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價美術館新竹館 2023年9月13日~2024年1月6日

創意×台灣游明龍設計典藏展

CreARTe×Taiwan-Permanent Collections of Designs by Yu Ming-Lung
本刊編輯室
2023-10-28
創意×台灣游明龍設計典藏展

創價美術館新竹館於9月13日~2024年元月6日舉辦「創意×台灣-游明龍設計典藏展」,這次跟2016~2017年設計展不一樣,有了「典藏」二個字,它代表創價美術館典藏「設計」作品,不同於油畫、水墨、雕塑、書法等藝術作品,是非常有意義的開啟,也是典範,期待未來有更多設計作品被美術館認同與重視。

首次設計典藏展意義非凡

此次展覽的48件海報,共有三個主題,分別是:(1)漢字逸趣,(2)草根魅力,(3)改變世界,展出的海報是印刷原件,跟上次展覽的數位輸出製作不一樣,都是游明龍保存多年,個人非常喜歡的海報作品。另外配合展場空間規劃,也同時展出品牌、包裝及文創商品設計,包含有2017台北世大運、凱達格蘭酒廠、甘百世巧克力、金門酒廠主題酒及多數的書籍美術設計等等。

30多年前,游明龍為金馬獎的國際影展設計了一張海報(見圖1),登在當時民生報的頭版,其受到莫大得鼓舞,也開啟他的海報設計生涯。他自我期許以後要繼續設計海報,成為海報專業設計師,沒想到一晃眼就過了30年直到現在,誠如在展場的一句話:「喜歡才會長久,長久才有成就」。成就不是名利,而是作品受到美術館的肯定,覺得過去的努力與堅持是對的。

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史

自2003年起,台灣創價學會以「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為策展主軸,研究、策劃並推廣貢獻於台灣藝術史的藝術家,分別在創價的台灣北、中、南、東之11間創價美術館各地館所巡迴舉辦展覽,落實推動「藝術社區化」、「社區藝術化」的藝術扎根理念。這個系列展覽,迄今已超過140位藝術家,游明龍的「創意×台灣-游明龍設計展」也曾經在台中、高雄、桃園及新北等地巡迴展覽過。

2022年創價美術館於高雄落成,開館之際,特別舉辦「創‧價:台灣美術142」,展現近20年來,創價於台灣美術史中所建構的歷史脈絡,並作為過去展覽史的回顧,向長期支持的藝術家與民眾致敬,展覽受到盛大迴響與嘉許,游明龍海報作品「愛」字,也在展出之列。(見圖2)

台灣氣味與印象的傳遞者 ...

