1,180× 1,740mm)全自動印版輸出機及歐洲系統Billhoefer大尺寸覆膜機(1,040× 1,420mm)規格。據表示,大日本網屏是日本印前第一品牌,林禹利自年輕時期創立「禹利分色製版公司」就都是網屏的死忠客戶,其16000Ⅱ全自動印版輸出機與所有組頁系統、拼大版軟體均可連線作業,從稿件檔案輸入到印版輸出完全不需假手人工,快速又有效率,版材規格為1,180×1,740mm是一般35×47”大版的兩倍大。 另外歐洲進口的Billhoefer覆膜機也是屬於大幅面規格,據瞭解,國內加上豐聖也僅有兩部這樣的機器,最大貼膜尺寸可達1,040×1,420mm,而紙張厚度從80到600g/㎡均可,可貼膜種類包括OPP膜、金銀膜等。林董事長說,為了滿足高端客戶們的色彩品質要求,豐聖彩印另設立有「特別色調墨室」,並引進電腦調墨及輾墨設備,只要是Pantone色系或DIC色系的特別色均可百分之百調製,而且電腦上亦會紀錄所調墨色的成份比例,即使同樣的印件再版100次也不會產生色差。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豐聖彩印這個階段以一次到位的投資策略,不但讓豐聖的產能效率大幅升級,同時也為豐聖創造出特異化的產業區隔,比較不致於和他廠產生業務上的競爭和磨擦,而且更有機會與同業策略聯盟。 ●大日本網屏16,000Ⅱ超大版面全自動印版輸出機正好可配合利必達142大幅面印刷機的印版輸出作業 ●利必達142在正常印速下每小時可達15,500車 ●利必達142雖是寬幅機種,但左右印壓平均 品質掛帥 服務升級 豐盛印刷、康寶興公司這兩年來積極參與國內外的文具展、文創展、紙品展及印刷展等,獲得極為豐碩的成果,如今又經由三項大型設備的加盟,未來可服務、可生產的紙器、紙品將更為多元,茲將該公司未來可以承接印製的紙品項目分類概介於下: (一)產品包裝類╱3C產品包裝、小家電包裝、水菓精品盒、化粧品套組盒、食品營養品套組禮盒、大型兒童玩具盒、服飾盒及超大手提袋等。 (二)文具紙品類╱精密世界地圖、超大宣傳海報、公車車體外廣告、選舉海報、中小學教室張貼用歷史年表及中國大型古畫複製等。 (三)商業行銷類╱人型立牌、產品展售架、百貨家電公司大型POP及兒童大型紙板組合式玩具等。 要瞭解豐聖的印刷品質哲學首先得追溯到禹利電子分色1991年的創業年代說起,當時的林禹利總經理所購買的系列印前設備不但都是最先進、最好的,而且對於色彩品質的要求也相當嚴格,就是這種堅持的風格才有日後豐聖印刷的誕生,規模雖然擴大了不少,印務過程也複雜了許多,但林禹利對於品質上的追求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曾先後導入ISO 9000、ISO14001和G7的認證,並委託專業公司輔導協助色彩標準化工程、建置ERP系統優化整廠作業流程;而這次所安裝的大水牛印刷機更配備有國際認證的「印件自動評分軟體」,在印刷過程中隨時可以瞭解及掌握品質上的優劣狀況。 印前為本 發展印刷 前文提到林禹利於1991年自己創業成立「禹利電子分色有限公司」,初期兩三年內的發展相當快速,到了2000年時,禹利已成為業界甚具規模的印前大廠,不但許多期刊業、出版業、工商企業及印刷同業們紛紛慕名前來洽談配合,而林董也同時意識到印前科技正在快速蛻變中,不僅是作業流程開始縮短了,一些傳統製版設備也被淘汰了,而印刷廠自已購買CTP、CTF及打樣輸出設備的比例也日漸增加,因此促使林董興起投資印刷廠的念頭與計畫。 於是在經過審慎評估、規劃後,乃邀請裝訂界的好友共同集資於2007年正式創立「豐聖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並陸續購進多台高檔次的印刷設備,邁向完整印前、印刷的一貫作業流程;而為因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印刷市場和滿足客戶對高品質印刷的需求,於2014年斥資添購日本Komori小森Lithrone GX 40 RP H-UV八色印刷機,這些可以說是國內印刷界的創舉,事實證明,豐聖多了這八色機之後,營業額跟著扶搖直上,因而中和立德街的廠房不敷使用,遂喬遷至板橋三民路千餘坪的挑高廠房。 談到未來的發展藍圖,林董有點無奈的說,真的沒想到豐聖能有如此快速的成長,目前的廠房已接近飽和狀態,若想達到真正的一貫化作業,還是要再增加一些輔助設備,但是現在的空間尚不太可能讓他做如此的打算,暫時僅能以現有的資源持續開發更多的業務,等將來有能力購置更大廠房時再做進一步的規劃。 豐聖彩色印刷 02-29514996 E-mail:fs.print@msa.hinet.net ●歐系Billhoefer覆膜機的貼膜尺寸可達1,040×1,420mm ●此台覆膜機的操作簡便、速度快,貼膜品質卓越
GicleeC_127孕育創意輸出夢想
印刷技術
2019-12-05

GicleeC_127孕育創意輸出夢想

