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 中國生產力中心執行 2022

臺北設計獎見證榮耀時刻

Announcement of 2022 Taipei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
本刊編輯室(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廣告)
2022-12-10
臺北設計獎見證榮耀時刻

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中國生產力中心執行的「2022臺北設計獎」,已於該年11月10日假台北市晶華酒店舉辦頒獎典禮,最終由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郭英釗所設計的「沙崙智慧綠能循環集合住宅園區」奪得最高榮譽「臺北市長獎」,獲頒獎座及新臺幣60萬元獎金;此外「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公共空間設計類」等三大類別的金獎分別由中國申繼業所設計的「可伸縮孕婦服」、日本Takuya Wakizaki所設計的「TOTETSU Training Institute」,以及來自西班牙Belinda Tato和Jose Luis Vallejo所共同創作的「CLOUDROOM」奪得,各獲得新臺幣50萬元獎金。

臺北設計獎該年正式邁入第15周年,秉持著「Design for Adaptive City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之精神,致力將臺北打造成一座設計之都,每年廣邀全球設計好手,以「設計是解決問題的工具」為核心理念,針對城市發展議題提出改善之創意解方,該年徵件再創佳績,共有來自67國,5,553件作品參賽,經過激烈評選後選出各類優勝作品。

獲獎創作獨具特色

本屆最大獎「臺北市長獎」作品是由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郭英釗設計的「沙崙智慧綠能循環集合住宅園區」,這是台糖公司實踐建築領域循環經濟的前瞻性開發案,主要核心概念是在資源有限下,仿效大自然廢棄物即資源的機制。建築實踐從設計開始,空間模矩化、元件模組化、預鑄化,工法組裝化,可拆解;同時透過建築資訊模型(BlM)產生建材護照,組成建材銀行,讓建築元件可不斷再利用;回收台糖軌道建材循環利用,讓新建築與歷史對話,減少重製碳排;而且透過「以租代售」與「共用CO-LIVING」概念,促成循環與永續營運。

「工業設計類」金獎是由來自中國IU+Design創辦人申繼業所設計的一款「可伸縮孕婦服」奪得金獎。這是一款可以滿足孕婦整個孕期穿衣需求的服裝,在衣服腹部區域設計規則變化的紋理,這些紋理具有一定的張力,可輕鬆順應孕婦腹部隆起變化,並且隨著孕肚的變化,紋路也會增大,形成不一樣的美感,見證一個生命孕育與誕生的過程,甚至生產後也可以正常穿著,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而「視覺傳達設計類」金獎得獎作品是由日本MOTIVE株式會社設計師Takuya Wakizaki為「TOTETSU Training Institute 東鐵綜合培訓中心」設計的導視系統。該團隊採用非常簡單的方法,以火車軌道為主題的平行線在地板上劃定路線,標記通往各會室動線,讓空間移動成為一種可能。另外,使用鐵軌廢料製作訓練所的招牌和部分樓梯,突顯東鐵株式會社的特色和美學風格。

「公共空間設計類」則是由西班牙Ecosistema Urbano設計公司創辦人Belinda Tato與Jose Luis Vallejo所創作「CLOUDROOM」奪得金獎。這是一座充氣裝置空間,使人們可重新思考空間對教育的意義,能夠提高人們對當今環境挑戰的認識,以漂浮在木結構上的設計,創造出一種舒適的微氣候,能提供遮蔭和微風,形塑適合學習和玩樂的空間,而內部照明設計也傳達全球環境面臨迫切的危機。

...

推薦文章

世紀風華百年臺師大設計史(二)
設計創意
2024-05-06

世紀風華百年臺師大設計史(二)

