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報設計協會年會

因果年度主題展暨新星獎表揚

Cause&Effect-2022 TPDA Annual Exhib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aiwan Postar Award
本刊編輯室
2023-06-28
因果年度主題展暨新星獎表揚

由台灣海報設計協會(TPDA)所舉辦之「因果(Cause&Effect)年度會員主題展」,已於該年3月17~19日假台北市萬華區剝皮寮歷史街區盛大開幕及為期三天的展出。這個由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每年舉辦的年度會員主題展,結合2022台灣國際海報新星獎得獎作品,以創意兼技法多樣化的海報展出帶動設計師、學生以及民眾之間的交流。開展首日並舉辦第八屆台灣國際海報新星獎頒獎典禮,會後也於台北市格萊天漾大飯店進行該會第12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整個活動吸引眾多來賓及會員們熱情與會。

●因果2022年度會員主題展暨台灣海報新星獎雙封面專刊

年度會員展暨新星獎聯展

此次年度會員展與台灣國際海報新星獎競賽的共同主題為「因果(Cause&Effect)」,其所指的是一系列因素(因)和一個現象(果)之間的關係。原因和現象常和變化或事件相關,還包括客體、過程、性質、變量、事實、狀況等。該展覽所展出的邀請海報作品有18位TPDA會員設計師,以及台灣國際海報新星獎中脫穎而出的獲獎作品共計87件,展現他們對於本屆海報新星獎主題「因果」的獨特見解和風格。

在3月17日開幕典禮當天出席貴賓雲集,其中包含BBDO黃禾國際廣告公司營運董事何清輝、游明龍設計公司藝術總監游明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教授林俊良、景文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教授蔡進興、藍本設計顧問執行長吳介民、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技教授林宏澤、堯舜設計公司創辦人姚韋禎、陸合創意國際公司創意總監陳信亨、胡是創作公司創意長胡發祥、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張盛權、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副教授黃文宗、本質設計顧問公司創意總監陳信宇、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劉冠辰、實踐大學服飾經營與設計系專任講師張芳榜、醒吾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張家銘等人共襄盛舉蒞臨,現場氣氛歡樂活絡。

TPDA理事長吳介民開幕致詞表示:相信此場展覽將繼續為觀眾與新世代學生們帶來獨特的視覺體驗,欣賞因與果之相互關係,透過巧妙的視覺文字設計表達主題,並且展出海報的多樣性和創意性。開幕及頒獎活動結束後,該會並於台北市格萊天漾大飯店進行TPDA第12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同時邀請會員一同交流餐敘,進行內務事項的宣布及議題討論與修改,此次活動就在歡樂用餐中劃下完美句點。

...

推薦文章

流光瞬息設計三十海報邀請展(一)
設計創意
2022-04-05

流光瞬息設計三十海報邀請展(一)

國內唯一以海報創作為主題的台灣海報設計協會(TPDA),已於2月12∼17日假台北市師大德群畫廊,舉辦2021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暨國際海報邀請展「流光瞬息設計三十」活動,同時並於2月12日開幕當天舉行該會第12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會中順利改選理監事組織,並選出第12屆新任理事長吳介民執行長。 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成立至今30年,此次以「流光瞬息設計三十」為海報主題,其意義特別重大深遠。一路走來以多元傳達形式呈現,疫情讓世界變得無常,而創意更不應畏懼艱難,匯聚累積到現在,將能量放眼到無限可能。我們期許在這紛擾多變的日子裡,設計仍持續不間斷,邁向一個全新的未來。 貴賓親臨見證創會輝煌歲月 創立於1991年台灣海報設計協會,至今剛好邁向第30周年,其主要成立宗旨在於從事海報的創作、教育推廣、國際交流及學術研討等活動,以「發揚傳統文化、創造設計價值、促進國際交流」為理念。展望未來,在這難能可貴的三十而立之年,將朝向更專業、更國際化的目標前進,開創華人設計的光耀舞台。 而在2月12日開幕活動當天出席嘉賓雲集,除了該會林磐聳、何清輝、林俊良等顧問外,還包括韓國現代設計協會KECD副會長李佳樺、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館長游浩乙、台灣設計研究院組長李瑞欽、中國生產力中心協理邱宏祥、中華平面設計協會創會理事長簡正宗、程湘如、王炳南暨榮譽理事長章琦玫,以及理事長吳介民暨副理事長王德明、李小蕙,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暨輔導理事長黃國洲、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理事長江秀玲、中華民國形象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家再、台南市美術設計協會輔導理事長陳信亨、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榮譽理事長施令紅暨秘書長陳秀真、王明嘉設計事務所創意總監王明嘉、王行恭設計事務所負責人王行恭、科億印刷總經理施春禧、峻揚紙業公司總經理謝文煒暨經理林坤宏、台崴彩印精雕總經理林洺綸、堯舜設計公司創意總監姚韋禎等人,加上該會出席的理監事及會員們蒞臨共襄盛舉,場面盛大溫馨。 蔡進興理事長致詞時表示:「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的創作主題自1991年的台灣之美、1992∼1993年的台灣印象、1994年的台灣印象-環保、1995年的漢字⋯⋯,到本屆2021的「流光瞬息設計三十」,在這見證協會三十周年的輝煌時刻,自己對該會的一份執著,很幸運得到年輕一輩的協助,使得會務得以順遂的進行,願在這輝煌三十周年的時刻,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的老、中、青會員們,能秉持三十年前的創會精神,大家攜手並進為提升台灣形象而努力。 ●(左)長江後浪推前浪╱林磐聳 ●(中)出錢出力.三十而立╱何清輝 ●(右)海報30╱林俊良 ●(左、中)微笑愛自己的樣子╱張俊傑 ●(右)流光瞬息.設計三十╱張盛權 多國作品參與共慶三十周年 該展受邀參展作品來自台灣、美國、日本、德國、韓國、中國、澳門、香港、埃及、伊拉克、烏克蘭、義大利、羅馬尼亞、印尼、瑞士、斯洛伐克、印度、波蘭、伊朗、丹麥、厄瓜多、土耳其、匈牙利、俄羅斯等24個國家或地區,海內外165位設計師共襄盛舉,包括國外110件作品、國內創作70件,總計共180件參與。現場並共同展出該會30年來歷屆主題邀請函、歷屆主題專刊、協辦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競賽歷屆專刊,以及林磐聳顧問提供設計觀點與Taiwan Design、廖卿枝老師提供海報視覺設計認知因素之研究、蔡進興理事長提供平面設計師風格形成背景之研究、李佳蓉老師提供「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元素與形象傳達之研究等,促進國內外設計人才有良好的交流與發展。在慶祝台灣海報設計協會三十周年的同時,也一面展現台灣寶島的設計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開幕當天也特別邀請林磐聳顧問舉辦一場設計能量講座,主題為「見證:台灣印象海報發展、見識:全球設計交流活動」,會中針對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緣起及探討設計背後的故事。從最初到至今鉅細靡遺,林磐聳顧問並期勉大家簡單的事情,做多了,就不簡單!不簡單的事情,做久了,就簡單!堅持不懈做下去,並祝福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生生不息,為台灣海報設計史做了最佳的演說。 本文僅先刊錄國內該會顧問、會員及邀展的65位設計師之70件作品,提供讀者欣賞。 台灣海報設計協會 02-23770102 http://www.taiwanposter.com ●(左)設計-出離觀╱陳進東 ●(中)設計-安隱觀╱陳進東 ●(右)The Paper is as Sharp as The Razor.╱章琦玫 ●(左)目視未來╱王德明 ●(中)Starlight╱朱俊達 ●(右)流光瞬息 設計三十╱余宥叡
流光瞬息設計三十海報邀請展(二)
設計創意
2022-06-05