推薦文章

利用設計為城市水岸開新畫堤
設計創意
2022-06-05

利用設計為城市水岸開新畫堤

臺北市,一座被眾多水系所貫穿的城市,新店溪、景美溪、淡水河、磺溪、基隆河⋯等等,幾百年前曾經興盛的船運,為這座城市帶來繁榮與發展。但當物換星移,河流不再成為交通運輸要道,又每逢颱風季節意外湧進大量的洪水,損害人們身家財產時,一道道以防汛為目的所興築的堤防,沿著河道兩旁高高豎立起來,人們看待河流的心境,也從維持生計的命脈,變成該保持適當距離的無常。 許多年過去了,堤防修修補補,就好像一堵會長高的萬里長城,沈默、灰白,卻也成為提供城市安穩保護的必要之惡。人們曾經試圖發起彩繪堤防,也曾邀請社區民眾和學生,一起來為這個灰白的巨人增添一些繽紛的色彩,可惜也許設計不佳,又或是不諳工法⋯,彩繪作品經過短短時日,就開始斑駁掉色,堤防巨人反而成為卸不了妝的丑角,可說是相當可惜。 為城市美學,攜手合作吧 多年來,臺北市的堤防美化工程,通常以設計和工程來分開招標的方式進行。但根據筆者的觀察,有時候承接標案的設計單位,做出很好的設計規劃,但以最低價標承攬工程的單位並不一定有能力如實施作。反之,如果設計單位一開始就沒有做出良好的設計規劃,得標工程的單位縱使有心,也無法扭轉最終的成果。所以日復一日,漸漸的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城市美學觀念的興起,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有感於設計美學的重要性,將堤防美化工程,改以最有利標的統包方式,將設計與工程施作統一發包給一個團隊,讓設計與工程統一規劃、共同合作,一起努力以完成最好作品為目標。2020年,筆者所帶領的樺致形象設計團隊,接下「臺北市全市堤防美化」工作,開啟堤防美化的新里程碑! 畫什麼好呢?問問在地居民 河堤像是在地居民的後院,人們在這裡散散步、做運動、遛遛狗、陪小孩玩耍,沒有人想要在自家後院,看到與自己無關的突兀裝飾,但如果是彰顯自家榮光的裝飾,倒是可以好好回味一下在地的歷史與故事。 因此,這次的堤防美化計畫,筆者將之命名為「臺北新畫堤-臺北河堤故事」,希望以策展的方式,將大面積堤壁當成訴說在地文化的展示牆。2021年,第一期的「臺北新畫堤」計畫,筆者邀請了包括:吳介民、馬賽Kyo、張漢寧、成若涵、陳普、吳騏57、陳青琳、LeHo、顏伯駿⋯等,再加上筆者自己,共十位優秀的設計師一起參與,每人負責一或兩處堤壁設計。(見圖1) 設計師接到任務的第一步,就是由工作人員安排,去拜訪堤壁所在地的里長、居民、耆老⋯等,聊聊當地的歷史文化或環境生態。有些社區還要舉辦共創工作坊,由設計師帶領社區民眾一起創作,設計師再修潤共創元素,以之為素材再由設計師繪製設計,變成最終可以施作在堤防上的設計圖,並由主辦機關水利處和當地里長共同確認,這些設計圖才能真正開始進行彩繪。 ●(左)松山故事,設計師:楊佳璋 ●(右)漫遊時光機,設計師:吳介民 彩繪之前,要先用心的清修 在設計圖畫上堤防之前,相關單位會一起勘查現場預定施工的堤壁狀態,牆上需要清除的雜草、電線、釘子、廣告等雜物,得要請施工人員先清除,再沿著堤壁搭起施工鷹架,用高壓水柱清洗堤壁;如果堤壁有破損,則要進行修補,接著才開始打毛,也就是在牆上打出一個個小洞,讓接下來的的水泥粉光施作,水泥可以順利咬上去,做出光滑的牆面,並視情況幫牆面修補伸縮縫。前面這些牆面清理施工,是決定堤壁美不美的關鍵,正確的施工工序、工法、塗料,可讓堤壁上面美麗的圖畫保存較久,色澤不易脫落。(見圖2) 在基礎的泥作工程完成後,下一個階段則由負責繪圖的專業繪班人員進場。我們會先在堤壁上塗上彈性水泥打底,讓漆料可以順利咬上去,然後進行「投影放樣」工作。必須選在天氣晴朗的傍晚,天色將暗未暗的時候,用投影機將設計圖的圖樣分段打在堤壁上,畫班繪師們得搶在天色未完全變暗之前,將圖樣在牆上描出精準的定位,這個工序有時得花好幾天的時間。等到底稿定位都完成後,還要請負責的設計師親自到場確認圖樣位置沒有問題後,繪師們才能開始進行下一步的彩繪工作。 當然,彩繪所需要的每一種漆料顏色,事先都必須與設計師確認過油漆品牌和色號,繪師們將色彩畫上堤壁時,設計師也需經常到現場確認,如果發現顏色呈現與預期的稍有落差,設計師會當場討論調色,請繪師重新上色。有的設計師甚至會自己親自為牆面補色,或使用自己喜歡的筆觸。當堤壁彩繪完成後,再請設計師前來做最後完工確認,然後塗上抗UV的保護漆,以延長彩繪保固的時間。最後再將所有使用的漆料色號建立完整資料庫,以利未來需整理或修補時可以正確作業。(見圖3) 在筆者的期望裡,河堤美化可不能只有美麗的圖案,在不影響堤壁防汛功能的前提下,設計師們也可以運用一些半立體浮雕的裝置,來增加堤壁的空間效果,甚至達到與民眾互動的目的。因此,有的堤壁會設計安裝FRP立體造型,有的堤壁會加上鐵件⋯等裝置物。而這些配件必須事先請工廠製作,設計師確認過成品後,才會送到現場安裝。當然,基於安全考量為第一原則,所有的裝置在安裝時會在牆上使用金屬配件,將裝置牢牢固定在牆上,縫隙處再用耐候的膠劑貼合,務必確保材料不會脫落。 等全部的彩繪和裝置物安裝完成,經設計師確認後,堤壁工程現場才能拆除鷹架、清運整理,正式完工!負責工程監造的單位,也會在整個施工期間,安排每一階段的督導與抽查檢驗,還有彩繪漆料的模厚檢測、完工驗收⋯等,以及之後的保固監督。所有複雜的工序,都是為了讓每一面完工的堤壁,不只是美,而且施工品質還要能禁得起保固時間的考驗。(見圖4) ●(左)河岸守衛隊,設計師:陳普 ●(右)夢想開始的地方,設計師:馬賽Kyo 與民眾共創喜愛的堤壁作品 在「臺北新畫堤」第一期的計畫中,總共設計規劃16處的堤壁美化(見圖5),其中有三處堤壁舉辦與社區民眾共同創作的工作坊。分別是位於臺北市內湖區潭美街的《河岸守衛隊》(地圖1)、松山區松河街的《松山故事》(地圖7)、中正區水源路與紹安街的《螢橋雁》(地圖15)。 《河岸守衛隊》是由設計師陳普帶領的黑青團隊,與潭美國小的小朋友共同創作,設計團隊再將小朋友畫在紙上的作品,轉譯放大到實體的空間裡面,讓小朋友可以體會在堤壁創作中,繪師將設計圖投影在牆上的有趣步驟,設計師陳普還將小朋友英文名字的縮寫,藏在設計的角色裡面,增加小朋友對堤壁的認同感,一起守護河堤。(見圖6) 《松山故事》是由筆者所帶領的樺致形象設計團隊負責設計,其概念發想自松山國小的三顆百年老樹:「莿桐奶奶」、「不老仙」、「萬壽翁」等三個角色,進而向小朋友訴說在地的故事。松山早在清朝時期就有鐵路經過,被稱為「錫口站」,是通往基隆的必經要道,錫口也因為鐵路運輸而繁榮興盛。筆者以幾何切割的線條與色塊,將松山歷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凝縮在堤壁的設計中。(見圖7) 《螢橋雁》是年輕的新銳藝術家LeHo的作品,其總面積約915平方公尺,是本期施工面積最大的堤壁。LeHo堅持不假繪師之手,全部親自繪製。由於堤壁坡度傾斜陡峭,他穿著防曬和防護裝備,站在吊車上,拿長刷子為壁畫打底,等到要畫細節時,又整個人趴在斜坡壁上作畫。因此要在避免滑倒受傷與克服多次熱中暑中度過,創作毅力十分驚人,精神令人感佩。完工的《螢橋雁》氣勢恢弘,得由空中俯瞰,才能將壁畫盡收眼裡,觀看時可想像藍綠色的坡面,曾經是飛滿螢火蟲的小溪,但因為大量人口聚居,破壞河岸生態,螢火蟲漸漸消失,每年往來溪畔的野雁,在溪水上振翅起落嬉戲的身影,隨著時光流逝,追逐的不再是螢光點點,而是橋上閃爍的車燈、路燈等人造亮光。(見圖8) 在地歷史故事,你記得多少 有些堤壁作品內容著重在呈現在地的歷史,例如:在臺北市松山區塔悠路基六號水門的《回望悠悠路》(地圖8)堤壁設計,是剪紙藝術家成若涵老師的作品。她秉持著以剪紙說故事的細膩度,在設計圖樣之前,先拜訪在地耆老,將聽到的社區老故事,轉化成剪紙圖樣。冒著煙的臺北磚場、曝曬在竿子上的麵線、氾濫的基隆河淹沒房舍、牛羊被趕上山坡等場景,都在她的設計圖裡找得到。不過要將這麼細膩的剪紙圖樣,繪製到大型堤壁上,可累壞彩繪畫師們,乍看作品的顏色很單一,似乎不會太難處理,可是剪紙圖案的複雜度,卻是其他作品的好幾倍,不可否認,當作品完成後,吸引了許多喜愛細膩風格的遊客。(見圖9) 同樣是描繪在地的老故事,設計師吳介民在南港區玉成里的作品《漫遊時光機》(地圖5),則是以鮮豔的幾何色塊,將南港的八卦窯、玉成戲院的建築外觀輕鬆的勾勒出來,重新賦予老建築鮮明可愛的印象,讓民眾在壁畫中,細細回憶南港工業興衰的產業故事。(見圖10) 而設計師張漢寧在《萬(阮)的滋味》(地圖16)作品中,則以復古的色調,捕捉萬華區迷人的老招牌、東園街景、鐵窗花⋯等老建築元素,再加上當地人引以為傲的雁鴨公園、新環南市場、雙園國中的舞蹈班等生活元素,構成一幅充滿萬華風情的壁畫設計。(見圖11) 設計師顏伯駿在內湖區潭美街333號的作品《匯流時光》(地圖3),則希望藉由一條河流,串起居民在河畔的舊日生活時光,像是在河裡戲水摸蛤蜊,或是在兩百多年歷史的灣仔庄福德堂土地公廟,為家人祈福。畫面中冒著煙霧的磚窯廠,曾經是居民賴以維生的工作場所。(見圖12) 而在潭美街的另一頭,則是為設計師陳青琳和吳騏57的作品《路舟》(地圖2),其著重在描繪社區居民同舟共濟的精神。居民們平日互相照應,彼此加油打氣,宛如陸上行舟,和社區共榮共存。(見圖13) ●磺溪故事,設計師:楊佳璋 水岸休閒與水文生態美好生活 更多作品關注的是,水岸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點滴。臺北市北投區河雙21休息站,因為靠海又名為八仙里,設計師吳騏57的作品《八仙》(地圖10),便以奇幻的風格來描繪八仙過海的故事,希望貼近百姓的八仙,能為民眾祈福。(見圖14) 在士林區通河西街一段的堤壁,設計師陳青琳則用寵物療癒了人們身心的概念,在壁畫上畫了許多活潑可愛的動物,並將作品取名為《福氣》(地圖11),希望民眾可以從中得到滿滿的幸福感。(見圖15) 作品擅長以飄逸動物形象出現的藝術家LeHo,在松山區塔悠路的基河路五號水門堤防上,畫了非常美麗的魚兒、臺灣藍鵲,和一雙深入水中的大手互動,取名《水邊》(地圖9)。用圖像表達水岸生活,在還沒有完善水利建設前,常因為潮水起落,水淹過車子、樹叢也是常有的事。人們在淹水的樹叢間抓魚、將泡水的車子吊起等,生動紀錄著舊時光水岸生活的日常。(見圖16) 在社子抽水站的堤防和樓梯上,有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和設計師張漢寧共同合作的作品《社子聚散》(地圖14)。結合棒球、自行車、網球、籃球等運動於畫面中,並且以幾何方式搭配強烈的色彩呈現,再結合描繪社子島昔年農村風貌的金屬雕刻,異材質結合的表現方式,展現社子生活的豐富樣貌。(見圖17) 設計師馬賽Kyo在南港區松河街的堤防上,以漫畫風格,浪漫的呈現熱愛棒球的少年,曾經在河堤棒球場上追逐著棒球夢。而少女吹起的泡泡,隨風飛揚,象徵夢想起飛的美好模樣。作品取名《夢想開始的地方》(地圖4),希望幫正在追逐人生夢想的每一個朋友加油。(見圖18) 每一面「臺北新畫堤」計畫完成的堤壁,在筆者的要求下,畫面裡都會有一隻台北市的市鳥「台灣藍鵲」。有的很大很明顯,有的可能要仔細尋找才能找到。筆者這樣要求的目的,是希望能以「台灣藍鵲的小旅行」這樣的概念來串連每一面堤壁。我們希望堤防不只是美化功能外,更能藉此與小朋友們灌輸水文教育與愛護生態的觀念。 ●堤壁的美麗圖案,也能變成伴手禮與文創商品 與天氣賽跑的堤壁設計工程 就像所有初次面對的設計項目,筆者都是在親自接觸後,才明白實際操作起來,遠比想像中有更多挑戰需要克服。剛開始筆者天真的以為,只是將設計圖畫上堤防又有何難?但在工程開始進行後,才發現必須要跟老天爺搶時間,不停的跟天氣賽跑!簡單的來說,堤壁繪製得等到晴朗無雨的好天氣才能施作,而且可不是下過雨後,馬上就能上工,還要等個兩天,讓吸飽水的堤防把水份吐光,才能順利施作。尤其在臺北市這個冬季飽受東北季風吹拂,三天兩頭下雨的城市,光是等待能開工日子,就格外讓人焦慮。然而真正等到出大太陽,施工夥伴全身上下包得只剩下眼睛,穿好防曬裝備,愉快的去上工,但還得小心熱中暑。 許多朋友都曾納悶的問筆者,為什麼不舒舒服服的當個設計師,穿著西裝窩在辦公室裡吹冷氣就好,為什麼偏偏要一腳踩入工程,還拖著團隊夥伴跟著到處風吹日曬雨淋?筆者只能苦笑著說:「因為我是一個相信設計可以救國的傻瓜」!筆者曾經也是個大酸民,總是嫌棄我們的街景市容有多醜、城市的天際線有多難看!但是批評得再多,現況會就此改變嗎?與其躲在螢幕後面當個鍵盤俠,還不如起身投入,運用所學將美一一還給城市的各個角落。(見圖19) 「臺北新畫堤」計畫目前已經進行至第二期,陸續完成二十多面堤壁美化工作,已有二十幾位設計師接受筆者邀請,投入城市美學的提升工作。感謝主辦單位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給我們的信任與支持,過程中完全尊重原創,幾乎沒有改過任何設計師的圖。也因此能讓計畫的成果一一實現,漸漸受到民眾的關注與喜愛。(見圖20、21) 雖然,相對於總長有一百多公里的台北市堤防而言,這些當然只是九牛一毛。但是成功不必在我,筆者只是想藉由這樣的設計投入,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設計師,跟筆者一起投入城市美學的翻轉工作,也許真的能有那麼一天,我們也能為我們美麗的街景市容感到驕傲!
流光瞬息設計三十海報邀請展(一)
設計創意
2022-04-05

流光瞬息設計三十海報邀請展(一)