「台灣有很棒的設計創意人才,但無論從事設計或印藝領域,設計者都應透徹市場新科技動向,才能讓創意落實,不被既有軟硬體框架所侷限;成立Giclée C_127就是想讓更多設計學子有個空間平台,可輕鬆透過最新輸出科技與媒材應用,大膽發揮創意」。Giclée C_127創意總監吳思漢(以下稱Josh)熱情地分享創業初衷。 設計學子的溫暖空間 一張以三人重疊串聯作為圖像設計的Logo,代表Giclée C_127本身注重的團隊合作,創造達到「1+1+1>3」的效應之外;也是創意、製程、客戶三個不同方向的結合所整合的共生意念;這與Canon的企業理念不謀而合,因此台灣佳能資訊也被這位積極熱忱的設計師感動,積極與宣城科技合作,將Josh的創意具體呈現,並藉此勵更多設計人才,大膽跨出框框,勇於嘗試。 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的Josh幽默地表示,當初為了追求愛慕之人才進入復興美工就讀,雖然最終無法抱得美人歸,卻也愛上了一大片的設計江山;去年10月,Josh和友人前往北京秦皇島參觀獨角獸藝博會,並在主辦地阿那亞黃金海岸度假社區中的優雅民宿中,親眼見識房東運用Canon iPF PRO-560大圖機搭配Hahnemuhle無酸紙進行藝術噴繪,不只對進化為12色的噴墨技術感到驚豔,更覺得應該讓台灣更多設計年輕學子知道,設計不用再被既有的軟硬體所限而必須妥協,秉持這樣的理念,回台後選定長安西路127號為創業基地,並採用源自法語的「噴射」-Giclée,加以門牌號碼為系統編號為發想,Giclée C_127就此誕生。 ●座落於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127號2樓的Giclée C_127,提供寬敞典雅的空間和Canon iPF PRO-540 12色噴墨科技,自許成為設計與輸出的溝通平台 設計輸出的溝通平台 目前Giclée C_127針對校園與設計學生相關的專業輸出達70%,服務範圍涵蓋藝術微噴、大圖輸出彩色印刷、建築裝潢、展覽規劃、流程整合、佈展施作、3D列印、專業攝影等資源共享,Josh強調:「幫助客戶把電腦、手機、隨身碟的影像印出、重現感動,就是Giclée C_127成立的初衷」。Josh透過本身掌握設計與輸出流程,藉由專業色彩管理實現創意,並擅長與不同業界合作創造火花而解決各種技術問題,讓客戶輸出理想品質作品而實現創意,所以Giclée C_127自許化做設計與輸出的溝通橋梁,再成長為輸出界如「蘋果電腦」般的知名高端品牌。 然而在眾多數位噴墨大圖的品牌設備中,Giclée C_127決定以Canon iPF PRO-540作為主力設備的關鍵因素為何?Josh表示,從秦皇島之旅到成立輸出中心,其始終對Canon的12色噴墨技術充滿期待,再前往Canon台北客服展示中心測試後,更加喜愛這系列設備,最後考量44英吋(1,110mm×18m)可滿足一般B0尺寸(1,000×1414mm)印製、印刷數位打樣或藝術微噴的菊全(876×622mm)跟對開(787×546mm)尺寸,滿足多數打樣與及FineArt市場需求,便決定以Canon iPF PRO-540做為先發主力,其規格為: (一)紙張寬度╱(1)滾筒紙為203.2至1,118mm。(2)單張紙:203.2至1,118mm。 (二)紙張厚度捲筒╱單張紙為0.07至0.8mm。 (三)最小可列印長度╱203.2mm。 (四)最大可列印長度╱(1)滾筒紙18m(因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而異)。(2)單張紙1.6m。 ●由Giclée C_127設計、同時Canon iPF PRO-540大圖機運用宣城科技宣影布輸出後,在11月21日Canon新品發表會展示三方合作成果的創意屏風打樣 ●搭配宣城代理的310磅Matte Canvas油畫布,Giclée C_127運用Canon iPF PRO-540 12色大圖機的高品質輸出,使梵谷自畫像栩栩如生 ●Giclée C_127藉由Canon iPF PRO-540大圖機四色黑帶來婚紗無框畫的明顯色澤,也象徵兩人婚姻如同無酸紙材一般,經過長遠的時間考驗亦不褪色,鮮明生動 高階機種的四大優勢 除此之外,Josh指出,從收到設備開箱到如今已四個月時間,也發覺Canon iPF PRO-540更多特色: (一)操作便利╱Josh笑稱:「想知道當我把Canon iPF PRO-540 12色大圖機開箱然後自己輕鬆設定就上手的心情嗎?就像人生拿到第一台蘋果iPhone一樣興奮欣喜。尤其整體操作非常直覺,容易進紙、換裁刀、換墨與清理噴頭,運用相關軟硬體就像操作大台印表機般輕鬆,不用等工程師即可快速問題排解,提高生產力;甚至連國外網紅都曾拍過開箱影片,讓我印象深刻」。同時該機採用無縫運作的設計,會因應紙張類型變更,如消光黑與亮黑色墨水具有專用噴嘴、無需轉換,在列印完藝術紙後可接著列印光面紙,輸出完成後還設有自動裁切機制。 (二)多色墨水╱專為iPF PRO系列而設計的微膠囊化LUCIA PRO墨水,共應用12種新顏料與Chroma Optimiser晶亮色墨水。其成分經過調整,藉由每次列印頭動作使墨滴更緊密地排列於紙張上,創造驚人色域和色調表現。其中灰色和亮灰色墨水加寬色域範圍,以較亮的陰影確保出色灰階重現。黑色墨水則可捕捉影像最暗區域中的細節,使其變亮。新配製的藍色和洋紅色墨水擴大色域,提升夜景和日落的相片輸出。而透明Chroma Optimiser晶亮色墨水則改善光面紙的高品質列印性能,減少墨滴高度的差異以形成平順塗層,補足顏料墨水的特性,不僅均勻反射光線、減少光澤不均勻、黑色呈現更深、色彩密度提高且同色異譜減少。