世紀風華,百年史料 「世紀風華:百年臺師大,世紀設計史」邀請展總計展出有79件作品掛軸,其中在「臺灣設計口:東口」展示歷屆師生及校友作品,依序從鹽月桃甫、莫大元、林玉山、廖未林、楊英風、李再鈐、王建柱、高山嵐、蘇茂生、黃華成、簡錫圭、郭叔雄、王秀雄、龍思良、林崇漢、王士朝、王明嘉、游明龍、陳俊宏、謝省民、陳世倫、李億勳、蔡頌德、李新富、林淑雅、康敏嵐、姚村雄、吳仁評、李佳珍、費國鏡、程湘如、陳清文、陳俊良、林宏澤、侯曉蓓、黃添貴、龔家弘、柯鴻圖、王炳南、陳銘福、吳介民、陳重宏、李敏雲、倪又安、林維俞、李根在、楊勝雄、顧兆仁、唐聖瀚、陳效宗、吳珮涵與吳珮湜、鄭司維與黃慧甄、胡發祥、翁永圳等,環繞整個展場牆壁的54幅掛軸,清楚排列呈現百年臺師大一代接續一代,橫台灣跨百年設計發展宛如台灣平面設計的點將錄。 此次「設計風華:百年臺師大,世紀設計史」邀請展規劃了十八個展櫃,展示百年來台灣設計發展的文獻、文物等實體珍貴史料,第一展櫃至第四展櫃主要以1922~1946年臺北高等學校為主,分別展現校史、校長、老師、學生四個面向的設計文物;第五展櫃至第十展櫃則以1895~1945年日治時期政治、產業、教育、文化、戰爭等不同面向的設計史料;第十一展櫃至第十八展櫃則以1947年以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至1967年改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別從創系主任、教師、學生、展覽、協會、藝術與設計等不同面向敘述臺師大的設計發展;十八個展櫃的展品內容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1922~1946年「臺北高等學校:自由與自治」 第一展櫃展示臺北高校自由與自治的學校精神,並以多幅校園古蹟的歷史建築照片彰顯百年校史,鹽月桃甫所設計的臺北高校徽章,臺北高校學生所繪製具有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第二回紀念祭四枚繪葉書(明信片),以及學校出版品等多種面向展品,得以形塑臺北高校的學風;其中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李億勳教授捐贈的臺北高校學生頭戴帽子、穿著披風、腳踩木屐的雕塑模型,搭配幾張當年學生紀念祭照片,最能傳神寫照當年臺北高校的學生風範。(見圖11) 二、1922~1946年「臺北高等學校:經營與治理」 關於學校校長的辦學理念及治理方式影響師生極為深遠,第二展櫃主要展示1925~1929年第二任校長三澤糾,他是提倡「自由與自治」學校精神的校長,也是建設臺北高校多棟建築現在名列台北市古蹟的普通教室(今普通大樓)、生徒(今文薈廳)、講堂(今禮堂)的校史發展關鍵人物;以及1929~1931年第三任校長下村湖人,他不僅是提倡和平、反戰與青年的思想家,更是名列日本文學的知名作家,其多次發行出版的《次郎物語》最廣為人知,本次展出其《人生を語る》及七十歲時書寫的墨寶;本櫃展出1925年彩色封套上有「大正十四年壹月台高增築落成紀念」文字的一套三枚校園建築明信片,都是受到歐洲新藝術(Art Nouveau)風格所影響的台灣首見設計之文獻。(見圖12) ●圖11:第一展櫃 ●圖12:第二展櫃  三、1922~1946年「臺北高等學校:學生與成果」 評估一個學校辦學成功與否可由學生成就窺見一斑,第三展櫃展示日籍學生鹿野忠雄《山和雲和蕃人》、《第一次滿蒙學術調查團報告,熱河省產昆蟲類》等書,鹿野忠雄是橫跨博物學、昆蟲學、文化人類學、民俗學領域的研究者,其中論文《次高山彙に於ける動物地理學的研究》(雪山動物地理學研究)是1941年獲得京都帝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更是研究台灣冰河時期地理及物種變遷的重要發現。另外提倡南方文學的中村地平,就讀臺北高校時編輯校刊《翔風》,展示其著作《蕃界之女》、《日向民畫集》、《台灣小說集》、《小さい小說》,前兩本是由鹽月桃甫封面設計,後兩本則是中川一政封面設計,這些各具風格特色的封面,都是台灣近代設計啟蒙時期重要史料。另外還有臺北高校兩位台籍菁英學生:李登輝及辜振甫的傳記,他們學成之後在台灣政治界、金融界具有重大的影響力。(見圖13)  四、1922~1946年「台灣近代設計啟蒙:鹽月桃甫」 第四展櫃展示日治時期對於台灣近代美術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鹽月桃甫(Shiotsuki Toho,1886~1954年)所經手設計的《生蕃傳說集》、《太陽之目》、《翔風雜誌》,還有2001年宮崎縣立美術館舉辦個展《情熱.愛.詩情:鹽月桃甫展》畫冊,以及1931年他接受臺灣總督府遞信部委託設計風景名勝戳章及繪葉書;其中1948年《太陽の目》與1929年臺北高校校刊《翔風》第八期封面圖設計,都是以一名手持弓箭或佩戴腰刀並且身形威武英姿的原住民,搭配日月星辰而成,以輕鬆寫意的線條繪製再著色完成;這不僅可以作為研究鹽月桃甫藝術創作的風格表現,也可以窺見台灣原住民圖騰對於他藝術發展的深刻影響,成為台灣設計研究的珍貴史料。而大正八年(1919年)秀英舍出版高濱虛子的《伊豫の湯》,這是截止目前得知鹽月桃甫1921年來台之前進行裝幀設計、封面、插圖的設計作品,除了封面封底之外,另外口繪有四張彩色全圖,風格與大家熟知的風格迥異;其中搭配五篇小說總計配有27幅插圖,可以作為台灣藝術史論及設計發展後續研究。(見圖14)  五、1895~1945年「太陽旗下的設計:政治面向」 第五展櫃展品有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日清戰爭實記》封面書寫「北洋艦隊全滅」等標題文字,以及描繪日清代表於〈公義號台灣引渡〉的版畫,紀錄台灣割讓日本的歷史;另外以臺灣總督府印刷局發行的《官報》載明日治台灣的官方紀錄;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臺灣總督府第十四統計書》封面有著上下兩個三角形構成的台灣總督府徽章「台字章」,上面三角形象徵台灣新高山(玉山),下方是為太平洋倒影,因此搭配著總督府徽的帽章、制服袖章、秤錘等展出,可謂台灣應用展開的系統設計濫觴;台灣子供出版社發行《國史六十回,附台灣史》敘明日本佔領台灣納入國史的事實;《臺灣事情》則是日治台灣的政府年度報告;1941年日本遞信省發行的「大日本帝国郵便切手:臺灣大屯.次高.タロコ.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大屯山、雪山、太魯閣、玉山、阿里山國家公園)郵票;本展櫃透過政府所發行的報刊、年報、統計、出版、郵票等史實,呈現日治時期政治面向的設計史料,資料相當珍貴。(見圖15)  ●圖13:第三展櫃 ●圖14:第四展櫃 ●圖15:第五展櫃 六、1895~1945年「太陽旗下的設計:產業面向」 第六展櫃展品彰顯日本工業、台灣農業的政策方向,蒐集《臺灣の專賣》、《臺灣の林業》、《臺灣工業化の諸問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等出版品,紀錄日治台灣不同產業的設計史料;尤其是〈台灣風景〉、〈台灣觀光〉、〈台灣航路〉等有關台灣觀光旅遊資料,展現南國華麗島的獨特魅力;另外還有台灣糖、鹽、菸、米、果物、香蕉等不同物產的宣傳設計。其中最為特別的是有號稱「亞洲糖果大王」森平太郎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創立的「新高製菓」,大正六年(1917年)於台北古亭區設立牛奶糖工廠,大正十五年(1926年)衣錦還鄉還在東京設立新工廠,同時奠定了在糖果界與森永製菓、明治製菓、江崎固力果並列,本次展出新高製菓促銷的紀念徽章,紀錄日治時期台灣製菓行業的輝煌盛事;此外還有「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任職日本大阪「スモカ:壽毛加牙粉」的瓶罐包裝,以及1896年就已經在台北重慶南路及衡陽路口成立的資生堂藥鋪「中煉齒磨」山茶花標誌及圖案的彩色包裝盒。