國內唯一以海報創作為主題的台灣海報設計協會(TPDA),已於2月12∼17日假台北市師大德群畫廊,舉辦2021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暨國際海報邀請展「流光瞬息設計三十」活動,同時並於2月12日開幕當天舉行該會第12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會中順利改選理監事組織,並選出第12屆新任理事長吳介民執行長。 台灣海報設計協會成立至今30年,此次以「流光瞬息設計三十」為海報主題,其意義特別重大深遠。一路走來以多元傳達形式呈現,疫情讓世界變得無常,而創意更不應畏懼艱難,匯聚累積到現在,將能量放眼到無限可能。我們期許在這紛擾多變的日子裡,設計仍持續不間斷,邁向一個全新的未來。 貴賓親臨見證創會輝煌歲月 創立於1991年台灣海報設計協會,至今剛好邁向第30周年,其主要成立宗旨在於從事海報的創作、教育推廣、國際交流及學術研討等活動,以「發揚傳統文化、創造設計價值、促進國際交流」為理念。展望未來,在這難能可貴的三十而立之年,將朝向更專業、更國際化的目標前進,開創華人設計的光耀舞台。 而在2月12日開幕活動當天出席嘉賓雲集,除了該會林磐聳、何清輝、林俊良等顧問外,還包括韓國現代設計協會KECD副會長李佳樺、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館長游浩乙、台灣設計研究院組長李瑞欽、中國生產力中心協理邱宏祥、中華平面設計協會創會理事長簡正宗、程湘如、王炳南暨榮譽理事長章琦玫,以及理事長吳介民暨副理事長王德明、李小蕙,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暨輔導理事長黃國洲、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理事長江秀玲、中華民國形象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家再、台南市美術設計協會輔導理事長陳信亨、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榮譽理事長施令紅暨秘書長陳秀真、王明嘉設計事務所創意總監王明嘉、王行恭設計事務所負責人王行恭、科億印刷總經理施春禧、峻揚紙業公司總經理謝文煒暨經理林坤宏、台崴彩印精雕總經理林洺綸、堯舜設計公司創意總監姚韋禎等人,加上該會出席的理監事及會員們蒞臨共襄盛舉,場面盛大溫馨。 蔡進興理事長致詞時表示:「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的創作主題自1991年的台灣之美、1992∼1993年的台灣印象、1994年的台灣印象-環保、1995年的漢字⋯⋯,到本屆2021的「流光瞬息設計三十」,在這見證協會三十周年的輝煌時刻,自己對該會的一份執著,很幸運得到年輕一輩的協助,使得會務得以順遂的進行,願在這輝煌三十周年的時刻,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的老、中、青會員們,能秉持三十年前的創會精神,大家攜手並進為提升台灣形象而努力。 ●(左)長江後浪推前浪╱林磐聳 ●(中)出錢出力.三十而立╱何清輝 ●(右)海報30╱林俊良 ●(左、中)微笑愛自己的樣子╱張俊傑 ●(右)流光瞬息.設計三十╱張盛權 多國作品參與共慶三十周年 該展受邀參展作品來自台灣、美國、日本、德國、韓國、中國、澳門、香港、埃及、伊拉克、烏克蘭、義大利、羅馬尼亞、印尼、瑞士、斯洛伐克、印度、波蘭、伊朗、丹麥、厄瓜多、土耳其、匈牙利、俄羅斯等24個國家或地區,海內外165位設計師共襄盛舉,包括國外110件作品、國內創作70件,總計共180件參與。現場並共同展出該會30年來歷屆主題邀請函、歷屆主題專刊、協辦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競賽歷屆專刊,以及林磐聳顧問提供設計觀點與Taiwan Design、廖卿枝老師提供海報視覺設計認知因素之研究、蔡進興理事長提供平面設計師風格形成背景之研究、李佳蓉老師提供「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元素與形象傳達之研究等,促進國內外設計人才有良好的交流與發展。在慶祝台灣海報設計協會三十周年的同時,也一面展現台灣寶島的設計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開幕當天也特別邀請林磐聳顧問舉辦一場設計能量講座,主題為「見證:台灣印象海報發展、見識:全球設計交流活動」,會中針對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緣起及探討設計背後的故事。從最初到至今鉅細靡遺,林磐聳顧問並期勉大家簡單的事情,做多了,就不簡單!不簡單的事情,做久了,就簡單!堅持不懈做下去,並祝福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生生不息,為台灣海報設計史做了最佳的演說。 本文僅先刊錄國內該會顧問、會員及邀展的65位設計師之70件作品,提供讀者欣賞。 台灣海報設計協會 02-23770102 http://www.taiwanposter.com ●(左)設計-出離觀╱陳進東 ●(中)設計-安隱觀╱陳進東 ●(右)The Paper is as Sharp as The Razor.╱章琦玫 ●(左)目視未來╱王德明 ●(中)Starlight╱朱俊達 ●(右)流光瞬息 設計三十╱余宥叡
GMG東南亞代理商曼谷大會
色彩管理
2023-10-28

GMG東南亞代理商曼谷大會

全球居於領導地位的高階色彩管理軟體解決方案的GMG公司,於該年9月17~19日在泰國曼谷成功舉辦一場盛大的東南亞代理商大會。此次大會匯集來自東南亞各地區十多個代理商,共同探討和分享有關色彩管理和打樣、校對領域的最新趨勢、技術和最佳實踐。(見圖1、2) GMG代理商大會圓滿成功 (一)第一天:共同啟程╱9月17日會議首日,由GMG高層領導人發表歡迎及開幕致辭拉開序幕,代理商也相互交流分享各自地區的成功案例。第一天會議還針對GMG產品及解決方案進行討論、產品整合及合作夥伴關係的介紹。代理商也藉此深入了解GMG的產品應用和色彩管理技術,特別聚焦在ColorServer,以及獨立產品、捆綁產品和產品定位等相關主題,這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各地區的需求、市場定位和所面對的挑戰。(見圖3、4) (二)第二天:代理商的成功故事╱9月18日大會的第二天,GMG持續分享代理商的成功故事和經驗,這些故事提供了寶貴的見解,關於如何在不同市場獲得成功以及成功的關鍵因素。當日議程也包括技術培訓和深入技術討論,讓代理商們有機會了解GMG的產品技術和最新更新。這些技術培訓和討論幫助代理商更好地服務客戶,解決問題並提供高品質服務。(見圖5) (三)第三天:展望未來╱9月19日大會的最後一天,GMG移動到Pack Print International展場,展會上GMG在BITEC展覽中心的GMG GmbH & Co. KG展台(位於德國館P10號攤位)展示最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GMG公司的色彩專家會面在展會現場和觀眾一起探討色彩管理和校對的最新趨勢和解決方案,同時並展示GMG ColorCard、實物打樣解決方案及色彩管理和校對的最新趨勢和解決方案。(見圖6~8) 總的來說,2023年GMG公司代理商大會在泰國曼谷成功舉辦,不僅加深GMG與代理商之間彼此的合作,還為代理商提供很有價值的培訓和見證,以更好地服務廣大的客戶。也期待著在未來與代理商共同成長,實現更多成功的里程碑。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T-Lab東煦色研所展示培訓室 關於GMG台灣代理商 德國GMG公司深根台灣市場許久,目前國內有兩家認可授權代理商,分別為T-Lab東煦色研所及深藍科技,其中「T-Lab東煦色研所」在這次GMG代理商大會的表現最為突出,其憑藉著頂尖的色彩管理技術、強調用戶效益的整合能力及具備真實可以看得見的色彩管理展示中心,加上設計端與品牌端的行銷推廣,因而造就T-Lab東煦色研所取得亮眼的成績。(見圖9、10)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T-Lab東煦色研所色彩管理展示中心,是目前全台配置最完整的色彩管理中心,為品牌商、設計師、印刷輸出做實際流程展示。提供各種色彩專業服務,是業界唯一涵蓋從媒體前置、打樣輸出到成品量產的色彩管理以及特別色流程處理之服務供應商,並提供各種全方位色彩控制服務包括印刷流程、色彩顧問與國際標準認證輔導工作。(見圖11~13) T-Lab東煦色研所專業國際級色彩管理團隊於國外精進十餘年,擁有深厚的技術理論基礎與廣泛的實務經驗。近年來團隊回到台灣導入國際等級色彩管理方案,建立和推動印刷業界的色彩標準,展示及規劃出完整的色彩管理流程,並提供適合品牌客戶與整個色彩供應鏈的實務課程,架構起色彩到色彩的橋樑。 目前T-Lab東煦色研所具備資格:(1)德國Fogra╱PSO平版印刷認證專家、PSD數位印刷認證專家。(2)美國Idealliance╱G7 Expert 10+認證專家、BrandQ Certified Supply Chain Expert認證專家、CMP色彩管理課程導師、Print Properties Committee (PPC)印刷標準委員。(3)美國RIT PSA印刷標準稽核顧問。(4)美國X-rite Pantone╱授權經銷商代理、認證講師、IFS電腦配色系統認證講師、PantoneLive專家。(5)英國pressSIGN╱授權經銷商代理、International Expert國際種子教練。 ●GMG最強大的產品-ColorServer色彩伺服器 ●GMG的Prototype(原型打樣)是極成熟、市佔率極高的解決方案 德國GMG公司簡介 GMG公司是高階色彩管理軟體的開發商和整體方案的提供者,在色彩管理這一個細分領域,GMG擁有36年豐富經驗,是當仁不讓的領航者。GMG能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穩定的色彩解決方案,GMG客戶廣泛分佈在全世界和各個領域,主要有品牌擁有者、廣告商、印前服務公司、製版中心(柔印和凹印)、印刷包裝工廠(包括平印、柔印、凹印、數位和大幅面印刷)等。目前全球GMG色彩管理系統的應用已超過24,000套,涵蓋大印刷包裝業的整個流程供應鏈,尤其近年來,GMG獲得越來越多的在此流程頂端的品牌擁有者方的認可和推廣。(見圖14、15) 在歐洲,GMG的主要產品之一「ColorProof」系統是整個凹印產業的實際標準。跨國客戶例如:利奧紙品集團(Leo)、凸版集團(Toppan)、利豐雅高、雅昌企業集團、運城集團、碩科(Schawk)、當納利(RRD)、宜家家居(IKEA)、Prinovis、Hearst Magazines及阿迪達斯(Adidas),都在使用 GMG提供的軟體和材料方案。在中國,GMG與運城製版、信華製版、英傑集團雅昌企業集團、裕同集團、北京聖彩虹製版印刷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全球策略合作夥伴。 色彩的品質、穩定性和可重複性是GMG解決方案的顯著特點,同時也是GMG技術服務和全球銷售活動的標準。GMG專注於支援標準,所有通用國際印刷標準的特性文件,例如ISO、PSR、SWOP/GRACoL和3DAP等,都隨著GMG產品一起提供給客戶,這些特性文件在色度和視覺上都是最佳的。 GMG公司的目標不僅僅要支持和滿足通用行業標準的技術規範,獲得比各種機構所指定標準更高的品質,因為這對GMG而言更加重要。此外,GMG也把在全球積極推動標準化(印刷標準化和打樣標準化)的概念也視為自己的任務。 GMG始終致力於研發更先進的產品,為產業客戶提供標準化和簡化色彩管理流程-從理念到完成印刷產品的完整解決方案。(見圖16~18) ●結合已校正的看色螢幕,使用GMG的插件實現準確的軟打樣 GMG在全球佈局規劃 德國GMG公司發展的大事記過程:1984年由Mr. Robert先生創立,總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附近的杜賓根。1990年為IRIS開發全球第一套噴墨印表機數位打樣軟體。1997年擴展噴墨印表機的驅動程序,已被印刷業認可數位打樣的標準。2003年正式啟動全球市場,現今已在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馬來西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公司或代表處,年銷售額不斷增長。 2003年德國GMG公司在上海設立「辦事處」,正式進入大中華區。2012年大中華區成立公司-及邁及(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目前在大中華區中高階市場佔有率超過70%。同時專注於大型印刷包裝產業裡,色彩管理領域的銷售與技術服務。截至2020年12月為止,GMG色管系統在全球已安裝超過24,000套。 東煦色研所 0933-791976 https://www.tlabcolor.com
文字翻轉如何成為事件新聞
設計創意
2021-10-10