Josh認為:「副廠墨水品質不穩定,只有原廠墨能讓數十年後,除非紙材停產,用同個檔案仍可印出一模一樣的品質與效果;而該機輸出的仿金色與四色黑讓我與客戶非常滿意。加上色域廣,墨水使用更平均、效果更好,同時達到省墨效果;該系列機種每色本身也有40ml的buffer,換墨時不需停機」。 (三)精細墨點╱輸出4pl可滿足市場需要(4pl以下通常肉眼就看不太出墨點),適合Giclée C_127進行FineArt藝術微噴和相片列印。Josh強調:「通常平版印刷的墨點大約在6至10pl,早期噴墨輸出與傳統平版、網版印刷的呈現效果差不多,但數位噴墨系統近年技術突飛猛進,Canon iPF PRO-540除了是12色高階機種,更改善墨點大小及落點,相較以往4色機,使用12色特殊墨水與噴頭能讓每顆墨點更加微小,色彩層次感更加豐富、畫面更細緻;尤其Canon全新Lucia Pro墨水配合宣城科技代理的無酸紙材,在抗光、抗黃等性質上,可讓印品保存時限長達60至100年」。 (四)整合流程╱Josh本身就是Canon單眼相機的愛好者,陸續擁有5D、5D2、50D,而Canon iPF PRO-540和其專業單眼相機一樣在外觀上擁有突顯專業性的大膽紅色線條,並透過Canon無縫對接工作流程,EOS 數位相機所拍攝的影像可在iPF PRO 系列機種上直接輸出,這種從輸入到輸出的Crystal-fidelity晶彩再現解決方案,能讓列印達成極高品質。 ● Canon iPF PRO-540搭配D é cor Smooth Art平滑藝術紙,可重現畫於動物皮紙上的優雅細膩柔和的粉彩肖像 ●因熟稔設計與輸出流程,Giclée C_127創意總監Josh掌控專業色彩管理實現創意,並擅長與不同業界合作創造火花而解決各種技術問題 ●Giclée C_127服務範圍除了涵蓋藝術微噴、大圖輸出、彩色印刷,也包含專業攝影、展覽規劃、佈展施作等資源共享 專業輸出的多元紙材 而為了邁向輸出界的「Apple」,Josh也想起一年前看到的館藏級德國Hahnemuhle無酸紙,便主動向台灣代理商宣城科技聯絡,希望引進更多元的紙材與發揮Canon iPF PRO-540 12色大圖機的潛能。宣城科技經理劉志新強調,宣城成立於1996年,主要從事噴墨耗材銷售及紙張複捲裁切加工服務,並隨著時代演變持續擴展數位影像及文創產品相關應用,系列產品包含:印刷專用打樣紙、攝影專用相紙、藝術行家專用藝術紙、數位版畫專用油畫布、數位相片及相簿專用相紙等,進而在噴墨應用的知識及資訊上,宣城團隊有足夠市場經驗提供客戶完善服務。 劉經理繼續說明,配合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及社會對裝飾及美術概念的多樣化,宣城更跳脫傳統思維,致力於發展數位影像科技結合文創產業;在他首次與Giclée C_127接觸的過程中,發現Josh有別一般拚低價的輸出中心,而是對作品有想法、對品味有理念、對色彩有敏感度的少年人,其親自指定德國Hahnemuhle無酸紙,也讓宣城終於能發揮專業代理的高級紙材,加上他向設計學子推廣12色噴墨的理念,使其非常感動與開心,進而安排德國Hahnemuhle原廠前來參觀Giclée C_127,希望其未來申請通過其專業認證輸出中心,也為客戶的印品提供專業的環保、品質保證。目前Giclée C_127與宣城科技及其他業界用材搭配提供的紙材有: (一)海報塗佈紙╱(1)110磅防水噴墨海報紙,最大列印寬111cm、長3,000cm。(2)180磅防水噴墨海報紙,最大列印寬111cm、長3,000cm。Josh表示:「其磅數高、顯色強,表層塗佈無一點光澤,即便在投射燈直射的情況下也無滿臉油光,適合應用在被燈照射的展場作品」。(3)110磅銅版打樣紙,最大列印寬91cm、長4,500cm。 (二)相片紙╱(1)180磅高光面相紙,最大列印寬111.7cm、長3,000cm。(2)90磅背膠高光面相紙,最大列印寬111.7cm、長3,000cm。(3)220磅三菱RC相紙,RC就是Resin Coated,表層使用樹脂塗佈,色彩飽和度及對比更佳搶眼,此款有半霧面,表層塗佈反光可顯現微小的顆粒狀,適合呈現如海面等有紋理表面的作品,使其更加栩栩如生;並有亮面可供選擇。(4)Innova 260磅金屬相紙,Josh打趣說道:「價格先不要管,有人見到這顏色就算八萬台幣都會想印」。 (三)合成紙╱(1)180磅防水噴墨海報紙,最大列印寬111.7cm、長3,000cm。(2)銅版打樣紙,最大列印寬111.7cm、長3000cm。(3)185磅CAD專用紙,Josh笑稱有客戶是專業軟裝家配師,經常印一套1:1打樣,運用此張耗材印整大張200× 460cm沙發,一到業主家中直接攤開、馬上OK定案,不用如過往一張一張印再接圖,把沙發印成像窗簾。 (四)高級紙材╱館藏級的德國Hahnemuhle無酸相紙,與布面紙、無酸藝術紙、無酸畫布等。其中310磅Matte Canvas為Josh精心挑選便宜又好看的銅板價油畫布。 分享資源的共生實踐 Canon企劃暨新產品事業部BIS行銷與新產品事業處資深經理王友三強調,今年4月初Canon贊助「2019 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聯展」,並運用Canon iPF PRO-560配合大會用紙,協助日本知名空氣感影像大師橫浪修印製作品、帶出療癒感,深獲大師好評,進而更冀望針對台灣市場進行「共生」,持續與台灣當地設計師或攝影師結合,更能落地生根、幫助台灣產業成長茁壯。