流光瞬息設計三十海報邀請展(二)

繼上期台灣海報設計協會主辦「流光瞬息.設計三十」海報邀請展刊出台灣65位設計師之70件作品後,本期繼續刊錄國外23個國家或地區,包括土耳其、日本、厄瓜多、丹麥、中國、伊拉克、伊朗、匈牙利、印尼、印度、波蘭、俄羅斯、美國、香港、埃及、烏克蘭、斯洛伐克、瑞士、義大利、德國、澳門、韓國、羅馬尼亞等100位設計師之112件作品,提供讀者欣賞。 適逢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成立三十周年,該會從創立初期即以「熱愛台灣、重視文化、關心設計」為精神主旨開啟序幕,此後每年固定舉辦會員年度海報展,並邀請海外設計師參與展出。期間該會名稱歷經三次的轉變,從1991年「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1998年「中華海報設計協會」、到2000年「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成立宗旨也從「深耕在地設計文化精神」轉變為「放眼國際的世界觀」。 ●(左)土耳其作品 ●(中)日本 作品  ●(右)波蘭 作品 ● (左) 伊朗 作品  ● (中) 伊拉克 作品  ● (右) 埃及 作品 蔡進興理事長在展覽致詞時表示:在這難能可貴的三十而立之年,該會將朝向更專業、更國際化的目標前進,開創華人設計的光耀舞台。也期許該會的老、中、青會員們,能秉持著三十年前的創會精神,攜手並進為提升台灣形象而努力。  台灣海報設計協會 02-23770102 http://www.taiwanposter.com ● (左) 中國 作品  ● (中) 香港 作品  ● (右) 印尼 作品 ● (左) 香港 作品  ● (中) 波蘭 作品  ● (右) 俄羅斯 作品
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
包裝未來
2023-06-28

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

受到現今數位化及消費模式的改變,包裝產業市場在近幾年持續擴大,整體成長率約有10%以上。鑑於越來越多的農業品牌關注環保和永續發展,由台灣包裝設計協會(TPDA)與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攜手合作主辦,食力傳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印研中心等單位協辦,特別於該年4月8日~10日一連3天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盛大舉辦「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展覽。該展以農產、特色伴手禮為主題並結合TPDA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共同聯展,除了展出台灣各縣市傑出設計農產品包裝外,並集結日本、泰國及上海等地設計優秀作品一起展出,藉此讓各界看到台灣包裝的能量與未來。 包裝設計永續環保議題正夯 「寶島包裝節」可說是台灣少見辦理的農特產伴手禮包裝特展,透過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的動員,共匯集上百件以農產品包裝為主的TPDA會員精彩作品。同時展會為提升國際視野,也特別邀請日本包裝設計協會(JPDA)、中國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SPTD)、泰國包裝設計協會(ThaiPDA),展出當地特色包裝作品,以設計進行文化交流。看看設計師如何以農產包裝、伴手禮,詮釋地方的文化特性與農產品特色,讓參觀者欣賞精美包裝的農產品,感受台灣美麗的風土民情。 此次「寶島包裝節」展覽聚焦四大主題,分別以「國際設計作品交流」、「農特產伴手設計作品」、「永續包材及公益設計作品」及「金點新秀包裝設計」為題,帶領參觀者一窺農產包裝,推廣展示包裝設計運用。同時TPDA也將報名參展的包裝產品分成特色伴手禮、農產品包裝組、環保包裝組等三種,並特別籌組評選小組針對各組別選出前三名表揚,以提升報名展品的質量及鼓勵參與優秀作品,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包裝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該展的展架搭建成台灣寶島外貌,展出具在地性、文化性及原創性的作品,除了台灣近百件包裝作品外,更有近30件跨國來自日本、泰國及上海作品,例如泰國著名的稻米產區「Thung Kula Ronghai」,其優質的稻米生產享譽全球,在包裝設計方面使用稻穀為原料的設計包裝,穀殼是脫殼過程中產生的天然廢物,包裝採用模壓成型,盒子裡面裝的是米袋,使用後包裝盒可以當面紙盒使用,實用與環保兼顧。 同時為了推動環保公益,TPDA特別號召八名設計師採用永續包材100%環保再生紙,為「中華民國自閉症權益促進會」公益設計咖啡禮盒包裝並於現場展出。金點新秀設計獎為新秀設計師夢寐以求的頂級獎項,會場也設置特別獎展區,其中來自中國科技大學視傳設計系的設計作品「山田倡議」,以台灣水梯田樣貌,傳達農業社會最具魅力的象徵,呼應全球農業生態多樣性倡議。為增添活動趣味性,身為TPDA成員的宏吉盒藝公司,也利用回收紙材製成1,200個方盒拼圖造型牆來與民眾互動。 聚集全台最精彩農產包裝展 而於4月8日當天中午舉辦的開幕剪綵儀式,透過象徵永續的紙材作為禮盒,並邀請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長李玟、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陳正剛、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林鑫保、台灣形象聯盟主席楊夏蕙、台灣設計聯盟理事長楊佳璋、中華民國糕餅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周子良、微熱山丘執行長施宏漳等貴賓上台,以打開禮物的方式開啟本次的主題寶島包裝,藉此揭開展覽活動的序幕。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致詞時表示,「寶島包裝節」為新北市第一次以農產品為主軸辦理的包裝設計展覽,詮釋台灣地方的文化特性與農產品特色,同時透過包裝表現產品價值,導入永續包材概念。除了有跨國作品聯合展出,也匯集全台農特產伴手禮包裝,連外島都有,現場同步邀請並展出本市青農、農產業者優秀包裝作品,鼓勵提升台灣整體包裝素質及農產業者競爭力。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也表示,希望藉由「寶島包裝節」的展出,讓大家了解到包裝對品牌及行銷的重要性,其中蘊含永續包材的概念,讓包材走向更環保、更友善環境的包裝方式。因此本次展覽還舉辦包裝論壇講座,由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作為引言,食力傳媒副總編輯暨品牌總監林玉婷、呈曜包裝事業公司總經理許呈湧、脈致公司創辦人劉大正與專業的包裝設計師、產業品牌代表進行分享和交流,讓與會者更深入了解包裝設計在產業的永續方式和發展趨勢,進而了解農業包裝設計的魅力,支持農業產業的發展! ●特色伴手禮第一名:員林仙草甘茶東瀛行旅系列禮盒╱麥傑廣告陳進東 ●農產品包裝組第一名:天喜洄瀾杉林溪茶葉禮盒╱元創力品牌包裝設計公司林岳庭 ●環保包裝組第一名:臻品植萃新希望種子禮盒╱優勢品牌包裝蔡建國 愛及永續為主題的會員大會 另外為了配合「寶島包裝節」的盛大開展,台灣包裝設計協會也特別於4月8日晚上假新北市「彭園新板館」舉辦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此次活動的主軸係以「愛&永續」為主題,意味著TPDA不僅在包裝包材上的永續,更希望可以透過這次活動的舉辦,讓大家的情誼與對這份土地的愛能永續循環下去。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回顧2022年度至今,該會陸續開辦「包給力講堂」、「包給力學堂」,並延續到「寶島包裝節」大展,她非常感謝理監事及會員的支持及相挺,籌備許久的課程及活動帶給大家滿滿的知識和學習,看見大家帶回一點收穫,也有因為課程而加入該會的夥伴,新年度也請大家繼續支持。 會員大會活動當天,還有來自全國各地設計友會貴賓代表出席,除了台灣形象聯盟主席楊夏蕙暨執行長林采霖等兩位該會顧問外,還包括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理事長吳介民、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長王德明、中華形象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家再暨秘書長林裿晅、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王靖惠、台南市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陳昭岑、台中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陳誼康等人。 當天活動出席者都滿載而歸,李銘鈺理事長特別感謝第八屆理監事及會員心意,包括李銘鈺理事長提供的經典台灣茶禮盒、林岳庭中區副理事長提供的仙園餐廰擂茶拿鐵、劉虹枝南區副理事長提供的有機杭菊茶包禮盒及東山咖啡禮盒和龍眼乾、袁世文輔導理事長提供的啡嚐嘉義VIP禮盒、黃國洲榮譽理事長提供的梅餅及梅片、李哲佑理事提供的特選濾掛咖啡、陳進東理事提供的員林食品百年仙草有機仙草甘茶、李宛玲理事提供的精裝首飾收納雙層、曹仲標會員提供的有聊笑花生、陳奐達會員提供的iif香氛酒精噴、姚漢婷會員提供的金銳商標神來一筆、周家宜會員提供的插畫家林小杯筆記簿、高培偉會員提供的鳥時代IP磁鐵等等,在在都展現該會的良好情誼及人情味,整個活動就在大家一片的熱情聲中圓滿落幕。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 04-22268899 http;//www.tpda.com.tw
臺灣設計啟蒙者素描(二)
設計創意
2024-05-10