文字翻轉如何成為事件新聞

在眾聲喧嘩中,想要在多元又快速的品牌世界提供一種全新需求的體驗,顯然是比較困難的;過去產業品牌的經營,不但反應遲緩且大都仰賴著全面性較狹義的傳統廣告,無法與消費者即時互動連結。現今的品牌經營,已晉升為如同協奏曲的隱喻一般;從過去的傳播、告知價值,到情感的轉變,接續著令人興奮的品牌共通演出,完全沉浸在如醇酒提味的相互勾對效應之中。 文字是記錄人類文明的重要角色,也是超越時空的歷史符號。依循著時代的脈動,伴隨著人類歷史的更迭,文字充滿著無限的變化,尤其是漢字,經過上千年的演變至今,成為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文字。因緣際會發現漢字能多元的翻轉閱讀,運用鏡射、陰陽、翻轉、四方連續、圖文轉換、同字雙讀⋯等,各式探索漢字的無限可能。今天作者以翻轉文字的原創,說明如何打破以往的規則、展現台灣意識、扭轉明識度、翻轉文字,以獨創設計的感動,體現文字多元樣貌,透過網路平台,將翻轉文字導入新聞事件,引領媒體報導,成為事件新聞的行銷亮點。 筆者將所創辦的「魔翻文創」當成一個平台,無論美學、營銷、心理、經濟,皆透過網路平台,相互交流、啟發、互動、協作;而在國際宣傳渠道上有馬來西亞57生活雜誌、僑委會對國外僑界的行銷影片、外交部所屬的光華雜誌專題報導、外交部委託規劃駐美、駐日、駐英、外交部GCTF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等,扮演台灣民主價值的翻轉文字禮品設計、代表台灣來做國民外交贈予帛琉總統和馬紹爾群島總統的翻轉文字商品、捷克總理於Instagram分享的翻轉文字、日本FGO電玩和故宮共同合作授權文字、再從台鐵事件延伸的臺鐵加油文字、香港反送中運動文字、罷韓運動、疫情期間各國捐贈台灣疫苗的感謝翻轉文字、日本奧運之貼文,皆獲得大量的媒體報導。其中大陸的中國台商雜誌、FB網路、各電視台相爭報導等盛況,皆是助燃魔翻知名度的渠道,而透過翻轉文字參與政府大型活動,也是成為快速堆疊出品牌知名度的方略。 ●感謝日本多次疫苗捐贈文字創作-左上排起 台灣日本×相絆、台灣日本×舞、Japan×台灣、感謝×Taiwan Thank 世界首位陰陽文字發現者 根據維基百科的漢字篇說明:漢字又稱中文字、華文字、唐話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為世界上獨有的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最初由中國上古時代的黃河文明華夏族先民所發明創製,其字體也歷經過長久改進及演變。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為與少數民族文字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後者稱法在近代才開始通用。在漢字六書文字法則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表現形式。在文字字體上為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表現形式。 而在維基百科中新增兩種字種,分別是「翻轉文字」和「陰陽文字」。翻轉文字是將創作呈現出的漢字單字或組詞,上下翻轉、水平翻轉或角度翻轉,而成為另一個漢字單字或組詞,或是翻轉後還是同一單字或組詞的藝術,在西方文字中亦有此創作。陰陽文字是將同一款字體,藉由深淺不同的色塊中清楚顯示不同的字體結構、字體意義、字體解釋,運用陰陽字可使文字在淺色區域中呈現比較深的顏色;在深色區域中呈現淺的顏色,將兩種不同漢字單字藉由深淺色塊組合成同一單字的藝術。台灣設計師林國慶從2007年開始,將漢字翻轉、鏡像字形相對立閱讀,為世界第一個漢字翻轉發現者;2020年亦藉由漢字深淺區塊產生不同字樣、意義、相對立閱讀,為「世界第一個陰陽文字發現者」,並進而陸續帶動亞洲雙向字的風潮。 ●傳統節慶文字創作-左上排起 七月×祭、台灣×中秋、臺灣國慶×國慶臺灣、招財進寶×追求自由民主 藉由文字翻轉啟動世界 發現字能翻轉,原始發想是來自前秦《璇璣圖》,《璇璣圖》是流傳於世最神奇的迴文字。其取自北斗七星中的天璇星和天璣星,不論北斗七星如何旋轉,皆指向北極星,而《璇璣圖》縱橫交錯、迴旋、反覆排列的文字方陣,皆能讀成詩詞,令後世讀書人拍案驚奇。自小世居百年的高雄右昌宅邸,其山花牌頭亦有立體陽文紫微拱照文字牌。古人觀測夜空,皆認為滿天星斗繞著北極星而轉動,故稱為帝星。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領袖安居其所。而天璇星和天璣星亦是尋找紫微星的斗魁。冀望藉由有趣的創意文字翻轉,啟動世界新的璇璣翻轉。 歷史上發現文字皆源自於東漢《春秋緯.元命苞》,有倉頡神話最完整的描述:「倉頡生而能書,及受河圖錄字,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天為羽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這樣一位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具有視覺上超能力的神秘人物,當然不是普通的凡人。因此在之後的畫像裡,一般都被渲染出更神秘的異樣長相—臉上擁有四隻眼睛。「頡有四目」,有四隻眼睛,可仰觀天象看天空浩渺蒼穹千萬顆星辰與時推移的流轉。 在維基百科中亦有西方翻轉文字的歷史記載,雙向圖(Ambigram、Inversion、Flipscript)不只是把字語對換的形式,而是從不同方向也可以閱讀、圖形式的文字。雙向圖可以是一些字組成的,方向不同、字相同型式的雙向圖比較多,不過也有方向不同、字也不同型式的雙向圖。美國學者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也把雙向圖描述為「把兩種不同讀法字擠進同一個曲線的的筆記體設計」。簡單來說,把文字180度回轉,或用鏡像投影後,具有相當對稱性,而且可以閱讀的設計,就稱為雙向圖。 翻轉文字的幾個面向 一、翻轉文字 古世紀魔術師擁有降靈術和煉金術中的催眠魔法字母,常以宗教巡禮來展現治療的奇蹟。具有一種惡魔及天使的暗號文字,這些煉金術文字具有翻轉閱讀的神祕功能。在古老的中國,亦有如靈符各式曲線組成,具有魔術或煉金暗號的神祕文字。漢字審美的歷史經驗,一直在實踐和理論中,不僅形成了一個藝術門類,更是長久型塑東方的審美習慣。當發現漢字的結構規則可以再次打破框架,原來流傳千年的字形可以翻轉的方式閱讀,不論90度還是180度,漢字與漢字交換,漢字和英文或是不同語系及圖案交換,皆是完全創新的文字符號邏輯,筆者將此種文字形態的字形,稱為翻轉文字。(見圖1) 二、鏡射文字 從審美角度來看,漢字之美在於它的豐富性與線條的多樣化。而如此豐富的字體架構中,又有包括字形本身的橫、豎、點、角、撇、捺、挑等交錯之筆畫。而早期初階電腦操作,就有簡易的鏡面反射文字製造機的功能,一個指令就能使文字做出鏡射的變化。但是刻意用原始的文字,能鏡射成另一組有意義的詞彙或字句,又能表現出漢字字形的豐富性,筆者便將此種型態表現的文字,稱為鏡射文字。(見圖2) 三、陰陽文字 篆刻藝術中,陽刻是將平面所呈現的文字所保留,其他的地方以刀鑿凹掉;陰刻則是將筆畫顯示平面物體之下的文字線條鑿凹刻出。不論是陽刻或陰刻,皆是在傳統刻字中的長期發展。古代從西方神話的文字與東方造字的傳說,皆有岩石、廟堂、畫作等可看見陰刻或是陽刻的文字,但有陰刻與陽刻同時並存的嗎?作者就將這種型態表現的文字,稱之為陰陽文字。(見圖3) 四、連續文字 漢字具有方塊字形的特色及基礎,在文字使用可以運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及空間連續等技術。