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盟新法規重新定義亞洲出口商在拉丁美洲的市場動態,探索紙板貿易模式的轉變。

拉丁美洲與亞洲箱板出口過剩──風險市場分析

Latin America and Asia’s boxboard overhang – a risky outlet
Rafael Barisauskas
2025-10-27
拉丁美洲與亞洲箱板出口過剩──風險市場分析

隨著歐盟新盡職調查制度──《歐盟森林砍伐法規》(EUDR)──收緊纖維產品合規規範,亞洲出口商,尤其是箱板領域,面臨越來越多的監管障礙。

討論中對可追蹤性、地理位置數據和認證時程表達了嚴重關切,大家一致認為歐洲的「安全通路」已不再可靠。因此,焦點開始轉向替代市場,拉丁美洲成為強有力的候選地。

 

拉丁美洲的箱板機會

拉丁美洲可為亞洲過剩產能提供市場,但對亞洲出口商而言並非沒有風險與挑戰。雖然拉美市場占中國全球出口不到 5%,但其份額正在增加。

  • 墨西哥 :儘管 2024 年對非貿易協議國徵收 25–35% 關稅(主要影響中國與巴西),仍是主要目的地。2024 年中國對墨西哥出口占拉美總出口 40% 以上。

  • 受關稅影響,中國在墨西哥的進口份額從 22% 降至 15%,美國、智利和歐洲填補了缺口。為彌補下降,中國將出口轉向巴西、阿根廷和秘魯等國,提供低於當地等級的折扣產品。

  • ...

推薦文章

印刷包裝產業分類結構與市場規模
專家觀點
2024-06-07

印刷包裝產業分類結構與市場規模

圖 全球印刷包裝市場規模結構 各國政府對印刷包裝產業分類及統計,會以聯合國的1702及1709標準分類(臺灣是1520及1599),1702類紙製品的定義是以瓦楞紙及紙板為基本原料,從事加工後成為紙容器的行業,這包括紙箱、紙盒、紙袋、辦公室檔案盒都算;而1709類為其他紙製品的歸類,包括衛生用紙品(紙巾、餐巾、衛生紙、紙尿褲、衛生棉、紙杯、紙盤等)、紙製文具品(卡片、筆記簿、紙夾、相簿、帳簿等)、電腦用紙卡,辦公用品(影 印紙、信封等)、紙標籤原紙、壁紙、紙塑及其他紙製品(壁紙、曬圖紙、背碳紙、塗布、壓紋、貼合、紙管等)等,但不包括紙牌的製造(3240類)。 但就印刷與包裝的市場統計,大都會以印刷品的應用來分類,過去的大類為出版印刷、商業印刷、包裝印刷及特殊印刷來歸類,中類則會考慮印刷品的特性(製程與市場特性)來分類,如報紙、出版(書籍及雜誌印刷等)、商業(目錄、手冊、海報等)、商業票據、防偽或安全印務(鈔票、證劵、郵票、智能卡等)、寬幅印刷、包裝(塑膠、紙盒、軟性包裝、紙袋等)、標籤、文具印刷、裝飾印刷(轉印、壁紙等)及其他印刷等分類,新增的工業印刷則包括陶瓷轉印、玻璃印刷、貼合產業、紡織業印刷等,功能印刷則含3D印刷、印刷點子、生醫材料等。 圖1:印刷包裝產業市場分類 Smithers Pira 在《2024 年全球印刷市場未來》市場報告指出,2019 年的全球印刷市場產 值達 8,180 億美元,至 2024 年將以年增速 1.3%穩定成長,估約 8,740 億美元。其中商業印刷、出版印刷數量繼續下降,即使書籍印刷有微幅恢復增長,而標籤與包裝印刷則蓬勃發展,而全球功能印刷的市場規模現約300億美元,工業印刷約150億美元。    
2025 年印刷與加工市場:分析與展望
專家觀點
2025-01-16