臺灣設計啟蒙者素描(二)

二、二戰之後外國設計師前來台灣的設計啟發 小池新二(Koike Shinji,1901~1981年)1927年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美術史學科畢業,1942年出版《汎美計畫》提倡生活美學,1951年於千葉大學工學部創設工業意匠科,1956年擔任日本生產性本部第一回美國工業設計視察團團長,考察美國GE、RCA等企業及設計學校。1962年小池新二接受CPTC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總經理高禩瑾邀請來台考察及演講,並且委託小池新二研擬〈發展我國工業產品及培育該項人才方案建議〉共有六個面向,同時自1963年起協助台灣進行為期三年的訓練計畫,並由吉岡道隆吉與助手來台協助培訓;小池新二〈臺灣設計報告〉文章刊登在1963年No.4、Vol.31《工芸ニュースNews》,該計畫是奠定台灣現代工業設計與設計教育發展的基礎。(見圖15) 羅素‧萊特(Russel Wright,1904~1976年)是美國近代工藝與工業設計師,他以暢銷的陶瓷餐具影響美國家庭生活;1940年羅素‧萊特與美國羅斯福總統第一夫人Eleanor Roosevelt在紐約Macy’s百貨宣布推動「American Way Program」;1954年以「Residential」參加MoMA紐約現代美術館榮獲Good Design Award,Robert Schonfeld在著作《Creating American Lifestyle》為Wright的設計價值加以定位。1956年「THPC:Taiwan Handicraft Promotion Center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成立,聘請Wright擔任顧問,其多次來台指導手工業及在地產業,也進而奠定了台灣現代設計發展之路,李再鈐於1957~1968年在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任職時期受其啟發現代設計思想甚多。(見圖16) 大智浩(Ohchi Hiroshi,1908~1974年)1937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圖案科,曾任職味之素、電通等,1954年於MoMA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設計展,1955年成為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會員,大智浩長期擔任《IDEA》美術總監,也為日本出光興產(石油)、麒麟啤酒等設計標誌。1967年大智浩應臺灣廣告公司邀請來台演講,並為味全公司設計標誌;1968年1月號《IDEA》報導台灣設計專題,由蕭松根設計封面,大智浩撰寫〈中國之視覺設計和文字〉、施翠峰撰寫〈臺灣設計教育之現況〉,並以圖文並茂介紹15位台灣設計師。另外,大智浩所出版設計專書由王秀雄、蘇茂生、陳曉炯等人在台灣翻譯出版,成為引介設計新知進入台灣的重要管道。(見圖17) ●圖15:《工藝にユース雜誌》31卷4號封面 ●圖16:任職THPC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的李再鈐(著橫紋衣者) ●圖17:大智浩為明志工專《工業設計》第3期封面設計、封底設計的味全食品廣告  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1932~2009年)是享譽全球的日本設計國寶,其作品擅以「一笑健命」的幽默手法展現人格特質,尤其是空間視覺幻象的風格成為獨步全球的設計手法。在2002年福田繁雄應台灣海報設計協會邀請首度來台舉辦「福田繁雄:海報大師在台灣」,之後多次受邀至東方設計學院參加華文漢字設計周,2004年福田繁雄與永井一正偕同來台舉辦「綠與生命」海報設計展,掀起台灣海報設計的高潮:2004年行政院文建會委託福田繁雄在屏東縣東港區漁會前面設置黑鮪魚紀念雕塑,2018年經由美吾華集團董事長李成家捐贈,另於東港大鵬灣國家風景區重新設置黑鮪魚紀念雕塑,成為福田繁雄首座設置於海外的立體作品。(見圖18) 中西元男(Motoo Nakanishi,1938年~)是日本PAOS公司的創辦人,並於1970年代至歐美蒐集CI相關資料出版《DECOMAS》、《CoCoMAS》,成為推動「亞洲型CI」模式的推手;1993年出版《New DECOMAS》蒐錄亞洲12位設計師案例,台灣的廖哲夫、林磐聳也被編列在內;1980年代台灣外貿協會設計推廣處、中國生產力中心組團前往日本學習,1990年代中西元男曾經多次來台演講,促成CCIDA中華企業形象發展協會的成立,也掀起台灣企業形象設計的風潮;1994年中西元男與韓國趙英濟、台灣林磐聳在北京創立「ACIA亞洲設計聯盟」,之後再有靳埭強、金炫、張武加入;1995年並於北京舉辦「95北京CI大會」,邀請龜倉雄策、大高猛等知名設計家與會,成為中國企業形象規劃設計的高峰。(見圖19) 白金男(Baik Kum Nam,1948年~)是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蠶室運動公園和平門設計師,2002年日本與韓國聯合主辦世界盃足球賽,韓國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2008年大邱舉辦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設計大會主席,韓國成均館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74~1998年他以KECD韓國現代設計協會與變形蟲設計協會展開長達24年的設計交流,另外KECD自2000~2022年分別與台灣海報設計協會、中華平面設計協會、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進行40餘次設計展覽活動;1981~2001年他以KIAA大韓產業美術家協會與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建立長期交流,另外在2012~2018年白金男教授所任教的成均館大學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藝術指導組、設計系研究生進行兩國雙校異地設計展覽與互訪交流,建立兩國後輩認識的交流平台。白金男長達五十年與台灣各個設計社團交流,並且將韓國舉辦亞運、奧運、世足賽等國際大型賽事設計實務經驗引介至台灣,可謂台灣與韓國設計堅定友誼橋樑。