在部首、位置、繁簡等文字的圖形,可以運用重複的概念,而將文字的單形結構無限的延續使用,就能形成文字無限的翻轉延伸。(見圖4) 五、合體圖字 漢字與繪畫本是共體並存,從古代中的文字,皆能依稀端見形象繪畫的視覺鑿痕,尤其甲骨文、東巴文和篆刻藝術等,皆融合成文字繪的長期歷史。在現代的文字中直接嵌入圖形,將文字繪畫在漢字文化中找到傳播的趣味性,以及凸顯互換的視覺魅力。合體圖字以象形方式訴說著人與土地、神明之間的關係,經歷數千年至今依然生氣蓬勃,如適時地在新時代中活躍前進。(見圖5) 六、合體文字 東方書法和繪畫是融為一體的,也常有互相的轉化,從書字和畫字在字形上,相似文化的痕跡從外型上可以體現出來。從古至今,在傳統文化中常可以看見吉祥文化中的合體字,將幾個字形透過共同的筆劃互相借用,而形成吉祥寓意的巧妙結合。在傳統年節中它們時常出現,例如招財進寶、黃金萬兩、唯吾知足、八仙藏詩⋯等等案例。合體文字是超越時空的符號,也是擔任華人文明的重要幸福角色。(見圖6) 翻轉文字設計創作分享 一、臺灣 臺灣人民被命運的海浪,帶到一彎的土地,從此落地生根,具備了開闊豪邁、達變通權的特性,而成為海洋國家的一員,從此歷史文化的軌跡中,追尋先祖的民族根源,在掙扎求生的過程中,時移勢轉,永遠記得一絲半縷,恆念物力之艱難。大家先祖來自海的對岸,那黑水溝的悲歌已傳唱四百年,猶記八仙過海的稗官傳奇,如蕃薯落土各顯神通,過去如樹莖一般的舴艋小舟,當駛向國際世界的舞台,將是滿載豐盛熱情和富有土壤的艨艟巨艦。(見圖7) 二、臺灣政治人物 臺灣早年的經濟發展經驗深厚,但民主政治上卻還僅止於起步的階段。不論是執政黨或反對黨的從政者、選民、政治觀察家及新聞界,都在驚奇與嘗試的錯誤中,調整適應國家領導人在民主社會中的角色。而扮演著兩千多萬臺灣民眾安危福禍的政治人物,都面臨過臺灣社會各個層面、國防外交、兩岸政策、國家認同、多元文化、反對、抗爭等艱難的局面,成為歷史人物也是備嘗艱辛。用文字來設計思考,延伸文字繪的趣味創作和想像。(見圖8) 三、獅子會總監年度標誌 獅子會為全世界最大非營利之愛心公益團體,透過“愛”We Serve的精神,訂立年度主題「愛」,並延伸年度主題為「有愛.獅界更美好」。獅子會總監年度標誌,首例以漢字「愛」做為設計主軸,結合獅子側臉輪廓,形成兼具文字與圖像的獨特意象;以愛中有獅,獅中有愛,愛獅之間皆有真善美之心,透過圖地反轉的手法,強化愛中的心字,使標誌具備獨創性與國際感。(見圖9) 四、陝西文化之國禮意象 陝西曾上演千年的帝都風華雲,十三朝古都更迭的見證,是中國文化的發展中樞。輝煌的周、秦、漢、唐都曾在此建都,煥發出無窮的雋永魅力,形成陝西獨特的中國文化殿堂地位。英雄美人組字結合兵馬俑造型特色,象徵陝西在中國古文化的重要地位,獨特韻味烘托出陝西文化的瑰麗豐華;以陝字結合兵馬俑和大雁塔前玄奘銅像手持之錫仗;西字則是取自唐朝仕女圓潤體態的概念,兩者配搭使此文字更顯趣味。(見圖10) 五、嘉義諸羅 嘉義舊名「諸羅」、「桃城」,最原始稱「諸羅山」或「諸山羅列」,為平埔族洪安雅族的聚落。筆者以「Hello Chia-yi」與世界接軌,藉由阿里山的日出、雲海、鐵路、櫻花、檜木等,無法綵排的自然景觀響譽國際;流動的雲海讓人著迷,姿態各異的櫻花雨更是讓人細細品味,阿里山美的傳奇已成旅人傳頌的經典,諸羅亦嘉義,嘉義就是諸羅。(見圖11) 六、臺中大甲媽祖 臺中大甲仍保有傳統的歷史文化,是臺灣最具指標性的地區。大甲鎮瀾宮奉祀主神為「天上聖母」,亦稱「媽祖」,每年農曆三月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皆吸引超過百萬人信眾共襄盛舉,儼然已成為臺灣宗教一大盛事,也是國家重要的無形文化活動資產,更躍升為世界國際性的三大宗教之一。信眾所持的信仰「薰香」是一種感染力,在大甲媽遶境隨香時,使人們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下,持續傳承而開花結果,這就是「香幔」的力量。(見圖12) 七、臺南府城 府城於清朝康熙年間,遷建設置臺灣府,臺南從此就被定位成臺南府城,而所屬的位置皆堪輿風水,理論中結合漢民族的思維,包含倫理道德觀、善惡輪迴觀、山水形勝、鄰海濱的半月之貌,皆有其風水的吉象,早期都是從臺南引入各家宗教信仰的教義和儀式。所以臺南就成為臺灣各家宗教的起始源頭。(見圖13) 八、高雄 高雄舊名打狗,將地名取為「竹林(Takao)」,由於發音似漢人語言中的「打狗(Takau)」,故被漢化譯稱「打狗」或「打鼓」。日語Takao與打狗Takau音調相近,遂將高雄原名「打狗」雅化為「高雄」,寓意在南洋的天地裡,高躍雄飛,高雄就成為歌舞昇平的眩惑高雄。(見圖14) 九、屏東 屏東舊名「阿猴」,是由平埔族的音譯翻成漢文而來;在清朝嘉慶時期,有屏東書院之設置,日本政府為了表現出重視文教和在地化,取名「屏東」,亞熱帶的天然景色,因有多元文化的族群融合與傳統在地文化的溫潤底蘊,讓這個綿延百里的縣市,存在了許多不同的彩遊。而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隱藏在東港的迎船祭典與原住民神秘的百步蛇傳說,「東港」是屏東平原的主要出入口,商旅雲集往來如鯽,成為多彩多姿的旅遊所在。(見圖15) 十、德國慕尼黑建築博物館-臺灣建築主題展  「台灣行動!與社會對話的建築(Taiwan Acts! Architecture in Social Dialogue)」特展於2021年7月8日至10月3日在德國慕尼黑建築博物館展出,為截至目前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臺灣近代建築文化展。其標誌帶點篆刻的特色,透過「灣」的「氵」代表了山與河形成雄偉壯麗的高山深谷地景,同時也孕育生物多樣性。在歷史發展上臺灣不斷融入不同種族文化的色彩,例如屬於南島語族的十餘個原住民族群。其中在標誌中所出現的「灣」裡面,有著全臺灣人口最多的阿美族,他們霞披上的流蘇活潑鼓動,意味著自然的生命力與人們的可愛之處,充分展現在這塊島嶼上所散發出活躍與充滿生命力的臺灣子民、多元化人文歷史與生活自然環境。(見圖16) 讓世界見識漢字的魅力 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是設計的主張,是一個綜合多元要素的組合體,主要區隔了與不同品牌的識別功能;而一個成功的品牌,會使人們對其產生情感,從喜愛到購買,形成類似情感的依賴,甚至把品牌當成是身份的表彰。魔翻文創的建立,透過創意、沒有思維的框架、勇於突破、充滿趣味、創造驚奇,讓文字如魔術師般的令人目眩神馳,使文字在翻轉的當下,瞬間引領閱眾者產生趣味和體驗文字的神奇;而新聞事件與文字創意的結合與翻轉,其對媒體的表現形式,亦是創造了新聞事件的最佳利器。 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在自由環境及教育的薰陶下,自我的表現與源源的創意,都能成就許多的改變;而如何創造差異、又能超越原始漢字的框架,將習慣的漢字文化在生活圈看似相似,實際上又各自不同的表述,尤其跨界到東西的國度,如何將文字筆劃優柔的舒展,相互之間又能和諧共存,漢字的翻轉創意就油然而生、趣味盎然。文字的筆劃自有其氣勢、曲線又充滿著力量;常在工作室中踱步思索,斟酌可能的文法表達,冥想模擬其中的各式閱讀感受,建構成一套如象形文字的翻轉書寫系統。 自創品牌是主動為筆者創造機會,為熱血奔騰的創意加柴火添能量,處在瞬息萬變的網路平台和與日俱增的虛擬店舖,隨時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將時事結合創意翻轉文字,創造新聞爆點吸引了各式媒體採訪;在多元的藝術文化中,展現讓人一眼即能辨識的個人品牌風格,體現台灣創意及深耕漢字的表現形式,同時也讓世界看見漢字的魅力,相信創意的台灣,是文化的寶島。 魔翻文創 07-3454426 http://www.morefunlin.com
台灣噴墨科技展出色非凡
供應鏈服務
2023-10-28