2025 年印刷與加工市場:分析與展望

2025 年該行業充滿了各種活動,包括期待已久的 Print4All ,了解印刷和加工市場的趨勢以更好地規劃公司策略變得至關重要。 Stratego Group 印刷研究中心 最近對該行業進行了詳細的經濟分析,為應對新一年的挑戰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該部門的經濟趨勢:數據和統計 去年 11 月在米蘭展覽中心舉行的印刷經濟論壇 期間,高級分析師 Stefano Portolani 透過一項涵蓋過去五年的研究深入探討了市場趨勢。分析了 765 家公司,所有公司的收入均超過 300 萬歐元。其中,46% 是中型公司,而大型公司儘管佔樣本的 36%,但在收入方面仍保持領先。 該產業價值約 165 億歐元 ,擁有 54,500 名員工 ,2023 年服務收入下降了 17%。然而, 營業利潤 成長了7%,顯示企業正在改善營運成本管理並優化利潤。   投資與技術創新 投資新技術、改善客戶選擇和優化生產成本的公司比沒有採取這些措施的公司表現明顯更好。儘管對工廠和機械的投資略有減少,但分析強調了持續投資的公司如何取得了優異的表現。 同時,銀行債務有所下降,這是該行業金融穩定的積極跡象。   價格和市場趨勢 材料成本上漲仍然是該行業面臨的挑戰。 2023年,紙張、紙板、油墨和其他關鍵材料的價格上漲5%至20%。儘管如此,2024 年的前景仍然樂觀:只有四分之一的公司預計營業利潤率會惡化,而 35% 的公司預計會有所改善。   結論 鑑於 Print4All 2025 ,印刷和加工行業呈現出一個不斷發展的市場,由於有針對性的投資和日益高效的成本管理,能夠應對挑戰。對於該行業的企業來說,新技術的採用和策略規劃將是成功迎接新一年的關鍵。   內容來源: https://www.convertingmagazine.it/
EUDR 對紙漿、造紙和印刷業帶來的挑戰引發擔憂
永續發展
2024-05-27