(見圖20) ●圖18:經由美吾華集團董事長李成家捐贈於東港大鵬灣國家風景區重新設置黑鮪魚紀念雕塑 ●圖19:北京CI大會林磐聳與中西元男、龜倉雄策、張百清、汪光中合照 ●圖20:林磐聳訪問韓國,白金男特別舉辦歡迎晚宴 三、台灣藝術家及設計師深根台灣的設計播種 廖未林(1922~2011年)生於湖南,1948年國立杭州藝專畢業後隨軍來台,1951年以〈臺灣省地方自治紀念郵票〉榮獲首獎,之後設計〈總統復行視事〉、〈反共義士〉、〈雙鯉圖〉、〈中國民間故事二十四孝〉等多套經典郵票;1956年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商業美術設計」;他為《皇冠》雜誌及大業書局、文化圖書等出版社設計封面;1965年參與紐約世界博覽會中國館內裝設計,1968年於省立博物館舉行年畫、裝飾畫展,1970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美術設計個展,並且設計〈日本萬國博覽會〉、〈郵遞區號〉郵票,同年榮獲中華民國畫學會第六屆裝飾美術金爵獎;廖未林是台灣戰後之後首位以美術設計聞名的設計家。(見圖21) 楊英風(1926~1997年)出生於宜蘭,隨著父母至北平經商,1943年就讀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系,師事朝倉文夫開啟對於雕塑、景觀等環境藝術興趣。1946年他回到北平就讀輔仁大學美術系,1948年就讀省立臺灣師範學院藝術系,1951年楊英風因為經濟問題而從師大美術系輟學,開始任職《豐年雜誌》美術編輯,他在長達11年的編輯期間,留下了大量的鄉土題材的版畫、漫畫及封面。本次展出由楊英風藝術基金會提供的《豐年》雜誌都是台灣美術設計的視覺文化意象;另外由蕭瓊瑞主編《楊英風全集》全套共計三十卷,其中第四卷聚焦以設計為主,顯現楊英風是藝術創作與設計實務同時並進又卓然有成的藝術家。(見圖22) 李再鈐(1928年~)生於福建仙遊,1948年就讀於省立臺灣師範學院藝術系,受到「四六事件」牽連而遭退學;1951~1957年為印染工廠繪製布花圖案;1957~1968年任職於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THPC:Taiwan Handicraft Promotion Center),從事工藝設計、產品開發及展覽規劃等,當年美國Russel Wright(羅素‧萊特)擔任THPC顧問,多次來台指導手工業及在地產業,李再鈐受其指導而啟發現代設計思想,也開啟對於幾何抽象雕塑的創作脈絡;李再鈐與王建柱等人成立六藝美術設計公司,是為台灣早期專業設計公司。李再鈐《臺灣手工業》封面設計、產品型錄以及《功學月刊》封面設計、中山樓宮燈設計的手繪稿,見證了臺灣現代設計發展之歷程。(見圖23) ●圖21:《雄獅美術》第17期、《皇冠》雜誌第274期,廖未林封面設計 ●圖22:周夢蝶著《孤獨國》、《東方雜誌》復刊第一期,楊英風封面設計 ●圖23:《功學月刊》第24期,李再鈐封面設計 王建柱(1931~1993年)1953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藝術系第二屆畢業,1959年起任教於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1964年與余史、沈在勤、李再鈐、陳登瑞、許常惠六人成立「六藝美術設計公司」,承接經濟建設成果展、中山樓、九年國教等大型活動規劃設計;1972年出版《包浩斯: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影響兩岸設計教育,改變傳統側重繪畫的設計取向,重視理性分析與實用功能導向。1978年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組發起「民族設計資源調查」帶領學生至彰化、鹿港、美濃、佳冬、恆春等進行民俗采風,影響1991年丘永福、高思聖、葉國淞、林磐聳、游明龍成立「Taiwan Image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其畢生倡導「以民族為本位,以現代為導向,以生活為重心」為信念。(見圖24) 王秀雄(1931年~)1959年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畢業,1965年國立東京教育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科碩士畢業、博士班肄業,1966年返台任教於台灣省立師範大學美術系,1984年出版《美術心理學》影響台灣藝術與設計教育極為深遠;他在1960~1970年代大量翻譯日本設計專業圖書如《廣告設計的技法》、《設計用的素描》、《美術設計的基礎》、《美術設計的點線面》、《立體構成的基礎》等,成為台灣早期缺乏專業設計知識時期,提供設計教育觀念的啟蒙。王秀雄任教於臺師大美術系主要教授藝術理論、美術教育,培育了林崇漢、王士朝、王明嘉、陳世倫、陳俊宏、高思聖、葉國淞、林磐聳、游明龍、姚村雄、李新富等,為台灣美術設計培育為數眾多的中堅設計人才。(見圖25) 高山嵐(1934年~)1957年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1959年任職台北美國新聞處,並且擔任《皇冠》雜誌美術指導;1962年高山嵐偕同臺師大藝術系前後屆同學葉英晉、沈鎧、簡錫圭、黃華成、張國雄、林一峰共七人以「觀光」為主題,舉辦台灣第一次設計創作展「黑白展」,第二年以「鳥」為主題的展覽,成為台灣美術設計自主創作的先鋒,奠定日後臺灣美術設計運動的基石;他也是參與籌組中國美術設計協會(今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發起人之一;1972年高山嵐出版《美術設計123》成為1970年代臺灣本土編輯出版,蒐錄自身經手案例的美術設計專著,本書具有本土美術設計意識啟蒙的意義。(見圖26) ●圖24:王建柱編著《包浩斯 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王建柱為台灣省政府新聞處民國76年月曆設計 ●圖25:王秀雄著《美術心理學》 ●圖26:高山嵐為《台灣指引Taiwan Guide》封面設計、高山嵐編著《美術設計123》 郭叔雄(1934年~)1958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藝術系畢業,1961年至日本千葉大學工業意匠科受教於小池新二教授,1966年他赴美國紐約Pratt Institute進修,1967年獲得獎學金赴德國艾森邦福克旺設計學校進修,返國後任教於明志工專期間,向王永慶建議設計台塑關係企業標誌。