進而Canon與宣城、Giclée C_127合作作為起跑點,試圖幫助台灣藝術新生代迎向全球最新的輸出技術,也落實共生共享的企業理念。在短短四個月中,此次三方合作也激盪出許多有趣作品,包含以下四件: (一)創意屏風╱今年11月21日Canon在板橋希爾頓飯店舉辦亞洲區經銷大會與新品發表會,會中展示由Giclée C_127設計的「莫忘初衷」日式屏風,其為180×180cm的大型創作,採用Canon iPF PRO-540獨家12色大圖機與宣城所提供無毒、不含甲醛及抗焰一級的宣影布印製而成。該作品以農曆鼠年為主題,跳脫一般人對於日式或中式屏風唯美風格的印象,故事中三隻老鼠,為了糧食互相爭鬥差點失去一切,最後盡釋前嫌守住家園,寓意著莫為一時利益而失去初心。2020年為庚子年,庚屬金所以明年為金鼠年,整體屏風色系搭配庚子年屬性色,並以黑色為底與金色相互襯托,呈現作品華麗感,並將相互對峙的氛圍生動呈現。由於PRO-540可將本次作品中的黑金色強烈對比提升;採用的宣影布則介於紙布之間的觸感與視覺,更能將東方風格的影像書籍如宗教經卷等收藏品之莊重質感具體呈現,讓三隻巨鼠的對峙的衝擊感彷彿親臨眼前,不但藉此展現三方共生及Pro系列機種的應用成效,更鼓勵台灣設計師大膽展現創意。 Josh表示:「對於創業來說獲利很重要,但我希望看到這作品能警惕自己,莫忘真正想要創業的初衷,樹立榜樣,成為資源中心,像是圖書館一樣,設計學弟妹們能在這邊知道最新媒材應用及輸出技術;也透過Giclée C_127輸出成果,讓客戶與其他設計創作者直接感受到色彩管理對於輸出創作品質的重要以及差異」。 (二)梵谷自畫像╱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釋出供下載的梵谷1887年自畫像,運用宣城代理的310磅Matte Canvas油畫布,搭配Canon iPF PRO-540 12色大圖機的高品質輸出,可能會讓人誤以為誰中樂透買了幅梵谷畫。在資源如此豐富的環境下,將生活環境充滿藝術氛圍再也不是奢侈的事,只要顧客能提供檔案,Giclée C_127就能實現。 (三)婚紗無框畫╱新郎是Josh復興美工的同學,兩人曾合力拿到新一代設計展包裝設計類入圍,該作品除了呈現Canon iPF PRO-540大圖機四色黑帶來的明顯色澤,也象徵兩人婚姻如同無酸紙材一般,經過長遠的時間考驗亦不褪色,鮮明生動。 (四)七歲的瑪麗亞╱為18世紀瑞士畫家Jean-ÉtienneLiotard於1755至1756年的作品,其最出名的是優雅細膩柔和的粉彩肖像畫,並常於羊皮紙、牛皮紙上作畫,此種技法使皮膚及服裝紋理的表現更加生,在18世紀的藝術家中非常罕見。此作品目前收藏於美國洛杉磯的蓋蒂中心,為了能夠重新呈現該作品的樣貌,Josh特別選用Décor Smooth Art平滑藝術紙搭配Canon iPF PRO-540,該紙材不但具備高級藝術紙品質水準,價格也相對較為親民,卻與原作質地雷同,作出絕佳呈現。 無我夢中的璀璨未來 最後,Josh感激地說:「感謝台灣佳能的支持與推廣,除了提供完善售前售後服務,無論設備進階操作與色彩技術、合作廠商的介紹等,Giclée C_127都得到Canon大力協助,進而迅速成長,讓我深深感受到其願意跟客戶一起成長的心意與行動力,希望不久後能再添購Canon iPF PRO-560,更夢想未來在全台灣能有A到Z、0至200的Giclée據點出現」。 在採訪之際,Josh身穿印有「無我夢中」四字的T恤,其有日語「拼命忘我」之意,當其訴說著未來三方將持續激發火花,更要引進更多輸出媒材、深入校園推廣、持續建造設計和輸出的雙向溝通平台時,他的眼神和正在Giclée C_127一隅運轉的Canon iPF PRO-540 12色大圖機般,正噴射出耀眼的光芒。 Giclée C_127 02-25596127  https://www.gicleec127.com 宣城科技 02-22289838   http://www.easicolor.com 台灣佳能 02-66328888  https://tw.canon
談印刷包裝業的經營策略
包裝未來
2019-12-05

談印刷包裝業的經營策略

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衝突,後來引伸的科技與金融戰,加上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及日韓貿易衝突,這些情勢讓全球經濟受到負面影響而下修,國際貨幣基金(IMF)就提到,2019年是過去10年來國際經濟最差的一年。世界貿易組織(WTO)在10月1日預估2019年的全球貿易成長僅有1.2%,遠遠不及2018年的數據為成長3%。而2019年亞洲國家的出口貿易,除了印度、越南、菲律賓之外,幾乎全部負成長,其中南韓是-9.8%、日本是-4.9%、新加坡是-5.8%、香港-4.2%,台灣也-2.5%、中國則-0.1%,不確定性與混亂是一般對2019年國際經濟的評論。