EUDR 對紙漿、造紙和印刷業帶來的挑戰引發擔憂

歐洲無毀林產品法規 (EUDR) 將於2024年 12 月 30 日後開始實施,紙漿、造紙和印刷業,越來越擔心該法規對歐洲公司的潛在威脅。 該法規實施,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歐盟在全球範圍內毀林和森林退化的影響,並減少其對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監管範圍包括牛、可可、咖啡、棕櫚油、橡膠、大豆和木材等商品,以及紙漿、紙張和印刷產品等相關產品。 根據規定,相關商品和產品不得投放或提供到歐洲市​​場或出口,除非它們是無森林砍伐的、按照生產國相關立法生產的,並受到歐盟《環境法》的保護。 盡職調查義務 實際上是 EUDR 的關鍵點之一:在歐盟境內或境外交易所列產品之一的每家公司,都必須確保可追溯至纖維原產地的特定土地。盡職調查聲明要求收集所涉及的每個地塊的確切地理座標,以及證明相關產品沒有毀林的其他資訊、文件和資料。盡職調查還包括風險評估和風險緩解措施。 雖然行業機構和公司認識到,監管對於打擊森林砍伐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但他們擔心過多的官僚主義和缺乏必要且合適的實施工具,可能會給購買紙漿、紙張或印刷品的歐洲公司帶來問題​。 需要盡職調查微調 紙漿、造紙和印刷業對該法規的實施感到擔憂,因為他們表示歐盟委員會仍然需要提供一個有效的盡職調查資訊系統,而一些法律條款仍然需要澄清,而且他們仍然不知道哪種地理定位工具可以使用。 「考慮到歐盟委員會直到申請截止日期前不久,才會提供處理盡職調查聲明所需的 IT 工具,並且該立法的許多法律條款仍然有效,因此公司可能無法遵守 [EUDR]。需要澄清,」代表歐洲印刷產業的協會Intergraf 的政策顧問Laetitia Reynaud 告訴 PPI Europe。她補充說:「一旦工具到位並且法律要求明確,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適應立法要求的行政工作。公司規模越小,合規工作就越具有挑戰性,因為立法意味著巨大的行政負擔——即使是在歐盟境內進行交易。會員國也存在未準備好履行自己義務的風險。現階段,11 個成員國尚未指定主管機關[來監督該法規的實施]。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 (Cepi) 總幹事喬裡‧林曼 (Jori Ringman) ,也有類似的擔憂。 「多家公司對該 IT 工具的試點測試揭示了嚴重的技術問題。距離 2024 年 12 月 30 日的合規截止日期只剩下 8 個月的時間,資訊系統仍在開發中,讓企業不確定如何繼續進行,」他告訴 PPI Europe。 「現在很明顯,我們要到很晚的階段——可能直到過渡期的最後一天——才會知道歐盟委員會建立的資訊系統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的。那我們要如何遵守 EUDR 呢?這只是一個例子,但還有更多,」他補充道。 業內人士也表達了擔憂。 「EUDR 面臨的挑戰是,它很可能會帶來大量的行政工作,而不會真正使森林受益。目前,我們許多人都有些緊張,這主要與歐盟委員會缺乏透明度和資訊有關。一旦問號得到解決並且我們有了更清晰的前進道路,我確實認為我們會以某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一位市場參與者表示。 德國五個印刷出版產業協會在致德國政府各部會的聯名信中也表達了關切。協會表示:“協會要求明確的法律條款,沒有解釋的餘地,以便由此產生的義務能夠在整個供應鏈中以合法安全的方式履行。” 產業協會也強調,缺乏明確的基準規則是一個問題。根據規定,基準系統將根據國家生產非毀林商品的風險等級將國家分為高風險、標準風險和低風險三類。來自高風險國家的貨物將受到主管機關的加強審查,高風險分類將需要與歐盟委員會進行具體對話,以共同解決毀林和森林退化的根本原因。當該法規於 2023 年 6 月 29 日生效時,所有國家都被分配了標準風險等級。一旦歐盟委員會的評估在 2024 年底公佈,風險等級可能會改變。 Cepi 的 Ringman 評論道:“這些規則預計將激勵運營商將採購從‘高風險國家或地區’轉向‘低風險國家’,同時也減輕那些從低風險國家或地區採購的企業的監管負擔。”