(見圖16)  七、1895~1945年「太陽旗下的設計:教育面向」 第七展櫃的展品透過日治時期小學校、公學校、師範學校的不同教育所使用的讀本,得以窺見日本教育政策及印刷設計,其中有《臺灣總督府國語讀本》這是由鹽月桃甫、宮田彌太郎繪製內頁插圖,可謂是為台灣設計發展的重要成果;另外《臺灣總督府初等圖畫》、《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唱歌》、《臺灣總督府師範學校農業教科書》等讀本,也大都採用雙色印刷,封面上的圖案造型有如版畫般典雅質樸的形式風格。(見圖17) 八、1895~1945年「太陽旗下的設計:文化面向」 包含西川滿、立石鐵臣、宮田彌太郎之出版品,第八展櫃展品有大觀視覺顧問曾堯生捐贈的《民俗臺灣》,是台灣第一份探討台灣民俗與民俗學的專門刊物,1941年7月10日創刊,1945年2月1日停刊,共44期刊物封面大多由立石鐵臣操刀採用版畫風格雙色印刷的封面,已經成為台灣近代設計的經典圖騰;另外昭和十七年(1942年)由日孝山房發行出版西川滿、池田敏雄合著《華麗島民畫集》封面十二個紅色圓圈反白文字及圖案,透過黑色外圈對比而更形醒目搶眼,封底繪製十二生肖更是常民有所相屬的象徵,因此更加具有親和力,另外有1943年立石鐵臣與西川滿合作的《臺灣繪本》。本展櫃中也有臺北高等學校須藤利一教授著作《南島覺書》,這是由立石鐵臣設計的封面素雅而具有個性的書名標題文字,彰顯日治時期對於「南島」研究的旨趣。另外有1938年由版畫社為中村地平出版《熱帶柳の種子》中川一政所設計的封面,就是取材自板橋林家花園的蝴蝶窗花,再現1937年他應「春陽會」同好的楊三郎之邀請,曾經於來台旅居的生活經驗。(見圖18)  ●圖16:第六展櫃 ●圖17:第七展櫃 ●圖18:第八展櫃 九、1935年「太陽旗下博覽會: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第九展櫃特別針對日本統治開始執政四十周年紀念的《臺灣博覽會寫真帳》、《臺灣博覽會畫帖》,以及本次博覽會第一回及第二回徵選海報設計獲獎的塚本閤治,他所設計的兩幅明信片;還有鹽月桃甫、鄉原古統、郭雪湖三人所設計的三幅明信片。臺灣博覽會於1935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此50日期間在台灣各地(以台北市為主場地)所舉辦的博覽會,為期50天博覽會總參觀人次達275萬人,若據台灣國勢調查,1935年全島人口共521萬人,超過當時台灣全島總人口50%以上,因此臺灣博覽會為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規模最大型的博覽會。另外有專門繪製鳥瞰圖的吉田初三郎於昭和十年(1935年)6月來台製作「臺灣八景十二勝」及「臺灣大鳥瞰圖系列計劃」,本套明信片內容即為基隆旭岡、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壽山、鵝鑾鼻、太魯閣等「臺灣八景」,再加上臺灣神社及新高山「二別格」,即「雙絕」共10幅明信片,紀錄日治時期最為美好的台灣景象。(見圖19) 十、1895~1945年「太陽旗下的設計:戰爭面向」 第十展櫃有日本因應太平洋戰爭於1937年至1945年期間所發動的皇民化運動的《皇民事典》,還有《畫報躍進之日本》,封面特輯「南方の勇者,台灣青年の生地訪問」,用以鼓勵台灣青年從軍報國的宣傳刊物;以及台灣國防義會防空部編的《台灣防空讀本》,說明當年防範空襲的指引;還有臺灣總督府情報部所編輯的《部報》,封面以台灣盛產的香蕉作為主題;以及鹽月桃甫的《皇國の道》、藍蔭鼎所繪製《輝く日の丸》封面,訴說著戰爭時期藝術家服膺政治的無奈作法。(見圖20)  十一、1946~1955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時期」 第十一展櫃是1947年臺師大設立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改名為藝術系;1947~1949年擔任創系主任莫大元(1891~1983年)教學相關展品,其中有莫大元編著以油印裝訂的《用器畫》、正中書局的《怎樣教美術》,還有當年鴨嘴筆、針筆等製圖儀器。為了追溯莫大元於1923年留學日本東京高等師範藝教研究所時所接受的教育思想,與1947年他主持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時期所開設「用器畫」與「圖案」等課程關係,同時本櫃也特別展出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平瀨作五郎著《用器畫法圖式:透視圖法》,以及大正十年(1925年)出版的《現代之團按工藝》,可以藉此從中梳理出來自日本設計教育的脈絡。(見圖21)  ●圖19:第九展櫃 ●圖20:第十展櫃 ●圖21:第十一展櫃 十二、1955~1967年「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時期」 第十二展櫃主要展出廖未林(1922~2011年)個人的展品,用以表達對於此位傑出設計師的尊崇,他從1956年起於臺師大藝術系任教,教授「商業美術設計」課程;主要展品有其膾炙人口的多套郵票設計,如1963年設計〈好人好事運動紀念郵票〉,色調典雅極富美感;另外〈凹版中華民國版圖郵票〉、〈體育運動郵票〉、〈日本萬國博覽會郵票〉、〈二十四孝郵票〉等多套郵票,都是在方寸之間展現出廖未林駕馭設計與印刷的功力;另外從《皇冠》與《雄獅美術》封面的仕女圖像,充分展現廖未林所擅長的裝飾藝術能力;與此相反的則是他為王藍著名小說《藍與黑》設計的封面,採用精簡的兩個矩形色塊,明確傳達書名的極簡風格;2010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設計藝術家廖未林88回顧展》展覽與專輯,成為他返回台灣最後的身影;另外本次在「臺灣設計口:西口」還有他所設計的大量書籍封面、繪本等,在在都彰顯出這位台灣早期的設計名家風範。(見圖22) 十三、1955~1967年「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時期,1962~1963年黑白展」 第十三展櫃展示1962年由臺師大藝術系校友高山嵐、葉英晉、沈鎧、簡錫圭、黃華成、張國雄、林一峰創立「黑白展」,首開台灣設計展覽之先例,成為台灣設計發展歷程的里程碑。展品有「黑白展」、1962年「台灣觀光」與1963年「鳥」為專題的兩本專輯,成為紀錄台灣設計發展歷史最重要的史料,這是當年葉英晉交付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傅銘傳教授,代為轉交捐贈的珍貴史料;另外有高山嵐《美術設計123》與《Taiwan Guide》是為台灣早期現代的經典圖像;黃華成所設計的《劇場》雜誌,從封面標題至內頁編排,可謂是打破傳統鉛字排版的現代字體設計(Typography)之濫觴,簡錫圭為幸福唱片所設計的封套,都展現出跨越藝術的設計表現,同時在「臺灣設計口:西口」還有展出其它10件唱片封套。(見圖23)  十四、1955~1967年「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時期,1964年六藝設計公司」 第十四展櫃展出1964年由李再鈐、陳登瑞、余史、沈在勤、王建柱、許常惠創立「6Arts六藝設計公司」,這是由臺師大音樂系與美術系六位校友跨界組合,展現追求傳統六藝精神的台灣第一代專業設計公司。當年成立即承接陽明山中山樓宮燈設計,經濟建設成果展的石油館、鋁業館、工銅礦業館、合作館等展示設計,也為教育部九年國教成果展規劃多媒體展示設計。