台灣噴墨科技展出色非凡

成立至今第二屆的台灣噴墨科技發展協會(TITA),現任理事長張訓嘉有感於噴墨印刷的技術、工藝和設備突飛猛進,已經具備有獨立辦展的能力。有鑑於此,特別在該年8月10~13日,假全台灣最先進的台中健豪印刷雲端新廠3~4樓,舉辦第一屆「台灣噴墨科技展」,其展出面積高達1,200坪。期許在AI智能、節能減碳浪潮中,展現廠商獨特的創新科技及服務,進而讓台灣的噴墨科技印刷,也能引領風騷、出色非凡。總計在四天的展期中,吸引數千人前往觀展,可說展出成績相當優異。 ●第12屆健豪盃設計大賽得獎作品,由健豪印刷製作出實體桌曆、月曆和馬克杯 探索噴墨印刷科技無限可能 台灣噴墨科技發展協會,在競爭激烈的數位印刷市場中,一直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該會的成員,長期以來皆致力於全新智能科技設備的更新,除了具備省電、減碳、省耗材的多重優勢外,並因應少量多樣的市場潮流,硬體設備商,也提供軟體服務,逐漸走向雲端化的趨勢。而使用環保認證的油墨,無須製版,不含有害物質,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守護國人健康,更綻放著台灣印刷產業的旺盛活力。 踏入全新工業4.0的健豪雲端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主視覺,展現噴墨印刷科技的無限可能。位在台中市南屯區工業區24路26號的健豪雲端新廠,上演著一場與眾不同的盛會,此次展出共有來自全台灣噴墨印刷菁英的11家廠商,包含設備商、油墨商和印刷公司,皆是業界翹楚,透過展品共同演繹當代AI智能生產與節能減碳的潮流需求。 (一)台灣愛普生(Epson)公司╱在展會上全新推出首次亮相的Epson SureColor SC-V7000大尺寸平台式UV印刷機,並展示其多樣化的應用,最大列印範圍為2.5×1.25m,可在厚達80mm的素材上直接印刷,展內攤位背板也是使用新機所印刷的蜂巢板,取代展覽中常見的珍珠板,讓Epson以更加環保的形式參展,並向用戶展現印刷的無限未來。新機使用全新10色UltraChrome UV墨水適用於多樣性素材,除了原先溶劑墨水可印刷的PVC、燈片、透片、PP、帆布等,更可以印製於各式室內裝飾建材、戶內外廣告、無框畫、文創商品、鋁板、塑料版等素材應用。 (二)台灣理光(Ricoh)公司╱而當各行各業漲聲不斷之際,理光品牌的優勢不只提供硬體,更提供一站式整合與顧問服務、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優化商業流程,是傳統印刷廠數位轉型的好夥伴。展會中理光除了展示噴墨印刷技術,呈現磨練40年的卓越技術淬煉出的數位印刷結晶之外,也展現近年來持續提供各式辦公解決方案的轉型成果。在噴墨展示部分,分別展出Pro VC70000工業級連續紙噴墨數位印刷機,與預計在明年第四季即將上市的Pro Z75 B2單張彩色噴墨數位印刷機的印品輸出呈現。而辦公解決方案則為智能溫測門禁系統,目標是協助企業解決門禁管理、考勤等日常管理問題。 ●台灣愛普生首次亮相Epson SureColor SC-V7000大尺寸平台式UV印刷機 ●台灣理光攤位除了展示噴墨印刷技術印品外,也展現近年來持續提供各式辦公解決方案的轉型成果 (三)康鈦科技公司╱展出Konica Minolta AccurioJet KM-1e HD UV數位噴墨、印後加工設備AccurioShine 3600 UV數位燙金上光設備的實際應用案例,從噴墨到印刷品加值一站俱全。其中AccurioShine 3600 UV數位燙金上光機是結合數位燙金與上光的功能,採用噴墨技術可將UV燙金油及上光油噴印至印品上,因此無需製版,而且局部立體上光厚度可從21µm~116µm,還可支援135~450g/㎡紙張,並在塑料、合成纖維及包裝紙盒上印製燙金、局部立體上光效果,也可在平印的印品上進行塗佈,協助客戶面對多樣客製化印件需求。 (四)色彩世界科技公司╱代理瑞士swissQprint LED噴繪設備,透過螢光墨水,創意無限,還不含有毒物質,大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墨水通過全世界最權威的綠色衛士環保雙認證。「與色彩世界共創世界的色彩」,在展會上實機動態演繹Skyjet雙噴旗幟布機及其應用,現場並有5公尺高雙面色彩飽和大王旗幟布旗展示應用。色彩世界深耕台灣,該年邁入27個年頭,見證廣告輸出業的歷史演變,並且成為各知名品牌之代理商,在輸出市場上建立高服務品質的好口碑,並以協助客戶解決問題,順利輸出如期交貨為目標。 (五)台灣樂蘭(Roland)公司╱現場展出Roland TrueVIS AP-640噴繪機,具備快乾墨水、出色的耐用性和最佳應用性等特點。另外所展出的UV噴墨印表機,精確展現皮革和手機殼的自然紋路與壓痕,打造出逼真質感。使用Roland DG UV印表機在皮革材料上實現原創設計,其UV墨水的柔韌性即使在曲面設計對柔軟的皮革材料也有很好的附著性。列印精度很高,可達到令客戶滿意的圖像品質,其中LEF2系列配備「Head Refresher」,可顯著減少維護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六)台灣御牧(Mimaki)公司╱改造紡織業的數位印刷轉型潮流,讓全彩燙印與熱昇華被廣泛應用。隨著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發展,現今消費者對個性化及客製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主打免開版、可小量生產、工序少交期快的數位印刷嶄露頭角。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及人力資源的減少,無技術要求、使用具環保認證的墨水進一步讓其大放異彩,成為紡織業拓展及轉型的新寵兒。 (七)浩谷材料科技公司╱引進德國知名工具品牌,解決廣告標誌業及車身包膜行業客戶所面對的難題。由於設備的蓬勃發展,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工具也需用相同的速度共同成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能節省人力及時間,以提升工作效率。主要服務項目:膠膜產品、數位直印、各式金屬相關客製產品、反光產品、大圖輸出彩繪玻璃、LED應用等。 (八)鑫多利企業公司╱展示噴印布旗的熱昇華設備外,還有新一代抖粉機,可燙印在T-shirt上。雙噴頭列印,彩墨及白墨同時列印,色彩同步對位。快速生產方式,一致性高規格品質,可為廠家帶來源源不絕的訂單。 (九)虹彩藝特殊印刷公司╱主要秀出水晶轉印貼紙和電鑄貼片,在現有的技術不斷的研發與創新。虹彩藝特殊印刷公司具有多年製造銘版類、薄膜按鍵、軟性線路版、電鑄貼片、波麗銘牌、轉印貼紙、熱轉印、彩色貼紙、金屬貼片、壓克力網版印刷等經驗,從設計企劃完稿至上線生產到技術開發全部一貫作業流程,其擁有數位、輪轉、網版等專業機械設備及一群優質團隊。 (十)台灣納米科技公司╱在數位列印、數位色漿和數位墨水,已經走向全奈米化,達到次微米和奈米等級,奈米色漿已經應用在光電產業彩色濾光片的RGB色彩上。該公司擁有40多年專業技術與堅強研發團隊,並結合已建構完成的新進各式研磨設備及精密分析儀器,成功的將精密研磨、分散技術應用於各種粉體材料中。創立迄今,陸續開發完成Water、Solvent、ECO Solvent、UV Based Paste for Ink Jet Ink、Color Paste for Color Resist in TFT LCD等產品。而在塗佈工藝應用上包括:3C及金屬塗料業、鍍膜業、皮革業、人造皮革業、 墨水業及隔熱紙業等專用色漿。 (十一)健豪印刷事業公司╱位在3樓整個展區600坪的「健豪商品展」,展出上萬款產品,其中有很受歡迎的BT21和超人力霸王展區授權商品。所有商品中,完全展現少量客製化的經營特色,不管是胸章小物、馬克杯、環保杯、冰壩杯等,還有最新出品的水晶貼,就算是只有1個,都能客製化生產製作,包括T恤、毛巾、婚禮掛軸、文創商品等,創造出獨一無二價值。還有展示陳列用的各式商品,尤其是各種規格的客製化燈箱,吸引參訪者目光。健豪商品經過數位加工後印刷品,宛如紙上魔法秀,3D立體浮雕、燙金、燙銀、冷燙等各種精細工藝層次,綻放印刷高端質感。場內也展出第12屆健豪盃設計大賽得獎作品,製作出實體桌曆、月曆和馬克杯等,一起分享得獎者榮耀及創意巧思。 ●台灣御牧現場展出的JV330-160卷對卷環保溶劑型噴墨印刷機 首屆台灣噴墨展成功落幕 台灣噴墨科技發展協會張訓嘉理事長,也是健豪印刷公司總經理,他的名言:「不做,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健豪印刷率先導入合版印刷、數位印刷,再結合雲端科技,成為「印刷服務業」,其擁有網路交件送印、全國物流宅配及雲端電子商務,更建立線上編輯系統,方便製作少量、客製化產品,加上自動化生產設備及創新資訊化流程,帶領印刷產業躍上工業4.0雲端藍海。 首屆台灣噴墨科技展整個展會歷時四天,吸引印刷相關廠商、台灣噴墨科技發展協會會員、健豪之友等,共計有數千人湧進展場參觀,不只是設備商訂單滿滿,包含油墨商和印刷公司,也都業績長紅,堪稱是投報率超高的一場印刷盛會。 台灣噴墨科技發展協會 04-23591958*189 http://www.tw-tita.org
台灣加1印刷包裝業發展策略
包裝未來
2023-10-28