(見圖1、2) 中美貿易衝突也帶來全球產業供應鏈的變遷,全球製造工廠的中國也面臨到產業外移的問題,尤其是電子、資通、傳統的外貿產業。而產業外移的受益國家則是泰國、越南、台灣等地,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就評論,貿易戰帶來的台商回流,將讓台灣重回製造業的熱潮,也帶給台灣未來30年的新機運;經濟部也提到,到年底台商回流投資金額可能達7,800億台幣,這些投資會引發關聯性產業的連鎖效應,對相關產業的發展是有助益的,這也會帶給台灣未來印刷包裝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運。 過去15年來(2004∼2018年),台灣受到產業外移到中國及數位媒體取代紙媒體的因素,讓紙及紙板消費量減少約百萬噸(20%),其中紙張減少約30%、紙板類減少約15%。紙消費量減少顯示台灣包裝印刷業產業也不會好過,依據工業局統計,過去15年來的印刷業產值最高是2012年的771億台幣,而2018年則降至667億台幣,約減少13.5%。但依財政部營業額統計資料,2014年印刷業營業額約1,484億台幣,2018年則營業額為1,522億台幣,成長約2.5%,如果包含印刷包裝紙品統計,2014年營業額約2,349億台幣,2018年營業額約2,418億台幣,成長約2.93%。再查工業局2019年前8月統計,印刷業產值約411億台幣,較2018年同期減少約2.1%,而財政部印刷業營業額成長約4.9%,但若含印刷包裝紙品則僅成長約1.1%。(見圖3) ●圖1:美對中貿易逆差 ●圖2:亞洲四小龍近幾季的經濟成長 ●圖3:2002∼2018年台灣紙業及印刷包裝業產值統計 數位時代正改變印刷生態環境,而數位化、跨領域及綠色印刷則是印刷包裝產業的發展趨勢。著名印刷專家Wayne Peterson提到,未來印刷將是一種製程(Process)、一種傳播媒介(Communication Medium)、一種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一種工業(Industry)及一家貿易商(Trade Association)的組合,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而印刷業領域也正在擴大產業的範圍與規模,傳統的出版及商業印刷雖然持續衰退,包裝印刷各部門的年成長卻在2∼6%之間,而新的成長部門卻是在工業印刷、3D印刷及電子印刷,所以嶄新的印刷時代已經來臨。 擁抱未來(Embrace the Future)將成為2020年德國Drupa國際印刷包裝展的突出主題,但台灣印刷業者要擁抱未來,必須先了解驅動印刷包裝市場發展的趨勢,重新思考的商業服務模式,發展適當的經營管理策略,才會有國際競爭的能力,以下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 驅動全球印刷包裝市場發展趨勢 以國際印刷專業諮詢PIRA公司的調查報告,2017年全球包裝市場規模約8,510億美元,較2016年增加約2.8%,這包括527億元的工業包裝,估計到2018年約8,760億元,成長約2.9%,2022年則可達9,800億元,2023年則達到1兆美元;以2016年的資料為基礎,全球每人年消費約115美元的包裝額。(見圖4) 依地區分,亞洲約占全球包裝消費市場的42.1%,北美占約24.3%,西歐占約18.4%,其他地區占約15.2%,48%的消費成長最快的是來自中國與印度。以包裝材料區分,紙及紙板占約35.7%,到2013年年成長約3.4%,軟性包材占約23.3%,年成長約4.3%,硬盒塑膠占約18.2%,年成長約3.7%,金屬占約12.2%,年成長約1.6%,玻璃占約6.6%,年成長約3.8%,其他材料占約4%。(見圖5、6) 以使用者市場來區分,2017年食品約2,739億美元,到2023年成長約4.5%,化妝品約296億美元,年成長約4.16%,藥品包裝約702億美元,年成長約8.75%,奢侈品包裝約138億美元,年成長約2.9%,綠色包裝市場約1,320億美元,年成長約5.41%,互動與智慧包裝(Active & Smart)約有53億美元,年成長約8%。另外,其他特殊功能性包裝的市場規模,例如數位印刷包裝約有190億美元,年成長約11.9%,防偽包裝(Anti-counterfeiting)約有32億美元,年成長約5.3%,可分解的生物塑料包裝(Bioplastic)約有20億美元,年成長約10%,智能包裝約有16.2億美元,年成長約18%,不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包裝約有29億美元,年成長約22%。(見圖7) 全球印刷包裝市場發展趨勢的急劇變化,PIRA公司及歐美的包裝協會都提出一些具體的看法,包括消費者行為改變、電子商務改變消費管道、數位印刷的崛起、創新科技驅動市場變革、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思維及工業4.0帶來的智慧工廠等。 (一)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千禧世代、Z世代都精通社群媒體,追求自我意識及消費體驗、有道德意識、喜歡嘗試、快速改變、訂製及在線消費等,這讓品牌業者思考如何以真實性、體驗性和適當性設計,提供多品牌、個性化、互動、快速變遷、簡潔及永續發展的包裝方式,提供多元管道服務來吸引他們。而所得較高的先進國家,面臨的是高齡、物女及單身的家庭日增,所以體積更小、更輕及隨時隨地便利包裝(如塑料和柔性袋)、更方便的包裝功能、更易於打開和可重新封閉的包裝設計也能滿足這類的消費者。(見圖8、9) (二)電子商務(E-Commerce)的興起╱年輕世代的網上購物已是消費常態,線上廣告、大數據行銷、個人化包裝都在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而新技術也讓品牌業者(例如數位印刷)能清楚掌握到消費者行為資料。但電子商務讓瓦楞紙箱市場快速成長,也帶來更多的包裝浪費,增加更多的耐久性包裝。(見圖10) (三)數位印刷的崛起╱要滿足客戶的短版需求、個性化或個人化的包裝、消費者互動、智慧包裝(RFID、QR Codes or Virtual/Augmented Reality)、產品履歷追蹤、產品防偽、大數據或目標客戶行銷、依需包裝等功能及需求,傳統的印刷是不可能做得到的。我們由PIRA的報告顯示,2018年到2023年間,數位印刷的市場產值成長約57%,傳統印刷成長僅是1%,數位印刷技術的發展,這是支撐數位印刷快速成長的原因。但數位印刷也有些挑戰,耗材偏高不利於長版印刷、色彩飽足感不夠,較高級商品還是沒法接受。(見圖11) (四)創新科技驅動市場變革╱減薄和輕量化包裝優化、新材料,例如微纖化纖維素、生物基和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紙代替塑料、智能包裝,包括區塊鏈等來滿足消費者對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更安全、迎合電子商務等需求,而數位技術也提供個人化、個性化、互動性、履歷追蹤及智慧包裝等功能,解決短版、多元品牌及差異化包裝等問題。品牌業者是可以更容易掌握到市場消費行為資料,但面對新技術的投資、研發成本、個人化包裝帶來品項(SKU)的增加,這些壓力是避免不了的。(見圖12) (五)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我們由各國政府對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相關法規都越來越嚴格來看,中國政府在2018年限制未經分類的廢紙進口就是一例,而減量減廢、回收、環保材質,也都成為品牌業者及零售通路的共同目標,同時檢討整個供應鏈(由設計、材料、包裝、零售、消費者端)相關的活動(含回收再利用等),如何找出最優良的解決方案。但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很難單獨的廠商可以面對,確實也需要新的商業模式,但往前走還是必要的,這有機會有效利用資源、減少浪費而節省成本,開發創新材料來提升競爭力,尤其可以滿足及吸引關注包裝環境的新舊消費者。(見圖13) (六)工業4.0╱面對數位時代來臨,印刷包裝業者、品牌客戶都需要面對如何快速引入數位化、思考智能工廠、了解物聯網(IOT)與自動化製程,這將可帶來成本節約、質量改善、更高的生產效率與更快的速度。但對於新技術的投資、人才招聘與培育,如何滿足市場快速的需求都是挑戰,但對減少浪費、效率提升與成本降低,因應電子商務的需求等都是機會。 ●圖4:2018∼2023年全球印刷包裝市場規模 ●圖5:全球印刷包裝部門別成長趨勢 ●圖6:全球印刷包裝結構(依材料分) 跨國及品牌商與印刷品管理採購 全球化市場趨勢下,統計跨國企業目前約有3.5萬家,但其分公司合計則高達15萬家,最早的跨國企業以取得資源為目的(例如東印度公司)。而在全球化市場趨勢下,現在跨國企業則以市場行銷為導向,而以國際分工概念架構全球競爭力,大部分產業分布在汽機車、資訊、3C、食品、電子、日化產品、藥品、化妝品、醫療用品、機械等行業,這些跨國企業都很重視企業的品牌及社會形象,所以在商品品質一致性、對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相關的活動。 國際品牌企業都了解到商品品牌(Brand)是品質優異的核心體現,讓消費者識別商品及競爭對手差異化的分辨器,品質和信譽的保證。包裝產品除了要達成保護商品目的外,則是體現商品品牌與消費者間有效溝通上的重要載體,同時兼具傳達商品品牌特色及行銷的功能。但要掌握市場對商品品牌的忠誠度及市場佔有率,品牌商及包裝業者必須先思考市場環境變化及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在產品設計、生產製程、公司識別系統(CIS)、品質控管、環保理念及防偽技術等項目都務必要做到專業的呈現。(見圖14) 跨國及品牌企業要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價值服務,技術已不是達成價值服務的唯一解決方案,而必須有一個整體的、系統的服務與品牌體系。