展櫃之中有六藝公司請柬,以及王建柱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所設計的《阿美族》、《曹、排灣、賽夏、雅美、平埔》唱片封套,以及王建柱影響台灣設計教育的經典名著《包浩斯》、《室內設計學》、《現代環境的命運》。(見圖24)  ●圖22:第十二展櫃 ●圖23:第十三展櫃 ●圖24:第十四展櫃 十五、1955~1967年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時期,1967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76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設計組 第十五展櫃展出「1962年中國美術設計協會,1980年改名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其中臺師大藝術系校友高山嵐、沈鎧、簡錫圭、黃華成、張國雄、林一峰等人在1962年《黑白展》專輯個人簡歷都有寫上「中國美術設計協會發起人」;另外歷任理事長有張文宗、王士朝、何清輝、柯鴻圖、楊勝雄、林宏澤、施令紅、許和捷等校友。其中有1970年《中國美術設計雜誌》創刊號,是由前輩設計師蕭松根設計封面,以一枝黑色的湯匙盛滿英文字體「Design」組成,象徵要將美味可口的設計放入口中享用;另外還有楊夏蕙先生提供珍藏的《1981/82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年鑑》、《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五十年大事紀要》、《設計界》雜誌,以及創會元老郭萬春所設計的協會標章等,展現台灣第一個專業設計協會成立一甲子的悠久歷史。(見圖25)  十六、1976年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設計組時期」 第十六展櫃主要以1991年由臺師大美術系69級丘永福、高思聖、葉國松、林磐聳、游明龍創立「Taiwan Image(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本展櫃有1991~1997年Taiwan Image時期的簡介、請柬、專輯等作品,其中黑龍江科技出版社的《台灣印象海報設計精選》,完整蒐錄1991~1997年台灣印象海報的作品與大事紀要,可謂是完整的文獻檔案;另外2022年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慶祝30週年邀請國際海報名家參展,並且出版《流光瞬息,設計三十》專輯,紀錄三十年來推動海報設計展覽與全球交流的成果。(見圖26)  十七、封面與藝術 第十七展櫃展出臺師大藝術系歷屆畢業的知名藝術家在1960年代為台灣文學家出版的詩集或文學著作設計封面,當時約略都以自己的藝術作品編排在封面之上,如楊英風以自己創作的雕塑作為周夢蝶的《孤獨國》詩集封面,另外以他的版畫作品作為《東方》雜誌的封面。劉國松則將其經典的登陸月球畫作為李魁賢《心靈的側影》、郭楓《九月的眸光》,另外莊喆為洛夫詩集《石室之死亡》、馮鍾睿為洛夫詩集《外外集》等設計封面都可看見藝術作品成為美麗的書影;另外1964年臺灣省教育廳配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援助,成立兒童讀物編輯小組,出版《中華兒童叢書》,臺師大藝術系畢業校友有沈以正、曾謀賢、張悅珍、趙國宗、何宣廣、黃昌惠等多人參與繪製童書;本櫃展出參與臺灣省教育廳兒童讀物小組、信誼基金會等童書計畫的趙國宗所繪製的繪本:《動物與我》與《叩叩叩!你在家嗎?》,呈現充滿童趣的書籍裝幀。(見圖27) ●圖25:第十五展櫃 ●圖26:第十六展櫃 ●圖27:第十七展櫃 ●圖28:第十八展櫃 十八、插圖與繪本 第十八展櫃展出臺師大美術系培養出專業的繪畫能力與獨具特色的個人風貌,並且將之應用在報紙、雜誌、封面、郵票等設計領域,其中美術系57級系友林崇漢,1970年代開始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所繪製寫實的插畫,掀起台灣報刊雜誌的插畫革命,打破傳統針筆線稿或黑白色塊的高反差效果,本次特別展出其1980年代親筆繪製的原作,以及他慣常採用超現實手法所繪製《夢的使者》封面設計;另外則是68級系友楊恩生在1980年代以精密描繪聞名的水彩畫家,1990年代以後倡議生態藝術,並且為台灣特有鳥類完整紀錄珍貴圖檔;本櫃展出楊恩生1980年代為僑委會所繪製的《史前中國》海外青年讀物,另外最具代表性的是1991年與林磐聳、賴吉仁合作為中華郵政繪製的《台灣溪流鳥類郵票》,當年採取十幅連刷組成四十枚小型張的郵票設計策略,達成銷售金額高達新台幣8億元,至今仍是台灣集郵史上的一大盛事。(見圖28)  除此上述在「臺灣設計口:東口」展出54件掛軸及十八個展櫃的實體文物與文獻之外,另外在「臺灣設計口:西口」牆壁則展示設計系所歷年專兼任及退休老師作品,共有:林磐聳、劉建成、蘇文清、伊彬、周賢彬、梁桂嘉、施令紅、林俊良、許和捷、廖偉民、鄧建國、王千睿、黃心健、長友大輔、薛佑廷、蘇瀚、吳千華、康台生、楊恩生、鄧成連、嚴貞、王行恭、蘇宗雄、何清輝等24人的作品掛軸,展現設計系所歷年師資陣容;另外在「臺灣設計口:西口」四週矮櫃上面展示了廖未林、楊英風、王建柱、羅慧明、馮鍾睿、高山嵐、簡錫圭、黃華成、蘇茂生、王鍊登、王秀雄、何耀宗、鄭源錦、龍思良、趙國宗、蕭本龍、王健、孫密德、林崇漢、楊恩生等歷屆師長及校友參與設計的的童書繪本、唱片封套、插圖、封面設計、學術出版、翻譯著作等出版物,這些都是光復以來伴隨台灣社會發展的設計經典。 啟動台灣設計研究獎 由於有感於台灣缺乏以台灣作為主體設計研究的獎勵措施,此可由2007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局出版的《臺灣設計》,時任刊物總編輯的林磐聳發表〈建構臺灣設計版圖〉:由於缺乏系統整合資源或大型研究計畫,致使台灣設計總是給人零星散開的枝節印象,卻未能形成見樹又見林的宏觀整體感覺;更由於其研究的基點缺失以主體特色的歷史建構,致使台灣設計界不是沿襲中國傳統歷史的文化餘蔭,就是呈現日治時期殖民教育強烈影響的東洋遺風,或是全盤接受西方設計界所定義的標準與規範,而無法深入省思台灣設計界所應具有忠於自我的歷史脈絡與在地特色的文化主張。 因此時隔多年而萌生「台灣設計研究獎」的設置構想,「台灣設計研究獎」目的是以鼓勵挖掘台灣本土設計資源及歷史發展的獨特性,厚植台灣設計研究能量,進而提昇台灣設計學術的研究實力,並且鼓勵全球研究台灣設計作為議題方向的學術論文或出版著作,促成將「台灣設計」作為可長可久的研究課題。 本項基金由筆者本人拋磚引玉獲得企業及台灣設計界共同募款新台幣100萬元設置「台灣設計研究獎」基金,透過捐助的資金設置獎項、獎金及活動所需經費,預計每年舉辦一次,經由專家學者組成評審,每屆預計選出「台灣設計研究獎」傑出獎兩名、頒發獎金新台幣5萬元,「台灣設計研究獎」優秀獎三名、頒發獎金新台幣3萬元;另外有關全球研究台灣設計議題的出版或論文經由評審審查通過,預計每年至多頒發國際獎二至三名、頒發新台幣3萬元用以鼓勵;有關獎項、獎金及舉辦年份,將視未來基金擴充再行調整。 此次除了已有不願具名的台灣企業界與設計界朋友大力支持,總計募集新台幣一百萬元作為啟動資金之外,另外楊夏蕙、楊宗魁、林采霖、林榮松及大計文化慷慨捐贈一百套《台灣百年暨百人視覺設計》套書作為支持「台灣設計研究獎」藝術與設計院校師生的獎勵;讓原本百年台師大,世紀設計史的學校展覽活動,形成推動台灣設計發展得以持續加溫擴散,期待大家攜手並進,共創未來!
正隆印刷器材啟動轉型契機
紙張材料
2022-12-10