1967年郭叔雄為台塑企業體(今台塑集團)規劃「設計政策Design Policy」,即現在的「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業識別系統)」,開啟臺灣首次規劃集團式的視覺設計系統,他為單一企業設計波浪形外框,內有單一字體或造型的個別標誌,整體組合形成無限延伸的有機設計,成為台灣CIS企業識別系統規劃設計的先驅者。(見圖27) 簡錫圭(1936年~)1958年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1960年起任職東方廣告、國華廣告、清華廣告、劍橋廣告、傑盟廣告等廣告生涯長達35年,是臺灣本土廣告設計的元老,並且邀集何宣廣、陳敦化、侯平治、龍思良、趙國宗、廖哲夫等人參與共事,培育台灣早期廣告設計人才,可謂是臺灣廣告設計實踐的啟蒙者;1962年簡錫圭偕同高山嵐等七位臺師大藝術系從事設計與廣告實務工作前後屆的同學舉辦台灣兩次設計創作展「黑白展」,開啟台灣美術設計自主創作的新風,奠定日後臺灣設計運動的基石;他也是參與籌組中國美術設計協會(今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發起人之一。(見圖28) 趙國宗(1940年~)1963年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留學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曾經任職東方廣告,並任教於明志工專、實踐家專、台北藝術大學等,他與臺師大美術系同班同學曾謀賢、張悅珍等人為台灣省教育廳《中華兒童叢書》創作繪本,成為知名兒童繪本插畫家;1990年後在藝術創作常以陶瓷繪畫為主,內容多半表現民俗童趣世界,並且導入公共藝術;趙國宗素有「童趣畫家」之稱,其童書繪本多達三十餘本如《冬天裡的百靈鳥》、《戲》、《動物和我》、《叩叩叩你在家嗎》等;趙國宗並為永豐餘集團、永豐銀行、信誼文教基金會等設計標誌,可謂是兼具藝術與設計創作的藝術家。(見圖29) ●圖27:郭叔雄與林磐聳合照於台灣第一本CI手冊《台塑企業體設計政策》展櫃 ●圖28:代簡錫圭為幸福唱片《中國藝術名曲2》、《難忘的旋律5》封套設計 ●圖29:趙國宗繪圖《冬天裡的百靈鳥》、《找》 王銘顯(1942~2021年)屏東里港人,1962年國立藝專美工科畢業,日本明治大學環境設計文學碩士,1998年為國立臺灣藝術學院首任民選校長,並且爭取2000年升格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0年榮獲美國林登沃大學頒發名譽文學博士。出版《美術設計於道路交通標誌之應用》;綜觀臺灣設計界王銘顯是唯一擔任國立大學校長職務重任者,更是國內龍頭臺灣藝術大學的校長,他從帶領學院改制升格為大學,除了任職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藝專)之外,並曾於明志工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指導組在職碩士專班、景文科技大學、明道大學任教,可謂春風化雨培育臺灣無數設計人才。1987~1999年其曾任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第十二屆至第十七屆常務理事、理事。(見圖30) 郭承豐(1942年~)1964年國立藝專美工科畢業,1967年郭承豐與李南衡、戴一義三人創立《設計家》雜誌,是台灣第一本現代設計雜誌,總計出刊十期停刊;1972年郭承豐與楊國台創立《廣告時代》雜誌,對於台灣設計產業啟蒙具有重要貢獻。1975年與王小虎、朱守谷創立華威廣告公司,推動愛護玉山、蝴蝶、愛與和平等公益運動,並於兩岸創辦《新觀念》雜誌,多年來持續創辦雜誌進行觀念啟蒙的志業。他擅長以簡潔構成及實驗手法進行書籍封面設計,他設計的《當代德國小說選》將納粹符號與皮鞋組合,打破政治禁忌的魔咒;《譯詩的理論與實踐》則是將中文「詩」與英文「POEM」進行倒影巧妙文字構成。(見圖31) 林崇漢(1945年~)高雄旗山人,1968年臺師大美術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美術主任、《聯合報》副刊美術顧問、《聯合文學》藝術指導。在七○年代末期率先於《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以寫實的技法融合超現實風格產生極具視覺衝擊力的插圖,其精湛的素描能力與寫實的技法所繪製的插畫,成為畫面充滿張力與具有詭異生動的風格,開創與傳統水墨、版畫風格或文青式針筆插畫截然有別,引領台灣報章雜誌插畫的新風;林崇漢除於《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立早報》副刊插畫外,另於《全音音樂文摘》及洪範書店、聯合文學進行為數眾多的封面設計。(見圖32) 楊夏蕙(1947年~)生於基隆,本名楊船生。1962年投入廣告設計創作,1967年自組超然製作群、1970年開辦超然美工補習班,1979年接任中國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1980年任內報呈內政部更名為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他是促成該社團轉型發展的重要關鍵人物。早年以鴨嘴筆徒手繪製的精密製圖、廣告圖案、美術字,堪稱與國外作品不遑多讓。他與楊宗魁手書數體美術字及字體設計技法,並於1981年成書《中國文字藝術》;2020年楊夏蕙與楊宗魁、林采霖、林榮松投注多年心力所編著《台灣百年視覺設計》、《台灣百人視覺設計》兩本套書,紀錄台灣百年視覺設計發展,多年來楊夏蕙奔走於台灣各地熱心推廣設計不遺餘力,並且催生多個視覺設計的社團協會。(見圖33) ●圖30:王銘顯(左)是台灣設計界唯一擔任國立大學校長職務重任者 ●圖31:郭承豐創辦了《廣告時代》創刊號、郭承豐《譯詩的理論與實踐》封面設計  ●圖32:林崇漢為聯合文學出版洪綺珠著《夢的使者》封面設計 ●圖33:楊夏蕙以鴨嘴筆線繪插圖 設計深耕,生根設計 本文原本配合創價美術館舉辦的《世紀的容顏:臺灣百年美術設計發展計文獻展》畫冊中〈啟蒙〉單元所撰寫的內容,根據《設計印象》雜誌需要而加以增刪改寫,文中所列舉者並非點將錄或封神榜,而是他們對於台灣近代百年美術設計發展有所貢獻的啟蒙者,他們分別在臺灣從事設計實務、設計教育與設計推廣等不同面向,對於臺灣百年設計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僅就上述幾位台灣設計啟蒙者加以素描速寫,本人自覺學養有限、難免掛萬漏一,也受限於篇幅有限,對於未能列名於本文的前輩設計家而深感歉意,期待未來有更多研究者持續深掘台灣設計的啟蒙者,讓這些投注心力、深耕生根於台灣設計土地的播種者,一一都被挖掘出來而成為讓世人尊崇仰望的星圖。
美國主要印刷需求市場分析(一)
印刷技術
2024-07-05