他補充說:「人們預計低風險國家包括歐洲和世界許多其他地區的國家。如果沒有對標體系,監管在實施過程中的有效性就會受到影響。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原因是地理定位。德國印刷和出版協會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工具可用於對商品和生產的產品進行地理定位。 「這些協會呼籲澄清哪些工具被歸類為適合合法安全的地理定位以及森林破壞和森林砍伐風險評估。這項澄清必須在公司所承擔的義務生效之前儘早做出,」他們表示。 Fastmarkets 歐洲包裝和印刷紙總監Alejandro Mata表示,EUDR 法規可能會對歐洲紙漿和造紙 (P&P) 產業造成巨大破壞。 「每張紙中所含的纖維都需要透過各種轉換過程追溯到它們來自的森林,追溯到母捲和生產該紙張的造紙機。但挑戰還不止於此——工廠使用的纖維需要追溯到母紙捲的纖維混合物中使用的紙漿包。每個母捲軸可與多個紙漿包相關聯。每個紙漿包都可能涉及數千塊土地,甚至更多,」Mata 告訴 PPI Europe。他補充說:“如果公司無法提供證據證明他們在歐洲銷售或生產的產品沒有毀林,他們將不被允許在歐洲分銷其產品,甚至不被允許在國外銷售歐盟製造的產品。” P&P進口下降? 一些歐洲市場參與者擔心,遵守 EUDR 的困難可能會擾亂第三國向歐洲進口紙漿、紙張和印刷產品。一位市場消息人士告訴PPI Europe:“如果最終 EUDR 的管理變得過於過度,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生產商積極避開歐盟市場,轉而瞄準亞洲等其他地區。” 他補充說:「說實話,這不會對標準軟木[紙漿]等級產生巨大影響,因為進口量已經很低。但歐盟市場高度依賴標準硬木[紙漿]和軟木絨毛[紙漿]的進口。這些細分市場面臨巨大的挑戰。 雷諾表示,印刷產品的進口也可能受到影響。 「這完全取決於非歐盟紙張供應商的準備程度以及進口國的基準,因為從低風險國家進口時,義務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意味著僅提供數據收集——或來自標準——或高風險國家,其義務此外還包括風險評估和風險緩解,」她評論道。 同時,Cepi 指出,EUDR 的大部分負擔將由歐洲生產商承擔,因為這將對國內交付和向全球市場的出口產生影響。 該法規也引起了一些歐盟合作夥伴的擔憂。 「美國紙漿和造紙工業與全球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無關。因此,目前形式的 EUDR 給我國帶來了重大擔憂。該規則帶來了嚴峻的合規挑戰,將擾亂永續供應鏈,並對與歐盟開展業務提出無理且成本高昂的要求。 根據 PPI Europe姊妹刊物 PPI Latin America報道,由巴西樹木工業(Ibá)率領、包括巴西紙包裝協會(Empapel)在內的巴西代表團於3月初前往布魯塞爾,目的是與歐盟進行討論代表其對該法規的關注點。 為了解決該法規的根本缺陷並為實施做好更好的準備,包括Cepi在內的多個歐盟行業機構以及一些歐盟成員國已要求歐盟理事會推遲執行EUDR。 「造紙業反對森林砍伐,因為我們的產業、我們的投資和我們的未來都依賴健康的森林。制定有效的歐盟毀林法規符合我們的戰略利益。解決森林砍伐問題非常重要,不能因為不切實際的監管而受到阻礙,」林曼說。 儘管存在諸多疑慮,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擔心 12 月 30 日之後會發生什麼,有些人甚至認為杯子是半滿的。 「對於擁有或控制大片林地、管理森林、良好控制纖維供應、高水平自給自足和優質資產的歐洲紙漿生產商來說,EUDR 很可能會帶來一些有競爭力的紙漿生產商。優勢——如果發揮得巧妙的話,」一位市場消息人士表示。   EUDR鏈圖 資料來源: https://www.fastmarkets.com/insights/concerns-over-challenges-posed-by-eudr-to-pulp-paper-and-printing/ https://green-business.ec.europa.eu/deforestation-regulation-implementation_en  
趨勢導讀|生成式AI 將如何影響包裝行業的未來?
包裝未來
2024-10-24