正隆印刷器材啟動轉型契機

時代的巨輪不斷轉動,隨著產業未來的趨勢,成立超過半個世紀的「正隆印刷器材公司」,也跟著這股潮流蛻變展翅。創立於1971年的正隆印刷材料行,初期從事照相製版材料供銷業務;1972年變更為正隆印刷材料有限公司,以進口日本印刷材料深耕印刷市場多年;1977年設立PS版生產部供應新聞報社,改革了製版方式,並開始從事印刷油墨、耗材銷售。歷經數十年的積極經營,也成功立足於台灣市場。2022年起正隆開始引進CPM快速印刷系統及全自動卷筒模切設備,並代理歐系Frimpeks柔版油墨及耗材,立基於原有的經營規模外,逐步啟動轉型的契機。 ●正隆全新引進的CPM快速印刷系統(左)及全自動卷筒模切設備(右) 深耕印刷產業立下根基 正隆印刷器材自成立以來,本著「誠信」、「負責」、「勤勉」、「奮鬥」、「服務」的經營理念,在董事長黃景晶的運籌帷幄及樸實耕耘下,勤做企業的深耕、再生根;企業經營體質紮實後,再往上發展,開花結果,生生不息,並秉持與產業共存的永續經營。同時全體人員謹守上述經營理念,兢兢業業,建立嶄新的企業形象,並深刻了解不僅是販賣材料及設備,更廣泛提供「最新印刷資訊和本著服務至上的誠意」,來回饋社會。 正隆印刷器材在原有根基下,於該年初延攬黃美琦執行副總加入服務團隊,其印藝資歷跨越傳統與數位印刷產業超過25載。初入社會時服務於零壹科技,負責ZerOne品牌列印伺服器,接著至凌群電腦擔任Microsoft微軟產品經理,參與雲端列印系統開發與各項大型政府專案。憑藉著微軟MCSE相關經驗與企業資歷,於2004年被美商HP惠普科技延攬,擔綱負責亞洲第一波HP A3數位複合機包張租賃業務。任職於惠普科技列印事業群期間,無論負責大型企業客戶或產品行銷之角色皆履創顯著佳績。2009年轉任數位印刷部門,負責各項數位印刷設備成績卓越,為惠普於專業影像巿場攻下第一名巿佔率並維持數年,讓全球總部對台灣巿場爆發力刮目相看。 2017年黃美琦被指派負責惠普3D數位製造事業部,專責兩岸三地之巿場。並成功輔導客戶未來工廠、科恒、美的家電、東友科技等3D代印服務與數位製造轉型。其中「未來工廠」更於短短三年內,一躍成為全球前十大代印服務商。黃美琦執行副總對於印藝巿場策略具有先知卓越的遠見,在傳統印刷產業轉型之際,正隆印刷器材延攬黃執行副總肩負承先啟後之重任,期望借重黃執行副總於網管資訊架構、數位印刷轉型與開發3D列印服務之多年經驗,協助客戶佈局未來,搶佔巿場先機。 ●透過正隆「CPM快速印刷系統及全自動卷筒模切設備」所印製模切的果汁標籤、文創貼紙、QR-Code貼紙、產品標籤等 立足台灣再創輝煌世紀 在台灣深耕半個世紀的「正隆印刷器材」,目前主要營業項目包括:(1)印刷相關設備代理。(2)CPM品牌印刷油墨及耗材。(3)引進CPM快速印刷系統及全自動卷筒模切印後加工設備。(4)代理歐系Frimpeks柔版油墨及耗材。(5)印刷專業輔導。其立足台灣51載,所服務的印刷廠客戶不計其數,舉凡國內各大報業、雜誌出版、收藏畫冊、月桌曆等精美印刷,皆為正隆印刷器材之老客戶。多年來始終低調專注於傳統印藝專業,輪轉平版印刷之專業實力相當深厚。各部門主管於印刷領域皆超過30年經驗,印刷應用資歷相當豐富,因而備受客戶的信賴及肯定。 自2022年起,正隆印刷器材在黃美琦執行副總的壁畫下,開始引進數位印刷設備及柔版油墨耗材等多項產品,同時著手佈建專業輔導並加強服務廣度。除了提供既有進口油墨及耗材產品的顧問銷售服務之外,也進一步提供階段式的印刷設備及應用規劃服務,特別針對廣大的中小型印刷廠。正隆將協助客戶找到巿場競爭立基點,甚或跨應用轉捩點,讓客戶長年以來經營的根基,能夠再次茁壯成長,期望與客戶一同再創輝煌世紀。 引進數位設備服務客戶 目前正隆印刷器材主力引進的「CPM快速印刷系統-高速雷射數位印刷機」,其主要功能特色如下:(1)最大彩色列印速度每分鐘13.6公尺;(2)卷筒最大直徑500mm;(3)最大可連續列印長度1,000公尺;(4)首頁輸出時間9秒;(5)最大可列印單件1.32公尺長度標籤;(6)解析度600×1,200dpi、圖像增強2,400dpi;(7)機器重量400KG;(8)適用材料有銅版紙、合成紙、銀龍、透明貼、PET等不乾膠材料;(9)支援軟體Compose RIP、Wasatch RIP、Windows;(10)機器尺寸1,320×700×750mm。 「CPM快速印刷系統」是專為中小型印刷廠所設計,印刷、模切設備可以獨立作業,大幅提升作業效率、提高產能。連續式印刷,專搶小批量商標貼紙業務,加上體積小、適用多種材料、簡單上手,有效降低人力、時間成本,相當適合應用在商業印刷、標籤和包裝等領域。 另外,全自動卷筒模切印後加工設備可與「CPM快速印刷系統」相互配合,其主要功能特色如下:(1)最快直線切割速度每秒可達96公分;(2)最小的切割面積約為5平方公釐;(3)最大切割壓力為750g、最大切割寬度為280mm;(4)最大適用材料尺寸為340mm;(5)最大一次進紙尺寸為120mm;(6)卷筒最寬尺寸為320mm;(7)卷筒最大直徑250mm;(8)可支援的軟體為LabelStudio,並兼容WIN7/8/10(USB)、CorelDraw、Illustrator(SD);(9)機器尺寸為1,025×605×560mm;(10)毛重/淨重為110KG/75KG。 CPM快速印刷系統之印刷、模切功能是獨立作業,同時作業能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能;加上全自動卷筒模切機,可自動收卷排廢、雙彈簧定位、直線軸承刀座,能高速精準模切,兩者互相搭配相得益彰。   ●全新代理的歐系Frimpeks柔版UV油墨、光油及耗材等產品 少量客製需求急速攀升 對於現今台灣數位印刷市場的發展趨勢看法?黃美琦執行副總指出:全球印刷生產總量呈現下降之趨勢,而新冠疫情則加速傳統印刷包裝產業數位轉型。少量、客製化需求急速攀升,目前市場上短單需求多,中小型印刷廠在面對產業結構改變,小批量急單需求較過去成長超過80%,緊捉商機實為不二法門。但是數位印刷設備成本高昴,加上現今政治局勢動盪不安,高金額龐大投資也令人卻步。 其次,台灣市場又是全球眾多數位印刷設備廠牌的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正隆印刷器材所推出「CPM快速印刷系統」,除了協助客戶以最輕省的投資跨入數位印刷的領域,迅速捉住商機。也省去傳統製版、開刀模等作業時間成本,滿足客戶少量急單的需求。同時讓中小型印刷廠爭取時間培養數位印刷人才,在業務更臻於成熟茁壯之後,再進行下一個階段更完善的未來規劃。 CPM快速印刷系統提供設備一年保固,客戶無需受包張合約狹制,並提供遠端支援或到府維修的服務,未來將以客戶的主要需求做階段式系統調整。正隆印刷器材也於中和設立展示中心,歡迎客戶預約賞機。加上其營業據點遍及台北、台中、台南,無論既有之油墨類產品或數位印刷設備問題,皆可透過Line客服專線於上班時間提供支援。 目前正隆「CPM快速印刷系統」已成功售出多台,其中深耕標籤貼紙印刷業22年的強生印刷,也在正隆印刷器材的輔導下,已於日前添購CPM快速印刷系統及全自動卷筒模切機,開啟嶄新的轉型契機。強生印刷是正隆服務多年的客戶,長期提供油墨等產品服務,彼此一起成長茁壯。現在進一步輔導強生開始跨入數位印刷領域,採取傳統與數位兼具,有效解決客戶少量印刷、數位打樣免製版、開刀模的問題,進而完成強生印刷致力成為顧客專屬印刷部的目標。   ●正隆在印刷油墨、清潔膏、耗材等銷售積極經營 台灣數位設備雨後春筍 數位印刷設備在台灣銷售發展已經超過15年,全世界各大數位品牌都積極分食這塊大餅,數位設備市場已經趨向成熟。黃美琦執行副總指出,正隆所引進的「CPM快速印刷系統」擁有CP值高、售價合理、小投資高報酬、省電安靜無汙染、長短版皆可印、多樣商機等特色,加上目前國內巿場沒有同等級設備,可謂前景相當看好。 以往傳統印刷,一向以大量生產為主流,隨著時代的進步商品的多樣化、少量生產及客製化的需求正逐漸的攀升。傳統製版也需較長的工作時程及高額的製版費,數位印刷是利用軟體將圖文資訊直接透過網路傳輸到數位印刷機上,印刷出彩色印品的一種印刷技術,主要應用在商業印刷、標籤和包裝等領域。除了能省下製版費及漫長的列印時間,更能滿足客戶日益增需的效率要求。進一步提供少量多樣的變動標籤、客製包裝印刷等服務。 「數位印刷」是時下的趨勢,正隆印刷器材將持續引進數位印刷相關設備,滿足客戶不同階段的業務需求。同時正隆也全新代理歐系Frimpeks柔版UV油墨及GAW全植物型油墨等產品,協助客戶的印刷成果符合法國針對MOSH及MOAH所頒佈2023最新無礦物油之環保法R543-43~R543-74相關規範。正隆印刷器材將繼續秉持50年來的經營理念,保持「服務至上」的誠意回饋社會,為客戶帶來更多樣且多元化的服務及設備。 正隆印刷器材 02-22225961 http://www.cpm-top.com
世紀風華百年臺師大設計史(一)
設計創意
2024-05-06