而全球化的市場競爭,正驅動國際企業要有對滿足市場的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包括如何提升競爭力、品質與成本的最佳化、滿足品牌與客戶服務的需求等,而對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管理,這包括從採購、物料管理、生產、配送、行銷到消費者的整個供應鏈的貨物流、訊息流和資金流,目標是要將正確的產品在正確時間、正確的數量及品質送到正確的地點,使總成本最佳化。 有關業務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已是一般國際企業的業務管理策略,這都是因為經濟規模、移轉風險、減少投資成本、專注核心競爭力及強化機動性的目的而為,這對國際金融、保險、IT等是很流行的,與印刷有關的就是信用卡帳單、保險保單、上市櫃公司開會或股利通知書、廣告直郵服務(DM)、目錄行銷及公司內部文件等,台灣的精誠、永豐、全錄、正隆都有從事類似業務。而一般跨國及品牌企業的印刷包裝品,會找一家專業及信賴的印刷管理服務(The Print Management)公司來提供區域性(例如亞洲區、北美或歐洲區)的諮詢與服務,這也統稱為印刷供應鏈管理服務商(Printing Supply Chain Service Provider),服務範圍包括諮詢、設計、生產、協調、品質管理、物流配送等,台灣專業的服務公司則以永豐餘集團的捷比特(Jupiter)為代表。 根據調查,79%的跨國及品牌企業選擇印刷包裝的合作廠商,除了要求提供全面解決方案(All in One)外,最優先目的是要降低成本,但印刷包裝品成本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一樣,水下成本才是可怕的,這包括設計、配送、庫存及投入的管理成本,這都無法顯示在傳統印刷包裝品的報價上。而成本外,就印刷包裝品的質量、專業完整的供應鏈相關解決方案、彈性的供應與庫存服務以因應市場急單需求、流暢的網上服務機制(如溝通、文件、校稿、庫存與結帳等、動態物流與分銷、庫存管理、產品開發設計建議等),這些都是跨國及品牌企業關心的內容,更是選擇合作對象比成本更重要的事。(見圖15) ●圖7:全球各種特殊包裝印刷市場規模與平均成長率 ●圖8:台灣高齡化社會時程(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NDC)) ●圖9:年輕的消費族群 供應鏈管理思維是印包業策略 談到印刷包裝產業相關的供應鏈,包括原材料(被印材、油墨、化學品、包裝、防偽及加工材料等)、印刷與加工相關設備、數位技術解決方案(軟硬體及系統開發、平台、數位流程管理、數位資產、數位出版及其他數位服務等)、印前相關服務(攝影、多媒體製作、包裝與結構設計、平面設計、內容撰稿及編輯、製版、色彩管理及其他印前流程服務)、行銷相關服務(翻譯、市場調查、品牌保護、消費者行為分析、贈品、客戶關係管理、行銷策略與諮詢等)、印刷品及包裝產品的印刷生產流程(各種傳統的印刷製程、數位印刷製程、可變印紋製程等)、印刷後加工(裝訂、貼合、切割、糊盒、成型、組裝等)、數據處理服務(直郵、直覆行銷等服務)、行銷相關產品(展示架、禮品與贈品、POP服務等)、辦公相關產品(文具、辦公用品、設備及耗材等)、個人客製化產品(3D、T Shirt、相簿書及個性化產品),以及產品裝填、倉儲、遞送、分銷等服務,透過這些供應鏈的流程服務,印刷包裝企業價值鏈就產生了。 而透過產業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服務,企業很容易產生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同時會產生更多及更高附加價值,另外產業供應鏈流程服務中,永續經營理念(環保、綠色流程與認證、企業社會責任報告、ESG等)與安全機制(供應鏈流程、資訊流等)的專業服務,都已是供應鏈服務者必備條件,前者對企業品牌與社會形象是很重要的,而後者對客戶的市場競爭優勢是很關鍵的。台灣印刷業的經營都太傳統,或許企業的經營規模也太小,都沒把印刷業的產業供應鏈觀念與目標客戶結合,也沒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及滿意度,當然沒法提供更多的供應鏈流程服務,所以也就沒法產生差異化的競爭力,每家企業服務的方式都一樣,那只有剩下價格競爭一途。 永豐餘捷比達有限公司(YFY Jupiter)創立於1996年,是專營美國零售通路包裝設計及印刷管理的專業公司,後經永豐餘集團購併成為提供供應鏈價值整合的服務公司,服務的客戶包括DELL、HP、Toshiba、Wal-Mart、Target、P&G、Nestle等;其秉持「Packaging Matters」講究包裝的原則,強調設計對商品的重要性,提供商業攝影及設計、結構設計、包裝設計與生產、品牌經營、展示設計、履行與JIT交貨、紙棧板、滑拖板、CAPE容器、實驗室認證測試及包裝印刷管理等全方位服務及全球項目管理,捷比達已是一家全球性的包裝整合服務公司。