趨勢導讀|生成式AI 將如何影響包裝行業的未來?

圖片來源:Bing 影像建立工具 當生成式 AI 席捲了全球各個產業,動搖了不只是工作流程、更包含了未來人才育成的方式。不過相對於其他探討比較多的熱門案例如軟體業,生成式 AI 在包裝產業又將帶來什麼樣的變革呢?本文小編精選了兩篇探討生成式 AI 與包裝產業的文章,帶各位進行導讀。 文章一:《  AI Print-on-demand(印刷按需):未來就是現在,謹慎前行 》 文章二:《 印刷行業的 AI 運用:一場從 2023 年到 2032 年的產業革命 》   AI x Print-on-demand:釋放人力,加速生產靈活性 過去的客製化印刷下單模式雖結合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和人工作業,但人工參與仍然不可缺少。例如設計提案、將設計文件發送給印刷廠或將產品運送給客戶,種種前置作業依然非常仰賴人工處理。人工雖也能達到協助客戶跳脫標準品獲得高度客製化以展現品牌特色的目標,但可能耗時且勞力密集。   圖片來源: Pexels 透過結合 AI 人工智慧的力量,將可進一步自動化整個接單到生產的過程。從前端分析訂單、生成設計、印刷文件,再到管理生產和履行製造為止,AI 都將在裡面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有了 AI 的協助,印刷業將可以有效縮短前期磋商的作業時間,使企業能夠更快、更準確地消耗更多訂單,減少手動或重複性高的工作。而與此同時,客戶也能享受到更細緻的服務。 不過「導入 AI」對許多傳統產業來說仍然處在觀望的狀態。主因還是在啟動成本較高,且目前產業中尚未有非常劃時代的成功案例。並且除了軟硬體的投資,如何招募適合的人才也會是傳統產業的一大課題。成本總額如何計算、組織架構如何優化,都是讓許多傳統產業「AI 賦能」路上最大的隱憂。我們也期待在 AI 益加普及之後,能夠有效降低前期導入成本,讓更多產業能夠搭上 AI 賦能的列車。   小結:AI 可以為印刷產業帶來的價值 成本計算 推薦客戶個性化設計 分析客戶並預測銷售目標 取代重複性高的低階工作   AI x Packaging:不只賦能,還有增長 AI 帶來的變革不只在客製化印刷的領域,甚至延伸到包裝。在《 印刷行業的 AI 運用:一場從 2023 年到 2032 年的產業革命 》一文中,作者提及 AI 將重新定義包裝設計、製造、永續性,甚至回收利用的效率。AI 在包裝產業能帶來的價值將不只是賦能或效率改善,甚至能起到讓事業增長的效益。   協助包裝設計創新 圖片來源: pexel   小編認為:包裝是產品的門面,產品有了包裝才成為品牌。因此包裝很大程度左右了產品與消費者建立連結時的印象好壞。品牌在推出新商品時,也會非常著重包裝設計的易用性與新穎性。如今有了 AI,再搭配上大數據分析,品牌將可以很快地掌握到消費者對於包裝喜好的趨勢變遷,並且用 AI 迅速生成符合消費者喜好的包裝,從而加速包裝從 0 到 1 的設計過程。 優化製造過程,提升效率 使用配備鏡頭偵測的 AI 系統能夠快速檢測包裝材料的瑕疵,減少浪費或之後產品召回的風險。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各國法規也將促使企業尋找環保的包裝解決方案,AI 可以介入評估包裝材料的生態影響,協助企業做出符合法規的採購選項。文中作者提及 Amazon 亞馬遜的例子, Amazon 運用 AI 來改善包裝材料,成功優化包裝重量,最終收穫運輸損壞率顯著減少24%,運輸成本降低5% 的碩果。 推動循環經濟 不只前述 Amazon 的範例,Recycleye 憑藉 AI 驅動的廢物揀選機器人系統,成功獲得 1700 萬美元的A輪投資。該系統的掃描速度是業界標準的兩倍,顯著提高識別準確度。AI驅動的回收系統對於減少廢物和提高永續性至關重要,不只是提升工作效率,其優勢甚至可以上升到促進整個發展、加速革新的程度。   AI 在包裝印刷界的未來發展大有可期 這兩篇文章帶我們看見了 AI 在包裝印刷業界發展的可能性,有別於目前 AI 熱門應用產業多在科技業和服務業,其實人工智慧能影響的產業是更全面性的。雖然我們現在仍然將 AI 的應用聚焦在「提供創意」和「減少重複性工作」這兩大塊,但生成式 AI 還在不斷優化,每一次的新版本優化也都比前一版本更令人驚艷,我們對 AI 在這個產業能賦能的價值,仍然抱持著正面態度。未來我們將持續為讀者們關注 AI 在包裝印刷界的最新應用,以期帶給讀者們更革新的趨勢觀點。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media/
國際紙業股東批准DS Smith交易
包裝未來
2024-10-18