世紀風華百年臺師大設計史(一)

北美印地安人諺語:「告訴我事實,我就學習;告訴我真理,我就相信;但是告訴我故事,將會永存我心。Tell me the facts and I’ll learn. Tell me the truth and I’ll believe. But tell me a story and it will live in my heart.」 臺灣師範,百年歷史 1922年4月1日設立的「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為七年制的高等學校,設校時先設立四年制尋常科(與中學校同程度),由小學畢業生或經考試錄取;1925年設置三年制高等科(日治時期等同於大學預科),1926年改稱「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為中學進入大學的過渡教育,這是日治時期台灣島內唯一升大學的管道,同年遷移到古亭町校舍(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上課,普通教室與生徒控所(今文薈廳)同時完成;其中普通教室即是和平東路師大美術系館落成啟用之前,師大美術系日夜間部所有學生都是在此棟三樓的八間教室上課,成為許多畢業校友的共同記憶。 2022年適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百年校慶,綜觀臺灣師範大學與台灣設計發展歷經四個階段:(一)臺師大設計啟蒙期:1922~1946年臺北高等學校時期;(二)臺師大設計萌芽期:1946~1955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時期、1955~1967年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時期;(三)臺師大設計發展期:1967~2012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其中1975年設計組分組教學,1998年設計研究所成立,2009年視覺設計系成立;(四)臺師大設計整合期:2012年~迄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設計系所及工教系室內設計組整合為一。歷經臺師大四個階段性系所演變並與台灣設計同步發展,共同譜寫台灣設計的世紀風華。 本次《世紀風華:百年臺師大,世紀設計史》邀請展,展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百年來美術設計相關發展歷程之文獻、史料、設計創作,以及由大計文化公司所提供珍貴的臺灣百年設計史料,呈現臺灣百年設計發展脈絡。在此同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臺灣現代美術設計教育啟迪中,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從臺北高等學校時期的鹽月桃甫,到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時期的莫大元、陳慧坤、林玉山、鄭月波、許志傑等,以至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時期的廖未林、王建柱、蘇茂生、王鍊登、王秀雄等教師,百年來培育無數多的台灣設計人才;尤其是臺師大在設計教育的投入,在臺灣設計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引領台灣近百年來的設計脈動。歷年臺師大畢業生都以畢業於「民國哪一年」就稱為自己是「哪一級」,例如王建柱畢業於民國42年,就是42級;簡錫圭畢業於民國47年,就是47級,這樣易於辨識畢業先後的同儕關係,也建立師範體系特有的學風倫理。(見圖1、2) ●圖2:百年臺師大,世紀設計展整理臺師大歷年師生與台灣百年設計發展年表  臺師大設計啟蒙期 主要為1922~1946年臺北高等學校時期。在1895~1945年日治時期,1922年臺灣總督府設立臺北高等學校,培育中等學校優秀學生,除了提供在台的日本子弟就學之外,另外也包括臺灣菁英學子,例如李登輝、辜振甫、辜寬敏、徐慶鐘、劉闊才、戴炎輝、林挺生、邱永漢、林金生、李鎮源、魏火耀、宋瑞樓、施存仁等人,培養了戰後臺灣政治、醫學、金融各界的中堅份子;1922年鹽月桃甫(Shiotsuki Toho,1886~1954年)來台擔任臺北高校美術教師,他是引進油畫進入台灣美術的第一人,他與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等人向臺灣總督府建議發起如同日本「文部省美術展」或「帝國美術展」等官辦美展,設置了「臺灣美術展覽會(臺展)」並擔任1927~1936年臺展十屆、1938~1944年府展六屆的評審委員總計長達16回之久,可說是奠定台灣美術發展的重要人物。(見圖3) 有關鹽月桃甫在藝術創作的歷史定位早有公論,但是有關其在設計方面的論述,大多數僅是附屬在其藝術之下的隨筆,仍待加強挖掘其設計創作的能量及對於台灣設計發展的價值,或許正如王淑津在《南島.虹霓:鹽月桃甫》所描述鹽月桃甫來到台灣所呈現南國多彩如同虹霓般的多彩多姿,他在藝術與設計方面同樣呈現多彩的虹光。若是1895~1945年日治時期臺灣近代設計尚屬於啟蒙時期的發展歷程,鹽月桃甫可說是台灣近代設計的奠基者,他在台期間從事書籍裝幀設計的經典之作,如1923年佐山融吉、大西吉壽共著《生蕃傳說集》、1929年唐澤信夫著《明日の臺灣》、1937年中西井之助著《臺灣見聞錄》、1938年台灣警察協會刊物《台灣警察時報》、1941年台灣時報發行所《台灣時報》、《皇國の道》、1945年田淵武吉著《古事記物語》等,尤其是他為自己所任教的臺北高等學校藝文部刊物《翔風》設計了多期封面,至今都已成為台灣設計史上的代表範例。 另外在1931年,鹽月桃甫接受臺灣總督府通信部委託創作的台灣名勝紀念戳共計33枚,並於1932年1月開始啟用蓋戳集印,這些具有個人風格的圖像,都是台灣設計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史實與珍貴史料,也成為台灣設計發展的經典圖像。另外,1935年始政四十週年臺灣博覽會繪葉書(明信片)的設計也出自其手;因此在1895~1945年日治時期台灣接受近代設計的啟蒙時期,鹽月桃甫可謂是為最重要的推手之一。(見圖4、5) ●圖3:展覽主要以1922年臺北高等學校至今臺師大歷年師生的設計歷程與成果  ●圖4:於臺灣設計口東口展覽會場,展出百年來臺師大歷年師生作品54幅掛軸 ●圖5:於臺灣設計口西口展覽會場,展出臺師大設計系專兼任教師作品24幅掛軸 臺師大設計萌芽期 台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來台,1946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成立,1947年成立圖畫勞作專修科,1947~1949年由莫大元擔任主任,1948年改名為藝術系,1949~1969年黃君璧擔任系主任,1967年更名美術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時期有莫大元、儲小石、陳承藩、黃榮燦、許志傑、鄭月波等人教授圖案設計相關課程;在此期間培育楊英風、李再鈐、施振樞(翠峰)、游祥池、高敬忠、楊乾鐘、王建柱、林振福、楊東民、羅慧明、高山嵐、沈鎧、簡錫圭、王鍊登、郭淑雄、蘇茂生、王秀雄、鄭源錦、蕭本龍、何明泉、何耀宗、李薦宏、侯平治、趙國宗、王健……等人,他們分別進入國立藝專、台北工專、大同工專、明志工專、台中商專、文化大學等學校任教,教授「圖案」、「美術設計」或「商業設計」、「產品設計」等,是為台灣設計萌芽播下後續發展的種子,更可謂是展開台灣設計教育系譜。 1962年高山嵐、葉英晉、沈鎧、簡錫圭、黃華成、張國雄、林一峰等人發起的「黑白展」,是台灣首度自主創作的設計展覽,樹立台灣設計發展的一項里程碑;另外在設計實務則有1964年王建柱、李再鈐、陳登瑞、余史、沈在勤、許常惠等六人創立的「六藝設計公司」,為1964年經濟建設成果展、中山樓宮燈、九年國教成果展進行規劃設計;還有林振幅、李再鈐、婁經緯、張清泉在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是為美援時期台灣現代設計風氣之先;而簡錫圭則是開啟東方、國華、清華等廣告公司現代廣告設計的先驅,並與張國雄、黃華成、林一峰、趙國宗、何宣廣、侯平治……等人奠定台灣早期廣告設計的雛形。 另外則是臺師大藝術系校友高山嵐、沈鎧、簡錫圭、黃華成、張國雄、林一峰等人於1962年作為「中國美術設計協會」發起人,成立台灣第一個美術設計專業協會,成為推動台灣設計發展的重要平台,帶領台灣設計產業向前邁進;2022年恰好適逢成立一甲子而與臺師大百週年相互輝映,因此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林文彥與臺師大設計系主任蘇文清簽署合作協議,成為本次展覽協辦單位,交棒給臺師大設計系許和捷接任理事長,並且由大計文化公司提供《台灣百年視覺設計暨台灣百人視覺設計》套書的文字及圖片內容,共同譜寫台灣設計史頁。 臺師大設計發展期 1967~2012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1975年臺師大美術系大三分組教學成立設計組,1981年美術研究所成立,1998年設計研究所獨立,2000年美研所設立在職碩士班設計組,2004年美研所碩士班成立藝術指導組,2006年美研所博士班成立藝術指導組,2008年美術系設計組獨立設置視覺設計系;本階段可謂是臺師大的設計發展時期,從分組教學以至於設立碩士、博士班,配合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發展需要而獨立設系;臺師大設計發展除了在原有基礎培育中等學校師資之外,研究所培養碩士、博士進入大專院校任教,進而開枝散葉與擴大全面影響力,可謂是建構台灣設計教育的系譜。 例如美術研究所首屆研究生陳俊宏在雲林科技大學創立設計學院,並且延聘曾啟雄、嚴真、林芳穗、謝省民、康敏嵐等諸多校友服務;之後再至亞洲大學成立創意設計學院,並聘請謝省民、林磐聳、游明龍、張天捷、侯曉蓓、林孟潔等人前往任教。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由羅慧明創立,潘小雪、楊恩生、顧理等人在此任教,林文昌、康台生、馮冠超(永華)先後擔任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栢烟、李億勳、蔡頌德、吳仁評、林維俞則在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所服務;台中商專至台中技術學院(今台中科技大學)則先後有鄭正清、李杉峰、高惠瓊、蕭嘉猷、詹玉艷、陳俊宏、李新富、李億勳、蔡頌德、劉建成等人任教。 而在設計推廣部份,則是1991年丘永福、高思聖、葉國松、林磐聳、游明龍成立Taiwan Image(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推動台灣海報設計自主創作展覽,以及參與兩岸及國際設計交流,成為台灣設計文化運動;另外2000年美術研究所成立在職碩士專班設計組歷年招收研究生:王士朝、何清輝、高思聖、程湘如、林宏澤、陳清文、陳俊良、柯鴻圖、侯曉蓓、王炳南、吳介民、陳重宏等人,以及設計研究所招收研究生:張文宗、吳珮涵、鄭司維、李根在等人,以及博士班陳世倫、楊勝雄、倪又安、張天捷、劉俐華、廖韡…等人都是台灣設計實務具有聲望的設計師,這批來自不同設計公司負責人、設計師或教師進入臺師大就讀,進而擴大了臺師大在台灣設計教育、設計實務與設計推廣的實質影響力。 另外有多位校友或老師如張文宗、王士朝、何清輝、柯鴻圖、楊勝雄、林宏澤、施令紅、許和捷等人擔任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林磐聳、高思聖、游明龍、王士朝、柯鴻圖、林宏澤、何清輝、吳介民等人擔任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理事長,程湘如、王炳南、吳介民等人擔任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長,林宏澤、黃添貴、龔家弘等人擔任高雄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這些校友擔任台灣專業設計社團協會理事長,對於台灣設計推廣影響甚鉅,本階段近五十年是臺師大設計蓬勃發展與成長壯大的關鍵時期。 1967年由師大美術系47級校友郭叔雄所規劃設計的台塑關係企業CI系統,首開台灣企業識別系統之先,樹立台灣CIS規劃設計典範;臺師大美術系校友先後有42級林振福設計中影公司標誌,47級簡錫圭設計國華產物保險公司標誌,52級校友趙國宗設計永豐餘集團、永豐銀行設計;1989年師大美術系69級林磐聳、高思聖與學生成立登泰設計顧問公司,先後為台糖公司、東怡營造、中華郵政、中華電信、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民視公司、國立故宮博物院及頂新國際集團、北京萬通集團、長城潤滑油等兩岸企業與品牌規劃設計;69級游明龍設計光陽機車、公賣局、交通部觀光局、台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標誌;69級王明嘉為台灣高速鐵路所設計的標誌,成為今日伴隨台灣生活重要的視覺印記;陳世倫則設計光寶電子、泰山集團、華新麗華集團等知名集團CI;設計研究所吳佩涵姊妹投注在CI規劃設計,其經手1995年ICSID台北世界設計大會、上海世博會台灣館都是經典案例;美術研究所藝術指導組林宏澤設計的高雄世界運動會標誌,在成功舉辦運動賽會之後,成功地轉換成為高雄市市徽;程湘如、王炳南、陳銘福、吳介民等人都在企業識別、品牌形象、地方特色農產品規劃設計諸多成功案例。 臺師大設計整合期 2012年~迄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為了配合2003年行政院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因應台灣經濟轉型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源,臺師大於2009年從原有美術系設計組獨立創設視覺設計系,並設立文化創藝產學中心,積極參與政府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研究及推廣,並承接教育部、經濟部、文建會與兩岸企業委託的規劃設計專案計畫;2012年整合設計研究所及工教系室內設計組成為設計系,成為培育跨領域設計人才素養的學系;林磐聳、施令紅先後擔任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社團組織理事會成員,為台灣設計在全球發聲,並且榮獲該國際組織頒獎肯定其在全球設計的無私奉獻。 另外林俊良、王千睿在全球設計大賽屢獲大獎,也帶動學生積極參加國際競賽屢獲佳績;劉建成、廖偉民、許和捷、蘇文清則在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創生、農村再生等產學計畫,為地方設計注入新生的力量;2021年則以青田街設計系館旁的臺師大教師舊宿舍,改造設置「臺灣設計口」,蒐藏全球設計文獻、文物等珍貴史料,並且不定期舉辦專題展覽及出版,打造青田街街廓的設計磁場,未來將成為台灣與全球設計交流的窗口。
蠟筆王的藝術與文創商品
設計創意
2022-12-10