(見圖16) 英國惠利Tag集團(Williams Lea)是德國DHL的關係企業,現在已是全球最大的印刷品供應商,他們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攝影、平面、多媒體、電影和動畫、網頁設計、響應的Web開發、跨網路和移動數位出版、Web應用程式、APP、數位服務/數位廣告的內容製作、跨媒體發行、創新技術諮詢、顧問、色彩及專案管理、創譯技術(Transcreation)服務等。營銷市場的解決方案如行銷規劃、工作流開發、活動和項目管理、品牌發展、品牌準則、直接行銷(Direct Marketing)、VDP、POS展示架、贈品、郵寄、包裝品、倉儲暨配送、庫存管理、供應商管理、環境規劃、其他整合服務等,供應鏈管理如作業與流程的安全性、財務穩定性、品質、標準化流程、價格競爭力、綠色環境管理及道德交易規範管理等,以及印刷品、營銷材料及外包業務的提供者。(見圖17) 美國當那利印刷公司(Donnelly)經營上的定位,是一家綜合性印刷服務公司(出版、包裝、直郵等)、行業整合性解決方案提供者(金融、健保、教育、零售等)、跨媒體服務公司(紙、電子及移動媒體服務)、數位解決方案服務公司(POD、BOD、一對一行銷等),也是全球性服務公司(針對國際企業提供全球性服務)。但因應全球數位環境的變化與企業流程外包的快速成長,近年來當那利改變以流程來提供服務的經營理念,而以提供目標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為焦點,分為印刷解決方案、數位解決方案、供應鏈解決方案及工業解決方案,這種改變是拉近目標客戶的距離與溝通,也希望透過不同的解決方案產生更專精的服務,能創造更多的價值鏈。 驅動全球印刷包裝業發展除了來自人口、經濟結構與消費者行為改變外,Z世代及老年社會消費者的增加、網路與移動通訊、物聯網(IOT)、資訊與數位技術、數位印刷機等的快速發展等,正引領包裝產業的轉型、變革與創新。這些消費者行為發展趨勢,包括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及環境保護的包裝理念、多元通路與電子商務發展趨勢、智慧包裝與消費者連結、個人化與個性化(Personalisation and Individualisation)包裝、數位印刷解決方案、差異化設計與造型的需求等,這些消費行為變遷,對品牌擁有業者、包裝設計業者及印刷/加工業者都必須要了解,並發展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專業技能。(見表18) ●圖10:電子商務的趨勢 ●圖11:數位印刷應用 ●圖12:新科技應用與智慧包裝 ●圖13: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 以工程管理來經營印刷包裝業 印刷包裝產業過去都是依賴印刷專家來解決印刷問題,在經營上都知道要滿足客戶需求,而提供相關的品質、價格及交期,但這些都是被動的服務,以工藝的理念來提供服務及解決方案,這對國際或品牌企業印刷裝品的需要是不夠的。如果能以工程管理的方式來經營印刷包裝行業,我們將會有下列不一樣的做法: (一)使用共同包裝品與結構設計╱採取與客戶使用共同包裝品與結構設計,包括材質選用、最優尺寸、老化測試、成本分析及其他品牌及行銷需求等,目的除了貨品包裝功能外,務必達成輕量、最優設計、環保形象、品質等最優化,這將可以節省資源浪費、降低運輸成本、滿足行銷需求及品牌形象等。 (二)嚴格的掌控色彩管理╱色彩管理是印刷包裝品在消費者印象中最關鍵要素,所以製作過程由所有材質(紙、覆膜、油墨等)的選用及白度,在印刷過程如何掌握每批的顏色都能呈現與原稿一樣,在固定的光源背景下,如何以色彩管理(CMS)的過程用數字呈現每批色彩是一致的。 (三)因應且符合市場的需求╱國際級品牌客戶都會有不同規格、品項的印刷品,例如紙箱、紙盒、說明書、摺頁、標籤等,如果加上不同的數量、急單需求等,供應商必須建立完整的供應鏈,這包括相關的合作對象,同時檢討如何用傳統與數位製程(Hyper)來達成客戶彈性的需求,而且要做到品質的一致性。 (四)建立標準包裝系統與體系╱彈性的庫存、物流與分送也是供應鏈客戶需要的服務,首先要建立標準的包裝系統與體系,再依客戶需求安排生產計劃,同時要探討不同地區的需求,再安排整櫃、分櫃及快遞等不同的物流方式。很重要的在作業流程的系統化,可以讓供需雙方都能掌握相關資訊,希望在最優庫存、最低成本及最佳時效下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五)平台在供應鏈管理相當重要╱必須依照客戶的需求來設計,其中包括雙方需要溝通及諮詢的內容、作業流程必須呈現的資訊、提供線上的專業服務,當然這也包括了財務相關的內容與統計資料,這可以減少因時空的限制而造成雙方的誤解,也可以增加管理的效率。 供應鏈管理不是單純的印刷品服務,比起印刷品會產生很多倍的附加價值,但是服務也將會更加複雜化。但要取得國際級品牌客戶的需求,都必須要用工程管理的思維來建置,以印刷工藝單純的服務是不可能解決問題及讓客戶滿意的,所以這已是印刷企業要轉型、尋求長期發展的必要經營策略。 ●圖14:惠利集團的供應鏈印刷管理項目 ●圖15:一般看到的印刷成本僅是冰山一角而已 ●圖16:捷比達公司的印刷管理服務內容 ●圖17:惠利集團的印刷工作流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