國際紙業股東批准DS Smith交易

DS Smith 的股東上週批准了該交易 國際紙業已確認,在與 DS Smith 擬議的「合併」相關的股東大會上,獲得了股東的必要批准。 週五(10 月 11 日)舉行的會議的結果是在上週一(10 月 7 日)舉行的會議上獲得總部位於倫敦的包裝巨頭 DS Smith 股東的必要批准之後得出的。 兩家公司董事會 表示,他們已於四月初步就建議的全股票合併交易的條款達成協議 。 它將根據《2006 年公司法》第 26 部分通過法院批准的安排計劃來實施,並遵守 9 月 11 日發布的計劃文件中規定的條款和條件。 該計劃仍需滿足(或在適用的情況下,豁免)計劃文件中規定的其餘條件和進一步條款,包括獲得相關監管部門的批准、法院在法庭聽證會上的製裁以及交付向公司註冊處處長提交的法院命令副本。 該交易預計將於 2024 年第四季末完成。 美國國際紙業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Andy Silvernail 表示:「DS Smith 和 IP 股東的壓倒性認可證實了此次合併的大力支持。 “兩家公司的合併將打造出真正的可持續包裝解決方案全球領導者,這將為我們的員工、客戶和股東帶來巨大的價值。” DS Smith 和 Mondi 董事會已於 3 月就 Mondi 可能對 DS Smith 提出全股要約的關鍵財務條款原則上達成一致,但 Mondi在國際紙業提出要約後不久 退出了收購競賽 截至今天(10 月 14 日)午餐時間撰寫本文時,DS Smith 的股價基本上保持不變,為 467.60 便士。上個月觸及 52 週高點 484.60 便士,而 52 週低點為 260.50 便士。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week.com/
包裝產業的自動化和數位化:通往創新和效率的道路
包裝未來
2025-04-10