蠟筆王的藝術與文創商品

藝術創作與商品如何結合應用,創造出一項更具價值的文創商品行銷,一直是許多從事藝術創作的畫家或相關設計者很想投入與探索研考的問題。 「蠟筆王」王建民是一位從事美術設計及專業攝影轉業投入「板雕蠟彩」創作的知名畫家,由於早年從事廣告商業攝影之機緣,藉工作之便經常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廠商與新商品發表;所以在創作、展覽、教學、出版之餘,其也積極思考如何為藝術繪畫圖像尋找出路,開啟以蠟筆畫作研發許多文創商品上市,創造圖像更多附加價值。 打造品牌故事 開啟文創商機 談到文創的議題,首先就文創的意涵加以定義,蠟筆王認為文創就是文化藝術、創意商品及創新模式三者的結合,「文化」說的是一群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有著共同的生活歷史和記憶,也是一種可以被傳述的故事;「藝術」則是應用繪圖或其他的工藝手段傳達文化的含意,兩者結合創意與創新的商品構成為一件全新的文創商品。所以文創商品除了商品本身的功能性外,其販售的還是一種對於美及文化的認同,同時也是一種品牌故事的認同。 蠟筆王為了開啟文創無限商機,同時結合藝術及商品契機,他除了自行研發外,也授權廠商或接受廠商委託開發文創商品。從初期的紅包袋、明信片、賀卡、桌曆等,逐漸延伸到領巾、絲巾、手帕、手提包、帆布袋、T恤衫、抱枕、文鎮、筆記書、瓷盤、馬克杯、咖啡杯、紙杯、隨身碟、鑰匙圈、年曆、杯墊、禮盒、行李箱、餐具套組…等,種類包羅萬象、應有盡有,甚至可運用做大型彩繪或紋身貼紙彩繪的題材,能發展的應用範圍不勝枚舉,歷年來也締結許多知名廠商,獲得許多難得的寶貴經驗。 小蠟筆為起點 翻轉藝術文創 蠟筆王以自己獨創的「板雕蠟彩」藝術,把一個小小不起眼的蠟筆,發揮到淋漓盡致,同時開創出多元的繪畫表現,建立起個人藝術風格,並在藝術圈打響名號。其耐人尋味的創作過程也成為引人樂道的傳奇故事,蠟筆王一路從創作、教學、授權到文創開發,「蠟筆王」的稱謂也逐漸變成一個品牌名,連結其獨樹一格的創作模式,開創出特立獨行的文創商機。 在各個藝術領域裡,擁有高超繪畫技巧的藝術家大有人在,但如何在眾多藝術領域中出類拔萃,擁有個人風格特色,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蠟筆王堅持走自己的路,以蠟筆作為創作媒材,創造出個人獨一無二的繪畫風格,以一支小小的蠟筆為起點,翻轉藝術發展文創。一路走來,蠟筆王累積不少文創經驗與成功案例,對於有心從事文創開發的藝術家,很值得參考與借鑑。本期蠟筆王接受本刊專訪,特別將其多年年文創授權經驗,整理一些知名案例和讀者分享。 七大知名成功創作案例分享 一、台灣瑰寶-櫻花鉤吻鮭系列 「櫻花鉤吻鮭」又稱台灣鱒,是台灣特有稀少的魚類,因此有活化石的稱號,也是名列農委會保育中瀕臨絕種的魚類,數量極少,彌足珍貴,是台灣的一級國寶魚,最能代表台灣的意象。 台灣是一個美麗之島,橫看就像一條悠遊自在的魚,外觀和「櫻花鉤吻鮭」的體型相類似,蠟筆王因為這條美麗的魚而產生靈感,在創意的畫筆下,創作出「台灣瑰寶」作品。其將櫻花鉤吻鮭與台灣結合並相融合為一體,再依照地理相關位置,從北部最高的101大樓,畫到中部日月潭、玉山、阿里山,再到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將台灣每一縣市的知名地標或景點逐一刻畫,此原創作品讓國寶魚融合台灣地標意象,成為表徵台灣的印象地圖標誌,發揮其最大能量,帶領台灣出游,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 經由作品的意涵,從一條魚、一幅畫出發,可開發出系列具有台灣意象的紀念商品,例如台灣瑰寶-T恤衫、馬克杯組、環保袋、鑰匙圈、明信片⋯等等,提供各觀光區販售,讓外來的觀光客藉由此一紀念商品,提升台灣觀光意象及知名度。除了開發文創商品外,作品本身也是最好的文宣,此作品曾經授權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作為參加WHO文宣封面使用,亦曾在德國的印刷大展作為台灣印刷宣傳海報廣送參觀來賓,進而宣揚台灣的形象。 另外,蠟筆王也以「櫻花鉤吻鮭」魚群悠遊壯闊的畫面作為題材,創作出「瑰華再現」作品,其將鮭魚美麗的身影及紋飾,以清新自然的綠色系呈現,構成美麗的畫作,甚而應用於各式載體上,並開發出多元化的系列商品,成為具有宣傳價值的台灣伴手禮意象。(見圖1) 二、台灣意象-蠟彩陶瓷文鎮系列 該項文創商品參加2017年「海峽兩岸創意設計系列」大賽,榮獲創意設計類銀獎,精緻的「蠟彩陶瓷文鎮」,透過蠟筆藝術娓娓細訴台灣文化之美。在材質選用上,本系列圖像採用高科技窯燒技術,製成超薄陶瓷板作為文鎮筆記書的封面,色澤艷麗、質感柔細,精準呈現原創豐富色彩,保留其藝術價值,又在文鎮底部嵌入台灣竹簡作為書的封底,製成精緻典雅的文鎮筆記書。 其不僅跳脫文鎮過往的刻板巢臼,將創意巧思注入其中,展現多功能面向,使成為可以活用的筆記書頁,以不同的工藝與產品相互融合,讓文化的底韻豐富工藝的內涵,成就藝術與科技工藝圓融之美,凸顯台灣文創的多樣風貌與創意亮點。(見圖2) 三、絲情畫意-原創藝術絲巾系列 「雲舞水光連氣脈,百千紅玉送青來,天將透白醒殘醉,蠟灑香灰任彩開」。一如詩人「西來之子」筆下所描寫的意境,享有「台灣蠟筆王」美譽的王建民運用獨特的蠟筆秘技將日月潭美麗的湖光山色,在斑斕瑰麗的色彩下展現淋漓盡致。 該絲巾商品應用蠟筆王的原創畫作為藍本,畫幅長達1.8公尺,並以同比例規格製作,採100%桑蠶絲,在嚴謹的色彩品質控管下,終見一方絢麗耀彩的精緻絲巾,完整呈現原創作品精神,讓日月潭的美麗湖山,化成藝術的羽紗,纏綿在溫柔的頸肩,彰顯高雅時尚品味。(見圖3) 四、一袋一祿-潮T與背袋系列 蠟筆王除了蠟筆畫,也擅長鋼筆繪畫,因此以鋼筆細膩溫潤的筆觸加上創意的巧思,開發系列文創商機。「一袋一祿」以台灣“梅花鹿”作為創作主題,結合袋子的概念,設計成「一袋一祿」,搭襯中國當時推行的「一帶一路」政策諧音,順勢推出系列商品叫好又叫座。 此插畫概念係以「梅花鹿」為台灣的表徵,頂天立地,頭角崢嶸,其“鹿角”茂盛發展,有著「欣欣向榮」的美喻,上有四隻“鳥”及一隻“蝴蝶”,象徵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夥伴。其中“蝴蝶”又代表著「福氣」,“鳥”棲樹則比喻「良禽擇木而棲」,吸引同好,大家相招逗陣行,共創雙贏,也有「多元進財,福祿雙全」之意,“鹿”領頭走在無限延伸的道路上,又隱喻著事業版圖「前程似錦,綿延不絕」。「一帶一路」是一種過程,而「一袋一祿」則是一種結果,擁有「一袋一祿」,最終要財富滿滿,「入袋為安.福祿綿延」。 (見圖4) 五、咖啡物語-動物喝咖啡系列 在您我的世界裡,喝咖啡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生活,是一種習慣。喝咖啡是一種需要,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心情。反思一下,在動物的世界裡,喝咖啡意味著甚麼?喝咖啡的動物會是甚麼?動物就像一種語彙,和咖啡會碰撞出甚麼火花?藝術家用柔軟的心,細膩的筆觸,繪製一張張充滿溫馨感性的喝咖啡動物,是他、是我、還是您的心情寫照?讓我們用濃郁的咖啡醇香陳述自己的故事篇章。蠟筆王透過鋼筆畫將各種不同的動物擬人化,結合喝咖啡的情境與概念,反映當下人們的心情寫照。 一般文創商品的概念,大體上先基於在地的歷史文化或傳說故事等意象結合,主題目標明確,再依循主軸創意發想圖像製作文創商品。蠟筆王的「咖啡物語+動物喝咖啡系列」創作,則是以反向導入模式,先設定議題再創造IP,進而形成具規模的系列影像。再將這些影像導入文創的概念,轉化成商業用途運用在各類型相關商品上,例如咖啡杯、外帶紙杯、潮T、抱枕、紙膠帶、咖啡包裝等,其中「台灣稀有保育動物喝咖啡系列貝瓷咖啡杯」,獲選為2022第一屆新北嚴選特色商品。(見圖5) 六、動物天堂-空間景觀裝飾系列 壯麗的非洲大草原,處處充滿著生機,是各種野生動物的天堂,而在這廣闊的大地上,野生動物們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領域上,有的棲息在森林、有的躲藏在樹叢、有的倘佯在草原、有的悠遊在湖泊⋯等等。 「動物天堂」作品係蠟筆王以最原味的粉蠟筆精心創作完成,作品總共囊括30幾種非洲原生種野生動物,分別是獅子、獵豹、大象、長頸鹿、野牛、犀牛、河馬、斑馬、牛羚、羚羊、劍羚、非洲野驢、野豬、狒狒、猴子、狐獴、野兔、松鼠、水獺、大蟒蛇、鱷魚、蜥蜴、非洲牛蛙、非洲蝸牛、鴕鳥、紅鶴、犀鳥、非洲白臉貓頭鷹、非洲鵜鶘⋯等等,加上奇樹、奇花和異草,全部融入在繁複的畫面中,建構藝術家心目中最美麗的動物天堂。 該創作繁複的動物圖像、艷麗的色彩與豐盛的構圖,應用在空間設計、室內景觀裝潢、商品開發等,都可以有很好的發揮,該系列主要開發的文創商品包括拼圖、行李箱、馬克杯、鋼筆相框掛畫等等。(見圖6) 七、鳥語花香-擁恆文創園區地景 位於基隆市暖暖地區的擁恆文創園區,為國內首開先例,是以一座自然綠色為主的文創園區,與台灣知名藝術家合作,集合不同類型藝術創作,多元媒材有國畫、油畫、水彩,當然也包含了蠟筆王的蠟筆畫,園區將藝術家的作品複製轉化成地景藝術,提升園區整體文化氣息。這也是園區與藝術家合作的特殊案例,一方面藉由藝術家的創作增添園區藝術氛圍,也藉由藝術家的知名度提升園區的正面形象,拉抬銷售業績,藝術家與企業兩者互蒙其利,在業界是締結藝術與商業非常成功的案例。 蠟筆王在擁恆文創園區的地景作品,係以其專長的蠟筆藝術創作授權使用,作品搭配園區自然風格,提供以「鳥語花香」系列作品做為色彩繽紛的地景主題,一字排開完整呈現,美輪美奐,頗為秀麗壯觀。蠟筆王的作品在這裡也如同園區名稱一樣,永恆長存世間。(見圖7)  蠟筆王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aBeeWang
臺北設計獎創意激盪相互交流
設計創意
2023-12-18