美國主要印刷需求市場分析(一)

2022年美國印刷產業總收入的97%來自於25大熱門消費市場,約2,171億美元(見表1),預期比2021年(2,051億美元)平均成長約5.9%。新的和不斷發展的印刷需求類別以及傳統支柱即將下降,是印刷產業在COVID-19疫情中需要面對的現實。今年印刷總產值增加至2,221億美元(相當於6兆6,663億新台幣),相較2021年(2,110億美元)成長約5.3%,其中更多是投入成本增加的結果,而非產值加值的提高。 美國25大消費市場印刷需求 2022年是美國自由經濟或計畫經濟之間的轉折點,因為公共支出、借貸和監管扼殺了私營企業的融資和願望。美國的GDP約有3%之增長,更準確地定義了印刷需求將如何增長,以及從那些特定市場增長。總體而言,印刷收入將暫時受益於幾個主要綜合領域(見圖2)。以下將2022年美國主要25個消費市場中印刷採購需求依序說明: 一、包裝食品產業 其總產值有1兆8,360億美元,成長月9%,其中包裝印刷佔了約317億美元,成長了約18%左右。主要項目如下: (一)紙張、印刷品、標籤、轉換、封口、外包裝、紙箱、展示和活頁裝或插頁佔總印刷需求的近七分之一。(見圖3) (二)三分之一的平版印刷折疊紙盒(11mm)和柔印阻隔袋和套筒(15mm)提供乾貨及零食、糖果和烘焙食品(+16%)的外包裝,佔該行業的四分之一印刷支出。 (三)瓶裝及罐裝預製產品對於單張紙堆疊平版印刷和捲式柔印標籤、金屬裝飾和瓶蓋的需求將是持平的(+8%)。 (四)最大市場機會將繼續是保護、保存和展示新鮮包裝食品和寵物食品(+28%),佔了該行業印刷品的近五分之二。 (五)氣調包裝(英文簡稱MAP,Modified Atmosphere Packing)將透過增加氧氣注入來延長產品和保質期,智能包裝將確保其水平。生活方式個性化的採用速度很慢,但明顯增加了高端食品的感知價值。(見圖4) 二、醫療及製藥產業  其總產值9,710億美元,成長了9%,其中印刷市場約225億美元,成長6%。隨著COVID-19疫情的消退,醫療及製藥市場增長速度將放緩,但由於5,000多份FDA申請的積壓,印刷量又增加了一半處理處方藥及非處方藥(+20%)。(見圖5) 標籤、折疊紙盒、樣品包、微型文件夾、POS支架和活頁裝出版物插頁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佔該行業的五分之三。 醫療產品,尤其是呼吸器等設備,將相反下降了35%。大麻(+22%)需要非常安全的包裝、受監管的運輸和負責任的標籤,是小批量數位直接到容器可變列印的第一個採用者。與核心醫療用大麻產品相比,輸液消費品→從飲料到甜點→對包裝和宣傳印刷品的需求更大。 ●圖2:2022年美國印刷需求、國內生產毛額支出與印刷成長份額在主要綜合領域之比較 ●圖3:食品包裝(圖片來源 ╱ 網路) ●圖4:氣調包裝(Modified Atmosphere Packing)(圖片來源 ╱ Airgas, Inc.) ●圖5:藥品包裝(圖片來源 ╱ 網路)  三、健康服務產業 其總產值共4兆8,870億美元,衰退10%,其中印刷佔206億美元,成長8%。過去兩年的入院記錄在醫院減少12%和第三方管理中的相應保險理賠列印作業衰退15%。大多數計劃產品、應用程序、編碼、計費、報銷和收集列印都被重新規範。 轉促銷數位直郵、戶外廣告會員招募和維持及內部設施管理,包括表格、標牌、服裝、試劑、試紙、藥品標籤、身份證帶、衛生產品和任何其他醫療設施所需(見圖6),將從第三方平台開始。與此同時,隨著消費者呆在家裡並推遲就醫、重大手術和其他複雜程序,使得健康保險提供商 (+20%)的利潤創下歷史新高。 保險廣告正在飆升,主要是來自直郵、無地址郵件、開架單頁宣傳品(FSI)、戶外及POP廣告(見圖7),以及在商店和停車場的隨意發送,甚至擋風玻璃也塞滿了摺頁廣告。面對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要求退稅和降低保費的要求,也進而使得拉保險業務的競爭相當激烈。 四、房地產市場  其總產值有2兆9,500億美元,成長19%,其中印刷佔118億美元,成長9%。住宅及新建、轉售房屋(+22%)的營業額超過700萬套,佔行業收入的三分之二。高檔購房者喜歡在家工作,儘管材料供應中斷、土地價值高昂,且房屋抵押貸款利率逐漸上升,仍搬離工作地點更遠的地方。因此開放網路平印(見圖8)房地產指南、網版印刷草坪標誌,以及大部分數位相簿和明信片郵寄將隨著買家搬的愈遠愈加重要。 經過數十年的過度興建後,商業地產(-20%)在購物中心和商業街零售、高層辦公大樓和多功能會議中心萎縮,平均投資回報率將降至十六分之一以下。該印刷細分市場的一場無法發現的災難,“出售或租賃”的印刷標牌反而成為一項業務。(見圖9) 五、飲料產業 總產值5,480億美元,無成長,其中印刷佔118億美元,成長6%。瓶裝水、果汁、浸泡水和自來水佔消費量的三分之一,但在行業印刷中佔比最低,僅為九分之一。與此相反的是發酵和蒸餾飲料(+8%),因為酒精使用和含糖軟飲料(-2%)需求減少,迫使所有媒體增加品牌營銷(見圖10)。 一次性包裝、載體、罐頭、拉伸包裝、標籤、封口、瓶頸、地板和牆壁圖案、窗戶貼、大眾商品展示和車輛包裝只是眾多待售產品中的一小部分。 ●圖6:藥品標籤、表格、藥袋等(圖片來源 ╱ CVS) ●圖7:戶外及POP保險廣告(圖片來源 ╱ Oscar Health) ●圖8:網路印刷服務(圖片來源 ╱ Drupal Commerce)  ●圖9:“出售或租賃”的印刷標牌(圖片來源 ╱ 網路) ●圖10:超市飲料架(圖片來源 ╱ 網路) 六、出版(非報紙)產業  其總產值760億美元,無成長,其中印刷佔115億美元,成長4%。隨著自助出版商和小型出版社的數量隨著依需和短期數位圖像製造的增加而增加,上升的圖書部分(+9%)將超過該行業印刷品的二分之一。 最大的10家出版商主導出版發行(見表11、圖12),相當於14,000多家中端市場和微型出版商的總額。2022年將是第二個10億冊銷量的年份,北美的生產份額增加,因為亞洲採購理所當然地下降。而繪本部分,也稱為之漫畫,正在復甦階段,家庭教育材料也是如此。電子書和有聲讀物(收入增長16%,但沒有印刷版)是需求來源和產品延伸,值得追求而不是失去。 消費類、貿易期刊、日曆和記事本(-6%)將在印刷發行量、裁切尺寸和頁數方面繼續限縮,即使一些特殊興趣題材的圖書數量有所增加。賀卡、包裝紙和社交表達印刷品(+7%),如果因兩大巨頭提高價格,進口成本增加和國內採購替代品將會增加。 七、旅行及酒店產業 其總產值7,830億美元,成長9%,其中印刷佔107億美元,成長2%。航空公司及機場(+11%)客運量在過去兩年萎縮三分之一數量後重新回升。 機上出版物、促銷品、安全標牌和消遣印刷品將按比例增加。隨著主要目的地對度假者重新開放,長途越洋旅行廣告是最直接的機會。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夏威夷航空公司(-69%)將成為直郵(見圖13)、插頁和保險財務報表的最大買家之一。