包裝產業的自動化和數位化:通往創新和效率的道路

包裝產業也無法免受當今企業面臨的壓力。為了因應快速變化的消費者購買行為,品牌對更快交貨時間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對效率、速度和永續性的需求等等,這些挑戰都要求包裝專業人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敏捷。自動化和數位化是幫助公司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的重要工具,使他們能夠簡化營運、降低成本並維持高品質的標準和產出。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自動化和數位化在包裝產業中變得不可或缺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社會需求   社會需求為商業實踐的演變奠定了基礎。顯然,自 2020 年代初以來,市場一直不乏重大調整。例如,電子商務的興起、勞動力和技能短缺、更嚴格的法規、可持續發展的壓力日益增大以及生產週期短等都要求企業加快實施新的靈活流程。沒有理由相信這些壓力不會繼續發生。   要管理的事情很多。人們現在必須身兼數職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解決方案在於流程的自動化和數位化。事實上,在 Esko 的《2025 年包裝趨勢調查》中,近 40% 的受訪者認為,自動化和數位化將成為 2025 年其業務的最大重點。    包裝自動化的需求  在討論自動化之前,我們需要解決標準化問題。標準化是自動化的必要前提,因此跨部門和生產的工作流程的標準化是提高效率和避免成本的重要策略。 50% 的受訪者表示,標準化對他們 2024 年的業務管理方式影響最大。   自動化在幫助包裝公司克服上述挑戰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透過自動化重複性任務(例如印前流程、生產工作流程和團隊之間的工作交接),公司可以簡化操作並減少人為錯誤的可能性。這不僅提高了生產力,還提高了整個生產線的精度和一致性,並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  調查受訪者對此表示同意,其中最高比例(42%)表示他們相信自動化將在 2025 年對包裝產業產生最大影響。  正如 Esko 行業關係與戰略營銷總監 Jan De Roeck 所說,“自動化的魅力在於它的靈活性——它允許品牌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同時盡可能降低包裝庫存(以及鎖定在該庫存中的資本),同時仍然能夠通過包裝更新迅速響應不斷變化的趨勢。”  此外,自動化使公司能夠擴大營運規模而無需大量增加勞動力,從而提高效率,並使小型企業更容易競爭和發展。這也解決了業界日益擴大的技能差距問題。 目前對更短印刷週期的需求就是自動化增值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品牌不再希望維持大量的包裝或標籤庫存,這迫使他們下達多個較小的訂單。對於轉換器來說,減少印刷運行長度意味著他們現在需要處理比以往更多的作業,因此自動化是管理增加的工作量的關鍵因素。  正如 De Roeck 所說:“更快地完成工作不僅是一種競爭優勢,更是一種必需。客戶要求更短的交貨時間和更高的效率,而自動化有助於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對於包裝公司來說,自動化的主要動機包括降低成本、提高回應能力以及快速適應消費者偏好。他們避免長期的生產活動以保持靈活性,使他們能夠根據趨勢修改包裝。這會導致更多的包裝訂單,從而增加訂單管理的複雜性——而自動化有助於緩解這個問題。  包裝產業併購的激增進一步凸顯了工作流程自動化的必要性。當公司歸屬於同一企業集團時,它們通常具有不同的工作流程,這些工作流程需要在各個設施(包括新收購的設施)之間進行標準化,以便更好地平衡工作並利用資源。這是如何實現的?透過自動化。  此外,自動化發生在基於雲端的環境中。這使得跨多個生產站點的工作流程標準化,並且效率更高。   De Roeck 引用了經典的「難以實現的三角形」——時間、成本和品質。供應商常常發現不可能同時實現這三個目標。然而,工作流程自動化提供了一種平衡這些優先事項的潛在途徑,或許可以使它們更容易實現。  正如 De Roeck 所解釋的那樣:“時間、成本和品質這三者不可能同時兼顧。難就難在確定哪兩者優先,而自動化有助於平衡這三者。”    數位化:包裝的未來  數位化和自動化齊頭並進。工作流程自動化軟體、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可以融入包裝過程的各個方面,從設計和生產到分銷和消費者參與。透過這樣做,公司可以優化工作流程並利用數據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數位化增強了整個供應鏈的可追溯性。借助數位化工具,公司能夠追蹤和監控生產過程的每一步,確保品質控制並符合監管標準。  此外,數位化允許存取即時數據和分析。像 Esko S2 這樣的平台是一個多租戶、雲端原生平台,利用雲端運算、資料共享和人工智慧 (AI),使團隊能夠即時監控生產、識別瓶頸并快速做出調整。這種可見性水平還促進了團隊之間更好的協作,有助於打破孤島並提高跨部門以及與外部合作夥伴的效率。    克服實施中的挑戰  儘管有明顯的好處,但實施自動化和數位化仍然具有挑戰性。最顯著的障礙之一是新技術所需的高額前期投資。許多公司,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都在努力應對採用自動化工具的初始成本,這可能會減緩他們的數位轉型。   變更管理是另一個挑戰。有些員工可能習慣於傳統方法,因此不願採用新技術,擔心新技術可能會擾亂既定的工作流程或需要額外的培訓。然而,其他人,例如年輕一代,可能會發現最先進的數位化更具吸引力,這可能為行業技能差距提供解決方案。 無論面臨什麼挑戰,公司都應該考慮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數位轉型,而不是一次徹底改革整個系統。他們可能首先將自動化工具整合到現有的工作流程中,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擴大其用途。培訓和發展計劃對於確保員工能夠輕鬆使用新系統並充分發揮其潛力也至關重要。  這為與 Esko 等解決方案提供者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以幫助做出正確的技術選擇、制定數位轉型流程策略並獲得技術部署支援。 這種合作將最大限度地降低實施新工具的複雜性,為最佳實踐提供寶貴的見解,並確保更順利地過渡到自動化和數位系統。   未來之路  自動化和數位化在包裝行業中不再是可有可無的——它們對於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事實上,我們的調查受訪者表示,自動化是對其 2024 年業務管理產生最大正面影響的三大因素之一,另外兩個是品質和標準化。顯然,採用這些技術的公司不僅會受益於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而且還能更好地滿足現代市場的需求。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自動化和數位化將成為長期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驅動力。    內容來源: https://www.worldofprint.de/