台灣加1印刷包裝業發展策略

國際貨幣基金在該年7月再次發表全球經濟展望,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從2022年估計的3.5%下降至2023年和2024年的3.0%,全球央行為應對通脹而提高政策利率,繼續對經濟活動構成壓力,而全球總體通脹率預計將從2022年的8.7%下降至2023年的6.8%和2024年的5.2%。其中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增長將由2022年的2.7%下降至2023年的1.5%和2024年的1.4%,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將由2022年的4%維持至2023年的4%和2024年的4.1%。而全球經濟的不穩定風險,仍來自烏克蘭戰爭、極端氣候的衝擊,讓通膨保持高位,而引發更緊收的貨幣政策,加上中國經濟可能放緩,房地產債務風險仍陷緊張,這都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潛在風險。(見圖1) 過去一年,台灣經濟也陷入了困境,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在該年8月18日公布,2022年台灣經濟增長率(GDP)約2.35%,但第四季卻呈現負-0.78%增長,2023年第一季也呈現負-3.31%的增長,第二季經濟則有1.36%的增長,預估全年經濟增長率約1.61%,並預估2024年能有3.32%的經濟增長率。就主計處所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2022年為2.95%,生產者物價指數為10.51%,但2023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第一季則為2.61%,第二季為2.04%,預估全年為2.14%,就生產者物價指數分析,2023年第一季為漲3.16%,第二季下跌約-3.67%,預估2023全年下跌約-1.1%。 台灣經濟困境原因主要來自進出口貿易的衰退,以國貿局統計,2023年1~7月出口貿易較2022年同期衰退約16.9%,進口貿易也衰退約20.2%,這都與全球經濟陷入緊縮,加上原物料下跌,調整庫存成為企業經營首要任務,尤其是佔約50%出口額的半導體、資訊、通訊等庫存調整更是明顯,這讓台灣出口產品,除了機械用具及零件還有增長外,其他品項出口都維持20~30%的降幅。而出口衰退超過17%的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韓國、大洋洲及馬、越、菲、印尼、中東及非洲等地;外銷市場衰退,但內需消費市場卻是逐漸熱絡,2023年上半年的零售營業額,較2022年同期增加約8.99%,餐飲又營業額則增加約26.27%,而美元轉強,美元台幣匯率到8月底亦接近1比32元台幣。(見圖2) ●圖1:2022~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資料來源╱IMF國際貨幣基金) ●圖2:近一年台灣出口貿易額及增長率(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2023年經濟困境下的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 以經濟部產銷資料統計資料,2023年1~6月造紙業總產量約193.7萬噸,較2022年同期減少11.5%,內銷量約115萬噸,較2022年同期減少11.3%,出口量約77.4萬噸,與2022年同,進口量約53.3萬噸,較2022年的63萬噸減少約15.4%,紙及紙板總消費量約168.3萬噸,較2022年同期減少約12.7%。(見表3) 以2023年上半年產業產值分析,造紙業產值約355.3億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15.8%,紙加工業產值約488.1億元,較2023年的570.3億元減少約14.4%,這沒包括衛生紙加工的25.1億元、衛生棉及紙尿布的38.6億元;而印刷業的產值約401.3億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約3%。(見表4) 2023年台灣經濟陷入困境,尤其前7月的月出口衰退16.9%,這讓上半年紙及紙板消費量減少約12.7%,其產值減少高達15.8%,這也是因國際廢紙下降,讓國際工業用紙及紙板價格大幅降低,紙板的每噸產值就由2022年的16,530元降至2023年的13,259元(-19.8%),唯國際漂白紙漿3月開始下跌,紙價在5月後才開始回落,所以上半年文化用紙與衛生紙的每噸產值還是比2022年高約8%。就紙加工業分析,產值衰退約14.4%,瓦楞紙箱每平方米售價也降約6.2%,其他紙盒及紙袋單價降幅不大,這顯示紙加工業者是有享受到紙價下跌效益;而分析印刷業產值中,比較2022年1~6月,製版部門呈現約1.2%增長,印刷部門則減少約3.5%左右。 再以財政部營業人營業資料,比較2023及2022年印刷包裝相關產業上半年營收,造紙產業衰退約27%,其中除了文化用紙營收增長約15%外,製漿的營收減少約31.7%,其他紙張的營收也減少26.3%,這主要是因為該年3月底後國際漿價大跌所致,而根據該年6月底RISI的市場報告(https://www.risi-china.com/article/602),漂白長纖CIF中國均價每噸約648美元,比較去年同期減少了約35.7%,漂白短纖價每噸約506.11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0.0%,加上工業用紙及灰底白紙板價大跌,造紙業營收當然大幅減少。(見表5) 紙價下跌讓紙品加工營收也呈現明顯下滑,2023年上半年的紙品營收約659.9億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約13.1%,其中瓦楞紙箱營收降低約17.7%,其他紙品加工營收也降低16.1%;就印刷業營收分析,2023年上半年較2022年同期減少約14.4%,但這主要是製版減少25.6%所致,真正的印刷業務僅減少3.7%,印前排版營收還增加約26.2%;就出版業分析,2023年營收基本是持平的,新聞出版營收還是持續降約22.6%,但實體雜誌與書籍則分別增加約9.5%及1.3%左右,另以整體數位出版來分析,營收是微幅下降,看來該年台灣出版業景氣還是不錯的。 筆者一位對台灣出版生態很了解的朋友提到,面對數位廣告的興起,紙媒體廣告年年下降,這對新聞出版及雜誌出版的衝擊是很大的,也造成出版業衰退的主要原因。但出版業這幾年的轉型是很成功的,根據他提出一些出版業的發展趨勢,提供給印刷相關業者參考如下: (一)以群募來預測出版銷售量,未出版先收款項並預測印刷量,以降低新書出版及庫存的風險、提高變現。 (二)直接賣書給消費者(D2C),有時促銷可以打到69折,這還比賣給通路的售價高,同時可掌握消費者數據及行為,對未來市場規劃大有幫助。 (三)朝多元出版及商業模式發展,連結書至課程,將內容加值擴大服務內容。 (四)擴大企業直接銷售(D2B)服務,尤其是舊版書,成本最低,進而開發新市場。 (五)多元業務發展及深入客源需求,例如以台灣標準口音及內容,擴大播客內容至小孩學習,天下做得最好,而且很賺錢,繁體化口音及出版品,在海外與簡體有明顯的差異化行銷。 (六)新書先有市場規劃,靠數據來判斷是否能夠賺錢,而不是純用感覺來出書。 (七)幫企業出版書籍,同時提供專業服務。 (八)數位化轉型及多元發行管道,來接觸消費者,並擴大廣告業務來源。 (九)電子書市場已較穩定成長,成為主流市場產品,形成真正的紙本與電子版(EP)同步組合,擴大市場空間。 (十)雜誌如何求新求變,以降低廣告減少衝擊。 漿價斷崖式下降與紙價的波動 近兩年來國際漿價的波動跟雲霄飛車一樣,漲跌幅度達30~40%,分析原因除國際通膨造成木片成本飆漲外,另外市場炒作更是漿價波動的催化劑,而要了解漿價波動,由中國的漿期貨、進出口量及庫存,中國造紙業供需及景氣變化,是可掌握到相關的市場趨勢。以2022年中國紙及紙板產量約1.24億噸,居世界第一,進口紙漿量約2,964萬噸,佔全球市場漿(Market Pulp)量40%以上,其對紙漿、紙及紙板的國際價格當然有充分的話語權。 2022年2月底俄烏戰爭開始,引發歐洲能源危機及價格飆漲,同時讓趨緩的原物料再度緊張,這是促使國際漂白漿價也再度上揚的主因。根據RISI中國市場報告,國際漂白長纖(NBSK)每噸由2022年2月的850美元漲至5月破1,000美元,漂白短纖(BHK)也由每噸650美元漲至800美元,後又漲至860美元,持續4個月後,漂白長纖到9月才降回950美元,BHK則到2022年底才會落至800美元。進入2023年,NBSK漿價到3月每噸跌至900美元,但4月每噸暴跌約180美元至接近700美元,到7月NBSK價已跌至650美元,而BHK在3月底每噸跌至700美元,到5月初再跌至每噸約500美元,後最低跌至480美元,而6月後,漿價回穩且開始觸底反彈,9月NBSK的國際報價每噸已接近700美元,BHK則回漲至540~560美元間。(見表6、圖7) 以2023年8月底的國際漿價,比較2022年同期,漂白長纖(NBSK)跌幅約34%,而短纖(BHK)跌幅約38.3%。若比較2022年底漿價,該年NBSK跌幅約25.6%,短纖跌幅約37.4%,但全年最低價應在6月底,現NBSK價約回漲約4%,短纖約回漲超過10%,後市看來還會微幅上揚;又根據中國媒體報導,2023年6月闊葉漿木片進口均價每噸約194.1美元,較22年12月均價降約17.54%,而由越南進口均價每噸為163.2美元,較12月底均價降約29.34%,但台灣2023年前7月進口木片(4401)均價僅約每噸116美元,較2022年12月價僅降約8%。 造紙原料中,國際廢紙價格波動也是很關鍵的,這影響到工業用紙、灰底白紙板、牛皮紙,甚至白卡的價格,由日經新聞報導,2022年秋季歐美和日本出口的紙板廢料價格暴跌40%~50%,後一直維持至今。現在價格每噸約在150~160美元,來自歐洲價格甚至低至120~130美元,比以往的280~300美元降幅甚大;而由中國生意社的市場資料報導,中國的廢紙在2022年7月價格下滑約12.54%,9月再跌9%,2023年第一季再跌約25%,讓過去一年廢紙價跌幅近40%;若以台灣廢紙進口價格分析,2023年1~7月進口均價,比2022年同期減少約37.9%。(見圖8) 隨著廢紙價格的崩跌,首先影響到的是瓦楞紙及灰底白紙板的報價,中國瓦楞紙在2022全年幾乎月月崩跌,在2023年3月再度大跌12.34%,由中國東方證劵造紙行業週報顯示,2023年7月28日價格比2022年同期價,箱板紙(面紙)下降約23.3%、瓦楞紙下降約25.8%,另外白卡紙板下降約32.5%、銅版紙下降約5.7%、道林紙下降約10%。(見圖9) 就近一年紙價波動,台灣是有別於中國,工業用紙及灰底白紙板的價格,在台灣話語權還來自國內紙廠,但文化用紙、白紙板等訂價則來自進口商。由台灣經濟部產銷統計資料分析,2023年1~6月比2022年同期,文化用紙內銷均價漲約10.2%,包裝用紙則跌約14.2%,紙板內銷均價下跌約16%,衛生紙內銷均價漲了約7.7%,瓦楞紙箱內銷均價下降約6.2%,另外我們可以看到2023年上半年紙板的外銷價每噸約12,034元,換算每噸不到400美元,較2022年同期降約23.7%,這真是慘不忍睹。(見表10) 我們再以進口統計分析台灣紙價的變化,廢紙價在2022年第三季跌約33.8%,道林紙在2023年第二季下降約14%,衛生紙在2023年7月開始下降約8.9%,牛皮紙則在第二季開始降約10%,白紙板在2022年第三季下降約8.4%,銅版紙則在2023年第二季開始降約5%,7月再降約5%。但根據市場行情,道林紙該年8月每噸進口價已破900美元,較2023年初降約10%,銅版紙每噸已低於800美元,較年初下降約20%,白卡紙板報價也趨近850美元,較年初降約25%,而工業用紙及灰底白紙板價格該年下跌都超過15%,而衛生紙原紙在最近一季下跌約5%。(見表11) 該年9月開始的市場行情,中國及台灣造紙業者宣布調漲5%,原因當然是漂白闊葉漿自該年7月後已調漲約10%,長纖也回漲約4%,美元台幣匯率已逼近32元,這讓台灣的銅版紙及道林紙跌幅趨穩,但國際紙及紙板報價變化仍有待觀察。到2023年底前,市場業者認為漿價仍有微幅調漲的空間,但整體紙及紙板市場需求仍然低迷,除了道林紙還有回跌空間,銅版紙、白卡紙板、民生用紙價格則有回漲空間,但國際報價不會波動太大。 ●圖7:2021~2023年中國漂白闊葉漿價季與月波動圖(資料來源╱生意社) ●圖8:2022~2023年8月中國廢紙及瓦楞紙價格波動圖(資料來源╱生意社)  ●圖9:2022~2023年中國造紙原料、紙及紙板價格指數波動,以2022年6月為100(資料來源╱中國東方證劵造紙行業周報資料整理) 供應鏈遷移與2023年國際印刷包裝品市場 由安侯建業(KPMG)會計事務所、Monash University Malaysia與大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PBEC)共同出版的「亞太地區全球採購解密」報告提到,分析全球132家財富雜誌(Fortune)500強企業,在2018~2023年間,共232個供應鏈產地遷移,其中55%在東南亞及南亞,17%在美洲、16%在東亞、12%在歐洲;KPMG提到,這是因疫情與地緣政治情勢帶來的考驗,迫使企業重新思考全球供應鏈的布局和經營格局,從何處取得原物料乃至生產線的搬遷地,都是企業考量重點,但報告也提到,中國貿易地位仍難以動搖,尤其是科技產品市佔率年年提升,例如機械和設備、智慧手機與筆電等,其中越南是受益最大的國家,但現在已面臨工資上漲的壓力。(見表12)  KPMG也提到,國際供應鏈遷移的關鍵啟示有三:一是各國政府應支持與資助新興供應鏈市場,為擴展經濟,政府應持續實行各項有效措施、優惠稅率與配套規劃,吸引更多製造商、供應商、品牌商與投資人;二是企業在搬遷或轉移產能至全新的國家時,運輸成本、交貨可靠性、供應方量能及供應商財務穩定性為關鍵考量要素;三是關注永續與原物料供應風險,目前原物料取得與永續發展已是企業最高度關注的議題之一。 國際供應鏈的遷移開始在中國經濟發酵,2023年7月出口以美元計,較2022年同期大降14.5%,進口也降12.4%,尤其對美國出口減少18.6%、對日本出口減少12%、歐洲減少6.6%、東協減少3.8%;外貿總額中,對台灣減少約23.2%、韓國減少16.6%。出口額減少正衝擊著民營製造業,並帶來失業率的增加,加上房地產債務危機,國家加息及股市下跌等,這對中國長期的經濟發展將面臨挑戰,但國際供應鏈相關零組件、包材等,在短期依賴中國供應仍然存在的。 由中國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分析,2022年印刷包裝相關的出口額約221.3億美元,較2019年的152億美元增約45.5%,而2023年1~7月的出口額約113.1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123.8億美元減少約8.6%,其中供應鏈相關的包材及商業印刷品約佔72.7%,較2022年的76.3%降約3.6%。但信封、筆記簿等紙品加工出口還是明顯的增長,這說明中國在輕工製造業的國際地位是很難取代的,即使國際供應鏈遷移,在新冠疫情期間(Covid-19,2019~2022),中國的印刷包裝品項出口額還是增加45.5%。而跟供應鏈相關品項佔出口總額由2019年的70.3%增加至76.3%,但2023年前7月的印刷包裝出口額減少約8.6%,其中供應鏈相關出口品項則減少約11.8%,這是否意味國際供應鏈包材及印刷品已開始落實當地化。(見表13) 分析2023年前7月,中國印刷包裝品出口額前25名國家統計約91.1億美元,較2022年減少約14.8%,其中出口衰退超過15%的國家地區包括美國、香港、越南、新加坡、德國、泰國、韓國、印尼、印度、柬埔寨及台灣等地,而成長的國家只有墨西哥、俄羅斯、西班牙等三地,而衰退的國家幾乎都跟供應鏈有關。香港、新加坡是轉口港,美國、越南、德國、泰國、韓國、印尼、印度、柬埔寨及台灣都是供應鏈遷移區,而墨西哥現在是供應鏈被遷移的熱門區域,但相關的當地化材料還沒完全落實,所以出口還持續增長。其他地區包裝印刷品則較容易取得,加上2023年所有的供應鏈企業都在消化庫存,對包裝及印刷品的需求大幅下降也是正常的,當然未來市場變化是值得再觀察的。(見表14) 2023年台灣印刷包裝品的外銷也衰退很多,依照海關進出口統計,1~7月出口額約4.03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5.02億美元減少約19.7%,其中供應鏈相關品項下降約19.8%,紙品出口增加約0.6%,書籍出版品出口減少約5.3%,工業印刷類減少約38.7%;出口國家中,2022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有14個國家,其在2023年1~8月的總出口額衰退約16.1%,而衰退超過16%以上的國家中,包括越南減少32.7%、印尼減少23.4%、泰國減少19.7%、菲律賓減少29.8%、柬埔寨減少35.8%、德國減少25.9%;出口額前5名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日本、香港、越南等地;這些資料明顯的看出,降低庫存是全球供應鏈在2023年的重點決策方針,所以印刷包裝品的國際市場是衰退很大的,另一方面,包裝印刷品長期的在地化需求也是不可逆的現象。(見表15) 中國加1或台灣加1是全球供應鏈遷移的必要策略 1393期的今周刊封面提到,中美貿易戰5年(1998~2023年),全球供應鏈遷移最大贏家是東協地區(ASEAN),也成為新的製造強權。事實上,由中國製造成本大幅增加、缺電、中美貿易戰、疫情衝擊、地緣政治風險等問題,讓全球品牌商要求供應鏈廠商,必須要在其他地區架構第二個供應基地,以降低供應鏈的風險,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加1」或「台灣加1」的議題,而產能的移轉要達到總產能30~50%,必要時可擴張至70%,備胎候選者包括亞洲的印度、東協國家(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及柬埔寨等),北美的美國、墨西哥等地,台灣、韓國、日本則都是由中國回流為主,而這些備胎中最大的贏家則在東協地區。 財訊雜誌社長謝金河在臉書上提到,2022年是東南亞國協巨大變化的一年,其經濟成長中國3.3%、印度6.7%、越南8.62%、印尼5.31%、馬來西亞8.71%、菲律賓7.2%、新加坡3.6%、泰國2.6%,東協整體達5.7%,這是30年首次東協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幾乎全部超過中國。而造成這個轉變的最大因素是供應鏈的移動,這其中又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Louise Yellen)的友岸外包(Friend Shoring)最具代表性。這意義談到供應鏈外包不是只講成本,而是要放在友善的國家,加上東協10國6.64億人口紅利,驅動消費與製造的動力,豐富的能源、礦業、林業等天然資源,這也讓由中國移出的製造業優先前往東協移動,往後5年間,東協將以略低於5%的GDP速率增長,東協10國GDP預計在5年後趕上日本。(見圖16) 經濟部統計處在該年8月的「當前經濟情勢概況」提到,美中貿易與科技紛爭,以及疫情蔓延封控,讓2018~2022年全球外人投資(FDI)降到6兆8,181億美元,較2013~2017年減少20.6%,惟對東協投資卻逆勢成長36.1%,東協全球佔比也由7.5%提升至12.8%,超過中國的11.7%,躍升為全球第3。而且2022年外人投資額創歷史新高,達到2,223億美元,較2021年增加4.1%,但較2020年增加86.2%,2018~2022年期間,前3名外人投資者來自美國(12.7%)、日本(13.2%)及歐盟(9.3%),投資前3國為新加坡、印尼及越南,投資業別以金融保險佔28.6%、製造業佔27.5%、批發零售佔13.3%。(見圖17、18) 在過去30年中,南向政策(Southern Policy)是台灣政府關注的外交與經濟策,鼓勵台灣海外投資要兼顧東南亞,以降低對中國投資的強度,1994年政府通過「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綱領」,在經濟交流上得到不錯的效果,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加上中國改革開放的群聚效應,令台商撤資不少。2010年後,中國的人工及經營成本上漲,南向政策再度受到重視,2016年蔡英文政府再度重啟南向政策,而國際供應鏈的遷移,更加速了台灣企業對東協的投資,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2006年台灣對東協投資跨越10億美元,2013~2017年每年投資東協增至24億美元,2021及2022年再增至56.4億及47.3億美元。(見圖19) 全球外商投資不僅僅東協地區熱,印度也有點熱,2020年外商投資額高達641億美元,2022年則494億美元,但比2021年增加約10.3%,2018~2022年間,外商投資以新加坡佔31.5%最多,美國及模里西斯各佔14.5%,投資行業則以製造業佔21.7%居冠,其次是電腦資訊行業;而台灣在2018~2022年間對印度投資額約8.66億美元,較2013~2017年的2.16億美元增約3倍。而在2018~2022年間,台灣對中國投資額約294.9億美元,較2013~2017年的493.5億美元減少約40.3%左右,而對美國的投資也達到83.6億美元,較2013~2017年的22.2億美元增加2.77倍,這些數據也顯示台灣企業因應國際供應鏈遷移,市場機會與風險等因素,南向與美國投資已是必經之路。(見表20)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顯示,2022年人均GDP泰國約8,356美元、馬來西亞約12,295美元、越南4,187美元、印尼約4,538美元、菲律賓約3,676美元、新加坡約69,129美元,東協10國平均則為5,336美元。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定義,人均所得4,046美元以上是國家進入中高收入門檻,這意謂服務業開始增長較快,人們消費也會由食品開始轉移至休閒娛樂。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提到,台灣企業,應該把東協地區當作內需市場的延伸,這不是僅僅因應全球國際供應鏈遷移,中低端產品的生產基地,要以一個全新的製造基地與市場來經營,而東協國家現在位居全球政治、經濟的區鈕關鍵地位,與歐、美、日都簽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相對於處於地緣政治風險的台灣企業,南向政策是必要的發展策略抉擇之一。 中國對國際供應鏈最大贏家的印刷包裝業者,深圳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除了中國生產基地外,在越南(北寧、平陽)、印度(班加羅爾、德里)、印尼和泰國(北欖)、馬來西亞等共建立7個生產基地。而台灣印刷包裝供應鏈服務商,永豐餘捷比達除了在中國、台灣生產基地外,在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墨西哥也都有生產基地,而在泰國的新廠也於該年9月份開始營運,這都是很務實的「中國加1」或「台灣加1」的具體作法,而其成果由捷比達公司的營收,中國海外的營收佔比,已由2019年的10%,現已增至55%,國際的發展已成為驅動公司發展的動力。 台灣印刷包裝業者一直侷限在市場的規模不夠大,加上輕工業、電腦及通訊周邊產業也一直外移,讓業者都在小池中打滾及你爭我奪。無仿大家是否考慮同業間的策略聯盟,把資源共享及擴大,思考「台灣加1」的發展策略,以促進台灣印刷包裝產業長期經營發展。 ●圖16:2010~2028年東協6國GDP的增長率(資料來源╱跨境策略公司(OOSGA),https://zh.oosga.com/asean/) ●圖17:2013~2022年東協地區全球外人直接投資額(FDI)及年增率(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UNCTAD) ●圖18:2018~2022年外商對東協投資佔比,依國別及行業分(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UNCTAD) ●圖19:台灣對東協投資核備額(資料來源╱投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