臺北設計獎創意激盪相互交流

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中國生產力中心執行的設計界年度盛事「2023臺北設計獎」,已於該年11月10日假台北市晶華酒店三樓宴會廳舉辦頒獎典禮並公布得獎名單。最終由乘四建築師事務所與曲墨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聯手設計的「都市螢火蟲-台北地下街Y26出入口改造」勇奪最大獎「臺北市長獎」,並獲頒新臺幣60萬元獎金。 而「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公共空間設計類」等三大類別金獎得主,則分別由來自法國natacha.sacha.設計公司Natacha Poutoux、Sacha Hourcade所設計的「Smart Wooden Rice Cooker」、中國深圳市上行線設計公司張怡、溫月華、顏梅英、吳思穎等團隊所設計的「Shenzhen’s Eastern Seawall Reconstruction Signage Systems & Experiential Graphic Design」,以及來自日本設計師小野司所創作的「Sumu Yakushima-Regenerative Life Studio」奪得,並各獲頒新臺幣50萬元獎金。 全球設計好手一起創意激盪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表示,邁入第16屆的臺北設計獎,以「讓設計成為形塑美好未來的驅動力」的願景出發,鼓勵臺灣設計師與來自全球的設計好手一起創意激盪、相互交流。競賽類別分為「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及「公共空間設計」三大類組,同時積極取得世界設計組織(WDO)、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o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等三大國際設計組織認證,並攜手德國iF設計獎展開跨國合作,也讓競賽本身擁有更寬廣的全球設計思維,所以備受國際設計界肯定。 本屆共有來自58個國家及地區,高達4,568件作品參賽,更邀請到遠東百貨、三陽工業及臺灣期貨交易所的熱情支持,贊助此屆優秀設計團隊。該年為強化臺北設計獎品牌與臺北城市之鏈結,新增「臺北城市設計選拔」,共有181件作品參賽,首屆選出3件「金選」,代表專屬於臺北的設計能量與城市意象。 ●臺北市長獎、三陽工業贊助獎 ╱ 乘四建築師事務所+曲墨建築師事務所程禮譽、黃昱豪、陳語蓁(台灣) ●廠商贊助獎 ╱ 林楚倩(台灣) ●ICoD特別獎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江梓瑄、陳欣妤、張瑋芳、陳宥勻(台灣) 各類獲獎作品獨具創新特色 本屆最高榮譽「臺北市長獎」獲獎作品為乘四建築師事務所與曲墨建築師事務所的程禮譽、黃昱豪及陳語蓁等建築師一同聯手設計的「都市螢火蟲-台北地下街Y26出入口改造」。台北地下街為台灣最早的地下商店街,Y26出入口為市民大道上28處出入口再造計畫第一步,設計團隊以周遭環境與基地故事為主軸,藉由重新設計出入口的構架、打開封閉的樓梯動線及整合色彩材料計畫,以最微小尺度重新為市民大道添加熠熠星光,宛若都市間的螢火蟲再現光明。 「工業設計類」金獎由來自法國natacha.sacha.公司Natacha Poutoux、Sacha Hourcade設計師所創作的「Smart Wooden Rice Cooker」獲得。該作品為環保設計智慧型木製電鍋,零件設定採用木頭材質,並簡化維修並促重新導入永續材料,全機身透過設計可牢牢固定,無需使用黏膠與螺絲。鍋蓋上方則配置顯示感測螢幕,可顯示溫度與濕度,其可連接智慧型手機,讓使用者可監控烹飪狀態並提供食譜提示,相當貼心。 「視覺傳達設計類」金獎是由中國深圳市上行線設計公司張怡、溫月華、顏梅英、吳思穎等團隊所設計的「Shenzhen’s Eastern Seawall Reconstruction Signage Systems & Experiential Graphic Design」獲得。該創作藉由“行動中閱讀”的設計理念,讓到訪者以新穎而令人興奮的方式閱讀空間,包括道路、岸線入口、標牌、訪客地圖及生態背景的知識介紹。其不僅與環境相結合,產生令人驚歎的城市景觀,道路結合基本通勤的服務作用,也產生獨特和難忘的體驗。 而「公共空間設計類」金獎則是由日本設計師小野司所創作的「Sumu Yakushima-Regenerative Life Studio」奪得。該作品有著非常傑出的構造思考,沒有過多的裝飾,這個創新住宅應用「再生建築」來重新定義人類居住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尤其在人造的基礎與自然土地接觸的方式,極為輕巧,呼應了設計師想要在自然環境中產生正面影響的概念。此外建築物之間彼此的關係與距離恰到好處,彷彿在自然之間原本就存在的空間。 ●臺北城市設計選拔金選 ╱ 谷汩文化Group.G-林思翰、賴祖寧、黃羿寧、劉庭妤(台灣) ●台灣設計聯盟特別獎 ╱ 小島裡文化公司(台灣) 透過設計思考改善城市議題 該年新增加的「臺北城市設計選拔」,以「永續‧共融」為主題,「金選」作品分別為谷汩文化團隊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投影倒數計畫All for One」、闕河彬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臺北市南港區中南社會住宅」,以及時境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歷史建築再利用」,作品表達出透過設計思考來改善與進化社會亟待改善的城市議題。 茲將本屆三大類金銀銅獎、臺北城市設計選拔金選獎、評審團推薦獎、廠商贊助獎、其他特別獎等共22件得獎作品刊錄於後,提供讀者參考應用。更多精彩的得獎作品介紹可至「2023臺北設計獎」官網查詢 http://www.taipeidaward.taipei ,或加入TDA粉絲團關注最新訊息: www.facebook.com/TDA.org.tw/ 。
Taiwan Top Star視覺設計獎表揚
包裝未來
2022-12-10

Taiwan Top Star視覺設計獎表揚

由台灣設計聯盟主辦,中華平面設計協會、台灣包裝設計協會、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獎金獵人、堯舜設計公司、醒吾科大商業設計系協辦,寶藝廣告事業公司贊助的第四屆「2022 Taiwan Top Star視覺設計獎」已於日前揭曉得獎名單,並於該年10月14日下午2點假台北市大直典華5樓蜷川實花藝術空間舉辦頒獎典禮表揚。本屆頒獎規模擴大舉行,場面盛大隆重,活動當日有眾多得獎者與評審委員、貴賓遠道而來,齊聚一堂共襄盛舉,也讓整個活動順利圓滿落幕。 台灣視覺設計重要賽事 根據主辦單位表示:第四屆「2022 Taiwan Top Star視覺設計獎」係以「溝通」為主軸,視覺標誌以眼眸作為主體,配上不同造型對話筐,象徵視覺溝通的多元與多變性,呈現設計師們以自己方式訴說著自己故事;更象徵透過視覺溝通,看見來自世界的美好,反映Taiwan Top Star聚焦眾人目光,在新秀中尋找發現更多設計之美。這有別國外的設計競賽,也是專為台灣視覺設計所舉辦的重要競賽。 眾所矚目的「2022 Taiwan Top Star視覺設計獎」競賽,自該年5月15日起至7月15日截止收件,在兩個多月的徵件時間中,吸引眾多國內設計好手及學生共同競逐。該競賽徵件類別共有八大類,並分成社會組及學生組兩大組別,主要的類別項目如下:(1)大眾零售商品包裝設計類。(2)禮品包裝設計類。(3)平面設計類。(4)識別設計類。(5)創作海報類。(6)商業海報類。(7)插畫設計類。(8)吉祥物IP設計類。 ●(左)全場最大獎╱想想創意工作室 ●(右)大眾零售商品包裝設計類金獎╱楹峰視覺設計公司 ●(左)禮品包裝設計類金獎╱元創力設計公司 ●(右)學生禮品包裝設計類金獎╱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左)平面設計類金獎╱兩眼設計、臺南市美術館 ●(右)平面設計類金獎╱絕對無聊、四手印刷 評審陣容堅強嚴格把關 本屆評審團陣容實力堅強,總共邀請27位國內頂尖設計師代表擔任評審,經過嚴謹且激烈的兩階段初選、決選評審結果後,從八大類獎項中選出社會組鈦金獎、金獎、優異獎、評審特別獎;學生組金獎、優異獎、評審特別獎。本年度也首度增設全場大獎、年度最佳學校獎/公司獎、年度傑出學校獎/公司獎、社會組及學生組寶藝特別獎,期許可以透過更多獎項肯定設計新秀。 其中初選從8月1日至3日,透過20位評審評選後,在眾多作品中選出卓越且出眾的設計作品入選。決選評審則於8月30日進行,特別邀請各界專精領域的重量級評審,包括台灣設計聯盟副理事長吳介民、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長王德明、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暨北區副理事長廖怜淑、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監事胡毓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鄭司維、跨界創作者馬賽Kyo(陳重宏)等共七位評審。另外,八大類兩組16件評審特別獎,也由代表各類別的決選評審選出心目中優秀作品。另外,該年新增加的全場最大獎由想想創意工作室顏嘉璋、徐珮瑄所設計的「雪天果無糖硬喉糖包裝」獲得;年度最佳公司獎為左岸廣告公司;年度最佳學校獎&年度傑出學校獎為中國科技大學;年度傑出公司獎為UniteDesign。 尋找台灣未來設計新星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屆的「2023 Taiwan Top Star視覺設計獎」也即將展開,整體陣容更加壯大,詳情請參閱活動粉絲專頁及活動首頁。茲刊錄第四屆「Taiwan Top Star視覺設計獎」八類榮獲全場最大獎、寶藝特別獎,社會組鈦金獎、金獎、評審特別獎及學生組金獎、評審特別獎等共70套得獎作品,提供讀者參考應用。相關Taiwan Top Star得獎訊息請至官網查詢 https://www.taiwantopstar.com 。   ●(左)識別設計類金獎╱優視覺溝通有限公司 ●(右)識別設計類金獎╱津本廣告創意公司 ●(左)商業海報類評審特別獎╱老虎製造 ●(中)商業海報類金獎╱後山白日夢 ●(右)插畫設計類鈦金獎╱一思設計公司 ●(左)插畫設計類評審特別獎╱李苡溱 ●(中)插畫設計類金獎╱三三好好工作室 ●(右)插畫設計類金獎╱左右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