類似的印刷品組合將適用在郵輪公司的潮流(+>20%),郵輪公司正在尋找不願乘飛機旅行的老年人,最好透過印刷品來接觸。 住宿(+7%)將以四分之一高的價格恢復到半滿入住率,但無法再恢復到以前。取消的會議和活動(許多永遠取消)及寄宿家庭的激增將需要“臨時”房間使用重新調整用途或賣掉整個房產。許多剛剛重新開業的大城市酒店的整個樓層或部分樓層將更名為分時度假、長住、療養水療和政府品牌的緊急重新安置設施。 螢幕和數位標牌和裝飾、個性化直郵、指定專用計劃、聯合品牌目錄、開架單頁宣傳品、插頁和客房設施(提供多國語言)可能超過行業印刷的二分之一,這些服務僅需要建議和銷售。 客運鐵路及公共汽車交通(-11%)和目的地公園及娛樂(0%)都受到疫情的破壞,將佔行業印刷的三分之一,主要是貨架小冊子、折扣書、交通廣告和安全機票、身份證和通行證件。 八、銀行及保險產業  其總產值6兆660億美元,成長3%,其中印刷只佔了87億美元,衰退2%左右。 金融部門依賴於所謂的收益率曲線衡量其績效的未來風險。差異(或利差)在長期(10年期債券)和短期債券之間(三個月期票據)美國國債利率,當反轉時的收益率<1預示著經濟衰退。在>1的範圍內,斜率差顯示成長。對於2022年初,該指標為130bs(1.3倍),顯示經濟溫和正常。 九、電信產業  其總產值1兆3,540億美元,衰退5%,其中印刷佔約99億美元,成長約<2%左右。由於缺乏晶片和後續的資本,也導致電信設備生產供應短缺(-20%)。5G電信互聯網(IoT)獲得認可的速度較慢,而且在構建複雜網狀網路(Meshed Network)的各種應用上,如自動駕駛、聯網車輛、AR/VR和家用機器人等對短期投資報酬的吸引力不如水平收購,例如娛樂和IT就來的高。 提供點播優質內容和串流行動數據的大規模直接連接將推高有線網路、有線電視和衛星服務的價格戰(+36%)。電腦螢幕、寬幅平印和個性化直郵(見圖14)應該主導這些“續留訂閱者”活動,因為非印刷部分已經在媒體寡頭壟斷者的領域內! 雖然開放式網路商店熱衷線上網紅推薦趣事,但電話簿目錄(-10%)仍將繼續印刷,至少在很少或沒有網路的地方是這樣。 十、個人護理市場  總產值6,220億美元,成長4%,其中印刷佔87億美元,衰退3%。但是有兩個例外:衛生及環境衛生(+6%)和動物護理(+7%)產品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情形。而濕巾、清潔劑、消毒劑和三分之一寵物相關產品,都是屬於包裝密集型產品。(見圖15) 化妝品和頭髮、皮膚和防曬品(+4%)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香水(-8%)的需求有所下降,但最強烈的是印刷香味條、雜誌插頁、零售合作通告、風扇裝飾和展示。(見圖16) ●圖12:世界十大圖書出版公司(圖片來源 ╱ BizVibe) ●圖13:直郵促銷印刷品(圖片來源 ╱ Clipper雜誌) ●圖14:個性化直郵(圖片來源 ╱ Modern Postcard) ●圖15:寵物包裝產品是新興市場(圖片來源 ╱ PURINA, Inc.)  ●圖16:個人護理產品(圖片來源 ╱ Nampak Ltd.) 十一、食品服務產業  其總產值8,960億美元,成長3%,其中印刷佔86億美元,成長4%。因為疫情引發的以第三方網路訂購配送平台(+20%)為中心的創新行業(見圖17)。其也稱為“幽靈”廚房,它們在租金低廉的城市地區運營,佔地面積小於傳統餐廳、酒吧和俱樂部(-2%)。這兩個細分市場都將簡化菜單選擇並廣發廣告,使每家每戶都可以用QR碼即時訂購。 近五分之三行業印刷品將來自快餐或外賣(+5%)部分,主要是衛生包裝(見圖18)、托盤內襯、開架單頁宣傳品和方向標牌。 十二、汽車產業  其總產值1兆9,040億美元,衰退4%,其中印刷佔74億美元,零成長,成為僅次於房地產的第二大耐用品行業。最近的供應鏈中斷,預計將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輕型汽車產量(-9%)將減少至約840萬輛。 這將對與OEM相關的印刷和零售廣告造成毀滅性打擊,這兩個機會是從現在到2030年推廣100個新電動汽車品牌上市,以及汽車金融和保險(+7%)。 十三、居家裝潢產業 其總產值1兆720億美元,成長4%,其中印刷佔74億美元,衰退4%。經過兩年的居家修復後,消費者開始四處走動,並改變購買偏好。地板、牆壁、窗戶和門(+10%)、家具(-5%)和電器(+5%)供應嚴重短缺且價格過高,導致目錄、直郵和開架單頁宣傳品印刷紛紛減少。 工具和相關材料(+11%)市場是零售架展示(見圖19)、柔印及網印標籤、委外生產說明、折疊紙盒和零售購物者的最大需求者,這類媒介使用以兩倍速度成長,佔整個產業五分之二的需求。 裝潢承包合約淨值(-3%),但也將成為當地商店的一個很好的市場,這些商店提供每家每戶使用的小宣傳品、明信片、優惠券、門把手和非正式標牌。 十四、物流及貨運產業 其總產值1兆3,330億美元,成長21%,其中印刷佔67億美元,成長34%,將佔美國GDP近4%的包裝、運輸、倉儲和交付。印刷需求佔快遞、快遞和包裹部分的五分之二。 美國郵政(+2%)將繼續成為最大的印刷品買家,儘管其小包裹數量將低於其私人競爭對手。但聯邦快遞(+28%)可能超過UPS (+14%),即使亞馬遜建立自己的包裹配送計劃。預印標準郵件、信封和包裹(+5%)將成為需求量最大的產品(見圖20),其次是當配送車隊重新配置時,車輛的重新貼圖(+10%)。(見圖21) 倉儲公司將與附加的製造商同地辦公;首先是現場包裝和貼標籤,然後是訂購3D列印和組裝,這可能是印刷業的未來。 十五、折扣零售產業 其總產值2兆1,250億美元,成長7%,其中印刷佔65億美元,零成長,與大賣場飽和的印刷品持平,在線預購銷售將佔據更多份額。亞馬遜(Amazon)(+15%)、好市多(Costco)(+17%)和沃爾瑪(Walmart)(+7%)將超過該行業收入的二分之一,因此規模較小的低價連鎖店無法在2020~21年後激勵措施中生存下來。 隨著零售競爭的消退,合作社開架單頁宣傳品和季節性標牌將處於持平狀態。聯邦快遞-沃爾瑪(FedEx-Walmart)以店內相片快印取代照相館是一種防禦性的做法(見圖22),但不會成功;因為亞馬遜已成為主要的依需列印和書籍製造商。(見圖23) ●圖17:第三方網路訂購配送平台(圖片來源 ╱ JustKithchen) ●圖18:衛生包裝(圖片來源 ╱ Hortidaily.com) ●圖19:POS及POP展示架(圖片來源 ╱ 網路)  ●圖20:預印標準郵件、信封和包裹袋(圖片來源 ╱ 網路) ●圖21:車輛貼圖(圖片來源 ╱ Tint World) ●圖22:沃爾瑪賣場內的柯達相片快印(圖片來源 ╱ CNN) ●圖23:亞馬遜依需列印(圖片來源 ╱ OptiMonk)
未來進行式探索數位化的契機
數位應用
2023-06-28

未來進行式探索數位化的契機

由教育部、經濟部工業局指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共同主辦的「2022圖文傳播科技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未來進行式」,已於該年4月26日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學研究大樓十樓國際會議廳舉辦。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為「未來進行式」,透過多位專家學者探討現今數位化時代所帶來的契機與挑戰。研討會上午為國外五位專家的專題演講,下午則為三個教室所舉辦七場15篇論文發表。 數位科技 商機無限 科技與藝術於當今社會中的互動與融合已成為引人矚目的現象,科技快速發展於藝術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引領藝術創作表現與體驗方式的不斷變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主任廖珮玲表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一直致力於結合科技與藝術,探索創新的傳播方式與應用。此次研討會以「未來進行式」作為構想,邀集專家學者一同探索數位化時代所帶來的商機與面臨的挑戰。 此研討會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業界人士與專家學者,分享對圖文傳播科技與藝術的見解與實踐經驗。分享議題圍繞著現今數位印刷科技、印刷產業之發展趨勢及挑戰、智能化數位裝訂由傳統轉型至數位生產情況與建議、插畫的創作過程與發想、韓國當代版畫藝術的實驗特性與創作潮流。期待此會成為交流與合作的平台,促進學術與業界接軌,激發新思維與火花,推動圖文傳播科技與藝術領域的持續發展。 五大專題 專業演講 (一)第一場專題演講╱由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東亞區資深事業計畫經理Yoshihiro Koga(古賀吉弘),以「數位印刷力-Print(印)出新未來」為題主講,引言人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副教授楊炫叡。Yoshihiro Koga具有圖文傳播市場行銷的豐富經驗,原於FUJIFILM日本總部服務,支援新加坡總公司及上海分公司,負責全亞洲、大洋洲業務。現在任職於上海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統管台灣、香港、中國及韓國等國家的圖文傳播相關產品行銷、市場業務。其演講內容主要著重於針對數位印刷的潛力無限,是未來市場的趨勢主流,加上它具備有多重的優勢,進而能夠提供客戶所需要的數位轉型及數位印刷解決方案。 (二)第二場專題演講╱由RICOH Graphic Communications AP營銷部全球營銷部Yuki Nakagawa(中川由貴),以「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 Trend(數位印刷技術和趨勢)」為題主講,引言人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教授陳昌郎。Yuki Nakagawa在RICOH集團擁有13年豐富的專業資歷,主要針對數位印刷技術和趨勢分析,並說明傳統平版及數位印刷市場的消長及趨勢,同時對數位創新科技的商機、增值印刷之概念多有著墨。總結全球數位印刷產值及數量有逐步成長之態勢,而傳統平版印刷市場有漸漸式微的趨勢,最後她也建議廠商要提早做好數位轉型的準備,進而迎接嶄新的數位商機! (三)第三場專題演講╱由馬天尼公司區域銷售經理Inga Wiens(文音格)以「智能化數位裝訂趨勢」為題主講,引言人為山水彩色印刷公司廠長吳文和。Inga Wiens對書籍裝訂技術和生產解決方案充滿熱情,其從2018年開始在Muller Martini AG公司工作,擔任銷售經理,負責台灣、中國和韓國地區業務。她指出全世界因應書本市場需求及趨向少量多樣,但傳統生產方式無論成本、耗損、人力、交貨期都漸漸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了解決生產單位及市場這些問題,由瑞士馬天尼公司開始發展數位裝訂解決方案。除了設備、生產流程外,還有整體軟體方案來管理少量多樣的書本市場需求,她也分享一些歐洲書本生產公司從傳統轉型到數位生產的情況及建議。 (四)第四場專題演講╱由捷克知名插畫家、捷克麋鹿出版社發行人Tomas Rizek(湯瑪士‧瑞杰可)以「Reflection of Illustration」為題主講,引言人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主任廖珮玲。Tomas Rizek出生於捷克首都布拉格,是當代捷克知名畫家、插畫家、平面設計師及出版商。其繪本作品多彩生動,筆觸時而細膩,時而豪放。曾繪製大家耳熟能詳的《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格林童話》、《金髮女孩》等70餘本的童書插畫作品。更與台灣出版社合作出版多套童書,例如格林文化(Grimm Press)和世一文化出版社(ACME)。麋鹿出版社也出版他的最新中文作品,包括《泰雅勇士大歩向前》、《男孩與月亮》、《浴缸裡有鱷魚》等。他於演講中也介紹捷克多位各時代知名畫家、插畫家及其代表作品,同時對於插畫的創作靈感過程及發想多有描述,也真正呈現他作品背後的創作思維和技巧。 (五)第五場專題演講╱由十青版畫會第22任會長金炫辰(Kim Hyun-Jin)以「探索韓國當代版畫藝術」為題主講,引言人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教授李國坤。金炫辰的創作靈感大多來自生活的點點滴滴,把生活周遭的記憶,藉著版畫媒介來加以敘述。其演講內容主要介紹韓國版畫藝術,從1950年韓國現代版畫的黎明開始、到1960~1970年代及1980年代、最後1990年代至跨越21世紀的今日,版畫的媒材也從早期的木板畫、石版畫、絲網版,到現今的概念版畫、雷射切版、數位版畫、木版畫之矽膠翻模、黑鉛拓印、矽膠鑄造、單刷版畫及刮繪、紙版畫、木刻板及型版、橡膠版、銅版直刻裱貼、美柔汀等之實驗特性與創作潮流,同時也介紹一些韓國傑出的版畫藝術創作。 15篇論文 最新發表 下午論文發表地點分別在教研大樓2樓202教室、6樓608教室、9樓901教室三個教室七場、共有15篇論文發表(見表1),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及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老師擔任主持人,分別為第一場曹聖豪助理教授、第二場楊炫叡副教授、第三場劉育君助理教授、第四場蘇文仲副教授、第五場蘇佩萱教授、第六場王俊人教授、第七場李國坤教授;並聘請各專業領域學者擔任評論人,第一場為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李錫佳、第二場為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張妃滿、第三場為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系主任劉立行、第四場為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系副教授魏裕昌、第五場為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系主任陳又菁、第六場為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主任邱啟明、第七場為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教授施令紅,同時也針對15篇論文之研究給予建議與講評。 此次研討會透過國外五位專家的專題演講,提供現今數位印刷力印出新未來、數位印刷技術趨勢及挑戰、智能化數位裝訂之情況與建議、插畫創作過程與發想、韓國當代版畫藝術的實驗特性與創作潮流,讓與會師生與貴賓獲得寶貴的經驗分享。下午的論文發表中則有來自多個大學的研究生進行論文發表,經過各專業領域的學者提供建議與講評,對學生論文的完整度必能達到提升品質的效果,整場研討會也在大家熱情參與下圓滿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